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四

收藏

编号:2112668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2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5-19
10
积分
关 键 词:
第五 职业 危害 控制 技术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主讲人:张静1n辐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p来自太阳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n这种辐射经过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的吸收和阻挡,对人类已影响不大,但也会构成一定危害;p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射线;n有时会对人类的活动(如通讯)产生影响;p地壳中各种放射性元素产生的本底辐射;n局部地区会超标,如广东阳江地区;p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电磁波辐射;n如各类无线电信号、家用微波炉、电磁灶等;2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放射性衰变与电离辐射n电离辐射伤害及其防护n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3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放射性衰变与电离辐射p电离辐射是一种有足够能量使电子离开原子所产生的辐射。p自然界电离辐射来源于一些不稳定的原子,这些放射性的原子为了变得更稳定,原子核释放出次级和高能光量子(射线)。上述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例如,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核素镭,氡,铀,钍)。p存在于人类活动(例如在核反应堆中的原子裂变)。p辐射的主要产物有,和射线。45许多不是开采铀的矿山,如金属矿、煤矿、化工建材矿等,也有严重的放射性辐射危害的问题:案例:案例:云南个旧锡矿和湖南的香花岭锡矿,是我国受放射性辐射危害最严重的矿井;个旧锡矿,3000多人死于肺癌,超过总人数的5,高发病率持续多年;当时冶金部曾对所属的矿山进行过调查,井下氡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矿山多达1/3,平均浓度是国标允许浓度的51.3倍,局部地区超过上百倍,受害人数可想而知;煤矿也有伴生铀的可能,如新疆;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放射性衰变及其辐射特点p衰变 n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叫衰变。n粒子是带正电的高能粒子(氦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2+)。具有强电离作用强电离作用。它在穿过介质后迅速失去能量。粒子穿透力不强穿透力不强,能被一张薄纸阻挡。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p衰变 n衰变时放出粒子(电子)n射线是一种带电荷的,高速运行,从核素放射性衰变中释放出的粒子。n射线电离作用比射线小得多,但是更具有穿透力。一些射线能穿透皮肤,引起放射性伤害。但是它一旦进入体内引起的危害更大。粒子能被体外衣服消减或阻挡,一张几厘米厚的铝箔可完全将其阻挡.7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p射线n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射线伴随着、射线一同释放出。同可见光、X射线一样,射线是一种光量子。它们既不带电荷,又无质量,但具有很强穿透力。n天然核素钾-40及人工核素钚239和铯137是环境中射线主要来源。n射线能轻易穿透人的身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几英尺厚的混凝土能阻挡射线。8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pX射线nX射线是带电粒子与物质交互作用产生的高能光量子。nX射线与射线有许多类似特性,但它们起源不同。X射线由原子外部引起,而射线由原子内部引起。X射线比射线能量低,因此穿透力小于射线。n成千上万台X射线机在日常中被运用于医学和工业上。X射线也被用于癌症治疗中破坏癌变细胞。由于它的广泛运用 X射线是人造辐射的最大来源。几厘米厚的铅能够阻挡住X射线。9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电离辐射伤害及其防护p外照射伤害及防护(主要是射线辐射)n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急性照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照射。大剂量的照射一般由事故或是特别的医疗过程(核辐射)。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剂量的急性受照能引起立即损伤,并产生慢性损伤。对于人体,大剂量能引起急性放射病,如大面积出血,细菌感染,贫血,内分泌失调.后期效应可能引起白内障,癌症,DNA变异.极端剂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死亡。10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慢性外照射放射病慢性照射在长时间内断断续续的暴露在低水平剂量的辐射环境下(X射线、射线或中子)。慢性照射产生的作用,只有在照射后的一段时间后,才可能被察觉。这种作用包括:DNA变异;诱癌;良性肿瘤;白内障;皮肤癌;先天性缺陷.例如,因小剂量照射引起的白血病,从受照到发病的潜伏例如,因小剂量照射引起的白血病,从受照到发病的潜伏期约为二年,肿瘤潜伏期为五年;期约为二年,肿瘤潜伏期为五年;11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外照射防护技术p在辐射防护中有三个主要因素:时间,距离,屏蔽n时间防护 缩短受照时间是简易而有效的防护措施。n距离防护应使操作人员尽可能远离辐射源。n屏蔽防护在辐射源周围增加屏蔽,将减少照射。防射线和X射线铅、铁、水泥、砖、石、铅玻璃等;防射线铝、玻璃、有机玻璃等;防中子辐射石腊、硼酸、水等;12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内照射的防护p内照射与外照射的显著差别是,即使不再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已经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仍然在体内产生有害影响。p造成内照射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吸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饮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吃了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放射性物质从皮肤、伤口进入体内。13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p防护措施机械通风,利用通风装置不断排出被污染的空气,并换以清洁空气;空气净化,通过空气过滤、除尘等方法,尽量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粉尘或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放射源隔离,在放射性气体高析出率的矿山,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岩壁和矿石的放射性气体析出量。加强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带高效过滤材料做成的口罩、医用橡皮手套,穿工作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操作人员要带头盔或穿防护衣作业 做好防尘工作。14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电磁波)p高频电磁场与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n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统称射频辐射射频辐射,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的频段,波长范围为1mm3km。n接触机会:工业加热:高频感应:焊接、金属熔炼、金属热处理、半导体提纯。高频介质加热:塑料制品热合,木材、棉纱烘干,高频热处理农作物种子微波加热:工业、食品加工、烹饪。国防、科研应用:无线电测位、雷达导航、探测、通讯。15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对机体的影响p神经系统:n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n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p血液改变:微波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p眼睛:微波导致眼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浑浊。p生殖系统: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紊乱。16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防护措施171)高频电磁场的防护屏蔽远距离操作和自动化合理布局2)微波的防护屏蔽合理配置工作位置健康检查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紫外线安全防护p波长(0.02-4)10-7m的电磁波称为紫外线,凡物体温度超过1200 ,均可产生紫外线。随着温度升高,波长变短,强度增大。p太阳光、冶炼炉、电焊、气焊、探照灯、紫外灯。18电焊作业电焊作业夏季露天作业夏季露天作业(1 1)对机体影响)对机体影响皮肤:红斑反应,电光性皮炎眼睛:电光性眼炎急性角膜结膜炎。(2 2)防护措施)防护措施设置隔离屏障个人防护:长袖长裤、防护眼镜、面罩。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红外线辐射防护p波长为0.76mm-1mm范围的电磁波。p凡是温度为K氏零度(-273.15)以上的物体,都发射红外线。p物体温度越高,产生的红外线波长越短,辐射强度越大。p接触机会:太阳光、金属加热、熔融玻璃、强发光体(钨灯、氖灯、红外探照灯)、炼钢、轧钢、焊接。19(1 1)对机体影响)对机体影响 皮肤 眼睛(2 2)防护措施)防护措施 密闭、阻隔、防护服、防护镜。红外加热设备红外加热设备第四节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n激光及其安全防护p接触机会n工业、军事、科研、医学上都有应用p对机体的影响n对眼睛:角膜损伤、白内障、视力疲劳、眼痛等n对皮肤:红斑、水泡、焦化p防护措施n安全教育与安全制度n防护设施n严格遵守卫生标准20第五节 工业微气候及特殊气压环境n微气候的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n不良微气候中的人体防护n特殊微气候高气压环境n特殊微气候低气压环境21第五节 工业微气候及特殊气压环境n什么叫微气候?什么叫微气候?p由生产工艺决定的要求人们所处的人工气候环境称为工业微气候工业微气候。22一、微气候的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n微气候的类型p高温强辐射作业p高温、高湿作业p夏季露天作业23微气候的类型p高温强辐射作业n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n机械制造工业: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n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炉窑车间;n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24炼钢车间炼钢车间微气候的类型p高温、高湿作业:高气温、高气湿,热辐射强度不大。n印染、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达90以上。n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25微气候的类型p夏季露天作业:太阳、被加热的地面、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n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26夏季建筑工地劳动夏季建筑工地劳动一、微气候的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n微气候对人体的影响p体温调节27高温环境高温环境劳动代谢产热劳动代谢产热高温环境下代谢增加高温环境下代谢增加温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体内蓄热、体温升体内蓄热、体温升高高体温调节中心体温调节中心散热反应散热反应皮肤血皮肤血管扩张管扩张血液流向血液流向体表体表皮温升皮温升高高汗腺分汗腺分泌增强泌增强血液重新血液重新 分布分布一、微气候的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p水盐代谢28一、微气候的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p消化系统p神经系统 n高温,热辐射高温,热辐射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的工作能力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准确性、反应迟钝、反应迟钝工伤事故工伤事故p国内外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炎热季节,特别是国内外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炎热季节,特别是7-87-8月份,月份,发生事故较多。发生事故较多。29二、不良气候中的人体防护n高温防护p通风降温。通风可以排出热空气而调节温度。p个体防护。穿戴高温防护服,以阻止辐射热的烘烤。n低温防护p佩戴适宜的防寒用具p全身穿着保暖轻便服装30三、特殊微气候高气压环境n高气压作业及其对人体的影响p高气压作业类型n潜水作业。n潜函作业。p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n加压时,可出现内耳充塞感、耳鸣及头晕等症状,压力上升太快时,可压破鼓膜。n在持续高压下,可发生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变。n从高压到低压时,致使溶解在组织和血液内的氮来不及经肺排出而引起的减压病。31三、特殊微气候高气压环境n减压病及其预防p发病机理。n压力骤然下降时,体内溶解状态的氮将迅速变成气泡,积存与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栓塞。p临床表现n皮肤瘙痒n肌肉关节疼痛n神经系统损害n其他系统和组织损害32三、特殊微气候高气压环境n治疗p加压治疗n高压氧舱,具体减压时间和步骤根据实际病情而定。p辅助治疗n热水浴、红外线、按摩等物理疗法均可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纠正组织缺氧的目的。n预防措施1)改革生产工艺2)严格执行减压规程3)卫生保健措施4)营养食品的供给。33三、特殊微气候低气压环境n高原(山)环境对人体的影响p气压与氧分压n高原(山)反应的临界高度为海拔3000m。p低温与低湿n高原(山)地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高度增加,绝对湿度也迅速减小。p太阳辐射线n在高原地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强度远远高于平原地区。34三、特殊微气候低气压环境n高山病p高原(山)反应症缺氧表现轻重与海拔高度、升高速度、劳动强度以及个人状况等有关。p高原(山)肺水肿一种严重的急性高山反应,多发生在海拔3500m以上地区。p高原(山)昏迷发病高度一般在海波4000m以上。p高原心脏病发病多为3000m以上高原地区居住36个月以上者。p高原血压异常表现为高原高血压、高原低血压p高原红细胞增多症p混合型高山病35三、特殊微气候低气压环境n高山病的预防(1)进行全面体格检查(2)加强适应性锻炼(3)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防护(4)做好卫生宣传工作(5)加强医疗防护工作36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n常用照明度量单位及其应用p光通量n光通量是最基本的光度量,它可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n是用国际照明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眼视觉特性(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评价的辐射通量,单位为流明(lm)。n利用光电管可测量光通量。p发光强度n发光强度简称光强,是指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常用来描述点光源的发光特性。37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n常用照明度量单位及其应用p照度n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司(lx)p亮度 n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亮度的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38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n光环境与照明p天然光照明n光源是太阳,在采光设计中,确定窗户的大小、位置和形状是至关重要的。p人工光照明n电光源种类n人工光照明方式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39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n照明的基本要求p合适的亮度以及避免眩光 n限制光源亮度。n合理分布光源。n光线转为散射 n对于反射眩光,通过变换光源的位置或工作面的位置,使反射光不处于视线内 n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对比p均匀的照度与亮度分布p照度的稳定性p设置应急照明40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n厂房照明与色彩调节p颜色的生理作用n能够提高视觉工作能力和减少视觉疲劳。n眼睛对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敏感性。p颜色的心理作用n冷暖感n兴奋和抑制感n前进后退感n轻重感n轻松和压抑感n大小感41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p环境色的应用n生产车间的色彩调节根据车间特点选用一种主色调,另配一到两种辅助色一般生产车间应使用明度较高的颜色,以提高照明效率从天棚到地板明度应依次降低,以在心理上造成一种稳定感充分利用颜色的心理作用,改善视觉印象。n机器、设备和工作台的颜色选择色调和谐协调人机关系42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n安全色的应用p红色表示禁止禁止、停止停止、消防消防和危险危险的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停止按钮和停车、刹车装置的操纵把手、仪表刻度盘上的极限位置刻度、机器转动部件的裸露部分、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条带及文字,危险信号旗等。p黄色表示注意注意、警告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道路交通路面标志、皮带轮及其防护罩的内壁、砂轮机罩的内壁、楼梯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的踏步前沿、防护栏杆及警告信号旗等。p蓝色表示指令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指令标志、交通指示标志等。p绿色表示通行通行、安全安全和提供信息提供信息的意思。可以通行或安全情况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43第六节 光环境与视觉保护44 警告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提示标志:禁止标志:禁止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四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12668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