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任务书】

收藏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任务书】.rar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任务书】.rar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Daros靠模车床传动原理.dwg
凸轮零件图.dwg
刀架摆动时正靠模凸轮理论型线.dwg
机构总装图.dwg
环模.dwg
靠模凸轮.dwg
靠模车床传动原理及其主要尺寸.dwg
Daros靠模车床传动原理.dwg
凸轮零件图.dwg
刀架摆动时正靠模凸轮理论型线.dwg
机构总装图.dwg
环模.dwg
靠模凸轮.dwg
靠模车床传动原理及其主要尺寸.dwg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Daros靠模车床传动原理.dwg
    •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 凸轮零件图.dwg
    • 刀架摆动时正靠模凸轮理论型线.dwg
    • 机构总装图.dwg
    •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 环模.dwg
    • 靠模凸轮.dwg
    • 靠模车床传动原理及其主要尺寸.dwg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55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16.8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11-19
150
积分
关 键 词:
活塞环 凸轮型线 优化 设计 cad图纸 毕业论文 任务书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
资源描述: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

36页 14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Daros靠模车床传动原理.dwg

任务书.doc

凸轮零件图.dwg

刀架摆动时正靠模凸轮理论型线.dwg

机构总装图.dwg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论文.doc

环模.dwg

靠模凸轮.dwg

靠模车床传动原理及其主要尺寸.dwg

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关于该课题国内外先进水平及发展 2

1.3课题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2

第2章 靠模凸轮型线的计算 48

2.1靠模凸轮理论型线的计算 48

2.2靠模凸轮实际型线的计算 59

2.3 活塞环平移后其与靠模凸轮的轮廓曲线 62

第3章 靠模凸轮型线结果数值分析 64

3.1概述 64

3.2活塞环近似相似准则的探讨 68

3.3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分析 69

3.4 有关靠模凸轮的几点小结 73

第4章 活塞环环模的计算 75

4.1计算活塞环环模的基本要求 75

4.2活塞环环模的计算 75

总 结 84

参考文献 85

致 谢 88

第1章 绪 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在多种多样的机械零件中,活塞环是甚为特殊的零件,因为它借助于弹性变形来达到其在内燃机中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耐磨性。活塞环的外形似乎十分简单,但其内涵却甚为复杂,这是由它应起到密封、润滑、导热、定位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活塞环设计的是否合理,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的性能及其技术经济指标。

近十年来由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材料的改进、表面处理及测试技术的进步,活塞环在提高性能与质量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

    自身有弹力的开口活塞环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但它还在继续引起设计师、工艺师、研究人员以及发明家的兴趣。致力于活塞环这种似乎很简单的小零件的研究的著作和专利也在不断地发表。尽管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活塞环工作中的许多方面,仍然是不清楚的。

现在使用的活塞环不仅要求保持密封,而且对活塞环在工作时的径向压力分布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活塞环的制造方法已从古典的同心圆制造法、锤击法发展为现代的靠模仿形车削法,并且能够进行内外圆同时车削,在使用靠模仿形车削法时,靠模的制作方法是先规定活塞环周所要求的接触压力分布,由此计算出自由状态下的活塞环形状曲线,然后以此曲线为依据,根据所使用车床的杠杆机构设计靠模的理论型线。因此根据活塞环的材质、截面形状及活塞环工作时的径向压力分布情况,计算出活塞环的自由状态型线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本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活塞环自由状态曲线的理论[1, 2]。早在1901年,俄国的K.莱恩加尔特首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了等压环的自由状态曲线。1942年,英国的普雷斯科特(Prescott)又利用直梁弯曲理论近似地求出了等压环在极坐标系内的自由形状,但是其理论由于采用了过多的近似简约化处理,使得所求的曲线形状在精度上有相当大的误差。1949年,H.Arnold提出了一种以直角坐标系为参考系的活塞环曲线的计算法,其理论在摒弃了普氏的两个简约公式的基础上,分别以x、y 坐标计算出活塞环的理论形状,正是在这一计算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活塞环的计算方法。

然而在传统的活塞环设计理论中,以下几点问题严重影响着理论的适用性:(1)误差问题,在传统的几种著名理论中,分别采用了一定的简化过程,而这些简化过程自然产生了一定的误差,然而这几种理论均未对其误差进行必要的分析及实例估算;(2)这几种理论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了不同的坐标表达式,如阿诺尔德给出了直角坐标值,普雷斯特给出了极坐标值,故限制了其应用;(3)这几种理论只能采用相应的径向压力分布形式,没有通用性;(4)每种计算方法都非常繁琐,阿氏所给公式中x、y坐标表达式高达200多项函数项,普氏所给公式亦甚复杂,金氏方法亦需大量人工计算;(5)传统理论给出值不适于凸轮的制作,如普氏公式为径向位移及角位移表达式,对凸轮而言为非均分角度。

1.2关于该课题国内外先进水平及发展

活塞环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都将涉及环的径向压力分布、自由状态的形状以及环的椭圆度的设计计算.实践证明,活塞环自由状态的外形曲线决定了环装入发动机气缸后在工作状态下的径向压力分布、密封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决定其使用性能.因而国内外工业界对此非常重视,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活塞环压力分布的设计计算与自由状态形状的确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H.Arnold直角坐标法[4]、Prescott极坐标法、H.M.Swit或 Che-Tyen.Chang极坐标法等.从六十年代初我国从苏联引进了金氏(Б.Я.Гинпъ- YPr)的2.86倍梨形压力图的理论,并由此理论导出的环自由状态外形曲线计算表采用椭圆仿形加工方法设计、制造活塞环至今近三十年.由于在以上公式推导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简化,所求得曲线的精度难以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活塞环自由状态曲线的理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和验证,为活塞环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1.3课题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1.3.1课题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

根据现代活塞环设计的原则和程序:首先依据内燃机的型式以及它的运转参数来确定活塞环的结构及其径向压力分布曲线;然后运用数学和力学的方法计算出符合径向压力分布要求的活塞环的自由状态型线;并按此自由状态型线去确定靠模凸轮的型线和浇铸活塞环毛坯时的环模形状;最后再按照确定的相关数据加工出活塞环。为此就是涉及活塞环靠模凸轮和环模的计算与设计。由此可见,径向压力分布函数是设计与计算环的自由状态型线的基础与出发点。在本文中,具体内容和方案如下:

1.活塞环径向压力函数的分析

在本文中,其中除了论述常见的由余弦函数构成的压力分布函数外,还论述了非余弦函数构成的压力分布函数,可把著名的Arnold公式概括在内。

2.活塞环自由状态中型线的计算

如何在选定了径向压力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去计算活塞环自由状态的中型线是一个基本性的重要问题。由于通常所采用求解高阶常微分方程的方法仅考虑弯矩的作用,而未为本文所采用。本文采用了Maxwell-Mohr定理的推广形式求解活塞环自由状态的中型线,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通常用于求某一载面的绕度和转致 谢

   四年的学校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在这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回想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多少有一些感触。在这期间也遇到过一些麻烦,也走了不少的弯路,之所以都能够一一克服,应归功于下面我将要感谢的人们:应感谢我的导师:上海理工大学的赵高晖老师,没有他的帮助,我的论文很难完成,以及仲波和翟立祥同学,衷心感谢他们所给予的无私的帮助和鼓励。感谢所有那些直接或间接给予我帮助的人们。但愿多年以后还能见到我的学位论文的时候,每字每句依然亲切,熟悉。                   

参考文献

[1] 根茨布尔克著. 谢仲群,胡继绳译.活塞环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 金茨布尔赫.活塞环理论与计算(中译本).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石印本,1957

[3] 日本理研、帝国、日本三家活塞环公司著.上海内燃机配件总厂译.活塞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78.

[4] 邬伯翔.活塞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

[5] 长沙铁道学院主编.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1.

[6] 周龙保.内燃机学.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 A.C.奥尔林,M.T.克鲁格洛夫.活塞式和复合式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8] 孙贞义.活塞环压力分布函数的建立与自由状态的计算方法.山东内燃机通讯,1985,15(2):6-14.

[9] 王伯年,赵高晖.活塞环径向压力分布特性及其在余弦函数表达式上的应用.内燃机学报,1989,7(4):325-332.

[10] 赵高晖,王伯年.活塞环压力分布非仅为余弦函数表达式的研究.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94,16(1):223-240.

[11] 王伯年 赵高晖.活塞环径向压力分布规律的分析与测定(二):压力分布非仅为余弦函数表达式的研究.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机基础件专业委员会缸套、活塞、活塞环学组首届年会论文,1988.7.

[12] 王伯年.活塞环的研究及其与多种学科的关系.中国内燃机学会基础检站也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1987.3.

[13] 王伯年.活塞环自由状态型线的确定.内燃机,1974,12(5): 174-185.

[14] Arnold, H. und Florin, F, “Zur Berechnung selbstspannender Kolbenringevon konstanter Starke”,Konstruktion,1949,1(9):272-279.

[15] 赵高晖.活塞环自由状态型线的研究.内燃机,1994,24(5):145-152

[16] 丁福建.活塞环型线设计的理论研究.内燃机学报,2000,18(2):243-248

[17] 王殿龙,康德纯.活塞环自由状态曲线方程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39(1):364-370

[18] 王伯年,赵高晖.应用推广的Maxwell-Mohr定理计算活塞环自由状态型线.内燃机学报,1992,10(2):78-85

[19] 柯岗.计算活塞环自由状态的一般方法..中国内燃机,1976,24(2):176-18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49-32.内燃机活塞环.国家标准局,1983.

[21] 刘其武.活塞环加工用靠模凸轮型线研究.大连理工大学,1996,12(4):167-174.

[22] 詹文台.西德格茨公司1472/02内外圆同时坊形和铣开口机床简介.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1985.11.

[23] 尚汉冀,孙自强.凸轮检验时角度基准的确定.上海内燃机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上海,1990.

[24] 王伯年.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活塞环自由状态的型线.镇江农机学院,1979.

[25] 王健生.计算机辅助活塞环产品、工艺设计.上海机电工业微型计算机应用选编,1985,24(2):166-174.

[26] 黄铎,陈兰平,王风.数值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7] 李岳生,齐东旭.样条函数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8] 沈剑华.数值计算基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9] 复旦大学数学系.曲线与曲面.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30] Ehibara K. Research on the Piston Ring,Sci. Paper of the Inst. Of Phys. and Chem. Research.Tokyo:1929.

[31] Arnold, H. und Florin, F, Zur Berechnung selbstspannender Kolbenringevon konstanter Starke.Konstruktion:1949. 272-279.

[32] Swiff H.W. Elastic Deformation of Piston Rings, Engineering, 1947.3(3):161  

(15)Chang C.T. (张泽田):The Shape of a Piston Ring in Its Inrestrained State, J. of Applied Mechanics, 1949.6(1):134-135.

[33] Muller, R.Die Form des Kolbenrings im Spanuband und ihre BeziehungZur stetigen Pressungsverteilung im runden Kaliberring.MTZ, 1971.6(4):193-198.

[34] 王亚林.融会贯通Visual Basic6.0中文版(基础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5] 刘建东.特效视窗-Visual Basic开发高级界面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36] 龚沛曾,陆慰民.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与测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7] 网冠科技.Visual Basic6.0时尚编程百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8] 白鹏,莫卫东.Visual Basic6.0高级编程技巧――多媒体通讯篇.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9] 三味创作室.Visual Basic6.0应用与提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0] 林永,张乐强.Visual Basic6.0用户编程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1] 王小茹,吴财军.Visual Basic6.0实例解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2] 段兴,相乡,孙丽娜等.Visual Basic6.0控件实用程序设计100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3] 徐士良.C常用算法程序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4] 陈进,梁健,杨杨等.科学与工程计算常用算法程序库-C语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活塞环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55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