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7393209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专项规划(九)新型城镇化专项规划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论述确立了未来我国城镇发展新模式,指明了城镇化的方向。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此首先完成“1+18”规划体系,

2、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特编制城镇化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基期年为2007年,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规划”简述了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进展情况,分析了2012年前推进城镇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确立了我省今后五年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了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发展重点和城镇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制定了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的政策措施。一、城镇化历程回顾及经验总结 (一)进入新世纪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进入我省城镇化进程最快、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时期。我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心,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重点,城镇

3、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总体实力极大增强,为提升全省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7.1%,超过“十五”计划确定的35%的目标。2007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9.8%,比“九五”期末增长9.4个百分点。2000年后全省城镇化年均提高近1.7个百分点,远高于“九五”期间年均0.9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城镇化水平在中部六省从最后一名上升到第四位,高于安徽、河南两省,年均增长速度名列第一。城市快速发展,城镇体系结构初步形成。到2007年底,我省有设市城市21个,县城70个,建成区用地面积达1468.69平方公

4、里,城镇总人口1738.6万人,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个,20-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9个,小城市及县城79个。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以南昌为中心,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发展轴带的“一心二带”的大十字格局。城市功能不断强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宜春、景德镇、南昌、新余等4市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武宁评为国家园林县城,萍乡安源区安源镇评为国家园林城镇,9个设区市和16个县(市)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南昌市获得我省第一个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景德镇市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治理、吉安市城市生态综合改造(滨江改造、后河综合治理)、南昌市象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赣州市古城墙

5、保护工程、婺源古村落整治等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定省人居环境范例奖34项。全省城市市容市貌、村镇镇容村貌明显改观,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投资快速增长。近五年来,城乡建设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35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1.12%,年均增长30%左右。城市道路、给排水、燃气管网的建设,尤其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投入量和建成数为历史之最。随着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底,设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列全国第22位,列中部第5位;建成区绿地率达31.53%,上升为全国第十位,中部地区第2位;城市用水普及率95.01%,列全国第1

6、5位,中部地区第3位,燃气普及率80.37%,列全国第16位,中部地区第3位;排水管道密度每平方公里2.56公里,列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第2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69%,列全国第18位,中部地区首位。(二)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之所以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从我省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客观规律,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有江西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城镇化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注重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三化”并举;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7、突出重点,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对外开放,多渠道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已被证明符合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切合我省省情,今后五年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健康有

8、序发展。这充分说明城镇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中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并对推进新型城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为我省今后五年推进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和机遇。(四)新型城镇化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和工业

9、化保持了同步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今后五年,我省城镇化将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加速工业和以城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基础设施为主体的城市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五)国家将实施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国家明确提出,将对中部地区在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包括我省在内的中部地区

10、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有利于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有利于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六)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五”以来,我省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利用外资总额列全国第九位,在中部六省中名列第一。我省经济同外部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态势正在形成,并不断向更大范围、更宽广的领域拓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产业

11、支撑。随着外向型经济格局的逐步确立,城市吸引外资进入的环境将更加优化,对外贸易将更趋活跃。在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作用下,今后五年,我省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协调、快速增长,加上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我省城镇化面临着巨大市场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壮大城镇综合实力,健全城镇功能,有利于发挥城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七)在全面认识和把握大好机遇、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和认真研究解决今后五年推进我省城镇化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城镇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总体实力不强,在全国区域城镇体系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2007年,我省城镇化水平39.8%,仍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5.1个百分

12、点,位列中部地区第4位;2007年我省设区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占全省总用地面积的比重,以及GDP占全省的比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群发展滞后,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07年,我省设市城市21个,数量居中部六省之尾。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个数和人口数占设市城市的比重位列中部六省之末。县级市和县城平均常住人口8.7万人,人口规模偏小。各城市职能结构存在较大趋同性,职能分工不明确,城市的自身优势和特色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产业集约化和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以及城市供水、道

13、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要。我省的市政基础设施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体上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均道路面积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设区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30%,县(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0%,列全国第26位,列中部最后一位。小城镇发展较慢。我省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经济特色不突出,人口聚集程度不高。全省建制镇平均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平均镇区人口7000人左右。镇域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建制镇占全省全部建制镇的一半左右,镇区人口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仅111个。由于规模小,不利于规划建设,不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对人

14、口和产业的吸纳作用,难以辐射和服务周边农村。三、城镇化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八)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城市群。继续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产业为依托,以城镇为载体,加速人口、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有序集中,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九)推进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的理念

15、落实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切实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会保障能力,重视公共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对区域和广大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节能减排为向导,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切实保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和历史文化遗存,注重人与自然

16、、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规划引导、促进有序发展。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全面型,体现规划的民主性、权威性、严肃性。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尊重实践,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逐步消除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障碍,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率,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城镇化的主要目标:1.城镇化率提高到46%以上,平均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其中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2个增加为11

17、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由8个增加为13个,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其城(镇)区人口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0以上。2.县城以上城镇(以下简称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200平方公里;其中设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00平方公里。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4. 设区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8%,县(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5%。5.城市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6.城市每万人口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2标台。7.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8.设区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县(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9.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

18、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10.转移农业劳动力400万人。11.外来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40%。12.城镇新建建筑达到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3、主要社会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7.5居民期望寿命73.6岁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6%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4.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4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十一)城镇化的战略任务:加强城镇规划。各设区市和各县(市、区)要根据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200

19、9年之前完成当地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在2010年底前,县城以上城镇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规划编制要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进一步提高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强化规划对空间发展的指导与约束功能。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力争做到增产减污。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不增污。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

20、恢复生态平衡;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着眼于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产业聚集区和其他功能区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地区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务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服从体系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搞好各类规划的衔接。开展城市设计,根据城镇自身条件,从塑造城镇整体形象的总体要求出发,把城镇建筑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规划咨询制度,扩大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发展城镇经济。以产业发展为中

21、心,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大中城市要在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和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以及其他都市型工业,逐步淘汰和转移城市中心区污染重、占地多等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要高度重视产业单一、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政策优惠,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发展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为中心城市配套的工业,积极接替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加工业。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扩

22、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重点扩展城镇的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健全城镇功能。根据城镇的功能定位和规模,按照“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系统”的原则,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会服务,完善城镇功能。一是加强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重点是供水、交通、防洪治涝、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生活、生产用水需要为中心,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大城镇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

23、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把城市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节水型城镇。根据城市用水需要,新增部分城市、县城供水设施。到2012年,全省城镇供水能力达到950万吨日,新增供水能力300万吨日。以提高城镇路网密度为重点,建立快捷、方便、畅通、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内部路网和对外通道,重点建设和改造连接主要功能分区的城市干道,加强进出城通道建设。开展南昌市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前期研究。加强城市停车场、客运站等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加强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城镇光传输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的建设,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本地通信网,提高与区域中心城市的通信能

24、力。中心城市要积极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促进光纤入户。有条件的城市要以率先实现信息化为目标,发展公用信息平台,建设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空间地理、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把城镇污染综合治理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城镇环境质量,重点是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市、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同时,在出台收费政策,推进相关行业的事业单位转制,以及社会保障、转岗再就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到2012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350万吨日,设区市新增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40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100;县(市)

25、新增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90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70以上;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能力可达到600万吨/年,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00万吨年,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四是大力发展城市社会服务。重点是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城镇居民创造健康、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五是加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改善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条件,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中心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设施,满足居民卫生需求。改善城镇环境。一是在各城

26、市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时,严格划定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范围,明确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制定空间管制措施。二是加强城镇间及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结合城镇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提出明确规定。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社区居住区绿地、企业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城市干线和城市水系等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加强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城市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优势,张扬城市个性,充分体现城市风貌特色,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环境优美有机

27、结合,建设一批生态园林城市。到2010年底,各设区市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30%的县城(含县级市)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到2012年,50%的设区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力争50%的县城(含县级市)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四是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解决好城市环境污染和乱堆乱放、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等问题,依法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创建一批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强化城镇管理。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形成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机制。一是进一步明确市、区、街三级管理的

28、职责与职权。对事关全局的城市规划权、城市管理权、政策制定权应集中在市一级。设区城市要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思路,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二是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城镇建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规划、设计和施工的监管。三是加强城中村管理与改造,本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区采取统一征地、统一安置等办法,避免新城中村产生,对旧有城中村,按照村民身份市民化、组织结构社区化、经济收入公司化、房屋建筑城市化、社会结构和管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四是加强城镇流动人口

29、的管理。要适应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加快的趋势,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避免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按照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解决农民工问题,当前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五是强化城镇的综合管理。重点是提高城镇土地、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鼓励非政府组织和广大

30、市民参与城镇管理,提高城镇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四、2008-2012年城镇化发展重点(十二)积极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快省域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顺应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健康协调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原则,促进我省城市群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等级分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通过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联动发展周边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重大交通干线为纽带,形成包括环湖城市群、浙赣沿线城镇带(包括赣西城镇带和信江

31、河谷城镇带)、京九南段城镇带构成的“一群两带”的城镇发展格局。 环鄱阳湖城市群:以环湖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四大区域节点的城市群,加强与邻省邻近城市的合理分工与协作,重点发展信息网络、新医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及汽车、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化工、纺织、服装等工业和以生产服务、旅游服务、高等教育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协调城市功能,注重城市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强调扬长避短,注重趋异互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培育环鄱阳湖城市群,使之成为全省重要的增长极核。同时要搞好规划,强化区域规划的协调作用,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立法、建立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加强宏观调控力

32、度;统筹规划各层次城市的空间组织,使区域城镇发展模式由轴向结构向网络结构迈进。统一规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安排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实现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和区域资源的共同利用。南昌市:实行北伸南延,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2012年,中心城市人口达到25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近期要抓紧编制并组织实施南昌都市区规划,围绕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构筑以南昌市区为核心,重点建设南昌、新建、安义、进贤、余干县城和丰城、樟树、高安市区,形成“众星拱月型”的城镇组团。逐步建立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

33、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紧密联系的昌九工业走廊城市带。有效发挥南昌作为京九线上唯一省会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殊作用,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1小时都市圈,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商贸中心。九江市:向西向南扩展,建设数省通衢的经济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到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85-90万人,到2020年 ,达到120万人。依托长江岸线和昌九通道,重点建设瑞昌、沙河、湖口、彭泽沿江城镇板块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南部板块,形成“弓箭型”的城镇组团。进一步发挥九江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

34、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把九江市建成我省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沿长江重要的工业开发基地,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承接产业与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转移。景德镇市:向西拓展城市框架,建设世界瓷都,带动周边发展,努力打造赣东北工业重镇,做大旅游产业,建设现代瓷都和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城市。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55万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80万人。围绕景德镇城区,重点建设浮梁、鄱阳、万年县城和乐平市区,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跨行政区域的赣东北城镇组团。鹰潭:按照先西南,后东北的时序宽展城市布局,加快发展铜冶炼及铜精深加工业,发挥交通枢纽

35、和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世界铜都和道教文化旅游城市。2012年,鹰潭贵溪城市组团人口达到5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80万人左右。依托中心城区,向东逐步与贵溪城区连接成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向南逐步建成宝山片区,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建设生态隔离带,加强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双中心结构的城市组团,进一步建设余江县城,形成“三点一线”的城镇组团。抚州:重点向西向南扩展,增强综合实力,创建文化名城。2012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70万人左右。以京福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向莆铁路的建设为契机,融入南昌经济圈,接轨海西经济区,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食品和教育产业、

36、生态旅游产业,创建文化生态名城。联动建设东乡县城,形成面向海峡西岸、呼应省会南昌的赣中城镇组团。赣西城市带:以新余、宜春、萍乡为三大区域中心,以沪昆铁路、高速江西境内西段为纽带,形成“三点一带”的新型城镇群地区。通过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培育以复合中心为特色的城镇密集带。发挥城市群体功能优势,组织协调区域生产力布局,相对集中布局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经济区域。同时要尽快做好新余、宜春、萍乡为复合中心的地域发展规划,形成整合优势和综合竞争力。萍乡市: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发挥省际间纽带作用,建设湘赣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工业城市。201

37、2年,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80万人。新余市:实行东拓西延,完善北部、南部城市功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旅游业,建设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80万人左右。以主城区为依托,重点建设下村,罗坊工业基地,形成“一城两片”的城镇格局。宜春市:充分发挥赣西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着力发展医药、食品、机械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努力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打造江南生态休闲城市。2012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65万人以上。信江河谷城镇带:以上饶为核心,以信江河谷为轴线,以沪昆铁路、高速江西境内东段为纽带,形成以上饶为

38、中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赣东北城镇带。上饶市:充分利用邻近“长三角”和浙江、福建的区位优势,加强三省邻近城市的合理分工和协作,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构建快速交通网,形成以上饶市为中心、以广丰、玉山县为支撑的高度协同发展的大上饶半小时经济圈,远期形成“一主三辅一心”的组团式城镇群空间结构,努力把上饶市建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旅游服务中心。2012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72万人。京九南段城镇带:以赣州、吉安为两大区域节点,以京九铁路江西境内南段为纽带,形成以赣州为中心、以吉安为次中心的赣南城镇组团。充分利用毗邻广

39、东、福建的地缘优势,积极吸引粤闽和港澳台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和以食品为主的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材料及稀土应用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区域。加快促进人口、产业向京九铁路、赣龙铁路、206国道和323国道沿线城镇集聚,形成以赣州、吉安为核心、以小城市和县城为支柱的点轴式城市群。赣州市:要利用地缘优势,面向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和港澳台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同时依托京九铁路、赣龙铁路、206国道、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等轴线,努力构筑以赣州市为中心,以南康市、赣

40、县、于都、兴国、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县等为支撑的1小时城市经济圈。把赣州市建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宜居城市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140万人左右。吉安市:要积极培育与强化中心城市,努力形成以吉安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为支撑,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间隔的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群。着力做强轻工电子和旅游产业,发挥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将吉安市建成为赣中旅游商贸中心。2012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73万人。(十三)以县城为基础,培育一批重点小城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和

41、重点是,合理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使之成为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成为具有一流人居环境、一流水质、一流空气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找准发展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集散市场,提高人口、资金、技术和资源的集中度,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增效、群众增收。统筹规划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小城镇发展,增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产业联系,提高小城镇参与区域分工的能力,着力建设县城和重点城镇。加快城镇供水、供电、交通等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有序扩大规模,提高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把有条件的县城建成功能比较完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较强的中等城市。健

42、全激励机制,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县域经济强县,争取形成3-6个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12-15个超10亿元、23-28个超5亿元的县市区;大多数县级市城区人口规模要超过15万人;大部分县城和某些发展条件好、优势明显的重点镇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其它县城和一批重点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十四)更加注重城镇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在发展理念上,变注重城镇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为注重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控制与城镇居民居住

43、和出行有关的建筑、交通方面的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着力抓好“四节”工作(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努力降低城镇能源资源消耗总量。要特别注重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和其它资源。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创新城镇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转变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城镇安全、高效、和谐、有序运行。(十五)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等多种办法和措施,形成城乡统筹、互动和协调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

44、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机制。强化支农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村镇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五、政策措施(十六)加强城镇规划工作,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化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加强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在总结现行城镇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强化对人口、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等城市发展基本要素的专项政策研究工作。通过深化论证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为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改进规划修编和审查工作。一是

45、严格执行规划修编和调整程序。组织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经规划审查机关认定后方可开展;二是切实转变规划修编方式。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推进规划科学民主决策。要重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规划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技术把关。鼓励规划编制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择优选择修编单位。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一是研究制定有关城乡规划的地方性法规,以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由省政府向所辖城市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法对规划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6、三是以查处违反规定程序擅自调整和修编规划以及违反规划擅自开发建设的行为为重点,开展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十七)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构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全省建设用地年度指标,除确保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外,优先安排各级中心城市,严格控制零星的一般性项目供地。对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和列入年度用地计划的,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对工业用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落实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镇闲置和因城市改造、退二进三或企业破产等需要调整利用的土地,由市、县(镇)政府统一收回或收

47、购储备,统一公开出让,实行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供应土地。对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十八)改革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公有主体、适度竞争、政府扶持”的原则,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促进国有市政公用事业单位实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规

48、范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出让转让使用权、经营权和命名权,盘活和优化现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存量资产。通过市场建立合理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机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十九)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市建设筹资渠道,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城市建设。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对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可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变现再投入。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实行有偿使用。拓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运用项目融资、股权投资、企业变现

49、和BOT、TOT等多种投资方式,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支持城市重大建设项目通过申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投融资。(二十)改善农民工进城发展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进一步做好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一是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三是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积

50、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二是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三是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一是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二是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城镇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多渠道改善农民

51、工居住条件。招用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在依法取得的企业用地范围内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建设统一管理、供企业租用的员工宿舍,集约利用土地。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农民工,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住房。(二十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在城镇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的多层次医

52、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紧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和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增强失业保险承受能力,实现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二十二)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探索适应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的新的国民经济核

53、算体系。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注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根本转变。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规划、城乡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建设要求,将环保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环境补偿的市场机制。一是根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排污费征收制度,切实遏制污染排放;二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征费制,遏制生态环境资源过度消耗、污染和破坏;三是建立对生态环境资源的计价和核算制度。

54、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强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新建、扩建和改建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二十三)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二元制”人口管理模式,逐步在全省范围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凡在城镇有合法的职业、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固定的住所的居民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着重解决已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的居民在城镇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引进高素质人才在进城落户条件方面可适当放宽,对落

55、实用人单位的可办理城镇居民户口,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先落户、后就业。各地在办理户口迁移过程中,除政策规定的工本费外,均不得收取城镇建设增容费和变相收取各种基金或费用。(二十四)稳妥有序地调整行政区划。根据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审慎、有序地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的发展空间,理顺城镇行政管理关系,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联建共享。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合理扩大中心镇尤其是县政府驻地镇的人口规模,促进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乡镇,可根据城市管理需要,逐步撤乡、镇设街道办事处。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村现代化要求,适当集中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好中心村。(二十五)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建立由省政府直接领导,有关部门、各设区市政府共同参加的区域发展协调机构,负责审议省内各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全省城镇发展的重大事项。协调机构要本着“互惠互利、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创造公平的环境,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市场手段建立合理的投资管理机制和共同发展基金制度,以及违约惩戒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