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3394147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认知心理学复习指导一、认知心理学及其发展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 模型)2、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3、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是反应时方法的运用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广义:是指以认知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在人 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狭义: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或 讯息处理)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得就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 存储、提取的过程。2、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

2、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是由纽维尔和西蒙提出的,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都是 操纵符号的。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 符号结构。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该符号所标志的 操作。因此将信息加工系统也叫不好操作系统。平行分布处理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 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它要求更多的考虑认知系统的神经基础,希望能在跟接 近大脑的神经结构的基础上来建构人知的理论与计算模型。研究范式的这种转变称为大脑比 喻。3、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1. 自

3、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 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 知识结构时,叫自上而下的加工。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更为明显,后期反 之。2. 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人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加以处理一一系列加工。同 时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一一平行加工。3. 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一一控制性加工。它是由主 意来发动,并由注意来维持的。在没有注意的条件下,人也能进行信息加工一一自动化加工。 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4、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

4、的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记录、计算机模拟1.反应是记录法。(相减法、因素相加法)反应时记录法:是指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 间,即反应的潜伏时间。它不仅能推测人的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过程,而且能推测认 知的内部结构,即知识的表征。(1)相减法一一唐德斯基本方法:计算复杂反应时间与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别,或者说, 用复杂时间减去简单反应时间。相减法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一种基本方 法。当一种作业由一系列加工阶段组成时,应用这种方法是较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加 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可以用完成作业第一段所需时间与完成作业第二段所需时间相比较来量 度,或者说,完成两段作业的时间差就是这一加

5、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2)因素相加法一一斯滕伯格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 间的总和。斯滕伯格还假定,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对作业完成的时间具有独立的或相加 的效应,那么,这些因素一定影响到作业的两个不同的加工阶段,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 验因素对作业完成时间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的性质,即互相改善其效应,那么,这些因素一 定影响到作业的同一加工阶段,因此,从实验因素对作业完成时间的影响,就可能把信息加 工的不同阶段区分开来。开窗技术是反应时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对某种认知作业的分析, 可以把每种认知成分所经历的时间过程,比较直接的估计出来,因而比相减法或因素相加法 显示了更

6、大的优越性。2. 口语记录法:是指在解决问题时由被试大声的说出他是怎样思考的,然后对被试者的 口述记录作出分析。3. 计算机模拟:如果计算机和人在某种作业上的操作模式具有同样或类似的功能,那么 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的理解人怎样完成这一作业。二、模式识别1、能够陈述两种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2、人类模式识别的特点3、模式识别的非认知因素4、了解特征整合理论和拓扑学理念的基本观点1、能够陈述两种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2、人类模式识别的特点3、模式识别的非认知因素4、了解特征整合理论和拓扑学理念的基本观点1、能够陈述两种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1. 知觉的直接理论一一吉布森我们周围的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充足

7、的信息,而我们 的感官的构成也使我们有能力从周围环境中提取这些信息。知觉的意义来自物体本身,而与 人的经验无关。强调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2. 知觉的认知理论一一赫尔姆霍兹。知觉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多层次的信息加工的 过程。知觉不是由输入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当前存在的刺激与知觉者的某些内部过程相互 作用的结果。知觉即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也依赖于感知的主体。知觉者 一般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态度以及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 觉的过程和结果。2、人类模式识别的特点1. 复杂性。人能够确认与分辨各种各样的刺激模式,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物体形状,从宏 观的整体组织

8、到微观的细微结构,人都能够识别的刺激模式,此数量是无法估计的。2.适应 性。人不仅能够识别各种不同的模式,而且能够在模式出现广泛变异的情况下完成模式识别 的任务,对输入信息的变异或畸变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如识别不同人的字体。3.可学习性。 人通过学习可以改进和完善模式识别的能力。模式识别依赖于人的知觉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的 能力,依赖于人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刺激做出恰当的解释。如:儿童识字依赖于自行轮廓的分 辨。4.语言的总用。当一个人难以辨认两个相似的物体时,对物体特征的语言描述和分析, 有助于对相似物体的区分。3、模式识别的非认知因素:需要与动机的影响、价值与态度的影响、情绪的影响、人格的 影响4、

9、了解特征整合理论一一特雷斯曼认为视觉加工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特征登记阶段,相当于前注意阶段。在这个 阶段中,视觉系统中从光刺激模式中提取特征。特征提取的过程是一种平行的、自动化的加 工过程。它发生在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不需要集中性注意。第二阶段是特征整合阶段。知 觉系统是把彼此分开的特征正确联系起来,形成对某一物体的表征。1.视觉检测作业。2. 视觉搜索作业。3.非对称搜索实验。4.综合性错误实验。5、拓扑学理念的基本观点陈霖认为,视觉处理的早期阶段检测的是图形大范围的、整体的拓扑性质,对图形的局部几 何性质不敏感。以后才处理图形的局部特性。三、注意1、理解知觉(早期)选择模型与反应

10、(晚期)选择模型的区别和中枢容量说的主要观点。2、能够举例说明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特点3、理解双耳分听和双作业操作的实验范式1、理解知觉(早期)选择模型与反应(晚期)选择模型的区别早期选择模型强调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后期选择模型则强调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 后。主要区别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知觉选择模型:强调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认为信息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阶段或分析阶 段之前,因而注意控制着知觉。起注意作用的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不是所有的信息 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反应选择模型:强调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后,认为信息选择 发生在对经过充分

11、分析的刺激作出反应的选择之前,这种选择使人不能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一 种以上的活动。注意的机制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能够被识别的只有一 部分引起反应。2、中枢容量说的主要观点:人们在完成一项心理作业时,他们的资源或认知资源是有一定 限度的。这种限度使人们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有控制的分配到不同的活动或同一活动的不同方 面去。一般地说,简单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较低,复杂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较高。3、举例说明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特点在变化刺激的条件下,被试者使用了有控制的处理。这种处理的容量有限,需要注意,它的 限度也就是短时记忆的限度。当环境改变时,能灵活地为人们所利用。有控制的处理是一种

12、 系列搜索的过程,即把记忆系列中的每个项目与测验系列中的每个项目进行比较,因此,项 目的数量对判断成绩有显著的影响。相反,在一致性刺激条件下,被试者使用了自动化处理, 它没有容量的限制,不要求注意,一旦学会了就很难改进。自动化处理是一种平行处理,因 此项目的数量对判断成绩没有影响。4、理解双耳分听和双作业操作的实验范式双耳分听: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 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 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能分辨是男音或是女音,并且当原来使用的英 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

13、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双作业操作:研 究认知容量最常用的方法,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维尔奇 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一种是阅读和计数,一种是操纵大型手柄,他认为,第一种作业 对第二种作业的干扰程度可作为人们对第一种作业注意程度的指标。四、短时记忆1、知道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的主要内容2、知道感觉记忆的一般特点及经典实验,比如斯波林(Sperlin)的部分报告法3、能够陈述加工水平说的主要观点及其实验证据,自我参照效应及其实验证据4、理解短时记忆在编码、贮存、提取和遗忘等方面的特点及组块、工作记忆的概念5、理解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及组块概念,自前摄抑制释放实

14、验的意义,斯腾伯格(Saul Sternberg)的经典实验。001、知道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的主要内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 记忆三个阶段。外部信息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他具有各感觉通道的某 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 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 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缓冲器,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做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 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

15、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 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 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的。2、知道感觉记忆的一般特点及经典实验,比如斯波林(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特点:1.进入感觉记忆的刺激信息完全依据该刺激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 性。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3.感觉记忆的容量很大,几乎进入感觉器官 的信息都能被登记。但只有被登记的信息受到注意,才能转入短时记忆。部分报告法: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呈现,再刺激消失的 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

16、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者 报告的准确率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材料:3*3 9个字母的卡片 过程:用速示器呈现卡片、并事先告知被试,第一行字母将配以高音,第二行字母将配以中 音,第三行字母低音。任务:每次呈现后,报告某个声音信号指定的那一行字母(声音信号 随机呈现并不报告被试)结果:几乎每次都能报告出任何一行的三个字母,正确率100%。 表明:在部分报告法的实验中,背时看到的或能记住的字母要多于报告出来的,只是一部分 在被试报告其他原因时迅速遗忘了。斯波林由此指出:存在着一种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 容量,信息保持时间极其短暂,很快就会消失。)3、能够陈述加工水平说的主要观点及其实验证

17、据信息并不是从一个系统(短时记忆)转移到另一个系统(长时记忆);所有的记忆内容都是 在单一的记忆系统中被处理的。所存储的材料在保持时间方面的差异,并不是被分离的记忆 结构的函数,而是由这个单一系统所进行的加工或操作的数量所决定。在这个系统中,有限 的加工可能导致一种弱的代码的形式;较多的加工可能会导致较强的代码的形式;而更多的 加工则可能导致更强的代码的形式。实验过程: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形容词,同时提出一个 问题,要求被试回答,这种问题涉及词的结构、语音和语义和自我评定即问被试该形容词是 否能描述他本人。要求:在被试完成作业后进行自由回忆,要求尽量多的回忆呈现出的形容 词。结果:回忆成绩按结构

18、、语音和语义的顺序而提高,进行自我评定的形容词的回忆成绩 最好;说明:自我评定要求比语义更深的加工,支持“加工水平说”4、自我参照效应及其实验证据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有密切关系的话,虚席的时候就有了动力,而且不容易 忘记。记忆材料与自我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他编码条件。实验过程:每次给被试呈现一 个形容词,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被试回答,这种问题涉及词的结构、语音和语义和自我 评定即问被试该形容词是否能描述他本人。要求:在被试完成作业后进行自由回忆,要求尽 量多的回忆呈现出的形容词。结果:回忆成绩按结构、语音和语义的顺序而提高,进行自我 评定的形容词的回忆成绩最好;说明:自我评定要

19、求比语义更深的加工,支持“加工水平说”。5、理解短时记忆在编码、贮存、提取和遗忘等方面的特点。编码:短时记忆中存在着听觉码、视觉码和语义码;在短时记忆中的代码主要是听觉码。 存储: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受刺激的物理单位的类目限制,而受有意义组快的限制。在短时 记忆中所能保持的组块数平均为7+-2。遗忘:1.消退理论:遗忘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没有去复述记忆的材料。由于短时记忆持续的 时间非常短暂,如果对所记忆的材料不进行复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就会消失。2.干扰理论: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对其他材料的记忆或对其他作业的操作干扰了对材料的记忆,因而造成了 遗忘。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受刺激的

20、物理单位的类目限制,而受有意义组 快的限制。在短时记忆中所能保持的组块数平均为7+-2。组块:是按照某种规则或对应于某些熟悉的模式所组织起来的一个信息单位。在编码过程中, 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工作记忆:是暂时保持和加工信息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它是能够对由 不同的通道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对从外界接收的信息进行操作,还能对 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进行操作。6、理解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的意义,前摄抑制:先前的学习和记忆对后继的学习和记忆的干扰。实验:前三次要求被试记忆水果名称,中间做一些作业,20S后让其回忆,第四次要求被试 记忆职业

21、名称。结果:不做作业回忆结果为90%,干扰后30%正确,四次都做过后正确率明 显增加。意义:短时记忆可表征范畴意义,存在某种语义代码,因而其贮存也收到前后材料 的意义联系的影响,否则就不会在应用同一范畴刺激时,出现强烈的牵涉抑制;也不会在应 用另一种范畴刺激时,出现(自前摄抑制释放)。7、斯腾伯格(Saul Sternberg)的经典实验。实验范式:因素相加法再认实验:先给被试看1 -6个数字(识记项目),再看一个数字测试 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测试项目是否为识记项目,并按键做出反应,计时停 止。短时记忆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四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 择一的决

22、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五、长时记忆1、能举例说明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的不 同,并能陈述内隐记忆的主要特点。2、能陈述双重编码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实验证据3、编码特征假设与情境关连效应4、理解语义记忆的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不同及其验证,句子验证作业实验与典型 性效应现象5、结合所学记忆理论与研究,谈谈如何依据有效记忆的条件,运用有效策略提高记忆效果。1、能举例说明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的不 同,并能陈述内隐记忆的主要特点。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骑车) 陈述性记忆

23、: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课本内容的记忆)内隐记忆(简单条件反射、非联想学习、程序记忆、启动效应)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 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很久前学过的单词无法会意,但用别的方法任 可知有记忆)外显记忆(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 生的有意识的影响。(记住单词并能再认)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情景记忆:人们根据空间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内隐记忆的主要特点。1. 个体差异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的个体差异明显,而内隐记忆对个 体差异相对而言而不敏感。2. 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之间产生分

24、离的自变量。(1)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 生了不同的影响(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3)学习和测验阶段感觉道的改 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4)学习材料知觉特点的改变(字体,清晰度,大 小等等)对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5)注意状态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不同(6)干扰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7)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 影响不同3.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在毕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内隐记忆的发展早于外显记 忆,其恒定性优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不存在明显的年龄特点,而外显记忆则明显随年龄的 变化而变化。学习加工的水平上,意义加工对内隐

25、记忆的影响较小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上, 测试前后呈现方式不同,可减弱启动效应,减弱内隐记忆成绩。2、陈述双重编码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实验证据两种编码说:假设存在两个认知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言语系统加工离散的语言信息; 表象系统则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实验 实验材料:内容为一对图画或一对打印的字词。要求被试判定所画的一对东西或打印 的一对字词所代表的一对东西之中,哪一个在原来印象上是较大的。实验假设:如果假设长 时记忆中只含有语言编码的信息,那么被试对图画材料作出判定要慢于对字词的反应,因为 在作出判定前,需要将图画转换为语词;如果长时记忆中包含表象信息,那么被试对

26、图画的 反应不会慢于对字词的反应,因为表象可以直接从记忆中得到,无须进行转换。实验结果验 证了上述假设3、编码特征假设与情境关连效应提取线索:在记忆检索时用以达到目标表征的任何刺激或线索。编码特征假设说明了提取线 索的有效性问题。(先想到一个人的面孔,然后用这个表征来回忆他的姓名。)编码特征假 设表明,有效地提取,依赖于提取时的环境与编码时的环境相似的程度,程度越高记忆就越 容易。这种现象称为情境关联记忆。(在正式演出前先彩排,了解情境)4、理解语义记忆的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不同及其验证语义层次网络模型:语义记忆的基本成分是表征一定客体或概念的结点。在这些结点之间具 有类属的关系,因此可

27、以把他们组成为一种层次的网络。第一级水平上的概念是第二级水平 概念的下属概念;而零级水平的概念又是第一级水平概念的下属概念。网络的结点和属性是 由“一”所联系起来的。这些“一”表明,网络的各种成分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结点直接 联系于它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同时,每一个结点又直接联系于在层次网络中高于它的上级结 点。激活扩散模型:1.当在问题中涉及一个概念或属性时,表征这个概念或属性的结点就会被激活。激活通过连线将扩散到网络中的临近结点上。这些由于扩散而被截获的结点的激活 程度,依赖于这些节点与最初被激活的结点之间的联系的强度。2.还能够用该模型解释 启动现象。不同:1.概念与属性的地位差异。语义层

28、次网络模型的主要成分是概念(金丝雀),而像“黄 色”这样的属性只是简单的附属于概念的结点。但在激活扩散模型中,概念和属性都是语义 记忆结构的基本成分。2.概念与属性的联系差异。在激活扩散模型中,各种属性是和各种概 念联系在一起的。如“红”和“樱桃”等概念相联系。并且属性与属性之间存在着联系。如 “红,和“黄,等相连接。而且,在此模型中,主要成分之间联系并非基于逻辑的、语意的 联系,而只是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3.概念间语意距离的差异。在层次网络模型中,概念间 的所有连都具有相同的长度;这个模型以表明,搜有的下级概念对于上级概念来说都是同等 的样例。激活扩散模型中,各个连线在长度上是不同的。“小汽

29、车”与“机动车。随让激活 是在层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有许多优点,但它失去了层次中所具有的单纯性和简 易性。句子验证作业:给被试呈现一些简单的陈述句,句子的主语都是层级网络中最低水平的一个 具体名词,而谓语则取自不同水平,要求被试判断其真伪,记录其反应时。典型性效应: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非典型性成员。六、表象1、理解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假设2、能陈述心理旋转与心理扫描实验的主要结果及其理论意义3、表象的特点及其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4、什么是认知地图1、能陈述心理旋转与心理扫描实验的主要结果及其理论意义心理旋转: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知觉之对象给予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

30、经验 的心理过程。结果: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同所需的时间和图形在方向上的差别度数呈正相关。 两个对象间的差别角度越大,被试者完成旋转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平面旋转与深度旋转地 反应时没有差别,出现了相同趋势。说明,被试可能在头脑中将一个图形的视觉形象进行旋 转,直到它与另一个图形完全匹配为止。意义:心理旋转地实验用客观的方法证明了表象是 存在的,而且也证明了人们有可能对表象进行心理的操作。对消除行为主义对研究表象的怀 疑态度,激励人们用客观的方法研究表象起了积极作用。2、意象(心理)扫描:被试者在头脑中进行扫描的距离越大,做出判断的时间也越长。如 果要求将整个完整形象保存在头脑中,那么判断不同位置

31、的物体特性的时间没有区别。说明 了人们不仅能在头脑中进行意象扫描,而且意象扫描的空间距离与真实物体的是相似的。结 果:1、距离效应:对表象扫描的策略和反应与知觉扫描的策略和反应是功能对等的,对表 象扫描所需的时间随扫描距离而增加。2、大小效应: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其主 观表象较大的客体,即对较大物体的反应时较小物体反应时。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 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3、知觉机能等价:1、距离效应:对表象扫描的策略和反应与知觉扫描的策略和反应是功能对等的,对表象扫 描所需的时

32、间随扫描距离而增加。2、大小效应: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其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即对较大物体的反 应时较小物体反应时。3、表象计算理论:提出表象两因素;表层特征: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 征;深层表征:贮存在尝试记忆中的信息,构成表象基础。理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象中的客体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也 可以被扫描。4、表象的特点及其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1. 模拟性。表象是真是物体的类似物,对它的加工类似于知觉真实物体的信息加工。2.抽象 性。表象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3. 易变性。保存在头脑中的表象常常会由于人的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而发生变形。4.可操作性。人可以

33、在头脑中操作和控制表象,对他进行加工,就像人通过外部动作可以操作和控制客观事物一样。5、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 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 至时间关系的信息。七、思维1、能陈述(布鲁纳)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的主要内容2、比较说明特征表说和原型说的不同3、理解关于三段论推理的三个心理学理论:气氛效应和心理模型理论4、能举例说明自然推理中代表性、可得性(有效性)和调整启发式策略5、理解前景理论的主要观点、框架效应1、陈述(布鲁纳)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的主要内容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

34、获得的和已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 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假设可看作认知的单元,它是人解决概念性成为题的行为的 内部表征。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在干年形成的实验中,对任何一个刺激作出反 应前,被试必须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并据此做出反应,即对所应用的假设 进行考验。如果被试做出的这个反应主试告知是正确的,这个假设就继续使用下去,否则更 换假设,将原用的假设送回假设库,直到获得某个正确的假设,即形成某个概念。人在假设 考验的过程中,有四种通用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2、比较说明特征表说和原型说的不同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

35、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概念的定义特征(一类事物所具有 的共同属性)、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原型说:主要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现出来,概念由两个因素构成:以原型或最佳实例; 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两者不同:1、特准表说注重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带有分析性色彩,原型说强调最佳实例或 原型,带有整体性和综合性色彩2、特征表说认定特征是语义表达的,原型说设想原型是一 般表象来编码的3、特征表说与逻辑对概念的理解及下定义的方法有直接联系,原型说则可 追溯到古典哲学认识论对概念的理解。3、理解关于三段论推理的三个心理学理论:换位理论、气氛效应和心理模型理论换位理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所犯的错误,是由于错误的解释了

36、前提,人们往往将一个全称 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即认为“所有的A是B,意味着所有的B是A”,对一个特称否定 前提也是这样,将“一些A不是B”的意义理解为也包含“一些B不是A”气氛效应: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的出一定的结论,具体说,就是两个肯定前提 使得人的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得人得出否定结论,而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 则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结论,两个全称前提推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推出特称结论,一 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推出特称结论。心理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推出结论时并不是基于逻辑原则,而是基于语义原则之上 的。工作记忆的加工资源的有效性对推理有重要作用。4、能举例

37、说明自然推理中代表性、可得性(有效性)和调整启发式策略代表性启发法: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代表 性越高的样本其判断概率越高。例如一个男人身材较矮,比较壮,喜欢吟诗,问他是文学教 授还是卡车司机。文学教授。1、大多数人受到代表性启发式的影响,常常忽略先验概率;赌徒谬误:错误的相信某一随 机事件的概率受到先前随机事件的影响;2、多数人受到代表性启发式的影响往往错误估计 小样本事件的分布。例如一家大医院和一家小医院的妇产科,男女孩出生的比率近似1: 1, 若某日大医院出生5 0 0人,小医院17人,问男孩出生率在6 0%以上的是哪家医院(小 医院)。大多数认为

38、一样多,认为大医院的小医院,原因:小样本不稳定。可得性启发式: 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时间在知觉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的 或因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例如在英文单词中,字母“L”常出现在第一个字母的位置 还是第三个字母位置。大多数人第一个,实际是第三个。调整策略:是指以最初的信息为参 照来调整对时间的估计。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制约对 事件的估计。例如1、8*7*6*5*“1= 2、1*2*3*“8=结果:对第一道题估计为2250,对第 二道题估计为512,而实际结果为40320说明:最初几步运算的结果产生“锚定效应”,以 后的调整不够充分

39、,未达到应有水平。5、理解前景理论的主要观点一一丹尼尔。卡尼曼1、面对收益时大多数人是回避风险的,面对损失时,大多数是趋近风险的。2、同样的损失 与利益前者要比后者对心理的冲击要大上一倍,人们有回避损失的趋势。3、收益和损失不 是绝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影响被试的选择。八、问题解决1、知道问题的结构,问题空间的概念2、举例说明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算法与启发式)3、理解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能举例说明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创造性及其心理成分4、怎样克服影响创造性的心理障碍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解决问题前,先理解问题,然后 进行表征即构成问题空间。问题结构:1

40、.问题的起始状态2.问题的目标状态3.问题的中间状态2、举例说明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算法与启发式)算法: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地方法。(3位数密码锁,一个一个的试)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 已达到问题解决。(河内塔问题)1.手段目的分析2.类比策略3逆向搜索3、理解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能举例说明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黑白棋盘)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心理表征;功能固着:固定的把某种功能附着在某种客体。 关于问题的知识与专长:谜题;知识丰富领域的问题解决;专家与新手的差别人的动机、 情绪、人格因素如“习得性无助”心

41、理定势“倒水问题”;只是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专家新手比较;物理学问题解决等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对问题做出什么样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否适宜,对问题解决有直 接影响。不同的表征形式有不同的效果。如残缺期盼问题;8*864个黑白相间的方格,另有 32个长方格,每块可盖住两个方格,若从棋盘切掉两个黑方格,剩62个方格,问31个长 方块是否盖住棋盘。答案否定。问题表征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同时受注意、记忆和思维 等心理过程的制约。人们贮存的知识经验可帮助选择有关的信息,引导人们提取有关的算子, 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的外部表征形式对人形成什么样的内部表征无疑有重要作用。创造性:人

42、们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 程。心理成分: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 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聚合思维:人们根据熟悉的 规则解决问题。2. 远距离联想。有创造性的人,能够捕捉远距离的概念,并根据某些标 准将他们联合为一种新的思想。3.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人格等因素。4、克服影响创造性的心理障碍1.知觉障碍2.情绪障碍3.文化和环境障碍4.智力与表达障 碍5、结合所学记忆理论与研究,谈谈如何依据有效记忆的条件,运用有效策略提高记忆效果。1.在感觉记忆阶段,由于此阶段的记忆具有形象性,要尽量提高识记内容的形象性。2.在短 时记忆阶段,1)根据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有限的情况。结合米勒的组快理论,要将输入的 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快,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深度。2)要高层次激活与低层次激活相结合。 3)重视编码方式,要以听编码为主,视编码与语意编码相结合。4)在记忆时,克服前摄抑 制与后摄抑制的影响,提高记忆效率。3.在长时记忆中,合理利用编码手段,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相结合。根据记忆的遗忘曲线,合理利用再认、提取的关系。4.其他方面: 组织有效的复习,包括: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利用外部 记忆手段,如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