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8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4914109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项目8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项目8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项目8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项目8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8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项目八 创新思维 成就未来项目导入创新思维是一种多角度、灵活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不受常规思维的界限,以 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和视角去思考问题,可以针对问题提出新颖、独到的解决方案,从 而得到具有不同意义的思维成果。大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思维的流畅性、变 通性、独特性和敏感性。本模块通过(是否可以考虑将“通过”改为“采用”或“运用”?)引导发现、探究的 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指导老师的引导,使得参与者逐步发现问题、思考问 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创新思维学习对大学生将来就业的竞争力和生活中幸福指数的提高有很 大的帮助。体验活动一 惯性人生活动目的1 突破惯

2、性思维2 强化思考逻辑(是否可以考虑改为:强化逆向思维?)3 感悟人生启示(是否可以考虑改为:感悟思维变通?) 活动准备1 在教室摆放好 40 张桌椅。2 黑色水笔 40 支。(是否可以考虑改为:黑笔 40 支?)3 打印好的测试题 40 份。(测试内容,附表 1)活动过程1 指导老师发布口令:请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找好座位坐下;告诉他们需要完成一项关于 “效率”的测试,并将测试题发送到学生手中。(背面朝上)2 试题全部发完之后,指导老师发布口令:“现在开始(是否可以考虑添加“答题”二字?)!” 全体同学将试题翻过来开始做;3 指导老师手中拿着秒表,等到三分钟时说:“时间到,现在立即停笔”。

3、友情提示(注意事项)1 此活动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不断催促学生快点完成;2 此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做好测试题目的保密工作;(是否可以考虑添加“做好测试题目的”和“工作”?)3 此活动完成之后需要让学生充分分享。活动分享(学生填写)123活动点评(老师填写)123背景音乐1华丽的华尔兹2克罗地亚狂想曲3children体验活动二 巧解手链活动目的1 培养发散思维2 运用创新思维3 促进团队沟通(是否可以考虑将“沟通”改为“协作”?)活动准备1 课前将班级 40 名同学,按照每 10 名学生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2 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移到教室侧面,腾出可以活动的空间。3 整理出物品摆放区域,学生进场后将

4、所有物品置于此处。活动过程1 指导老师发布口令:全班同学请按照小组以最快速度围成一个圈 (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句 子结构为:请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按小组形式各自围成一个圈。)2 指导老师发布口令:先举起你的右手,握住对面同学的手;再举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 个同学的手;现在你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 解开;3 告诉大家一定可以解开,但答案会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大圈,另外一种是两个套着的环。友情提示(注意事项)1 此活动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维持纪律;(是否可以考虑将“纪律”改为“活动秩序”?)2 如果过程中实在解不开,指导老师可允许学员决定相邻两只手断开一次,但再次

5、进行时必 须马上封闭;3 个别同学在活动中出现焦躁情绪时,指导老师应适当给以关注和引导。 活动分享(学生填写)123活动点评(老师填写)123背景音乐1韩国歌曲-命运2加州旅馆3这样的一个麻烦体验活动三 风采展示活动目的1 运用创新思维2 培养创新意识3 展示团队风采(是否可以考虑将其改为“彰显团队特色”?)活动准备1 有灯光、音响、舞台的教室一个。2 课前将班级 40 名同学,按照每 10 名学生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3 准备评分表格 4 张,每组发放一张。附表 3活动过程1 指导老师发布口令:全班同学请按照小组以最快速度围成一个圈席地而坐;(是否可以考 虑调整句子结构为:请全班同学以最快的

6、速度按小组形式各自围成一个圈席地而坐?)2 指导老师发布口令:各小组需在 40 分钟内确定队名、队呼,同时准备一个能展示小组风 采的造型并练习;(风采展示规范流程,附表2)3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顺序到教室前面(是否可以考虑在此处添加“空旷的场地”?)进行 风采展示。指导老师以创新度、整齐度、士气度为标准进行评分。友情提示(注意事项)1 此活动适宜在暖身活动后进行;2 小组队名、队呼或造型无法确定时,可以由组长确定或小组成员举手表决;3 个别同学在活动中不积极(是否可以考虑将“不积极”改为“积极性不太高昂”?)时,指导老师应适当给以关注和引导。活动分享(学生填写)123活动点评(老师填写)123

7、背景音乐1青春纪念册2向前冲3众人划桨开大船体验活动附表:表 1 :测试内容1做事之前先通读全部资料。2将你的名字写在本页的右上角o3将第二句中的走字这个词圈起来。4在本页的左上角画五个小方格。酉大声叫你自己的名字。e在本页的第二个标题下再写一遍你的名字。了在第一个标题后面写上:是、是是s8把第五个白子圈起来。g在本页的左下脚写个X如果你喜欢这项测试就说:是s不喜欢,就说:不j门如果在测试中,你的成绩达到这个点,就犬声叫一下自己的姓名。也在本页右边的空白处。写上一个66X 了的算式。113在第四个句子中的本页这个词周围画个方框o14如果你认为自己已仔细按要求做了,就叫一声我做到了 J15在本页

8、左边的空白处写上国和98 1 &用你正常讲话的声音从容10数到1 o口站起来,耳专一圈,然后再坐下。吒大声地说出:我快干完了,我是按要求做的J僧如果你是第一个做到这一题时,就说:我是执行要求的优胜者。,:20既然你已按第一句要求,认真读完了全篇内容,然后只需做好第二句的要求就算 元成任务21完成任务后请不要出声,静候结束。风采展示规范流程组长:全体立正,跑歩走,121. 121-.,立定向右克向右看齐,向前看!组长:队风采展示准备(组员快速碎歩到位,完成造型)组长:我们的队名是:组员:“队阳!组长:我们的队呼是:组员:館组长:“ 队凤采展示完毕(组员快速碎步归位)组长:全体立正,向右看齐,向前

9、看!向左克跑歩走,12K 121-(回到原位)表 3 :评分项目创新度(50分)整齐度(25分)士气度(25分)总分1组得分2组得分3组得分4组得分知识窗登门槛效应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把,许多时候再答应帮助某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以后,我们最 后的麻烦会比最初设想得还要多,我们会发誓将来再也不答应这样的请求。这是怎么发生的 呢?实验表明,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 这一登门槛效应被证实十分有效。研究者假扮成安全驾驶的志愿者,他们请求加利福尼亚人 在院子前面安置巨大的、印刷比较粗糙的“安全驾驶”标志。结果只有 17%的加利福尼亚 人答应了。然后研究者就请求其

10、他的人先帮一个小忙:他们可以在窗口安置一个3 英寸的“做 一个安全驾驶者”的标志吗?几乎所有人都欣然答应了。两周后,76%的人同意在他们的院 子前竖立大而丑陋的宣传标志。这个实验证明了等门槛效应的存在。登门槛效应的确很值得 研究,某些人试图会诱导我们在经济、政治或性方面表现出顺从。现实的教训在于:在 我们答应某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后果是什么。阅读理解 行为和态度我们在香烟的外包装上都能看见这样的字样:“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但 是还是有大量的人们做出了那些“吞云吐雾”的行为,如果你问这些烟民:“你对香烟包装 上的警告字样是怎么看待的?”,他们可能会告诉你:“那是不吸烟的人瞎说的

11、,吸烟可以减 肥,还可以提神”。为什么已经经过大量科学验证的吸烟是有害健康的行为,但烟民们还乐此不疲进行这种 行为呢?这可能说明这些烟民由于大众的压力而给自己找借口或是口是心非,也说明了做出 的行为和内心的态度可能是不一致的。一、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的相关概念1、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 倾向。自 20世纪20年代至今,态度始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社会心理学家托马 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奥尔伯特也曾经提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 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概念”。许多心理学家都曾对“态度”下过定义,比如:态度是指对某一个

12、特定的人、事或物的 一种较为持久或普遍的正向或负向的感觉;或是个人对一特定态度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感觉, 这态度对象可以是任何可以为社会成员所接近之具有实证内涵的事实,如人、事、物、制度 及代表实征事件之观念等;又或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人、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 情感及行为倾向。2、态度的机能第一,态度具有适应机能。人们为了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以便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 取得社会承认,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等,必须有自己对他人、对群体、对工作的态度。态度对 于自己来说,是表达内心状态的出口,对于别人而言,是衡量内部欲求、向往、情感、意见 等的尺度。比如一个人想接近某种态度对象或者回避某种态度对象

13、,是通过态度这个出口表 现出来的。同样,了解一个人的想法、意愿,也需通过本人的态度去实现。这时候,态度是 推断的依据。一个人如果在态度上朝三暮四,会使别人捉摸不定,进而丢失信任。第二,态度具有自我防卫机能。自我防卫是在面临外界威胁的情况下,由于心理紧张、 冲突和不安而引起的,是力图抵抗威胁、保护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对于外界攻击采取反 抗的态度;碰到自己不如意的事采取消极态度;对持自己不愿意接触的人采取避而不见的态 度;见势不妙采取逃避态度等,都是自我防卫。可见,在内外威胁出现时,态度最先出面保 护自己。自我防卫是态度适应机能的另一种表现。第三,态度具有自我表现机能。自我表现是人格特质之一,自

14、我表现是主体对自身全部 特点和能力的表现和展示,是在社会环境面前的一种主动适应表现。对于个体说来,公开态度通常是执行态度的自我表现机能,私下态度对公开态度的弥合, 但在社会压力过大的场合,公开态度常常是执行态度的自我防卫机能,私下态度则主要执行 自我表现机能。3. 社会态度社会态度是指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持有的评价与内在的行为倾向,其内在的心理结构一 般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因素。社会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倾向性,它可以使人们以某种特 定的倾向和方式来思考某种事物、某个人或某个问题,包括对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现象 的评价与内在的行为意向。大学生社会态度反映在如“对爱情的态度”、“职业规划的态度”、

15、“自我和谐的态度”、 “对友情的态度”等方面。可以说,社会态度反映在个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处 于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范畴之下,与认知、情感相关联,反映了人类的行为倾向。(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态度形成的观点遗传,关于态度的遗传发现的结果往往可能会被追溯到诸如躯体化学、出生时的气质差 异、以及先天的智力能力等间接的因素上面。有心理学家基于一个双生子研究方法估计出, 在工作满意度中所观察到的变异大概有 30%的可能可以归因到遗传因素上去,也就是说, 被试对于他们工作的态度被认为是部分地遗传得来的。条件反射作用,态度形成的一个最有力的方式是通过与正性和负性的形象建立联系,联 系是在关于人类

16、学习的最古老理论之一的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条件反射是一种 形式的学习,其中一个条件刺激重复地与一个无条件刺激相配对,最终导致这个条件刺激能 激发出一个与无条件刺激所激发的反应相类似的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或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最 初是用来解释对于反射性反应的学习,但已证明它也能够解释社会态度的形成。例如最初的 表明态度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习得的一个研究程序是由拉兹兰作出的,拉兹兰给学生们 呈现了大量的政治口号,当被试在享受一顿免费午餐的时候呈现一组口号,而当学生们吸入 腐烂的气味的时候呈现另一组口号,结果发现,与午餐相联系的口号被评定得更正性一些, 而与不愉快的气味相配对的口号被评定得更负

17、性一些。态度形成的阶段,凯尔曼于1958 年提出态度形成过程的三阶段理论:态度的形成通常 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表面的服从虽然具有被胁迫的性质,但它毕竟是一种 转变,经过认同达到内化阶段的起始。没有服从,就不会有认同,更不会达到内化。改变人 的态度不是改变人的外在行为,而是改变内在行为的倾向性,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方 式。2、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1)内在因素:指个体在后天化的过程中习得的。例如通过强化可以获得态度,英思 科曾在实验中用言语的强化来研究态度的习得,结果表明,那些受到正强化的学生所表达出 的态度不仅其基本观点没变,而且在程度上

18、更为强烈;而那些受到负强化的学生所表现出的 态度,虽然其基本观点也没有大的变动,但在程度上则明显不如受到正强化的学生强烈。(2)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环境的因素,例如社会环境、家庭、同辈群体、团体和大众 传媒等等对态度形成的影响。例如大众传播媒介对态度形成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 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等为手段面向大众的一种信息沟通方式。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将社会 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传统以及对其一社会事件的态度传递给公众,从而影响公众形成符合 社会要求的态度。当然,文化作为社会化的大背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态度形成。有学者 调查表明,在20 世纪 80 年代未期,沿海地区的青年在传统价值、开放

19、、创业、效益观、个 性化等方面的态度与内地青年差异明显,对社会变革具有较高的适应性。3、态度的改变早期态度改变理论认为,当人们对新信息的反应发生态度改变时,他们以前的态度就消 失了,甚至不再起任何作用。现在的研究表明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以前的态度仍然存在记忆 中并且会对随后的行为产生影响。随着近年来有关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 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对态度改变后的新旧态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贾维斯提出的PAST模型,在旧态度中,过去喜欢巧克力;在新态度中,过去喜欢 巧克力的态度被否定,认为“喜欢巧克力是不对的”,“不喜欢巧克力”。(如图 8-1)根据 PAST 模型,如果在态度目标

20、和先前态度之间的联系比态度目标和现在态度的联系更强的话,或者 这个错误标签的联系是微弱的不可得的,那么先前态度更有可能影响现在的评价反应。图 8-1(三)偏见1、偏见的概述1954出版的,由奥尔波特所著的偏见的实质一书,是偏见领域中具有极大影响力 的著作,关于偏见的内涵,奥尔波特在该书中把偏见界定为人们基于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 生的难以改变的厌恶之情,这种厌恶感可以直接针对整个群体,也可以针对属于该群体的某 个个体。2、偏见形成的原因社会心理学界对于偏见成因的探讨主要是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进行的。个体层面着重于形成偏见的人格特征或者是持久信念,如权威主义人格或社会支配倾向 等等,例如社会支配倾

21、向,它属于社会支配理论,是社会支配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支 配倾向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从价值观上来说,高社会支配倾向的个体 追求个人的优越,通过竞争获得更高的个人权力;低社会支配倾向的个体追求地位的平等, 重视与他人的合作;其次,与社会地位的关系上,高社会支配倾向个体的地位一旦受到威胁, 就会比低社会支配倾向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利己偏差,而对外群体产生偏见。群体层面则认为偏见是在群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如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指出, 社会认同威胁指个体通过与外群体相比较,不能得到肯定、积极的评价,无法确定自己处于 一定的社会群体、社会类别或社会范畴,对个体社会认同的威胁。该

22、理论认为,个体除了要 获得积极的个人认同,也尽力想得到积极的社会认同,当这种需要不能满足时,便会产生社 会认同威胁。3、偏见的消除方法消除偏见一直是人类努力的目标,在当今社会消除种族中心主义、性别偏见等对世界的 和平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心理学家也始终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探索消除偏见的 有效途径,提出了诸如改变错误的刻板印象、增加个人间平等接触、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制定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等策略。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对于消除偏见的 有效途径获得了更多的发现。例如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平等的个人之间的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途径。该假说认为, 对于消除群体间的偏见来讲,个人之间的直

23、接接触并非是必须的,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所在的 群体中已经有人和其它群体的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就会产生消除偏见的效果。这种间接的 接触可能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的:(1)了解到这种友谊的存在可使人意识到与外群体成 员接触的观念是可以接受的,本群体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排斥外群体;(2)了解到这种友谊 的存在可使人降低与外群体交往的焦虑程度;(3)了解到这种友谊的存在可使人认识到外群 体成员是能够接受本群体成员的。二、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的概述1、行为一切行为都可视为一种指号,表示某种信息或传递特定信息的指号。因此,可以把人的 行为定义为:人类个体或若干个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表现的自身态势指号或做出的运

24、动指 号。这里假定了所有的行为都有向其他个体传达某种信息或意义的可能;生物个体的所有行 为都有向其他个体传达某种信息或意义的可能。同理,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个体或若干个体 的所有行为都有向他人提供表征、传达某种信息或意义的可能。2、个体行为与社会行为行为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个体行为,一类是社会行为。个体行为是个体基于特定的 欲求、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选样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实现目标的活动。社会行为强调个人 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共同行为和关系。社会学家韦伯指出,社会行为是行动者按照其主观 意义把他人将怎样行动的目的纳入自己的行为,并使自己适合他人的行动方针。帕森斯则从 “意志环境”两个维度来界定社

25、会行为,并以此来界定社会系统。社会行为是人类个体或若干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标志 是,该行为体现出的象征意义或信息刺激使他人的感知过程或使他人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而 对该行为意义感知的准确程度则另当别论。社会行为一般由一个行为单位(表示一个完整的 意义)、一组行为单位或若干组行为单位构成。社会行为与个人行为因是否影响到他人而有 区别。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或行动随时都有转变成社会行为的可能。比如,一个人在房 间里低声哭泣,没有被其他任何人感知,这个哭泣行为在这段时间里,在这个特定环境下, 只是一个单纯的行为或运动;但是这个哭泣行为一经被他人所知(如被门外的人听见或看 见

26、),就变成了社会行为。3、社会行为的特征社会行为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一是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社会行为是对各种社会刺激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有可 能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二是社会行为是内隐性与外显性的统一体,内隐性也就是内在体验过程,它是外在表现 过程的基础(或准备阶段),而外显行为则是个体行为转向社会行为的实现;三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行为一般有三类: 一是个体因他人或社会影响所产生的行为,比如个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感觉、认知等;二是由 个体体现但同时也为群体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像语言、社会态度、从众和模仿等;三 是各种群体(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所表现

27、的行为,诸如竞争、合作、各种集群行为和社 会运动等。(二)社会行为的制约系统 一个已经发生的完整的行为,一般都要依次经历心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任何相邻的两个 环节的联系都不是必然发生的,都有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而中断。这些因素对个体社会行 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制约系统,包括社会制约系统和主体制约系统两个子系统。1、社会制约系统 社会制约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行为规范构成的,主要有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社会制度、 组织纪律等因素。人类的行为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任何一个社会都将通过各种途径, 运用各种方式,使其成员的行为遵循与社会现行要求或需要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避免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秩序,实

28、现社会安定和保障社会协调的目的。社会制约系统的制约 过程构成了人的行为的杜会过程,与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一起形成人的社会行为。法律规范,它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根本性的约束作用,限制人的消极行为,使个体服从 社会整体,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维系家庭婚姻关系,保障公民权利义务,并达到威慑敌人, 惩治犯罪的目的。道德规范是一种以舆论评价为途径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约束力。道德 规范作为行为的善恶准则不同于政治、法律等行为规范,它不是主要借助于社会强制,而是 依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领域,道德对人的行为约束远比法律的约 束更经常、更具体。社会制度,任何一种制度都与其他不同层次

29、的制度相配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 系,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组织纪律,是社会组织为维护组织正常秩序而对与组织生活相关的社会行为准则的具体 规定,例如党组织纪律、军队纪律、学校纪律等。组织纪律有明显的局限性,仅限于对组织 成员行为的约束。此外,信仰与观念也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2、主体制约系统主体制约系统是指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制约体系,主要有行为主体的 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社会制约系统以外制的形式发生作用,主体制约系统则是以内 制或自制的方式发生作用。由于个体间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不同个体的主体制约系统作用的 性质、程度、方式也会有显著差异。认知是制约行为的基础性心理

30、要素,特别是对人的理性 行为的制约作用极大。不同的知识背景、社会阅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 仅决定了人们社会行为的领域、层次的差异,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手段和行为途 径的选择。并且,社会制约系统各要素都要通过主体认知发生作用。情感对人的社会行为具 有动力性影响,潜在地制约着人的各种社会行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同的情绪特征、情 感倾向和情操水平,使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会染上情感色彩。意志对行为的制约主要是意志 品质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与克服困难相关联的社会行为,需要行为主体意志力为支撑。意志 力不坚强的人,其行为常因逃避困难而放弃行为,或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人格因素作用 很

31、普遍,影响人的一切行为,制约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整个个体制约系统中,人 格对社会行为的制约作用最直接、最外显,因为人格本身主要是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 例如,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信念、人生观等,可以决定个体社会行为的取向和性 质,而且可以决定行为的启动、持续或中止。(三)常见的几种社会行为及实证研究1、利他行为利他指的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除非觉得自 己也许做了一件好事。依据此定义,一种行为是否是利他的,依赖于助人者的意图。一个陌 生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个伤者从即将爆炸的大楼里拖出来,然后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消失在 深夜里,不给伤者任何回报的机

32、会,也不会告诉任何其他人,这种行为就是利他行为。真正对利他行为展开的专题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凯蒂吉诺维丝案件,即1964 年发生在纽约某街区的谋杀案,在凌晨至少有38 位邻居听到或看到,但无一人相助或报警。 此事震动了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因此开始了以旁观者干预为核心的助人行为研究。之后,近半个世纪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利等人 的实验室研究证明,在需要帮助的情境中,助人行为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助人行动的责任会在旁观者中间扩散,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 责任就越少, ,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就是所谓的责任扩散现

33、象此外。还有许多研 究探讨了旁观者的性别、种族、危险的增加、干预的难度等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2、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对于其他个体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依据不同的方法论标准,攻击行 为可以分不同的类型。(1)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通过伤害他人而得到自己所要求得到 的东西的攻击,如争夺玩具等;敌意性攻击是指伤害他人的身体、感情和自尊,而非得到某种东西,如报复、支配等。(2)身体攻击和社会攻击,身体攻击是指通过直接的身体对抗给对方造成身体伤害, 如打架斗殴甚至暴力;社会攻击也叫关系攻击、间接攻击,是指通过社会排斥、流言、闲话、 诽谤等非对抗和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亲友关系进

34、行损毁。(3)冲动攻击与蓄意攻击,冲动攻击是相对没有计划和目的,由于情境刺激直接激发 的攻击,蓄意攻击是有计划、提前预谋的攻击行为。(4)发起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发起性攻击是由外在的强化作用下儿童表现出故意欺 负、取笑他人的行为,反应性攻击是在受挫的情境下被激怒,表现出防御性的攻击行为,这 些儿童往往表现出冲动、充满敌意等特征,容易被同伴拒绝。攻击行为的经典实验是班杜拉 在 1973 年设计的。在实验中,研究者安排被试 (通常是儿童) 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 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 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

35、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个 成人,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的不好行为,打了他一顿。录像播放后安排被试分别进入小房间, 房间里头放置了玩具娃娃,通过对儿童行为表现的观察来得出实验结果。(吴少敏,司秀玉, 刘秀艳. 攻击行为实验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 社会心理科学.2009)班达拉根据这个实验得 出结论: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3. 从众行为所谓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 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称之为从众心理,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而从 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 致或与

36、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李 云捷,伍永亮,张同航. 从众行为的心理探析.2008)“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 设计实施的。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 况。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 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 只能坐在第6 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 5 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 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 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

37、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 行了 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然而, 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 5 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 迷惑了。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 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 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 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阿希实 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三、社会行为和社会态度的关系由于社会态度的基本成分中包含着行为意向,因此,社会心理学者一直

38、对态度与行为之 间的关系很感兴趣。围绕这个问题,大致上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一)态度与行为相关最初的研究者大多持这种观点。他们的基本看法是态度与行为一致,即有什么样的态度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个人的态度,可以预测其行为。这也是人们内在的社会态度可通 过外显的行为来加以测量的前提假设。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据此 我们就可以预测其学习心理学的行为将会是非常认真,非常努力的。但很快这种观点就受到 了挑战。(二)态度与行为不相关美国学者拉皮尔20 世纪 30 年代进行的一项现场研究,拉开了挑战态度与行为一致观点 的序幕。在这项研究中,拉皮尔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各地

39、旅行,由于在当 时的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 是如此,他们行前预计很难受到餐馆、旅馆的接待。但结果却使拉皮尔感到非常意外,在他 们所光顾过的184 家饭店和66家旅社中,除有一次遭到拒绝外,他们都受到了很好的接待, 为此他继续做深入研究。6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 家餐馆、旅馆分别寄去两类 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做客吗 ,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 华人而生怀疑,以致做出不真实的回答,特地给其中的一半餐馆和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 除了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研究结果

40、表 明。在曾经接待过中国人的餐馆和旅馆中,他们却明显地表现出对待中国人的相反的态度, 这与他们实际的行为相去甚远。上述研究引发了许多争论和后续研究,但多数的研究基本上 都得出态度与行为不相关的结论。(三)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原因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影响人们态度和行为一 致与不一致的主要因素有:1、态度的一般性和行为的特殊性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习惯于把现实中的对象加以归类,,以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性,揭示其 本质,这样人们的态度在发生作用时往往会形成类似化的倾向。所谓态度一般性就是指这种 类似化得倾向。然而,人们的行为总是产生在具体的环境之中,相对态度而言,它是具体的、

41、 特殊的。比如,某些职工对该厂领导班子持基本否定态度,但在实际中,每个职工所接触的 总是一个具体的厂领导,那么在评价这位“具体的厂领导”时,可能出现没有意见甚至是赞 扬的情况。显然,前者是对一般而言,后者是一个具体的、特殊的对象。当二者发生矛盾时, 人们的一般态度和具体行为就会产生不一致现象。换句话说,当某人态度的一般性不能对行 为特殊性做恰当的概括,那么在具体活动中就可能产生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反之,则是一 致的。2、几种态度和一种行为或一种态度和几种行为当涉及到一个特定行为时,一个人可能会同时产生几种相互抵触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 行为与某一态度就可能呈现出不一致,或者说某一态度被另一种更

42、有影响力的态度所掩盖。 比如,在民主选举厂长的时候,某职工很欣赏其中一位候选人的能力和才,但他同时又感到 这位候选人当选可能不如那位能力差的候选人当选对自己有利,当后一种态度的影响力大于 前者时,那么这位职工就可能产生与“欣赏”态度相反的行为:不投他所欣赏的人的选票。 现实生活中,除了会出现几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与一种特定行为发生关系外,也会出现几种互 为矛盾的行为与一种特定的态度发生关系的情况,这时,也会呈现行为与态度的不一致。比 如,某职工对领导的态度是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经常受到表扬。可是有一天,某一经理 要他外出采购,而另一经理别有打算暗地叫他不去。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职工只能服从其中 一

43、位经理的安排,那么对于另一位经理而言,这位职工一贯诚恳服从领导的态度就与行为不 一致,甚至可能造成该职工心理内部冲突。3、动机和能力态度作为行为的心理准备,对行为具有动机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作为某种动机呈现的态 度与某些原来的动机发生冲突时,就可能破坏态度与行为相一致的关系。比如,某职工一直 对组长很反感,从内心来说很不愿接近组长,但他的工作成绩评价、奖惩都要通过组长这一 关。当他为了获得好评、或者多得奖金、避免受罚的时候,就可能作出与自己原来态度相反 的选择:去接近甚至支持组长。另外,能力也是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 一个人缺乏保证行为正常实施的能力和技巧,就会导致有良好的愿望不

44、能实现的现象。这就 是我们平常说的,仅凭热情干不好工作。比如,一位进厂不久的青年车工,积极性很高,力 图车出的产品个个合格,但由于能力和技巧的限制,车出的产品合格率却很低。这种因能力 限制而造成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十分普遍。4、外部压力和行为策略一般来说,在外部强压作用下,往往能够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公开行为。这时个人的态 度对行为就可能失去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某职工对本厂新制定的一项制度很反感,但他的 行为又必须按照规定执行,否则就可能受到严厉的处罚。这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主要是外部 压力造成的。另外,也有人从行为策略上考虑,迫于当时的情况,行为与态度不一致,其目 的是为了最后

45、的一致。5、价值与行为代价所谓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有时候人们对某一对象不喜欢,但因为对自 己有很高的价值,就可能出现与态度相反的行为。比如:有位经理平时对某职工很反感,可 眼下店里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如果此时经理转变态度,向这位职工多讲几句好话,这位职工 就可能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借到款以解决眼下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经理就可能向这位职工 求援,因为这种违背态度的行为对自己有很高价值。再就是行为代价的影响。所谓行为代价, 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某种态度所消耗的物质和精力。当一个人感到为保持某种态度所付出的 代价高于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比如,某职工不善 于

46、处理人际关系,与班组成员经常拌嘴,以致造成大家讨厌他,他也不喜欢别人。在这种情 况下,如果他坚持不与大家缓和关系,态度与行为相一致。但长时间关系紧张,自己的精神 压力将会增加,要付出较大代价。当该职工感到这样的代价是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他就可 能与别人改善关系,产生与原来态度不一致的行为。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人们态度与行为的一致与不一致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思考题:1. 态度能决定行为吗?2. 你是否有过从众的行为,请举例说明?3. 偏见有哪些害处?学习体会12 3 【参考文献】戴维迈尔斯,侯玉波,乐国安,张志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徐文婕大学生对老年人

47、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与比较D.郑州大学.20073 肖旭社会心理学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贾林祥,徐琛试析青少年的社会态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一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86 王云霞态度的形成机理及人格塑造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 姜海如漫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98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基于联想命题评价模型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9谢雪贤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及相关变量得关系研究J.广州大学.201210李乐,贾林祥我国关于偏见研究的现状综述J.江苏

48、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J.心理科学进展.200712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 5(2) : 150155李文华现代 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3李景春,李玉杰社会心理学概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4泰勒佩普劳希尔斯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M第十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洪丽高中生利他行为与移情、道德判断关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216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17吴少敏,司秀玉,刘秀艳.攻击行为实验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18李云捷,伍永亮,张同航.从众行为的心理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9吴建平社会心理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