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9920233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平安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开展的古国,农业一直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局部,但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几千年来我国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无视农业现代化。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平安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本钱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

2、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促进农业开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决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些年我们在保护耕地方面态度坚决、措施严厉,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这个事关民族生存开展、子后代长远生计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总结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立的成功经历,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立的长效机制。同时

3、,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今后缺水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央已对加强水利改革开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立,大力开展节水农业,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开展的制约。二是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根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根本经营制度。对这项制度,我们历来讲两句话。讲稳定,是因为这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讲完善,是因为农业生产力在开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

4、不断地与之相适应。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完善这项制度。从收入分配看,开场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从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效劳体系。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开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缺人手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把握好三点:第

5、一,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效劳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本钱、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效劳。第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来农业经营形式会多样化,但家庭经营任何时候都是最根本的形式。国家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效劳,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的土地。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需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要加快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这件事关系农业长远开展,要作为一项根底性重大工程来抓。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开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

6、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开展的新阶段,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突出的位置。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根底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开展社会化农技效劳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开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适应农村劳动力构造出现的新变化,积极开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四是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建立现代农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保护

7、。这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比拟效益低、容易出现萎缩有关,也与农业承载多种功能、在经济社会开展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根底作用有关。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本钱时期,既要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又要考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一项长期政策。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国际经历说明,一国对粮食平安的关注重点和政策目标会随着本国经济开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展调整。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确保谷物根本自给、口粮绝对平安。这是中央借鉴

8、国际经历,适应国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的方针。我们看到,兴旺国家一般不存在突出的粮食数量或供给平安问题,对粮食平安的关注重点主要是粮食价格稳定和贫困人口的粮食平安。对他们来说,更强调粮食的营养和价格的稳定。人均农业生产资源稀缺的国家,除了对本国消费中关键的农产品如大米和土豆等实行高度保护以维持较高的自给率外,对其他农产品更注重通过国际贸易为本国居民提供充足和多样的食物供给。两个重要关系和四个重点工作而中国要构建和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平安;二是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

9、可持续开展。当然,还要着重抓好四个重点工作:一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根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二是要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可得实惠。三是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四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浪费惊人的现实要求节约粮食,着重解决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浪费问题,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如何保障粮食平安则如何保障粮食平安呢?一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挖掘潜力的主要途径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

10、经营,要注意适度和有序,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步增长。政府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育农村土地市场,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粮食根本生产条件。二是增强可持续开展能力。应改变不计环境本钱追求粮食增产的做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标准,对污染严重、确实需要退出粮食耕作的地区,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受影响。实施土地质量保护专项补贴制度,对自愿休耕

11、、调整构造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农民,给予奖励补助。三是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等工程实施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进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展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产高产农田比例。四是加强农田水利根底设施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建立管护机制。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根本建立新机制。五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

12、分子育种为重点,加强根底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建立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效劳体系建立,支持开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效劳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效劳组织,发挥经营性效劳组织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本钱、便利化、全方位效劳。六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体系。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让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启动东北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综合运用储藏吞吐、进出口

13、调节等手段,保障国粮食市场供给根本稳定。完善中央储藏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粮食市场。研究制定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贸易关系。加强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打击粮食走私行为,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平安和国产业平安。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油等大型企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开展基金。七是强化粮食生产开展支持政策。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

14、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承当完成国家粮食储藏任务。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上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各业运行平稳。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事关农业农村开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上,需要

15、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保持“十连增,但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趋紧。为此,中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就是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总体来看,是有保障的。之所以出现个别农产品质量平安事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小而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上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长、产业链条长、开放度高,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购环节等都可能出现质量平安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

16、平安监管能力薄弱,局部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平安,今后将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平安。局部农民外出打工,开展规模经营,都需要让土地流转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能脱离人多地少的根本国情,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效劳能力相适应,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更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平安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

17、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构造,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展估计。受城乡人口构造变化和食物消费构造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另外,我国肉蛋奶水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的饲料粮总量,由目前的大约3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大约3.5亿吨到3.8亿吨。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未估计的畜水产品消耗的饲料粮,到2020年我国饲料粮消耗总量可能超过4亿吨。从长期来看,当粮食价格波动可控,我国经济开展水平已经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显著地缺乏价格弹性。粮食价格对粮食消费影响根本上可以不考虑。但是,粮食生产价

18、格对粮食生产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国祥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以我为主、立足国、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申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和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假设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平安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则,国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平安保障性怎样呢?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通过定量分析,估计出2020年我国居民直接和间接消费粮食量及其国生产对粮食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估国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平安保障状况,

19、并提出了国家粮食平安风险及其管控的思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年增产,总产量到达60194万吨,创历史新高。如果按照每增加5000万吨作为一个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6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初步形成。这是改革后我国粮食生产迈上的第6个台阶,这个台阶只经历了2年时间,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与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和实施粮食价格政策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负面影响相对较轻等因素密切相关。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以我为主和立足国保障国家粮食平安。一般认为,我国

20、粮食进一步增产难度很大。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未来7年粮食将无法实现增产?实际上,要答复从2013年到2020年7年期间粮食生产形势,可以简单地分析7年移动平均粮食增产的来源,以此为根底对未来7年我国粮食增产潜力进展估算。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增产格局仍然呈现为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高产粮食品种构造的调整为主导。比拟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两个来源,不难发现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奉献连续多年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0496万公顷增加到11195万公顷,年均增长0.9%;单产由每公顷的4745公斤增加到5377公斤,年均增长1.8%,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是播种

21、面积年均增长率的2倍。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生产构造调整和粮食单产水平相对较高的玉米(2407, 2.00, 0.08%)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生产扩大的结果。分品种来看,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在粮食生产中地位进一步稳固,对粮食增产奉献最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由44179万吨增加到54274万吨,年均增长3%;三大主粮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88.7%上升到90.2%;三大主粮增产对粮食增产的奉献率到达97.2%。特别地,近7年来我国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奉献连续多年最多,玉米产量已经连续2年在粮食生产中位居

22、首位。从2006年到2013年,玉米产量由15160万吨增加到21773万吨,年均增长5.3%,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30.4%上升到36.2%;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奉献率到达63.6%。进一步地,玉米增产奉献多,一方面来源于需求动力,与我国食物消费构造变化和粮食消费构造变化相一致,玉米种植效益比拟好,农民愿意扩大玉米种植;另一方面是我国玉米增产潜力的不断发挥,玉米优良品种和耕作方式的推广,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由2846.3万公顷增加到3612.3万公顷,年均增长3.5%;玉米单产由每公顷5326.3公斤增加到6027.7公斤

23、,年均增长1.8%。同时,稻谷增产奉献也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稻谷产量由18172万吨增加到20329万吨,年均增长1.6%,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的奉献率到达20.8%。近7年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增产对粮食增产的奉献率近85%。未来7年我国粮食生产构造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科技进步还会带来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增产仍然会有潜力。虽然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的潜力不大,但是农业科技进步、高产创立围的扩大、高标准农田建立的推进,粮食单产水平是具有提高的潜力。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同一地方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粮食的单产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比拟而言,规模化和专业化种粮的农户粮食单产水平明显

24、要高。笔者在和等地调研了解到,粮食种植大户的单产水平普遍地高于一般农户10%以上。未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会越来越多,粮食单产水平总体上会趋于提高。假定我国耕地保护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稳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会下降,考虑我国粮食消费构造变化和玉米等单产提高潜力,按照粮食单产水平年均增长1.5%到2%估算,到2020年,粮食单产水平每公顷大约6000公斤到6200公斤,粮食总产量到达大约6.7亿吨到7亿吨水平。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估计大致来看,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平安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

25、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构造,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展估计。1.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置的粮食既没有呈现显著的增加态势,也没有呈现显著的减少态势,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置的粮食数量根本饱和。除2008年外,2001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置的粮食量在80公斤左右波动,标准差低于2公斤。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7.3亿,按照家庭人均购置成品粮换算成原粮,估计城镇居民家中人均消费口粮大约6800万吨。考虑到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构造的变化,估计到2020

26、年我国城镇居民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置成品粮75公斤到80公斤计算,折算成原粮人均购置大约86公斤到92公斤。按照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大约0.5%,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估计大约14亿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大约65%计算我国城镇人口大约9亿计算,城镇居民家庭购置成品粮大约6800万吨到7200万吨,折算成原粮大约为7800万吨到8300万吨。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时间价值的上升,在外用餐时机总体上趋于增加,随之带来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口粮也趋于增加。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在20%到22%之间。假定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

27、民家中购置粮食数量减少是由于食物消费多样化(特别是动物源性食物消费增加)和在外用餐时机增加所导致的,估计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大约在20公斤到23公斤之间(2008年除外),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3公斤到27公斤之间。按照2013年城镇人口7.3亿计算,估计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成品口粮大约在1500万吨到17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1700万吨到2000万吨之间。随着经济开展,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的时机还将增加,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将继续增加。2020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估计在22%到25%之间,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估计

28、在23公斤到25公斤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7公斤到30公斤之间。按照9亿城镇人口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成品粮)总量大约2000万吨到23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2400万吨到2600万吨之间。2.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口粮消费出现加快减少态势,2012年已经下降到大约164公斤。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年均下降2%到3%之间计算,到2020年则下降到大约130公斤到140公斤之间。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大约6.3亿人,按照人均口粮160公斤计算,直接消费口粮大约1亿吨。到2020年,按照全国总人口14亿和城镇人口9亿计算,农村人

29、口大约5亿,农村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大约6500万吨到7000万吨之间。3.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综上所述,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大约1.9亿吨。受到城乡人口构造变化和食物消费构造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2013年到2020年,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由8000多万吨增加到1亿多吨,而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由大约1亿吨下降到7000万吨以下水平。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城乡人口构造、青壮年所占比重下降及其老年化社会对粮食消费的影响也不容无视。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构造变化中,非粮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都对

30、口粮消费产生影响。动物源类食物和油脂消费对口粮消费的替代、蔬菜水果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在外用餐对家中消费的替代;加工食物对原粮直接消费的替代,等等,都可能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还有我国粮食浪费控制与粮食节约如果能够取得一定实效,也会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我国粮食平安问题的现状、隐患及解决思路中国的粮食平安问题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平安历来是一国经济平安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无论是兴旺国家,还是开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平安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在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农业和粮

31、食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确保国家粮食平安。可见粮食平安已成为我国在经济建立中的重中之重。一、 我国粮食平安开展的阶段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平安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平安处于较低水平。第二阶段

32、:1979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开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开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了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开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平安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到达了4279万吨。第三阶段:1985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止粮食生产的政策,农

33、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小,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多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多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到达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说明我国粮食综合生长能力已经到达

34、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平安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构造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到达了46218万吨。国家储藏粮也到达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根本保持了同步增长。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根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平安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二、 我国粮食平安开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粮食平安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平安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根底。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

35、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了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

36、比农村小。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

37、麦的生长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3、粮食消费构造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构造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构造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所有。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所有。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

38、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平安评价、“进口平安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事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进口的增长。三、 我国粮食平安的隐患分析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已临近国际戒备线1、耕地总量下降速度快,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难。1992年至1997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10万亩,2000年减少244.4万亩。同事生态退耕的面积也比拟大,1999和2000年共退耕1736.4万亩,其中,2000年就退耕1144.2万亩。19962000年全国因建立占用、生态退耕、农业构造调整和灾害

39、毁损等共减少耕地5161万亩,同期通过开垦、复垦、整理补充耕地2467万亩。4年间,增减相抵,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69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平均每年减少741亩,每年以0.4的速度递减。2、耕地质量下降趋势短期难以遏制,补充优质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差,2/3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缺乏40。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受水土流逝、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近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耕地减产,甚至绝收。耕地“占优补劣的现象比拟普遍,耕地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补充空间日趋狭小。3、耕地减少的势头有加速的趋势。随

40、着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根底设施建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城市化战略等,对耕地的占用仍旧保持的需求。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共安排非农建立用地2950万亩,但是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今后10年仅有1850万亩耕地的控制指标。从前四年耕地减少的平均速度来看,远远不够。据预计,今后10年需要退耕5700万亩。即使不考虑今后土地减少的情况和土地质量下降情况,目前的耕地保有量就已经构成了粮食经济平安的最大隐患。2000年全国耕地实际保有量仅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缺乏1.5亩,14个省区人均耕地缺乏1亩,其中有6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全国约有30666

41、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戒备线,其中近70463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二愿意种植粮食和愿意种好粮食的农民越来越少1、抛荒的耕地越来越多。如洞庭湖的市、丘阳市和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近几年来,不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多,抛荒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多。2000年市耕地抛荒面积达2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4,其中旱地抛荒面积9.9万亩、水田抛荒面积17.8万亩。通过做工作,全是大局部的抛荒耕地都已落实复耕措施,但最后仍有7.45万亩抛荒耕地没有解决,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6。市有关部门选择了16个乡镇作调查,统计结果为:1998年春耕中共抛荒1.77万亩;199

42、9年抛荒2.5万亩,比上年增长70.3;2000年抛荒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7,比上年增长72。2、从事自然生产和广种薄收的越来越多。由于种植粮食比拟效益低,有局部农民虽然不是抛荒,但是他们也不把种植粮食作为一个致富、赚钱的好职业,而是用来生产“口粮而已,因此这局部耕地从粮食的商品生产转向自然生产,农民不愿意精耕细作、不愿意进展长期投资。从农村调查的情况看,预计这局部耕地也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5,而且还有一种上升趋势。这是一种隐性的抛荒。因为这局部土地已经不能向社会提供商品粮食供给。3、土地经营副业化。拿农民的话说,就是种田不合算、种地划不来。据市农调队百户调查资料显示,1999年百户

43、农民经营耕地642.15亩,投入总本钱含税收提留29.6万元,亩平均本钱460.96元,总收入为47.5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收入740.79元,投入产出比1:1.61,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比历史以来最好的1994年下降33.5个百分点。分析以上数据发现,1999年百户农民得到的纯收入总额为17.9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仅279.84元,比上年亩平337.39元减少57.55元,下降17.06;比1994年亩平438.76元减少158.93元,下降36.24。1999年人平现金收入缺乏1000元,而外出务工经商至少每年纯收入40005000元,是耕地的45倍,种田的时机本钱很高,因而只好

44、把种田作为副业来经营。另外,粮食经营一季化、经营主体老年化的情况也比拟突出。由于农民不愿意种粮食,即使种粮食也不愿意把种粮食作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这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耕地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率,使耕地的利用率大打折扣;二是虽然国家可以监控粮食的种植面积,但是不能准确地监控粮食的生产产量。这些都给国家的粮食经济平安埋下了隐患。三、农业构造调整使粮食种植底线受到了挑战。各地把调整农业种植构造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地区甚至提出了“消灭早稻,消灭粮食的口号。这对于粮食平安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构造调整应该值得鼓励,但是构造调整的面积要以保证粮食经济平安的极限面积为前提。1999年粮

45、食种植面积调减939万亩,2000年又调减1000万亩。虽然目前还没有影响到粮食的经济平安,但是这种趋势却有一种递增的态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当然也有人认为:当粮食种植面积小于一定程度后,粮食价格就会反弹,粮食种植面积又会增加。不可否认,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粮食种植构造大量调减时,一旦遇到世界的粮食大减产,这时就可能出现供给大缺口,而且粮食平安与粮食当期的生产有一定的时滞,这就更加增加了粮食平安的复杂性。虽然经济构造调整保持了耕地资源的可替代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经济平安程度,但是这种替代性也有一定的转换时间。需要粮食的时候再进展替换就可能迟了。(四)、国家

46、粮食储藏体系不顺、数据不清。1、国家粮食储藏体制仍然没有完全理顺。虽然这几年建立了不少国家粮食储藏库,但是也没有完全解决粮食的平安储藏问题。至今,国家的粮食储藏库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确保粮食经济平安的储藏量,现在还有很多粮食是委托粮食企业收购和代管。由于粮食企业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有其经济理性,因此出现与国家逆向调控的情况是不可防止的,而且可能还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空转库存,向国家要粮食储藏补贴。2、储藏粮食在品质和品种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为储藏粮食大多是在保护价和敞开收购的条件下收购的,这局部粮食有可能是农民无法以高于保护价格向其他主体销售的、品质品种都较差的粮食,这种粮食由于品质较差

47、,无法按照国家粮食储藏的要求进展轮换,最终会变成化粮。这种化粮是不能作为口粮来销售的,但是在国家粮食储藏上依然被充数。这也就使国家的粮食储藏大打了折扣。3、帐实不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994年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候,发现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帐实不符。虽然现在建立了不少国家专储粮库,但是由于国家专储粮库的缺乏,不少粮食仍然实委托国家粮食企业储藏。只要国家粮食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就有自己的经济理性,帐实不符的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特别是这几年粮食丰富,许多粮库都有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幸运思想,认为到国家检查时再进粮食也来得及。这种只为应付国家检查的思想时粮食储藏的最大隐患,使决策者根

48、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粮食储藏。五对粮食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1、节约耕地生产的时机本钱有潜在风险。外国的粮食质量比拟高、价格比拟廉价,而保证我国自产粮食完全供给的边际本钱和时机本钱却相当高。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不可防止地在粮食上进展局部进口替代。虽然在总体上,我们会把握一个度,但是这个度的准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如果失之过宽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粮食危机。2、对粮食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风险。因为国粮食生产的本钱普遍偏高、竞争较弱,在外国质优价廉的粮食的冲击下,会使相当一局部粮食生产经营者转向其他产业。从而使我国的粮食外贸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庞大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对外贸易程度的

49、提高,也隐含着一定的粮食风险。3、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使国粮食价格的“平安提示灯失灵。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价格信号是以世界市场的价格信号为根底的。因此,国的价格信号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因为即使粮食的种植面积大大小于极限粮食种植面积时,由于可以从外国购置到较为廉价的粮食,所以粮食价格可能并不会因国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大减少而升高,因为这时的国粮食价格就存在一定的“欺骗性,使我们对粮食的经济平安盲目的乐观,从而为粮食的经济平安埋下隐患。四、 保障我国粮食平安的对策建议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平安的基点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此,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要求结合我国

50、的实际情况,经与专家们共同研究后建议,我国粮食平安的具体目标是:1、粮食总量能够供求平衡。根据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开展纲要?进展预测,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390公斤,消费总量5400亿公斤左右;2020年人均消费粮食约400公斤,粮食消费总量6000亿公斤左右,即比现在提高约1000亿公斤生产能力;2、粮食生产的本钱要低,粮农的收入要提高;3、粮食品种质量要好,能够保证人、畜及环境平安无污染,又富于营养;4、贫困人口必须脱贫,低收入人群要较多地增加收入,粮价要合理,人人都买得起,人人都有饭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保障我国粮食平安提出以下十二条对策建议。一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障

51、粮食平安的重要性同志1994年在考察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里,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时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必须抓得很紧很紧,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一次指出,在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时,要“加强农业根底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等。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平安的重要性,应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平安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安康开展,对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特别时参加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是冲击较大的产业,又面临着剧烈额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

52、对粮食平安问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做到有备无患。二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粮农种粮积极性,增加粮农收入1、继续执行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的保护价政策,直接补贴给农民,防止谷贱伤农;2、借鉴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征收农业税的做法,建议首先在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3、国家进展各项建立时,优先就近安排低收入农民参加,增加其劳务收入。三坚持依法保护根本农田,大力加强商品粮基地建立必须贯彻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国策,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根本农田保护条例?,依法保护耕地和根本农田。建议:1、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立用地,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严防乱占滥用,严肃

53、查处一切用地行为;2、种植业构造调整中调减的粮食耕地,可用于种植饲料和经济作物,不能用于非农业用地,要藏粮于地,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转为粮田;3、发挥区域优势,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的建立;4、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重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四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粮食单产今后我国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建议:1、要认真搞好种籽工程和其他现金农用技术;2、要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科技强度,真正依靠科技进步使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据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20世纪90年代农业科技强度兴旺国家为2.37,世界30个收入最

54、低国家为0.65,而我国仅为0.2。五应用WTO的“三箱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1、借鉴世界许多国家支持农业的做法,政府对粮食、农业的支持要有具体要求,要抓落实,特别对资金的使用要加强监管。2、今后支持重点:一是农业科研推广体系;以水利和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农业根底设施建立;支持农业构造调整,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及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增产技术。二是在粮食主产区、低收入地区、贫困地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农产品保险补贴机制,保险公司的农保亏损局部,由政府补贴。3、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农业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7.8恢复到1998年10.

55、7的水平,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保持2000年7的水平。要重视提高投资效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九五期间的54.9逐步恢复到60以上。4、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同时,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的开展。六继续调整产业构造,推进生态农业建立,提高粮食质量平安1、今后我国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构造中,要大力开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特别要开展草食东吴,以缓解对粮食供给的压力;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平安体系,生产优质、平安又富于营养的粮食和其他食品。七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充裕劳动力目前

56、我国农业充裕劳动力在1.5亿人以上,其局部从事粮食种植业,这是造成粮农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充裕劳动力,为扩大粮食的经营规模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是提高粮农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八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1、加强粮食零售市场的监视管理,规粮食经营主体的行为,把粮食市场纳入有序竞争的轨道;2、培育批发市场,加强粮食批发市场的建立和管理,根据需要开展期货市场,发挥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恢复玉米、大米等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交易;3、逐步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自由流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的粮食企业应分工协作

57、,各得其所;4、试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价格,由市场价格引导生产、经营活动,完善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逐步形成价格体系。九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粮食企业制度为国有粮食企业解除历史包袱,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开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建议:1、现存的商业库存粮是国家按粮食保护价收购的,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应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核销;2、商业周转库存粮的收购资金是农业开展银行的代换,应按市场价卖给粮食收购企业,以此向银行抵押贷款。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银行形成借贷关系,取消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不得再欠新帐。十完善国家储藏粮体系储藏粮运作是政府

58、行为,现行的储藏粮费用实行包干制,而负责国家储藏粮管理的国家粮食储藏总公司,却是企业单位,有可能影响储藏粮的推出新和保管质量,应进展改革。国家储藏粮库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进一步填平补齐,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粮库效益。目前有些粮库主产区粮库缺乏,应酌情新建局部粮库或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库解决。十一利用好国家粮食资源和粮食市场,签订长期进口粮食合同。经过专家多方案研究比拟,建议今后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以不超过粮食消费量的10,自给率以不少于90为宜。据此测算,201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540亿公斤,202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600亿公斤。为了解决好进口粮的问题,建议:1、我国同美国、澳

59、大利亚、加拿大等粮食出口国,签订较长期进口粮食合同。可以考虑允许这些国家在我国建立粮库,用以储存出口给我国的粮食;2、积极参加国际粮食期货交易,防止国际风险;3、鼓励和支持粮食组织、企业和农民到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并设立粮库;4、要利用WTO的规则,对进口转基因大豆严加管理,加强科技投入,同事采取扶持补贴方法,在国有优势地区大力开展高油大豆。十二建议设立国务院农业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近几年来,很多国家都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粮食及农业是弱势产业,面对剧烈的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我国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协调、制定实施统一的保护本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战略、方针与具体政策,充分利用WTO“黄箱政策中我国政

60、府承诺的8.5的农业支持总量。由于农业应对WTO的战略,在政策与方案方面涉及到许多部门,需要建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农业协调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及金融、保险单位参加,负责研究提高农业应对WTO和WTO下一轮谈判的战略方案和具体方针、政策以及按WTO规则对农业补贴的具体方案与资金落实工作,并检查监视执行情况。最近提出,“保障粮食平安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平安保障体系问题。本文试图解读“永恒的课题的深刻含义,提醒中国粮食平安的根本问题,并为应对挑战提出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

61、、粮食平安再定义 “粮食平安是个舶来词。英文是“Food Security,虽然更符合原意的翻译应为“食品保障,但约定成俗,其后中文翻译都将其译作“粮食平安。 “粮食平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论述开展的文献。当时由于石油危机引发了1972年至1974年粮食价格暴涨的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对不平安的粮食形势深感忧虑, “粮食平安就作为世界各国开展的一个议题提出来了。“粮食平安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1974年联合国的?世界食品大会?报告。而将“粮食平安打造成一个响亮的,有感召力的全球口号,还要归功于199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

62、会议 (World Food Summit) 。这次会议通过了两个正式文件?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议划?。 在这两个文件中,第一次明确的定义了“粮食平安。首先是明确了粮食平安问题的考量的层次:“在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现粮食平安;同时界定了粮食平安的涵:“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平安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安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时,才实现了粮食平安。 同时这个定义强化了粮食平安的多维性质:首先是存在可供给的粮食;同时,个人,家庭和国家有经济能力获得粮食;此外,富有营养的粮食可以满足需要并且价格相对稳定等。从而,粮食平安不仅是生产和进

63、口足够粮食的问题,也是粮食配送和分配的问题。?罗马宣言?同时强调,人皆有食是人类最根本的人权,并确定了要在2015年之前把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8.4亿减少到4.2亿的雄伟规划。 然而,?罗马宣言?定义的粮食平安是相当狭隘的,短视的,其将粮食平安定义为一个静态的现状,缺乏粮食平安应有的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的根本涵,结果,往往会误导决策者为实现粮食平安制定的政策和举施。 首先,世代衣食无忧才是真平安。 人类生生相息,代代衍繁,无论那朝那代,“人皆有食都是人类生存需要,社会的根本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粮食平安是一个动态的无止境的过程,不仅在当代社会要实现“人皆有食,而且世世代代都

64、没有“缺吃少穿和“营养缺乏的忧虑。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绿色革命以来,农业再生产不再只是简单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工业的动力和投入革命性的改变了自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使得农业生产日益趋同于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颠覆了传统以自然资本的投入和传统耕作方式,以新品种为中心,用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取代农家肥和自然的土壤肥力增进,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替代了以深耕和轮作来控制病虫和杂草的选择,工业化石燃料驱动灌溉替代了传统的蓄水保水浇灌,重型农业设备与机械耕作和收获极减少了劳动力的强度和用量,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写了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历史。 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的工业集约化农业,对于全球粮食生产从 1961年的 8 亿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25 亿吨居功至伟。但是,这样工业化农业衍生了两个巨大的问题。第一,以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让工业化的农业面临随着资源枯竭而难以为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