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狂批判法

上传人:小鹤 文档编号:16740854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偏执狂批判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偏执狂批判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偏执狂批判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偏执狂批判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执狂批判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达利艺术观的核心:偏执狂批判法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和主题,超现实主义艺术 发起人布列东称,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通过它,我们想表达以语言、 文字或是其它任何方式思想的真正作用。他以达利作品的风格为代表解说了超现实主义绘 画概念,这种风格就是以精致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场面和经过变形的形象, 来营造幻觉和梦境的画面。达利选择了梦境作为艺术题材,可无形的梦幻具有飘渺不定的特征,潜意识还没有一个 大家公认的形象系统。达利要展示神奇的梦中世界,他就必需找寻或发明一些新的语言符号, 自己创建信息系统。达利公然承认他的画是在努力表现一种潜意

2、识,他把这种超乎理智之上的东西看成是艺 术所要捕捉的“更为重大的现实”。1920 年,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 自称为“偏执狂批判”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并引人他的创作过程。何谓偏 执狂批判方法呢?简单而言,它“是把互不相关、无内在和外在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 困惑不解,要偏执地去思考,从而使思维进人潜意识和梦境状态的方法。找到这一方法后,达利不再孤立地考虑超现实主义的意象和现象,而是从整体上来考虑 系统的有意义的关系,明确地把虚幻世界推向现实世界。为让人们“看见”他的梦境”,达 利精细人微,甚至毫发不差地描绘梦中的物像。这种怪异的“真实感”使他展现的”梦”明 显

3、区别于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哥伦布之梦取材于 15 世纪末哥伦布亲率3 艘木帆船,经过70 天旅程,终于抵达美 洲巴哈马群岛的一段史实。达利对于他们在冰雪中登陆时的情形作了神奇的构思,选用有十 字架、耶稣像和圣母画像等的旗蟠,让原本古人仪仗队伍习用的旗蟠和无尽无休的十字架出 现在一个虚幻的环境中。一些裸体与半裸体的现代人(这是他自 50 年代以来习用的手法)则 浸泡在水中。近景中仍然显得如此之小的中世纪后期的木船顶着惊涛骇浪前行,远处的船也 正源源不断地随来。风雪交加,一切都是模糊的,处在雾蒙蒙的混沌之中。为了让人感到似是而非,他采用一种古典主义或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手法,真实与细腻 地刻画每一个

4、细节。如这幅画中提拽木船的古代青年,旗蟠上带有现代明星头像的圣母,浸 人水中的侧面青年像,都是非常真实的。它不是一幅实景,而是一种意象,是人在梦中常常 不够具体的意象。达利巧妙地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移到创作过程,使自己内心的荒诞、 怪异加人到外在的客观世界,又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 使幻想具有真实性。这幅作品中,事件是真实的,场景则是虚构的;人、物是真切的,他们所处的时空则是 模糊的。素描的表现是细腻逼真的,色彩的调制则停留在古典主义阶段。这种超乎现实的真 实,令观者在欣赏中感到迷惑难解。这里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主观上的虚拟性加强了情 景的反理性因素,凡不

5、可能的形象在那个世界都精确、逼真地浮现,尽管他们并 现在,我们归纳一下达利的作品表象的种种矛盾里孕育的新变化。1. 确定新领域、新主题。从原则上讲,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对超现实主义者开放的, 但超现实主义者选择的领域却非常有限。他们都将焦点集中在弗洛伊德的研究领域潜意识 上。达利的作品放在今天的美术界,也许够不上前卫,更别说惊世骇俗,但 20世纪30年代, 将性、血、腐败物 等纳人画面令人无法容忍。达利作品的这些内容相当离奇和扰人,以至 无人能继承他的衣钵,对他 的创作来一次滑稽的模仿。2. 找到新手段、新方法。创作者确定新内容、新主题并不意味着作品具有价值,他还 必需找到一 种适合自己的研

6、究方法和手段。达利的作品诞生在一个反传统观念的时代,布 列东曾夸他“靠他的偏执狂批判方法授予了超现实主义第一流的武器”。他用这个武器制作 的作品涉及艺术各个领域绘画、雕塑、诗歌、电影、摄影,以及建筑设计、家具设计、首 饰设计、芭蕾、玻璃、肥皂。这种打破疆界的延展方法给大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也给 后人留下了的有益的经验。3. 落实新代码。达利或许不是乔托、塞尚那样的艺术巨孽,但他以独特的手法、全新 的视角、怪异的表现让我们领略了意识领域的一角。古典的学院派训练为达利提供了随心所 欲地模仿和创造各种形象符号的技术基础,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带他进人了一片前人不曾 涉足的广阔天地,西班牙的虔诚美术

7、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一种近乎瘫痪的肉体病态模本。达利 在创作过程中,找到或设计了一种以夸张、变形、多个形象重叠为基本造型元素的个性新代 码。达利作品中这些反复出现的代码成了他独有的语言标记。4. 组合新意象。达利作品中各种矛盾、对立的形式和符号并呈,构成了与他人迥然的信 息系统:局部元素的极度真实精细和整体视像的极度荒诞无理共存 ;变形痉挛的符号和古典 完整的形像同体;生与死、爱与恨、原始与现代、巨大与纤细、现实与梦幻等等奇异地交融 共生。达利的作品不是依靠一个简单的个人印记就可区分,它是一种个性化的观察方式,需 要从局部到整体的完整把握。就“超现实主义”的意义而言,达利远不及基里柯,但达利能 被

8、大众认可接受,而基里柯没有,重要的原因就是达利采取的独特统合策略:作品显现古典 主义的功底这是精微而易于品评的;形象化的图解弗洛依德的理论这是新颖而可以炫耀 的;放大地借鉴民族传统中的灵异成分这是独特而便于记忆的。他将3 种元素怪异地拧在 一处,而每一种元素又以模仿、拼装和改造为起点,最后营造出一种似是而非的迷幻效果。 这3 种浸润在达利血液中的元素,使得达利作品充盈诡橘的气息。5. 展示新可能。当代艺术评论家认为“超现实主义者对艺术的贡献不是他们的想象力、 全新主题(梦境),而是他们对符号科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里的符号科学指无言的交际系 统,我们用它来相互传递信息。符号科学是在那套系统中能

9、够被人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告诉 我们意想不到的事可以成为智慧的开端;我们应该同时处理收集到的来自不同层次、以不同 伪装出现的信息。”达利曾改造过米罗岛的维纳斯(1934 年),他在维纳斯像的额头、 前胸和膝盖开了好几个长方形的小抽屉。20 世纪 80 年代,一幅广告画将这一创意搬了过来, 用逼真的写实手法,将维纳斯胸部描绘成一个有生命的活体,抽屉像真的被切割成的方块人 肉。由于这种逼真性,达利那种无关痛痒的玩笑就发展成为一种灾难,人们在对生命体的重 新切割构制中感到了强烈的可怕与凶残。评价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价值,维度是多样的,但艺术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若一 个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了无新意,毫无可

10、资借鉴之处,这样的创作对艺术史毫无意义,对大众 生活也毫无意义。达利继承和借鉴了他人的大量东西,但达利也为别人提供了借鉴之处。随着西班牙人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的出现,人们终于改变了以往那种认为超现实 主义已经废除了天才的看法。因为随着达利的到来,梦境的窗口或许第一次被真正打开了,以 至于整个世界都觉得被抛在了无边无际的荒诞中。事实证明人们的判断没有错误,达利的确 是现代艺术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天才之一。当然,使人们产生这种印象的原因,除了达利那令 人惊异的作品之中所迸发出的天才的能量之外,还有他那异乎寻常的行为。在他的自传萨 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书中,达利以一种夸耀的口吻讲述了自己

11、的成长以及艺术创作 的观念。生活在父母无休止溺爱中的达利,在童年时期就制造出了各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疯狂 的事件。达利在十七岁的时候进入马德里美术学校学习,此时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从印象主义 到立体主义所有的代艺术风格。20年代初期,他发现了契里科和卡拉开创的“形而上画派”, 并接触到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尤其是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以及对潜意识的分析对达利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使他从中寻找到了摆脱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困扰他的色情与荒诞的出口,并为达利 提供了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发泄自己过剩精力的空间。1929年夏天,他开始创作一些 小幅油画,这些作品布满了经过精细描绘的非理性的物象,其中包括动物、昆虫、人体解

12、剖碎 片以及其他怪异的东西,例如被启发的欢乐和欲望的调节等就是这类作品。在这些 作品中,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被不合逻辑地组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梦境般的意象。达利后 来把它们称为“手绘的梦境照片”。达利热衷于显示自己个性的努力,使他很快就找到了确立自己地位的方法。他于 1930年出版 了一本名为看得见的女人的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偏执狂批判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简 单地解释为用一种达利式的幻觉来取代可视的现实。“偏执狂批判”方法的出现,使达利开始 摆脱了契里科等人对他曾经产生过的影响。从 30年代开始,他陆续完成了一系列奠定自己画 坛地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达利以他擅长的写实技巧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又

13、令人感到焦灼 的世界。在记忆的永恒一画中,远山、树干、达利肖像的变体以及软绵绵的钟表被不合 逻辑地安排在了同一个空间之中,显示出一种充满荒诞色彩的梦境效果。特别是被软化处理 的钟表,至此成为达利一生偏爱的主题。他把固体的钟表表现成为一种如同奶酪般柔软的东 西,目的是要“撕掉理性蒙在现实上的种种面纱,并努力地展现出面纱背后那个正在下沉或者 正在腐烂的软性世界”。此外,达利有时候还会运用一些具体的、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来构成另 外一种似乎是完全陌生的存在,以此来显示视觉的歧义性。他曾用七个裸体的女性拼成了一 个骷髅的形象,并把它称为“爱欲与死亡”的象征。达利作于 1936 年的西班牙内战的预感 则运用

14、了被拆卸的、零散的肢体表现战争即将到来之时社会摇摇欲坠的感觉。有时他也会根 据他所感兴趣的古典画家的作品来创作变体画。例如他宣称从米勒的作品晚祷中发现了 一种性欲的象征,并为之创作出大量的变体效果。凡此种种,都是达利运用“偏执狂批判”来 进行创作的结果。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达利的艺术完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刻意而为的基础之 上的。正如达利所说的:“我相信,通过积极推进意识的妄想,在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将有可能 把混乱加以系统化,从而帮助人们完全不必相信现实的世界。”这或许并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对 现代社会的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达利的确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有 益的贡献。一、超现实主

15、义的产生及发展 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主张通过这种方式,口头地 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 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 某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 移的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地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 人生的主要问题。在1924年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安德烈布雷东(Andr eBreton 对超现实主义(S盯realism)作了上述定义。布雷东是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旗手, 提出的“超现实主

16、义”一词来自阿波利奈尔(APolllnalre)的剧本蒂蕾丝娅 乳房。该词表达了布雷东及其追随者在这场文艺运动中的追求,那就是超自 的、无意识、无理性的精神自由。弗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 说揭示了沉睡于人们心底、不被人们的意识所触及,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 义的所谓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 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 处秘而不宣的本质。而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以 为源,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强调梦幻的万能。他们认为,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 的“彼岸”,只有用

17、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墙, 到神妙的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他的作品 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月, 运家具的空车、玩铁环的女孩,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 这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人不安。然而,形象之间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 又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他画中的那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 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这是一块中性的地方,在这里, 不相容的东西相遇在清澈的光线下,一如那位名叫洛特雷阿蒙的作家所言,“ 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阳伞在手术台上偶然相

18、遇那样地美。”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全力追求的正是这种梦幻效果。他们的美学信条是布雷 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提出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 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美可能使人震惊 也可能不使人震惊。”这样,达利带来的那种荒诞不经的梦的世界确乎十分地 挂在树上的软表、被肢解了的躯体、可怕背景上的骼骸骨架,等等。那种 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魔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 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NaturalistieSurrealism),其代表 家除达利外,还有马格利特等人。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 主义(orga

19、nicsurrealism),以米罗为代表,追求幻想的、一与生命力相关的抽 画面。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 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了第二次。此后, 巴黎、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第二次世界 战的爆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不过由于其成员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战争 也间接地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 会。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 小册子等手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 9月 28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 雷东去世,这使团体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 年 10 月 4 日,许斯特 世界

20、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 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 们再也没有关系。”曾经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至此结束。但是,其影响力并没 因此而烟消云散。超现实主义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 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规念一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以展现 种绝对的或超然的真实情景。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 世纪美学观念有 极其重要影响。偏执狂批判法 当时欧洲艺术人才辈出,达利只有提出独创的观念 与技法,树立卓越的画风,才能够脱颖而出。达利觉得超 现实主义倡导的“自动写作”的创作手法无法使他表现繁 复壮观的

21、主题,也不能产生强烈的震撼力量。他所要追求 的,不是消极等待潜意识中的结果出现以及机械自动书 写,而是更为积极更具征服性的超现实表现层次。要达到 这种创作的要求,就要借助理智的力量,经由特殊的方法 掌握潜意识的世界。虽然达利的作品是以梦境或幻想为 基础,但在制作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通常精确细致 地描绘出奇而不合理的世界,就像“手绘的梦境照片”,创 作方法上,他用的是自己独创的“偏执狂批判法”。“偏执狂批判法”与真正偏执狂病患者的区别在于, 它是通过积极而有意识的狂想来创造一个非理性的而 又十分酷似客观世界的幻想世界。达利在自己的身上诱 发幻觉境界,以弗洛伊德潜意识精神意象学说为理论基 础,

22、用无拘无束和自由联想所激起的意念,取信手拈来 的物象或形状,或按其本义,或做假借,或取消任何意义 加以逼真刻画,或变形处理,或东拼西凑,营造出大量的 超现实境界。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是什么中指出:达利赋予了超现实主义一个最为重要 的手法,特别是偏执批判法,这立刻显示出它一样能应用到绘画、诗歌、 电影、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物体的结构、时装、雕刻,甚至 如果必要的话,到一切注释的方法。达利的艺术:偏执狂的理由随着西班牙人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的出现,人们终于改变了以往那种认为超现实主义 已经废除了天才的看法。因为随着达利的到来,梦 境的窗口或许第一次被真正打开了,以至于整个世 界都觉得被抛在了

23、无边无际的荒诞中。 事实证明人们的判断没有错误,达利的确是现 代艺术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天才之一。当然,使人 们产生这种印象的原因,除了达利那令人惊异的作 品之中所迸发出的天才的能量之外,还有他那异乎 寻常的行为。在他的自传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 生活一书中,达利以一种夸耀的口吻讲述了自己 的成长以及艺术创作的观念。 生活在父母无休止溺爱中的达利,在童年时期 就制造出了各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疯狂的事件。达利 在十七岁的时候进入马德里美术学校学习,此时他 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从印象主义到立体主义所有的现 代艺术风格。 20年代初期,他发现了契里科和卡拉 开创的“形而上画派”,并接触到了弗洛伊德的思 想。尤其是

24、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以及对潜意识的分 析对达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从中寻找到了摆 脱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困扰他的色情与荒诞的出口, 并为达利提供了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发泄自 己过剩精力的空间。 1929年夏天,他开始创作一些 小幅油画,这些作品布满了经过精细描绘的非理性 的物象,其中包括动物、昆虫、人体解剖碎片以及其 他怪异的东西,例如被启发的欢乐和欲望的调 节等就是这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一些毫不相 干的事物被不合逻辑地组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 梦境般的意象。达利后来把它们称为“手绘的梦境 照片”。达利热衷于显示自己个性的努力,使他很快就 找到了确立自己地位的方法。他于1930 年出版了 一

25、本名为看得见的女人的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 了“偏执狂批判”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简单地解释 为用一种达利式的幻觉来取代可视的现实。“偏执 狂批判”方法的出现,使达利开始摆脱了契里科等 人对他曾经产生过的影响。从30 年代开始,他陆续 完成了一系列奠定自己画坛地位的作品。在这些作 品中,达利以他擅长的写实技巧营造出一个神秘而 又令人感到焦灼的世界。在记忆的永恒一画中, 远山、树干、达利肖像的变体以及软绵绵的钟表被不 合逻辑地安排在了同一个空间之中,显示出一种充 满荒诞色彩的梦境效果。特别是被软化处理的钟 表,至此成为达利一生偏爱的主题。他把固体的钟 表表现成为一种如同奶酪般柔软的东西,目的是要 “

26、撕掉理性蒙在现实上的种种面纱,并努力地展现 出面纱背后那个正在下沉或者正在腐烂的软性世 界”。此外,达利有时候还会运用一些具体的、人们 所熟悉的事物来构成另外一种似乎是完全陌生的存 在,以此来显示视觉的歧义性。他曾用七个裸体的 女性拼成了一个骷髅的形象,并把它称为“爱欲与 死亡”的象征。达利作于1936 年的西班牙内战的 预感则运用了被拆卸的、零散的肢体表现战争即 将到来之时社会摇摇欲坠的感觉。有时他也会根据 他所感兴趣的古典画家的作品来创作变体画。例如 他宣称从米勒的作品晚祷中发现了一种性欲的 象征,并为之创作出大量的变体效果。凡此种种,都 是达利运用“偏执狂批判”来进行创作的结果。 然而从

27、本质上来说,达利的艺术完全是建立在 理性的、刻意而为的基础之上的。正如达利所说的: “我相信,通过积极推进意识的妄想,在即将到来的 这一时刻,将有可能把混乱加以系统化,从而帮助人 们完全不必相信现实的世界。”这或许并不是痴人 说梦,而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因为在 很大程度上,达利的确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 了有益的贡献。(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达利的异度空间建构及其高峰体验 摘 要 : 达利用理智将自己的梦幻、想象及非理性的事物进行立体空间的重组,特意“实验” 混乱无序、颠倒错 位的异度空间的构建。在对视觉图像的表达方式和观看领域的颠覆中,认同体验激情涌动、 缺失的情感得

28、到补 偿、失落的自尊得以回归、受挫的自我达到超越,从而真正获得了“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 关键词:达利;异度空间;实验;颠覆;高峰体验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oli )在创作中以其对潜意识世界的洞幽察微的心理分析和看似纷 乱而荒诞不经的形式关系,颠覆了视觉图像的表达方式及观看的领域,将非现实的世界视觉化、实体 化;将无意识世界形象化、夸张化;将视觉艺术思想化、象征化;将互不关联的事物一体化,将正常的艺术空 间构建成一种异度空间。由于达利最充分地运用了他的全部潜能,从而获得了一次次“自我实现”的高 峰体验,体验 到艺术人生最高的幸福。艺术空间的建构,本来就是艺术家按照自己对物理空间、视觉

29、空间的识别和理解,采用一定的 表现方 法处理物体形象以什么样的形式占据画面的工作。达利构建艺术空间与其它超现实主义画家 一样,也拘 泥于物体,并发挥画面的力学作用,采用了立体或视动空间等具体变形的空间表现手段。但是, 达利的空 间变形又与众不同,他用理智将自己的梦幻、想象及非理性的事物用具象的艺术表现出来,直 接流露非伪 装性幻觉的格调。即在立体空间重组中对透视法进行了更自由的改变,不仅自由编码物象,让 一切的色彩 与形式都由梦境中的变形物组成,使“互不相关、无内在和外在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困 惑不解,要偏执地去思考,从而使思维进入潜意识和梦境状态”,1(P47)同时“用理性支配,使自己尽

30、量处 于一个预设的非理性状态,然后尽量自动的、无意识的把正常事物变换成异常事物,把正常空间关系变换成异 常空间关系”。2(P141)由于充分利用每一种能够引起错觉的艺术手法,把实际上是残缺不全的物体描 绘成似乎是物理空间中的真实存在,观看的视知觉活动便会自动进入其预设的异度空间之中。这是画家运 用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潜意识的心理分析方法和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对视觉本身荒诞性的一种独特发现, 是事物的荒诞组合在视觉空间上的体现,也是对真实空间和空间幻觉之间对立融合的一种感受,其效果在 于用“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新绘画手法,摧毁观看者对现实的信任感,强调极度无理性的神秘主题。达利 以弗洛依德潜意识意象说

31、为理论基础,用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所激起的意念,取信手拈来的物象或形状, 或按其本意,或作假借,或取消任何意义,加以逼真刻画;或变形处理,或东拼西凑,造出如真似幻的非现实、 超现实的异度空间,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或呈现某种观念,或反映对社会与人生的某种体验。作 为“用手画 梦”的大师,达利曾声称:“我绘画的唯一野心是利用精确的帝国主义化的狂暴工具使具体的 非理性意象物质化” 3(P169)为着这一艺术情结,达利独自进行极端的“梦境现实”的创作实验一方面不 完全排斥传统的*收稿日期:2007-03-28 作者简介:许莉萍(1954-),女,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32、主要从事 文艺学研究。绘画技巧,局部的线条、比例、明暗、色度,统统都很精细,另一方面又大胆改变自然物象的量 和位置(平面 的与空间的),结合一种特别令人不适应、不和谐,然而很明亮的色彩,特意构造异度空间的混 乱无序,颠倒 错位。达利挥舞着荒诞变形的魔棒,轮番或交互“实验”着拼置、嫁接、拉长、离析、交像 省略、抽象等手法, 用荒谬绝伦而又十分酷似客观现实的幻觉世界,激起视网膜的振动,情感的震惊、恐惧,让人过 目难忘,印象极深。“实验”之一:不相干的事物、不同的构件拼置、嫁接在同一空间 ,以遥接不相邻形象之法, 使心理意念在画中可视化。最典型的如乍起鸡皮疙瘩(1928)和天鹅毛原子内平衡(1947

33、)等,这些 作品在一种故意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对角线图式中,将互不相容的各种物质,乃至一些器官、细胞相遇在清澈 的光线下。而帝国的紫罗兰(1938)、记忆的永恒(1931)中的电话破听筒、盘子、鱼干、蚂蚁、港 湾全然互不相干,可 达利通过“物象凉拌”,类似于碎片的剪辑,将不同时空中反复出现的生命细节从生活流中提 取出来,并置于当下同一的时空中重构、同构、异构或解构,以寻求形与形之间的最佳结合,解决事物与事 物之间置换与变异的矛盾。这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存在是不合理,不符合视觉规律的,可是这些不合常理的新 的组合刺激着视觉感官,麻痹了观者的思想,改善了人们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实验”之二:形与形的相互

34、借用、交像同存,共同的轮廓线分别隐藏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图形,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出正形和负形的组合,创造出浑然天成的有机体。油画消失的的影像 (1938)正形是一位正在阅读信件的女性和一幅挂在背景上的地图,其站立着的人体又构成一幅委拉斯贵支 侧面肖像。在摄影作品达利和七裸女骼骸(1954)中,达利用七个年轻裸女摆成一个白森森的人头骨, 这一奇妙的“视觉双关”的构思,将生与死对立,爱欲与毁灭并存,美丽与恐怖交织,表达出种种隐喻,令人 触目惊心。在面部幻影和水果盘(1938 )中,达利将狗、高脚水果盘、古代人物头像以及海滩等进行 视觉的融合:高脚盘的底座变成了人的嘴和下巴,果盘中既是水果又

35、是狗的背部,狗的头变成了远处的山脉, 狗的眼睛变成了隧道,而脖子上的项圈则变成了一座桥梁。狗的躯体中部由一个盛着梨的水果盘构成,水 果盘又融合在一个姑娘的面孔之中,姑娘的眼睛由海滩中一些奇异的海贝组成。达利在三维空间形象方 面不断追求,其中,全息术还为他开辟了新的视野,那幅精彩至极的背影的达利画加拉的背影,她因在六面 真镜子里临时照出的六个虚角膜而变得永恒成了他这方面的顶峰作品。无穷的谜(1938)更是通过 多个形象的交像、隐藏,让不同的主题连续不断。那喀索斯的变态(1937)的画面背景充满了神秘莫测的 梦幻景象。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分析了达利这类作品后指出:“达利让每一个形状同时表示几种事

36、物, 这种方式可 以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每一种色彩和形状的多种可能的意义其方式很像一个成功 的双关语可以促使我们认识到词语的功能和它们的意义。” 4(P329)“实验”之三:形体被拆散、击碎,或旋转上升,或扭曲拉长,尤其是对物质的不连续性描绘,看 上去给人一种几乎肢解、断裂的感觉,然而通过重新拼凑、组合,变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图像。就是这 样似乎不和谐的意味却胜于那种如实描摹物象的形式,极具慑人的生命动感。达利在尼禄鼻子的非物质 化(1947)和圣加港的圣母(1949)中,运用了把物象拆散的相同方法。无论是立体底座中被剖开的球体, 还是圣母和圣婴胸部那个圣柜型的洞穴中浮着的圣餐面包,都处于画面四

37、角对应线的中心点。纪念碑上 部或圣母身后的门洞,全分裂为几个写实的立方体,毫无依托地飘浮在空中,身后的背景都是家乡利加特 港的风景。紧接着在拉斐尔风格的头爆炸(1951)、旋转的肖像(1952)、升天的盛宴希利亚(1955) 等创作中除同样击碎图像外,达利还创造出旋转动态的视觉效果。他喜欢把所有的宗教绘画都悬浮于空中, 如太空中遭 酷刑的基督、飘浮在空中立方体之下受难的耶稣等,尽管物体相互分离,但构图相当紧凑。“实验”之四:借用达芬奇、拉斐尔、米勒、米开朗琪罗和委拉斯贵支等的传统经典名画, 以移花接木的方式,进行视觉幻象的试验。达利企图借助观赏者对传统艺术形象的尊崇,使作品与人们传 统的理性价

38、值期待相冲突,从而产生荒诞感。他在带抽屉的米洛维纳斯(19361964年)等作品中,反复 利用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进行重复组合,甚至将维纳斯的乳房、腹部和膝盖变成了被拉出来的柜橱之抽 屉。在拉斐 尔风格的头爆炸(1951)、加冠的圣母(1959)中,拉斐尔式的古典优美、和谐被变形、解 构,“美”变形成为 现代性的丑,柔和演变为僵硬,完整的世界撕裂为一些零散的碎片。一个圣母像只能隐约可辨, 它是由无 数各式各样飞动的碎片或符号组成的,而不再由和谐迷人的色彩所构成。眼睛以上的部分由 许多关闭的75 第 5 期许莉萍:达利的异度空间建构及其高峰体验窗子组成,顺着这些窗子往头顶形成了一个可辨的半园球 ,半

39、园球的顶部也就是头顶的部位, 开了一个天 窗,好像哥特式教堂的天穹。在这里,圣母像、教堂天穹和哥特式建筑都爆裂成块块碎片,古典 主义的理想 破灭了,完整的世界破碎了。另一个圣母的构图跟拉斐尔那幅著名的西斯廷圣母非常相 似,但是拉斐尔 画中那种庄严、神圣感荡然无存,圣母的脸被其妻子卡拉取代,脸部线条僵硬,表情阴郁,她所怀 抱的小孩 儿也不再是那个闪着灵光的耶稣基督,而是一个闷闷不乐且个性显露的平常小孩。20 世纪30 年代初,达 利还产生了重复米勒晚钟主题的创作冲动,他说:“从现在起,我要不停地画、反复地画米 勒的晚钟”(P17)为此,达利不仅对晚钟中衍生出的三幅作品进行信息的尽情转换还颠覆原

40、作的总体指向。他或将农民对宗教信仰的虔诚瞬间瓦解,精神的期盼让位于自己设计的纯物质需求;或将画面 处理成一种病态的沉寂,让祈祷者化成望夫石似的巨人景观,供人观瞻;或增添许多局部细节、无关物象, 表现梦境所需要的分裂、冰冷、荒诞、苍凉。唯其如此,经典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意蕴虽被彻底消解,可 因为达利对光线、色彩、构图和透视都处理得几乎完美无缺,作品仍不乏新奇之感。在最后的晚餐(1955) 中 , 耶稣和十二个门徒被置于一个现代的状态之中,画面的背景可以看到利吉它港湾的海面和小船。正是 一反传统的画法,没有画出受难基督身上的任何伤痕和血迹基督的掌心中没有钉子,腹部没有带血 的伤口因 此十字架上的基督

41、显得更圣洁、崇高、完美无瑕,年轻的基督以一片仿佛能融化万物的光明 显示出神性,充满感召力和生命力。 实验之五:采用抽象、简化的语言,改变真实的物理尺度,夸大真实的面部表情,分解实际的光与 色等 等。如果再用传统的认形及联想,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像吉他、柠檬和两只苏打瓶(1924)、女性裸体 (1927)、血比蜜更甜 (1927)、看不见的人 (1929)等作品的实际意义的。那是一些乍 看上去毫无规 律的形体和线条,立体化的形象被达利分解成错位变形的体块,这种与传统“象”的意义孑然 相反的“不 象”,却更能吸引受众的视觉体验,促使他们在“看”的同时搜索艺术家潜隐的真味。尽管达 利采用这种形 式的

42、作品不多,也“应当承认,这些被压抑的形体抽象、调子变换和色彩变形却恰恰为无意识 的、物体范围外的深层知觉所觉察” 6(P248)当然,只要是成熟的画家和成功的作品,其在实现客体物外在 形态的抽象或简化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严格地把握着极强的动态性和分寸感的,其创作意识和审美尺度决不 超出生活和 艺术的内在可然律与必然律,从而使其作品在貌似荒唐的构图中潜存着某种深匿的合理性。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艺术创作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它反映了人的灵魂深 处秘而 不宣的本质。说实话,我们无法完全解读达利的异度空间。沿着他的畅想之路,我们只会进入 到一个虚幻的梦境。任何理性的研究和分析在这种虚无飘渺

43、的梦境般的艺术面前,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不过,从另一 方面来看,在我们穷尽一切理性之后,我们享有了无限的想象和自由,可以窥视达利精彩绝伦 的精神的瞬 间,领略其意识深处思想之花骤然开放的光彩。每一种东西都不是它的本体:蚂蚁、面包、软 表、拐杖、抽屉 等,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喜欢最真实地表现最不真实的物体和情景:血、性、排泄物、腐烂 物及种种心理 病态的花样,且惯用精细的技术写真的方法;什么都可以表现,唯独没有美好:恶梦中的性、死 亡、变态、怪 物等,却怪诞得那么有力量。达利敢于挑战既定的观念,勇于顛覆传统美学及社会价值观。他 的创作充滿 活力,他摆脱理智的束缚,要把人类最底层的心思、也是最真

44、实的一面挖掘出来,为此达利获得 了独特自我的高峰体验 ,感觉到“每天早晨醒来 ,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 ,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 乐。”(P117)这种“高峰体验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 感觉” ,但“却有着最大程度的唯一性、个体性或特异性。”(P368)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强烈的认同体验,“人们在高峰体验时有他们最高程度的认同感,最接 近其真正自我”,高峰体验能将人带进“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P366)这种境界使自我意识 得到了张扬,自我积极价值得到了肯定,因此“高峰体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生长点。同时,对于一个自我价值 的实现者,生 存、安

45、全、爱与归属、尊重以致终极的自我实现是需要的五个层次,任何一个前提的缺失都 会导致自我实现 的受挫。为此马斯洛着重强调了人生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对人的意义,并指出导致高峰体验 的刺激因素76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 29 卷 多种多样,通向高峰体验的道路也有千万条。高峰体验“可以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 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 8(P386-387)达利童年时聪慧、天赋高,深得家人溺爱,可他仍感到孤独,常以恶作剧自慰。由于“小时候讨 人嫌,长大了讨人嫌,” 9(P2)他分别被学校、家庭、团体开除甚至被判入狱,留下了深深的受辱性

46、记 忆,即马斯洛讲的尊重受挫。由于达利极度不满生活在“多灾多难的时代”、“机械而又平庸的天地里” ,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决心以实际行动与资产阶级平庸的生活决裂,放弃传统的繁文缛节,怀疑一切,并狂言 反对“除了加拉之外的一切人,或者几乎一切人。” 9(P132)他是这么想、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那就 是凡是别人拥护的他就反对,凡是别人反对的他就拥护。在达利与人谈话中被问到:“如果你不得不烧掉你的 所有绘画,而只留下一件,那该是哪一件呢?”他回答:“一件也不烧”。(P61)可见,达利总是拒绝别人加 给他的任何既定逻辑和思维方式,他的逻辑就是反逻辑,反逻辑即逻辑。总之,达利索性用自己的孤傲

47、铸就起自 尊的面具与现实对峙,以渴求自尊的回归。达利一生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尽管经历的战争并不属于他个人,而且也很难 说这些战争给他本人带来了多么严重的灾难 ,但毕竟这种历史会对心灵带来长久的苦难感与恐惧 感。所以内心孤独的他“一边受苦受难,一边自得其乐”,9(P2)喜欢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以种种反叛言行有 意发展自我的怪癖。他自称是“多形生理本能反常者” ,即类似偏执狂的妄想症,常有一连串幻觉或无幻 觉的自大和受迫害妄想。而妄想症患者与达利之间的区别是,前者是真的有病,而后者往往是装病。达利自 己说:“我与疯子的惟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不能说达利的行为不正常,而应说反正常

48、。” 9(P3)可 以说,达利的绘画从“血比蜜甜”的习作(1925)开始,就出现了无数迫害狂的象征,特别是锋利的器械、残 缺或扭曲的肢 体、五光十色的性迷恋。这些出自生命中令人难以捉摸的素材、谜语一般的象征意象都是达 利在妄想中获得自我实现,达到高峰体验的最佳替代物。他依靠打捞梦的碎片,借艺术这一精神避难所,让缺 失的情感得到补偿,让失落的自尊得以回归,让受挫的自我达到超越。达利的爱欲与自尊的诉求很独特,蚂蚁、面包、抽屉等事物,常被其直接赋予象征、隐喻的意 义,并通过“像个狂人那样去作画,让作品从幻觉中涌现。” 9(P29)画中忙碌的蚂蚁通常是紧张、焦虑 和衰老的象征,暗 示着达利潜意识里的恐

49、惧、无力、不安和性焦虑。外表坚硬、内部柔软的面包成了性欲的象 征,借助它可以 尽情表达对情欲的幻想。至于抽屉,基本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若按弗洛伊德的话解释,抽屉代表 女人潜藏的情欲,其实不也表现了达利对情欲的幻想吗 ?他与加拉的奇特相爱与艺术上的默契正是最 好的佐证。可见,在达利的人生经历中,爱欲过多缺失,他在艺术中寻求到了真正的情感补偿,获得了实现 提升自我的 快乐。至于拐杖,也是达利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物体。从小时候起,就认为“这手杖有多 么伟大!它 包含了多少尊严和安宁!”它不仅给了达利以前所缺乏的自信,而且又是“死亡的象征”和“复 活的象征”。这一切使达利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给他带来了

50、自信与自尊,带来了激情涌动的认同体验。 在马斯洛看来,“高峰体验”是自然产生的过程,非靠意志力力图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人为达到。 过去人 们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往往逃离尘世,隐居在寺庙里,过着苦行僧的生活,甚至有的人还想尽一 切办法来折 磨自己的肉体,压抑自己的欲望,比如宗教徒,他们认为肉体和欲望是与至善至美、神性、上帝 的意志格格 不入的。但达利相反,他不怕欲望和人性的渴求与上帝的意志格格不入,他在艺术世界里发现 人生的意 义,在宗教世界里保持着对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在情爱欲求里表现出对人性中天使一面的颂 扬,在战争 题材的作品里揭示人性中恶魔的一面。难能可贵的是,达利将超现实主义从非理性、潜意识

51、 梦境(它们多 半是人性中的阴暗面)的发掘提升到对崇高和神圣的追求。尽管弗洛伊德已经裁定达利的艺 术不能作为 潜意识学说的注脚,但丰富而深刻的人性内容仍使达利的艺术具有永恒的魅力。从达利的宗 教绘画中,我 们透过画中那悬垂在太空中的基督形象 ,洞悉到达利慈悲的一面以及对上帝由衷的虔诚之 心。在1941 年 完稿的达利自传中,达利写道:“上帝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既不在右方,也不在左方,上 帝恰恰就在 有信仰人的心里。”很明显,“高峰体验”显示了价值意义的回归,从遥远的彼岸世界、遥远的 未来回归到了 实实在在的人的内心,从以拯救他人、拯救社会、拯救人类回归到拯救自我,也回到关注人本 身的潜在本

52、能 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以上尝试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分析达利在高峰体验中实现 自我的特77 第 5 期许莉萍:达利的异度空间建构及其高峰体验征。虽然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阐释,但在心理学的意义上,它们有相通之处,达利艺术的价值 意义更多地显示于个人的缺失性情感的补偿 ,而对于自我价值的提升来说 ,更多的是个人的生物的爱 欲、自尊与人 性的自我实现;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中的爱与归属、尊重的需求的满足具有社会心 理内涵,既重视 人的生物性也重视人的社会性,尤其是社会性缺失对人造成的挫伤,使自我价值的实现严重受 挫。精神分 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曾

53、谈到幻想活动的特征:“我们可以断言 一个幸福的人绝 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幻想的动力是未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 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10(P4)达利的艺术创作恰恰是他“未满足愿望的 补偿” ,而这种“补 偿”与“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对同时代人的社会心理的折射。参考文献:1 邵大箴.现代派美术浅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2.2 赵勤国绘画形式语言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3 萨尔瓦多达利非理性的征服A.达利谈话录M.杨志麟,李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3.4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

54、98.5 萨尔瓦多达利.达利谈话录M.杨志麟,李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戊斐现代文化审美的科学形态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7 罗伯特迪斯查勒斯萨尔瓦多达利A.达利谈话录M.杨志麟,李芒译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3.8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9 陈训明达利语录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0弗洛伊德创作家与自日梦A.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7.Da Lis Different Space Construction and His Peak ExperienceXU Li-pi

55、n(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Abstract:By using the intellect, Da Li regroups his dreams, imaginations and irrational thing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and particularly“experiment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t space of disorder and

56、dislocation. In overturning the expression of visual images and viewing field, he recognizes hisexciting experience,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lost emotion, the return of depressed self-esteem and thetranscendence of the frustrated self, thus really acquiring his peak experience of“self-fulfillment”. Key words:Da Li; different space; experiment; overturning; peak experience责任编辑 陈义报78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9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