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我们的祖先|鄂教版(共40张PPT)

收藏

编号:1689678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3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11-13
10
积分
关 键 词: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我们的祖先|鄂教版 共40张PPT 年级 上册 品德 课件 我们 祖先 鄂教版 40 PPT
资源描述:
周口店北京人原始人周口店北京人原始人 1929年12月,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古人类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他们打制的石器,遗留的灰烬、木炭等。研究表明,它们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考古学家把它们命名为北京人。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半坡氏族村落遗址的面积很大,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厂三部分。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供氏族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在它的四周围绕着许多圆形或长方形居住区中间有一的小房屋,这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居住区外围还挖有用于防护的壕沟。房屋多是半穴居式的。屋内有灶坑,可供炊煮和取暖用。考考同学们 1、尽管祖先们的生活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他们的智慧却代代相传。2、什么是结绳记事半坡氏族的房子?3、什么是钻木取火?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祖先们为了记忆一件重要的事,就在绳子上打个结。不同的结就表示不同的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传说在一万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国(今河南商丘)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较为粗糙,在摩擦时,摩擦力较大会产生热量,加之 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钻木取火”,用来照明、取暖、烧烤食物。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炎帝和皇帝,是我国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为了生存发展,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盟。经过世代繁衍,形成华夏族也就是汉朝的前身。华夏族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就是炎黄子孙的来历。传说中的炎帝十分能干。他尝遍百草,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他发明了陶瓷,教人们种植五谷,被称为“神农氏”。传说中的黄帝,精明能干,有不少发明创造。他会推算天文,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他制造了车船,带领人们修造房屋,驯养家禽,凿井取水,改变了游猎生活。祭黄帝盛况 清明公祭黄帝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此活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的缅怀之情。每年清明节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都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前隆重举行,海外华人华侨也相继从海外归国一起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历史文化名人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历史家。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精神。孔子姓孔名丘,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通过努力学习,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收集、整理古代文献,编成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典籍被儒家称为“六经”。孔子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巨大,而且在世界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从书上看到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为孔子塑像。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为了收集史料,他从20岁就开始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了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故事等等。司马迁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开阔了胸襟和眼界,体会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为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来他因故得罪了皇帝,受到了严酷。但他忍辱负重,出狱后发愤著书,以顽强的毅力写完了实际的撰写。望庐山瀑布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刘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萧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父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学习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圆周率,天文历法和机械四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另外,历史中的三国、隋朝时期,以及现代都有与张衡同名的人物。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是明朝著名的药物学家,花了27年才写出本草纲目。他注意深入实地的考察,治学态度严谨。他曾不畏艰险攀登武当山,在峭壁上采集到曼陀罗花,通过亲口品尝和病人使用,证明它有麻醉的作用。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本草纲目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医药。聪明的劳动者在我国古代,许多伟大的成果是劳动者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赵州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三,使桥身更加美观。我国还有很多发明创出自普通劳动者,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当我们在生活中仍享受着他们的的发明 这些看似简单的发明,至今仍算了可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多了不起啊!我们对智慧的“无名英雄”充满感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我们的祖先|鄂教版(共40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689678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