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计划书完整版

收藏

编号:1175904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2-07-09
10
积分
关 键 词:
结婚 计划书 完整版
资源描述:
婚礼计划书(完整版) 订婚篇。。 准备计划>> 订婚前1~3个月 订婚前1天 1.选购喜饼(数量、样式) 2.选择礼服、化妆师、造型师 3.选购婚戒珠宝金饰 4.预订宴客场所及现场布置 5.拟定宴客名单 6.印制喜帖 7.拟定参加婚礼人士及工作人员名单 8.洽询、了解相关礼俗及应备办物品 9.定期美容保养、护发、护肤 1.喜饼送达女方指定地点 2.准备聘金(大订、小订) 3.准备各项红包礼 4.清点礼品 5.取订婚礼服 6.连络参加婚礼人士及工作人员 7.准备车辆及司机 订婚前1~2周 订婚当天 1.寄发喜帖或以电话邀请 2.男方选购行聘礼品 3.女方选购回礼礼品 4.采购相关礼俗之礼品 1.集合参加婚礼人士 2.清点各项物品 3.分配任务 4.交代注意事项 准备事项>> 一、传统订婚行聘礼品 1、一般礼品 .熟牲礼:童子鸡 (即将生蛋而尚未生蛋的小母鸡) 一只、鱼一条、肉一块及米酒一坛,寓有起家、诫示妇德、室家吉祥、期作贤妻良母之意。 .四色糖:桔饼、冬瓜糖、冰糖、糖果,象征甜甜蜜蜜、白头偕老、无限幸福之意。 .香炮烛金:香(无骨透脚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烛(龙凤成对喜烛),用来敬告祖先、互相祝福、吉祥平安、增添喜气、两家联亲、事业兴振之意。 .斗二米:男方准备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送给女方做红汤圆的材料,有团团圆圆、美美满满之意。 .面线:象征两姓联姻,美满姻缘一线牵、福泽绵长、子孙幸福无涯之意。 .福圆:即龙眼干、桂圆,用来祝福子孙兴旺,含有龙的传人、圆满多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之意。 .上头布:乃男女双方互赠的礼品,男方备有六礼,女方回报十二至十六种,所选之礼品均为日常生活之所需,寓有全福全寿、吉祥喜庆之意。 2、特别礼品 .半猪:生猪肉半只或洋火腿(十八或三十六条),表示丰硕诚恳的敬意。 .生鸡:阉鸡六只,表示婚姻基础永固、内外一片祥和蓬勃之气。 3.鲜鱼:名贵鲜鱼六条,表示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4.好酒:二十四瓶,表示一年二十四节气都平平安安、爱情浓郁。 .面线:表示福泽绵长之意。 3、共同礼品 .大订用:传统行聘用「金钱」为重礼,通常选用新钞票以红纸圈起,男方送女方之礼品:衣料、皮包、鞋子、腰带、手表、手镯、耳环、头饰、化妆品、被褥、头巾、丝袜、茶具、针线盒....等,女方送男方之礼品:皮鞋、皮带、皮夹、领带、衣料(西装)、袜子、手表、袖扣、领带夹、刮胡刀、帽子、衬衫....等。 .小订用:选用新钞票以红纸圈起,金额较大订少。 .金饰: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或钻石项链、钻戒....等。 二、现代订婚行聘礼品 1、男方应备办的礼品 .聘金 .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及手表 .礼饼 .四色糖(桔饼、冬瓜糖、冰糖、糖果)、茶叶、龙凤烛一对、排香一对、祖纸一对、龙凤炮一对 .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斗二米、福圆、糖仔路、伴头花一盒、半猪(或洋火腿十八、三十六条)、面线六束、好酒二十四瓶 .馈赠女方之礼品(衣料、皮包、皮鞋....等) .酒席礼(压桌礼) .媒人礼 .依地方礼俗可另备:     厨仪:厨师礼     端仪:端菜服务礼     盥洗仪:端脸盆水礼     携仪:迎送接待礼     簪仪:化妆礼     捧茶仪     哺仪:答谢从小养育之恩     轿仪:请新娘上车轿之礼     阿婆菜:鸡一只、猪肉一块、鱿鱼一条 2、女方应备办的礼品 .抬礼品礼: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甜茶 .甜汤圆、点心 .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五谷种子、生炭、灯芯、棉、袋仔丝、红糖、铅钱、铅粉、肚围 .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 .回赠男方的礼品(皮鞋、皮带、皮夹....等) .媒人礼 订婚程序>>     通常「订婚」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着重男方的礼俗,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协商合意即可。以下为一般礼俗,可视实际需要或地方习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木盒装盛,人数六、十或十二人,于车队装载完毕后,鸣炮出发赴女方家。 .男方车队至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鸣炮,女方亦鸣炮回应。 .媒人先行下车,其余接着陆续下车,准新郎最后,由女方幼辈(男)开车门请出并端洗脸水让准新郎洗手、擦脸,准新郎给该幼辈红包礼。 .男方人员将行聘礼品(红木盒)交与女方抬礼品人员。 .男方亲友依序进入女方家。 .女方长辈招呼男方亲友依长幼入座,准新郎居末座。 .坐定后,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亲友给女方(准新郎最后介绍),再介绍女方亲友给男方。 .礼品陈列就绪后,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礼品点交予女方家长。 .女方亲友将礼品收好,并在神案桌上陈列祭品,准备祭拜女方祖先。 .准新娘双手捧茶盘(上置甜茶若干杯,视男方人数而定),由好命(有福气)的妇人(或女方女长辈)搀扶出堂,向男方亲友(由长而幼,准新郎最后)一一敬茶后退堂,(出堂和退堂时向男方亲友一鞠躬)。 .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挂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     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准新郎站在准新娘右边,面对准新娘。     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娘右手中指(套入前应配合拍照者)。     准新郎伸出左手,准新娘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郎左手中指(套入前应配合拍照者)。     准新郎将红包礼交给准新娘。 .戴完订婚戒指后「改换称呼」,媒人带着准新郎,对女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准新娘对男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 .请准新娘之母舅「点烛燃香」,女方要给母舅点烛礼。 .女方父母及准新人祭拜祖先。 .女方将行聘礼品退还部份,连同回赠礼品装入红木盒,交给男方亲友装载上车。 .订婚仪式完毕,女方端出汤圆或点心招待男方亲友,之后在家备席招待男方或转赴餐厅宴客。 .用餐毕,男方家长给压桌礼,并离席准备返家。女方幼辈捧洗脸水(内放毛巾)给男方亲友洗手。 .「送客不相辞」即男女双方不要说「再见」,以免发生枝节或有再婚之虞。跨门坎时亦不可踢到门坎。 .女方将订婚喜饼分赠亲朋好友,作为订婚喜讯之通知。 结婚篇。。 传统婚俗简介     「婚礼」是中华民族重要习俗,一向被认为是夫妇之道、人伦之始、祖宗血脉的延续,所以男婚女嫁是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上承祖先香烟、下续子孙瓜瓞的关键。男子结婚称为「小登科」,女子结婚称为「及笄礼」。从男女到夫妇,其间便需经过一道合法的婚姻礼俗,然后始被大众认可。     「嫁者,家也(嫁表示女子从此有了家),娶者,取也(娶表示男方把女子取到自己家里来)」,所以嫁娶为婚姻的两面,对女方而言为嫁,对男方而言为娶。     「归,女嫁也(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所以古代女子出嫁又称归。 传统婚俗讲究仪节礼数,凡事必须依同姓不婚、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合乎六礼的步骤进行,十分注重吉利、慎始,以臻圆满的结合。依古礼结婚有所谓的六礼,民间传统婚嫁大礼中的六礼程序是:     1.纳采(议婚、提亲、说亲)     2.问名(讨年生、问八字)     3.纳吉(小定、过定)     4.纳征又称纳敝、纳成(大定、行聘、完聘)     5.请期(送日头、送日子、乞日)     6.亲迎(迎亲)     这种古礼到了南宋,六礼并为三礼,依序是纳采、纳征、迎亲。到了清代又简化为二礼,只有纳征与迎亲。近年来社会结构改变,一切讲究「新、速、实、简」,将婚礼简化为订婚、结婚两个步骤,以合乎现代需要。但婚姻乃正家之始,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婚姻缔结当作一件大事,准新人对婚礼习俗如能先有认识,婚礼准备事前有周详的计划安排,相信必能轻松的面对婚礼,顺利愉快的完成终身大事。 结婚前30~60天 结婚前30~50天 草拟宾客名单 预估可能出席人数 决定摄影礼服公司 预订宴客场地、席次及菜单 整体美容美发计划开始 挑选礼服 订制结婚当天所需之配件与信物戒指 与摄影礼服公司敲定一切事宜进行之日程 结婚前30~40天 结婚前20~30天 采购新人家居用品 采购新衣 试穿礼服、试妆、试发型 订购新娘捧花、伴娘捧花及各式胸花 订购礼堂用盆花及礼车用礼花 拍婚纱照 结婚前16~20天 结婚前18~20天 计划蜜月旅行之去处及内容 试吃酒席 宴请婚礼当天之工作人员 护发(小) 护肤保养 购买鞋子、丝袜 选择搭配礼服及婚宴礼服所用之首饰 采购新衣 确定宴客名单、工作人员名单 结婚前15~25天 结婚前10~15天 印喜帖、谢帖 护发(大) 护肤保养 订定蜜月旅行行程及旅馆 添购蜜月所需物品 订礼车 寄出喜帖 结婚前7~10天 结婚前3~7天 订购宴客当天之烟、酒、汽水、糖果、瓜子 订购婚礼当天用之龙凤章 准备礼堂用一切文具 护发(小) 护肤保养 与婚礼工作人员协调当天工作内容并找出一位总干事 护发(大) 准备蜜月旅行所需行李 去除汗毛、脸部保养并修眉、修面、修指甲 结婚前1天 结婚日 全身肌肤保养 与美容师敲定次日美容美发时间 确定结婚礼服及婚宴礼服穿戴顺序及饰物搭配 轻松愉快的沐浴 充足的睡眠 吃一顿丰盛的早餐 保持心情愉快 美容美发 请一、二位好友随侧料理杂物 男方应备办物品(因各地风俗不同,以下物品种类仅供参考) 1.八卦米筛或黑色雨伞:为「避邪」之用,供新郎新娘上轿、下轿时遮于头顶。(新娘若有身孕宜改用黑色雨伞以免「流产」) 2.轿斗圆或苹果:以糯米磨成之大团的「汤圆」十二粒(每粒约一台斤),或苹果十二粒。(女方只能收六粒) 3.猪腿:半猪或后腿,供女方祭祀用。(女方只收骨头以外部份) 4.全鸡:一只,供女方祭祀用。 5.鲜鱼:一条,供女方祭祀用。 6.六项红包礼:开门礼、舅仔礼、食佬礼、挽面礼、梳头礼、袷裙礼。另外准备金额不同之红包数包,以备不时之需。 7.猪脚面线:又称「打盘礼」,为新郎感谢丈母娘替他养育老婆之恩。 8.红蛋:若干颗,取偶数。女方收下后,须将红蛋每二颗以红纸包成一包,分送给男方接嫁人员各一包。 9.喜花:头花(春仔花)—供女方女长辈插于头上。 10.胸花—鲜花或海绵花、缎带花均可,插于胸前或腰部,男左女右,男方戴红色,女方戴粉红色。 11.捧花—宜搭配礼服及发型、色系,以衬托整体美。 12.瓦片、烘炉、木炭或檀香、茉草:为「传宗接代」之意,新娘下轿后入门前须跨过烘炉(内燃木炭或檀香、茉草),再踩破瓦片,叫做「生炭」、「破瓦」。 13.蜜柑橘:二粒,用红纸圈起来,拜轿用。 14.汤圆:男方祭祀时;新郎新娘进房后须吃「圆仔汤」(新娘圆仔)及分请亲友、邻居沾享喜气。 15.八仙彩或红布:挂于大厅正门上。 16.喜幛:挂于洞房门上。 17.食新娘茶礼品:回赠「食新娘茶」亲友之礼品,如手帕、香皂、皮包、内衣…等。公公为戒指,婆婆为金簪。 18.结婚证书及印章:观礼用,备妥结婚证书二份及印章(男方主婚人、女方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 19.鞭炮:四串,分别于出发迎亲、迎娶回门、宴客开始、送客各燃一串。 20.排炮:前导车于出发时、到达女方家前、从女方出发时、到达男方家前及沿路各路口、桥头均须燃放。 21.十二版帖(丈人帖、母舅帖):新郎对未来的岳父母及舅父母不可用一般喜帖,依礼须亲自呈送「十二版帖」邀请,以示尊重。 22.拉炮及喷彩:新郎、新娘进入宴客会场时,可增加现场气氛。 23.喜糖、香烟:宴客完毕送客用。 24.金炮烛香:新郎新娘拜堂祭祀用。 25.红纸:洞房内所有的镜子,须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26.车彩及彩带 27.礼金簿 28.签名绸 29.礼条 30.谢帖 女方应备办物品 1.鸡蛋茶:新娘上轿前,请新郎及接嫁人员食用,只能喝茶(鸡蛋用筷子搅动即可)。 2.猪心:在洞房花烛夜食用,两人吃「猪心」会「同心」。 3.铅钱,铅粉,乌糖,鸡蛋,蜜柑,五谷。 4.扇子:二把,一把扇尾系一红包和手帕,于起轿时丢出车外让弟妹拾回,俗称「放性地」,即放下「性子」,不会把任性的脾气带到夫家。 5.手帕 6.青竹扫:青竹一枝,连根带叶代表「透脚青」,表示翁姑夫妇子孙都有福气健在的吉兆。青竹有「节」表示新娘有「节」。亦可表示新娘为「初嫁」。 7.甘蔗: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表示「有头有尾」、「生生不息」之意。(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8.木炭:「炭」与「湠」同,「繁衍」之意,带有「多生子女」之意。 9.火笼:一个。 10.芋头:「落地生根」之意。 11.莲蕉花:「连招生子」之意。 12.石榴:石榴因种子繁多,有「多子多孙」之意。 13.桂花:「早生贵子」之意。 14.带路鸡: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或各一对),为头转客(归宁)回礼,现代婚俗则于结婚日带回,亦可以塑料鸡代替。 15.子孙桶:又称「尾担」(因排在迎娶队伍最后面),为三种红色桶子(蛟桶、溲桶、育桶)加上新娘的盥洗用具、红包一个,用红花布包起来。挑子孙桶的人必需是「富、贵、才、子、寿」五福俱全,谓之具有「全福」之人,丧偶者不得担任,否则新人不吉。 16.舅仔灯:一对,红色宫灯又称「新娘灯」。 17.红圆:偶数(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18.米糕: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19.面桃:偶数(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传统婚礼程序 亲迎 · 男方于结婚佳期当日,将轿斗圆、猪腿、鸡鱼等应备办物品,用红木盒装盛上车。 · 接嫁人员(连同新郎)取偶数为佳。 (六、十、十二人) · 喜车二、六或十二部(视女方陪嫁人数而定),每部车均坐偶数人。 · 贴喜字在喜车前挡风玻璃右上方,车外门把系上同色系彩带,以资识别。 · 新娘礼车外加二条大红带及车彩或将鲜花置于引擎盖上。 · 出发前编整车队,第一部为前导车,坐前座者负责带路及沿途燃放鞭炮。 · 新娘礼车不可编在第四部(通常在第二部),媒人坐前座,新郎及花童坐后座。 · 出发前应召集各车司机,详细告知时间、流程、行经路线、集结点、连络电话、女方地址、电话,并尽可能不超车、不插队,以保持车队完整。(可事先绘路线图分送各司机或准备无线电手机连络) · 新郎于检视物品、车辆、人员无误后进房着装,并将胸花及名条别于左胸前。 · 接嫁人员将喜花(红色)及名条别于胸前。(男左女右) · 男方主婚人或长辈陪同新郎捻香祭祖,告知即将出门迎亲并保佑平安顺利。 · 新郎分发红包给接嫁人员。 · 新郎应持捧花上车。 · 准备就绪,择吉时出发,前导车燃排炮,门前燃鞭炮,车队依序出发。 · 按:依古礼前导车应于路口、桥头燃炮以驱凶避邪,今配合环保可简略。 · 前导车于接近女方家门附近,即应燃炮告知即将抵达消息,待女方燃炮表示欢迎后缓驶进入。 · 女方由一位男亲友(晚辈)为新郎开车门,新郎给该人一个红包后持捧花下车。 · 新郎由媒人陪同一起进门。 · 接嫁人员将车上物品搬下车交给女方亲友。 · 女方长辈将接嫁人员引进客厅入座。 · 女方亲友将礼服交给新娘着装打扮,并将胸花及名条别于右胸前或腰间。 · 媒人偕同女方主婚人清点礼品、红包并讨论婚礼进程。 · 女方陪嫁人员应将喜花(粉红色)及名条别于胸前。(男左女右) · 女方亲友将祭祀物品摆于神案前准备祭祖。 · 女方请男方吃汤圆(不可吃完)及鸡蛋茶(只可喝茶)。 · 新娘打扮完毕,先行吃姊妹桌后由媒人及福婆(好命长辈)扶出厅堂。 · 新郎新娘并立,面向仙佛祖先神案(男右女左),由新娘母舅点烛及点香,向仙佛、祖先各行上香礼。 · 新郎新娘左右转,成面对面,新郎将捧花交给新娘,两人相互行三鞠躬礼。(若未行跪拜礼,则此时新郎应将新娘的头纱盖下) · 女方主婚人坐于厅前,新郎新娘跪于面前,由女方主婚人面诫两人要恩爱相处,新郎新娘齐口向女方主婚人祝曰:「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后行三叩礼,女方主婚人将新娘头纱盖下,给新郎新娘各一个红包并将两人扶起。 · 吉时到,新娘由新郎、福婆搀扶(男左女右),一起走出大厅(不可踩到门坎),媒人在门外,手拿八卦米筛(或黑色雨伞),遮于新郎新娘头上。 · 新娘先上车,新郎由另一车门上车。(男左女右) · 男方接嫁人员将女方准备之青竹及甘蔗,系于礼车车顶,并于根部挂猪肉一片及一个红包。 · 女方将陪嫁物品及回礼交给男方装载上车。 · 男方安排女方陪嫁人员上车。(每部车均需坐人,以偶数为佳) · 前导车燃炮出发,女方亦应鸣炮以示吉避邪。 · 礼车开动之同时,新娘从车窗丢出一把扇子(扇尾系一红包及手帕),给弟妹捡,俗称放性地(放下性子),或意谓留扇(善)给娘家,及感情不散之意,新娘亦不可回头看。 · 礼车开动之同时,女方主婚人用嘴含酒,喷向车后,或用脸盆(或碗)装水(或米),泼向车后,表示覆水难收,叫新娘不要有回头(或后悔)的念头,或不会被休妻回家。 · 按:依古礼前导车应于路口、桥头燃炮以驱凶避邪,今配合环保可简略。 · 参考:有些习俗出发与回程,不同方向或不同路,亦即不愿走回头路。 · 新郎本应完成婚礼后,于开席前,专车亲驾至女方家送十二版帖,邀请女方主婚人赴宴,有时路远或时间紧迫,故于车行一段后,新郎和媒人一同下车,回女方家送十二版帖给女方主婚人,并另外安排车辆载送。 · 车队将抵男方家时,前导车应燃炮告知。 · 男方燃长炮表示欢迎,车队循序驶进。 · 男方由一男童,双手捧红漆喜盘,内放两个大蜜柑(橘),用红纸圈起,来到新娘礼车前,开车门恭请新娘下车,俗称拜轿,新娘应用手抚摸蜜柑,并将蜜柑位置对调,然后放一个红包压在蜜柑下,男童退。 · 新郎及媒人先下车,媒人准备八卦米筛(或黑雨伞)及铅粉,新郎来到新娘门前。 · 男方请一福婆,和新郎一同扶新娘下车,媒人手拿米筛,遮在新郎新娘两人头顶,一起进入大门。 · 来到大门前,媒人放下米筛,先进门,边撒铅粉边念:「人未到,缘先到,入大厅,得人缘」,大厅门坎前需置火盆(烘炉,内燃木炭)及瓦片,(或用檀香、茉草),当火势正旺时,新娘右脚跨过火炉,再踩破瓦片,俗称过火与破煞。 · 男方请女方陪嫁人员进门入座。 · 男方将青竹及甘蔗卸下,悬于大门框上,挂于青竹上的猪肉交给男方,红包由卸下之人取走。 · 新郎新娘进入大厅后,由男方主婚人陪同祭拜仙佛祖先,面对仙佛祖先神案,男左女右并排而立,先拜仙佛,再拜祖先,男方主婚人应面告仙祖,家中某人今日成亲,祈求列仙祖保佑五世其昌、家和事兴。 · 拜堂完毕后,新郎双手将新娘头纱往上掀开,新郎新娘相互交拜一鞠躬。若未行奉茶礼则新郎新娘直接进入洞房。 · 男方主婚人端坐于厅堂前,新郎新娘并立面向男方主婚人一鞠躬,新娘双手捧茶杯,一一向男方主婚人敬茶并称呼,男方主婚人喝完茶后,各给新郎新娘一个红包。 · 注:以前新娘出轿后,便直接进洞房,三天后才出厅拜仙祖。 · 洞房内预摆两张椅子,椅子上铺一件新郎的黑色长裤,裤子下放铜币或纸币,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并肩而坐,象征夫妻一体、荣辱与共、有财有库。 · 若未拜堂,则此时新郎将新娘头纱掀开。 · 伴娘进入新娘房,新郎分发红包给伴娘。 · 新娘的兄弟将新娘灯(舅子灯),提进洞房,置于床上,并念:「舅子进灯、新人出丁」,俗称舅子进灯。 · 挑子孙桶之人(必需是富、贵、才、子、寿,五福具全之人)将子孙桶提进新房,并将桶内红包取走。 · 媒人或男方女长辈,盛一碗猪心进新房,喂新郎新娘吃,俗称「吃猪心,才会同心」,新娘给该人一个红包。 · 媒人或男方女长辈,盛一碗汤圆进新房,喂新郎新娘吃,俗称「吃圆仔汤」,象征甜蜜圆满,新娘给该人一个红包。 · 男方晚辈会进房敬甜茶或喜糖,并称呼新娘,新娘应一一响应,并准备红包或手帕赠之。 · 男方请一位生肖属龙之男童,在新房床上翻滚,媒人在旁念吉祥语:「翻落铺,生查埔,翻过来,生秀才,翻过去,生进士」,俗称翻铺。 · 若未请人翻铺,则新郎脱鞋在床上走跳一圈。 · 女方陪嫁人员可进新房与新郎新娘合照。 · 注意:任何人均不可坐在床上。 · 男方请女方陪嫁人员吃汤圆。 · 休息片刻后可安排家族合照及全体合照纪念。 · 若有闲暇亦可安排至户外拍外景。 · 男方准备宴客及观礼事宜。 新郎于开席前亲送十二版帖给女方主婚人并邀请赴宴,由新郎接送或自行前往。 食新娘茶 · 台湾南部习俗,结婚当天宴请至亲好友之后,至亲好友及宾客为了亲睹新娘的风采,因而有要求新娘捧甜茶请长辈亲戚的举动,俗称「食新娘茶」。 · 食新娘茶要讲究伦理,以长辈至亲为先,然后才轮到平辈和朋友,座位也要按辈份安排。新娘奉茶时,通常由媒人陪随。宾客接受奉茶时,应口念「四句」吉祥语,俗称「四句联」。 · 食新娘茶之程序 · 新娘手端甜茶,媒人口念「新娘出大厅、钱银满大厅」,进入厅堂,按辈份、座位大小,依序奉上,然后转回新房。 · 端冬瓜糖、蜜饯或糖果奉敬。 · 敬香烟或槟榔。 · 拿打火机点香烟。 · 收回茶杯,亲友赠送红包。 · 新娘赠送礼物给每位参加食茶的亲友,如手帕、香皂....等,以示礼尚往来。 探房 · 新娘出嫁第三天,照例由新娘的兄弟(最多二人)带着饼及红花探访新人婚后情形,新郎给其红包,俗称「探房」。 · 红花应交给新娘,与出嫁时插的头花交换插在头上,表示会「开花结果」,「会生子」。 · 现代礼俗多在结婚当天;新人进洞房后进行探房。 归宁 · 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 · 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新婚未满四个月忌在外过夜,所以归宁宴毕,新郎新娘即相偕齐返男家) · 注: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椪饼或椪柑(象征新娘肚皮会涨、怀孕)、酒等礼品(均取偶数),赠予岳家。 · 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祝福新人甜甜蜜蜜、透头透尾)、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现代习俗改将上列物品在结婚日随礼车带回男方) 注: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偶数)、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偶数)及其它糕类等。 婚嫁禁忌 · 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 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 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 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观礼程序 · 结婚典礼开始(奏乐同时鸣炮) · 男女来宾入席(就位) · 主婚人入席 · 介绍人入席 · 证婚人入席 · 男女傧相引新郎、新娘入席(奏乐) ·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 新郎、新娘行结婚礼相对立三鞠躬 · 新郎、新娘交换饰物(由傧相递与证婚人转交换之) · 新郎用印 · 新娘用印 · 介绍人用印 · 主婚人用印 · 证婚人用印 · 奏乐 · 证婚人致训词 · 介绍人致训词 · 来宾致贺词 · 主婚人致谢词 · 新郎、新娘致谢词 · 新郎、新娘谢证婚人一鞠躬 · 证婚人退 · 新郎、新娘谢介绍人一鞠躬 · 介绍人退 · 新郎、新娘谢主婚人一鞠躬 · 主婚人退 · 新郎、新娘谢来宾一鞠躬 · 男女傧相引新郎、新娘入洞房 · 礼成(奏乐同时鸣炮) 户籍结婚登记申报 · 结婚后十五日内,当事人之一,需向户政事务所申报户籍婚姻登记,逾期则要罚款。 · 携带证件: · 结婚证书二份。〔注意证书上结婚日期、结婚场所、男方主婚人、女方主婚人、证婚人(二人)、结婚人(新郎、新娘)之签名盖章处是否已填写盖章〕 · 夫妻两人之印章、身份证、相片。(换发新身分证用) · 户口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结婚计划书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175904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