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513070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杨雪芹高碑店七中设计流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寻找生活中图形。出示身边情景导入新课,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做一做: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能形成矩形吗?你能设法据此得出矩形定义吗?看一看:教具演示猜一猜:(1)随着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2)当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通过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从直观上把握矩形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对矩形的理解上升到形式化的高度,为学习新知铺平道路。深入探索语言归纳议一议:矩形有哪些性质?我们可从哪些方面去分

2、析?(类比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 (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打乱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使知识体系更完整。典型例题知识应用用一用: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B=OA =4 cm求BD与AD的长知识提升:当矩形一边为对角线长度的一半时,提炼三类特殊三角形,从而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应用新知,发展学生的说理能力。及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能力。培养学生

3、的转化思想。逆向思维类比探究想一想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若有两个或三个角是直角呢? (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若将四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呢?议一议:对角线满足什么关系的四边形为矩形?理一理:矩形的判别方法 :(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设计两组矩形性质逆向运用的知识串,逐层铺设台阶,层层推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通过动画演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设计流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活学活用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

4、形是矩形;C 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2、(2011,山西)四边ABCD是平行四边形,添加一个条件_,可使它成矩形巩固新知,强化训练知识应用回归生活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2.检查教室的门框是不是矩形.若仅有一根较长的绳子,你怎样检查?解释其中的道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分组做一做、议一议)使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体现知识的内在了解,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思想,学会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谈谈体会这节课我经历了我学会了我最得意的是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

5、见解,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收获,有利于反思教学。知识梳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矩形的判定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巩固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分层作业(一)预习正方形课本习题4.6(必做)ABCDEO(二)如图,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作DEAC,CEBD, DE、CE交于点E,四边形CEDO是矩形吗?说出你的理由。(选做) 分层作业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

6、中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设计流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矩 形矩形的性质: 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AB=OA =4 cm求BD与AD的长矩形的判别方法 :提纲挈领地设计板书,会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个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反思矩形和菱形一样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强化条件得到的。两者的地位是一样的,前者强化了角的条件,后者强化了边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在类比的基础上强化条件等手段学习矩形。相信经过本节学习,大多数同学能较好掌握。通过对教学效果和过程的反思,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评价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了类比、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的整个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分析、尝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评价有益于我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