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泓****询 文档编号:19383652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43.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资源描述:

《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1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可行性报告xx有限责任公司报告说明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绪论7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7二、 项目承办单位7三、 项目建设选址7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7五、 资金筹措方案8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8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9八、 项目综合评价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11一、 汽车充电系统11二、 充(换)电基础设施现状12三、 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历程15四、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16五、

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点17六、 电动汽车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分析18七、 汽车充电系统19八、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20九、 充(换)电基础设施现状22十、 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历程25十一、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26十二、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点27十三、 电动汽车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分析28十四、 营销环境的特征29十五、 顾客满意31十六、 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33十七、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35十八、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37第三章 经营战略41一、 集中化战略的实施方法41二、 企业市场细分42三、 人才的发现47四、 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风险49五、

3、 企业文化战略的概念、实质与地位52六、 企业文化战略类型的选择54第四章 企业文化57一、 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57二、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63三、 企业价值观的构成72四、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81五、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85六、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87第五章 公司治理98一、 内部控制的相关比较98二、 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子101三、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06四、 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与实施109五、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120六、 信息披露机制121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128一、 优势分析(S)128二、 劣势分析(W)130三、 机会分析(O)130四、

4、威胁分析(T)132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7一、 建设投资估算137建设投资估算表138二、 建设期利息13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9三、 流动资金140流动资金估算表140四、 项目总投资14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1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4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2第八章 财务管理144一、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44二、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46三、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46四、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148五、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49六、 短期融资的分类153七、 计划与预算155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157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

5、和增值税估算表15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60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6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62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64四、 偿债能力分析16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65五、 经济评价结论166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东莞市关于成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示范与推广应用公司(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龙xx三、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

6、x园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86.3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6.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54%;建设期利息40.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3%;流动资金1339.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5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06.38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390.9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0.87万元,预备费64.59万元。五、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43

7、86.31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669.6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59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13257.94万元。3、净利润(NP):1930.28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4.74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33.16%。3、财务净现值:4386.95万元。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八、 项目综合评价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发展空间大。本项目的建立投资合理,回收快,市场销售好,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这也奠

8、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4386.311.1建设投资万元3006.381.1.1工程费用万元2390.921.1.2其他费用万元550.871.1.3预备费万元64.591.2建设期利息万元40.911.3流动资金万元1339.022资金筹措万元4386.312.1自筹资金万元2716.632.2银行贷款万元1669.683营业收入万元159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3257.945利润总额万元2573.706净利润万元1930.287所得税万元643.428增值税万元569.689税金及附加万元68.3610纳税总额万元128

9、1.4611盈亏平衡点万元6620.77产值12回收期年4.7413内部收益率33.16%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4386.95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一、 汽车充电系统(一)使用随车携带的便携充电器电动汽车都会随车配备便携充电器,让车主通过家用电源即可进行充电,主要特点就是方便。但是其充电速度慢的就有些让人发狂,只能作为一种其他的方式,补电使用。(二)家用充电桩在购买电动汽车时,一般都会随车赠送家用充电桩,并会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调试,这种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还算可以,会随着车辆品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个停车位,并且物业允许你在停车位上安装家用充电桩。(三)公共充电桩这

10、种充电方式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而且也是唯一支持直流快充的地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公共充电桩现阶段建设较少,不容易找到,找到后也不容易占到,而且充电费用较高。(四)换电池这也是电动汽车最后的绝招,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通过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技术,可在2-10分钟内更换掉电池,实现电能的补给,从而达到媲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只能在专业地点,由专业人员操作,且所更换的电池参差不齐,让人担忧。二、 充(换)电基础设施现状(一)电动汽车保有量呈高增长态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

11、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99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6万辆,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电动汽车保有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二)充电设施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市场规模存在较大缺口,车桩比失调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2022年6月,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3918,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528万台,同比上升655%,私人充电桩保有量2390万台,同比上升1334%4。截止2022年6月,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台,车桩增量比为21

12、:1,相比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提出的一车一桩的发展目标,并与2020年480万个充电桩的规划存在较大差距,充电基础设施增速较快但仍面临建设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2、区域分布不平衡,广东表现最优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2022年6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Top10省份的总量为10955万枪,占全国公共充电桩的717%,省份间数量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广东地区公共充电桩规模发展最快,公共充电桩基础设达3307万台,为第二名上海的三倍,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电量情况中,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位于前三,其余省份使用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换电基础

13、设施换电量中,北京、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和云南六省排名靠前,换电效率水平相对较高。3、充电电量显著提升,使用效率水平较低全国公共充电桩充电总量从2021年7月的97亿kWh跃升至2022年6月的193亿kWh,增长99%。单个公共桩每月平均充电量(全国公共桩充电总量/全国公共桩保有量)从2021年7月的1021kWh提升至2022年6月的1263KWh。假定直流桩、交流桩输出功率为60kW、7kW,并且按全国直流桩和交流桩占比加权(2022年6月交/直流公共桩分别占比4352%、5648%)计算,得到单桩平均功率为30kW,由此可推算单桩日均使用时长仅为140个小时,使用率约为58%。因此可

14、以发现公共类充电桩充电量显著提升,但单桩使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三)充电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随着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在市场前景和政策驱动下,已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主要运营商间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发展势头。目前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保持着较高集中度,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主要运营商充电桩总量为15923万台,其中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云快充、南方电网、小桔充电、蔚景云、深圳车电网前八名运营商充电桩数量为13017万台,前八大运营商的市场占比超81%。在换电设施方面,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我国有超过81万家换电相关企业,其中2021年新增45万家,同比增长

15、1711%。目前业内运营换电站数量最多的主机厂是蔚来。截至2022年5月31日,蔚来在全国已累计建成换电站949座。此外,吉利、北汽、广汽等车企也推出换电车型,也在布局换电站建设。(四)商业模式趋于稳定,盈利模式有待丰富现国内充电桩产业链结构基本成形,上游是充换电桩设施制造商,中游是充换电桩运营商,下游是整车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然而,由于单一制造或运营模式存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较大局限,处于产业链某一环节的企业逐步开展产业生态链建设,制造商、车企逐步拓展充电桩产业链条,形成了多种商业运营模式。在充电桩商业运营模式中,主要分为运营商主导、车企主导、第三方平台、众筹四类。运营商主导为充电桩行业现

16、阶段的主要运营模式,对于资金规模和渠道资源要求较高,故国网、普天等国企更具话语权。车企主导模式分为车企自建桩与合作建桩模式并存,车企自建桩则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超级快充站,而合作建桩则有威马汽车牵手特来电共建充电生态模式。第三方平台一般不直接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将各大运营商的充电桩接入自家SaaS平台。目前充电桩运营商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服务费、电力差价和增值服务,其中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是大部分运营商的最基本盈利方式,但由于充电桩前期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充电桩使用效率低,所以市面上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增值服务包括利用广告等方式开展充电桩保险服务,提

17、供交通工具租赁、维修等服务,但盈利程度一般。因此充电桩运营商开始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拓展其他增值服务以增加客户黏性和提高单客户价值量。三、 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历程我国电动汽车换电政策和市场上经历了较长的探索阶段,2012年之前市场处于争议阶段,争议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西宁了怪傻啦汽车发展路线的不明确,此时,国内涉足换电业务的企业数量不多,换电模式也未在全国全面推广。2012-2019年市场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虽然部分企业也向市场投放了一批采用换电模式的运营车辆,但同样未带动市场快速发展。2020年至今,2021年4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行业首份换电模式的标准:GB/T40032-

18、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同时,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将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可以看出,在国家大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背景下,预计随着行业标准的出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创新驱动,电动汽车换电行业或将迎来真正的春天。四、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适度超前、互联互通、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努力构建电动汽车2公里充电全覆盖体系,力争核心城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建成公共充电桩25万个,私人自用桩7万个,公用充(换)电站超过3000座,超

19、级充电站超过100座,有效保障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需求;完善东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下称东莞充)监管等功能,充(换)电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五、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点电动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多层次、宽领域、蓬勃发展的格局通过发展已基本改变。沪杭及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城际充电网络;京沪、京港澳等高速服务区已建成高速公路网跨省收费系统。随着城市、市、省多层次充电网络的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趋成熟。(一)充电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有交流/DC充电桩、V2G、电池快速更换设备等。已经本地化,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已投入运行的AC/DC充电桩一般在60kw-120kW之间,具备电池快

20、速充电的能力,大大减少了充电时间。充电设施的实时监测、计算、统计、检测和报警技术日趋成熟。此外,充电基础设施与互联网plus、智能电网、云(e)快充等跨领域新技术的交叉结合也在试点运行中。(二)行业规范逐步完善目前,国家对充电系统及设备、电池组、充电设施、充放电接口等制定了约60项技术规范。,并基本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标准体系,这增加了我国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关系性。(三)国家扶持和补贴政策相继出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多方位配套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充电服务指导价格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等。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六、 电动汽

21、车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分析当前我国电动汽车换电行业上游主要为:设备生产商如良信电器、思源电气、国电南瑞等;电机、电控等零部件(如西门子、大洋电机、方正电机、银轮股份等);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沃尔玛、国能电池、中航锂电等)及电动汽车厂商(一汽集团、吉利汽车、广汽、比亚迪、小鹏汽车等)。产业链的中游为电动汽车换电运营商,主要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奥动新能源、蓝谷智慧、中石化等。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用户;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企业(光华科技、格林美、豪鹏国际、华友钴业等)及充电桩企业(特来电、万马股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中可以看出,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由运营企业或个

22、人自行购买电动汽车裸车,从运营商处租赁电池,支付电池租金和换电服务费。但也有造车企业为推广让用户购买电动车采取免收充电服务费的做法。换电站设备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标准统一,兼容性好,质量稳定,需施工得当建设。竞争差异主要体现在所生产设备的稳定性、成本的控制、品牌口碑和招投标能力。七、 汽车充电系统(一)使用随车携带的便携充电器电动汽车都会随车配备便携充电器,让车主通过家用电源即可进行充电,主要特点就是方便。但是其充电速度慢的就有些让人发狂,只能作为一种其他的方式,补电使用。(二)家用充电桩在购买电动汽车时,一般都会随车赠送家用充电桩,并会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调试,这种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还算

23、可以,会随着车辆品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个停车位,并且物业允许你在停车位上安装家用充电桩。(三)公共充电桩这种充电方式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而且也是唯一支持直流快充的地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公共充电桩现阶段建设较少,不容易找到,找到后也不容易占到,而且充电费用较高。(四)换电池这也是电动汽车最后的绝招,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通过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技术,可在2-10分钟内更换掉电池,实现电能的补给,从而达到媲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只能在专业地点,由专业人员操作,且所更换的电池参差不齐,让人担忧。八、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关系

24、营销把一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纳入研究范围,并用系统的方法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积极的一方被称为市场营销者,表现不积极的一方被称作目标公众。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的发展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而后者也要通过企业来谋求自身的利益。(1)企业内部关系。内部营销起源于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市场。智慧的企业高层领导,心中装有“两个上帝”,一个“上帝”是顾客,另一个“上帝”是员工。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有具备营销观念的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组合策略,并能自觉地以顾客导向的方式进行工作。同时企业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关系

25、营销奠定良好基础。(2)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不尽相同,往往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有效地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发展目标,企业要善于与竞争对手和睦共处,并和有实力、有良好营销经验的竞争者进行联合。(3)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顾客是“上帝”,是“财神”,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必须依赖顾客。企业需要通过搜集和积累大量市场信息,预测目标市场购买潜力,采取适当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变潜在顾客为现实顾客。同时,要致力于建立数据库或其他方式,密切与消费者的关系。对老顾客,要更多地提供产品信息,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加深情感信任,争取将其转化为长期顾客,举办这些活动花费的成本,肯定比寻求新顾客更为经济。(4)

26、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因分工而产生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协作而形成的共同利益关系。合作伙伴虽也存在矛盾,但相互依赖性更为明显。企业必须广泛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便获得来自供销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5)企业与影响者的关系。各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共事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对企业营销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以公共关系为主要手段争取它们的理解与支持。例如,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而连接和聚集的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企业关系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需要社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率的工作场所,社区也希望企业为社区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九、 充(换)电

27、基础设施现状(一)电动汽车保有量呈高增长态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99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6万辆,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电动汽车保有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二)充电设施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市场规模存在较大缺口,车桩比失调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2022年6月,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3918,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528万

28、台,同比上升655%,私人充电桩保有量2390万台,同比上升1334%4。截止2022年6月,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台,车桩增量比为21:1,相比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提出的一车一桩的发展目标,并与2020年480万个充电桩的规划存在较大差距,充电基础设施增速较快但仍面临建设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2、区域分布不平衡,广东表现最优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2022年6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Top10省份的总量为10955万枪,占全国公共充电桩的717%,省份间数量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广东地区公共充电桩规模发展最快,公共充电桩基础设达3307万台,为第二名上海的三倍,其

29、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电量情况中,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位于前三,其余省份使用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换电基础设施换电量中,北京、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和云南六省排名靠前,换电效率水平相对较高。3、充电电量显著提升,使用效率水平较低全国公共充电桩充电总量从2021年7月的97亿kWh跃升至2022年6月的193亿kWh,增长99%。单个公共桩每月平均充电量(全国公共桩充电总量/全国公共桩保有量)从2021年7月的1021kWh提升至2022年6月的1263KWh。假定直流桩、交流桩输出功率为60kW、7kW,并且按全国直流桩和交流桩占比加权(2022年6月交/直流公

30、共桩分别占比4352%、5648%)计算,得到单桩平均功率为30kW,由此可推算单桩日均使用时长仅为140个小时,使用率约为58%。因此可以发现公共类充电桩充电量显著提升,但单桩使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三)充电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随着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在市场前景和政策驱动下,已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主要运营商间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发展势头。目前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保持着较高集中度,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主要运营商充电桩总量为15923万台,其中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云快充、南方电网、小桔充电、蔚景云、深圳车电网前八名运营商充电桩数量为13017万台

31、,前八大运营商的市场占比超81%。在换电设施方面,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我国有超过81万家换电相关企业,其中2021年新增45万家,同比增长1711%。目前业内运营换电站数量最多的主机厂是蔚来。截至2022年5月31日,蔚来在全国已累计建成换电站949座。此外,吉利、北汽、广汽等车企也推出换电车型,也在布局换电站建设。(四)商业模式趋于稳定,盈利模式有待丰富现国内充电桩产业链结构基本成形,上游是充换电桩设施制造商,中游是充换电桩运营商,下游是整车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然而,由于单一制造或运营模式存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较大局限,处于产业链某一环节的企业逐步开展产业生态链建设,制造商、车企逐步拓展充

32、电桩产业链条,形成了多种商业运营模式。在充电桩商业运营模式中,主要分为运营商主导、车企主导、第三方平台、众筹四类。运营商主导为充电桩行业现阶段的主要运营模式,对于资金规模和渠道资源要求较高,故国网、普天等国企更具话语权。车企主导模式分为车企自建桩与合作建桩模式并存,车企自建桩则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超级快充站,而合作建桩则有威马汽车牵手特来电共建充电生态模式。第三方平台一般不直接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将各大运营商的充电桩接入自家SaaS平台。目前充电桩运营商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服务费、电力差价和增值服务,其中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是大部分运营商的最基本盈利方式,但由于充电桩前期

33、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充电桩使用效率低,所以市面上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增值服务包括利用广告等方式开展充电桩保险服务,提供交通工具租赁、维修等服务,但盈利程度一般。因此充电桩运营商开始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拓展其他增值服务以增加客户黏性和提高单客户价值量。十、 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历程我国电动汽车换电政策和市场上经历了较长的探索阶段,2012年之前市场处于争议阶段,争议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西宁了怪傻啦汽车发展路线的不明确,此时,国内涉足换电业务的企业数量不多,换电模式也未在全国全面推广。2012-2019年市场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虽然部分企业也向市场投放了一批采用换电模式的

34、运营车辆,但同样未带动市场快速发展。2020年至今,2021年4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行业首份换电模式的标准:GB/T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同时,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将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可以看出,在国家大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背景下,预计随着行业标准的出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创新驱动,电动汽车换电行业或将迎来真正的春天。十一、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适度超前、互联互通、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努力构建电动汽车

35、2公里充电全覆盖体系,力争核心城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建成公共充电桩25万个,私人自用桩7万个,公用充(换)电站超过3000座,超级充电站超过100座,有效保障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需求;完善东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下称东莞充)监管等功能,充(换)电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十二、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点电动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多层次、宽领域、蓬勃发展的格局通过发展已基本改变。沪杭及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城际充电网络;京沪、京港澳等高速服务区已建成高速公路网跨省收费系统。随着城市、市、省多层次充电网络的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趋成熟。(一)充电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有交流

36、/DC充电桩、V2G、电池快速更换设备等。已经本地化,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已投入运行的AC/DC充电桩一般在60kw-120kW之间,具备电池快速充电的能力,大大减少了充电时间。充电设施的实时监测、计算、统计、检测和报警技术日趋成熟。此外,充电基础设施与互联网plus、智能电网、云(e)快充等跨领域新技术的交叉结合也在试点运行中。(二)行业规范逐步完善目前,国家对充电系统及设备、电池组、充电设施、充放电接口等制定了约60项技术规范。,并基本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标准体系,这增加了我国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关系性。(三)国家扶持和补贴政策相继出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

37、产业发展的多方位配套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充电服务指导价格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等。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十三、 电动汽车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分析当前我国电动汽车换电行业上游主要为:设备生产商如良信电器、思源电气、国电南瑞等;电机、电控等零部件(如西门子、大洋电机、方正电机、银轮股份等);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沃尔玛、国能电池、中航锂电等)及电动汽车厂商(一汽集团、吉利汽车、广汽、比亚迪、小鹏汽车等)。产业链的中游为电动汽车换电运营商,主要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奥动新能源、蓝谷智慧、中石化等。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用户;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企业(光华科技、格

38、林美、豪鹏国际、华友钴业等)及充电桩企业(特来电、万马股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中可以看出,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由运营企业或个人自行购买电动汽车裸车,从运营商处租赁电池,支付电池租金和换电服务费。但也有造车企业为推广让用户购买电动车采取免收充电服务费的做法。换电站设备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标准统一,兼容性好,质量稳定,需施工得当建设。竞争差异主要体现在所生产设备的稳定性、成本的控制、品牌口碑和招投标能力。十四、 营销环境的特征(一)客观性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特别

39、是宏观环境,难以按企业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意改变它,如企业不能改变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二)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之间,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营销环境的差异,企业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及其变化,必须采用各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环境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很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性较量”,而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三)多变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

40、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短缺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曾遭遇“过剩”经济,不论这种“过剩”的性质如何,仅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言,市场营销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虽然企业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见未来环境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四)相关性营销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连锁变化,形成新的营销环境,新的环境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与威胁。例如,竞争者是企业重要的微观环境因素之一,而宏观环境中的政治法

41、律因素或经济政策的变动,均能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加入的多少,从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格局。又如,市场需求不仅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法律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十五、 顾客满意通过创造、传播和交付优质顾客价值,满足需求,达到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这一观念上的变革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曾经带来美国等西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的商业繁荣和一批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成长。然而,实践表明,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真正贯彻和全面实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尽管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思想是无可争辩的,但是,

42、这个高深理论和企业资源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联系却很脆弱。“利润是对创造出满意的顾客的回报”这个观点,似乎只是建立在信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牢靠的数据之上的。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和经理围绕现代营销观念的真正贯彻问题,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质量、服务和价值传递实现顾客满意;二是通过市场导向的战略奠定竞争基础,来吸引、保持顾客和培育客户关系。所谓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顾客认为应当达到的绩效)的差异:若绩效小于期望,顾客会不满意;若绩效与期望相当,顾客会满意;若绩效

43、大于期望,顾客会十分满意。顾客期望的形成,取决于顾客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和同事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若一个企业使顾客的期望过高,则容易引起购买者的失望,降低顾客满意程度。但是,如果企业把期望定得过低,虽然能使买方感到满意,却难以吸引大量的购买者。顾客对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既是企业的预期,也是顾客通过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一种感受。它尽管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觉状态,但却是建立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的,是从顾客角度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顾客满意既是顾客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顾客购买的要素。对企业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顾客,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顾客。因此,使

44、顾客满意,是企业赢得顾客、占有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吸引新顾客要比维系老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保持老顾客、培养顾客忠诚感具有重大意义。而要有效地保持老顾客,就不仅要使其满意,而且要使其高度满意。高度的满意能培养顾客对品牌的感情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上的偏好。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创建、保持和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努力争取更多高度满意的顾客,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贯彻全方位营销管理观念,关键是要与顾客及其他利益方建立持久关系,亦即做好关系营销。为此,企业必须首先创造卓越的顾客感知价值,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和价值链管理,形成系统的“顾客满

45、意”良性机制,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十六、 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企业的具体情况各异,营销机构不可能、也无必要都按一种模式。但有一些共性原则需要注意和遵循:(一)整体协调和主导性原则协调是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设置营销机构需要注意:(1)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协调企业与环境,尤其是和市场、顾客之间的关系。满足市场、创造满意的顾客,是企业最根本的宗旨和责任;能比竞争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也是组建营销部门的基本目的。(2)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与企业内部其他机构相互协调,在服务顾客、创造顾客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3)营销部门的内部结构、层级设置和人员安排能够相互协调,充分发挥营销职能的整体效应。

46、总之,营销职能部门应当面对市场、面对顾客时能代表企业,面对内部各部门、全体员工时能代表市场、代表顾客。同时内部具有相互适应的弹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是构建“现代营销企业”重要的组织基础。(二)精简以及适当的管理跨度与层级原则组织建设要“精兵简政”,切忌机构雁肿。一是防止因事设职、因职设人,人员要精干;二是内部层级不宜太多。内部层级少,信息流通快,还能密切员工之间关系,利于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佳的机构是既能完成任务,组织形式又最为简单的机构。这涉及管理跨度与层级问题。管理跨度又称管理宽度或管理幅度,指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直接指挥的部门或员工数量,是一个“横向”的概念;管理层

47、级又称管理梯度,指一个组织属下不同层级的数目,是一个“纵向”的概念。管理的职能、范围不变,一般来说,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是互为反比关系的:管理跨度越大、层级越少,组织结构越扁平;反之,跨度越小,则管理的层级越多。通常情况下,管理层级过多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与传递过慢,可能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管理跨度过大,超出领导者能够管辖的限度,又会造成整个机构内部的不协调、不平衡。营销部门要真正做到精简,在设置机构时能否把握营销工作的性质和职能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前提。(三)有效性原则效率是衡量组织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机构的效率高,说明结构合理、完善。直观地讲,“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机

48、构的效率表现在能否在必要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能否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最大的成果;能否很好地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业务上不断创新;能否维持机构内部的协调,及时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十七、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相关群体利益多元化、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如人类观念、理智消费观念、生态准则观念、绩效营销观念等。其共同点是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利益

49、相关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可统称为全方位营销观念或社会营销观念。全方位营销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与营销相关,企业和组织应该以对营销项目、过程和活动的开发、设计及实施的范围和相关关系的了解为基础,实施更加整体化、更具一致性的策略,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全方位营销主要包括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和绩效营销四个部分。其中,关系营销要求企业与重要团体一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营销伙伴建立长期、互惠的满意关系,形成营销网络,以获得并保持长期的业绩和业务。整合营销要求通过设计营销活动并整合营销项目,使为顾客创造、传播和传递价值的能力最大化。内部营销要求成功地雇用、培训和激励有能力的员

50、工,使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绩效营销要求审视营销获得的商业回报,并更广泛地关注营销对法律、伦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效应。全方位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但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在满足个人需求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发生矛盾,企业的营销努力可能不自觉地造成社会的损失。市场营销观念虽也强调消费者的利益,不过它认为谋求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符合企业的利润目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保障企业的利润要放在第一位。全方位营销观念则强调,要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企业内外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理想的市场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

51、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及其营销伙伴的营销效益。树立并全面贯彻适应现代市场环境要求的新观念,包括营销观念和全方位营销观念,建立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十八、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一)绿色营销的兴起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猛醒,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满足,转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与价值并重。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并决定了绿色市场规模的形成与发展。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指出:人类社会的进

52、步并不等于GDP的上升。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全球性环保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纷纷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计划”。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我国粮油食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开始有紧迫感。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在广州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

53、运动国际联盟”。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采用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1995年年初,全国已有28种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除食品外,其他绿色产品也不断研制成功。随着绿色

54、产品的开发,绿色商店已在一些大城市相继建立。从绿色意识的觉醒、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形成、绿色体制的建立到绿色理论的创建,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中。(二)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营销实施的步骤,一般包括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绿色营销组合。下面主要简述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1、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在全球绿色浪潮兴起的时代,企业应基于环境和社会利益考虑,在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体现绿色营销内涵的战略计划,以便有利于长期发展。绿色营销战略应明确企业研制绿色产品的计划及必要的资源投入,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及措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以满足绿色

55、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满足现有与潜在绿色需求,还要促进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营销战略要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争取获得绿色标识,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绿色营销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实现合理的“绿色盈利”,从长远看这是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2、制定绿色营销组合绿色营销强调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因素,首先要重视绿色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不仅对社会发展或环境改善有所贡献,而且能有效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冲破人为设置的“绿色壁垒”,适应“环保回归”热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主要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与包装对环境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力求在生产、消费及废弃物回收过程

56、中降低公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正确有效的绿色渠道是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慎选绿色信誉好的中间商,而且要选择和改善能避免污染、减少损耗和降低费用的储运条件。绿色价格应反映生态环境成本,包括产品消耗及环境改善支出,确立环境与生态有价的基本观点,贯彻“污染者付款”原则,促进生态化、低污低耗的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绿色促销要利用传媒和社会活动,传播绿色企业及产品的信息,为企业的绿色表现作宣传。通过赞助、捐赠等对有关环保的组织及活动,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广告要突出绿色产品的特点,突出环保靠全社会的力量,靠每个人的贡献。广告投入和广告频率要适度,防止因广告而造成资源浪费和声、光等感官

57、污染。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的管理方式,通过全员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地实施绿色营销,切实做好环保工作。第三章 经营战略一、 集中化战略的实施方法集中化战略的实施方法包括单纯集中化、成本集中化、差别集中化和业务集中化。(一)单纯集中化单纯集中化是企业在不过多考虑成本差异化的情况下,选择或创造一种产品、技术和服务,为某一特定顾客群体创造价值,并使企业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二)成本集中化成本集中化是企业采用低成本的方法,为某一特定顾客群提供服务。通过低成本的集中化战略,企业可以在细分市场上获得比领先者更强的竞争优势。事实上,许多中小企业都是从集中化战略开始起步,通过满足

58、某一特定顾客的特定需要而切入市场,并由此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对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高对集中化战略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差别集中化差别集中化是企业在集中化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特色。企业如果选择差别集中化,那么差别集中化战略的主要措施都应该用集中化战略中来。但不同的是,集中化战略只服务于狭窄的细分市场,而差别化战略要同时服务于较多的细分市场同时,由于集中化战略的服务范围较小,相比实施差别化战略的企业而言,实施集中化战略的企业对所服务的细分市场的变化更容易做出超迅速的反应。(四)业务集中化业务集中化是企业在不过多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按

59、照某一特定客户群的要求,集中开展某一项业务,而将非关键性的其他业务相对弱化,如外包出去,由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 企业市场细分(一)企业市场细分概述1.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的概念就是把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由具有相同性质的消费者组成的较小的细分市场的过程。每一细分市场子市场,都是由需求倾向类似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所有细分市场之和便是整体市场。从市场细分的概念可以看出,市场细分的实质是需求的细分,是识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活动过程。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于195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众多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市场形

60、势下企业营销思想、营销实践和营销战略的新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市场营销导向下的必然产物。2. 市场细分的作用(1)有利于企业分析和发掘新的市场机会。顾客需求总是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因而从市场整体来看,总是存在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不论是其他企业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还是顾客需求的变化和更新,对于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市场机会。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的过程中,总是要从分析顾客需求的差异和变化开始,这显然促进了企业对市场机会的发掘。(2)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企业开展目标市场营销的目的在于分析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并提出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对于顾客需

61、求差异的分析正是市场细分的主要内容。因此,准确地进行市场细分,是企业制定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进而满足目标市场需求的基础。(3)有利于企业发挥竞争优势。相对于庞大的市场、无限的需求而言,任何企业都存在能力的短板,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期望能满足所有市场的所有需求,而应该分析市场、需求的差异和企业自身能力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因此,市场细分对于企业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二)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是顾客需求存在差异性,进而可以通过产品的各种属性去满足市场中的差异化需求。不同顾客对产品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会呈现出市场偏好的3种模式。1. 同质偏好

62、同质偏好是指所有消费者具备大致相同的偏好,消费者对产品不同属性的重视程度大致相同,现有产品品牌基本相似,且集中在偏好的中央。2. 分散偏好分散偏好是指市场中的消费者的偏好差异极大,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分散模式。3. 集群偏好集群偏好是指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偏好,但同一群体的消费偏好大体相同。(三) 市场细分的依据一般按照购买主体的不同,可将企业面对的市场划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由于两类市场各有特点,其细分依据也有所差异。1. 消费者市场的细分依据消费者市场又可称为最终消费者市场、消费品市场或生活资料市场,是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购买或租用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消费者市场细分变量主要有

63、四类,即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就是决定消费者需求差异的主要变量。2. 组织市场的细分依据组织市场是由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它分为三种类型,即产业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非营利市场。不同的组织,由于其产品及市场定位的不同,细分市场的标准和方法也不同。但通常情况下,组织市场的细分变量包括区域、行业、规模、组织购买类型等。(四)市场细分的方法与有效性1.市场细分的方法(1)单一变量因素法:根据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某一项重要因素进行市场细分。如按品种细分化妆品市场,按年龄细分服装市场。(2)多变量因素组合法:根据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