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理组织学:口腔粘膜病

收藏

编号:16880008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64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11-12
40
积分
关 键 词:
口腔 病理 组织学 口腔粘膜
资源描述:
口腔粘膜病n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疾病一、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变化n1.过度角化 指粘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过度正角化 角化层增厚,核,粒层 增厚 组织学上 过度不全角化 角化层增厚,核未 分解消失,粒层增厚不明显n2.角化不良:上皮的异常角化,指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n3.棘层增生:指棘层细胞层增厚(棘细胞数目增多,多见于白斑),伴有上皮钉突延长或增宽。n4.上皮异常增生n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空泡性变 胞浆呈空泡状 液化 水肿严重时,基底细胞溶解破裂 基底膜消失,多见于扁平苔藓和 红斑狼疮n6.棘层松解:上皮棘细胞间强力纤维及粘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 棘细胞松弛,棘层形成裂隙或疱,多见于天疱疮n7.疱 粘膜或皮肤内贮存液体形成疱。水疱 血疱 脓疱 直径5mm为大疱,反之称之为小疱。突出于表面粘膜或皮肤病理学上:(1)棘层内疱:疱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上多见于天疱疮或病毒性水疱 (2)基层下疱:基底层下,使基底层与上皮全层剥离,多见于良性类天疱疮,多形渗出性红 斑n8.溃疡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的凹陷。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二、常见口腔粘膜病n1.白斑 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白斑属癌前病变,癌变率较低,约为35%。白斑临床表现(1)颊粘膜合线处的均质白斑舌背粘膜的白斑白斑临床表现(2)腭粘膜的疣状白斑口角颊联合处的颗粒性白斑病理:主要为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过度不全角化或两者同时出现为混合角化 a.单纯性增生:上皮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b.上皮疣状增生: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过度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炎细胞浸润。c.上皮异常增生轻中:上皮层次紊乱,细胞呈现多形性重:上皮层次紊乱,异型性明显,基底膜 尚完整,为侵犯结缔组织(原位癌)均质性白斑(1)上皮棘层增生,粒层明显,表面为过度正角化(2)上皮钉突肥大,粒层增生明显,角化层明显增厚非均质性白斑(1)疣状白斑:上皮呈尖锐的疣刺状突起,表面为过度正角化(2)颗粒白斑:上皮呈钝圆形的颗粒、结节状突起,表面为不全角化(3)溃疡性白斑:上皮一部分破溃,结缔组织内有弥漫性炎症浸润电镜照片上皮异常增生性白斑的电镜下所见:基膜缺损,基细胞浆突(CP)伸入结缔组织,浆突周围无基膜环绕白斑癌变的组织象:n上皮异常增生,白斑发生微浸润n白斑的一部分上皮钉突极度增生,不规则延伸入结缔组织,发展成Ca2.红斑腭部颗粒红斑镜下见许多乳头状突起,上皮结构紊乱,已发展成鳞癌3.白色海绵状斑痣n颊粘膜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明显,形成无数小水疱,结缔组织水肿4.白色水肿(颇似白斑):n病理: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5.扁平苔藓 病因:免疫调节异常,精神因素,内分 泌因素 临床表现:口腔任何部位,左右对称,但80%在颊部。形态:白色或者白色条纹,条纹可呈网状,环状,树枝状或者线状。临床表现(1)n颊部扁平苔藓,有明显白色网纹临床表现(2)n唇部扁平苔藓,红色糜烂面周围有白色网纹n舌部平苔藓,斑块型病理:(1)上皮角化或不全角化,棘层增生(2)上皮钉突延长,呈锯齿状(3)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4)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5)部分病变在上皮棘层,基底层或者粘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胶样小体(colloid body)或称Civatte小体,嗜酸性光镜下:n上皮钉突呈锯齿状,基底细胞液化,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n 为位于基底膜附近的Civatte小体电镜下Civatte小体Civatte小体由大量张力细丝束(T)和透明胶质颗粒(K)构成,其中散在变性的线粒体(M)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Rer),小体周围无细胞膜环绕6.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属于结缔组织病,临床分为三型:(1)系统型红斑狼疮(SLE)(2)亚急性红斑狼疮(SCLE)(3)盘状红斑狼疮(DLE)口腔颌面部属此类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沉积于结缔组织中。临床表现:下唇唇红好发部位。病理:上皮:固有层:cap.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上皮表面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角质栓形成粒层明显棘层变薄基底膜不清晰光镜下表现n上皮过度角化,角质栓塞形成,粒层明显,基底膜不清晰n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病理:(1)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由免疫球蛋白 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又称狼疮带(2)间接免疫: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免疫荧光检查n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基底膜狼疮带阳性反应n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清ANA阳性n上皮基底膜部位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狼疮带阳性n上皮棘细胞间桥有免疫球蛋白沉积,呈网状荧光图形7.天疱疮 临床分四型:寻常型 口腔内属此型 增殖型 落叶型 红斑型 临床表现n患者:女,35岁。唇、舌粘膜起大疱、脱皮、糜烂、唇红部结痂,全身皮肤发疱,最后大片脱皮终至死亡发病机制(1)抗原抗体在棘细胞表面结合,干扰了细胞间附着(2)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病理特点:棘层松解,上皮内疱。病理镜下(1)棘细胞层松解,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称之为天疱疮细胞(Tzanck cell);(2)上皮内疱形成,疱底见到完整的基底细胞;(3)固有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光镜下:n基层上裂n棘层松解n组织切片示典型基层上裂,疱内有松解棘细胞n天疱疮疱液涂片,见Tzanck细胞,核圆形,周围有亮晕天疱疮细胞(Tzanck cell):松解的棘细胞周围呈绿色荧光环8.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表现n发生于唇舌粘膜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表现n发生于唇舌粘膜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镜下表现n镜下表现为非特异性溃疡,上皮消失,结缔组织浅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口腔病理组织学:口腔粘膜病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688000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