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

收藏

编号:21104899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05MB    格式:PPTX    上传时间:2023-05-19
10
积分
关 键 词:
2019秋新教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政权 更迭 民族 交融 2019
资源描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中国历史的本土叙述聚焦于统一与军事统治的时代,由是,汉朝终结于宗教起义和地方军阀之手后的四个世纪的历史较少被关注。这一时代的次要地位还表现在它缺乏任何早就商定的名称,传统史学按照时代划分,现代中国学者称呼这个时代为魏晋南北朝,西方学者曾建议以分裂时代或中世纪早期来取代这个称呼,但是对于前者,人们认为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下是这个国家的常态,而后者则是以西方模式来规定中国历史。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以宦官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而结束,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十常侍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灵帝(168年-189年)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黄门常侍)。其中以张让以及赵忠最为受宠,汉灵帝曾说过:张常侍(张让)是我爸爸,赵常侍(赵忠)是我妈妈。据后汉书记载,这十二人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贱,为人蠹害。在黄巾之乱时立有大功的皇甫嵩因为得罪十常侍,结果见谗于朝廷,郎中张钧因向灵帝请求诛除十常侍,结果被诬陷而死于狱中。黄巾之乱黄巾之乱,是中国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由张角等人领导,它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逐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与三国时期的到来凉州之乱东汉末年发生的凉州之乱(184年至189年)是中国西部的凉州(约在今甘肃武威)一起羌人反对汉朝朝廷的起事。小月氏和同情他们的汉朝叛军很快加入,意图从朝廷手中夺取凉州的控制权。此乱在黄巾之乱后不久,是一系列导致东汉衰亡的变乱之一。虽然相对未受到传统史家们的重视,此乱仍有着持久的重要意义,动摇了中央朝廷对西北的控制,为未来数百年胡人在此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一、三国与西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西晋统一五胡内迁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衣冠南渡永嘉元年(307年)九月,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移镇建邺(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但司马睿到建邺后因司马睿没有名望而并未得到江南民众的支持,一个多月都没有任何人拜访。王导正因此而感到忧虑,此时王导堂兄王敦到建邺,王导于是与王敦计划如何提高司马睿的名望。次年三月上巳节,王导趁节日的机会要司马睿出行观看习俗仪式,其间乘坐肩舆,王导和王敦等有名望的北方士族则在后骑马跟随,令司马睿甚具威严。江南士族纪瞻、顾荣等见司马睿如此十分惊惧,都在路旁拜见他,王导趁此劝司马睿与江南士族合作。自此司马睿就渐渐得到江南士族的支持,百姓亦归附。因王导和王敦尽心辅助司马睿,当时人都称王与马,共天下。二、东晋与南朝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创立之初度。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准是家世道德道德才能三者并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家世则越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家世则越来越重要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准到西晋时形成到西晋时形成“上品无寒上品无寒门门下品无士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的局面。评价: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评价: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经济重心南移时间: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农业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手工业南北朝白瓷灌钢法:商业:宋书记载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说:“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汉氏以来,民户雕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盖东西之极盛也。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在位三十年期间,励精图治,史书称自义熙十一年(415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动,民不外劳,役宽政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北魏统一北方: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早期国语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国史之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直书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同时株连被杀的还有崔浩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巩固统治。2、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目的:孝文帝改革内容:孝文帝以旧都平城为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邑为历史名都,物富民丰,交通便利,便于经略海内,控制中原,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以南伐为名,进驻河洛,定为京师。魏书任城王云传记载洛阳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李冲传中孝文帝言:朕欲从此通渠于洛,南伐之日,何容不从此入洛,从洛入河,从河入汴,从汴入清,以至于淮?下船而战,犹开户而斗,此乃军国之大计。迁都原因迁都原因平城平城洛阳洛阳地理地理位置位置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发,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经济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展需要展需要农业发达农业发达;政治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保守势力强大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军事军事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历史历史北魏定都近北魏定都近100100年年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直接原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政治统治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禁胡语、说汉语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改服装首先改变衣着,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尊孔子孝文帝迁都洛邑后,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后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祖先。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后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于太和八年(484年),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废除宗主督护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于太和十年(486年),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西魏及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远的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内容:从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实行均田制的诏令,先立户口确定人数,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政府向农民分配一定数额露田,农民年满66岁或身死后须归还官府。露田只能种植谷物和桑麻,不许栽种树木,并不许买卖。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下启唐代租庸调法。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2.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和社会繁荣3.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南朝将领刘庆之南朝将领刘庆之出使洛阳,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感叹:出使洛阳,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感叹:“自晋宋以来,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分裂,是指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元修在年底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在长安立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东魏政权在高欢的控制中,550年,被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北齐而取代;西魏政权在宇文泰的控制中,557年,被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而取代。北周-隋统一全国关陇集团 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初期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到西魏时,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是军政合一的,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柱国,为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立,意为军队的高级统帅,两汉时取消,宇文泰再兴西魏时又重新设立。在西魏大统十六年以前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共封给八个人,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当时号称“八柱国家”11 12 ,其中宇文泰总领诸军,而元欣为西魏皇族,兵权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将军,即为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10489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