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上传人:wan****g1 文档编号:58329954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完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完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完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厘米、分米、米课题名称:认识厘米 课时安排:2 2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 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教学难点】:体会厘米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 法】:直观讲解、讲练结合【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

2、铅笔的长 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 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揭示课题,二、 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 1 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 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2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3 3、 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估计一一验证一一交流一一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 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 生归纳出

3、测量的方法)4 4、 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 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1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4 4 根铅笔那么长;2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3 3 个文具盒那么长;备注23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 6 6 拃。4一一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 结果会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一一

4、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 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5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 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6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 1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 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 0 0、1 1、2 2、3 3、4 4;还有 cmcm 等。(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cm)引导帮助学生建立 1 1 厘米的空间观念。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

5、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cmcm”来表示。1 1 厘米记作 1cm1cm。教师说明:从“ 0 0”到“ 1 1”就是 1 1 厘米长。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 1 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 1 1 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 长度、订书钉长度等。(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 长度。 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一一厘米,你能用 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重点让学

6、生展示要从“ 0 0”开始量。 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 1 1 厘米的 空间观念。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 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 0 0”开始量。三、动手操作1 1、用直尺测量(1 1)测量彩色纸条让学生先自主尝试测量,经历测量过程探究测量方法。然后在看 书中测量方法。3齐读:把直尺的 0 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2 2) 测量一段毛线的长度。问:毛线的长度怎样测量呢?生:把毛线拉直再量。师:毛线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教学生画出线段,在测 量)(3 3) 完成“试一试”

7、的测量线段。2 2、用直尺画线段(1 1) 尝试画线段,让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画任意长的线段。教 师指导。(2 2) 按要求画线段。指导学生画一条 5 5 厘米长的线段。并在线段下面标出长度单位。 师生总结画法:从直尺的0 0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 厘米长。三、 综合实践拓展应用完成练一练的 1 1、2 2、3 3 题目。四、 小结。五、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cmcm”来表示。1 1 厘米记作 1cm1cm。把直尺的 0 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从直尺的 0 0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8、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长。【教学反思】:课题名称:米的认识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 1 1 米=100100 厘米”。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 :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教法】:讲练结合、实物演示【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4一、复习导入1 1 问:通

9、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生: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一一厘米;厘米是个长度单位, 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 线段的方法。2 2师:请大豕用手比一比,1 1 厘米大约有多长?二、讲授新课1 1 .认识米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 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冋题?(1 1)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 1212 厘米的刻 度尺)A.A. 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 诉大豕。B.B. 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 大家共同解决。(2 2)学生提问题

10、.(如 A: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 费劲.B: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s s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米的认识、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 子母 m m 来表示.(3 3)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 1010 厘 米为单位的)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 1 1 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 1 1 米直 尺比一比, 体验不同的尺子上 1 1 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2 2用米量(1) 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 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

11、 1 1 米;(2) 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 部位是 1 1 米,看看你的身高比 1 1 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 1 1 米,2 2 米 给大家看.3.3. 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 初步质疑.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 1 1 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 1 1 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 1 1 厘米.师:1 1 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 1 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10 厘米、2020 厘米、

12、3030 厘米、100100 厘米.(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 1 米里面是不是也有 100100 厘米呢?5(4) 教师在黑板 1 1 米长的线段上,以 1010 厘米为单位,分成 1010 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1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 1 米=100100 厘米 或 1m=100cm1m=100cm(5) 教师出示卷尺. .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 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 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 巩固练习1.1. 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 6 6(),黑板长 2 2().小明身高 124124 (

13、),课桌高 9090 ().2.2. 练一练的 1 1、3 3 题。3.3. 操作性练习.(1)_ 两人互相量身高,是 米米.(2) 分小组合作测量,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 量后进行汇报,四、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五、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米的认识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100 厘米 或 1m=100cm1m=100cm【教学反思】:课题名称:分米的认识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 1 1 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 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 1 1 米=10=10 分米,1 1

14、 米=10=10 分米=100=100 厘米。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 初步建立 1 1 分米的长度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 的经验。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 1 1 米=10=10 分米,1 1 米=10=10 分米=100=100 厘米。【教学难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初步建立 1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 法】:讲练结合、师生互动【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问题情境61 1、师生谈话,回忆、展示 1 1 米

15、和 1 1 厘米的长度。2 2、通过观祭,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分米。二、尝试探究1 1、认识分米。2 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1 1)观察直尺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2 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三、研究新知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 1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感知分米、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 1 1 米,1 1 根长 1 1 厘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比一比,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绳子大约有多长?你们的眼力可真好,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了。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拿出 1 1 分米的线绳)。请同学们再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这根线

16、绳与刚才拿出来的这两根线绳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呢?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教师: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分米也可以用dmdm表示。板书:分米(dm) )1 1 认识 1 1 分米的实际长度。(1) 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 1 厘米 1 1 厘米地数,数到 1010 厘米,看看 1010 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这 1010 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 位“1分米”。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你能知道什么?1 1 分米就是 1010 厘米,教师板书:1 1 分米=10=10 厘米 或 1dm=10cm1dm

17、=10cm学生齐读两遍。(2) 学生伸出手比一比 1 1 分米的长度,感受 1 1 分米的实际长度, 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约有多长?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是 1 1 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1 分米。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量出 1 1 分米、2 2 分米、3 3 分米 的长度给同桌看,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确。2 2、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1)(1) 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有多少个 1 1 分米。 师:1 1 米和 1 1 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得出 1 1 米里有 1010 个 1 1 分米。板

18、书:1 1 米=10=10 分米7(2)(2) 请学生想想,已经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学生小组讨论得出:1 1 米=10=10 分米=100=100 厘米四、 练习1 1、 5050 分米= =()米 100100 厘米= =()分米= =()米3 3 米=(=() )分米4040 厘米= =()分米2 2、 完成练一练的 2 2 题。五、 小结六、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分米也可以用dmdm 表示1 1分米=10=10 厘米 或 1dm=10cm1dm=10cm1 1 米=10=10 分米1 1 米=10=10 分米=100=1

19、00 厘米【教学反思】:课题名称:我们的测量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 长度。过程与方法: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 或物体长度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体会测量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 估计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教学难点】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教 法】:实际操作、体验探究【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

20、,导入活动。利用体检场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按体检表上的要求进行估计和测量。二、自主测量、体验探究。1 1、学生分组活动,自主操作记录自己的现在。2 2、小组间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并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的呢?”83 3、突出问题:“在测量物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请学生解决。三、实践与拓展。充分放手,让学生到室外自主测量。把剩下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来到户外,通过小组活动,在学生的互相检查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让他们逐渐学会认识他人,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我们的密切联系。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为了调查同

21、学们的发育情况一会儿要对你们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测量自己身体的这一项就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工具,认真完成此项任务,一会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谁.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学生兴高采烈地准备认真完成此项任务。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预设小组活动结果:小组一:我们小组分头测自己的手长、脚长,其他的小组 合作完成。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这样会方便很多。小组二:通过测量,我认为我们组的 XXXX 是全班最高的, 他 125125 厘米。小组三:到底是 1 1 米 2929 厘米高还是 125125 厘米高呢? 一个用 米,一个用厘米

22、,长度单位不统一,怎么进行比较呢?小组四:要先统一长度单位, 小组四:什么是一步长? 小组五:我们组课前就问过家长,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的 距离算一步的长度。第五小组能够做到积极质疑并自己先找答案,非常好,我 们要向他们小组学习。小组六:我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还利用剩余的时 间测了课桌间的距离,椅子的高度。学生一定会自己总结出答案: 生一:要统一长度单位。生二: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生三:第一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这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师小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估计一下物体长度,选用 合适的测量工具,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只要你掌握 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去测量物

23、体,那就是一个出色的小小测量 员。【板书设计】:我们的测量9【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课题名称:有余数的除法(1 1)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 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 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

24、除法的计算方法。【教 法】:操作探究、讲练结合【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 1.出示 1010-2 2。(1)(1)请学生们口算,板书“ 1010-2=52=5”。提问:如果这里的 1010 根小棒,每 2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2)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并完整地说一说1010 除以 2 2 等于 5 5 的含义。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1)(1)如果把这里的 1010 根小棒,每人分 3 3 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指名说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2)(2)出示表格将表格填完整。(3)(3)提冋:如果每人分 3 3

25、 根,最后把这 1010 根都分完了吗?(?(没有) )剩下的 1 1 根,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剩下的 1 1 根不够分) )比一比:同样是 1010 根小棒,如果每个人分得 2 2 根或者每个人分得 3 3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分的人数不同,如果每个人分得 2 2 根正好分完,如果每个人分得 3 3 根,还剩 1 1 根没分掉) )(4)(4)如果还是这 1010 根小棒,每人分 4 4 枝,5 5 枝、6 6 枝,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学生们分组活动。103.3. 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 的不同,可以

26、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好分完了,另一种情况是分 了之后还有剩余)问:这些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4. 提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后有 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 来呢?(?(学生列式,独立完成。)师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 如:把 1010 根小棒,每人分 3 3 根,分给了几个人,还剩几根? ?(学生完 整回答。)教师讲解并列式:(板书:1010-3 3)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 ?(就是求 1010 里有几个 3 3。)算式中的 1010 和 3 3 分别表

27、示什么?提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也就是说明 1010 里面最多有几个3 3 ?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 ?(板书:1 1(根)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 6 6 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 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1010 -3=33=31 1 读作:1010 除以 3 3 等于 3 3 余 1 1。)请学生齐读算式,井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提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5.5.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二、自学课本1 1 、分画片(1 1)引导学生像分小棒一样,自主或同桌合作进行分画片(用 小棒代替)师提问:如果 2121 张画片,每个小朋友分

28、 5 5 张,够分给几个小朋 友?能全部分玩吗?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2 2) 汇报、交流,并列算式。板书:2121 - 5=45=4 (个)1 1 (张)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3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读出算式。2 2、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 示?余数表示什么?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 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 1313 页“练一练”第 1 1 题四、 小结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五、 布置作业11【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2121-5=45=4 (个)1 1 (张)

29、余数2121-5=45=41 1 读作:2121 除以 5 5 商 4 4 余 1 1【教学反思】:12课题名称:有余数的除法(2 2)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知道

30、余数要比除数小。【教法】:操作探究、讲练结合【学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生:我知道了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 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还学会了读、写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接着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二、 探究新知1 1 、分小棒指导学生把 1717 根小棒按书中要求,进行分一分。(1 1)平均分成 3 3 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1717 - 3=53=5 (根)2 2 (根)(2 2)平均分成 4 4 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31、?1717 - 4=44=4 (根)1 1 (根)(3 3)平均分成 5 5 份呢?1717 -5=3-5=3 (根)2 2 (根)(4 4)平均分成 6 6 份呢?1717 -6=2-6=2 (根)5 5 根)分完后,指明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 除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2 2、 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师:比较上面各题中的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们发现了什么?备注13组织学生讨论:(1)(1) 所有算式中的余数有什么规律?(2)(2) 余数可能是 3 3、4 4、5 5、6 6吗?为什么?(3)(3) 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4)(4) 学生

32、举例验证3 3、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板书:余数 除数4 4、 算一算(1)(1) 学生算一算例题 2 2 的有余数除法,并把结果填在里。 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生:余数都比除数小。(2)(2) 议一议一个数除以 6 6,它的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小的余数是几, 最大的余数是几?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最小的余数是 1 1,最大的余数是 5 5 (比除 数 6 6 小 1 1)(3)(3)自己试着写出一组一个数除以 7 7 的除法算式,并观察余数的 大小。师生总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 是 1

33、1,最大的余数都比除数小 1 1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一练的 1 1 题1.1. 学生独立完成。2.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体 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四、小结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五、布置作业141 1)平均分成 3 3 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1717-3=53=5 (根)2 2 (根)2 2)平均分成 4 4 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1717 - 4=44=4 (根)1 1 (根)3 3)平均分成 5 5 份呢?1717 - 5=35=3 (根)2 2 (根)4 4)平均分成 6 6 份呢?1717 -6=26=2 (根)5 5 根)在有余数的除法

34、中,余数都比除数小。教学反思】: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5课题名称: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 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中每个 数的含义,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示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 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教学难点1: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教 法1:操作探究、讲练

35、结合【学 法1: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备注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1.1.出示:1313 根小棒,每 4 4 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2.交流:13:13 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 4 4 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3.尝试解决。(一)交流方法,体会意义。1.1.平均分小棒。(1 1)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摆,并说说怎么摆的。其余学生自主 练习摆。(2 2) 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1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13 根)2按几根圈一个圈?(?(4 4 根圈一个圈)3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2.2.列横式计算

36、。(1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13 - 4=34=3(组)1 1(根)(2 2) 引导学生说出 1313、4 4、3 3、1 1 各表示什么意思?(3 3).1313 - 4=34=3(组)1 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16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二、探究算法,明确含义( (一一) )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1.1.1313 根小棒,每 4 4 根分一组,它的结果除了用摆、画、列 横式表示,我们还可以写成除法的竖式。2.2.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3.3.思考后讨论。(1)(1)这个除法竖式中的

37、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知道 1313 叫被除数,4 4 叫除数,3 3 叫商,1 1 叫余数: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2:12 是 4 4 和 3 3 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二二) )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1.1.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 出除法竖式。2.2. 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小 g g ”,被除数 1313 表示有 1313 根小棒,除“ 厂”表示什么意思?(3)(3) 请学生按要求把 1313 根小棒,每 4 4 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4)(4) 结合分小

38、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1结果是可以分成 3 3 组,3 3 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2要分 1313 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是从哪里知道已 经分掉了 1212 根的?这个“12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 来的?3我们在“ 1212”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要平 均分 1313 根小棒,已经分了 1212 根,还剩几根?4这个“ T T 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3.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1)(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 一个数的含义。(2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

39、式的优点。”这个符号表示除号。(1)(1) 教师板书:“(2)(2) 继续板书:数 4 4 表示每 4 4 根一组17(3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三)迁移类推学习表内除法的竖式。1 1、3030 只纸鹤,每 6 6 只穿一串,能穿几串? 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并列出横式,用竖式计算。板书 3030-6=56=5(串)2 2、3030 只纸鹤,每 7 7 只穿一串,能穿几串,还剩几只? 学生自主尝试:列出横式,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板书:3030-7=47=4(串)2 2(只)指名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名称及含义。3.3.比较交流。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示

40、?分完后有剩余的 时候,我们又该怎样表示?通过两个竖式的对比,使学生将所学的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书 写迁移到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书写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 提醒学生注意在竖式计算中,避免商与除数相乘时出现把被除数照搬 的情况。】三、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1. 完成教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2.2. 完成练一练第 1 1 题。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四、对比反思,全课总结1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2 2、 除法竖式和除法横式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余数 的除法竖式和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呢?五、 布置作业183030 只纸鹤,每 6 6

41、只穿一串,能穿几串 ? ?板书 3030- 6=56=5(串)3030 只纸鹤,每板书:7 7 只穿一串,能穿几串,还剩几只 ? ?3030- 7=47=4(串)2 2(只)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19课题名称: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 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有 余数除法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 分享学习成果【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

42、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教 法】:自主练习、指导讲解【学 法】:自主练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揭示课题1 1口算:7 7X7 79 9X6 62121-3 33 3X42424-8 8 1212-2 2 3535-7 7 4 4X7 76 6X9 94848-8 81818-2 25656-7 72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 ?(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3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明确概念1 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 1010 根小

43、棒。(1 1)1010 根小棒,每 5 5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010 十 5=25=2 (竖式)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 2 2。有余数吗?为什么?(2 2)1010 根小棒,每 4 4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板书)提问:商为什么是 2 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 2 2。(3 3)比一比,以上两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 ?为什么?202 2、 尝试算出示例题:郁金香每枝 9 9 元,马蹄莲每枝 7 7 元,康乃馨每枝 4 4 元(1 1) 3030 元钱能买几枝郁金香,还剩多少元?(2 2) 3030 元钱能买几枝马

44、蹄莲,还剩多少元?(3 3) 3030 元钱能买几枝康乃馨,还剩多少元? 出示后,学生弄清图意。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 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注意正确书 写除数和余数的名称单位。最后写上答语。3 3、 试一试用 5050 元钱分别买上面的三种鲜花,各能买几枝,还剩多少元?(1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 2)反馈时提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必 须得注意些什么?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 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四、布置作业【

45、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练习(1 1)3030 元钱能买几枝郁金香,还剩多少元?3030- 9=39=3 (枝)3 3(元)(2 2)3030 元钱能买几枝马蹄莲,还剩多少元?3030 - 7=47=4 (枝)2 2(元)(3 3)3030 元钱能买几枝康乃馨,还剩多少元?3030- 4=74=7 (枝)2 2(元)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反思】:课题名称:解决冋题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解决简单的实21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熟悉的划船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 解“

46、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舍余法”确定问题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 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教法】:情景教学、重点讲解【学 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二)复习导入1.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小黑板出示:口算练习)2.2. 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让学生在不

47、同语境中理解“最多”“至少”的含义, 为新课埋 下伏笔。 同时,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是本课解决冋题的基础,因而复习 必不可少)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1 1、 出示例题:租船问题(1 1)1818 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 4 4 人。至少要租几条船?2.2. 审题交流:(1 1) 你知道了什么?(2 2) “每条船最多坐 4 4 人”什么意思?(3 3)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2.2. 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1 1)画图表示:数字表示:4,4,4,4,24,4,4,4,2 ,要租“ 4+1=54+1

48、=5 条”船。(3 3)列式表示:18:18 -4=44=4(条)2 2(人)还多出的 2 2 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 4+4+仁 5 5(条)”船。3.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1 1)讨论,明确“进一法”。221有些同学认为租 4 4 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2余下来的 2 2 人怎么安排?(2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1.1. 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 5 5 条船,解答正确吗?2.2. 乘法验证:4:4 条船最多只能坐 1616 人,所以要坐 1818 人至少要 5 5 条船。(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思路, 使学生在提 出问题

49、后学会抓“最多”和“至少”等关键词理解题;在自主探究、 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进一法”)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一) 尝试练习1 1、租船问题(2 2)计划玩 2 2 小时,每条船每小时 9 9 元。100100 元 钱够吗?2 2、小组讨论,交流结果。3 3、说一说:怎样分配乘船的人数比较合理呢?(二) 巩固练习“练一练”的第 1 1 题)1.1. 审题,理解题意。2.2. 思考,独立解答。3.3. 质疑: :结果为什么要“加 1 1”?(三)拓展练习“练一练”的第 2 2 题)(1 1)弄清题意。(2 2)独立解答。(3 3)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思考: :余下的 4 4 米,还够扎一

50、个礼品盒吗?(在理解“进一法”的基础上,理解“舍余法”,使学生能针对 不同问题情境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答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四、课堂总结师生总结: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皮了,有时候需要加“ T,T,有时候需要 舍掉,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 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 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余数的好朋友。五、布置作业23【板书设计】:(1)(1)1818 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 4 4 人。至少要租几条船?(2(2)计划玩 2 2 小时,每条船每小时 9 9

51、元。100100 元钱够吗?【教学反思】:解决问题24三、认识1000以内的数课题名称:认识 10001000 以内的数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比较熟练的数 10001000 以内的数,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和数 实物的个数。过程与方法: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数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 己的想法。【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的数 10001000 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和数实物的个数。【教 法】:事物操作、讲练结合【学 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 创设情景教师拿出一块电子手

52、表,让学生认识纽扣电池 师:同学们,知道这种手表的名字吗? 生:电子手表师:对,那你们见过电子手表中的电池吗? 学生有的见过,有的说没见过。师:有的同学没见过,想看一看吗? 生:想。二、 数纽扣电池1 1 教师介绍纽扣电池,由这种手表的特点说到包装。然后让学 生打开课本,提出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枚纽扣电池的问题,让学生自 己数数。师:好,老师现在就让同学们见识一下。教师从电子手表中取出电池,让学生认识,特别关注说没见过的 同学。师:这种电池就叫纽扣电池,一个就叫一枚。因为一个比较容易 丢掉,所以制作电池的工厂把许多电池封在一个包装袋中。请同学们 打开书。看课本 2424 页上面的纽扣电池图。学生

53、打开书。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枚纽扣电池?学生自主数数,教师注意数的最快的和最慢的,为交流活动做准 备。2.指名交流数纽扣电池的方法和结果。先请数的较满的同学介 绍,再请数的稍慢的,最25后请数的最快的同学介绍。介绍一种数法, 师生共同数一数师:X X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结果是多少? 生: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的,结果是 12124 4个。师:X X同学,我发现你数的稍快一些,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生:我是 5 5 个 5 5 个数的,结果也是 124124 个。师:5 5 个 5 5 个的数比一个一个的数要快,很好。我们一起数一数。 关注到 120120 后面怎么数。师:X X同学,你是第一个数完

54、的,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生:我是 1010 个 1010 个的数的,我数了一排是 1010,就发现一大板有 1010 排,就是 100100 个,另外 2 2 排是 2020 个,还有 4 4 个零的,一共就是 124124 个。师:怪不得你数的这么快!你是发现了纽扣电池的排列规律,1010个 1010 个的数真聪明!我们一起数一数。师生一起数:一十、二十、三十一百二十、一百二十一、一 百二十二、一百二十三、一百二十四。就是 124124 个。三、口头数数1.一个一个的数(1 1)教师提出“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数到一百三十”的要求, 先让学生自己数,然后指名数。重点指导 100100 开始第一个

55、数是 101101 (一百零一)。师:数 100100 以内的数,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了,现在咱们从 100100 开 始,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数到一百三十,先自己小声数一数。学生自己数完后,指名在全班数。了解学生数数情况,出现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与给予指导。(2 2)教师提出“同桌对口数,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三十数到一 百六十”的要求。师:现在同桌对口数,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三十数到一百六十。 同桌之间数完后,指名几组表演。(3) 鼓励学生自己数更大数。给学生充分数的时间。师:刚才同学们数的很棒。现在请给大家数一些更大的数。比如 从 190190 数到 220220多让学生数数。2.十个十个的数(

56、1) 教师提出“十个十个的数,从二百四十数到三百二十”的 要求,先指名数,再全班齐数。师:刚才同学们一个一个的数的不错。如果十个十个的数,你能 从二百四十数到三百二十吗?谁想试一试?注意学生能否正确数出 290290 后面是 300300。然后全班齐数。26(2) 鼓励学生自己数出更大的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师:像这样十个十个地数,谁能数出一些更大的数?多让几个人数。3.用自己的方法数数。先讨论可以怎样数数,再提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从三百二 十四数到四百一十”的要求。先自己小声数,再全班数师:刚才,我们练习了一个一个的数数,十个十个的数数,谁知 道还可以怎样数数?学生可能回答:2 2 个

57、 2 2 个的数,5 5 个 5 5 个的数。如果学生说出 4 4 个 4 4 个的数或者 3 3 个 3 3 个的数等,教师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可讨一下 人们常用那些方法。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数数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 的方法,从从三百二十四数到四百一十五。自己先小声数一数。学生自己数,然后全班数。4.按要求数数教师提出数数要求,学生按要求数数。接着让同桌互相提要求并 数数。最后鼓励学生进行挑战比赛练习。师:数得不错,下边我们进行数数练习,我说一个数,请你们按 要求说出其他的数。32329 9后边是哪个数?生:330330师:对,数出 568568 后面的三个数。生:569569、5

58、70570、571571师:数出 800800 前面的一个数。生:799799师:表现不错,现在请同桌两人轮流互相提要求,数数。谁数错 了,谁就输了。同桌练习,教师参与。四、联系生活教师提出“你知道生活中那些事情要用到比 100100 大的数吗? ”让 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 10001000 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师:我们学会了数比 100100 大的数,你知道生活中那些事情用到比 100100 大的数吗?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教师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举例的合理性。学生可能 会举出:常用的字典的页数、我们年级有 500500 多人、爸爸的工资、一年有 365365 天等如果学生说

59、不上来,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举出有关生活事例。如:我们的数学书有 11114 4页。五、课堂练习1 1、练一练第 2 2 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2 2、 练一练第 3 3 题27师:请同学们看图中有什么? 生:蚂蚁。师:如果让你估计蚂蚁大约有多少只?你用什么方法?学生可说出许多方法,如:1010 个 1010 个圈起来、先数一个框里 的3 3、 练一练第 4 4 题,弄清题意,发现规律,自己填数,最后全班 交流。六、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 10001000 以内的数。如果从 800800 数到 10001000, 你会用几种方法数。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数数方法。七、布置作业回家后,拿一

60、个杯子盛一杯黄豆或玉米,先估计一下有多少粒, 再倒出来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认识 10001000 以内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数,2 2 个 2 2 个的数, 5 5 个 5 5 个的,十个十个的数【教学反思】:课题名称:读、写 10001000 以内的数课时安排:1 1 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 1010 个一百是一千,知道计数器上数位的顺序。理解各 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 10001000 以内的数。过程与方法:在数方块过程中,理解 1010 个一百是一千。在计数器上拨数的 过程中,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自主尝试读数、写数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

61、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能正确读、写 10001000 以内的数【教学难点】:理解 1010 个一百是一千,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教 法】:自主探究、重点讲究【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一、谈话导入让学生汇报上节课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数法的机会。【板书设计】:28师:昨天,同学们在家里都实际估计、数豆子、玉米等活动。谁来说一说你数的什么?估计的是多少?数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数的?请用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师:同学们的课外作业都完成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

62、0001000 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1000 内数的组成二、学习新知1 1、数一数(1 1)请学生们把 10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学生操作,教师也捆一捆。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明这捆小棒。生 1 1:把 1010 根小棒捆在一起。生 2 2 :一捆小棒有 1010 根。生 3 3: 捆小棒有 1010 个一根。师:1010 根小棒还可以怎样说? 一和十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1010 根小棒可以说是一个十。1010 个一是一十。教师引导学生,能说出:1010 个一是一十。提出“ 1010 捆小棒是几个十? 一共有多少根?” 的两个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 1010 个十是一百

63、。(2 2)、认识百和千之间的关系。教师谈话提出百和千之间有关系的问题,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师:1010 个一是一十,1 10 0个十是一百,这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 那么,百和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谁敢大胆猜测一下?生:1010 个百是一千。学生说出来,教师板书并在旁边注上一个“?”,如果说不出,就直接进入下面的活动。用小黑板出示一板小方块, 让学生观察并提出“一共有多少小方 块, 你是怎么知道的?”问题。给学生一点观察的时间,再回答:一共有 100100 个小方块。生:我 发现每排有 1010 个方块,一共有 1010 排。1010 个十是一百,所以,一共有 100100 个小方块。师:不错

64、,这一板小方块是 100100 个,如果增加一板,是多少个小 方块?生:200200 个。接着一板一板分别出示小方块,边出示,学生边数。数到 900900 时, 教师提出:再加一个一百就是几个一百,一共有多少?生:9 9 个一百再加一个一百就是 1010 个一百,一共是 10001000。师:900900 也就是 9 9 个一百,再加上一个一百,现在是几个一百? 一共是多少?29师:我们一百一百的数一数 师生共同数数:100100、200200、300300数到 10001000,数完后,教师让 学生看书中题图,把 1 10 0板小方块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师:把 1010 板小方块搭在一起一共是

65、 10001000 块。10001000 也可以说是 1 1 个千。谁能说一说,1001000 0里面有几个百?百和千有什么关系?生:1010 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2 2、用计数器表示数(1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让学生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数,独立 写数。师:如果老是在计数器上拨珠,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试一试!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 503503。师:请大家把这个数写在练习本上。学生写数,教师巡视。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然后,交流写 数的方法。(2 2)请板演的同学汇报是怎样写的,并读出来。给不同写法的 同学表达的机会。最后形成读数、写数的一般方法。师:X X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写数的,并读

66、一读这个数。生:我看到百位上有 5 5 个珠,就先写上一个 5 5,十位上一个珠也 没有,就在十位上写 0 0,个位上有 3 3 个珠,就在个位上写 3 3。这个数 读作:五百零三。师:谁和他的写法不一样?如果学生出现先写个位上的 3 3,再写十位,最后写百位的情况, 教师首先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那种写法更好一点。最后形成共识: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3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 460460,让学生独立写数,并读数。然后,交流学生写出的数,使学生掌握个位上是零的读数、写数方法。师:写数和读数一样都是从最高位写起。这个数呢?你能把它写 出来吗?自己读一读。学生写数,读数,教师巡视,然后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正确的写法:460460。昔误的写法:把 460460 写成 4646。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4 4)教师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其他同学写数、读数。师:下面,请一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珠,其他同学写数、读数。根据时间,多请几个人拨珠。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三、 课堂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1 1、2 2、3 3 题。(指名读数,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四、 布置作业3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