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you****now 文档编号:16014433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关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有关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有关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有关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nn更多企业学学院: 中小企业业管理全全能版183套讲讲座+8897000份资料总经理、高高层管理理49套讲座座+1663888份资料中层管理理学院46套讲座座+60020份份资料国学智慧慧、易经经46套讲座座人力资源源学院56套讲座座+2771233份资料各阶段员员工培训训学院77套讲座座+ 3324份份资料员工管理理企业学学院67套讲座座+ 887200份资料工厂生产产管理学学院52套讲座座+ 1139220份资料财务管理理学院53套讲座座+ 1179445份资料销售经理理学院56套讲座座+ 1143550份资料销售人员员培训学学院72套讲座座+ 448799份资料加快我国战战略性新新兴产

2、业业发展的的几点思思考战略性新兴兴产业作作为科技技创 新新和产业业发展的的方向,备备受经济济界、科科技界的的重视和和关注。加加快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的的培育与与发展日日益成为为我国新新时期经经济社会会发展的的重大任任务。要要以科学学、务实实的态度度 统筹筹兼顾,稳稳步推进进:一是是统筹制制定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发发展规划划和指导导目录;二是建建立和健健全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的的财税扶扶持政策策体系;三是营营造有利利于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的的 金融融政策支支持环境境;四是是着力提提高自主主创新能能力,提提升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的的核心竞竞争力;五是推推进创新新载体建建设,提提升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集集约发展

3、展水平;六是围围绕重点点领 域域,加大大新兴技技术人才才队伍培培养和引引进。 “后危危机时代代”,培培育和发发展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正正成为世世界各国国抢占发发展制高高点的重重要措施施。国际际金融危危机不仅仅加深了了我们认认识发展展战略性性新兴产产业的重重大意义义,同 时也强强化了我我国加快快培育发发展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的的紧迫性性。当前前,主要要发达国国家为振振兴经济济、获取取发展新新优势,纷纷纷制定定新的国国家发展展战略,加加大投入入支持,加加速重大大 科技技成果转转化,培培育危机机后引领领全球经经济的新新能源、新新材料、生生物技术术、宽带带网络、节节能环保保等新兴兴产业,努努力抢占占新一

4、轮轮科技经经济竞争争制高点点。加快快培育发发展战略略 性新新兴产业业,不仅仅能够有有效缓解解全球日日趋严峻峻的能源源、资源源、粮食食、环境境、气候候、健康康等问题题,也将将决定一一个国家家在经济济全球化化过程中中的作用用和地位位。战略略性新兴兴产 业业是未来来经济社社会发展展的主导导力量,培培育和发发展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是是应对国国际新挑挑战的重重大举措措。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是是经济大大国迈向向强国的的必由之之路,通通过大力力发展战战略 性性新兴产产业,能能够实现现低碳发发展,构构建绿色色地球。因因此,我我们有必必要深刻刻把握战战略性新新兴产业业的科学学内涵,明明确发展展重点和和方向,通通过加

5、强强宏观规规划和引引导,营营造有 利于新新技术产产业化和和新兴企企业成长长壮大的的政策和和市场环环境,从从而使我我国经济济和企业业发展走走上创新新驱动、内内生增长长、包容容性增长长的轨道道。一、战战略性新新兴产业业的内涵涵和特征征(一一)战略略性新兴兴产业的的内涵 “战战略性新新兴产业业”是当当前经济济领域的的“新词词”和“热热词”,但但并非严严格意义义上的经经济学术术语,这这是具有有中国特特色的经经济词汇汇,多出出现在政政府文件件和政策策研究报报告 中中。所谓谓战略性性新兴产产业,是是指伴随随信息、生生物、纳纳米、新新能源、环环保、海海洋和空空间等新新技术的的进步而而涌现出出的一系系列新兴兴

6、的产业业部门,它它们代表表产业发发展的未未来方 向,在在各国转转变经济济增长方方式、促促进经济济发展中中将起到到战略性性的作用用。从概概念上讲讲,“战战略性新新兴产业业”涉及及了两个个核心词词:“战战略性”和和“新兴兴”。其其中,“战战略 性性”是针针对产业业结构调调整而言言,指的的是这些些产业对对经济和和社会发发展以及及国家安安全具有有全局性性的影响响和极强强的拉动动效应,是是关系全全局和长长远的产产业。“新新兴”则则是针对对 技术术的新颖颖性和市市场的可可开拓性性而言,目目前尚处处于发展展初期,市市场认知知度比较较低、产产品和服服务不成成熟、相相关的标标准和政政策等不不完善,但但未来发发展

7、潜力力巨大,主主要体现现 在技技术创新新和商业业模式创创新上。从字面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显然是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交集”。这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它必须符合新兴产业的自身特征,也就是说,它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但在一段时间内产业的成熟度不高、价 值链条不完整、市场需求不显著。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部分。这里内嵌了将来时的考量,也就是说某 些新兴产业虽然目前产值不高、效益不明显、引导性不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扶持和发展,能够在未来产生较高的增加值和利润或者引领其他产业的发展方 向

8、,进而升级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因此,可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概括如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以科技重 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引致社会新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能在一段时期内成长为对国家综合实力和 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行业和部门。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来讲,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因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进 步产生的全新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经济等;二是传统的核心产业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如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等。发展战略 性新兴产业,首先要

9、根据产业的战略性和市场潜在规模等基本要素,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产业发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备受经济界、科技界重视和关注,主要呈现出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导向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1)全局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与一般的新兴产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源于重大技术创新、消费需求的重大改变或者政府政策的重大

10、调整,因此,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经济范式转变,体现出战略性的突出特征。 (3)长远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战 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4)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5)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动态性是指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11、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 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一个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根据该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 领域也将会适时进行调整。(6)复杂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技术的复杂性。不仅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 程,而且还需要其他众多的技术相配合、支持,甚至要求相关配套技术也要有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产业化的复杂性。随着社 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交流也日趋深入,使产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各个产业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性还表现

12、在现 代产业本质上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各司其职,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二、美、日、欧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在低成本制造方面已没有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技术,但是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技术创新的步伐放缓。 2010年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乏味的时代(Boring Age)、停滞的时代。由于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优势正在被发展中国家缩小,大量的制造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房地产、金融业等成为经济 增长的重要支柱。因此,技术创新的不足被认为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阵痛”

13、之后,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成为世界各国产业竞争 的焦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一)美国 近年来,伴随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日趋严重,面对新一轮国际科技、产业竞争的机遇和挑战,美国先后出台氢能经济、未来发电、碳收存、国家生物燃料、生 物质多年项目等若干计划。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反思其过去30年“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将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寻找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上,酝酿 着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培育领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已颁布的各项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法案中,2009年

14、2月17日奥巴马 签署的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最具代表性。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清洁能源技术开发示范力度,加大投入开发下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建设低排放煤电厂,建设新数字化电网等;发展下一代生物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 快发展建设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实现对医疗信息化、智能电网、教育和宽带的支持;在生物医疗方面,解除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联邦政府资 金支持限制,放行干细胞临床实验和干细胞产品,同时加大研究资金投入;实施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点支持新一代航天器的研制,摆脱对外国运载工具输送航天员 和航

15、天物资的依赖;尽快完成国际空间站建设,并使其使用年限扩展到2016年,等等。作为世界上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的这些做法必将在世界范围内掀 起新兴产业发展浪潮。在推出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 点,分别投入1200亿美元、1059亿美元、199亿美元、190亿美元和145亿美元;在1200亿美元的科研(含基建)计划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 用效率占468亿美元,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占100亿美元;20亿美元追加科研投资则主要分布在航天、海洋和大气领域。奥巴马政府的这一做法,旨在 掀起新一轮的科技浪潮,

16、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计划未来10年中在新 能源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期待着以新能源革命作为整个工业体系新的标志性能源转换的驱动力,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奥巴 马认为领导世界创造新的清洁能源的国家,将是在21世纪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计划通过设计、制造和推广新的切实可行的“绿色产品”来恢复美国的工业, 以培育一个超过二三十万亿美元价值的新能源大产业。美国2009年9月颁布的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 报告中,提出要发动清洁能源革命、支持先进汽车技术、推动健康技术

17、创新。2009年12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公布的重整美国制造业框架提出,制造业是 美国经济的核心。要优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高生产率的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振兴钢铁和汽车 工业(重点是电动汽车),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此外,要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实施低收入家庭房屋节能改造计划,加大力度推进房屋节能改造。 美国总统奥巴马主张依靠科学技术开辟能源独立的新路径,在18年内把能源经济标准提高1倍,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具体措施包括:加大 清洁能源技术开发示范力度,在未来10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18、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建设低排放煤电厂, 建设新数字化电网等;发展下一代生物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采取税收激励、现金奖励和政府采购等措施,加快发展纤维质乙醇,在2013年前向市场投放第一批 20亿加仑纤维质乙醇燃料,2022年达到供应360亿加仑生物燃料的能力;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到2010年实现10%的电力来 自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提高到35%;设立清洁技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未来5年每年投资100亿美元推动新技术从实验室向商业化应用;通过对本土汽车 厂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鼓励生产节能汽车,使汽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指标每年提高4%;推行“碳限排交易”体系,对限排额度

19、实行100%拍卖,并从每年的 拍卖收益中拿出150亿美元开发替代能源;建立国家建筑节能目标,使新建建筑物能效提高50%,旧建筑物能效提高25%;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1990年 为基数,到2020年使碳排放减少10%,到2050年减少80%。美国对具有国家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投入巨资,除了政府财政直接投 资,还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撬动社会资本,鼓励民间的科技计划。总体来看,美国正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其核心目标是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 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在21世纪能够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作为世界上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的这些做法必将带动世界各国在新兴产业展开激烈的竞 争。(二

20、)日本 日本在应对危机、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过去石油危机期间,日本曾经重点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支持了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发 展。在日本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日本政府把技术立国作为奋斗目标,有效利用头脑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技术开发,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政府预测关键技术,制定和实施大型科技计划。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本政府及其下属咨询机构通过对未来科学 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展研究和预测,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选择有利于提高本国科技水平和企业技术能力的关键技术,并对其研发给予优先支持。日本 政府不断

21、出台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引导和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不断完善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日本不断加大对包括计 算机在内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资金支持,这种扶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提供开发补助金的方式实现的。三是建立官民合作开发体制,共同分担研发风险。为了推动高科 技产业的迅速成长,分担企业的技术开发风险,日本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政府指导和支持下的政府与企业联合研究开发的官民合作开发体制。四是采取税收优惠、低息 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日本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和特别折旧制度,并给予政府补贴。政府对用于购置技术开发的资产免征7%的税 金,对企业的研发活动给予

22、优惠的金融支持,高科技企业可以获得低息贷款,一旦研发失败,则只需归还本金,无需支付利息。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把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本次世界性金融危机 爆发后,日本政府再次把信息通讯、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培育。2009年3月,日本政府出台了为 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侧重于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 等产业的发展。2009年4月,日本推出了新增长战略,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

23、电力汽车、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和太阳能发电等产业。2009年12月日本内 阁府又制定了面向光辉日本的新成长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日本的优势,发展环境与能源、健康(包括医疗、护理、医药)两大产业。日本在2009年颁布的 新国家能源战略中,提出了8个能源战略重点:一是节能领先计划;二是新一代运输能源计划;三是新能源创新计划;四是核能立国计划;五是综合资源确保战 略;六是亚洲能源环境合作战略;七是强化能源紧急应对;八是制定能源技术战略。在日本政府推出的“环境能源技术创新计划”、“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新经 济成长战略”“为扩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还通过了“海洋基本计划”开发海洋资源,并

24、提出在2020年完成机器人登月,2030年将宇航 员送上月球的目标。可见,日本正在大规模、全方位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恢复经济发展活力。(三)欧盟近年来,欧盟 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推进低碳产业发展,期望能够带动欧盟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充当急先锋,力图发挥领导者的角色。在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中,提出强化对欧盟能源市场的监管,开放各成员国目前基本封闭的能源市场,制订欧盟共同能 源政策;鼓励能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发展可替代能源产业,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研究投入,提出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拉动经 济增长,同

25、时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欧盟国家也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手段。在2008年底欧盟通过的2000亿 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欧盟在2009年和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增拨60亿欧元,其中50亿欧元用于泛欧洲能源网络和宽带基础设施建设,10亿欧元用来加 快网络的升级,以便使所有公民能够使用高速互联网络。2009年6月颁布的构筑英国的未来提出,要为未来投资,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建设“明天的经 济”,要以建设世界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物产业、生命科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和金融服务业,确保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欧盟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看

26、作“新的工业革命”,将低碳产业列为新兴产业的重点,期望能够带动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欧盟从排 放指标的制定,到科研经费的投入、碳排放机制的提出、节能与环保标准的制定,再到低碳项目的推广等,率先出击,步步为营,推出了全方位的政策和措施,统领 成员国大力发展低碳产业。2010年3月份欧盟公布的未来10年战略的核心内容中计划将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3个方面,一是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 经济;二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提高就业水平,加强社会凝聚力。其中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相关新兴产业的支持。欧盟将 低碳经济的发展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将低碳产业列为新兴产业的重

27、点,期望能够带动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欧盟在一揽子能源计划中提出了“3个 20%”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等,以支撑欧盟发展世界一流的洁净、高效的低碳技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规 则、竞争机制、实施机制、监督机制等进行保障,制定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大了低碳项目的投资。另外,欧洲联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做了不少创新性工作, 制定了欧洲联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三、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攸关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发展的产业。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了中国

28、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方向,并特别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 会的“发动机”。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 重大任务。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既要有时间紧迫感,更要有科学的推进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策略,既要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更 要着眼于引发技术

29、和产业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作为关系未来经济生存发展空间的国家战略,其科学的推进策略应建立在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基础之上,应着眼 于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把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创新实力作为突破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一) 统筹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仅靠企业或者民间力量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承担这个重大责任的必须是国家与政府,因此, 从总体发展方向上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兼顾三大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紧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要先制定路线图

30、,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做具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加强科学引导,促进要素集聚,是推动战略 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国要抓紧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的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 划的要求,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从宏观上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系统提出有关政策措施,作为指导我国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还应按职能分工抓紧制定各类专项规划,形成系统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此外,尽 快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进一步细化技术

31、和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引导企业投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结构合理的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二) 建立和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财税政策是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必要条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强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持,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通用做法。本轮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方式 呈现出领域更加集中、额度大幅提升、数量更加明确等特征。为此,针对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财税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激励企业创新的 积极性不够等突出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应按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的总体思路,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

32、导作用、发挥国家税收政策的激励作 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创新支持方式,以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方面,要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利用现有资金渠 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的资金投入,专项集中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 应用示范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支持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与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同时鼓励和引导地方财政资金投向本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另一方面,要在重点落实好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

33、综合运用各种手 段,从激励自主创新、引导消费、鼓励发展新业态等角度,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具体特征,研究制定流转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支持政策,形成普惠性激励 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手段。另外,要发挥政府采购鼓励创新的功能,建议修订政府采购法突出政府采购的调控效益,着重体现政府采购促进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三) 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政策支持环境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就必须将金融放在突出的位置,把金融支持作重要“抓手”,以积极的、大规模的金融创新为手段,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分散,突出中小企业在战略 性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全面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4、的外部环境。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壮大提供了良 好的金融支撑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高成长性、高回报率但同时又具有高风险的产业,其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 特别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因此,一方面,要积极采取直接支持、银行贷款和 担保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 协同推进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

35、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知识产权流转的管 理机制,从而加大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应着力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完整的创业投资链,大力发展风险投 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完善天使投资机制。创业投资是资本与知识结合的产物,是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创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的发展需要着力推进三个改变:一是改变一哄而起的非理性行为;二是改变重短轻长的短期行为; 三是改变重“晚期”轻“早期”的急功近利行为,避免出现风险投资(VC)的私募股权基金

36、(PE)化以及私募基金大量通过上市前投资(PreIPO)的投 机现象。另外,构建完整的创业投资体系还要十分重视天使投资的作用。天使投资,是指具有一定资本金的个人或家庭,对于所选择的具有巨 大发展潜力、高成长性的技术项目或初创企业,进行早期的、直接的权益资本投资,并协助具有独特概念或专门技术而缺少自有资金的创业家进行创业,同时承担创 业中的高风险和享受创业成功后的高收益,以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民间投资方式。天使投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钱袋子”。一方面,天使投资人 有“闲钱”、有投资愿望、有冒险精神,能解决具有天然高风险性的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时期的融资需要;另一方面,天使投资具有“领投

37、”效应,能有效吸引风险投 资和银行信贷,从而满足新兴产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多种融资需求。为此,要积极鼓励天使投资活动的开展,培育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并通过构建网络和信息平 台、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优化区域市场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完善天使投资机制,积极动员民间资本通过天使投资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要素,谁能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真正控制住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向(如重要的自然资源、资金和人才的 流向),控制住全球经济产出的流向(如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流向),并能掌握产品标准和世界商务规

38、则的制定,便能够控制、整合全球的资源为己所用,成为全球化 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发展技术能力有两条路径,其一是技术引进,其二是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关键是创新,最宝贵的是原创,最难的也是原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 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掌握技术一方是不可能向竞争对手转让关键核心技术的,事实上关键的核心技术花钱是很难买到的,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着深刻的 教训。尽管技术引进能够缩小技术差距,但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很难形成原始性、集成性的技术创新

39、。因此,要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真正掌握 关键的核心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技术。自主创新,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必须赋予它实际的载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一个明确的主体来推动。从世界范围 来看,集中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载体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 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某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产品 仅供本国企业自用。应该看到,我国产业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因此,才有了资源消耗大、产业水平低、盈利能力弱

40、等一系列发展顽症。在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掌握技术一方是不可能向竞争对手转让关键核心技术的,事实上关键的核心技术花钱是很难买到 的,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着深刻的教训。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突出自主创新,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加快构建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有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抢占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并把建设创新型产业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 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

41、跨国经 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五) 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发展水平。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创新载体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发展载体,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是提升战略 性新兴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加快提升各类创新型园区的发展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从高新园区、开发区内成长起来的,高新区、开发区等各 类创新型园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摇篮”。因此,要着眼自主创新,汇聚创新资源,加快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步伐更快、创新 型企业发

42、展动力更强、创新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大,把高新园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区。其次,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就创新 “新锐”群起态势。按照有发展重点、有重大项目、有创新载体、有系统支撑的要求,大力建设产业链条长、资源循环利用、基础配套完备、集成创新能力强的战略 性新兴产业基地,强化专业分工、降低创新成本、优化要素配置,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重点推进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注重发挥特色产 业基地的整合功能,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第三,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凸显“发源地”功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 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43、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信息、资金、商务服务等各种要素的主要集聚地。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开始建设一批技术 密集城市,通过吸引大量新兴产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入驻,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密集型城市群,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集群形式,而且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完善城市创新体系,使创新型城市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源地。 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省、市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促进城市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发展。(六) 围绕重点领域,加大新兴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 人

44、才储备和合理的人才结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单纯依靠传统教育培训方式和人才供给渠道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的要求。为此,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加大新兴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一是完善人才流动和使用机制。制定吸引国内高校、科研机构 学者、专家向企业流动的优惠政策,支持科研人员在新兴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完善人才业绩考核等评价制度,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奖励机制。二是加大创新型人才和 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加快实施新兴产业人才工程,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培熟悉国内外产业情 况、具有创新创业精神、

45、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熟练技能的中青年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三是着力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 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大力培养国内新兴产业人才的同时,政府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可以采取团队引进、核心 人才引进、项目引进、政策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全球高端复合人才和智力资源更好地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 (编辑:何乐) 参考文献:1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43).2赵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8).3史和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N,学习时报,2010-6-8.4姜江.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J,中国科技产业,2010,(7).5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6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9).7万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科技成果纵横,2010(1).8罗志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J,群众,2010,(8).9赵方宽.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学习时报,2010-5-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