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广播台网白皮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243882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6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____广播台网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____广播台网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____广播台网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____广播台网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___广播台网白皮书(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7) 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7)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工作组2008年1月版权声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所有,2007年。本文档是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关于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任何组织、机构或自然人均不得篡改或转意。前言本白皮书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组建的“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工作组”负责起草。工作组成员有:王联、汪建强、张建平、孙苏川、刘建宏、徐济众、霍秋林、王波、邵勇、肖亮、顾建国、潘晓刚、徐北骏、吴京斌、王季平、童世和、张立阳、刘建国、王东丽、阮争英、王大明、艾少平、付明栋、姚永晖、张锐、张云华、陈蓉

2、、陆正国、张彩芬、杨秋明等。在总局科技司的统一组织下,工作组在问卷调研、现场调研以及工作会议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调研报告、会议纪要,结合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6)(广发20070021号)和我国广播电台网络化的实际情况,起草了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7)(简称07版白皮书)。07版白皮书于2008年1月24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主持并通过审定。本白皮书包含: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构建、广播台网内容生产质量的控制、广播台网互联互通的实现、广播台网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本白皮书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本白皮书的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文广新

3、闻传媒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本白皮书的主要起草人:汪建强张建平刘建宏徐济众霍秋林王波邵勇肖亮潘晓刚顾建国徐北骏 张云华 陈蓉陆正国 杭正东其它参与本白皮书起草的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广电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本白皮书的起草得到了相关厂商的大力支持。目 录1 引言62 编制说明72.1 适用范围72.2 约定、定义72.2.1 约定72.2.2 定义73 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构建103.1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定义103.2 数字内容

4、管理系统总体建设目标103.3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建设原则103.4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构架113.5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实现143.5.1 业务层163.5.2 数据层213.5.3 基础层254 广播台网内容生产质量的控制294.1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的含义294.2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的建设目标294.3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的建设原则294.4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建设内容指导314.4.1 业务层314.4.2 数据层364.4.3 基础层394.4.4 管理层435 广播台网互联互通的实现495.1 广播台网互联互通含义495.2 广播台网互联互通目标495.3 广播台网互联互通建设原则495.

5、4 广播台网互联互通的构建内容指导505.4.1 基础层505.4.2 数据层535.4.3 业务层565.4.4 管理层576 广播台网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596.1 广播台网网络系统安全的含义596.2 广播台网网络系统安全的目标596.3 广播台网网络系统安全构架原则596.4 广播台网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内容指导606.4.1 业务层606.4.2 数据层626.4.3 基础层636.4.4 管理层651 引言为规范、指导各地广播电台网络化建设,2006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组织成立了“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编制了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6)。2007年

6、3月12日,该白皮书正式发布(广发20070021号)。为了持续推动、指导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工作,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委托,“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工作组”在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6)的基础上,起草了本白皮书。06版白皮书提出了广播台网建设与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工作组充分听取了业内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国广播电台网络化建设现状,确定07版白皮书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06版白皮书的理论框架下,立足广播台网的应用实践,着重围绕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构建、内容生产质量的控制、互联互通的实现、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2 编制说明2.1 适

7、用范围本白皮书适用于规范省、省会、计划单列市广播电台的网络化建设,指导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并可供其它广播电台及相关行业参考。2.2 约定、定义2.2.1 约定1、 必要条件本白皮书中,“必须”、“要求”、“应”或“应该”意味着该词汇所指向的内容是一个绝对的必要条件。2、 禁止条件本白皮书中,“禁止”、“不应”或“不应该”意味着该词汇所指向的内容是一个绝对的禁止条件。3、 可选条件本白皮书中,“可能”、“可以”或“可”一般”意味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者不选择。4、 举例本白皮书中,“例如”、“比如”、“如”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该词汇随后所列出的条目。2.2.2 定义1、 广播台网广播台网是指

8、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实现广播电台内容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平台。2、 功能网依据广播电台各类业务的特点而构建的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化系统,称为功能网。3、 功能模块在功能网中能独立完成某项功能的模块,称为功能模块。4、 广播台网的组成广播台网由若干个功能网组成,功能网由若干个功能模块组成。图 2.15、 生产子系统根据渠道、内容、组织等特点,为完成一类或多类内容生产任务而建立,包含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生产媒体资料库的业务系统,称为生产子系统。6、 生产媒体资料库生产子系统内直接参与内容生产、播出分发的数字内容存储系统,称为生产媒体资料库。7、 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广播

9、台网中,主要负责内容资料的深度管理,间接参与各生产子系统内容生产任务的业务系统,称为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8、 中心媒体资料库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中的数字内容存储系统,称为中心媒体资料库。9、 三层模型三层模型是指,广播台网由一个或多个功能网构成,每个功能网由提供基础支撑的“设施”,提供应用支撑的“数据”和实现各类业务的“应用”构成。各功能网可通过基础层内“设施”间的链接,实现数据和应用的交互。图 2.210、 业务各类功能模块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形成的集合,称为业务。11、 元数据元数据是数据的描述信息。在广播台网中,元数据是与多媒体数据结合在一起的辅助信息,它记录了与内容制作相关的数据,这些信

10、息在内容制作、传输、交换及播出的各个环节,始终与多媒体信息紧密关联。12、 数字内容 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形式表现的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3 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构建3.1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定义3.1.1 定义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是指,广播台网中以内容资源为核心,满足广播电台各类内容发布业务需求的内容资源管理系统。3.1.2 定义诠释内容资源是广播电台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要有效推动广播电台的发展,应将内容生产和资源管理紧密结合,对内容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将资源管理贯穿到广播电台内容生产的整个流程,在广播台网中形成一个以内容资源为核心,满足广播电台

11、各类内容发布业务需求的内容资源管理系统。3.2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总体建设目标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总体建设目标是,在内容资源数字化存储的基础上,建立全系统、全流程的内容资源管理机制,对内容资源实现全程管理、合理调配、充分挖掘、全面共享,以促进内容生产的效率,提高内容资源的价值。3.3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建设原则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是项庞大而持续的工程,特别是业务种类较多、规模较大的广播电台,应严格坚持“整体规划”“标准规范”“分步实施”“安全可靠”“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整个系统。1、 整体规划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考虑业务、技术、资源、管理和人文等因素的现状和可

12、能的发展变化,进行全面的、统一的具有前瞻性的整体规划。2、 标准规范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应严格遵照我国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及广电总局颁布的行业标准要求,并随时关注相关新标准的颁布情况。在国内暂无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可参照国际标准或惯例,但须保证其对各类标准系统的兼容性。3、 分步实施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广播电台自身技术发展、业务增长、资金投入等情况,有计划的分步实施。4、 安全可靠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应把安全可靠作为首要任务,应特别注重网络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5、 持续发展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满足当前业务的需要,还应

13、考虑到未来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网络广播等新媒体业务发展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3.4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构架根据各地广播电台实际需求的不同,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可建设在同一功能网内,也可跨越广播台网的多个功能网。由于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包含了广播电台中围绕内容开展的大量生产和资源管理业务,因此,应适当划分系统内的职能区域,合理设立子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通过安全的交互手段,实现覆盖全系统的应用。综合各地广播电台的建设经验和发展方向,可将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划分为生产子系统和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进行规划、建设。 图 3.1如上图所示,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可以包含一个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以及一个

14、或一个以上生产子系统。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负责统筹全台内容资源,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度管理,中心媒体资料库间接参与各生产子系统的内容生产;生产子系统则直接面向发布渠道,进行内容生产,生产媒体资料库直接参与播出分发。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生产子系统和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次序,应依据各台自身实际需求确定。3.4.1 生产子系统生产子系统是根据渠道、内容、组织等特点,为完成一类或多类内容生产任务而建立,包含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生产媒体资料库的业务系统。生产子系统兼顾了内容生产和内容管理职能,其内容管理职能的系统实现,应遵循整个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统一规划。

15、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的发布渠道日趋多元化,数字地面广播、数字卫星广播、互联网广播、移动通信网广播等新型广播形态,开始逐步纳入各广播电台业务发展规划,在面对此类应用需求进行系统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渠道、安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 渠道要求各类发布渠道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内容供给,包括针对渠道形态特点,设计特殊的内容形式,针对渠道技术要求,提供相匹配的内容格式和规格等,因此,应充分考虑发布渠道的业务需求和业务发展要求,选择合适的系统构架。在技术系统设计上,多个不同需求的生产流程可混合使用同一套技术系统,但建议为具有特殊内容形态需求的发布渠道,建立专门的生产子系统,实现制作、存储、播出分

16、发等功能,这一方面可以充分满足各个流程的需求,避免人为造成系统复杂,另一方面,可避免因为需要平衡多方面需求,而抬高整体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专门建立的生产子系统应注意遵循全台统一的接口和数据格式标准,注重系统的扩展性和开放性。2、 系统安全有些发布渠道,由于其内容形态丰富多样,要求其生产支撑系统具备良好的开放性,这也就意味着此类系统安全级别较低,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此类生产业务一般不应与传统音频制播系统等安全级别较高,建设与维护成本较大的生产子系统共享系统资源,以免影响原有性能,造成安全隐患。3、 环境因素在广播电台业务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广播电台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环境因素,往往起到较

17、大的影响作用。由于各广播电台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不同属性的业务,可能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运营。因此,技术系统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业务系统的需求,避免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操作和管理问题。3.4.2 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随着广播电台各类生产子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系统对内容资源的集中管理需求将日渐迫切。内容资源的集中管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产生了大量沉淀的内容资料,这些资料往往使用率较低,但又具备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再利用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整理、挖掘。2、 由于生产子系统主要面向内容生产和播出分发,对网络的实时性和传输

18、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系统建设、维护成本较高,因此,对沉淀内容资料的深度整理、挖掘工作一般不适宜在生产子系统中进行。3、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生产子系统对内容资源的需求也日渐膨胀,生产子系统间缺乏统一的内容调配和管理机制,将很容易造成重复创作、重复投入,因此,通过设立核心的资料管理系统,将有效统筹各生产子系统的内容资源,保证整体生产效率。在此背景下,可以设立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集中负责内容资源的深度管理,实现采集录入、编目标引、内容审核、版权管理、资源检索等功能,在生产子系统间统筹、共享内容资源,逐步形成以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3.5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实现

19、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建立,可依据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6)(广发20070022号)推荐的三层模型进行。图 3.2业务层是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平台,应用实现平台是众多业务流程的集合,业务流程是一系列业务的组合应用。在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各类业务中,有些业务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功能特性,为了避免软件的重复开发,降低开发成本和系统冗余度,提高系统的共享性和灵活性,可以按照生产流程,从逻辑上对整个业务层进行粗粒度的划分,形成相对独立的多个功能模块集,每个功能模块集包含具有相似或相近功能特性的一系列子功能模块,同一个功能模块集中的各个子功能模块,可以共享众多的资源。数据层是

20、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数据层由管理信息、元数据和媒体数据构成。一般情况下,用户频繁使用的是管理信息和元数据,媒体数据只有在被编辑和播出分发时才使用。基础层是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基础层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构成,包括网络设施、存储设施、服务器、支撑软件及其他基础设施。3.5.1 业务层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业务层,是由众多不同功能的功能模块按照流程组合而成。有些功能模块具备相似的功能特性,可从逻辑上划归不同的功能模块集。在同一个功能模块集中的功能模块,在构建时,共享众多的系统资源,从而优化系统架构。3.5.1.1 采集录

21、入功能模块集采集录入功能模块集是媒体数据进入广播台网的入口。其主要职责如下:1) 实现多种渠道、多种媒体数据的采集、录入;2) 完成媒体数据的格式转换,以符合广播台网的相应格式要求;3) 确立有效的隔离防护手段,杜绝恶意文件和恶意攻击。采集录入功能模块集主要包含音频采录功能模块、文稿采录功能模块、其他数据采录功能模块等。1、 音频采录功能模块实现模拟音频流、数字音频流及数字音频文件的收录采集和格式转换,使之符合广播台网的音频格式规范。2、 文稿采录功能模块实现广播台网内容生产所需文字稿件的收录采集。3、 其他数据采录功能模块随着广播网站、数字广播等新兴广播电台内容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电台的内容

22、生产对象不再仅限于音频节目,图片、数据信息,甚至视频内容,都将逐步纳入广播电台内容生产的范畴。因此,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除了具备音频、文稿的采录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对其它多种媒体数据的采集录入能力,实现包括图片、数据信息、视频等媒体数据的采集录入和格式转换。3.5.1.2 编目标引功能模块集编目标引功能模块集负责完成广播台网媒体数据的编目标引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依照GY/Z 199-2004 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GY/T 202.2- 2007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 第2部分:广播资料等相关标准,建立全台统一的媒体数据编目规范;2) 建立适应多种媒体数据编目要求的混合型编目

23、方式。编目标引功能模块集主要包含简单编目功能模块、高级编目功能模块等。编目标引功能模块集从功能上可划分为简单编目功能模块和高级编目功能模块。这样的划分一方面降低了广播电台对于成本较高的专业资料编目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内容资源在制作环节进行简单编目,可以快速进入制作流程,事后再由专业资料编目人员进行精细化编目,从而降低了内容制作人员的编目压力。1、 简单编目功能模块简单编目的填写对象是客观性较强的编目字段,应包括题名、主题、描述、创建者、出版者、版权、语种、日期、标识符、来源等元素。2、 高级编目功能模块高级编目的填写对象是主观性较强的编目字段,应包括类型、格式等元素。3.5.1.3 内容制作

24、功能模块集内容制作功能模块集负责完成广播台网各类内容的编辑制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实现符合广播台网音频质量要求的音频编辑制作功能;2) 实现文字稿件的编辑功能;3) 根据广播电台业务发展需求,实现符合广播电视相关标准规范的图片、数据信息、视频等媒体数据的编辑制作功能。内容制作功能模块集主要包含音频、文稿编辑制作功能模块、其他内容制作功能模块等。现阶段,音频节目依然是广播电台内容生产的主要对象,因此,音频、文稿的编辑制作应是内容制作功能模块集的最主要功能。此外,为了适应广播业务发展的需求,在内容制作功能模块集的规划设计上还应考虑对其他媒体数据编辑制作功能的拓展和包容。1、 音频、文稿编辑制作

25、功能模块实现音频及文稿内容的独立或混合编辑制作功能。原广播台网制作系统,一般仅包含音频编辑制作功能,文字稿件的编辑一般由独立的文稿系统完成,这种系统下,节目制作,特别是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将文稿打印后再诵读录制,这种制作流程事实上违背了网络化制作的要求,增加了节目制作流程的复杂度。因此,内容制作功能模块集的规划设计应包含对音频及文稿内容的混合编辑功能。2、 其他内容制作功能模块根据广播电台业务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图片、数据信息、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的编辑制作功能。3.5.1.4 组合编排功能模块集组合编排功能模块集负责根据内容的主题、涵义、特点对内容资料进行组合、编排,以满足内容使用和播出

26、分发的需求。其主要职责如下:1) 实现音频节目的播出单编排功能;2) 实现根据内容资料的涵义进行组合编排的功能;3) 实现数据信息等新型媒体播出渠道所需播送内容的编排功能。组合编排功能模块集主要包含音频节目编排功能模块、其他内容编排功能模块等。1、 音频节目编排功能模块实现音频节目的播出单编排功能,确定内容的播出时间、播出顺序及播出方式。实现根据音频资料的主题、涵义进行组合编排的功能,以满足内容生产对不同类型内容资源的分类需求。2、 其他内容编排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信息等新型媒体播出渠道所需播送内容的编排功能。数字音频广播等新型播出媒体对于内容播出方式的需求,与传统音频广播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需

27、要设立专门的内容编排功能模块,针对各种新型播出渠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编排。3.5.1.5 筛选审核功能模块集筛选审核功能模块集负责完成对各类内容资源的核审。其主要职责如下:1) 实现对资料、待播节目、文稿、编目等内容的点播和浏览功能;2) 实现审核结果的标注功能;3) 实现对资料的筛选、策略存档、删除功能。筛选审核功能模块集主要包含资料审核功能模块、播出审核功能模块、文稿审核功能模块、其他内容审核功能模块等。1、 资料筛选审核功能模块实现对音频资料的筛选和音频质量、编目质量等的审核。2、 播出筛选审核功能模块实现对待播出内容的筛选和音频质量、节目内容等的审核。3、 文稿筛选审核功能模块实现对

28、待播稿件的筛选和内容审核。4、 其他内容筛选审核功能模块实现对其他各类内容的筛选和媒体数据质量、元数据质量等的审核。3.5.1.6 内容发布功能模块集播出分发功能模块集负责完成对各类成品内容、资料内容的播出和文件形式分发功能。其主要职责如下:1) 实现对成品节目音频流、数据流形式的播出功能;2) 实现对成品内容、资料内容的文件形式分发。播出分发功能模块集主要包含播出功能模块、分发功能模块等。1、 播出功能模块实现音频流、数据流形式的播出功能。播出是广播台网内容输出的主要渠道,除了传统的音频流播出形式以外,还包含各类数据信息的音频、数据复合流的播出形式,将逐步成为数字广播时代的播出主流。2、 分

29、发功能模块实现对成品内容、资料内容的文件形式分发。分发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内容的交流互换以及深层的内容经营,分发功能的实现媒介包括光盘、网络等。3.5.1.7 版权管理功能模块集版权管理功能模块集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持续适应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广播台网内容资源版权信息的有效管理,维护广播电台应有的权益,为广播电台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避免法律纠纷提供技术保障。版权管理功能模块集主要职责如下:1) 实现对各类内容资源版权信息的记录和检索;2) 实现内容资料的版权信息注入;3) 实现对版权内容使用情况的记录和统计。1、 版权信息标引功能模块实现对版权信息的标引功能。版权信息

30、标引功能模块应包括对作品名称、著作权人姓名或名称、著作权人所属国籍、表演者姓名或名称、表演者所属国籍、作品类别、权利状态、作品总时长、文字作品总字数等内容的标引。2、 版权信息加注功能模块实现对内容资料的版权信息注入功能。通过数字水印技术,将版权信息嵌入数字内容,利用数字水印的鲁棒性、不可检测性、自恢复性等特性,保证版权信息与内容资料永久共存,从而方便对版权内容使用情况的跟踪。3.5.1.8 统计分析功能模块集统计分析功能模块集负责实现对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中各类应用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对系统内的各类应用情况进行数据化的统计分析,是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版权内容的使用过

31、程中,使用情况统计是广播电台以应对相关的支付、监管要求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功能模块在设计时,不仅应广播电台辅助决策的要求,还应考虑到相关法律法规对版权内容的统计信息要求。建议各广播电台在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建设时,至少应包括作品的使用方式、播放时间、播放栏目及播放频率、使用时间长度、使用字数、使用次数等情况的统计和数据管理。3.5.1.9 资源检索功能模块集资源检索功能模块集负责完成对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下各类内容资源的检索功能。资源检索功能模块集是各类检索技术的集合体。一般的检索技术均基于格式化数据,在广播台网的应用中,对格式化数据的检索应采用海量、高效的检索技术。此外,针对非格式化数据

32、的检索技术也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广,此类技术的成熟度虽然不及格式化数据检索技术,但对于媒体行业而言,非格式化数据检索技术可以更为有效的实现内容检索,因此,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密切关注此类技术的发展情况,适时引进。3.5.1.10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集系统管理功能模块集负责在业务层实现应用系统的管理功能。一般包含用户管理、系统管理、日志管理等。3.5.2 数据层数据层包括三种数据:管理数据、元数据和媒体数据,是数字内容管理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数据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基于该系统的所有生产业务能否正常开展,同时数据间的交互接口也直接影响到各生产业务的效率。3.5.2.1 管理数据管理数据

33、主要用于对业务层各类应用的监管。管理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权限信息、状态信息、日志信息和版权信息。1、 用户信息用户信息是用来描述用户特征的数据,一般包含用户名、口令等信息,在业务层各种应用中,起身份识别作用。2、 权限信息业务层各种应用根据数据层的权限信息,控制用户的各种操作和对媒体数据的读写访问。3、 状态信息状态信息是业务层各种应用操作,作用于媒体数据或元数据,使它们的值发生改变,来表征应用到达的某种状态。4、 日志信息日志信息是业务层应用开展过程中,所有过程操作的记录,其为事故的追述,以及为系统管理员处理各种故障,提供了详细的信息。5、 版权信息版权信息是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内媒体数据的著作权

34、信息,明确了该媒体数据在法律层面上的版权归属。3.5.2.2 元数据元数据是指在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内,对媒体数据的结构化描述。在生产子系统和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中,粗编和精编所使用的元数据有一定差别。1、 粗编在生产子系统中,元数据所填写的内容可以是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元数据的子集,其主要作用为便于节目编辑和主持人等系统使用者,快速查找所需的音频资料。2、 精编在中心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中,数据的编目必须按照GYT-202.2-2007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2部分-广播资料规定,严格、精确编目,以适应广播电台各种生产业务的需求。关于节目版权方面的元数据,建议尽可能填写完整,以避免播出节目侵权,

35、同时对于本台具有版权的节目,也能起保护作用。3.5.2.3 媒体数据对于各类音频文件,在数字内容管理系统中,应根据需要保存为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以适应电台不同业务生产的需求。1、 线性格式音频文件对于具有收藏价值的数字内容音频资料,其包括历史资料、各种音效等,建议采用双声道PCM编码的线性格式进行保存,一般使用44.1KHz采样率、16位量化比特、码率为1411.2 Kbps。PCM编码为无损压缩格式,其音频质量非常接近原自然信号,可达到数字音频高保真效果。2、 压缩格式音频文件对于广播节目制作、播出、一般音频素材保存,可采用压缩格式音频文件。目前全国广播电台一般使用48KHz采样率、16位量

36、化比特、MPEG1- Layer2格式的音频文件。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其编码效率比MPEG2高2-3倍。它是一套包含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为数字音视频产业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MP3是MPEG1- Layer3的全称,是MP3压缩格式音频文件。MP3在96kbps、112kbps、128kbps等码率的条件下,将某些人耳分辨不出的音频信号部分或全部剔除,可以实现高达1:12和1:14的压缩比。该种格式音频文件主要用于网站的音乐文件共享下载。RA是以流媒体技术为主导思想的新型音频格式,它主要适用于网络上实时传输数字音频。即使在很低的带宽下

37、也能为用户提供保持一定质量的动态媒体,并且开始时只是下载一部分数据,当客户端程序开始播放后再继续下载音频文件的后续数据,这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用户的时间利用率。该种格式音频文件可以支持制播网内的节目审听,也可以支持部分新媒体广播。WMA的全称是WindowsMedia Audio,这种压缩技术同时兼顾了高保真度和网络传输需求,同样音质的WMA文件的大小是MP3的一半或更少,相同大小的WMA文件音质比RA要强,WMA音频格式的文件既适合于作为电台门户网站的音乐资料,在网络上用于数字音频的实时播放,同时也适用于节目回放审听。WMA格式中还加入了版权保护的功能,这有利于电台原创资料的保护。AAC+也称之

38、为HE-AAC,HE即 “high efficiency”(高效性),AAC即“Advanced Audio Coding”(高级音频编码)。该音频编码具有比MP3更高的压缩率,在较小的带宽下,能达到较好的音质。该种格式可用于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业务。DRA,其采样频率为8192kHz,采样精度为16、24bit,比特率为32-2304kbps,最大能支持64个正常声道,是一种同时支持立体声和多声道环绕声的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3、 其他多媒体文件根据广播电台业务发展,及各种新媒体广播业务的需要,建议数字内容管理系统,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格式数据文件,以更好的适应电台传统业务和大量新媒体业务

39、的发展,保持良好的竞争力。3.5.2.4 数据安全内容数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运行安全,数据的安全和使用效率必须得到有效保证。1、 中心媒体资料库应着重关注数据的安全性,对其在线存储系统的数据可采用实时备份等方式;对其近线存储系统的数据,应采用每天定时增量备份策略,有条件的电台可采用异地冗灾备份方式;对离线数据应采用定期备份方式,以避免存储介质损坏而造成数据丢失。2、 生产媒体资料库的数据安全,直接关系到生产子系统内容生产、播出分发的安全,其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建议对在线存储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备份。3、 对于系统中近线和离线的备份数据应定期测试其可用性,以确保必要时系统数据紧

40、急恢复。4、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访问操作较多,应每天对数据库日志文件进行检查和截断,避免日志文件过大,造成数据库运行效率降低。建议对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数据和数据库访问采用分级管理,特别对重要数据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只允许授权用户有限访问,以防止数据被盗或非法外流。3.5.3 基础层基础层是整个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基础构架,它所包含的存储系统、服务器、网络系统和系统支撑软件,不仅要满足目当前系统的运行需要,也要规划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构架要根据广播台网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根据电台数字内容的规模,结合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规划存储系统的容量和结构;根据系统可能达到的

41、网络数据流量和并发访问数量,建设网络系统和服务器系统;根据数字内容管理系统软件正常工作的要求,使用相应的系统支撑软件。3.5.3.1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用于存放和管理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所有数据,根据整个系统的整体架构、内容数据的不同用途以及各种业务应用的效率,建议将存储系统分为生产媒体资料库和中心媒体资料库。3.5.3.1.1 生产媒体资料库生产媒体资料库是生产子系统内直接参与内容生产、播出分发的数字内容存储系统,其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建议以在线存储为主。1、 广播节目生产子系统广播节目生产子系统一般称为“广播制播系统”,其在线存储系统数据直接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这不仅对在线存储系统的容量

42、、实时性要求较高,同时对系统的安全性也要求极高。建议在线存储可采用SAN或DAS架构,可采用光纤协议技术或SAS技术的硬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2、 网上广播生产子系统网上广播生产子系统要求能实现网上实时收听和在线下载,这对在线存储系统的数据并发访问压力较大,在线存储系统建议采用性价比较高的DAS或NAS技术实现,存储系统可采用速度较快的SCSI硬盘,同时也可考虑采用SATA硬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3、 移动多媒体广播生产子系统移动多媒体广播生产子系统所保存的节目音频文件,压缩率较高,长度较短,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对在线存储容量要求不高,可以不采用磁盘阵列,而采用服务器自带大容量硬盘,实现数据在线存

43、储。3.5.3.1.2 中心媒体资料库中心媒体资料库是用于广播电台数字化内容资源保存和生产子系统内容资源归档的存储系统,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对其存储的内容资源进行管理和深度挖掘,以及向其他生产子系统进行数据分发。1、 在线存储中心媒体资料库的在线存储主要用于数字化内容资源存档前的缓存,对生产子系统内容分发时的缓冲,以及对数字内容挖掘后的保存,建议采用在线存储系统对数据进行保存。其所需保存的数据量不大,可采用较小规模的磁盘阵列实现。2、 离线存储离线存储又称脱机存储,是指设备或介质平时没有装载在计算机系统中,在存取数据时需要将设备或介质临时性地装载或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当数据访问完成时

44、可以脱开连接。离线存储建议用于中心媒体资料库中不常使用的数据,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数据灾难。离线系统可采用磁带、DVD和CD等作为其存储介质,同时需定期对介质上所保存的数据进行重新备份。3、 近线存储为了便于离线资料的调用,应建立相应的近线存储系统。中心媒体资料库内存储的数据量要求较大,对于服务请求实时性要求不高,建议中心媒体资料库采用近线存储为其主要数据存储方式,可采用大容量磁带库或光盘塔等作为近线存储设备。随着磁盘阵列价格的下降,条件允许的电台,可采用性能较高的SATA硬盘阵列组进行数据存储。降低近线系统的数据存储量,系统数据存储由近线为主转变成在线为主,同时可提高数据实时性访问要求。3.5.

45、3.2 服务器服务器是整个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系统内的各种数据调用都是通过服务器来实现。服务器在使用时,其性能和运行的安全性是主要考量指标。1、 数据库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是数字内容管理系统中较多的服务器,各地电台可根据自己实际业务需求,计算系统每分钟处理的OLTP值和TPC-C值,建议根据TPC-C指标,同时考虑30%可扩展性余量,对服务器进行适当选型。2、 流媒体服务器需考虑其并发数据流量,建议可采用服务器群来实现负载均衡,以满足大流量数据的读写。3、 考虑到服务器运行安全,建议服务器系统盘采用RAID1方式,同时初始磁盘容量应保持50%以上空余。4、 应对系统服务器采用冗余备份,并

46、配置群集功能,使之能自动切换,避免因服务器故障,造成生产业务不能正常进行。3.5.3.3 网络系统网路系统在架构和建设时,应针对不同生产子系统业务需求和不同功能网的规模大小,考虑相应的安全性要求。1、 在IT行业中,网络数据流量一般遵循80/20原则,即80%的数据是在网内流动,只有20%的数据与其他网路实现数据交互。内容生产管理系统网路规划建议遵循80/20原则,同时应对网络安全边际进行考虑,实现网络系统的合理划分。2、 考虑到投资成本,建议对于终端工作站在50台以下的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可采用接入级交换机,实现二层全线速数据交换;对于工作站在50台至100台的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可采用楼层级三

47、层交换机,实现三层全线速数据交换;对于终端工作站100台以上的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可采用模块化企业级交换机,以实现可选模块的三层全线速数据交换。3、 针对网络边际,建议采用防火墙、安全隔离网闸或路由器等设备进行隔离。4、 对于重要的生产子系统,建议其核心网络交换设备采用冗余热备,连接生产媒体资料库的网络链路需采用冗余链路。5、 可根据系统实际数据流量,对网络交换设备端口进行配置,提高端口的数据吞吐量,保证足够的网络带宽,避免网络出现瓶颈。3.5.3.4 系统支撑软件1、 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应使用成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作为系统支撑软件。2、 系统支撑软件应充分考虑到,数字内容管理系统与其他功能网

48、内各种应用的交互。3、 系统支撑软件应及时升级更新、安装系统补丁,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4 广播台网内容生产质量的控制4.1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的含义基于广播台网架构,针对以内容生产管理为核心业务、以内容资源为核心数据的生产流程,制定生产质量的方针和标准,明确生产管理的目标和责任,规范生产过程的方法和途径。4.2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的建设目标在广播台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加强质量控制基础设施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目前内容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质量管理,对业务内容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和目标控制,通过对业务内容的质量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控制与管理,逐步形成具有行业特征的、高效的质量管理

49、体系,以保障广播台网的质量安全。4.3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的建设原则广播是一个特殊行业,广播电台业务内容的质量控制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时效性,建立适合行业特征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行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质量控制体系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而把握建设原则是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通过对影响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众多要素的分析,归纳出以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原则:1、 全面规划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相关技术领域,还涉及相关人的意识和行为。质量控制不是单任务的、独立的、一成不变的,它的有效性取决于意识和行为的统一,过程和效果的统一,数据和分析的统一,监测和控制的统一。实施广播节目内容的质量控制,必

50、须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结合,环环相扣,全面规划。2、 分布实施质量控制规划的落实,必须依据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本行业客观条件,合理的、有条不紊的、注重实效的分步实施。分步实施的过程,也是规划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在分步实施规划的过程中,针对行业特点,时代要求,不断加入新标准、新技术和新要求,保持质量控制体系的先进性、完整性和长效性。3、 管理层重视管理层是质量控制体系的制定者。管理层应明确质量控制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是扩大市场、增加经济效益的需要。管理层必须确立统一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并做好确定任务、提供资源、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问题等项工作,为质量控制体系的建

51、立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4、 全员参与员工是质量控制的执行者。由于广播行业的特殊性,在质量控制体系的组成上,人的因素格外重要,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体员工的参与,全体员工不仅是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者,更是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者和创新者。5、 定点监测定点监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质量状况的信息主要依据于监测数据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指标参数。质量控制体系中应对所有过程节点都设置监测系统,监测的输出可以是视频、音频、光标或数字显示,监测系统类型的选择应依据监测点的特性和要求确定。6、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质量的优劣主要依赖于过程控制的及时、准确、规范和严密。过

52、程控制的方向源于监测系统的信息反馈,过程控制的流程源于行业和产品对质量的要求,过程控制的手段源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信息技术的采用。 过程控制应与定点监测紧密结合,在符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行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定量分析、对质量要求的定性分析以及对本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的综和分析,形成规范、高效的信息反馈及处理流程。7、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为改进产品质量,应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的全面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应不断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要依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业的调整、标准的修订,探索质量控制体系的新模式、新内容,创造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新举措。要以科学

53、发展观引领持续改进工作的方向,以最新科学技术贯穿持续改进工作的过程,以流程再造的举措推动持续改进工作的步伐。8、 规范管理质量控制是一项适应现代生产要求的系统工程,它技术含量高,涉及内容广,面对人员多。因而对系统的管理必须是规范、有序的。规范管理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和行业的标准、规定、要求;规范管理的基础是集约化生产、精细化分工、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可以理顺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可以准确反馈信息,及时处理问题,优化管理链。9、 动态管理由于广电行业的特殊性,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必须具备特殊时期、特殊要求下的特殊质量管理,这就形成了动态管理。为满足这类特殊管理,就必须在规范管理的

54、基础上,针对特殊时期的特殊质量要求,在质量管理上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注重要点,细化操作程序,强化控制措施,提高应急能力。动态管理依托于规范管理,同时也推动规范管理的提高和完善。4.4 广播台网质量控制建设内容指导4.4.1 业务层业务层的核心是内容生产即节目生产,所有的业务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内容而进行。在质量控制方面,业务层是具体实施层面,通过对节目生产流程的分析,进行质量点的划分,建立一个适用于内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点模型。图 4.1质量控制点功能:实现对该质量控制区声音质量的监测、控制记录并通过定量分析,生成质量报告。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内容:完成对进入该质量控制点信号的监测,保证该质量

55、控制点输出信号的质量,并形成记录。根据目前广播电台业务层的内容生产流程,将业务层划分为如下质量控制功能模块:信源采录模块、内容编制模块、内容审核模块、内容播发模块及信号接收模块。4.4.1.1 信源采录模块信源采录模块处于广播台网内容生产的初始阶段,实现内容要素质量控制,归属质量控制模型第一质量控制点,其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台网的内容生产质量。结合电台自身实际,根据不同节目需求,对采集素材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等级的质量控制标准,在电台现有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内容要素质量的提升。1、 素材分类及质量控制内容素材分类质量控制内容外录素材记者录音素材电平、录音失真度、噪声的控制音乐会等外录素材(

56、专业人员)电平、噪声、频响、声音美感等的控制 内录素材语言素材电平、录音失真度、噪声的控制广告、音乐等电平、频响、声音美感、人声音乐比例的控制外购素材高码流素材格式转换(模拟转数字、数字转数字)低码流素材格式转换(模拟转数字、数字转数字)2、 信号转录本节的信号转录只涉及音频信号的转录,即通过调音台的音频信号转录,不涉及数据格式转换内容。信源采录过程种中会遇到各种素材信号转换问题,为保证转录后信号质量,对于采录的素材转录应遵循以下原则:1) 单声道转立体声:只限于语言录音素材或用于AM调幅广播实时播出的素材;2) 转录电平:转录时源信号电平与转录后信号电平应基本一致,避免转录中出现噪声提升过大

57、或声音信号失真。3) 转录平台: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校准,避免因转录平台不规范而产生反相或噪声提升等问题。信源采录质量依据标准:GBT16463-199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GYT133-1998 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检验规范。4.4.1.2 内容编制模块内容编制模块处于节目生产阶段,实现对内容节目的个体质量控制,属第二质量控制点。其质量控制点控制内容如下:实现对信源采录素材的质量控制要点的初步审核,确保素材质量,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如噪声过大、声音严重失真的素材采取必要改进措施,如降噪、电平调整等,对于处理后声音仍然不能满足要求的采取重录等措施,并形成记录报告。节目编制

58、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 节目的起始和结束静音时间的定量控制;2、 节目的整体电平的控制(素材与素材,素材与主持人、语言与音乐等电平);3、 节目中的垫乐、人声比例及衔接的控制;4、 信号转录应遵循上一节信源转录的质量控制原则。依据标准GBT16463-199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GYT133-1998 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检验规范。4.4.1.3 内容审核模块内容审核模块实现对多个节目个体的质量审核,归属第二质量控制点。现阶段电台已存在内容审核的节目质量控制模块,该模块也是节目质量审核的主要环节,但目前一般用于非技术的内容质量审核评价,仅有极少部分电台加入技术审核,因

59、此本节仅限定在技术上的主要为声音质量的审核。内容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信号审核,文件审核是对内容生产中节目的数据文件审核,可以通过专用程序对文件进行静音时长、噪声、丢码、乱码等指标检测;信号审核主要是对节目信号声音指标的相关质量审核。信号审核主要采用主观技术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量判断,内容信号审核应符合以下要求:1、 听评环境应符合GBT14221-1993 广播节目试听室技术要求;2、 听评人员组成可以包括领导、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普通人员或其中部分人员,但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不能缺少。审核标准依据GYT133-1998 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检验规范、GBT16463-1996

60、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的相关规定。另外,今后可根据需要加入编目等其他节目生产相关信息的审核,参照标准:GYT-202.2-2007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2部分-广播资料。4.4.1.4 内容播发模块内容播发模块归属第三质量控制点,该环节实施的质量控制主要为节目质量的监测,即实现对节目直播、节目播出的整体质量控制。另外该质量控制点也有部分其他质量控制内容,如报时等插入信号的调整及监控。1、 节目直播现阶段电台的直播节目非常丰富,虽然直播节目具有实时性、互动性的优点,但直播节目数量不断增多,而技术质量方面未给予足够重视,使得目前直播节目的声音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直播

61、是本节质量控制的重点。对直播节目的质量监测:1) 直播录音的现场分析评价或后期分析评价;2) 通过分析前期的质量报告,对质量较差的直播节目可以实施现场质量控制等改进措施。现场直播应遵循GYT 2052005 广播实况转播节目传输通路技术规范。2、 节目播出节目播出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有:对录制、直播节目进入总控信号及总控送出信号的质量监测。质量控制内容如下:1) 节目播出的总体电平监控及记录;2) 播出节目满载电平的统计分析;3) 播出的节目间的信号电平差异的统计分析;4) 播出节目声道和相位的监测及统计;5) 插入信号的监测及调整;6) 插入信号的监测及调整;7) 播出节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记录

62、、反馈;8) 对数字音频信号的丢码等的技术监测及改进。参照标准:GY 75-1989 广播声频通路运行技术指标等级、GYT 2192006广播报时信号嵌入时间码规范。4.4.1.5 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为质量体系的质量反馈模块,归属第四质量控制点。可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质量控制:1、 通过质量调查问卷或其他统计手段,对信号接收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内容可以是噪声、清晰度等主观质量指标;2、 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较为客观的监听监测系统跟踪记录信号质量;3、 建立技术接收点,通过对各种收听环境的模拟接收,了解信号质量及覆盖范围等。质量控制要完成以上的要点控制并取得一定效果,必须要完善一系列质量管理

63、及配套措施,如质量点的记录、反馈、分析及改进策略,逐步完善质量实施、监控、记录、回溯及改进等环节。尤其在电台的节目生产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应不断优化各质量控制流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逐步提升节目质量。4.4.2 数据层广播台网内容生产资源主要由媒体数据构成,在数据层质量控制的建设中应着重关注媒体数据载体,媒体数据编码及转换等方面。4.4.2.1 媒体数据载体媒体数据载体是承载数据的容器,对于它的选择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广泛应用于各广播电台的数据载体主要有开盘带、磁带、MD、CD、DVD、DAT、硬盘、闪存等。1、 开盘带、磁带是传统的媒体数据载体,存储模拟音频信号,虽然承载的模拟音频信号质量较高,但由于存在易受潮、磁粉脱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