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1060442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施化学与材料科学系08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150119康颖指导老师:张少华教授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接受光气法来生产聚碳酸酯。关键词:光气法聚碳酸酯双酚A通用工程塑料、前言聚碳酸酯结构式:常用缩写PC(Polycarbonate)化学名: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它是一种无味、无毒、透亮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聚碳酸酯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进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本文所述聚碳酸酯即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与

2、PA(尼龙,Polyamide,聚酰胺)、POM(Polyacetal,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PBT(Polybutylec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改性PPO(PolyPhenyleneOxide,聚苯醚)一起被称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以耐冲击强度高而被誉为塑料之“冠”是使用范围特别广泛、性能优异、备受欢迎的主要热塑性工程塑料品种之一。聚碳酸酯是五十年月末开头进展的合成材料。聚碳酸酯树脂的可见光透过率在90%以上,具有突出的抗冲击力气,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及耐化学腐蚀性,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还

3、有自熄、易增加阻燃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亮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猜想我们我们国家聚碳酸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至2022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400万t。聚碳酸酯产量年增长可能达到9%,销售量年增长将达10%36。物理性质:密度:g/cm线膨胀率:X10cm/cmC;热变形温度:135C。化学性质:聚碳酸酯耐弱酸,耐中性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二、生产工艺710聚碳酸酯(PC)树脂生产工艺

4、分为有溶液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界面缩聚光气法以及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四种。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是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已完全淘汰。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简称酯交换法,又称本体聚合法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以苯酚为原料,经光气法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DPC);然后在微量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与双酚A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一步缩聚制得聚碳酸酯产品。该工艺流程短,无溶剂,全封闭,无污染,生

5、产成本略低于光气法;但产品光学性能较差催化剂易污染。副产品酚难以去除,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低,应用范围有限;再加上搅拌、传热等问题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吨位工业化生产。界面缩聚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聚碳酸酯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双酚A首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后加人二氯甲烷通入光气,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PC,然后经缩聚分别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PC产品。此工艺路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高不用脱除溶剂,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和连续生产,而且产品纯净、易加工、相对分子质量高、能满足各种性能要求的用途,在聚碳酸酯生产工艺中占确定优势。目前世界上约有90%的PC生产接受该工艺。

6、但由于生产中使用剧毒光气且要用到二氯甲烷溶液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有影响,目前也处于限制进展状态。近年来,对该法的主要改进体现在环状齐聚物的开环聚合和后处理工艺方面。环状低聚物开环聚合新工艺不仅改善了产品的加工性能,而且成本有所降低,其关键步骤是制备环状低聚物。双酚A与光气反应生成双酚A-双氯甲酸酯,经水解缩合生成环状低聚物,再进一步缩合即可得到产品聚碳酸酯。此工艺比熔融缩聚更为有用,且为活性聚合,在较短时间内可制得比传统产品相对分子质量高10倍的聚碳酸酯产品11。本文主要介绍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界面缩聚工艺是目前世界上聚碳酸酯的主要生产工艺,迄今世界上接近90%左右生产力气的装置仍

7、使用界面光气法。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是以双酚A和光气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苯酚为分子量调整剂,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缩聚而得。有关的化学反应如下:CH,7H3CH.-.Cl+NaCl+(20+1)10、原料配制(1)双酚A钠盐水溶液(水相)的配制物料比:双酚A:氢氧化钠=1:(摩尔比)先将氢氧化钠配制成质量分数7%的水溶液,加至双酚A钠盐配制槽中,在搅拌下将双酚A、抗氧剂NaHS03、相对分子量调整剂苯酚等一起加入双酚A钠盐配制槽中,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透亮溶液。(2)光气的二氯甲烷溶液(油相)的配制二氯甲烷溶剂置于溶剂主管中(按1kg双酚A用5L二氯甲烷的配比送入二氯乙烷冷却器,用冰盐水冷却至

8、0C,然后由上部进入光气、二氯甲烷混合器中。光气经转子流量计计量经过缓冲罐进入光气、二氯甲烷混合器中与二氯甲烷混合(双酚A:光气=1:),混合器的溶液温度0C5C。、光气化反应和缩聚反应(1)光气化反应双酚A钠盐水溶液送去钠盐冷却器冷至10C,然后与光气在光气化反应器反应(预聚反应)。光气化分反应器是带夹套和内置蛇管的冷却装置。(2)缩聚反应光气化反应后的物料温度约12C,与三乙胺催化剂混合后进入塔式缩聚反应器,反应时间1小时,温度约为20C。塔式缩聚反应器接受多层浆式搅拌器搅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4500,呈白色半透亮的黏稠状物与水相仪器从塔式缩聚反应器上部溢流至分别器中。、相分

9、别和中和阶段在分别其中,有机相从底部溢流到中和反应器,在管道中与甲酸混合,在中和反应器中中和至pH=35。、聚合物后处理聚合物后处理的目的是未了除去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级分、为反映的双酚A和中和后产生的盐。后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PC的性能,特别是产品的电性能。光气、-氯甲烷福件器口釜TiXaOH双骰aHSO4tn油A分别器T-二韶烷J二氧中烷冷却器计量泵三乙胺配制輩口7毎和反、-应+釜品SC雄去后处理计磊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生产流程图三、主要设施附1光气冷凝器一22X3毫米不锈钢管制的蛇管冷凝器。冷却面积为米2,以冷冻液冷却。2.光气计量器一以直径为89X毫米的不锈钢管制成的管式计量器,外冷却夹套。计

10、量器上部为标有刻度的视镜,藉此进行体积计量,也把握液态光气的接收。计量器下部有液态光气出口管,通至混合器。计量器的温度计管伸入计量器内中部位置,可正确指示光气温度计量器在安装时与水平面成确定角度,以保证放料时液态光气能全部流尽界面缩聚光气法工艺成熟,和其他工艺相比,该工艺适于规模化和连续化生产,生产出的产品纯净、易加工、产品分子量高,能满足各种用途,长期占据着聚碳酸酯生产的主导地位。但由于生产中使用剧毒光气,因而开发不用光气来生产聚碳酸酯的新工艺成为近年来的争论热点。四、国外生产力气分析全球碳酸酯产能分析聚碳酸酯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德国拜耳公司、美国GE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以及

11、日本帝人公司的生产力气占世界总生产力气的80左右,这几大公司把握着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市场,主宰着世界聚碳酸酯的命运。聚碳酸酯生产源于1956年,首先在德国,其次在日本、西欧和美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从20世纪80年月起,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力气增长较快,1988年生产力气仅为万t/a,而到2001年时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力气已超过了220万t/a,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2002年全球生产力气近240万t/a,产量突破200万吨。全球PC产业的扩建潮始于2005年。这一年,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西班牙扩建了14万t/a装置)和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在中国开头兴建其1期5万t/a工程)为

12、代表的各大公司间续兴建PC装置,使当年的世界聚碳酸酯生产力气突破了300万t/a大关,达到了325万t/a,较上一年增长了6%。2006年聚碳酸酯消费增长20多万吨,产能扩建照旧如火如荼,拜耳公司在德国扩建了2万t/a产能,全球聚碳酸酯生产力气比上年增加3%,达到334万t/a,其中亚洲136万t/a,占41%;美洲87万t/a,占26%;欧洲111万t/a,占33%,亚洲已成为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中心14。2007年以后美国和欧盟没有新的建设方案公布,只有俄罗斯的喀山Orgsintex(KOS)拟在2022年引进日本旭化成公司技术专利,方案在鞑靼自治共和国首次兴建7万t/a生产装置。4.2我们

13、我们国家碳酸酯产能分析我们我们国家聚碳酸酯工业进展始于1958年,由辽宁沈阳化工争论院开发的酯交换法工艺于1965年在大连塑料四厂建成100吨/年生产装置。到二十世纪70年月末期,接受国内技术生产聚碳酸酯的企业先后多达20余家,总生产力气已超过3000t/a。但是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分析监控手段,以及原料来源等问题,致使产品质量差,消耗高,迫使多数企业停产。目前能维持生产的仅有3家,且大部分处于中试阶段,生产企业主要为江苏常州合成化工总厂、重庆长风化工厂和上海申聚化工厂,总生产力气约6000t/a。与国外公司相比,国内聚碳酸酯企业不仅规模微小,而且技术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

14、求。但是,我们我们国家很快形成投资热潮。目前在华投资及方案投资的聚碳酸酯产业的国际跨国公司主要有拜尔公司、帝人化学公司和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拜耳材料科学公司:拜尔公司与上海华谊集团氯碱化工公司合作,其在上海漕泾的第一阶段10万t/aMakrolonPC装置已于2006年9月投产,成为亚洲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拜耳追加投资,在当地实施其聚碳酸酯装置的其次阶段扩能,在2022年前达到20万t/a的生产力气。装置生产主要是光学级产品,用于生产CD、DVD光盘、汽车照明系统等15。日本帝人集团:日本帝人的子公司帝人化成2005年在浙江嘉兴的第一套5万t/aPC树脂装置投产,产品为通用级产品,主要供应电气

15、组件、汽车零部件的生产。2006年底增至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的生产规模。目前在中国浙江建设第3套装置,生产力气为6万吨/年,估量2022年3月投入生产。此外,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方案在上海漕泾建设8万吨/年PC装置,新装置将于2022或2022年投产,投资约为亿美元,该装置将主要服务于入驻中国的日本客户;另外,GE公司将连续与中国石油自然气集团公司研讨建立聚碳酸酯合资企业事宜。台湾旭美化成公司于2002年5万t/a装置开工生产,方案在2022年达到15万t/a产能。台塑出光公司于2001年5万t/a装置投产,2003年又增加了5万t/a,2007年以后仍方案再增加生产设施。近年来随着我们我们国家经

16、济的快速进展,汽车行业、建筑行业及光盘业已经成为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估量今后几年我们我们国家聚碳酸酯的需求增长率约为9%,2022年我们我们国家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将突破80万吨,2022年消费量将达到90万吨左右。目前中国市场所需的PC几乎全部依靠进口,2006年进口量高达万吨,即使中国国内拟建项目全部投产,届时PC需求缺口照旧很大。五、市场状况5.1国外生产消费状况及猜想聚碳酸酯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德国拜耳公司、美国GE化学公司(目前已被SABIC收购)、三菱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以及日本帝人公司的生产力气占世界总生产力气的80%左右。目前世界上拥有非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

17、工艺的公司,有美国的GE公司、意大利的Enichem公司和日本的大赛珞化学工业公司等。2007年全球聚碳酸酯生产力气达到万吨/年。德国拜耳(BayerAG)连续维持其在聚碳酸酯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公司以11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完成了对GE塑料集团的收购,并将其更名为SABIC创新塑料公司。表1统计了2007年全球主要聚碳酸酯生产企业的产能。制造商地址产能(万吨)拜耳比利时德国美国泰国115通用塑料荷兰西班牙美国日本85陶氏化学德国美国25新加坡帝人聚碳酸酯新加坡21三菱工程塑料日本14帝人公司日本美国中国44台塑出光石油化学中国台湾12SamYangKasei韩国LG

18、陶氏聚碳酸酯韩国13泰国聚碳酸酯泰国15住友陶氏日本旭美化成中国台湾5日本出光石油化学日本5Carbolux意大利2巴西聚碳酸酯巴西沙特基础美国西班牙聚碳酸酯生产商主要是通过装置脱瓶颈改造和新建装置来提升聚碳酸酯产能,估量将来几年全球PC产能年均增速为5%6%。到2022年,全球聚碳酸酯产量可能达到452万吨。世界聚碳酸酯主要消费地区是北美、亚太和欧洲地区。聚碳酸酯需求增速最快的是东亚地区,估量2022年前年均增速为%;北美以年均%的增速位居其次;西欧年均增速为6%;其他地区年均增速为%。世界聚碳酸酯消费结构正在快速发生变化,由以往的欧洲和北美市场转移到了亚洲市场,需求则以东亚和中国为重心。全

19、球聚碗酸酣消费结构大致;图丨全球聚碳酸酯消弊结构分布图5.2国内生产消费状况及猜想我们我们国家是最早开发聚碳酸酯的我们国家之一,早在1958年,由沈阳化工争论院首先开发成功酯交换法工艺,并于l965年在大连塑料四厂建成lOOt/a的生产装置。到20世纪70年月末。接受国内技术生产聚碳酸酯的企业多达2O余家,其总生产能力已超过3000t/a。但是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设施简陋以及原料来源等问题,致使产品质量差、消耗高。迫使多数企业停产。多年来。能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只有上海申聚化工厂、重庆长风化工厂和江苏常州有机化工厂3家,总生产力气为5600t/a,但产量还不足2000t/a,并且大部分为自用。我们

20、我们国家聚碳酸酯的进展建议16经过40多年的进展,我们我们国家的聚碳酸酯仍未形成自己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具有工业规模的生产装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聚碳酸酯的消费量快速增长,生产与市场形成了极不协调的供需冲突。因此,大力进展我们我们国家聚碳酸酯工业是特别迫切和必要的。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建议通过各种途径引进成套国外先进技术。国内目前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假如完全靠国内自行开发技术,难度较大,可能会错过进展的有利时机,所以应进一步与国外公司接触,弓I进技术、人才、合资建厂,加快建设经济规模聚碳酸酯生产装置的步伐。(2) 加强基础建设及配套工程。在加快现有装置的改造的同时

21、应加强配套原料双酚A装置建设,同时有关部门应赐予聚碳酸酯装置建设的优待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聚碳酸酯工业在我们我们国家快速进展供应有力的保证。(3) 加强聚碳酸酯的应用争论。聚碳酸酯的应用要向高功能化、专用化方向进展,充分接受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在塑料改性及塑料合金方面的技术成果,提高产品的档次及附加值,在产品的应用领域同国外的各种专用牌号聚碳酸酯竞争,力争占据国内市场。(4) 合作开发非光气法。由于非光气生产工艺是一种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工艺,也是今后聚碳酸酯工艺的主要进展方向。因此我们充分接受并发挥国内聚碳酸酯技术潜力,与世界先进的大公司合作,开展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和应用开发工作,为我们我们国家

22、聚碳酸酯的生产水平早日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六、结语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光气法和非光气法,非光气法因其对环境无污染,无副产物,投资少,效益好,所得产品质量较好,是将来的进展方向。今后应对该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此外。随着PC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宽敞。接受改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PC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其应用领域。随着我们我们国家PC生产力气和产量的不断提高,PC的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扩展.对PC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加.对其性能的要也求越将日益提高,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其生产技术以及应用改性技术的争论开发,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

23、益17。参考文献:1合成树脂及塑料技术全书编委会.合成树脂及塑料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李复生,殷金柱,魏东炜聚碳酸酯应用与合成工艺进展J.化工进展,2002,21:395-398.3杨振忠,姜振华,马荣堂聚碳酸酯的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0(7):1-7.4邱鹏聚碳酸酯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4.5朱志刚,梅付名双酚A型聚碳酸酯合成工艺争论进展J.湖北化工,2002,19.6赵淑战全球聚碳酸酯的供需状况J.国外石油化工快报,2002,32:8-9.7李复生,殷金柱,魏东炜.聚碳酸酯应用与合成工艺进展J.化工进展,2002,21(6):39

24、53988 卢艳霞.聚碳酸酯产业进呈现状及建议J.河南化工,2007,24(7):9-119 孙川,覃伟中,刘锋.聚碳酸酯合成技术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1):78-8110 邱鹏.聚碳酸酯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4,22=13-16,2111 赵光辉,任敦泾,李建忠,孙吉明,刘鑫,陈勇聚碳酸酯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化工科技市场,2005(5):23-2812 崔金华,魏东炜,等.聚碳酸酯的供需和国内技术开发J.天津化工,2003,17(6):43-45.13 范存良.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应用J.化工技术经济,2003,21(10):11-14.14 中国化工信息网全球聚碳酸酯生产商抢滩中国EB/OL.&id=141131.15 中国化工信息网.世界聚碳酸酯工业寻求新的进展平衡.&Tname=focus&Caption=%BD%B9%B5%E3%D7%B7%D7%D9.16 白杉,子荫.聚碳酸酯的技术进展和市场开拓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3(29):27-31.17 金栋碳酸酯的生产及应用改性技术进展C.北京: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争论院,2007,319-324.75分,工艺与设施写的太少,不需要的东西写的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