东丽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前冲刺卷III【押题版】3套带答案详解

收藏

编号:1936401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7M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1
25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 东丽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前冲刺卷III【押题版】3套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黑钻押题库(共200题) 1.①解约并赔偿                                              ②到法院起诉 ③法院作出判决             ④遭遇灾害,无力供货 ⑤签订合同 A.②-③-⑤-④-① B.⑤-②-③-④-① C.④-⑤-①-②-③ D.⑤-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给出解题思路 本题围绕因签订合同却无法供货,打官司解决问题的过程展开,应按照时间先后、事件因果等顺序进行排列。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因为遭遇灾害,无力供货,所以才会到法院起诉,因此④在②之前,该项逻辑错误。 B项,因为遭遇灾害,无力供货,所以才会到法院起诉,因此④在②之前,该项逻辑错误。 C项,到法院起诉,法院作出判决后,才会有解约并赔偿,因此①在末尾,该项逻辑错误。 D项,签订合同后,因为遭遇灾害,无力供货,所以到法院起诉,然后法院做出判决,最终解约并赔偿,该项符合题意。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 2.行政机关如果超过法定时限仍未作出行政执法行为,就构成违法的不作为行为。(  ) 0.正确 1.错误 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行政中的“不作为”行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应该在法定期限内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却拒绝作为的行政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的成立需要由相对方的请求为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相对方请求,而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时,才构成行政不作为。行政机关超出法定时限仍未作出行政执法行为就表明其没有履行其法定义务,构成了行政不作为。 故表述正确。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这篇文章题目的是( )。 A.红军女战士们的别样长征路 B.红军,心中永远的丰碑 C.民族解放的真正后备力量 D.万里征程,绽放铿锵玫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通读文段可知,文章讲述了在长征路上,女红军及一些女性做出的突出贡献。首先排除C项,真正的后备力量,表述不清,B项红军,未突出性别,范围扩大。A项红军女战士的长征路,表述片面,因为除了红军女战士,一些普通女性也在长征路上付出了许多。D项铿锵玫瑰,一种形象化表述,代表了积极向上、有激情的、拥有毅力的女性,绽放一词也体现出这些女性在长征中发挥的作用,作为标题生动形象。 故正确答案为D。 4.(    )  对于  饥饿  相当于  诊治  对于  (    ) A.食物;受伤 B.胃疼;医生 C.吃饭;疾病 D.食堂;医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食物”可以缓解“饥饿”,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先“受伤”后“诊治”,二者属于时间上的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饥饿”可能导致“胃疼”,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对应关系,“医生”与“诊治”属于主谓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吃饭”可以缓解“饥饿”,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诊治”可以缓解“疾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食堂”与“饥饿”无明显逻辑关系,在“医院”进行“诊治”,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5.海洋植物在预防全球变暖方面大有潜力。它们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 20 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存储了海底埋藏的碳的一半,其每年可存储 16.5 亿吨二氧化碳,几乎占全球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一半,成为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储存器。但是,这些海洋植物的生存环境却岌岌可危,它们的栖息地正以每年 7%的速度丧失。按照这种趋势,这些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在几十年内大规模消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海洋植物具有很强的固碳功能,能够有效预防全球变暖 B.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储存器 C.要应对全球变暖,有必要加强对海洋植物栖息地的保护 D.要加强对海洋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了海洋植物对预防全球变暖有作用,但是目前海洋植物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由此可知,应该保护海洋植物。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段意图。A项为文段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A项。B项“最密集的碳储存器”概括片面,排除B项。D项未提及“应对全球变暖”这一话题,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6.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04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同比增长率是2004—2007这四年中最高的 B.2005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比例的增量是2004—2007这四年中最大的 C.2003—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的比重逐年上升 D.若保持2007年的增长速度,200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将超过10万篇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根据“ ”分别计算2004—2007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同比增长率,判断选项所述是否正确。为简化计算过程,可先求出2004年的增长率,只要有一年大于2004年,就可以排除该选项。 B项,折线图中给出了2003—2007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比例(即比重),“比例的增量”即比重数值的变化,直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计算。 C项,直接根据折线图中给出的2003—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的比重数据变化,判断选项所述是否正确。 D项,选项假设保持2007年的增长速度,要求200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即已知基期量(2007年)、增长率,求现期量(2008年)。 可先根据“ ”求出2007年增长率,再代入“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计算。本题中,因2007年数据大于2006年数据,则保持2007年增长率的情况下,2008年的增长量一定大于2007年增长量,故也可以根据“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求出2008年数据的最小值范围。A项,2004年的同比增长率为 ×100%-1≈ ×100%-1=16%,2005年的同比增长率为 ×100%-1≈ ×100%-1≈19%,大于2004年的同比增长率,错误。 B项,2005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的比例的增量是负值,其他年份该值均为正值,错误。 C项,2003—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的比重并不是逐年上升的,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错误。 D项,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比2006年增长了(89147-71184)篇;若保持2007年的增长速度,由于2007年的基数大于2006年,则2008年的增量大于2007年,即200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大于89147+(89147-71184)>89000×2-72000=106000篇,超过10万篇,正确。 综上,故本题选D。 7.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需要平等,关怀他人,甚至关怀“陌生人”的精神,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和共同联系需要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以道德为基础,而不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只有平等基础上,才能形成互相关怀的社区关系,当社区居民构建起自己的分享体系,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才得以实现。 上述文字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平等对于构建社区的分享体系意义重大 B.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 C.价值意义上的社区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为基础 D.分享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价值意义上的社区非常重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表述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然后阐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道德为基础的制度保障,最后用必要条件引出文段重点,即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是通过分享体系实现,而分享体系是以平等为基础。综上可知,文段重在讲述平等对社区分享体系的重要性,文段核心话题为“平等”“分享”“社区”。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干扰性强,但偏离文段重点,未表述文段核心话题“社区”。C项:无中生有,“以制度为基础”文段未表述。D项:干扰性强,但偏离文段重点,未表述文段核心话题“平等”。 8.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衣服的颜色。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测试当人们只能穿一种颜色的衣服时情绪会有什么变化。事实证明穿特定颜色的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通常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我们会穿颜色灰暗的衣服。相反,当我们心情愉快时,我们常常会选择颜色鲜亮的衣服。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治疗作用:如果我们穿的是红色的衣服,我们会觉得自己更有活力;穿黄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聪明;穿蓝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有想法;穿橙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快乐;穿绿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平和;穿白色的衣服,会觉得自己更乐于助人;穿褐色衣服,会觉得自己学习更好;穿粉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浪漫;穿紫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易坠入爱河;穿黑色的衣服,会觉得自己更安全。所以记住,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你始终可以尝试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即使某个颜色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另一个也会的。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因为衣服的颜色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B.衣服的颜色不但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也可以作为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 C.虽然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治疗作用,但总的来看,穿深色衣服不如浅色衣服时候情绪好 D.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总会有一个颜色可以改变你的情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事实证明穿特定颜色的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可知,符合原文,正确。B项对应“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符合原文,正确。C项文段中并没有穿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效果的对比,无中生有,错误。D项由“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你始终可以尝试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即使某个颜色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另一个也会的”可推出,符合原文,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中写到“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事实证明穿特定颜色的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而材料中并没有对穿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做出好与坏的对比,只是说心情不好时会穿颜色灰暗的衣服,心情愉快的时候会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故C项表述并不正确。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 由文段中“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可知,B项正确;由文段最后“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你始终可以尝试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即使某个颜色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另一个也会的”可知,D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中图形均为字母形式,构成既有直线也有曲线,优先考虑从曲直性入手解题。每组第一个图形中只有直线,第二个图形中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第三个图形中只有曲线。按此规律,第二组第三个图形应为曲线图形。故本题选B。 10.一列火车匀速行驶时,通过一座长为250米的桥梁需要10秒钟,通过一座长为450米的桥梁需要15秒钟,该火车通过长为1050米的桥梁需要(    )秒。 A.22 B.25 C.28 D.3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该火车的速度为(450-250)÷(15-10)=40(米/秒),所以火车长度为40×10-250=150(米)。所以该火车通过长为1050米的桥梁需要(1050+150)÷40=30(秒)。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火车长度为x,则火车的速度为(250+x)÷10=(450+x)÷15,解得x=150(米),火车的速度为(250+150)÷10=40(米/秒)。所以,该火车通过长为1050米的桥梁需要(1050+150)÷40=30(秒)。 因此,选择D选项。 11.桶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液体体积为桶容量的40%,现向桶中继续加入16升同一液体后,液体体积为原来的1.5倍,则该桶的容量为( )升。 A.20 B.40 C.60 D.8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设桶中最初装有的液体量为x升,根据题意列等式:x+16=1.5x,解得:x=32升。由于液体体积为桶容量的40%,则该桶的容量为升。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液体原来体积为2x升,那么可列方程:2x+16=2x×1.5,解得x=16,你那么液体原来体积为32,桶的容积为32÷40%=80(升)。 因此,选择D选项。 12.时间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压强 A.钟表 焦虑 B.成长 动力 C.金钱 心理障碍 D.效率 受力面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钟表是记录时间的工具,焦虑和压强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时间可能会带来成长,动力和压强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时间和金钱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心里障碍和压强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时间和效率成反比,用时越少,效率越高,受力面积和压强成反比关系,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二者均为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3.9,4,7,-4,5,4,3,-4,1,4,(    ),(    ) A.0,4 B.1,4 C.-1,-4 D.-1,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十二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成规律。 奇数项:9,7,5,3,1,(-1),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第一项为1+(-2)=-1; 偶数项:4,-4,4,-4,4,(-4),是以4,-4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则所求项第二项为-4。 因此,选择C选项。 14.混凝土搅拌车从泵站运输到工地期间,其罐体必须时刻保持低速转动。下列关于这一操作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速混凝土凝结 B.促进混凝土充分搅拌 C.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D.保证混凝土性能达到施工要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常识,考生可用联想法作答。结合生活实际,我们知道“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等发生混合,并且使其中的物质分配均匀,因此可以推测混凝土搅拌车的罐体时刻保持低速转动是为了使混凝土中的各种物质充分混合,防止其凝结,由此可直接得出答案。而且混凝土在运输到目的地之前就凝结不利于施工,A项“加速混凝土凝结”的说法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 混凝土搅拌车是一种用于运输混凝土的专用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其罐体必须时刻保持低速转动。这是因为混凝土是由石头、砂子、水泥和水组成的,如果运输过程中罐体不转动,由于车辆不停地颠簸,石头就会下沉到最底下,砂子在中间,水泥和水在最上面,等运输到目的地就会出现结块的现象。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罐体时刻保持低速转动有利于促进混凝土充分搅拌,防止其出现离析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性能达到施工要求。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罐体时刻保持低速转动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凝结,而不是“加速混凝土凝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混凝土要保持液体状态直至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所以它在运送过程中一定不能凝固,A选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B项正确,混凝土搅拌车罐体时刻保持低速转动能够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结块,让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充分搅拌,混合更为均匀。 C、D两项正确,混凝土的离析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的现象。运输中混凝土搅拌车罐体时刻保持低速转动,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性能达到施工要求。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5.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的凝聚力,这个民族才能够自立于世界。如果丧失了它,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希望。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的凝聚力又是基于对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所认识和了解,才开始萌生的。 所以: A.一个民族只要继承自己的传统,自然就会有凝聚力 B.一个民族要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的凝聚力,首先要加强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 C.一个民族要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的凝聚力,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财大才能气粗” D.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扎根于民族成员之中,不需要外界的努力也能为其成员认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了“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反面论证,指出必须要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的凝聚力,而这三者又是基于对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所认识和了解才开始萌生的。文段的主旨是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要通过对优秀的文化传统的认识和了解而得到。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和D项:缺少关键词“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C项:“发展经济”无中生有。 16.在下列太阳系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A.水星 B.地球 C.火星 D.土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首先排除B。众所周知,人类的探测器已到达火星,且新闻对火星的报道并不少,考生若有关注这方面新闻,可以排除C。太阳系中行星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前的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故本题选A。 17.火车:地铁( ) A.轿车:货车 B.战斗机:机翼 C.自行车:手推车 D.木船:汽船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火车和地铁都是日常的交通工具,二者为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轿车和货车都是日常交通工具,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机翼是战斗机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自行车是交通工具,手推车不是交通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木船指木头做成的船,是从材料角度分析;汽船指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是从动力角度分析;二者属于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①充电时,水被电解并产生质子储存在电池的碳极;使用时,质子被释放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水 ②最近,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首款可充电的质子燃料电池,有望成为锂电池的替代选择 ③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储能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 ④目前,锂电池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储能电池 ⑤实验表明,在仅有5.5平方厘米有效反应面积的情况下,质子电池的单位质量储能能力已与现有的商业锂电池接近 ⑥但锂电池的使用也面临着一些限制,比如电池密度低,无法满足大型清洁能源电厂的储能要求 将上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②⑤④①⑥③ B.③④⑥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⑥ D.⑤④①⑥③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③④句都可以做首句,但是②句提到开发出质子燃料电池有望替代锂电池,⑤句论证质子电池的储能能力,应先提出开发质子燃料这个话题,所以②句比⑤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D项。 第二步,关联文段给定句子。⑥句有转折词“但”,提及锂电池使用有限制,感情倾向消极,④句提到锂电池使用广泛感情倾向积极,前后感情倾向相反,④⑥应捆绑,排除C项。 第三步,验证B项,③句引出背景“人们对储能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一话题,④⑥句围绕“锂电池”话题一致,②①⑤句提出开发质子燃料这个话题,语义连贯。 因此,选择B选项。 19.“男孩危机”是指男孩调皮捣蛋、胆小怕事、学习成绩不如女孩好等现象。近年来,“男孩危机”现象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现在男孩为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女孩”的疑问,某教育专家通过分析指出,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 A.母亲和女性教师在现代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B.因激素水平的差异,男孩天性比女孩更爱运动,这耗去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C.男孩在心智成熟方面要晚于女孩,大学毕业后他们在事业上更容易成功 D.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孩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冒险性格的养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提出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母亲和女性教师在教育中充当的角色,论点说的是导致“男孩危机”现象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该项说的是因为运动耗去了男孩大量的精力,但是否能导致男孩在大学毕业之前落后于女孩无法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是因为男孩在心智成熟方面晚于女孩,导致男孩在大学毕业之前落后于女孩,毕业后才容易成功,并不是家庭和学校的不适当教育,另有他因,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通过举例说明家庭不当的教育确实会对男孩产生不利影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20.话梅∶酸( ) A.铅球∶重 B.冰棍∶凉 C.手机∶贵 D.铁块∶硬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话梅是酸的,二者为属性对应关系,且是必然属性。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铅球是重的,二者为属性对应关系,且是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B项:冰棍是凉的,二者为属性对应关系,且是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C项:手机是贵的,二者为属性对应关系,且是或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铁块是硬的,二者为属性对应关系,且是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比较A、B、D项,题干话梅是食物,B项冰棍也是食物,与题干更为接近,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21.记录:记录本 A.咨询:咨询室 B.复印:复印件 C.驾驶:驾驶证 D.存储:存储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记录本的功能是记录,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且记录本是所记录内容的载体。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咨询室的功能是咨询,但是咨询室是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复印完成后得到复印件,复印件的功能不是复印,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驾驶证的功能不是驾驶,是用来证明有驾驶资格的证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存储盘的功能是存储,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且存储盘是所存储内容的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2.甲雇佣乙杀胡某,并且带乙辨认了胡某。乙在某夜将王某误当作胡某杀害。甲因此拒付“佣金”。本案中:( )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甲构成过失杀人罪既遂 C.乙构成过失杀人罪未遂 D.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案中,甲雇佣乙杀胡某,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乙误将王某杀死,属于对象错误,但仍实施了杀人的实行行为,并造成王某死亡,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甲和乙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部既遂,因此甲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C项错误,《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并未规定过失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甲雇佣乙杀人,乙为了非法利益而杀人,二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不属于过失。 故正确答案为D。 23.分粥效应是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时做的一个比喻,说明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要科学,而且其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 根据上述定义,假设“M”是某团队一项小福利,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定义的是: A.通过选举,由品德高尚的小李主持分“M”,基本公平公正 B.拟定一人负责分“M”工作,并成立董事会,及时处理问题 C.选举产生分“M”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有效落实执行和监督 D.参与者轮流值日分“M”,但主持分“M”者每次必须最后领取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 ②制度要科学,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品德也不是永远牢靠的,可能经受不起利益的诱惑,缺乏制度的约束,不符合“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不符合定义; B项:拟定一人负责分“M”事宜,绝对的权力会导致腐败,不符合“制定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导出合理、具有监督力度的制度”,不符合定义; C项:监督委员会可能会经常提出多种议案,分“M”委员会又会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早就凉了,不符合“制度要科学,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不符合定义; D项:参与者轮流值日分“M”,但主持分“M”者每次必须最后领取,能够有效兼顾责任和公平,符合“对每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和有监管力度的制度”并且符合“制度要科学,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体现分粥效应的一项。分析分粥效应的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分粥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 A项,由品德高尚的小李主持分“M”,把制度建立在对小李信任的基础上,不符合定义。 B项,拟定一人负责分“M”工作,同时成立董事会,把制度建立在对负责分“M”的人和董事会成员信任的基础上,不符合定义。 C项,选举产生分“M”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把制度建立在对分“M”委员会成员和监督委员会成员信任的基础上,不符合定义。 D项,参与者轮流值日分“M”,每个人都有机会主持分“M”, 但主持分“M”的人每次必须最后领取,主持者为了保证领到更多的“M”,会将“M”均分,该项制度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的,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要科学,而且其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由品德高尚的小李主持分“M”,说明小李有了特权,其他人信任小李,不符合“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小李凭借高尚品德在主持分配,时间长了也可能导致分配不均,说明这种制度不够科学,也不符合“这种制度不但要科学,而且其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拟定一人负责分“M”工作,说明这个人拥有了分“M”的特权,其他人信任负责分配的人,不符合“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选举产生分“M”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说明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有了分“M”的特权,其他人信任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不符合“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参与者轮流值日分“M”,说明每个人都有机会主持分配“M”,这样就不存在特权,主持分“M”者每次必须最后领取,说明作为主持者能把自己利益放到最后,这样的分配才会更合理、更公平,符合“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有监管力度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要科学,而且其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4.3D电视是一种能够      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的新型电视,对观众而言,延伸于屏幕的景物具有    的震撼效果。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模仿 近在咫尺 B.展示 活灵活现 C.展现 栩栩如生 D.模拟 触手可及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真实空间关系”搭配,A项“模仿”指按照现成的样子做,与“关系”搭配不当,且3D电视并非模仿“实际景物”的产物,排除。 第二空,根据“真实空间关系”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形容“延伸于屏幕的景物”近在手边,D项“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与前文对应恰当,且体现“震撼效果”,当选。B项“活灵活现”意为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C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均无法对应“真实空间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什么是3D电视》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四个词语填入均无明显不当,可考虑从第二空入手分析。第三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句意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3D电视画面近在手边,真实可感之意,辨析四个成语语义,选出正确答案。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可形容3D电视与实际景物的表现之间的关系,较难排除,继续看第二空。 第二空,“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C两项的效果普通电视也可以实现,无法对应“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震撼效果”的语境。排除。“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触手可及”更能体现3D电视投射立体影像营造的真实可感的氛围,排除A。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________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可知,填入的词应与“实际景物”搭配。A项“模仿”指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电视不能“模仿”实际景物,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可知,此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对观众而言,这些景物就在眼前,因此填入的词应体现“距离近”这一含义。B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C项“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D项“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25.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某明知急速驾驶再刹车可能导致朱某死亡,但为了摆脱检查仍采取这样的行为,放任这一结果发生,对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为间接故意。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甲对朱某的死亡结果并不是积极追求希望其死亡,不构成直接故意。A项错误。 C项、D项:根据《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在这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题干中并未体现甲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构成过于自信的过失。同时,题干中甲已经预见到自己行为会导致朱某死亡,不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C项、D项错误。 26.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有着中国风元素的音乐似乎越来越少,新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嘻哈,重金属等西方音乐。因此,有人认为,西方音乐优于中国风音乐。 以下各项最有助于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A.能够不断吸收和借鉴正是我国文化的优势 B.西方的经济优势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C.古筝、笛子等中国风音乐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D.现代音乐中夹杂的一些糟粕源于西方社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西方音乐优于中国风音乐。 论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有着中国风元素的音乐似乎越来越少,新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嘻哈,重金属等西方音乐。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的是“我国文化的优势”,与“西方音乐是否优于中国风音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 “西方的经济优势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西方音乐是否优于中国风音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通过举例 “古筝、笛子等中国风音乐在西方受到欢迎”说明中国风音乐同样受到欢迎,表明西方音乐不一定优于中国风音乐,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现代音乐”不等于“西方音乐”,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每组图形之间既有相同的部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考查叠加性。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相叠加,黑点直接相加,直线部分去异存同,得到第三个图形。故本题选C。 28.职业倦息,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反应,是在长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职业倦息的是: A.李护士每天要护理照顾很多病人,超负荷的工作使她对病人的态度恶劣 B.李老师对于长期教高三数学感到疲倦,想放弃老师职业 C.会计小李因自己一时粗心大意致使账目错误,受到领导批评,他感到很挫败 D.在某银行工作的小张面对每年都在增长的工作任务感到无力,每天上班都有种应付的感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②长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李护士每天要护理照顾很多病人,超负荷的工作使她对病人的态度恶劣,说明其长期在“工作重压下”,对病人不再耐心,说明“产生了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符合定义; B项:李老师对于长期教高三数学感到疲倦,说明其在长期“工作重压下”,想放弃老师职业,说明“产生了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符合定义; C项:小李粗心大意致使账目错误,受到批评,他感到很挫败的原因是自己的工作失误,而非“工作重压”,不符合定义; D项:小张面对每年都在增长的工作任务感到无力,说明其在长期“工作重压下”,每天上班都有种应付的感觉,说明“产生了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反应”、“在长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超负荷的工作使她对病人的态度恶劣”说明李护士工作压力大,在长期压力下产生了态度的衰竭状态,符合定义,排除; B项:“长期教高三数学感到疲倦,想放弃老师职业”说明李老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产生了想要放弃老师职业的反应,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李是因为工作失误,产生挫败感,而不是因为工作压力,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面对每年都在增长的工作任务感到无力”说明小张在工作重压下产生了身心疲惫与耗竭的状态,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9.祠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家族成员的重要活动中心,一般情况下按姓氏称为某氏宗祠,但有时也会称为某氏家庙。祠堂被称为“家庙”的依据是: A.该家族受到皇帝册封 B.社会习惯约定俗成 C.该家族与宗教有关 D.该家族有人获得官爵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具有一定难度,考生需要对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有所了解才能正确作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与宗教有关的一般是寺庙,可以直接排除C。基于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答案应从A、D两项中选出。又因为家庙数量众多,而受到皇帝册封的家族毕竟有限,可以排除A。家庙即为祖先立的庙。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建立家庙与是否受到皇帝册封、社会习惯和宗教信仰无关。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 第二步,家庙即儒教为祖先立的庙,属于中国儒教徒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上古叫宗庙,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与D项表述一致。 因此,D项正确。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家庙即儒教为祖先立的庙,属于中国儒教徒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家族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根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上古时期其叫“宗庙”,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故称为“家庙”的依据是该家族有人获得官爵。 故正确答案为D。 30.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泛滥成灾,极大地        着社会成本,        着世道人心。         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耗费 扰乱 遏止 B.消耗 损害 遏制 C.耗尽 蛊惑 禁绝 D.侵蚀 破坏 杜绝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与B项“消耗”与之搭配均可。C项“耗尽”是指消耗完毕、用尽所有,与“极大地”和横线后的“着”搭配不当,排除;D项“侵蚀”是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与“社会成本”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世道人心”,A项与B项填入均可。 第三空,填入的词语与“网络谣言”搭配。A项“遏止”强调用力阻止,侧重强调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且常见用法为“对暴动进行遏止”,后面基本不接宾语;B项“遏制”是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侧重强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后面常直接接宾语,如“遏制不良风气蔓延”。本题横线后直接搭配“网络谣言”,因此B项“遏制”更加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遏制网络谣言的治本之策》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可首先排除语义过重的C和与后文搭配不当的D。第二空较难排除,继续分析第三空。第三步,辨析第三空两项词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耗尽”程度过重,不能与“极大”“着”搭配,排除C。“侵蚀”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与“成本”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遏止”指阻止。“遏制”指制止、控制。从常理来看,完全阻止“网络谣言”是不可能的,句意强调的是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谣言泛滥成灾的现象得以控制,选择“遏制”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应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指消耗;B项“消耗”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二者均可与“社会成本”搭配,符合文意。C项“耗尽”指用尽所有,与“极大地”表意矛盾,文中并没有用完社会成本之意,另一方面“耗尽”不能与“着”搭配,排除C项。D项“侵蚀”指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文中没有侵占之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项“遏止”强调“阻止”,B项“遏制”强调“控制”,网络谣言目前来讲不太可能被“阻止”,所以只能“控制”其发展,A项“遏止”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B项“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损害着世道人心”指使世道人心受到伤害,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31.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位居世界第四。(    ) 0.正确 1.错误 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 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美国位居第四。 故表述错误。 32.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父母 B.子女 C.配偶 D.祖父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位: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不属于第一顺位。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父母属于第一顺位。A项错误。 B项:子女属于第一顺位。B项错误。 C项:配偶属于第一顺位。C项错误。 33.自1990年以来,海平面平均上升了大约18厘米。冰川融化带来的威胁不仅仅使某些知名城市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而且随着北极冰川加速融化,地球重力分布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北极的消退冰川和融化水正在大规模泄露甲烷,这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近百年来北极的气候变化明显加剧 B.冰川融化将会给地球带来许多潜在危险 C.治理北极地区的甲烷泄露将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 D.冰川融化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生存威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介绍了“自199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的背景,接着通过递进关联词“不仅仅……而且……”强调冰川融化对城市以及地球重力分布的影响,最后通过并列标识词“另外”引出消退冰川和融化水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对文段全面概括,主旨为冰川融化将给地球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步,对应选项。B项“潜在危险”体现了“不利影响”。A项和C项均缺少主体“冰川融化”。D项对应“不仅仅”部分的内容,非重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描述现象—强调危害的结构,危害是文段论述的重点。由“不仅仅……而且……另外……”这一系列关联词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冰川融化给地球带来的诸多潜在危害。B项正确,当选。 文段论述的是冰川融化带来的危害,而非A项“气候变化”。C项无法从文段推出。D项是文段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文段中“另外”一词体现出该文段为并列结构,注意概括要全面。“另外”之前以“不仅······而且······”强调冰川融化带来的威胁,“另外”之后从“泄漏甲烷”的角度论证冰川融化的危险。B项中以“许多”为标志,将冰川融化带来的各种威胁进行概括,符合题意,当选。 A、C两项:未体现“冰川融化”这一主题词,排除。 D项:只说到冰川融化对城市的威胁,不够全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4.将以上句子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东丽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前冲刺卷III【押题版】3套带答案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936401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