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

收藏

编号:2105534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8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5-17
10
积分
关 键 词:
第一章 现代 心理学 研究 发展
资源描述: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早期定义:对灵魂或心灵的解说。心理学的科学定义: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第一章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二、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二、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两者关系:两者关系: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而行为是外显的。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反过来,心理活动也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得到发展与表现。行为: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三、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三、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从动态性维度上划分 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一)个体心理 个体的心理现象通常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恨、惧等)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三者之间关系三者之间关系三者之间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并不是彼此孤立、相互隔绝,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在一起。第一,情感和意志以认识为基础。第二,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对认识活动产生某种影响。第三,情感和意志二者关系,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调节、控制自己情感。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人们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差异)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两者的关系:个体心理现象虽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两大类,但它们却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使人的各种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可以用如下图表示之: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可以用如下图表示之:个体心理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差异)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憎、恨等)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二)社会心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关系 四、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四、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一)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意识的活动内容: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 意识和核心因素:语言和思维(二)无意识 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学的源流与性质心理学的源流与性质一 科学心理学溯源科学心理学溯源 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就像流浪儿,一会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论理学的门,一会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l三 科学心理学的流派不同心理学派别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学派名称与年代主要人物研究对象基本观点构造主义(18791990)冯特、铁钦纳 意识的结构 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感觉、意向、激情三种基本要素 机能主义(18901930)詹姆斯 意识的功能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勤 意识的组织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行为主义(1913至今)华生、斯金纳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精神分析主义学派(1900至今)弗洛伊德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1950至今)奈瑟、西蒙、皮亚杰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1950至今)罗杰斯、马斯洛 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四、心理学的性质:四、心理学的性质:(一)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社会科学。(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哲学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一)描述和测量(一)描述和测量信度:指一个测量工具的可靠程度。信度:指一个测量工具的可靠程度。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到了所需要测量的东西。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到了所需要测量的东西。(二)解释和说明(二)解释和说明 (三)预测和控制(三)预测和控制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高等师范院校研究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任务方面的实践任务 1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2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服务3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4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二、心理学研究的程序二、心理学研究的程序(一)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二)确定研究对象(三)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四)选择研究方法(五)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一)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因果关系假设相关关系假设(二)确定研究对象 被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样本:所选出来的少数被试。总体:所有与样本同类的对象。抽样:从总体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随机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对象被抽到机会均等。(三)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 按变量本身的性质划分有三种:刺激变量:指能够引起被试反应的刺激的种类,特征或强度。属性变量:指被试自身的特征。反应变量:指被试由刺激引起或影响所致的行为变化的种类、特征或强度。按变量之间的关系划分主要有二种:自变量:指假定为原因的变量。因变量:因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个案法(四)实验法(一)观察法 1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2分类:从观察场所上划分: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从观察者身份上划分: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按观察时间来划分: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 从观察内容上划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3优缺点:优点:观察过程一般不被人知晓,从而被保持被试心理表现的真实性而不附加任何人为的影响。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缺点:只能是了解心理事实,不能解释其发生的原因。也就是bu能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优点:对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了精确的测定,精确度高。缺点:实验法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并影响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活动之中。(二)调查法 1定义:以提问题的形式搜集被试各种有关材料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2分类:问卷法、访谈法和产品分析法 3优缺点:优点: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缺点: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也只能了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三)个案法 1定义: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2优缺点 优点: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缺点:收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所得的结论不能简单的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四)实验法 1定义: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2分类: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优点:对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了精确的测定,精确度高。缺点:实验法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并影响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活动之中。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优点: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缺点:由于实验控制不很严格,容易受到各种无关量的干扰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05534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