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004118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1.1直击雷防护1.1.1 基站天线安装在建筑物房顶时,如天线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宜另外架设独 立的避雷针。1.1.2 安装在建筑物房顶的基站天线,如不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应在抱杆(或增 高架、铁塔,下同)上安装避雷针,抱杆应与楼顶避雷带或避雷网焊接连通。1.1.3 移动通信铁塔的避雷针应将移动机房和塔上通信设备置于保护范围内,可使用塔身 作接地导体。当塔身金属构件电气连续性不可靠时,应使用40mmX4mm的热镀锌扁 钢设置专用的铁塔避雷针雷电引下线。1.2供电线路的防护1.2.1当基站采用TN交流配电系统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

2、。 当使用公用市电系统供电或使用专用电力变压器但离基站较远时,基站交流配电系 统应采用TT系统的接地方式。1.2.2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应选用具有铠装层的电力电缆或护套 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铠装层和钢管应在两端就近可靠接地。1.2.3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基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土壤电阻率大于100Qm 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其长度不宜小于500m。电力 线应在避雷线的25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除终端杆外)应每杆作一次接地。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若已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

3、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 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 在第三或第四杆增设一组高压保险丝。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1.2.4 在山区,经常遭受直击雷侵入的低压架空电力线,可在架空电力线上方1m处同杆架 设避雷线,避雷线宜使用直径8mm以上的钢绞线,其垂度应与电力线一致。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当线路较长时,可每隔35杆)作一次接地,其地网的接地 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1.2.5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电缆长度不 宜小于5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

4、缆金 属铠装层在两端应就近接地。1.2.1 移动通信基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 器,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对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变压器的 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缆金属铠装层应就近接地。1.2.7 对高压避雷器及变压器频繁受到雷击损坏的基站,可要求电力部门将变压器高压侧 的5kA配电避雷器更换为强雷电负载避雷器。1.2.8 低压电力电缆应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50m (对于少雷区和雷暴强度较 弱的地区可酌情减少,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侧电力电缆长度不 限)。当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终端杆离机房较近时,可将

5、电缆环绕机房或空旷区域迂回 埋设。1.2.9 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引出的零线不得作重复接地。1.2.10站内、外使用的电源配电箱应安装断路开关,不得安装漏电开关。1.2.11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 护。1.3馈线的接地保护1.3.1 铁塔上架设的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天线处、离塔处以及机房入 口处外侧就近接地;当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长度大于10m时,宜在铁塔中部增加一 个接地点,接地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多股铜线。1.3.2 为便于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在机房入口处妥善接地,宜在机房入口处设置馈线接地排,馈

6、线接地排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mmx4mm的铜排,并采用40mmx4mm的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导线就近与机房地网作可 靠连接。机房入口处的馈线接地线应接至馈线接地排,馈线接地线的走向应由天线朝机 房方向。馈线接地排也可以设置在馈线口的室内侧,但必须确保馈线接地排与包括走线 架在内的其它金属体和墙体绝缘,馈线接地排与地网的连接方式不变。1.3.3 室外走线架始末两端均应作接地。在机房馈线口处的接地应单独引接地线至地网,不能与馈线接地排相连,也不能与馈线接地排合用接地线。1.3.4对于水平敷设距离较长的馈线和其它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在水平拐角处就近接地。1.3.5 铁塔建在机

7、房上时,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下端除在离塔处接地外,还应在机房馈线 入口处设馈线接地排,作为馈线的接地点,馈线接地排应直接与地网相连。馈线及 同轴电缆下端接地点不宜接在铁塔一角。1.3.1 机房内馈线避雷器的接地端子应就近引接到馈线接地排上。1.3.7 利用非自建房作基站机房且天线安装在建筑物上部时,馈线接地排宜与楼顶避雷带 或避雷网预留的接地端相连。1.3.8 基站安装微波通信设备时,应将室内和室外单元可靠就近接地,内外单元之间的射 频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上部、下部就近与铁塔或地网相连通,在进机房前应与馈 线接地排可靠连接。1.4通信线路的防雷与接地1.4.1 光缆线路对机房设备造成的雷害通常是

8、由通信光缆的金属体引起的。光缆的金属体 包括金属中心加强件(如钢丝)和金属护层(如双面涂塑轧纹钢带、双面涂塑铝带 等)。通信光缆进入机房可选用以下方式处理:1.4.1.1使用无金属光缆光缆线路中从末端接头盒至引入机房内的段落改用无金属光缆,但鼠害严重的 地区慎用。1.4.1.2光缆以地埋方式进入机房采用直埋光缆或普通光缆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埋地长度宜不小于50m (对于 少雷区和雷暴强度较弱的地区可减小),一般可从线路终端杆开始埋设,直埋光缆的 金属屏蔽层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1.4.1.3光缆架空进入机房1)将光数混合架或光纤终端盒尽量设置在光缆进口处。2)对光缆金属体的接地应作妥善处理

9、。光缆安装时,应将光缆金属体和光缆终端 盒内专用接地母排妥善连接,同时将该接地母排直接与室外馈线接地排相连, 布放的接地线截面积宜不小于35mm2。若与馈线接地排距离较长(大于2m), 也可与室内接地汇集线就近连接。此外,光缆金属体专用接地母排应与光缆终 端盒体和机架内金属体进行电气隔离。机房内有多个光缆终端盒时,各光缆金属体专用接地母排与室外馈线接地排或室内接地汇集线的连接应单独相连,严禁复连。3)对于新建基站,宜在光数混合架下方专设接地母排,用于光缆金属体的接地,该接地母排应就近与地网相连。1.4.2 进入机房的其它信号线路如HDSL、双绞线等应选用具有铠装层的电缆或护套电缆穿 钢管埋地引

10、入,其长度不宜小于50m (对于少雷区和雷暴强度较弱的地区可减小), 电缆金属铠装层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并对HDSL、双绞线等空线对做接地处 理。进入基站的PCM电缆的屏蔽层入室处应就近可靠接地,其空线对必须就近接地。1.5监控系统的防护1.5.1 监控系统设备的机壳、端口应具备与通信设备同等的抗扰性要求。1.5.2 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应按通信设备的安装规范实施。1.5.3 监控系统设备信号接口与通信系统接口相连时,监控设备信号接口的接地方式应与 通信系统接口的接地方式一致。1.5.4 各种监控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电缆屏蔽层或钢管两端必须接地。1.5.5 监控缆线及线槽的布放应尽

11、可能避免紧靠建筑物的立柱或横梁。在不可避免时,应 尽可能地减小沿立柱或横梁的布线长度。1.1其它设施的防雷与接地1.1.1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上的航空障碍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有金属外皮的 电缆。其金属外护套至少在上下两端各就近接地一次。1.1.2 太阳能电池的馈电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其金属护套在机房入口处应就近接地。1.1.3 空调室外机电源线应采用三相五线电力电缆或单相电力电缆。严禁将室外机机壳与 避雷带、雷电引下线、塔体或室外接地排相连。1.1.4 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与接地汇 集线相连作保护接地处理,走线架各段应电气连通。室内走线架

12、应与建筑物内的钢 筋(包括立柱、梁、地板)绝缘,更不得与室外馈线架直接连通。1.7方仓(彩钢板)机房的防雷与接地1.7.1 当天线支撑体采用落地塔时,塔身不能与彩钢板相连。1.7.2 对建在屋顶的方仓机房,其彩钢板宜与避雷带相连。在发生雷击时,严禁人员出入 机房。1.7.3 对包括走线架在内的机房内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应与彩钢板隔离(包括与墙 体连成一体的金属地面)。1.7.4 彩钢板房的墙体应与基站地网连成一体。1.8浪涌保护器的使用1.8.1 不能直接接地的导体穿越不同防雷区时,可用浪涌保护器(SPD)将该导体与两防 雷区界面接地装置就近作等电位连接。1.8.2 基站收发信机射频接口(含馈线)的雷电防护性能应满足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 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中的要求,即不小于15KA(8/20us)的雷电流防护能 力。未能达到上述防护标准要求的,应敦促相关设备厂家进行完善、整改,或加装 相同防护等级的馈线避SPD。1.8.3 对沿低压交流线路进入机房的雷电流防护,应优先采用电缆埋地引入机房的方式。 对特殊原因电力电缆无法埋地或埋地长度不够,可视情况选用电源SPD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