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40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08120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2.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4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4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4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4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40篇(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 4040 篇篇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 40 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认知与探究活动教案 40 篇!(1 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切都在变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切都在变含反思设计意图: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它要求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孩子潜在的课程内容,是孩子最基本的课程。事物的变化是孩子在生活中

2、经常可以见到的。但是,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十分新奇的,熟悉与新奇的碰撞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开始探究,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变化,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活动目标:1、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感兴趣。2、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教师小时候的照片。2、小蝌蚪变青蛙、蒲公英生长的图片。3、每人一个气球、一块

3、橡皮。活动过程:1、出示照片(图片),幼儿观察发现人、动物、植物都是发展变化的。(1)出示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人是变化的。a 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照片上是谁?(幼儿猜想。)我告诉你们,这个小孩就是老师。老师和小时候一样吗?有什么变化?结论:原来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会发展变化的。观察发现周围环境和生活中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b 提问:老师是变化的。你会变吗?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会变成什么样子?(2)小结:原来人是变化的。人的变化过程是:儿童青壮年老年死亡。2、幼儿观察图片(小蝌蚪变青蛙、蒲公英生长的图片),发现动植物是变化的。(1)提问:人是会变的,那其他的生物会不会变?请看图片,它们会变吗?是怎

4、样变化的?(2)小结:蝌蚪会变成青蛙,蒲公英会从一颗小种子长大,变成美丽的蒲公英花。(3)提问:那还有什么动物会变?还有什么植物会变?(4)小结:原来动物、植物都是会生长变化的。3、讨论:人、动物、植物都属于什么?4、会变化的。(1)提问:小朋友,有生命的东西是会变的,那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化吗?比如说,桌子会变吗?(2)小结:桌子是会变的,它会慢慢变脏,被磨损,坏掉。(3)讨论:还有哪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4)出示橡皮泥、气球。5、幼儿讨论:世界上师否有不变的东西?人在变,动物、植物在变,天气在变,一年四季在变,太阳、月亮在变,世界上的万物都在变,一切都在变。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我认为是适

5、合我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明确具体,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依托,抓住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经验性的知识,而且能全身心投入,自己探索周围人、动物、植物的变化,调动、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探索的欲望。2.活动中有 4 个儿童参与不积极。因为这种开放式的活动形式,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是考验,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活动中对幼儿有很多无效回应和漏洞,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2 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发现溶解和沉淀现象。2、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探

6、索科学的乐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每组 1 套塑料容器和托盘(油、洗衣粉、积木、泥土、果汁精、洗洁精、水彩颜料、石头等)2、搅拌器(一次性筷子代替)、塑料杯子、小鱼网3、大实验记录卡、记号笔4、课前分好组(分配好组长)活动过程:一、实验活动:感知溶解和沉淀现象1、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的材料。提问:请你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东西?(.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回答)启发幼儿想一想:把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把猜想的结果标记在记录卡上。(幼儿观察与自己编号对应的材料,组长

7、记录)老师也想听听大家是怎么猜想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出示记录卡记录)2、幼儿分组实验,请幼儿将与自己编号对应的材料放入装有水的塑料容器里,用搅拌器(筷子)充分搅拌后(1 号幼儿搅拌),观察发生的现象。提问:大家发现现在的水和原来的水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回答如:颜色变了,水变得浑浊了,有了泡沫了,上面还浮着一层油等)请大家在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引导幼儿说出:因为有的材料溶解了。)那咱们一起来看看容器里还剩下什么材料了?请小组长帮忙吧容器中剩下的材料捞到盆里,然后找一找,什么材料不见了?(捞出来后,请幼儿观察、回答什么材料不见了)教师小结:就像大家刚才看到的,当有些材料放入水中就

8、不见了,这种现象就叫“溶解”。(同时出示字卡“溶解”)那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看看哪些材料溶解了?哪些材料没有溶解?我们用标记来给它记录下来。溶解了的材料用“”表示,没有溶解的材料用“”表示。(幼儿一起回答,教师记录)总结:通过咱们大家一起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材料能溶解,比如像:()能溶解到水中;什么材料不能溶解,比如像()就不能溶解到水中。因为泥土不能溶解到水中,所以就会沉淀到水底,形成沉淀现象。二、实验探索:怎样就溶解的快在下面老师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块肥皂放到水中,需要 1 个多小时才能完全溶解。用的时间太长了,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肥皂溶解的快一些?(幼儿回答,如:搅拌、

9、切碎、加热等)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幼儿动手实验)三、延伸活动:人们很聪明,利用物体溶解的原理,还制作了许多东西。看!这个大家一定都玩过吧?(出示“吹泡泡水”)这个泡泡水就是肥皂、洗洁精、洗衣粉溶解在水中制成的。在我们教室的活动区里,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材料,我们一起回去制作吧?活动反思:开放式的科学教学必须为幼儿创作主动猜想,大胆实验,总结结果的机会,其中,师生间适当的应答方式,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提出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尽量避免幼儿回答错误,这中提问不但抑制了幼儿的创作型,而且还使幼儿容易产生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我们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师生

10、间的交流应是平等的讨论。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幼儿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幼儿通过有兴趣的谈论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问题。因此在讨论时教师应与幼儿同样热情的参与其中,并以平等的态度围绕话题提问,征求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某些体验。在幼儿科学的探究中,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幼儿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发现了物体在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活动中,在猜测物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时,我发现幼儿个个兴趣高涨,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想法,争

11、论的非常激烈,于是我适时引出下一个环节:做实验论证。幼儿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在幼儿做实验时,我通过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是他们对物体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有了认识。(3 3)大班科学教案勤劳的小蜜蜂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勤劳的小蜜蜂含反思活动目标:1、主动探究蜜蜂的知识。2、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和能力。3、体验小蜜蜂勤劳采蜜的快乐。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探究蜜蜂的知识。活动难点:了解蜜蜂做工的基础知识,并学习其动作。活动准备:DVD蜜蜂做工、电脑中蜜蜂采蜜图片若干、谜语。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

12、1、谜语引入:“嗡嗡嗡,嗡嗡嗡,我们大家来做工,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2、请幼儿一起观看 DVD蜜蜂做工。二、了解蜜蜂做工的基础知识1、通过视频让幼儿喜爱小蜜蜂。2、通过视频图片使幼儿了解小蜜蜂辛勤劳动。师:“视频上的小蜜蜂在做什么?他们是到哪里去采蜜的?为什么他们要采蜜?小朋友们有没吃过蜂蜜?甜不甜?小朋友们都看到了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小朋友也要像小蜜蜂一样做个喜欢劳动的好孩子。3、请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于蜜蜂的问题,教师进行记录并提炼。三、游戏:看谁最像小蜜蜂1、请你跟着音乐来学学小蜜蜂爱劳动、打扫班级的动作。2、带领幼儿去教室外寻找劳动的内容,学小蜜蜂爱劳动。活动反思:活动是结

13、束了,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几个环节就略过了,我把时间都花在了介绍蜜蜂的特点,使得第三部分游戏没有充分的时间,也没有带小朋友到户外学习蜜蜂的勤劳做环保工作,所以上课时间的合理安排很重要。还有我对蜜蜂的知识也不是太熟悉,使得有些问题我也很朦胧。(4 4)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发现的变化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发现的变化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2、大胆表述生活中自己发现的各种变化。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

14、准备:1、课件四季的变化,一些会变化的东西:记号笔、固体胶、铅笔、未充气的气球、饮料瓶(内装少许水)、石头、纸张、书本、纸质、橡皮泥、毛巾、肥皂、纸质小盒子。2、有关变化的 PPT,包括:人类的变化、货币的演变、文字的演变、购物袋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房屋的变化。活动过程:一、四季的变化1、发现冬季来临时的变化。师:当冬季来临时,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师(小结):大家发现冬季来临时有许多变化:树叶变黄,纷纷飘落;花儿调谢;气温降低2、回忆其他季节的特征,感受四季的变化。播放课件四季的变化,帮助幼儿完整地回顾四季特征,感受四季的变化。(1)分别点击课件让幼儿区别“春”“夏”“秋”“冬”,引导幼儿

15、欣赏四季的特征,并区分四季的不同,巩固幼儿对四季的认识。(2)再次点击课件“春夏秋冬”,整体播放四季更迭的过程,引导幼儿感受四季连贯的变化过程。二、生活中的变化1.交流:我发现的变化。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请你分类选择你认为会变化的物品,放在“变”这个汉字前;选择你认为不会变化的物品,放在“不变”的汉字前。师(逐一出示幼儿放在“变”字前的物品):它会变吗?会怎么变?师(逐一出示幼儿放在“不变”两字前的物品):它到底会不会变?谁有不同意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分析归纳变化需要一些条件,如时间、外力等,一种物品会有多种变化等。)例如,教师举起幼儿放在“不变”两

16、字前的袋装速溶咖啡与幼儿互动。师:它到底会不会变?谁有不同意见?幼:用热水冲泡,会变成可以喝的咖啡,香香的师:哦!会从粉末状变成浓浓的可以喝的咖啡,味道好极了!不过需要热水这个条件,变化是需要条件的。幼:时间长,这袋东西会变质。师:是吗?这上面确实写着保质期到 X 年 X 月 X 日呢!除了咖啡,还有些什么东西也会过期变质呢?师(小结):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生活中,我们周围很多物品也在发生变化,有的颜色变了,有的形状变了,有的味道、重量变了,这真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师:生活中有从来不会变化的东西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揭示生活中的物品都会发生变化的

17、规律。)例如:幼:电视机不会变化。师:大家的意见呢?许多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机的画面会变化;时间长了电视机会变旧师(小结):通过辩论,我们明白了很多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都会有变化。关键是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它们的变化。2.了解、欣赏其他的变化。师:大家发现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变化,现在我也要和大家分享我发现的变化。(1)播放反映人类进化、货币演变、汉字演变过程的 PPT。师:看了这一组变化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有些东西的变化过程缓慢而漫长。)(2)播放反映购物袋变化过程的 PPT。师:看了这个变化,你有什么想法?(人们保护环境的想法和做法进步了。)(3)播放反映通讯工具变化过

18、程的 PPT。师:看了这个变化,你有什么想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4)播放反映房屋变化过程的 PPT。师:看了这个变化,你有什么想法?(这种变化表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师(总结):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要是会变化的,季节会轮换,人会长大有一些变化是我们马上就能看到或感觉到的,还有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发现的,如人类的进化、文字的演变,等等。活动反思:1、我觉得设计和组织的这个活动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被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所感染,为他们的思维发生变化而欣喜,为他们妙语连珠、童言无忌而赞叹;孩子们也在我隐性或显性的推动下向前

19、发展。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和材料、教师之间积极互动,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令人回味。(1)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活动中,自然界是和探索的对象。我们通过帮助和探索的对象。我通过帮助和梳理四季的特征和变化过程,培养孩子们敢于发现知然的心。随处可取、随时可见的生活物品虽然普通,却可以激发和对“变化”的辩证思维。也正因为材料的普通,幼儿言之有物、思之有据。例如,有的幼儿说饮料瓶会变旧,变破;有的幼儿注意到时间长了,瓶子里的水会变质;有的和说时间长了,瓶盖会变松,等等。(2)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我和幼儿之间始终互相启发、互为依托。幼儿在我所创设的情境中真实地展现自己,而我始终扮演着引

20、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如,当幼儿把许多物品放在“不变”这一栏时,我便提出疑问:“瓶子真的不会变化吗?”从而引发孩子们对物品性状的思考。当有幼儿大胆地说世界上有不会变化的东西,如电视机、洗衣机等时,我马上询问大家:“谁有不同意见吗?”以引导大家运用已有经验说服该幼儿,使之理解事物的变化。2、有个别幼儿参与不积极,原因是这名幼儿很聪明,从来不喜欢倾听别人的想法,总对别人的表现不屑一顾,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就脱口而出:“其实,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会变化。”虽然他已经达到了我预想的目标,但我还是立即针对他在活动中的表现,说:“是的,XX 宝贝你也有变化,今天的变化就是你比以前学会了倾听别的小朋友的意

21、见。本次活动我主要想培养幼儿辨证科学的态度,虽然态度非短时间内可以养成,也很难测定,但我仍然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5 5)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探究植物靠什么喝水的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探究植物靠什么喝水的含反思活动设计自然角是我们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一个难题,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走进自然角,承担起自然角中的主体责任,让自然角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植物的摆设,让自然角永远的充满生机是我们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从今年上半年时我们幼儿园把自然角作为我们一个课题,将自然角和我们的课程能够结合起来,这段期间不光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越来越关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顾植物的时候往往会出

22、现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长期的忘记浇水,要么就浇过多的水,因为他们不了解浇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从本质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为什么要浇水,该怎么样浇水。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茎部输送水分的。2、萌发对植物喝水现象的探究热情,初步学会照顾植物的简单方法。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实验,了解植物喝水的秘密。活动难点:能准确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科学现象。活动准备1、课前和幼儿一起将芹菜放入红色墨水里。2

23、、植物根吸水的视频,植物茎吸水的 ppt。3、两位幼儿一组实验材料:已经吸水的芹菜,放大镜一个。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了解万物生长离不开水。ppt 出示斑马、大象、小朋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张)问:他们在干什么?(喝水),为什么要喝水?他们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需要喝水吗?它没有嘴巴怎么来喝水?为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株芹菜,我们来猜一猜,它是靠身体的那一部分来喝水的?为什么?二、实验验证,引发孩子探究热情。1、PPT 呈现实验结果,问:你看到了什么?植物是靠什么喝水的?小结过渡:原来植物是靠根来喝水的,那么水又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2、刚才我们一起将芹菜放在红色的颜料里

24、,现在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后的变化,(出示芹菜喝水现象对比图)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结:原来植物是靠茎部来传输水分的,植物的茎到底长得什么样呢?今天我们要来做小小植物学家,来解剖一下芹菜的茎。三、合作探究,了解植物茎的运输功能。1、用图示的方法显示茎的横截面和纵截面。2、讲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先把把芹菜横着剪,纵向剪,然后用放大镜看看茎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等一会和大家一起分享。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的横截面有红色的点,纵切时看到红色的线。4、集中交流、讨论,请你用红线上来画一画你看到的。(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植物是怎样“喝水”

25、的?5、出示一捆的吸管。小结:植物的茎纵向看像吸管,有长长的通道。横向看有一个个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后利用茎这根长长的细细的小圆管运输水分的。四、迁移经验,进一步引发孩子关爱植物的美好情感。出示一盆腐烂的仙人掌,引导孩子观察:仙人掌怎么了?为什么会烂呢?说明自己的理由,再请相同意见的幼儿举手表决(由于小朋友给它浇了太多的水,让它的根烂了)教师总结:虽然植物需要喝水,但每一种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自然角有许多植物,该怎么照顾呢?听听科学小博士的建议 PPT 播放浇水要领:第一、土壤干燥需要水,第二将水浇在根部,要浇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浇水时间。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出现

26、了一个以前在试教的时候从没有出现的现象,由于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较湿,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导致活动中实验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还有就是我们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其实对于根吸水的现象已经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环节就很直接的将我的答案回答出来了,让我有些局促,所以可能对于根吸水的现象我们可以忽略,其实科学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有些话说得有些啰嗦,孩子抛出的问题我并不能及时很好的给予回应。(6 6)大班科学详案教案移动含反思)大班科学详案教案移动含反思教学意图: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

27、去探索求和。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移动。以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教学目标:1.大胆尝试探索使物体通过不同材料移动的不同方法。2.愿意用语言表述探索活动的结果。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学准备:小碗人手两个、乒乓球人手一个、围裙、小勺、口杯、吸管、夹子、毛线

28、、毛巾、纸盒、筷子等材料。教学过程:一、以围裙老师的身份导入活动。1.猜一猜:围裙老师的口袋里藏着什么?2.出示夹子、小篮子、一次性口杯,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3.出示乒乓球,介绍“移动”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二、第一次探索活动。1.幼儿自主探索使乒乓球移动的不同方法,教师指导帮助。2.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乒乓球的,教师帮助记录。3.教师小结幼儿探索结果。三、第二次探索活动。1.介绍新材料,说说它们的作用,再次强调游戏要求。2.幼儿自主尝试使乒乓球移动的方法。!来自快思老师教案.!3.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乒乓球的,教师帮助记录。4.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结果。四、结合日常生活,谈谈哪些物体可以移动

29、?教学反思:教师按照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地选择主题、内容,思考要提供的材料,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我们的观念中,还没有把幼儿当作一个真正探索的小科学家来对待,科学教育不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与理解能力,没有鼓励幼儿进行直接的科学活动,因此幼儿难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学会给与幼儿出错的权利,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给予每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并挖掘每个幼儿的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使每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7 7)大班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天平,

30、学习使用天平,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物体的轻重。2.学习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或四个物体排序,感知理解序列之间的关系。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比较的物品若干对活动过程:一、请幼儿选择 3 种(或 4 种)瓜果,运用已有经验比较轻重。1.这些瓜果一样重吗?怎么辨别轻重?2.引导幼儿用手分别去掂各个瓜果的份量,然后再记录表“用手掂”一栏中,按物体的轻重用数字进行排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引导幼儿知道物品的轻重是相对的,学习尝试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物体排序)二、教师设疑:有的瓜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

31、手掂出来,怎么办?(出示两个重量相近的瓜)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瓜哪个重,哪个轻呢?三、认识并使用测量工具天平。1.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准星必须居中,物品应轻拿轻放)和利用天平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哪边翘起哪边物品就轻,哪边下沉哪边物品就重)。2.猜想:这两个瓜哪个轻?哪个重?3.用天平测量验证这两个瓜谁轻谁重,初步学习使用天平的方法。4.用天平测量验证前一环节中“用手掂”排序三个物体重量的准确性。四、游戏“猜猜谁轻谁重”。出示大小相差不多的瓜果,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瓜的实物引出,请幼儿先用自己的方式想出比较的方法,通过用眼睛看、天平秤、用秤重量的

32、方法和用生活经验脑子想等方式进行,教师在引导中要多用扩展性的话题引到,到后面有些幼儿又想出了用纸沉下去的程度来进行比较,方式多变,但有时教师在活动还欠缺,喜欢重复幼儿的话语,需要不断反思。(8 8)大班科学教案变大了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变大了含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充气玩具,如气球、塑料袋、游泳圈等,打气筒2、轻松欢快的音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

33、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玩具气球,与幼儿一起讨论:气球如何变大?二、给气球充气1.教师给气球充气,请幼儿观察。师:“小朋友仔细看一下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变大了、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气球的变化:越来越大。2.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如果气球一直充气,会发生什么变化?三、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气球,!来自快思老师教案.!请幼儿尝试给充气玩具充气并提醒幼儿不要充的过满。四、师幼共同游戏:变成一只大气球。1、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气球,教师给气球充气师:“现在请宝宝一起变成一个小气球,老师要开始充气了,气球变大了变大了、”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渐渐变大的样子。2、幼儿手拉手拉个圆圈,给气球充气。

34、师:“现在我们所有的宝宝一起变成一个小气球,我们一起来充气吧!”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与破掉的情形。3.幼儿手拉手拉个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五、鼓励幼儿随着音乐变一变。请幼儿随着越来越强的音乐表现气球逐渐膨胀的过程,随着音乐减弱表现气球越来越小的情形。六.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来表演变大变小的形象,增加活动乐趣。活动反思:气球本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通过让幼儿亲自尝试给气球充气,直观形象的让幼儿感受到气球充气过程中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大胆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在整个活动中

35、,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9 9)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成长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成长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成长过程。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培养幼儿对动物生长的探究欲望。3、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青蛙图片、青蛙生长 5 步图、视频青蛙的成长、音乐视频变青蛙、青蛙的叫声、害虫一个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咱们先听听它好听的声音吧!(播放青

36、蛙的叫声)大家很快就猜出来了,对,就是小青蛙。(出示青蛙图)二、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师:“你们见到青蛙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吧!请大家从上往下来说一说。(青蛙穿得什么颜色的外衣的?眼睛、嘴巴怎么样的?肚皮是什么颜色的?有几条腿?)幼儿说,教师贴上所说的外形特征局部图。对语言完整的幼儿给予表扬。重点讲解脚蹼引导幼儿观察。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青蛙,它的样子很可爱,那它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不是)对,它生下来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它的长大经历了很神奇的过程,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三、观看视频,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1、分段播放视频,提问:(1)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下的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许许多多

37、圆圆的卵)(2)天气暖和了,卵是怎样变成小蝌蚪的?(脱下了外衣)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大脑袋,一条细细的小尾巴)小蝌蚪是怎样游动的?(请幼儿模仿动作)(3)小蝌蚪游着游着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碰到了谁?(长出了后腿,碰到了小鲤鱼和它的宝宝)(4)小蝌蚪游着游着身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由碰到了谁?(长出了前腿,碰到了小乌龟)(5)现在,小蝌蚪的身体变成了什么颜色?(脱掉了黑衣服,换上了绿衣服)身体的哪部分消失了?(尾巴,慢慢变短)2、教师出示青蛙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回忆。师:“小宝宝是一下子就变成青蛙的吗?(不是,慢慢长大,身体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它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引

38、导提问: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了什么?接着卵又变成了什么?小蝌蚪先长出了什么腿?又长出了?身体的哪部分消失了?最后变成了?)幼儿回答教师贴过程图片 青蛙卵小蝌蚪长出后腿小青蛙长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问:“青蛙从卵变成青蛙经历了几个变化?3、音乐游戏变青蛙,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青蛙的生长过程。师:“啊,原来小青蛙是这样长大的,我们也来学学它的变化吧。播放音乐视频变青蛙,教师做青蛙妈妈,幼儿做宝宝一起游戏,将青蛙的生长过程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动作:半蹲准备,双手握拳,从下往上摆动,左游游,右游游;双手叉腰左右腿分别向后蹬;双手五指分开,向左上、右上伸;双手在身后摆动,再到胸前摆动;转个圈,学青蛙跳

39、 2 下。四、了解青蛙是人类有益的动物,引导幼儿保护青蛙。师:“太神奇了,终于变成了小青蛙,青蛙有什么本领?那小青蛙喜欢吃什么呢?提醒幼儿大胆回答青蛙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呢?小结:青蛙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们一年吃害虫的数量大约是五万多只。所以人们称它为“庄稼的保护神”。青蛙对我们人类的益处很大,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能捕杀青蛙,好好的保护它。五、延伸活动:科学区: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幼儿做成长记录表。美工区:折纸小青蛙或制作与青蛙有关的环保宣传画。活动反思:春天是青蛙繁殖的季节,“青蛙的成长”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

40、,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比较感兴趣,始终处于积极自主的状态。本节活动在大班年龄组进行。首先借助音频“青蛙的叫声”引课,让幼儿在猜“谁来了”的过程中自然进入课堂内容,让幼儿通过经验说出青蛙和蝌蚪的特征,再通过电视界面出现“青蛙”和“蝌蚪”的图片对比,让幼儿产生疑问,青蛙到底是不是蝌蚪变的?带着疑问,幼儿看动画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故事生动地讲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全部过程。动画中是按“找”和“变”两条线索展开情节的,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我运用电教手段,使幼儿能形象直观地观察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知道了春天青蛙妈妈产下卵,卵变小蝌蚪,小蝌蚪先长两条后腿,再长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到消失,最后变成

41、青蛙”,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蝌蚪找妈妈的重要图面,暂停动画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这一图面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幼儿的主动观察,使小蝌蚪的样子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幼儿带着问题看动画故事,了解了蝌蚪变青蛙的几个步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随着从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的观察积累,孩子们掌握了最直接的经验,他们对青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发现了一些青蛙的秘密。为了加深幼儿对青蛙成长过程的印象,让他们排青蛙成长卡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在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排列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排列出

42、了多种不同的顺序,而且每一种排法都体现出了幼儿的智慧,不管幼儿的答案怎样,都是他们观察、发现和想象所得,这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最后保护小青蛙的环节中,幼儿积极的发言,讲出了很多青蛙的益处,进一步提升了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整个活动环环紧扣,自然过渡,幼儿参与性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1010)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光和影子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光和影子含反思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喜欢探究,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对周围的事物变化十分好奇,敢于尝试,推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根据观察,幼儿认识

43、了太阳、灯、火等会发光,给我们带来了光亮。2、引导幼儿认识影子。(光线向前直照过去,被东西挡住使光透不过去,就会出现影子。)3、关注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幼儿乐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手电筒、玩具娃娃、晴天、空旷场地。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根据生活实践,什么东西带给我们光亮?1、白天很亮,什么东西都看得清。是谁发出了光?(太阳)2、黑夜,要看东西怎么办?(开灯、打手电)3、没有太阳和灯时,还可以用什么照亮呢?(火)小结:太阳、灯、火都会发光,都给我们带来了光亮。太阳发出的光叫阳光。灯发出的光叫灯光

44、。火发出的光叫火光。二、观察:认识影子的形成。1、猜谜语,吸引幼儿的兴趣。你跑它也跑,你站它也站,有时它长,有时它短,没有光它就不出现。影子2、小实验:影子的形成。老师用手电筒向前方发出一束光,照射在一面空墙上,然后伸出一只手出现在光前,这时,墙面上会出现一个手的影子。同样,手电筒的光前换上一个玩具娃娃,墙面上又会出现一个娃娃的影子。提问幼儿:影子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影子都是黑色的?结合演示告诉幼儿:光射向前方,照亮墙面,不论什么东西,当它出现在光的前面挡住光线前进,光射不过去,就会出现影子。三、手影游戏:幼儿用自己的双手摆出不同的形态,放在光线前面,互相欣赏“手影”。四、户外游戏:踩影子幼儿

45、在场地中央四散地跑,一个幼儿去踩他们的影子,其他幼儿设法不让自己的影子被人踩着。被踩到的幼儿要离开场地,没被踩到的幼儿就是胜利者。(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互相碰撞,时间随幼儿的兴趣而定。)活动反思:1、本活动幼儿非常喜欢。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吸引幼儿的兴趣。2、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容易掌握知识,不仅获得的印象深刻牢固,还能引起幼儿对光的极大兴趣。3、将观察和实验结合教学,引导幼儿的观察,扩大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发现问题的乐趣。4、还有幼儿自己动手做“手影”“踩影子”游戏,吸引幼儿的学习趣味性,加深幼儿的体验,保持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6、(1111)大班科学教案昆虫一家亲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昆虫一家亲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拥有探索昆虫的欲望。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昆虫操作卡片若干张,多媒体。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活动难点: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根据此作出判断。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1、师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2、师:今天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我很开心。其实老师今天也有一件开心的事要和大家分享。你们想知道吗?其实今天是我们班上一位

47、小朋友的生日,猜猜他是谁?3、师揭晓答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在他生日的时候来了很多的朋友,猜猜都有哪些小朋友?二、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1、教师出示图卡师:(1)你们发现了哪些昆虫来参加毛毛虫的生日会呀?(2)蜈蚣和蜘蛛来参加生日会,毛毛虫为什么要请他们回去呢?(3)毛毛虫是怎么说的?!.快思.教案网出处!他的昆虫朋友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小结:原来它们都是昆虫,都有六条腿,有头、胸、腹、也有翅膀。2、毛毛虫的秘密。师:毛毛虫为什么只邀请昆虫朋友参加它的生日聚会,那毛毛虫自己是昆虫吗?(师播放毛毛虫变成蝴蝶啦儿歌,了解毛毛虫的蜕变过程。)三、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昆虫特征的了解。教师出示图片,

48、小朋友集体辨认。活动延伸:1、我们带着刚认识的新朋友一块给毛毛虫唱首生日歌,祝它早日变成美丽的蝴蝶。2、去户外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昆虫。教学反思:随着天气的升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学校四周,平时在小区里,小朋友们看到了很多小动物,那么在这里面有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呢?小朋友们都还不是很清楚。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动物图卡片,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图中的动物的了解,帮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昆虫和非昆虫。活动再次通过故事毛毛虫的生日会归纳总结幼儿眼中昆虫的特征。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9、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更加的让活动变得生动。通过本次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但是课后教师没有给幼儿预留学习运用环节,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方面有待加强。(1212)大班科学教案水变干净了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水变干净了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所以对很多问题他们都喜欢去考虑去研究。通过这个游又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同时教育幼儿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过滤能使水变干净。2.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激励幼儿相处更多的过滤方法。3.培养幼儿对事物

50、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让水变干净,在实验过程中要慢,讲解要细。活动准备1.泥沙水2.玻璃杯3.纱布。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脏水,思考使脏水变干净的方法。教师出示脏水并提问:“脏水是什么颜色?里面有什么东西呢?用什么办法能使水变干净?”教师小结:“脏水里面有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是可以清出的。清除有一个好方法就是过滤。”2.指导幼儿进行水的过滤操作 教师分发器材和材料,知道幼儿先将纱布蒙在杯子上做过滤网,再把脏水慢慢倒在纱布上;边到边仔细观察纱布上有什么东西,过滤后的水有什么变化。3.引导幼儿说一

51、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小结:“纱布上的泥沙,纱布挡住水里的泥沙,漏下水,杯子就变干净了。”4.引导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处?怎样保护水资源?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幼儿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力,同时也知道了怎样保护水资源,怎样节约用水。主要不足:实验过程中应该再利用其他材料做过滤,让幼儿知道其实过滤的方法不止一种。(13)大班科学教案噪声的危害含反思(13)大班科学教案噪声的危害含反思活动目标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

52、象。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难点: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音和噪声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电脑割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一、感知乐音和噪声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2.让幼儿进行讨论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喜欢哪种声音?3.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二、区别乐音和

53、噪声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3.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美妙的声音放大后就会影响别人的休息,那样乐音也就会变成噪音。三、了解噪声的危害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四、创造安静的环境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54、?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如在圆形卡片中间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画上睡觉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活动反思幼儿对这节活动课比较感兴趣,大多数的幼儿能够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幼儿已经对乐音和噪音有了基本的认识。(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

55、动作表现、用手画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境意识深入幼儿的心里。还使幼儿养成了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好习惯。(1414)大班科学教案鸡蛋浮起来了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鸡蛋浮起来了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在活动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当他们看到死海里人可以浮在水面上觉得很新奇。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交流,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欲望。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

56、能力。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经验。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经验。活动准备塑料瓶、鸡蛋、筷子、记录纸、盐、白糖。活动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实验主题师:小兔妈妈在做饭时候把鸡蛋掉到水桶里,沉下去了,它捞不起来,请朋友们帮帮忙,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二、讨论引导幼儿自由讨论,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办法让鸡蛋宝宝从水桶里浮起来。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并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一下,看他们想的办法可不

57、可行。三、引入课题老师这里有几样厨房里用的材料,不知道可不可以帮助你们,出示盐、白糖,可以请小朋友感知一下。我们就分组进行试验,看这些东西可不可以让鸡蛋浮起来。1、第一次往水里放白糖,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往水里放入白糖,请小朋友们观察鸡蛋有没有变化,并做好记录。2、第二次往水里放盐,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往水里放入盐,请小朋友们观察鸡蛋有没有变化,并记录好鸡蛋的变化。3、交流(1)我们的鸡蛋都浮起来了吗?请每组派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2)教师小结:在我们小朋友的一起努力,相互配合下,我们发现鸡蛋在盐水中会渐渐地浮起来。四、结束活动我们已经找到了让鸡蛋浮起来的方法了,让我们快去告诉小兔妈妈,好吗?

58、走吧!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我主要是通过分组活动让幼儿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两次实验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孩子们自主组合、合作默契。在分组实验的时候,加入糖的时候鸡蛋始终没有变化,幼儿显得很沮丧。而加入盐的时候,鸡蛋随着盐的增加而逐渐升起来时,幼儿很兴奋,也很投入。通过实验,幼儿基本了解了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这一现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水应该少放点,放盐的时候要用量杯,一杯一杯地放,在导入的时候最好用多媒体,放出人在死海里漂浮的画面,提出问题,激起幼儿的兴趣。(1515)大班科学教案反思会变的水)

59、大班科学教案反思会变的水活动目标: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3、挂图一幅。活动过程: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三、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

60、察: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2、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五、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活动反思: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发展。这次活动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61、,所以我选择在室外进行活动,让一部分幼儿坐在两排台阶上,一部分幼儿围坐成圆圈,以便能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实验的全过程,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情绪愉快轻松,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能集中。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我出示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冰块问“水是怎么变成冰”时,由于从冰箱中拿出来有段时间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开始争论:“冰怎样变成水了?”“这个冰块怎么这么小了?那块还很大呢?”这是我在教学中没有设计到的,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用各种办法把冰块变成水。如太阳晒、暖气

62、烤、开水浇、凉水泡、小手捂等。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幼儿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气变成水?”幼儿一时难以回答上来。我就请幼儿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提示在歌曲云中这样唱:“白云白,蓝天蓝,不装鱼,不装虾,装的却是小雨点”。对幼儿讲解水蒸汽升上天空后,会变成白云,遇冷后会变成雨水落下来。提问:小朋友在洗热水澡的时候,有水蒸气吗?墙上为什么会有水珠呢?再提醒幼儿思考,我们现在有什么办法让水蒸气变成水。这样一下子就启发幼儿想出了好多方法。“找来冰箱里冷的空气。”“玻璃是冷

63、的,把玻璃盖在上面”。“我的手也很冷,也可以放在上面让它变成水”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在把水蒸气变成水的实验当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水蒸气也会变成水时,小朋友都围过来试一试。这时我很犹豫,是阻止还是支持呢?结果我没有阻止他们,而是在一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等他们都一一亲自实验过,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这是为什么。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将引导幼儿回到主题。存在问题: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

64、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1616)大班科学教案反思手电筒亮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反思手电筒亮起来活动目标:1、玩手电筒,喜欢操作、摆弄,能想办法让手电筒亮起来。2、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了解电池正负相连可以亮起来的道理。3、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老师准备各式各样的老式手电筒和电池(用于幼儿拆开、观察

65、手电的组成)。2、记录表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二、出示手电筒和电池,让幼儿进行组装。1、出示各式各样的手电筒和电池,请幼儿观察,了解手电筒和电池的多样性。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小结:电池不管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它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3、请幼儿把手电筒与各种电池相匹配,探索如何组装能使手电筒亮起来。4、能安装成功的幼儿操作演示,知道正负极相连可以使手电筒亮起来。三、请幼儿用组装好的手电筒进行

66、探究小游戏。1、请幼儿把手电筒放在水彩笔一侧约 10 厘米的地方,逐渐改变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观察影子长短的变化。了解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2、请幼儿将自己探究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3、关掉活动室的照明灯,拉上窗帘,请幼儿用手电筒自由照射,感受光的直线传播和光于影子的关系。四、手影游戏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活动延伸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池。2、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用电池,电池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尝试拆装。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了以幼儿的自由探索为主的科学活动方式,始终围绕:为什么手电筒亮起来了?这条主线展开,幼儿对活动内容掌握还是不错的,能正确区分出电池的正负极,并能正确安装手电筒,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但在实验的环节,也存在着不足:如实验次数过多,为保证每名幼儿都能掌握活动内容,实验时间有点长,幼儿交流的时间缩短。在科学活动中,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易碎的小灯泡,电线里面的金属丝等,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