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6936898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备课 单元目标 单元名称 综合探究 追寻生活的智慧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走进哲学 ,问辨 人生 把握世界的本质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拥有更美的 人生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本书结构 一、本单元的地位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 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 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 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目的就是为了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 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

2、动。 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部教 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 铸就辉 煌 二、本单元结构 价值观 人生观 历史观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 史的真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 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 展的趋势。 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 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 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

3、史观正 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 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的设计 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生活的真谛 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的本质是什 么 逻辑结构: 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关键是把社会的本质理解 为实践,以此作为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 出发点。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 找

4、到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根源 社会存在。 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 动构成的; 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 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 律的把握; 三是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夸 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2 、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 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 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要 内容的社会存在。 这就克服旧的社会历史理论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 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首先,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 -生产方式是 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构

5、成 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实 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 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锁钥。 补充: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的关系。 (1)区别: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对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对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的基本依据。 (2)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 社

6、会历史领域 的具 体表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动力来 自哪里 逻辑结构: 生活 实践、物质生产 生产方式 生 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 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改革 逻辑结构: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 将往哪个方向发展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 强大动力。 路径一 : 社会发展 实践

7、生产实践 人民群众 社会发展 合力 性质、大小 人民群众 路径二 :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 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概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范围 以及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范围。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 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 变化, 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 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

8、属于人 民群众的范围。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如何看 待人民群众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教材是分三层分别分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其重要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 物质 财富 的创 造者 精神 财富 的创 造者 社会 变革 的力 量 群众 观点 的基 本内 容 群众路 线的内 容、地 位 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 线的实践 意义 哲学 依据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 一、价值与价值观 即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及价值 观的作用 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事物

9、各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 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而哲学世界观领域 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 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 具体领域的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 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点。 2人的价值 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 社会的人 , 可以以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 一方面,作为 个体的人 ,又要从社会和他人 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 是社会对个人的尊

10、重和满足。 人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自 我价值。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即什么样的价值 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 唯物史观 社会发 展的客 观规律 自觉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 主观与 客观的 统一 社会历史 性特征 群众史观 社会发 展的主 体 自觉站在最 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 个人与 社会的 统一 主体差异 性特征 寻觅社会的真谛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即是如何创造 和实现的问题 劳动和 奉献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砥砺自我 实现价值 创造价值 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目的: 1、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2、对第十二课中没能涉及的人生观的重

11、要 内容 理想和信念予以阐述。 主要讲清楚四层意思 : 第一,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各不相同, 但根本的途径是劳动和奉献 ; 第二,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 价值的基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根本上是 一致的,在对社会奉献的同时个人也会得到 发展。 第三 , 人的价值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 评价一个 人的价值和贡献主要应当看他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 步事业做出了什么 ; 第四,理想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就必须坚持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社

12、会主义荣辱观。 既要注重 “双基”的落实, 更要注重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培养。 教学建议 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使用 好 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 探究活动 ” 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 的原理才是目的。 “ 名言 ” 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 想家的重要言论 , 它与正文的关系最为密切; “ 相关链接 ” 与正文的关系最远; “ 专家点评 ” 同正文的关系较 “ 名言 ” 远 , 较 “ 相关链接 ” 近 。 正确使用课文中的 “ 辅助文 ” 认真 使用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你曾经参加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活动吗? 奉献 一颗心 奉献 一种责任 奉献 一点点的行动 人生价值观教学中 “ 情感渗透,自我教育 ” 教学理念 的贯彻。 实施开放性的教学 自写或收集人生格言 选取生动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具有启发性的节目 供学生观看。 组织资料的收集 课余完成人物采访 开放的评价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