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983180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指南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病因 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目前流行 病学调查发现,心力衰竭是导致心力衰竭的第一位病因。心 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肾素血管紧张 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化在心肌 重塑中起关键作用,阻断促进心肌重构因子,阻止甚至逆转 心室重构是治疗CHF并降低其病死率最有效的途径。应用神 经内分泌拮抗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D,B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等治疗,临床中成功地降低心衰死亡率和病残率,延缓了病 情的发展。尽

2、管如此,心力衰竭仍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中医药在防治心力衰竭方而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疗效,历 代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防止病情反复方面,显示着良好的疗效。中医病名溯源心衰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脉“气力衰竭”,心体受损, 心阳鼓动无力,血液循行不畅,不能濡养周身,逐渐引起脏 腑功能失调,甚至脏腑功能衰竭的一类危重症候群。临床上 以心悸怔忡、喘促、水肿、瘀血、尿少等为主要表现。古代中医即有心衰之病名,始见于唐 孙思邈备急千 金药方心脏门,该书载“心衰则伏。宋圣济总录心脏 门中有“心衰则健忘”;医参中亦有“心主脉,爪甲不 华,则心衰矣。”内经虽无心衰病名,但有诸

3、多关于心衰 临床表现及病机的论述,并名之曰“水”。如素问平人气 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足胫肿曰水。”素 问逆调论亦曾问及:“人有逆气不得卧而喘者,有不得卧 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而息有音者, 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 然?”此文所明心衰呼吸困难的种种表现,与美国心脏学会 NYHA 的心功能分级有极为相似的描述。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明确提出“心水”之 名,从其症候表现看,即是今之心衰。如“心水者,其身重 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又如“心下坚,大 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另如丹溪手镜肿胀指出: “短气不得卧为心水”。石室秘录

4、喘病治法道:“人有气 喘不得卧,吐痰如泉涌者,舌不燥而喘不甚,一卧则喘”是 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论述;关于心衰心悸怔忡的症状,杂病源流犀烛云“怔忡 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 心”。古人对全心衰亦有论述,如圣济总录“若患此疾, 肿亦不常定,或先手足面目浮肿,或先腰肋微肿,或先手足 小肿,其侯或消或甚,三五日稍愈,或三无日再发,亦以小 便通涩为侯,积渐变成洪肿此由肺胀甚,即喘如牛吼,坐卧行立不得,或中夜后气攻胸心,重者一年两年方死,有一月两月死者”,是对肺心病全心衰的症状,发展及预后的 论述。中医康复学内涵中医学中没有“康复”这一名词。但据尔雅释云: “康,安也;复,返也”。说明康复有恢复平安或

5、健康之义。 我们认为: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运用中药以及其他多种 方法和手段对伤病者和残疾者在身体功能、精神和职业上进 行康复的学科,谓之中医康复医学。其与现代康复医学的明 显不同点在于,它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不过,其 目的与现代康复医学是一致的,即主要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功 能上的缺陷,帮助患者在其身体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 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其身体能复原或改善。中医学认为,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根本目的在于恢复 心主血脉的功能。首先应分清标本虚实,先从祛邪入手,治 以芳香温通,宣痹通阳,豁痰通络,活血化瘀等法。然后扶 正固本,治以滋阴益肾,益气养阴,温阳补气等补法,必要 时则标本

6、兼顾,攻补并施,如理气活血,益气活血等法。此 外,结合运动康复、情志康复、饮食康复、起居康复、药膳 康复等手段进行综合调理,以期全面康复。心力衰竭的中医康复原则1、调神为先,形神俱养:养神与养形是中医康复医疗的根本大法。关于养神,黄 帝内经指出要做到“内无思想之虑,以恬愉为务”。在养 形方面,形体以胃气为根本。2、扶正固本,养气保精: 培补元气,采用中药、针灸诸法,调补脏腑经络气血。 运行真气。以气功、导引、保健按摩等,来促进真气 运行。调动机体内部力量,增强白我康复的机能。 固摄阴精,节制情欲以防阴精耗损,以保证人体顺利 康复。3、天人相应,起居有常:中医学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

7、响人体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认为,心在五行属火,春相,夏旺, 四季休,秋囚,冬死。在心痛证的康复过程中,应顺应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采取相应的生活制度,使之 适应自身的生理节律。4、动静结合,中合为度:在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既要注意调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注重 精神心理治疗与精神卫生,又要适当的户内外活动,功能锻 炼,促进机体的康复。病因病机1、感受外邪:风寒湿、或风热湿三气合而为痹,脉痹不己,内舍于心; 或久居潮湿,冒雨涉水或气候寒冷潮湿,水寒内侵,邪害心 阳;或疫病之邪直接侵犯于心。这些因素皆会造成脉道痹阻 瘀水互结,水气凌心射

8、肺,使人烦躁心悸,喘促不宁,腹大 胫肿不能平卧。2、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久患心悸怔忡、胸痹、心痹、厥心痛、真心痛或其它先 天心脏疾患迁延日久,心气衰弱,心体损伤,气血不足,阴 阳失调,津液输布紊乱。心气虚而渐致心阳亦虚,心气心阳 俱虚则鼓动血液无力,致使血流迟缓或瘀滞形成瘀血。或气 阳两虚,水液失于温化输布,留聚体内形成水饮。当瘀血与 水饮行成后,更伤心气心阳,使之更虚,病情愈加严重,终 至形成本虚而标实的心力衰竭。3、脏腑功能失调:肺与心:心主血,肺主气。心肺气血之间是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的。若久咳、久喘、肺痨、痰饮日久则肺气损伤, 肺气损则宗气亦伤,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是心脏跳动的原

9、动力。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司,则水道不利,水津不布则痰水 内结,致心阳遏伤、心气阻塞。以上皆可致心气不足、血脉 不畅,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心痛、唇青舌紫等症状。心气 虚衰,血脉瘀阻亦引起肺肃降功能失常,则呼吸喘促,咳吐 泡沫,甚则咳血。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宣,水道不通,津 液代谢失常则成水饮,外溢肌肤则尿少浮肿。心肺气虚的严 重阶段可以出现阴阳离绝,元气虚脱,冷汗淋漓,面色苍白, 口唇紫绀,神昏脉微的危重症候。肾与心: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水火既济” 心肾功能互相影响,心火不足,则肾阳亦微,肾阳不足,心 阳失煦。肾脏衰败,水饮内停,溢于肌肤,发生肢体浮肿, 腹大有水。肾虚失纳则气喘倚息不得

10、卧,动则为甚。甚则水 气凌心射肺,心阳更虚,加重咳喘、心悸。甚则阳气虚脱、 阴阳离绝而成危证。脾与心:脾主运化,心之经络与脾胃相连,心之气血来 源于脾的运化,故心脾相关。若饮食失调,脾胃虚损,运化 力弱,则水谷精微不足,心气亏衰;若升降失常,清阳不升, 津液不化,则聚而成痰,湿痰阻络,奎滞心脉;母病及子, 心气不足,脾气亦虚,土虚不能制湿,水湿不化,泛滥肌肤。肝与心:肝藏血,血通于诸脉,心肝关系密切。肝疏泄 失常,气血运行受影响,心脉瘀滞,心病及肝,子盗母气, 影响肝的疏泄。气滞血瘀则唇给青紫,两颧红黯,血瘀于肋、 下则癥瘕肿胀。总之,心、脾、肺、肾功能息息相关,可相互为病,肺 脾肾三脏阳气不

11、足,水液代谢失常,不仅会出现水液积聚痰 饮水肿,同时气不化津,津液不足而咽干口渴。血、水之间 相互影响,“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发水肿, 是血病而兼也”。另外,瘀水相结,瘀而化热,而成热瘀水 结。4、药物误用、滥用: 长期使用利尿药、活血化瘀药而不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 久则耗血伤阴,气阴两虚加重心力衰竭。5、其它:如情志损伤、劳累过度、妊娠分娩、消渴等都可使心气 亏损,不能鼓动血脉而发心悸,喘息咳唾,不能平卧。心力衰竭中医康复适应症总体病情稳定时,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安静心率V110 次/分,无心力衰竭,无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 基本正常,体温正常情况下,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12、中医康复治疗1、 药物康复:疾病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偏胜偏衰的一种病理反映。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 为期”,也就是说要平调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 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药物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但药 性有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有毒无毒、毒大毒小之不同,而 人有性别、年龄、体质强弱之差异,诚如素问五常政大 论所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故药物康复, 实乃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计。 益气养阴,生津止汗法:方选生脉散(人参 15 克、麦冬 20 克、五味子 15 克)。随证加减:阴阳两虚,证见畏寒、肢冷,脉

13、结代者可合 用炙甘草汤加减;气虚重者加黄芪、太子参;失眠多梦者加 炒枣仁、夜交藤;若兼尿少浮肿者加泽泻、茯苓皮、车前子。 温阳利水法:方选真武汤(茯苓 15 克、白芍 15 克、白术 15 克、生 姜 10 克、附子 先煎10 克)。随症加减:喘促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地龙;若水肿 较甚者,加猪苓、泽泻,方中茯苓改为茯苓皮,剂量加至30 克;腹胀者加莱菔子、厚朴、大腹皮;恶心呕吐者加竹茹、 陈皮、半夏。 清化痰热,利水消肿法:方选清金化痰汤和千金苇茎汤加减(黄芩 15 克、知母 20 克、苇茎25克、桑白皮15 克、冬瓜仁 15克、薏苡仁 25 克、白茯苓 15克、浙贝母10克、瓜蒌 15克、

14、桔梗15克)。随症加减:痰热盛者,加鱼腥草、金荞麦;若水肿较甚 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方中茯苓改为茯苓皮,剂量加 至 30 克;口干舌红者,加北沙参、麦冬;恶心呕吐者加竹 茹、陈皮、半夏;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郁金。 益气化瘀法:方选补阳还五汤(生黄芪 120 克、当归尾 15 克、赤芍15 克、地龙 20 克、川芎 10 克、红花 10 克、桃仁 15 克)。随证加减:心痛甚者可加瓜蒌、薤白、丹参,或合用芳 香化瘀类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冠心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等; 气短乏力明显者加太子参;兼见水肿较重者,可合用五苓散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法:方选参附龙牡汤加减(红参另炖 15 克、炮附子先煎

15、 15 克、 煅龙骨先煎30克、煅牡蛎先煎30 克、干姜 10 克、炙甘草 10 克、 麦冬 20 克、五味子 15 克、山茱萸 15 克)。随证加减: 舌苔黄厚腻者,合用黄连温胆汤或小陷胸 汤;若阴竭阳绝,见口渴,舌干而萎者,可改用阴阳两救汤: 熟地、附子、人参、菟丝子、茯神、远志、炮姜、紫河车。病情转安稳后应改用生脉散调治。非药物康复治疗1、御寒:“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中医 治学思想的特色之一。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之更替,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的变化,寒温不时,非时之气, 间而有之。而心脏疾病对四季气候的变化极为敏感,故素 问脏气法时论曰:“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

16、不愈,甚 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指出了心脏疾病与四时 气候的关系,夏属火,长夏属土,火生土,故遇所生之时病 愈;而冬属水,水克火,故遇所不胜之时病重。对患有心病者的预后,素问脏气法时论也有“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之说,心居阳位,日中阳气盛,故心病患 者精神清爽;夜半阴盛阳衰,故心病患者病情加重;平旦为 阴尽阳至,故心病患者较安静。因此,心病患者对外界环境 之“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起居有常,以“适寒温”, 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和四季气候的变化,慎衣着以防寒保暖才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摄神:心藏神,主血脉,脉舍神。神乃精神、情志活动之体现,心与脉之病变,可通过神反映出来。

17、素问调 经论篇“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及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篇“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声为笑,在变动 为忧在志为喜”等记载,均说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 心力衰竭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调摄精神,也是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法。应重视对患者的身心疗法,即心 理疗法,让患者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戒愤怒,远抑郁,经 常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向上的心态,使脏气调和,气血流畅则病自康复,诚如素问举痛论篇所云“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3、节食:包括节制饮食和调节饮食。节制即有度,宜定时定量,七分饱即可,不宜过饱、过咸或过甜。如素问五 常政大论所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 也”。素问五脏生成

18、篇也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调节即调节饮食结构,合理膳食。灵枢五味篇有“心 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之记载,指出患有心病之人,宜食 小麦、羊肉、杏仁、薤白之类食物,因其味苦入心,故宜之。 现代研究认为,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蛋白质、 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但脂肪含量较低。我们认为心力衰 竭患者的膳食结构应提倡“三宜三不宜”。三宜: 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粳米、小米、玉米及大豆制 口举品等; 宜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莴笋、 西红柿、香菇、木耳、洋葱、大蒜、山楂、苹果等; 宜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鸡肉、鱼肉、瘦猪肉、牛肉、 鸡鸭蛋白等。三不宜: 不宜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19、,如肥肉、动物内脏、蟹黄、 鱿鱼及油炸食品等; 不宜含糖量高和热量高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奶 油、乳酪等; 不宜过咸或刺激性食物,如各种腌制品、辣椒、芥末、 浓茶、白酒等。4、运动:运动疗法是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途 径,适度间断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锻炼心肺器官的功能,促 进血液循环,将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转运出去,降低动 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提高心脏的应变能力,减少心源性猝死 的发生机会,进而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疗法 通常有太极拳、八锻锦、五禽戏、散步、慢步跑、游泳和骑 自行车等。运动方式因人而异,患者宜选择一或几种适合自 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一般宜在早上或晚上,最好选在空

20、 气新鲜、环境清静的地方。运动宜从小运动量开始,以缓、 慢、柔为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日坚持半小时至 1 小时, 以无身体不适为度。运动锻炼适合于隐匿型心力衰竭、稳定 型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后 4 周、冠脉介入术后 2 周的患者。5、按摩: 捏腋前: 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 4 指放在腋窝下,对合 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功效:活血通络,疏经止痛。 摩揉膻中穴: 将右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适 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 0.51 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功效:宽胸理气,清心除烦。 团摩上腹: 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 当用力作顺

21、时针环形摩动 0.51 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分推肋下: 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胸部正中骨头的 下端)旁,沿季肋(胸腔下缘)分推0.51分钟。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合按内关穴、外关穴:将一手的中指和拇指放在另一手的内关穴(位于手掌侧 腕横纹正中直上 2 横指,两筋之间)和外关穴(位于手背侧 腕横纹正中直上 2 横指,与内关穴相对)上,两指对合用力 按压 0.51 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掐按足三里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 4 横指,胫骨外侧约 1 横指筋间处)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 适当用力掐

22、按 0.51 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 4 橫指处)上,适当用力揉按 0.51 分钟。双穴交替进行。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7、中药敷脐和耳穴贴压:具体操作如下:将吴茱萸 15 克、干姜 15 克、肉桂 15 克、小茴香 15 克、广木香 15 克、山奈 15 克,研细末,加 适量陈醋调和制成直径为 2cm 的药饼敷于天枢(双侧)、关 元穴上,用纱布、胶布固定,隔日更换 1 次;取王不留行籽 敷贴在0.8cmX0.8cm的胶布上,轻揉双侧耳廓4分钟,然 后用 75%酒精消毒耳廓

23、后,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在双侧 耳穴上,每天按压 5 次(9 : 00, 12 : 00, 15 : 00, 16 : 00, 21 : 00),每次按压1分钟,按压程度,以轻微胀痛为度, 每隔 3 天换药 1 次,取穴:脾、胃、小肠、大肠、三焦、内 分泌、便秘点。7、药膳: 洋参益心蜜膏:西洋参 30 克、麦冬 150 克、龙眼肉 250 克、炒酸枣仁 120 克,水煎 3 遍,合并滤液,浓缩,兑适量炼蜜收膏。每 日早晚各服1530克。适用于心阴不足症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者。 人参养心茶:人参 3 克、炒酸枣仁 15 克、茯神 9 克、陈皮 3 克,炖 汤,代茶饮;或开水沏,代茶

24、饮。适用于心气不足症见心悸气短、疲乏无力者。 桂姜人参粥:桂枝6克、干姜6克、人参3克、大枣8枚,煎煮,沸 后改文火煎成浓汁,与粳米 100 克、红糖适量共煮成粥,早 晚分 2 次服食。适用于心阳不振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者。 玉竹速溶饮:玉竹 250 克,洗净,先以冷水泡发后,加水适量煎煮, 每 20 分钟取药液 1 次,加水再煎,共煎 3 次,合并煎液, 以文火煎煮浓缩,到稠粘将要干锅时,停火,待温,拌入干 燥的白糖粉 300 克,把煎液吸净,混匀,晒干,压碎,装瓶 备用。每日服 3 次,每次 10 克,以开水冲化顿服。适用于一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苓桂术甘粥:茯苓 15 克、白

25、术 6 克、桂枝 6 克、冬瓜皮 20 克、白芍 10 克、甘草 6 克、干姜 6 克、粳米 50 克。将茯苓、白术、冬瓜皮、桂枝、白芍、甘草、干姜煎汁, 共煎 3 次,去渣取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共煮成粥,缓缓饮 用。常服此粥,心衰脚肿、气短心悸症状可得改善。 参姜鸡清汤:人参 3 克、生姜 6 克、鸡蛋 1 个。 将人参及生姜切碎,入锅中,加水煎煮至 150 毫升,去 渣待沸腾时,将蛋清加入药液中,调匀,空腹饮用。常食之对于以下肢水肿为主的心肾阳虚的右心衰患者,有一定益处。 生脉银耳羹:人参 3 克(或党参 15 克)、麦冬 10 克、五味子 3 克、 银耳(干)10 克。将人参、麦冬、五味

26、子洗净煎汁约 200 毫升。将银耳泡 发去蒂,与药汁文火炖软烂,食用。对于以气急咳喘为主的左心衰、气虚、失眠、久咳、血 脂高的患者最为适宜。8、气功: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 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习练气功对于增强人的心理素质,改善人的生理 功能,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提高道德修养等,具有独特的作 用。气功( 升降开合功) 导引和呼吸锻炼在“松、静、气” 上练功, 利用膈肌、肋间肌、腹肌的运动,按摩内脏, 调 节神经, 畅通血流, 扩大肺活量, 促进代谢。气功锻炼 还形成条件反射, 对心力衰竭起到自我治疗作用, 既治标 又治本, 是

27、标本兼治的方法目前流行的主要气功有九种: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 八段锦、十二段锦、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 术、太极养生杖。9、音乐:中医音乐康复治疗以康复者为中心,使其能够自由表达实现自我回归、重组心身,创造灵性。中医音乐治疗的心身 调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和层次:觉醒、重组、创造。中医 音乐康复治疗强调心身健康,心身和谐。觉阶段:放松身心,回归自我通常聆听音乐,抚慰精神,放松身 心,使患者回归自我。常常采用哼鸣或者吟唱的手段来完成配合导引,在发出内心最深层声音的同时,调整自我状态, 进入当下,或者用音乐配合穴位按压法,调节身心。通过聆听音乐,选取合适的同质和异质音乐进行连接,使人

28、体进入身心放松状态。在音乐的调节下,结合形体穴位的有效刺激 达到安神的作用。重组阶段:审观内在,调节各种负能量,疏导解化,重组身心随着 自我内在探索的深入,会唤想每个人心中的各种负而情绪,在音乐的引导下,逐渐觉知,疏导解化,重组整理,培养正 而情绪和认知,神气相合,阴阳调和,此阶段是身心融入内在的自然循环之中,无有滞碍。中庸思维恰可通过对自我和 外在情境的省察,对他人行为的感受,对自身行为的把握,因而促进个人的适应能力,达到一种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状态。创造阶段:内在形神合一,开启身心,创造新的灵胜生命当内在调 和,融入循环无尽的自然和谐状态之时,人体自我康复能力 充分调动,全而调理、克服各种功能

29、障碍,康复心身。人与 环境本是一个整体,内在的和谐状态,是一种人自身整体和 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在此种和谐 自然状态中,获得幸福,实现人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总之,心力衰竭的中医康复治疗包括药物康复和非药物 康复,前者是治“已病”,重点在于疗病;而后者是治“未 病”,重点在于病瘥防复。尤其是后者,它包括了环境康复、 身心康复、饮食康复和运动康复等多个方面,是中医优势之 所在。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 的康复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心力衰竭的整体防治 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康复评估方法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和提 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 如能耐受下列活动:家务活动:清洗浴缸、窗户,可以提 9千克左右的重物(若无任何不适);娱乐活动:平静的 跳舞,外出野餐,去影院和剧场;步行活动:每次30分 钟,每天2次;需要避免的活动:剧烈运动及竞技性活动; 对 A 行为类型者应进行行为矫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