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1741938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三首》教学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育创新力量。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漂亮”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同学想像女仆人公的详细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

2、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会神韵”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示意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示意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同学回答,也可由老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协作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静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

3、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爱好。)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同学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学问,扼要说明当时.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妙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抱负的追求。c、在战斗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忱。 (解说:设计此题让同学了解古代.生活,从总体

4、上提纲举要,让同学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对加深理解三首诗有着点拨作用,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激发爱国热忱。)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详细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 “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解说:此题设计主要让同学把握情节的典型性,由此方可有触类旁通的据点,伸入生活的微小之处,把握诗歌的意境。) 2.详细研习秦风无衣 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索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缘由。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

5、三字不同。 缘由: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仆人公的爱国精神。 (解说:此题设计除了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当然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会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像,制造“我”的形象。 争论明确:“我”是仆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

6、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像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解说:此题旨在激发同学推断想像力量,透彻把握诗的形象。)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味道 是乡愁的味道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芳香 是母亲的芳香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解说:此题设计是为了解决对情节和重章复唱的理解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索?怎样熟悉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

7、择,但有一点必需探究,女仆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经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什么? 4.要观赏诗,必需运用想像,而想像又不是无依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制造出自己的形象。请您就“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像,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2 王麟 杨波 教学设想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同学已经具有了肯定的观赏古代诗歌的初步力量,也养成了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些习惯。这三首诗歌内容不同,风格相近,难度都不太大,同学基本能够读懂,只是每首诗歌都

8、有一些值得品尝鉴赏的地方。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同学反复朗读这三首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然后采纳提问、质疑、共同争论等方法,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留意朗读背诵,积累其中的名言警句。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老师范读后,正音。 要求留意以下字词的读音:雎 鸠 窈窕 参差 伊人 鸡栖于桀 2.同学结合解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留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 三、探究理解 1.同学自由朗读这三首诗,然后说说:这三首诗所要

9、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思索争论以下问题: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索: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蒹葭君子于役这两首诗歌中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索: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3.同学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三、布置作业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选取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一首,仿照课后练习三的形式,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美丽,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留意确定同学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其中不足,引导同学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 二、指导同学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1.指导同学朗读这三首

10、诗。 (1)关雎朗读指导: 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安静;其次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憧憬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苦痛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欢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2)蒹葭朗读指导: 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其中换了几个词语而已,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

11、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留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3)君子于役朗读指导: 这首诗较为简洁,共两章,用的是直接陈述的写法,因此在朗读上,起伏也不是太大。只是要留意,第一章主要表现妇人对丈夫的思念希望之情,其次章表现妇人对丈夫的关怀之情,同时,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妇人的淡淡的怨情。 2.指导同学背诵这三首诗。 三、迁移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完成文后的题目: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糜家糜室,猿狁之故。不遑启居,猿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糜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王事靡蓝,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

12、不来。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牲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思索:1.为什么说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复杂心理? 2.请找出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说一说:末章“昔我”四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课文学习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关于蒹葭和君子于役的翻译。 蒹葭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

13、找她,仿佛在那水.。 河边芦苇密又繁,早晨露水未曾干,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洲。 君子于役 丈夫服役在远方,不知哪天役满期。不知何时回家乡?鸡儿纷纷回窝来,西天暮霭遮夕阳,牛羊下坡进栏忙。丈夫服役在远方,叫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在远方,没日没月别离长。几时团聚聚一堂?鸡儿纷纷上木桩,西天暮霭遮夕阳,牛羊纷纷下山冈。丈夫服役在远方,曾否忍饥饿肚肠!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3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1.

14、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育创新力量。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漂亮”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同学想像女仆人公的详细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会神韵

15、”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示意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示意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同学回答,也可由老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协作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静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爱好。)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

16、握,理清思路 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同学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学问,扼要说明当时.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妙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抱负的追求。c、在战斗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忱。 (解说:设计此题让同学了解古代.生活,从总体上提纲举要,让同学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对加深理解三首诗有着点拨作用,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激发

17、爱国热忱。)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详细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 “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解说:此题设计主要让同学把握情节的典型性,由此方可有触类旁通的据点,伸入生活的微小之处,把握诗歌的意境。) 2.详细研习秦风无衣 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索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缘由。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缘由: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

18、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仆人公的爱国精神。 (解说:此题设计除了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当然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会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像,制造“我”的形象。 争论明确:“我”是仆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像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解说:此题旨在激发同学推断

19、想像力量,透彻把握诗的形象。)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味道 是乡愁的味道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芳香 是母亲的芳香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解说:此题设计是为了解决对情节和重章复唱的理解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索?怎样熟悉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需探究,女仆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经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

20、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什么? 4.要观赏诗,必需运用想像,而想像又不是无依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制造出自己的形象。请您就“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像,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4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憧憬追求美妙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3.把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坻、埘、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把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设

21、想】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争论、比较。 媒体设计 图片、音乐、录音。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日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顺敦厚”,诗经在古代始终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高校者郑玄

22、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解释,扫除文字障碍,可采纳投影。 雎鸠(ji):一种水鸟。 窈窕(yotio):文雅美妙的样子。 逑(qi):配偶。 荇(xn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nji):芦苇。 唏(x):干。 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s):水边。 埘(sh):在墙壁上做成的鸡窝。 (hu):相聚、相见。桀:通“橛”,为栖鸡做的木架。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题目取自于句首。 基本句式是四言。 采纳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转变。 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

23、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漂亮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漂亮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行即,饱含无限情意。 君子于役写妻子怀念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 四、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详细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

24、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漂亮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顽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行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的制约是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很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行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唯恐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陈风月出) 南有乔木,

25、不行休思。汉有游女,不行求思。汉之广兮,不行泳思。江之永兮,不行方思。 (周南汉广) 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闹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表达了一个妻子对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国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的诗,反映了.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诗中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中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斗,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心情也是哀怨为主,几乎没有生气。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实的。 3.诗经

26、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方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早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君子于役里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以傍晚牛羊归家的情景为背景,渲染妻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4.诗经的语言特点。 同学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

27、)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洁的。 (2)常采纳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转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密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行及的苦痛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好像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状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

28、章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漂亮的自然。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小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漂亮,“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密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憧憬追求美妙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29、3.把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坻、埘、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把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争论、比较。 媒体设计 图片、音乐、录音。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日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30、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顺敦厚”,诗经在古代始终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高校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解释,扫除文字障碍,可采纳投影。 雎鸠(ji):一种水鸟。 窈窕(yotio):文雅美妙的样子。 逑(qi):配偶。 荇(xn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nji):芦苇。 唏(x):干。 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s):水边。 埘(sh):在墙壁上做成的鸡窝。 (hu):相聚、相见。桀:通“橛”,为栖鸡做

31、的木架。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题目取自于句首。 基本句式是四言。 采纳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转变。 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漂亮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漂亮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行即,饱含无限情意。 君子于役写妻子怀念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 四、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详细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

32、、“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漂亮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顽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行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的制约是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很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行得的

33、爱情。在后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唯恐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陈风月出) 南有乔木,不行休思。汉有游女,不行求思。汉之广兮,不行泳思。江之永兮,不行方思。 (周南汉广) 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闹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表达了一个妻子对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国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的诗,反映了.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诗中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

34、中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斗,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心情也是哀怨为主,几乎没有生气。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实的。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方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早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君子于役里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35、,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以傍晚牛羊归家的情景为背景,渲染妻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4.诗经的语言特点。 同学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洁的。 (2)常采纳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转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密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行及的苦痛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好像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

36、,还常看到这种状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章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漂亮的自然。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小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漂亮,“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密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