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级上文言文专题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1807984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七年级上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七年级上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七年级上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16七年级上文言文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七年级上文言文专题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世说新语两则一、语言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谢太傅(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友人惭(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下车引之 ( )太丘舍去( ) 元方入门不顾(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

2、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二、阅读感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3、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待君久不至,( )已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通过本文

4、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10.本文给你什么启迪? 论语十二章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5、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 )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 )( )19. 曲肱而枕之

6、( )(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 )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7、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

8、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矩。” 译文: 4. 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译文: 5. 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

9、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8、子曰:“学而时而习之,不亦说乎?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诫子书诸

10、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加点词(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3)非学无以广才( ) (4)淫慢则不能励精()(5)年与时驰( ) (6)意与日去()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3.翻译下面的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诫子书选自_,作者_,字_,三国时期著名的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等。该文中的“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6.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

12、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寓言四则(一)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

13、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22、解释词语意思:崩坠( )。 果( ) 只使( ) 四虚( )23、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_”这句成语。24、翻译: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5、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_ (二)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注释: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

14、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3)先自度其足( ) (4)遽契其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1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狼 (清代蒲松龄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

15、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重点字词1、止有剩骨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 4、屠大窘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 故 6、恐前后受其敌 7、顾野有麦场。 8、苫蔽成丘 9、弛担持刀 10、眈眈相向 11、少时 12、一狼径去 13、其一犬坐于前 14、久之 15、目似瞑 16、意暇甚 17、一狼洞其中 18、盖以诱敌 19、乃悟前狼假寐 20、狼亦黠矣 21、

16、而顷刻两毙 2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3、止增笑耳 二、重点句子翻译1、投以骨。 译: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译: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译: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答: (1) 文章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用原句回答) ()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里?(用原句回答) ()狼很狡猾,最终还是被屠户杀死了,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四、填空。1、狼的作者 ,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

17、者的 名,“志异”的意思是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 ) ( )五、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自我小结:(易错知识与疑难问题) 狼 (蒲松龄) 一、重点字词1、止有剩骨 只 2、缀行甚远 紧跟 3、一狼仍从 跟从 4、屠大窘 困窘、处境危急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 一起 故 旧、原来 6、恐前后受其敌 敌对、攻击 7、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 8、苫蔽成丘 覆盖、遮蔽 9、弛担持刀 卸下 10、眈眈相向 注视的样子 11、少时 一会儿 12、一狼径去 径直走开 13、

18、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似的蹲坐 14、久之 过了一会儿 15、目似瞑 闭眼 16、意暇甚 神情 空闲 17、一狼洞其中 打洞 18、盖以诱敌 原来是 19、乃悟前狼假寐 假装睡觉 20、狼亦黠矣 狡猾 21、而顷刻两毙 一会儿 杀死 2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 23、止增笑耳 增加 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投以骨。 译:把骨头投向(狼)。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译: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

19、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答: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1)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对于像狼这样的恶,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恶人。四、蒲松龄 清 聊斋志异 2、书斋 记述奇异的事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五、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世说新语参考答案:1x n fu z

20、hu 2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不再等候就走了 回头看 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太丘 友家君 家君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

21、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论语十二章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略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

22、(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

23、.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24、,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

25、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九、按要求默

26、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

27、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寓言四则答案: 参考答案:22、倒塌,坠落。2、果然,果真。3、即使。4、四方。23杞人忧天24、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25、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9.(1)到,等到 (2)说,讲 10.(1)宋国国君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1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12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