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应试策略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6204387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语文应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应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应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应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应试策略(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选校网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2005级高考语文应试策略吴景松为了适应2005年高考的新形势,帮助老师们制定高考前的应试指导策略,促使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我们从考试心理、学科特点等角度,对高考应试策略谈如下看法,以供参考。一、针对高考新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1、针对2005年考纲变化,合理调整后阶段复习策略。2、针对2004年命题主体变化后的应试经验,制定应试策略。3、针对2004年阅卷方式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指导应试策略。二、高考语文应考的一般策略。1、心理调节策略。(1)心理调节在语文应试中的特殊性:语文学科的下述特征,决定了语文应试

2、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A、语言的间接性B、语言的含蓄性C、语言的审美性D、信息的隐蔽性(2)心理状态与语文思维的关系A、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思维处于合理的亢奋状态。B、审美的心态有利于调动思维的多维性,感悟文本丰富的情感。C、专注的心态有利于思维的纵深发展。D、轻松的心态有利于触发灵感,把握转瞬即逝的思维成果。E、活跃的心态有利于提高解题效率。(3)语文考场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调节的一般方法:冥想放松法、情趣激励法、成就暗示法、自我表现法、淡化结果法、环境减压法、转移减压法、过渡减压法、独处静息法A、强化信心,适度亢奋 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

3、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B、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C、心无旁骛,置身文本 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D、自我暗示,激发情趣 把高考作为一次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感受学习语文乐趣的最好机会。2、运用高考语文应试策略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 既要把一份试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也要把每一道题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来把握。注重相关性:题与题的相关性(内在联系、互补性)、试题内部各要素的相关性、试题与考点

4、的相关性。(2)指向性原则 克服考场作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必须明确试题的要求,最好能揣摩透命题意图,找准方向,准确清晰作答,沉着应答。(3)生成性原则 语言具有间接性、含蓄性。考生通过视线扫描所捕捉到的信息,还必须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也就是说,要在试题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信息。(4)规范性原则 试题作答,必须符合语文规范。必须用准确、完整、简明的语言作答。对于已经理解的信息,考生常常因为不能用恰当、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而痛失分数。考生的表述,既要注重内容的规范,也要重视形式的规范。(5)程序性原则 语文试题的作答不同于数理化,一般不提倡先易后难的解题程序,而主张依照试题的自然顺

5、序作答,但也不排除个别难题置后的原则。各种题型的解答程序是有差异的,但“整体局部整体”应该是最基本的程序。(6)创造性原则 主要针对语言运用和作文。包括思想内容上的创新和表现形式及语言上的审美创新。近年来,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有时也命创新试题。(7)整洁性原则 计算机网上阅卷,对试题的整洁、工整、清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高考语文应试的12大策略。(1)题干研读法 注意题干的暗示、限制、指向等语言,从而明确作答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例如,2004湖北卷第23题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

6、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除字面要求(限制)外,还有如下暗示A、题干没有要求改为单句。B、原句是一个长句。C、原句表意不清晰。答案: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士兵丧失性命。或: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题干研读法的步骤可表述为:研读题干中的条件或限制,研读暗示信息,针对全部信息,确定应答策略。(2)信息筛选法 从文本、题干和题目中筛选重要信息,作为答题的基本素材。例如,2004江苏卷第23题根

7、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 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内容适当。表达得体。符合口语特点。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A、题干信息:a、原文是书面语,b、要求用口语表述B、文本信息:三句话,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两句话各介绍了一个方面的内容,第三句话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C、题尾信息:a、介绍对象,b、介绍人的身份,c、听众。转换的要点:“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

8、介绍性别。 “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介绍人身份决定)。 “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 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3)整体感悟法 通过整体感悟,明确试题、文本的主旨,包括线索脉络、基本内容、思想倾向、情感态度、表现手法等。在高考中,整体感悟法主要适宜于阅读,包括说明文、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阅读。下面举一短篇散文说明。夜梦记五则名字林清玄清早的原野,雾慢慢的退去,我站在雾中。雾消失的时候,我发现天空都是手指,那些手指全是悬空的,有一个巨大的声音从四周传来:“你叫什么名字,

9、说!”我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名字,翻遍身上的口袋,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我惊慌了,因为四周有无数的人在审判着我,我嗫嚅地说:“我忘记了。”“去找回来!”手指后的声音说。我蹲下来,几乎卑微地在草丛找这已经失落多久的名字,遍寻不着,全身都是冷汗。天空中传来一阵狂浪的笑,说:“小子何人?”声音威大,渐小,终至消失。天空的手指也消失了。我爬着逃出那个原野,天空飘下一片雪,雪上写着我的名字,我捉住那片雪,它却在我的手里化了。分析:梦境常常是古怪离奇的。然而正如中国人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它又决非与现实生活毫无联系。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就力图通过梦的解析,来“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在他看来,“所有的梦均

10、充满特别意义,而与梦者白天的精神活动有所联系。”因此,当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的夜梦记五则名字把他的梦几乎毫无雕琢的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他也将他那丰富的心灵世界以隐晦的和审美的方式透露给了我们。本文犹如一首优美朦胧的散文诗,具有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很显然,这里的“名字”具有抽象的意义,它是作为人自我存在的标志而通贯全文的中心意念。因此,从“天空”的巨声:“你叫什么名字,说!”,到“我”陷入了忘记名字而又“遍寻不着”的恐慌之中,直至“写着我的名字”的“一片雪”飘落而至,到最终“它却在我的手中融化了。” 这一系列荒谬的梦境的展现,加之“我惊慌了”、“全身都是冷汗”等情绪化的烘托,

11、使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自我存在的怀疑和对自我失落的焦虑与恐慌,以及寻找自我的艰难过程。作者所表达的这一情绪,正折射出现代人由于对物质世界的盲目追求,而不幸失落了人朴质、纯善的本性后的惊慌失措。与“名字”这一中心意念相关的意象是“雾”、“手指”和“雪”。一开篇“雾”就渲染了梦境的神秘与“我”内心的迷茫。而正当“雾消失”,一切似乎应该逐渐清晰之时,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天空都是手指” 以及“巨大的声音”。这很自然的使人联想到无所不能的如来佛和他那不可逾越的手掌。这一意象将恐怖和压抑的氛围鲜明的凸显出来。而后,“手指也消失了”,“我”逃离原野后,“天空飘下一片雪”。至此,文章格调渐渐舒缓。在这里,“

12、雪”的意象与“手指”的意象看似迥异,也恰当的迎合了全文情节的跌宕起伏,但其结果却并无差异。“名字”的得而复失是意味深长的。可以说,这段梦境恰如一面哈哈镜,虽然晦涩但却真实的照见了作者与读者的精神世界,使人警醒,引人深思。这篇鉴赏文章的写作本身就源于整体感悟,而这一整体感悟对于理解文本意义,包括关键词语(意向)的意义至关重要。整体感悟的一般步骤 A、体会文本背景。B、感悟情感基调。C、把握主旨意图。D、理清框架思路。E、了解体式特点。(4)语境分析法 通过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前后语境分析,理解其隐含信息、言外之意等。如,2004湖南卷19题 “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

13、赛人,装一个猎户”,世界上的人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提到这几种人?为什么用“扮”、“装”这两个字眼?相关文字: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14、从语境分析,不难看出,本题第一问所涉及的“几种人”是与“非自然人”相对立的群体。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这几种人共有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然后分析他们和自然的关系。第二问是对关键词语的语境意义的理解,首先要明了的是它所描写的对象是谁。通过语境分析不难发现,它刻画的是与“牧童”等相对立的其他人,即非自然的人。只要明白了非自然人与自然人的本质区别,答案就自然出来了。答案:在作者眼中这几种人在装束上是最无拘无束的,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最自由的。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样自由,那样接近大自然。(5)纵向思维法 即思维的深度。语文试题作答,要力透纸背,发掘其深层含义。上面所举例子,亦需要运用此法,即需

15、要考生透过现象发掘出本质,这就是一种纵向思维。(6)逆向思维法 是对纵向思维的补充。通过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来否定或明确答案,使认识更具深度。比如,上面第二小题,学生很容易回答成“因为它们不是牧童、渔翁、农夫,所以他们要扮要装。”这样回答实际上是不能得分的。(一诊也有学生回答:“因为龚老师画不出来,所以他画不出来”)如果考生能逆向思维:“他们没有必要扮和装。”由此推演的结论是:他们可以西装革履“作客山中”。这一结论显然很滑稽,滑稽的原因是什么?一思考出来了:与自然不协调。(7)发散思维法 联象和想象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考试的重点能力之一。发散思维不仅可运用于写作和语言运用,也可运用于其他

16、试题的作答。如:2004湖南卷第23题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海对山说:考生首先可设问:海的外形特征是“博大辽远”,那么山的外形特征呢?通过对已有知识积累的联想回顾,可发现山的主要爱特征是高峻,改成四个字,就是“高耸挺拔”“高峻伟岸”等。然后在由表及里,展开想象即可。答案示例:你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8)排除选择法 主要运用于选择题,有时也可用于主观题。方式是将错误的选项或答案一一排除,留下正确的选项或答案。包括横向排除和纵向排除。排除时,应依循从易到难的程序。如:2004福建卷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17、的一项是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给人以繁华之感,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A应付营造即使也B应对创造即使也C应付创造尽管但D应对营造尽管但本题可以采用纵向排除法(也涉及比较鉴别法)。首先通过对(2)的比较,我们比较容易排除BC两项。然后通过对(3)的比较,我们会发现,第二句是顺接第一句的,第一句落脚于“交通拥挤”,第二句的“烦躁”就应该是对“繁华”的转折,所以可

18、以排除A。(9)替换代入法 将答案替代进具体的语境中或位置上,替换目标为设置题目的部分。代入法最常用的是对文本中代词的替换。同样,上面这道题也可以用代入法来解答。尤其是(3)句,代入后明显会感到“尽管但”比较顺口。(10)比较鉴别法 本办法可以比较广泛的运用于高考语文试题的各类题型中。通过比较异同,可以深化思维,提高答题准确度。前面排除法已涉及到此法。如:2004北京卷第13题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

19、中至陋语也。(题目)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林逋诗中未出现“梅花”,却不会被人误以为写的是“桃李”的诗;同样,皮日休诗中未出现“白莲”,却不会被人误以为写的是“红莲”的诗。那么石曼卿的红梅是否就直接写了红梅呢?显然也没有。区别何在?读石曼卿的诗不难发现,他写的是红梅的外形;再反观林、皮二人的诗,他们写的却不是外形。通过诗句的比较,深入探究其深层含义,我们就有了答案,并有利于后半问的回答。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第二

20、问3个要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11)移就组合法 某些试题,如信息筛选、现代文阅读等,答案就在试题中或文本中,可以筛选文中关键词语并作适当补充后,组合作答。如:2004浙江卷第23题爱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下面是一段关于血液传播的报道,请根据文意写出两条防范爱滋病的结论性意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

21、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血液制品如VIII因子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美国供血者中约6带有HIV,故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因子浓缩剂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患者中造成感染。法国一个血液中心被HIV污染,导致几千名受血者感染爱滋病。现在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如果供血者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HIV抗体。目前尚不能对所有供血者检测HIV抗原,因为检测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 鉴于此, , 。对文中关键词语进行移就组合,再辅之以个别词语的调整,答案就出来了。答: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

22、慎重;对供血者的筛选工作要加强和完善。(12)绕道应急法 明白了意思,却找不到适当的表述语言,可“绕道走”,用近似语言作答,也可用文本中的语言作答。此法与上一法相似,不同的是上一种方法出于答题的必须,本法出于无奈。如:2004北京卷21题,(1)小题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相关语段是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

23、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答案给了三个示例:“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此答案似乎稍宽),“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所给的三个示例中,二、三两个均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三、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各类题型应试策略的选择,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考点意识的基础上。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上述原则及策略在各类试题中的运用。下面以2004年全国卷和重庆卷部分试题为例,加以具体说明,重点讲诗歌鉴赏、

24、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的应试策略。(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应试策略。本部分均为选择题,比较适合运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排除的方式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排除的基础上,可对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选择题尤其要关注的是最大干扰项。(二)说明文阅读的应试策略。 本部分既要体现现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采用阅读的方法策略,又可运用选择题的解答策略。(主要策略见第五部分)(三)文言文阅读的应试策略 本部分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体现能力性。针对考查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可采用语境分析法、发散思维法、比较鉴别法、排除法等,来选出正确的选项;针对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理解语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等,可采用题干研读法、整体感悟法、语

25、境分析法、信息筛选法等,来确定正确的选项。先作最后一题是不错的方法。文言文的关键是读懂文本。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初读全文,把握大概。浏览或跳读一遍。把握:时间、主要人物、哪些事件、前因后果。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当中,需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准确作答。如:2004重庆文言文题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

26、师,释囚,引入卧内,擢秘书监。 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端请假节招谕,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州县,东薄海,南捷淮,二十余州遣使顺附。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无所归,计穷彷徨。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端去,端乃杀马宴大泽中,谓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行五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才三十余人,遂东走,撷鳖豆以食。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纵其下,令去,毋俱没。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

27、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毛怀之,间道走宜阳,历崖峭榛莽。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帝闵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周孤穷,不为子孙计。贞观元年卒。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忠义) 注:上:指隋炀帝。捷:连接。鳖豆:豆名,又名野绿豆。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次谯州,会亳、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 次:顺着 (驻扎) B、端持节卧起 节:符节,古代用作凭证 C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 勒:统率 D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及:言及 本题可用语境分析法解答。“

28、会”是“时逢”之意,所以从下文看,解释为“顺着”就不通了。答案:A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道塞,无所归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C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 苟得闻于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本题很容易,直接就可以找到答案。答案:D(前:用于主谓之间;后:助词)1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夏侯端“体恤麾下”和“不污贼官”的一组是 A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 因解节毛怀之 B遂东走,撷鳖豆以食 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 C. 纵其下,令去,毋俱没 非持首去不可见 D端亦

29、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 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可用排除法解答。A项难点在“丐”,这里的意思是“给予”,但“因解节毛怀之”不属于“不污贼官”,比较容易排除。D项容易排除,因为“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不是说的“不污贼官”。 B项排除少难一点。但仔细品味,“遂东走,撷鳖豆以食”说的是逃亡中的艰辛,不是表达“体恤麾下”之意。 答案:C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侯端是梁朝尚书夏侯详之孙,曾在隋朝为官。高祖未显贵时,和他是朋友。义军兴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长安。高祖攻入长安后,把他释放出来,委以要职。 B在毫、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后,夏侯端部走投无路,

30、其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抛弃夏侯端离去。夏侯端愿把头给他们换取富贵,被制止;又下令让部下离去,以保全他们的性命。 C夏侯端坚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职相诱,夏侯端严辞拒绝,怀揣节毛,从小路选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廷。 D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 本题是对文意的理解,可用整体感悟法和语境分析法作答。通过整体感悟(前面13题题干亦有暗示),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写的不是夏侯端“为官清廉”,而是“体恤麾下”、“坚持操守”、“关心民生”。此外,“散禄禀周孤穷”的理解应该为:散禄给孤穷和禀奏周济孤穷。答案:D (四)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名句填

31、空的应试策略 本部分含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上述策略几乎都可以运用。1、翻译的重点是关键字词的把握和整句意义的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语境分析法、比较鉴别法、整体感悟法等,弄清古今字词不同的意义和全句话的含义,翻译就不难了。高考翻译首先强调“信”,“达”次之,“雅”再次之。“信”就要落脚在得分点上。有老师归纳为“留、补、换、调、删、对”六步,很有道理。(“留”,保留;“补”,补充;“换”用现代汉语替换;“调”调换句子结构;“删”删除可以不译的字词;“对”,把单音节字变成双音节字)2、诗词鉴赏是高考的难点,其难就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读懂难,二是表述难。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是:由语言和意象入手,

32、分析形象、感情和表达方式,领悟诗歌的意境,结合诗句分析表达。表达方面,要教给学生作答的步骤。除可运用翻译的方法理解其基本意思以外,还尤其要运用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和发散思维法,揣摩作品的深层含义、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体会诗词的意境。鉴赏要重品读,要下一番“含英咀华”的功夫,力透纸背,揣摩画外之音,旨外之旨,言外之趣。要从可视意象中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意旨。对诗词中的常见典故和意象,平时可作归类,唯其如此,方有联想的基础。如:2004全国卷(甲)秋 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

33、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通过发散思维我们不难发现,前两句的描写手法在其他诗歌中并不少见,不是细节描写;而后两句却别有意味,其主要动作“开封”是一看似“寻常”,却别有深意的细节。再通过纵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深入发掘,答案其实不是特别难。可以自问:诗人为什么要“开封”?答案是“说不尽”,再问:“说不尽”的是什么?原来“洛阳城里见秋风”, 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说不尽”。这样,答案就有了。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在诗歌鉴赏作答时,策略的选择必须

34、得当。策略选择好,便会事倍功半,反之则事半功倍。如下面这首诗的鉴赏:咏风萧萧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问题: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诗眼的?可以采用的策略可能很多,但最好是先运用语境分析法,再用信息筛选法。3、名句填空虽为识记,但在理解、欣赏基础上的识记则不易出现错误,所以亦可运用语境分析法等。(五)文学作品阅读的应试策略 本部分是高考语文中运用应试策略最有价值的部分。除上述一般性策略外,尚需依循阅读的特殊规律,解析程序,方可尽量多得分。1、现代文阅读的读解规律。整体局部整体此规律在考场上的运用具体表述为第一步:整

35、体感悟,了解大意这一步的认识还比较粗浅,比较模糊,比较朦胧,但它是一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局部的、深入的剖析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失分。第二步:透析文本,局部把握对于高考来说,这一步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深入剖析,实现“拔云现日”的清晰感和“对号入座”的踏实感,避免简单的“跟着感觉走”。这一步要把题干和文本结合起来,针对试题,到原文中寻找或发掘相关答案。第三步:回归全局,内化提升这一步是在整体感悟、透析局部的基础上,对文本的高层次把握。考场上主要用于把握试题的整体框架,洞察各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补性,提高读解的整体效益。作答现代文阅读,文章是根本,题是末节,题从文

36、中来,答案也在文中。只有准确把握文章,读懂文章,才能较好的解答问题。所以有人主张7分阅读,3分答题,不是没有道理。现代文阅读应特别注重标题、开头、中间的关键语句和结尾处。2、现代文阅读的文本认知结构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就要让学生知道有哪些阅读情况。我们把高考阅读的认知结构分为两类(1)文学作品的认识结构从高考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包括两类,一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二是抒情性文学作品。其基本认知结构如下情节(语言)人物(环境、景物)主题(情感)价值(意义、技巧) 筛选 整理 阐释 评价(2)说明文的基本认知结构如下语言 顺序 特征 方法筛选 整理 阐释 评价3、现代文阅读的主要

37、应试能力(1)语言感受能力指对文本敏锐的感知能力。阅读要求较强的语感,它常常以语言感受为起点,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达到对文本的内涵完整而准确的把握。(2)信息筛选能力迅速有效的捕捉到文章的重点、目标、要点、主旨。尽快地判断和选择出重点词句、语段和全文的内容要点,准确而快速的理解文章。(3)提炼概括能力既包括以句或段为整体的提炼概括,也包括全文的提炼概括。是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提炼概括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或对加工概括后的选项作出选择。(4)评价鉴赏能力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含有创造性因素,要能够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诸多方面的高低优劣,初步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4、现代文阅读

38、试题作答的一般程序第一步:划定阅读区间。第二步:把准解析角度。第三步:理清解读层次。第四步:确定解题思路。第五步:组织解题语言。5、现代文阅读的应试策略现代文阅读包括说明文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他们的应试策略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1)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策略除上文列举的策略外,现代文阅读试题因其特殊的解读作答规律,尚有自身的某些策略。自我调节策略。阅读心理与阅读效果互为因果,其调节模式可概括为:我读懂了吗我抓住主要信息了吗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联系它同我已知的那些信息相关怎样阐述和评价这些信息如何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阅读的目的筛选策略。即抓住重要信息。包括:具有特殊含义或临时意义的词语、能反

39、映文本精神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语义含蓄或抽象需要加以阐释的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文章层次或脉络的句子、蕴含作者观点、态度、情感的词语或句子。生成策略。即内在联系策略。包括:A、分类法,即把已经筛选出来的文本信息归类,找出每类信息的含义及类与类之间的联系;B、类比法,即把相同或相近的两组信息(考生已知信息和文本中考生未知信息)放在一起,加以分析考察;C、比较对照法,检查文本中两个或多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弥合策略。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文本中的空白弥补上去的策略。目的是使隐含信息明朗化,使零碎信息整体化。常用的是联想法和替代法。阐释评价策略。可以针对试题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比较、类比、联想、鉴赏等方法。反思

40、策略。即自我察觉、自我评价策略。与自我调节策略一起,构成元策略,即策略的策略。反思的内容包括:A、是否读懂了文本,B、思维过程有无问题,C、是否选择了最佳思路,D、解读策略是否得当,E、答案有无问题。(2)科技文阅读策略。科技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可重点运用题干研读法、整体感悟法、信息筛选法、语境分析法排除选择法、和比较鉴别法。题干研读法应注意设题规律。从近几年来看,科技说明文设题(选项)无外乎以下几类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因果颠倒、弄错时态、模态。举例:我们以2004全国卷(甲)第7题为例,此题亦可运用到三种

41、方法。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

42、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丛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

43、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关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

44、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本题的阅读区间如下: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采用信息筛选法,我们可以提取以下有价值的信息:人类胚胎发育早

45、期,位置在囊胚中,形态为未分化,囊胚中与囊胚腔应为同一位置(囊胚腔与囊胚外表对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采用比价鉴别法和排除法,便很容易排除A、(囊胚外表)C、(已分化)D、(包含了不在囊胚中)。答案是B. (3)文学作品阅读策略。在考场上,文学作品阅读往往会遇到两种情况,其一是未能读懂,找不到答案;其二是读懂了,不知怎样组织语言回答。对于第一种情况,除采取上面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外,还要尤其注重对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的运用;而第二种情况则可运用移就组合法和绕道应急法来处理。我们举2004全国卷(丁)第20题为例。快乐的死亡 陆文夫 作家有三种死法。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日快乐

46、的死。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没有特色,可以略而不议。快乐的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或几乎是没有了!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艺术的离休,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 痛苦的死亡却不然,即当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折磨毁了他的才华,苦难消沉了意志,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却正在或已经死去。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心里也很难受。

47、 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看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昨天看见他在北京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己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

48、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本文“快乐的死亡”是单对作家而言的吗?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启迪作用?显然,这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它要求从文本出发,展开联想作答。其步骤为:确定阅读区间。筛选重要信息。概括意义(什么是“快乐的死亡”)内外联系,深入发掘,得出结论。组织语言表述。可采用信息筛选法、语境分析法和内外联想法作答。运用信息筛选法,可以发现,其阅读区间在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

49、筛选,并作语境分析,解释概念。内外联系后便可找到答案。答案:“快乐的死亡”不单是对作家而言,对其他的人也有启迪作用。启迪我们不要热衷于表面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而要踏踏实实搞好本职工作做出实际业绩。 (六)语言的运用的应试策略 语言的运用融思考理解、表达技巧、遣词造句于一体,既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考查智慧。由于语言运用题型广泛,热点不断涌现,所以其策略的运用也极为复杂。当然,也可以梳理出一些题型及其相应的应对策略。(1)病句修改:主干分析法、语境分析法、整体感悟法。(2)仿写、续写、改写类:比较法、发散思维法。(3)筛选信息类:信息筛选法、整体感悟法、语境分析法。(4)对联类:比较法、发

50、散思维法。首先注重内容和形式,此外注重文采。对于有困难的试题,如对联等,也应尽最大努力,可采取绕道的方式,能得多少分得多少分。(七)作文的应试策略高考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简单的说,在基础等级中,考生要做到的是“入格”;在发展等级中,考生要做到的是“出彩”。作文的应试策略与前面六类试题虽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差异仍然是巨大的。上述策略中,题干研读法、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绕道应急法等,可以运用,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的策略。下面结合高考考场写作的实际,介绍几种适用的方法技巧。1、严格审题,深入发掘。所谓严格审题,深入发掘,就是要对试题及其要求认真推敲,准确领会命题意图,深入发

51、掘提示或要求中的含义,写出符合题意及要求,立意较高的作文来。2005年考纲对立意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应引起高度重视。从2004年看,一些考生在审题立意上吃的亏已经不小,今年要引起高度重视。立意上要尤其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性,二是全面性。在此基础上,再谈思辨性、深刻性、创新性等等。要运用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比较鉴别法,使自己的立意尽可能完美。还要注意命题作文的题目是不能改动的。2、广泛搜集,精心选材。材料对表达中心,抒发感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和学习中并不缺乏材料,关键是要善于发掘。对题目或话题进行多维度搜索,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发掘材料。话题作文的话题,为我们指明了

52、选材的方向,但话题本身不是我们写作者收集到的材料,因此照抄话题材料是不可取的。材料要典型,要有意义,有意味,有文化性。3、发挥所长,合理定体。近年来,高考作文有向文化散文发展的倾向,优秀作文中,单纯的议论文相对比较少。考生一定要发挥自己所长,写自己擅长的的文体,还要根据自己占有的素材来确定文体。需要指出的是,选择文体的时候,切忌因“形”害“义”。从去年看,任意而为,四不像文章有增多的趋势。4、力求新颖,创造亮点作文贵在创新。好的作文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作文是不可取的,也难以得到阅卷老师的首肯。求新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否则意欲求新求异,反而会因形害义,落了俗套。盲目创新

53、,认为这是一个省力的捷径的想法是危险的。好的作文,总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有自己的亮点。可在以下几方面出彩。一是标题要靓。审美性、哲理性强的标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阅卷老师精神振奋。二是构思要巧。构思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写作的角度。好的切入角度容易出彩,容易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认识和写作者的个性。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对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写具体,写深刻,往往能够以小见大,写出好文章。三是情感要真。高考作文中,屡见无病呻吟之作。作文要抒发真实的感情,要求写作者要用心感悟生活,要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投射或融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中。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感情,但人的情感又往往有许多差别,写出自己独到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也就做到了新颖。四是语言要美。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文采;深刻隽永,富有哲理;旁征博引,文化性强;幽默风趣,富有个性都可以使作文新颖别致。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必须得体,必须掌握好分寸。最后强调一下,随着阅卷方式的改变,抄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要提醒学生,切不可以身试法。 四、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1、认真分析,发现问题2、针对实际,查漏补缺3、突出重点,适度训练4、讲究策略,鼓舞信心选校网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按ctrl 点击打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