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事业编2023年招聘考前冲刺卷III【押题版】3套带答案详解

收藏

编号:1954907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9M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7
25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 云溪事业编2023年招聘考前冲刺卷III【押题版】3套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黑钻押题库(共200题) 1.甲、乙两种商品原来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商品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20%,则乙商品提价后多少元? A.40 B.60 C.36 D.84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已知部分和总的变化率,以及原来总的数量,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另外,题干有明确的等量关系,调价后单价和=100×1.2,可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方法一,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原价比 因此甲、乙原价比为2∶3,乙原价为60元,提价后为60×(1+40%)=84元。故本题选D。 方法二,设乙商品原来的单价为x元,则甲商品原来的单价为100-x元,根据题意有,0.9(100-x)+1.4x=100×1.2,解得x=60,则乙商品提价后为60×(1+40%)=84元。故本题选D。 2.根据上述材料,草拟这份公文应选用的文种是(    )。 A.批复 B.请示 C.公告 D.通知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公文常识。 A项错误,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B项错误,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C项错误,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D项正确,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该公文是由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关事项发文,并发至有关单位,所以应选择通知文种。 故正确答案为D。 3.五年级一班共有55个学生,在暑假期间都参加了特长培训班,35人参加书法班,28人参加美术班,31人参加舞蹈班,其中以上三种特长培训班都参加的有6人,则有(       )人只参加了一种特长培训班。 A.45 B.33 C.29 D.22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三集合容斥问题,总人数=三个集合数之和-只属于其中两个集合的-2×属于三个集合的。本题中仅只属于其中两个集合的人数为未知量,列式求解,得出只属于其中两个集合的人数后,根据另一容斥原理,总人数=只属于一个集合的+只属于两个集合的+属于三个集合的,可求得只属于一个集合的人数。参加两种特长培训班的学生人数为35+28+31-2×6-55=27人,则只参加了一种特长培训班的人数为55-27-6=22人。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三集合容斥类,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设参加两个特长培训班有x人,根据三集合非标准公式(总体I=条件A+条件B+条件C-只满足两个条件-2×满足三个条件+都不满足条件)有55=35+28+31-x-2×6+0,解得x=27,则只参加一个培训班的有55-27-6=22(人)。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设只参加两种培训班的人数为x人,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公式:A+B+C-只满足两个条件的个数-2×满足三个条件的个数=总数-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个数,可得方程35+28+31-x-2×6=55,解得x=27,因此只参加一种特长培训班的人数=55-27-6=22. 故正确答案为D。 4.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都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他一定想从事媒体工作。 下述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A.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 B.有些媒体的记者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 C.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有些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D.只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媒体工作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李金想从事媒体工作。 论据: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建立联系。该项可翻译为: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想从事媒体工作,在论据与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有些媒体的记者”与题中“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是不同概念,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该项换位可得“有些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想从事媒体工作”,但不明确是否每一个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有资格从事”媒体工作的必要条件,与论点“是否想从事”媒体工作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5.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黑色方块每次向右移动4个格,故?处,黑色方块应该移动到第三个格子,排除A、B两项。对比C项和D项,C项中有两个对角线的方块,而题干只有1个,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D。 6.夏天天气很闷热,很多人都会中暑,下列关于中暑的急救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轻度中暑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迅速到阴凉处休息 B.若中暑者已晕倒,则应当使劲摇动尝试把他摇醒 C.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中暑者的头部 D.重度中暑应立即根据生活经验对他采取救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延缓中暑的发展。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若中暑者已晕倒,使劲摇动无济于事,对病情毫无益处。B项错误。 C项: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而不是直接用冷水冲。C项错误。 D项:重度中暑者生活常识已不能救援需直接拨打120请专业医护人员急救。D项错误。 7.成语“闻鸡起舞”中的古代将领是: A.岳飞 B.戚继光 C.祖逖 D.郑成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由此可知,闻鸡起舞中的古代将领是祖逖。另外“中流击楫”也与祖逖有关。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其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与之有关的成语有:精忠报国、直捣黄龙。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2年击败荷兰殖民者。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8.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小刘摘抄优美词句的“好词好句”手册 B.小李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 C.小郭从出版社拿到的经济类新书目录和简介 D.小赵购买的急救手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定义,要求选择属于二次文献的一项。需要比较两个定义的异同,从而确定正确答案。二次文献的定义要点:①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②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 A项,不是对优美词句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也不是对词句提炼压缩,不符合要点②。 B项,小李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写出的文章属于一次文献。 C项,是对一次文献(经济类新书)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目录)和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简介),符合定义。 D项,急救手册并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二次文献”,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 ②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 ③将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并加以有序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摘抄好词好句,并非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不符合定义; B项: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是根据研究成果进行的创作,属于一次文献,并非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不符合定义; C项:经济类新书是原始文献,目录和简介符合“对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属于“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符合定义; D项:急救手册,未明确体现是否为“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文献形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刘自己摘抄“好词好句”手册,既不符合“进行著录”,也不符合“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排除; B项: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是小李根据实际研究成果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属于一次文献,而不属于二次文献,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排除; C项:经济类新书是一次文献,经济类新书目录和简介符合“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也符合“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的“文献形式”,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当选; D项:小赵购买的急救手册不明确符不符合“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推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企鹅虽是鸟类但不会飞,居住在新西兰的仙企鹅自然也是不会飞了 B.植物利用阳光中的能量在体内制造自己所需的养分,而动物则最终必须依赖植物的营养生存,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C.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的皮肤一般都比较黝黑,马来人大部分居住在热带地区,所以较多的马来人的皮肤都较黑 D.病毒都需要侵入到细胞中进行复制和繁殖,这种病原体侵入到了细胞中,所以它是一种病毒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要找的是推理有误的一项,需逐一翻译选项加以分析。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企鹅→不会飞,第二句“居住在新西兰的仙企鹅”,属于肯前件,推出第三句中“居住在新西兰的仙企鹅不会飞”。正确,排除; B项: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第二句的推导关系是:动物→生长需要植物,根据传递原则可知,动物→生长需要阳光,推出第三句中“万物生长靠太阳”。正确,排除; C项: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的皮肤→比较黝黑,第二句“马来人大部分居住在热带地区”,属于肯前件,推出第三句中“马来人的皮肤都较黑”。正确,排除; D项: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病毒→侵入到细胞,第二句“这种病原体侵入到了细胞中”,属于肯后件,肯定后件前件未知,第三句中“这种病原体侵入到了细胞中”不能推出,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0.目前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有些厂家把新鲜的空气作为商品来销售,新鲜空气成为商品的原因有( )。 A.新鲜空气对人们具有使用价值 B.在包装新鲜空气的过程中消耗了工人的劳动 C.厂家包装的新鲜空气以交换为最终目的 D.新鲜空气不经过厂家包装人们就无法获得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商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种物品之所以能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通过交换。 A项错误,体现新鲜空气的使用价值,但不一定是商品,只是商品的属性,而非根本原因。 B、C两项正确,体现了商品必须具有的两个条件,首先,其消耗了工人的劳动,是劳动产品,它是有价值的。第二,用来交换说明具有使用价值,商品正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D项错误,新鲜空气不经过包装也是能获得的,只是不经包装的新鲜空气也就没有了它的价值,成为不了商品。 故正确答案为BC。 11.下列区域中,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海南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区域地理和自然资源分布考查地理常识。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少雨,不符合题干中的水能资源丰富,可排除。四川盆地海拔低,空气湿度高,多阴雨天气,多雾,太阳辐射少,不符合题干中的太阳能丰富,可排除。青藏高原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青藏高原地区河流湖泊多,且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所以太阳能丰富。故本题选A。 12.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鼓励原创”的版权意识与互联网的免费共享精神,一直在          中牵绊着发展。当众多网友对网络“免费午餐”津津乐道时,损害的却是创造者的创作热情以及出版业的长远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逆境 B.竞争 C.矛盾 D.挑战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谈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版权意识”与“免费共享精神”是如何牵绊着发展,很明显,“版权意识”具有排他性,归原创者专有,而“免费共享”重在分享,二者相互背离,显然是一对矛盾的关系。 A项“逆境”指不利的处境,无法体现二者关系,排除。 B项“竞争”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排除。 C项“矛盾”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符合文意。 D项“挑战”指激使敌方出战,也指完成某项艰难的任务,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网易新闻《国民数字普及但付费意愿较低》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此空围绕的是“版权意识”与“共享精神”之间的关系展开说明的,最后一句的“损害”表明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逆境”指不顺利的境遇;B项“竞争”指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D项“挑战”指刺激对方和自己竞赛。三者均未凸显出双方的对立关系,排除A项、B项和D项。文段是在描述“版权意识”和“共享精神”两者之间的悖论、对立关系,这两者是“矛盾”关系。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和选项,四个选项词语差异较大,本题重点考查语境分析。第二步,“当……津津乐道时,损害的……”的对比可以得出语境,选择与其最相符的一项。由“当众多网友对网络‘免费午餐’津津乐道时,损害的却是创造者的创作热情”可知,互联网的免费共享精神不利于鼓励原创。同理,“鼓励原创”的版权意识的确立要求创造者获得相应的回报,而这显然与互联网的免费共享精神是相悖的。选项中对二者这一关系概括最恰当是“矛盾”。“逆境”“竞争”“挑战”均不能体现这一相对的关系,排除A、B、D。故本题选C。 13.2015年8月19日,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贺小区内,90后新郎迎娶大自己30岁的52岁的新娘,引来众人围观。有知情人士透露,新娘在外地经营珠宝生意,新郎为其员工,从法律上讲这桩婚姻属于: A.违法婚姻 B.无效婚姻 C.合法婚姻 D.介于无效婚姻和有效婚姻之问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题干中新郎新娘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要件,属于合法婚姻。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题干中的情形既不属于禁止结婚的条件,也不属于婚姻无效的情形,因此,二者的婚姻关系合法。故A项错误。 B项:理由同上,故B项错误。 D项:理由同上,故D项错误。 14.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下列不属于旅游三个基本要素的是( )。 A.旅游服务业 B.旅游者 C.旅游交通 D.旅游资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科技。 旅游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A.旅游的主体—旅游者B.旅游的媒介—旅游业D.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A、B、D项正确,C项旅游交通不是基本要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5.消费者无力购买或因使用的次数有限,不想购买某种商品,在不更改该商品所有权的同时,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方式属于: A.劳务消费 B.租赁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消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 第二步,租赁是一种以一定费用借贷实物的经济行为。在这种经济行为中,出租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物品交与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由此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物品的权利,但物品的所有权仍保留在出租人手中。租赁是目前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劳务消费,是指家庭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如修理、理发、旅游、请保姆等,这部分消费是家庭消费必不可少的。劳务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美化家庭生活,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享受型消费是以注重物质生活享受为主要目的的消费类型,这种类型的顾客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或富有的形象,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钱货两清消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完成后,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买主自己享有。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6.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甲买回剧毒农药意图杀害妻子,后念及夫妻多年情份,悄悄将农药倒掉 B.乙尾随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刘某,意图抢劫,在小区入口被保安阻拦后转身回家 C.丙以出卖为目的,买到一婴儿后,尚未出手即被抓获 D.丁趁某女不备,伸手抢夺该女肩上挎包,却反被该女制服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包含:①具有犯罪动机;②已经做好犯罪准备;③被动停止犯罪行为;④尚未着手。B项中,乙尚未实施抢劫行为,被动停止犯罪(因此小区保安的阻拦而停止),符合犯罪预备要件,故B项正确。 因此,选项B选项。 A项: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甲顾及多年夫妻情分,将农药倒掉,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甲是自动放弃犯罪的,故A项属于犯罪中止,不当选。 C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故C项满足“以出卖为目的,收买婴儿”的行为,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不当选。 D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丁实施抢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成立犯罪未遂。D项中丁已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但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反被该女制服)而为得逞,故D项属于犯罪未遂,不当选。 17.①旧制废除 ②秦国称雄 ③颁布法令 ④三见秦王 ⑤辕门立木 A.⑤④③①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⑤①②③ D.④⑤③①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首句应从④⑤中选择。 描述的是商鞅推行变法的前因后果,应该是先见到秦王才立木为信,所以④为首句,排除A、B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应从②③中选择。 最终的结果应该是秦国称雄,所以②为尾句,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18.下列关于腹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腹泻时水分丢失较多,应大量喝白开水 B.应当尽快使用止泻药,防止机体过度脱水 C.腹泻原因很多,非感染性腹泻不应使用抗生素 D.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腹泻时应限制饮食或禁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腹泻时,往往带有电解质的丢失,故需要同时补充电解质,故A错误;对于感染性腹泻,往往由病原体产生毒素所致,应用止泻剂可能会抑制毒素排出从而被机体吸收,故B错误;腹泻后禁食,可能导致病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加重营养不良,使腹泻和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故D错误。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生素,可通过蒙脱石散或者调整饮食方法进行治疗。C项正确。 19.下列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A.权利人行使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 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C.权利的行使有一定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而损害义务人的利益 D.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A、C两项正确。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在一个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在法律关系的同一行为中,对一方当事人来讲是权利,对另一方则是义务。此外,一致性也意味着权利义务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能超过界限。 B、D两项正确。权利和义务作为法的核心内容和要素,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不存在。 故正确答案为ABCD。 20.某钢厂生产一种特种钢材,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这种特种钢材的成本比去年上升了20%。为了推销该种钢材,钢铁厂仍然以去年的价格出售,这种钢材每吨的盈利下降40%,不过销量比去年增加80%,那么今年生产该种钢材的总盈利比去年增加了多少? A.4% B.8% C.20% D.5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盈利下降40%,赋值去年每吨利润为10,可得今年每吨盈利为10×(1-40%)=6;根据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80%,赋值去年销售量为10,可得今年销售量为10×(1+80%)=18,故去年总盈利为10×10=100,今年总盈利为6×18=108。 第三步,今年总盈利比去年增加(108-100)÷100×100%=8%。 因此,选择B选项。 21.有人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句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城市并非是没有生命的容器,而是洋溢着生命力的有机体。城市的生命,正来自于文化的传承。我们一说到“水巷小桥多”,往往能想到苏州的园林;一提及“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往往会想到石头城南京;而“万里山峦舞巨龙”,也让世人领略到了北京的沉雄大气。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但这种独特性不是凭空出现的,正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品格。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城市的生命来自于文化的传承 B.文化是一座城市独特的记忆 C.做好城市的文化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D.城市规划到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本文第一句说城市是洋溢着生命的有机体,第二句点明了城市的生命来自于文化的传承。后文以苏州、南京和北京为例进行举例论证。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文段为“总—分—总”结构,主旨句为“城市的生命,正来自于文化的传承”。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可以做到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选A项。 B项、C项和D项:均未提到文段论述中心“传承”,不是文段重点。 22.下列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的是: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与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假币换取真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 D.甲用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使用假币罪中常见的“使用”假币的行为:①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假币(如购买商品、存入银行、赠与他人,或者将假币用于交纳罚金或者罚款等);②以非法的方式使用货币(如将假币用于赌博);③将假币交付给不知情的他人使用的;④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假币以取得商品的;⑤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真币)后,立即将相应面值的假币上交给检察机关,以掩盖其受贿事实的。A选项中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与赌博属于以非法的方式使用货币,构成使用假币罪。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属于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B项错误。 C项:不属于“使用”假币的行为:①向知情的人交付假币,或者委托他人保管假币;②伪造的共犯人之间分配假币;③向知情的人出售假币的;④将假币作为证明自己信用能力的资本而给他人察看的。例如,为了与对方签订合同,将假币给对方察看,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履行合同的,不成立使用假币罪(可能成立持有假币罪与合同诈骗罪)。C选项中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这种行为不属于使用假币的行为。C项错误。 D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出售假币罪的对象仅限于伪造的货币即假币,甲明知道是假币而换取真币的行为属于出售假币罪。D项错误。 23.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又称为环境电磁波的本底辐射。本底辐射对人类生存环境,无不良影响。“阳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亿万年来我们正是依靠阳光的照射才生存到现在。”但是,另外一类电磁辐射源所发射的电磁波,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资料显示,环境中的电磁波辐射污染源包括人类发明、制造和使用的能够产生和辐射电磁波的一切电子仪器、装置和设备。这一类电磁辐射源,被称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阳光属于本底辐射中的一种 B.雷达属于电磁波辐射污染源 C.电磁波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D.本底辐射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前两句,“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又称为环境电磁波的本底辐射”“阳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阳光属于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因此也属于本底辐射,符合原文。B项对应文段最后两句话,“环境中的电磁波辐射污染源包括人类发明……被称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雷达属于人类发明的设备,因此属于电磁波辐射污染源,符合原文。C项对应“另外一类电磁辐射源所发射的电磁波,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本底辐射对人类生存环境,无不良影响”,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C选项。 24.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发展实质的诗句是: A.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项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意思是勤奋学习犹如春天的秧苗,看不见它增高,但是随着日子的增加在长大。体现了量的积累。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意思是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意思是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5.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 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 B.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 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 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和乙共同搬卸货物造成损坏,货物不是人,题干说的是对他人造成伤害,不符合定义; 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用刀刺死,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 C项:将丙残忍杀害的是乙,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 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符合“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 ②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 ③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造成损坏的是货物,并未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定义; B项: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丙,不符合定义; C项:乙将丙残忍杀害,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乙,不符合定义; D项:二人同时开枪,且“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因此无法确定是谁打中丙,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择一的因果关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③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 A项,造成货物损坏,并非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要点②。 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刺死,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 C项,丙是被乙杀害的,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 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26.3个人用3分钟时间可以把3只箱子装上卡车,按这个工作效率,如用1小时39分钟把99只箱子(假设每只箱子的重量是一样的)装上卡车,需要几个人? A.3 B.9 C.18 D.99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工作总量=效率×时间。本题中多出了“人数”这个量,这公式相应变为工作总量=人数×每人效率×时间。根据第一种情况求得每人效率,再代入所求情况的时间和工作总量,求得所需人数即可。设将一个箱子装上卡车的工作量为1,已知3个人用3分钟搬运3个箱子,则一个人每分钟的工作量为3÷3÷3= 。要在1小时39分钟(99分钟)内搬运99个箱子,需要99÷99÷ =3人。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第二步,已知3个人用3分钟时间可以装3只箱子,即3个人每分钟装一个箱子,则可得3个人用99分钟可以装99只箱子,99分钟=1小时39分钟,故需要3个人。 因此,选择A选项。 27.因更改办理方式而发布的通告,语气应比较委婉,正文往往会以( )习惯用语结尾。 A.“请予批准” B.“敬请谅解” C.“特此函告” D.“请予指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的事项部分,因种类不同,语言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法规性通告所公布的是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的事项,语气比较严肃、果断,如“依法从重处罚”、“依法予以取缔”、“严格执行”、“不得”、“制止”等,充分体现了通告的权威性;而知照性通告的语气则比较平和、客气,如“不便之处,敬请谅解”等。 故正确答案为B。 28. A.8 B.9 C.10 D.11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因此:。 故正确答案为C。 29.近来,多家情商教育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相应套餐,“情商班”火爆家长圈。情商是控制和驾驭情绪的能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情商的内涵已经被异化,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大相径庭。许多人对情商的理解,是圆滑世故、阿谀奉承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情商的核心既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也包括与人交往、融入集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 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情商补习应当引起家长高度关注 B.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身体力行 C.家长要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 D.需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 尾句提到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不能过分依赖培训班,故接下来最有可能详细介绍家长面对情商培训班的态度,对应C项。 A项,与文意相悖,文段之前提到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非是靠补习,排除;B项,“家庭教育”表述不准确,文中强调的是情商的培养,排除;D项,“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并非尾句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情商班”火爆家长圈 不如家长先负起责任》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以“情商教育机构的火爆”为背景引出许多人对情商的误解,转折之后提出了情商需要的两种能力,最后话题落在“任何情商培训都取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情商培养”。故下文应该围绕家长对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符合上下文语境。A项和C项和文段最后的话题不一致,文段最后话题应为“家长的做法”而非“情商补习班”。D项“需要培养家长的情商”文段没有任何提及。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本题需要重点关注尾句,尾句给出了一个结论,即孩子能否培养好情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下文应围绕此结论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即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B项与此表述一致。文段首先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的现象引出情商的重要作用;接着指出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存在很大差别;最后以“实际上”引出情商的核心,并指出情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实践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而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起着决定作用。根据行文逻辑,下文所论述的内容应承接尾句内容,具体说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对应B项。 A项,“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文段已经提及,不应出现在下文,排除。 C项,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可知,家长对于情商补习已经高度关注,下文不应继续论述这一话题,排除。 D项,文段强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很重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与文段内容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30.政府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主要职能不包括: A.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 B.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C.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D.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协调、指导和财政支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D项: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是指政府为确保市场运行畅通、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市场监管职能主要包括: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创造良好地信用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扩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逐步消除行政性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对产品定价和产品质量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等。而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协调、指导和财政支持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并非市场监管职能。 因此,选择D选项。 31.网络小说,是指由作者创作并首次在网络上发表,并以连载模式形成的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网络小说偏重于娱乐性和读者阅读时的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网络小说的是: A.小张将自己考研的坎坷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网上,很多考研的学生看过之后很受感动,转发次数上百万 B.小黄根据姥姥讲的民间故事,写了长篇灵异小说发表在网站上,每日更新,小说完结后出版社主动与小黄联系,打算出版 C.小金根据《西游记》绘制长篇连环画,每天在网上连载发表,受到很多网友的追捧 D.小姜将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写成一篇微小说发表在网上,电视台编导与他联系,想把他的小说拍摄成文明宣传片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由作者创作并首次在网络上发表”、“并以连载模式形成的小说”、“偏重于娱乐性和读者阅读时的体验”。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将考研经历写成文章发表,不符合“连载”这一关键词,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将姥姥讲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符合“由作者创作并首次在网络上发表”,每日更新符合“并以连载模式形成的小说”,灵异小说符合“偏重于娱乐性和读者阅读时的体验”,符合定义,当选; C项:“连环画”不是小说,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将不文明现象写成一篇微小说”不符合“并以连载模式形成的小说”,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连载模式形成的小说; ②偏重于娱乐性和读者阅读时的体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发表自身的考研经历,不属于“连载模式”,不符合定义; B项:灵异小说并且每日更新,属于“以连载模式形成的小说”,符合定义; C项:连环画,不属于“小说”,不符合定义; D项:一篇微小说,不属于“连载模式”,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网络小说的关键信息为“创作并首次在网络上发表”“连载模式”等,并且和传统小说相比有自己的显著特点。网络小说定义的关键信息:在网上发表并以连载的模式形成的小说。 A项,考研经历既不是小说,也没有以连载的模式形成,不符合定义。 B项,连环画不是小说,不符合定义。 C项,小黄写了长篇灵异小说发表在网站上属于创作并发表,每日更新属于连载,符合网络小说的定义。 D项,一篇微小说不是以连载的模式形成,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32.0,1,1,2,3,(    ),22 A.4 B.7 C.10 D.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大,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0×1+1,2=1×1+1,3=1×2+1,猜测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所求项为2×3+1=7,验证3×7+1=22,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B选项。 33.公众科学是指在科学公开化与科学政策公开化的必要基础上,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公共科学是指普通公众参与科学相关的科技政策审议、科学问题讨论以及科学成果转化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公众科学的是: A.某医学伦理委员会就基因编辑的道德风险向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征询意见 B.某手机公司的研发部门就是否取消物理按键公开征询广大消费者意见 C.明镜调查公司就5G商业前景在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发放调查问卷 D.某公司为缩短研发的抗癌新药上市周期而招募试用志愿者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公众科学:“科学公开化与科学政策公开化”、“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 公共科学:“普通公众参与”、“科学相关的科技政策审议、科学问题讨论以及科学成果转化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医学伦理委员会向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征询意见,不符合“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公司的研发部门征询广大消费者意见,不符合“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明镜调查公司在车站广场发放调查问卷,不符合“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某公司为研发抗癌新药招募试用志愿者,符合“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公众科学”,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在科学公开化与科学政策公开化的必要基础上; ②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调查公司就5G技术的商业前景在公共场所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未体现“公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某手机公司研发部门就是否取消物理按键公开征询消费者意见,没有体现出“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某医药公司为缩短研发的抗癌新药上市周期而招募试用志愿者,体现了“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符合定义; D项:某医学伦理委员会就基因编辑的道德风险向科技工作者征询意见,是就道德问题进行谈论,不涉及科学,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公众科学和公共科学两个定义,但只考查公众科学,可只看该定义内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公众科学定义的关键信息:公众直接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 A项,某公司就5G技术的商业前景发放调查问卷,公众并未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手机公司研发部门就是否要取消物理按键征询公众意见,公众并未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医药公司为了缩短新药上市周期招募试用志愿者,志愿者会直接参与科学知识的产出过程,符合定义。 D项,医学伦理委员会征求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公众并未参与科学知识产出过程,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34.批评者该如何批评艺术家?此处的批评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溪事业编2023年招聘考前冲刺卷III【押题版】3套带答案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954907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