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期中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收藏

编号:2110394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7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3-05-19
10
积分
关 键 词:
媒体 期中考试 重点 知识 总结
资源描述:
1 .数字媒体的概念: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处理、传播、获取的信息媒体,这些媒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及其编码和存储、传输、分发、显示的物理媒体。.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全媒体、融媒体2 .数字媒体系统从数字媒体的策划、制作、传播到用户消 费的全过程来看,数字媒体系统是由媒体 机构、媒体产品、媒体技术、媒体内容、媒体网络和媒体终端6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数字媒体系统。【数字媒体机构:负责监管媒体产业的政府部门以及从事数字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 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政府、企业等。2.数字媒体产品:又称数字媒体服务,向用户提供文化、艺术、商业等各领域的服务产品。如视频节目、网络游戏、手机报等。3.数字媒体技术:指数字媒体信息获取、处理、存储、生 成、输出等技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交 互的技术,主要包括存储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影视剪辑技术等。4.数字媒体内容:又称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5.数字媒体网络:服务于数字媒体产品的传播。按照依托网络的不同,主要包数字广播电视网、移动互 联网等网络。6.数字媒体终端:数字媒体产品的承载设备,是用户享受 数字媒体产品,感受数字媒体内容的有形载体。如笔记本 电脑、智能电视机、手机等。】3.传 统 媒 体和数字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核心区别在于媒体传播的渠道是否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征,而不是媒体存在的形式。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竞争合作的关系。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会导致媒体市场发生本质的变化,不转型、仍然按照原有方式运作的传统媒体必然越来越经营困难甚至被淘汰。4.数字媒体时代“渠道为王”“内容为后”“商务飞妃”“渠道”就是数字化信息传播方式,“商 务”的实现依托于数字媒体产品,而“内 容”就是用户切实感受到数字媒体产品的表现形式。5.传 媒产业科技新热点大传媒时代的传媒产业之“变”大传媒产业的出现 移动互联上的大传媒平台 网络与受众环境的变化 多屏融环境合、三网融合与产业融合 传媒企业成长与资本运营6 .三网融合 2 0 1 5 年 8月 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2 0 1 5 年 8月 2 0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7 .、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以有线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要求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专 网、公网、中国的可管可控模式,颁发互联网电视7大牌照:(中央电视台为申请主体)、杭州华数(浙江、杭州电视台联合申请)、上海文广一一百视通(上海电视台为申请主体)、南方传媒(广东电视台为申请主体)、湖南广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盒子小米盒子 乐视盒子 红雷盒子 华为秘盒等智能电视操作系统/2014年6月6日,在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l.Oo l.Oo/2015年12月2 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 2.0。华为主要承担的是2.0的开发工作,阿里主要负责2.0内置的电视购物商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8.与的区别网 络:电视内容的传播基于电信运营商搭建的专用网络(城域网);的传播是以公共宽带互联网或运营商专网作为基础。终 端:的终端为运营商集成普通家庭电视;的终端为机顶盒+显 示 屏(电视、电脑、手机等),机顶盒甚至可以置于电视机内。9.3D技术3 D 成像是靠人两眼的视觉差产生的。人的两眼(瞳孔)之间一般会有8 厘米左右的距离。要让人看到3 D 影像,就必须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使两副画面产生一定差距,也就是模拟实际人眼观看时的情况。3 D 的立体感觉就是如此由来的人眼通过两眼看到的图像差异感知立体效果,称作双眼立体视觉。正视差:物体看起来在屏幕后方负视差:物体看起来在屏幕后面真 3 D 电影 阿凡达、少年派、美人鱼伪 3 D 电影(2 D 立体转制)泰坦尼克、钢铁侠、画皮2、太极3 D 动画电影三维动画软件:熊出没2 D 转制:狮子王、大闹天宫3 D 显示技术一一红蓝技术红蓝3 D:通过不同颜色的眼镜过滤不同的 颜色而看到不同的影像3 D 显示技术-偏振式3 D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通过在显示屏 幕 上 加 放 偏 光 板,可以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3.8 3 D技术两幅画面,当画面经过偏振眼镜时,由于偏振式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3 D显示技术-快门式3 D/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 2 0)来实现3 D效果,属于主动式3 D技术。/当3 D信号输入到显示设备(诸如显示器、投影机等)后,1 2 0的图像便以帧序列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 D眼镜刷新同步实现左右眼观看对的图像,并且保持与2 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3 D显示技术一一全息投影/全 息 投 影3 D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是一种无需佩戴眼镜、观众就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的3 D技术。/3 D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摄像投影至全息投影膜上,让你看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它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3 D全新立体影像。1.传声器和扬声器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换能器,称为电声器件。2.传声器:一种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又称话筒或麦克风。传声器的分类:按接收声波原理分:声压式和压差式。按能量转换方式分:动圈式、电容式、压电式等。按指向性分:无指向性,单指向性,双指向性。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传声器是动圈式传声器和电容式传声器。无线传声器:无线传声器能把换能后的声频电信号调制在一个载波上,经天线辐射到附近接收点。3.传 声器的指向性特性和特点无指向性:全指向性,传声器在所有方向上的灵敏度相同。双指向性:8 字形,传声器在相对的两个方向上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在与之垂直的方向上灵敏度为零。单指向性:心形,传声器只在一个主方向上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在与之相反的方向上灵敏度接近于零。强指向性:超指向性,传声器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有很高的灵敏度,而在其它方向上则灵敏度接近于零。(&)无指向性(b)双指向性(c)单 指 向 性(d)超指向性全指向性 8字形 心形 强指向性传声器的指向性图4./扬声器:将按声音变化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有电动式、压电式、舌簧式等。/电动式扬声器又可分为纸盆式扬声器、球顶式扬声器和号筒式扬声器。顶式扬声器和号筒式扬声器。扬声器箱(音箱)1.敞开式音箱2.封闭式音箱3.倒相式音箱3.倒相式音箱4.组合音箱5.立 体 声()的概念聆听者借助双耳听觉特性,通过对电声系统重放声场的深度感声系统重放声场的听觉感受,重新获得关于原声场空间信息的听觉印象6.立体声的概念单声道系统使用一个声道进行录音和重放的声音。特点:声音都来自一个方向或是一个点,听起来贫乏无味。双声道立体声系统使用两个声道,并且两个声道再录音再放音的过程中是相互独立、不互相干扰,但两个声道信号又有声学上的关联。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系统在双声道立体声基础上增加了数量不等的环绕声道,构成全景立体声。7.环绕立体声环绕声除了能使节目产生生动的临场感和渲染力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扩大了听音的范围。中间声像的准确定位,加大了有效听音范围。尤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避免了由于声像偏移造成的声画脱节现象。环绕声制作硬件要求:监 听 音 箱 的 摆 放;控制台的要求;多声道记录载体;房间声学条件8.声道立体环绕声*以最佳听音点的正面为轴线摆放中置音箱;*左右音箱到最佳听音点的连线与轴线分别形成3 0 度连线与轴线分别形成30度 的 夹 角;*左右环绕音箱与轴线的夹角分别 为 110度左右*低音效果音箱的摆放要偏离轴线。9.拾音技术(1)强度差(声级差)式、式(2)时间差*大间距:式、树等*小间距:、等*人头方法:人 工 头(仿真头)、真人头拾音等1 0.立体声的拾音技术(1)强度差拾音方式式:两只指向特性完全相同的传声器按一定的角度紧靠排列式:-M传声器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指向性,传声器的轴向指向声源,拾取前方声源总的声音信号,即声源左右方向的和信号;即声源左右方向的和信号;S传声器则必须采用8字形指向性,传声器的轴向指向左边,与M传声器的轴向垂直,主要拾取的是两边混响成分比例较高的声音信号,即声源左右方向的差信号。(2)时间差拾音方式是以时间差为主,也有强度差、相位差、音 色 差的复合拾音方式。通常采用两只(或三只)传声器,间距十几厘米到几米,平行或设置一定夹角,于声源正 前 方。*式:两个型号、指向特性完全相同的传声器以一定间距并排摆放。*组合拾音制式:在每一个声道使用指向特性不同的两只传声器来获得不同的音色特性以提高声音品质,使音色更加丰满。*人头拾音制式:在“人头立体声方法”中,除 拾 取“时间差”、“强度差”和“相位差”外,加强了“音色差”信息的作用,使立体声信号更加接近人在自然听音状态下听到的声音。*录音人在耳道口佩戴两只微型传声器,就同人戴耳塞机一样;*录音时人头不可晃动,否则重放声像就会混乱;*录音时不能出噪声,尤其注意不能出现衣服的磨擦声;*另外,录音时,录音人应该选择厅堂最好的听音位置录音。*人工头(仿真头)拾音制式:为了逼真的再现人耳听到的声音,人们发明了人工头拾音制式,也称仿真头拾音制式。人工头拾音制式是用木料和塑料制成的假人头形状,直 径 17-21,在耳道的末端分别装有两只全方向指向特性的传声器,两传声器的输出分别馈送到立体声的左右通道。1 1.音频的数字化采样人耳听觉的频率上限在2 0,为了保证声音不失真,采样频率应大于40o实际使用的标准的采样频率为4 4.1,这样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成分均可恢复。由于不同质量的声音其频率覆盖范围不同,在 实 际 应 用中,可根据声音类型和质量要求,选 择 采 样频率。常用音频采样率:8、1 1.0 2 5、1 6、2 2.0 5、4 4.1、4 8 9 6量 化【将采样值离散化,即量化成一个有限个幅度值的集合x()l量化 级 数M量 化 位 数(比 特 数)n2%根据对人类听觉响度感觉测定:8位量化位数可满足于电话通信的要求;1 6位量化位数可从好的家用立体声中重现理想效果,相当于音质。编 码【音频模拟信号经过采样与量化之后,为把数字化音频存入计算机,需 对 其 编码,即用二进制数表示每个采样的量化值】编码:一种最方便简单的编码方法是脉冲编码调制,常称为()编码。它是一种未经压缩的数字音频信号,常作为一种 参 考 信 号,以便其他编码方法与之比较,或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压缩编码00000100012001030011401005010160110701118100091001101010111011121100131101141110151111总结音频数字化的步骤:采样:时间的离散化量化:幅度的离散化编码:数值的二值化1 2.数字音频音质与数据量音质基本概念: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与频率的范围成正比;频率范围越宽,音质越好影响音质因素:数据的采样频率及量化位数。采样频率越低,量化位数越少,音质越差音频数据大小:数字化文件数据量(字节/秒)=采样频率0 (量化位数()/8 )*声道数影响数据量因素:数据的采样频率及量化位数。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多,数据越大1 3.音频压缩编码技术与标准(6 7)*必要性:音频的压缩和编码对音频的加工、存储和传输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行性:对数字音频信息的压缩主要是依据音频信息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人耳对音频信息的听觉冗余度。*根据压缩后的音频能否完全重构出原始声音可以将音频压缩技术分为无损压缩及有损压缩两大类。*音频数据压缩方法很多,不同的压缩技术,其算法的复杂程度、音频质量、算法压缩效率以及编解码延时等都有很大的不同。1 4.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标准数字音频压缩技术(,动态 图像专家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于 1 9 8 8 年成立的专门针对运动图像和语音压缩制定国际标准的组织。1、2、4、7 及 2 1 等。(1)1 数字音频压缩技术在音频压缩标准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音频,也是国际上第一个高保真声音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在 1 中,对音频压缩按复杂程度规定了三种模式,即层I、层n (即掩蔽型自适应子带编码和复用,又称2),层I I I (又称3)。1 层 I 应用:中使用的音频压缩,典型码流为每通道1 9 2;1层n 应用:数字演播室、等数 字节目的制作、交换、存储、传送,典型码流为每通 字节目的制作、交换、存储、传送,典型码流为每通 道 1 2 8;1 层in应用:3的复杂度显得相对较高,编码不利于实时,但由于3 在低码率条件下高水准的声音质量,广泛应用于软解压及网络广播。典型码流为每通道6 4。1数字音频的参数概述:采样频率:3 2、4 4.1、4 814音频码率:3 2-1 9 2 单声道、6 4-3 8 4 立体声(2)2数字音频压缩技术在 1 基础上增加了几个方面内容:增加了低采样率和低码率:保 持 1声音的单声道和立体声的原有采样率的情况下,2又增加了 3种采样率,以便提高码率低于6 4 时的每个声道的声音质量。支 持5.1路环绕声:能提供5个全带宽声道(左、右、中和两个环绕声道),外加一个低频效果增强声道。支持多达8种语言或解说。21和2音频参数的比较抽 样 频 率(KM?)16 22.05 2432 44.1 4832 44.1 48压缩码率(KbiVs)Layer I32-25632(单声道)384(双声道)Layer II8-16032(单声道)384(双声道)Layer in8-16032(单声道)384(双声道)支持声道数5.1声道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应用领域DVD、DVB、HDTVCD-ROM.VC、DAB、vnn i n-rv(3)4数字音频压缩技术1 于 1 9 9 9 年 2 月正式公布了 4 (1 4 4 9 6)标准第一版本。同年年底4第二版亦告底定,且于2 0 0 0 年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2 .与 1 和 2 相比,4 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服务以及远程监控。3 .共包含2 7 个部分。4 (先进音频编码)4(代码激励线性预测)4 (谐波矢量激励编码)等4 4 (先进音频编码)杜比实验室的结论:1 2 8 的立体声音乐被专家认为不易察觉到与原来未压缩音源的区别;格式在9 6 码率的表现超过了 1 2 8 的3格式;是唯一一个,能够在所有的试听测试项目的获得“优秀”的网络广播格式(4)杜比3 音频压缩技术公司研究开的3技术标准是目前为止在广播 电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音频压缩技术标准。它最多可以对6个比特率最高为4 4 8 的单独声道进行编码,具备5.1环绕声功能,在数字电视、影院系统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美国、欧洲I、澳大利亚等国家数字电视 纷纷采用3 作为数字电视的伴音标准,使其应用更为广泛,得到业界的共同认可。(5)标准1.是数字影院系统()的缩写,其系统设计的目的是给电影院系统提供环绕立体声的音频编码技术方案。2.目前在美国有超过百座影院,其环绕声效果与3相似。(6)1.是 的 缩 写,是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项数字音频编码技术,目前是音频编码的国家标准。20 0 7 年1月被批准成为中国电子行 业标准(标准号1136 8-20 0 6 )。2.音频标准可应用于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数字电影院、激光视盘机、网络流媒体、及移动多媒体等领域。1 4.数字音频文件格式(P6 3)数字音频文件定 义:模拟的音频信号经过模数转换(转换)直接形成的二进制数字序列,该文件没有附加的文件头和文件结束标志。特点:音源信息完整,但冗余度过大;音源信息保存完整,音质好。应用:因为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所以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比 如(7 26 5 0).3 压缩音频文件 定义:采 用1标准音频数据压缩编码中层标准音频数据压缩编码中层I I I技术压缩之后的数字音频文件 特点:压缩比高、数据量小、音质好,压缩比例有10:1、17:1甚 至7 0:1;数据率可以是6 4,也可以是320 应用:可以在个人计算机、3半导体播放机和上进行播放;适合用在 互联网和各个领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音频格式文件。波形音频文件 定义: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特点:声音层次丰富、还原性好、表现力强;如果采样率高,其音质极佳;但数据量大。应用:电子幻灯片软件、各种算法语言及多媒体平台软件可直接使用,适合多媒体系统、音乐光盘制作等 音频文件 定义:标准激光盘文件,4 4.1、1 6量化、双声道。特点:音质好,但数据量大;在环境中,用播放器播放。使 用:某些计算机算法语言支持该格式,比 如 语言。流式音频文件 定义:研制的一种压缩离散文件或流式文件,它提供了一个3 之外的选择机会。特点:相对于3具有较高压缩率和良好音质。当小于1 2 8时最为出色且编码后音频文件很小;当大于1 2 8 时音质损失过大。应用:支持格式的3 随身听,以及网络电话流式音频文件 定义:推出的一种音乐压缩格式,其压缩比可达到9 6:1,因此在网上比较流行。特 点:经过压缩的音乐文件可以在通过速率为1 4.4 的上网的计算机中流畅回访。应用:互联网,采用流媒体的方式可以实现网上实时播放,即边下载边播放。音 频文件 定义:一种计算机数字音乐接口生成的数字描述音频文件,文件中包含音符、定时和多达1 6 个通道的乐器定义。特 点:文件不记载声音本身波形数据,用数字形式记录声音特征,演奏乐器或重放时,将数字描述与声音对位处理;数据量小。应用:主要用于计算机声音的重放和处理。文件格式与说明63页5.,人 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说话方-收听方意图文章输入A)明(机语1 T册成传输系统(编码、解码)文本解析语音合成*空间传播应答文生成I:第一类人机语音通信问题I I:第二类人机语音通信问题语音理解行动计算机处理发音收听认识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语音信息处理过程16.语音增强技术语音增强:从带噪声信号中提取尽可能纯净的原始语音。由于干扰通常是随机的,从带噪声语音中提取完全纯净的语音几乎是不可能的。语音增强主要是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改进语音质量,消除背景噪声,使听者乐于接收不觉疲劳;二是提高语音可懂度。*语音增强不但与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有关,且涉及人的听觉感知和语音学。经典语言增强方法:一 般 滤 波 法/梳 状 滤 波 法/维纳滤波法/自适应滤波法语音增强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干扰 军事通信中 窃听技术中 语音识别技术也需要语音增强1 7.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是研究如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 术自动提取以及决定语音信号中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信息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语音识别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信号处理、物理学(声学)、模式匹配、通 信 及 信息物理学(声学)、模式匹配、通信及信息理论、语言语音学、生理学、计 算 机 科 学(研究软硬件算法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用于识别系统中的各种方法)、心理学等。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语音识别是一个模式识别匹配的过程,即从经预处理后的语音波形中提取语音信号特征,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的关键,然后与经过训练建立的模式库进行比对(模式匹配)按照相应的准则得出最佳的识别输出。语音识别技术的难点:1.对自然语言的识别和理解。首先必须将连续的讲话分解为词、音素等单位,其次要建立一个理解语义的规则。2.语音信息量大。语音模式不仅对不同的说话人不同语音信息量大。语音模式不仅对不同的说话人不同,对同一说话人也是不同的。3.语音的模糊性。说话者在讲话时,不同的词可能听起来是相似的。这在英语和汉语中常见。4.环境噪声和干扰对语音识别有严重影响,致使识别率低。国外的应用一直以苹果的、谷歌的为代表。国内方面,科大讯飞、云知声、盛大、捷通华声、搜狗语音助手、紫冬口译、百度深度语音等系统都采用了最新的语音识别技术,市面上其他相关都采用了最新的语音识别技术,市面上其他相关的产品也直接或间接嵌入了类似的技术。18.语音合成技术作用:将文本状态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息。语音合成最基本的目的是让机器模仿人类 的语言发音来传送信息。用语音合成来传递语音有以下特点:1.不用特别注意,任何人都可以理解;2.可以直接使用电话网和电话机;3.可以直接使用电话网和电话机;4.无须消费纸张等资源。应用领域:自动报时、报警、公共汽车报站、电话查询业务、语音咨询应答系统等。语音合成:是一个分析一一存储一一合成的过程:分析一一存储:选择适当的语音单元(最小合成 单元),用一定的参数编码方式或波形方式进 行存储,形成语音库。行存储,形成语音库。合成:从语音库中找出相应的基本单元进行拼接,合成出语音。语音合成方法主要有:波形编码语音合成、参数式分析语言合成和规则语音合成技术19.音频编辑技术音频编辑方法主要是对音频波形进行裁剪、切分、合并、锁定、编组、删除、复制以及对音频进行包络编辑和时间伸缩编辑。编辑软件:,等。1 .可 见 光 与 颜 色(P 6 9)不发光体的颜色与照射光的光谱和不发光体对照射光的反射、透射特性有关。:红旗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红色;绿叶反射绿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绿色;白纸反射全部太阳光而呈白色;黑板能吸收全部太阳光而呈黑色。绿叶拿到暗室的红光下观察成了黑色,这是因为红光源中没有绿光成分,树叶吸收了全部红光而呈黑色2 .色 温(7 0)绝对黑体:既不反射也不透射光线,而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绝对黑体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色温:当光源发射光的相对辐射功率谱及相应颜色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完全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全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单位以绝对开氏温度(K)表示。注意:色温并非光源本身的实际温度,而是表征光源波谱特性的参量。规律:在几种标准白光中,色温较低者,偏红;色温较高时,偏蓝。3.相加混色:三基色光相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三种基色亮度之和III 相加混色0 色度 255 0 色度 255 0 色度 2554.相减混色:应用于彩色印刷、绘画等。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二品红白色-蓝色=黄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 减 混 色 就 是 以 吸 收 三 基 色 比 例 不 同 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所以又 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5.媒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用某种技术或 手 段 将 模 拟 信 号 的 图 像 数 字 化,然后借助于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图像识别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6.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变换 图像变换目的在于是处理问题简化、有利于特征提取、加强对图像信息的理解。图像增强:图像增强处理主要是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信息,而减弱或去除不需要的信息,从而使有用信息得到加强,弱或去除不需要的信息,从而使有用信息得到加强,便于区分或解释。图像复原:图像复原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干扰和模糊,恢复图像的本来面目。典型的例子:图像去噪。图像压缩编码:压缩图像的数据,便于存储和传输。如压缩标准。图像压缩编码技术:霍夫曼编码预测编码 编码算术编码变换编码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2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融媒体期中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10394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