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建议11素材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5957405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建议11素材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教学建议11素材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教学建议11素材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建议11素材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建议11素材人教版必修1(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建议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物理学中有关运动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熏陶。走进物理课堂之前教学建议1、“走进

2、物理课堂之前”是赵凯华先生为本套教材所写的前言。文章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而是要使学生接触一件科学探究的事例,对于高中物理课要学什么、怎样学,有个非常初步的感性认识。2、建议组织学生进行与文章内容相似的课外研究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对于探究的结果不做要求。这项活动可以安排在物理课程开始之前,也可以安排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内。序言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教学建议1、这是全书的序言,其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但不宜全部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例如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阅读教材、查阅课外书和网站,然后由各组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报告。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录像片也是不错的教学方式。2、教

3、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选择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实验,多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3、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体会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思维方法,揭示物理学在其他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对学好物理产生强烈的内在需求。 4、本节课教科书提供的内容丰富,如何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所教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是上好课的关键。在内容的取舍上要注意选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内容,在讲解上注意“深入浅出”,力求将高科技内容与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5、序言所用课时可长可短,建议安排l课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

4、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学会用计时器测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3、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基本要求1、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2、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理解参考系概念,知道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4、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体会用坐标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增强学生

5、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5、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要求1、不要求在三维坐标系中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2、不要求理解与掌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的工作原理。 3、对运动描述的转换只要求参考系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说明1、根据选择的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根据对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择的参考系。 2、会用二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基本要求1、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识别时刻和时间间隔。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

6、方向。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 4、了解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5、知道时间间隔与位移、路程,时刻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6、理解xt 图象的物理意义会利用xt 图象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发展要求掌握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的条件。说明本章只要求一维情况下的位移矢量运算。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基本要求1、理解速度概念,领会速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方法。2、理解平速均度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速度的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5、知道速度

7、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发展要求1、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 2、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联系的过程中,体会近似处理的思想方法。说明1、不要求用极限的方法定义瞬时速度。2、不要求选用变速运动物体作参考系求解问题。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基本要求1、知道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作用、结构及名称。 2、知道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掌握电磁打点 (电火花 )计时器的使用方法。3、能设计“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记录表。4、会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速度的大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5、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该思想方法计算瞬时速度。 6、能运用实验

8、数据描绘vt 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说明物体运动的快慢。发展要求在计算瞬时速度时,会合理选取时间间隔。说明1、不要求了解电磁打点(电火花 )计时器的内部结构和技术细节。2 .不要求理解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的原理。 3 .不要求理解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研究运动的原理。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基本要求1、知道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3、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4、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5、会利用加速度定义式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

9、的加速度。发展要求1、会利用vt 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和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2、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说明1、不要求用极限的方法求加速度。2、不要求讨论加速度变化的问题。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 第一章 课时分配建议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课时2、时间和位移 2课时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2课时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课时5、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课时复习评估 1课时2、框架结构3、教法建议(1)本章出现意义相近、易混淆的概念较多,如参考系与坐标系,时间间隔与时刻,速率与速度,路程、距离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与速

10、度的变化率,等等,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因此,教学时应当加强对这些概念的比较,使学生在认识相近概念的共同性、差异性和相互联系中,达到对每个概念的透彻理解。(2)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参照物、路程、时间、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所以,本章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要根据高中、初中知识之间的差异,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提高和拓展。(3)本章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做的第一个分组实验,由于高中物理实验相对于初中“科学”实验要求上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实验之前可以安排1课时,对学生进行实验常识的教学,如实验对物理学研究和物理学习的意义,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

11、等等。(4)为了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可参考教科书27页的 “自制模拟打点计时器”的内容,在课堂中组织学生活动,将活动与问题思考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体验,领悟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建议活动由两个学生合作进行,一个学生拉纸带,另一个学生用铅笔打点(角色可互换),为了使打点不受到干扰,可让打点的学生闭上眼睛。(5)通过研究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了解和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如以质点为代表的理想化方法、以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为代表的近似方法、以比值定义法为代表的数学方法、以平均速度为代表的等效替代方法及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

12、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适用条件,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但由于学生刚刚学习高中物理,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科学方法也有一个从体验到认识,再到运用,以及逐步积累、逐渐深化的过程,所以,在本章教学中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比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等都是理想化模型,但理想化模型方法的教学应当把重点放在质点概念的教学上。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

13、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基本要求1、知道实验目的,说出实验中各器材的作用,正确布列器材进行实验操作。2、会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标出合理的测量点(计数点),测量各测量点(计数点)间的距离。3、会近似计算各测量点的瞬时速度。4、能建立标度合适的vt坐标系,并正确地描点,能用一条曲线(包括直线)拟合图象中的点。发展要求1、能根据图象说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能根据小车速度变化的情况预测图象的基本特点。掌握画图象的方法。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基

14、本要求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2、识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3、能根据加速度定义,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4、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0+a t 解决简单问题。发展要求1、能用vt图象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 2、能根据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并计算物体的加速度。3、能运用vt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说明1、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不作要求。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基本要求1、知道vt图象中“面积”与位移的对应关系。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理解公式的意义和正、负号的含义。3、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15、。发展要求1、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方法。2、会用vt 图象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说明1、不要求理解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技术原理。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基本要求1、会从 v = v0+a t,推导2、理解的意义及正、负号的含义。3、能用解决简单问题。发展要求根据已知条件,会选择公式或联立方程求解相关问题。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要求1、经历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建立的过程,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信息,判断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3、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4

16、、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公式。 5、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6、知道用频闪摄影研究运动的基本原理,会根据频闪照片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发展要求1、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差异。 2、体会实验在物理问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第六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基本要求1、了解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2、知道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主要贡献。 3、认识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发展要求初步领会“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和合理外推”的科学研究方法。说明不要求掌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进行实验研究的具体细节。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第二章课时分

17、配建议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课时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课时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课时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课时5、自由落体运动2课时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课时复习评估1课时2、框架结构3、教法建议(1)本章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和学习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利用实验来探究某种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处理数据(作出图象、分析图象)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可结合获取数据过程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

18、时间关系式、位移与时间关系式的导出,均利用了第一节实验探究中所得到的 vt图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交流评价,注意科学推理的过程,理解其物理意义,避免把物理公式简单地理解成数学表达式。(3)对于教科书涉及的由vt图象推出 xt公式及从一张照片估算照相机曝光的时间,可组织学生在充分讨论之后得到结论,这两处较好地渗透了“变”与“不变”的转化思想,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这种思想。 (4)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包括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作用,但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一步到位。在运用运动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19、程中,应逐步使学生明确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注意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矢量性、公式选择的合适性和结果的合理性。(5)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学生易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物体下落快、轻物体下落慢的印象很深。为了克服学生的这种概念,要注意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实验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清除生活中得来的错误观念。(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蕴含丰富的物理思想,是方法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建议让学生找一些课外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积极创设情景,采用“溯源法”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和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

20、,激发科学的探索精神。第三章 相互作用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基本要求 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重力的定义,知道重力的方向,掌握重力大小的计算和测量方法。4、理解重心概念,知道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5、初步了解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

21、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等概念。发展要求1、理解悬挂法测重心位置的原理。2、运用重力、重心等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明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相互关系本章不作要求。2、对四种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不作要求。3、不要求掌握重心与稳度的关系。第二节 弹力基本要求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常见的弹力种类。2、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能运用胡克定律进行有关计算。4、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表示,掌握利用图象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5、知道“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发展要求1、会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

22、,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2、理解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说明多个弹簧的串、并联问题不作要求。第三节 摩擦力基本要求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知道动摩擦因数无单位,了解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5、会运用F=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发展要求1、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2、能够分析生活中既常见又较简单的问题中的摩擦力。说明1、不要求引入静摩擦因数。2、不要求了解滚动摩擦产生的原理。3、不要求掌

23、握影响流体阻力大小的因素。第四节 力的合成基本要求1、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什么叫力的合成。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合力。3、知道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4、知道共点力概念,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两个力的合力。发展要求会定性判断合力大小与两个分力夹角之间的关系。说明不要求用计算法求解两个分力成任意角度时的合力。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基本要求1、知道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弹簧秤的使用方法。2、知道实验的步骤及操作要点。3、理解探究实验的原理,认识“等效代替”的方法。 4、会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 5、通过探究,知道分力与合力之间关系所遵循的

24、规则。发展要求知道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节 力的分解基本要求1、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知道力的分解所遵循的规则,体会确定分力方向的方法。3、掌握用作图法求分力的方法,并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4、能进一步区分矢量和标量,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相加的普遍法则。发展要求1、初步掌握力的正交分解法,会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问题。2、了解三角形定则,知道其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本质一样。 3、能运用三角形定则定性分析简单的力的动态变化问题。说明1、不要求用求解斜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第三章课时分配建议1、重力 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 2课时2、弹力 1课时3、

25、摩擦力 2课时4、受力分析 1课时5、力的合成 2课时6、力的分解 1课时复习评估 1课时2、框架结构力3、教法建议(1)对力的概念,初中科学教科书的要求较低,而学生在进入高一后进行力的分析时,常常会将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混淆。为此,在进行力的概念教学时,应当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力的本质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会具体地分析某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为以后综合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是本章教学的基本原则。本章的重点是三种常见力的性质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难点是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对摩擦力的学习只要求根据产生条件进行分析,对于复杂的静

26、摩擦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例如,可在牛顿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的学习中对摩擦力知识作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要注意数学基础,学生虽然在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但由于刚上高中,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还感到很困难,所以在计算时要适当放慢速度,作出力的分解图,找到对应的角度是关键。(3)受力分析是分析力学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体作受力分析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此,本章专门安排了l课时讲解受力分析。教师要认识到受力分析需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达到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度和广度,本章只要求从产生条件和二力平衡知识去进行受力分析,并会作受力图。对

27、受力分析的教学,教师既应让学生体会并领悟“分析”的意义,还应在规范化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顺序,养成好的习惯。(4)本章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内容很多,例如探究弹力大小与形变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规律;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和学生的基础情况择其一二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5)本章蕴含着较多典型的物理思想方法,例如显示微小形变的“放大”思想,重心概念、力的合成和分解中的“等效替代”思想,用图线处理数据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假设法”,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等等。教师应注意利用这些素材,结合知识的教学,加强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第四章 牛顿运动

28、定律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4、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基本要求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2、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5、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6、运用惯性概念,解

29、释有关实际问题。发展要求1、了解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角度的差异。2、会识别惯性系与非惯性系。说明1、不要求区分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 2、不要求分析非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基本要求1、认识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力和质量。2、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会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象。3、能根据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 5、知道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和判断摩擦力是否平衡的方法。发展要求1、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2、初步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 3、初

30、步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4、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基本要求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方法。2、知道公式中的F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理解 G=mg。 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发展要求1、理解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2、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基本要求1、知道物理公式既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确定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2、知道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

31、单位。3、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计算中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发展要求1、会利用物理公式导出单位之间的关系。2、根据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判断运算结果中表达式是否错误。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基本要求1、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任一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和参照系等的影响。3、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要求1、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受力分析中的相互作用力问题。 2、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说明不要求理解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基本要求1、知道弹簧秤的使用方法。2、研

32、究静止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3、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4、研究加速运动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发展要求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基本要求1、能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初步掌握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和步骤。3、会求解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4、经历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选择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发展要求会解决两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的动力学问题。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基本要求1、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

33、征。2、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超重与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并没有变化。发展要求1、会用正交分解法等方法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2、能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别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3、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实际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说明1、不要求解决空间的共点力平衡问题。三、教学建议l、课时建议第四章 课时分配建议l、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课时3、牛顿第二定律1课时4、力学单位制1课时5、牛顿第三定律1课时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1课时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3课时复习评估1课时2、框架

34、结构第1单元:牛顿第一定律第2单元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单位制第3单元:牛顿第三定律第4单元: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3、教法建议(1)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含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绝不可将牛顿第一定律当做牛顿第二定律的推论来处理。(2)牛顿运动定律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客观规律。本章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是建立定律的需要,而且要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比

35、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中构建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把原教科书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物理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涉及实验变量控制、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结果处理等。本节教科书的编写思路不是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进行,教师应在全面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教科书的立意是探究性实验,但真正开放式探究带来的内容与思维量均较大,为了确保教学的高效率,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水平正确把

36、握讲授与探究之间的合适度。(4)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结合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建议多做一些演示实验,只有充分地研究不同物体、不同状态下的相互作用,才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例如可以用“记忆”弹簧秤研究加速运动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5)本章知识与生活、技术、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活动,让物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乘坐电梯、抛掷漏水塑料瓶等认识超重、失重状态与加速度的关系。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物理 1为全体学生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

37、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本共同必修模块2学分。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认真学习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理解新课程的内涵。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观念,教学活动必须讲求有效性,必须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实发生积极的变化,促进学生发展,要避免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忽略效果的不良倾向,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就要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精神。新课程标准有下面两个显著的特点。 1新课程增加了体验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

38、程,这是一种直接体验。了解科学家发现知识过程的辛酸苦辣,这是一种替代体验。通过直接体验、替代体验,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投身科学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新课程关注了发展性:发展有三层含义: (1)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在新的情景下的可移植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2)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新课程增加了一些近代物理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在经典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有他的局限性,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这些内容尽管学生可能是半懂不懂,但并不影响它的教育效果。就如同在物

39、理学大厦上开了几扇窗户,而阳光迟早会从窗户射进来,学生的视野会从这扇窗户延伸出去。(3)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关注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作用,关注对经济、文化的影响,要求同学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实施新课程确实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认真研究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1、知道教材

40、各个栏目的设计目的。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平台。(1)演示:在课堂上由老师操作,学生观察、讨论。有些演示的操作应该有学生参与。(2)实验: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这类实验比“学生实验”简单,用时短,多数是定性实验。(3)做一做:本栏目实验的趣味性较强,注重学生参与,有的用到计算机,有的用到生活器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尽量多做,也可以不做。它与“实验”或“演示”不同,不做“实验”或“演示” 会影响后面的教学,而“做一做”中的实验对后面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影响。(4)学生实验(P95):这是学生实验的总论。这部分内容不仅指导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的学习,而且论述

41、了物理实验的意义。它不宜作为一节课或几节课让学生学习,而应成为贯穿整个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反复阅读,反复体会其中的含义。本书从两个方面论述实验的重要性。从物理学的发展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书中举出了伽利略、法拉第、赫兹、吴健雄等人成功的工作作为例子。不但如此,学生还可以看到目前正在进行的,还很难说是否能够成功的例子(引力波的探测)。这是本书与过去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地方。我们的科学课程不能只让学生看到科学的结果,还要让他们看正在进行中的科学。否则科学在学生的心中可能只是一些不变的教条。从物理课程的学习来说,中学生做实验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巩固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练习实验操

42、作方法”,而首先是为了“经历科学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新课程要超越单纯的功利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怎样做好物理实验。本书针对目前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做实验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操作技能固然重要,但科学实验,无论是科学前沿的实验还是学生所做的实验,它的成功首先还是智力劳动的成果。我们认为,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凑数据”,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除了学习态度有问题外,还有另一层次的问题,即对科学理论与实际事物的关系的认识有偏差。多年来,我们的科学课程在学生中形成了绝对化和脱离实际的倾向。例如,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

43、所受力的大小的关系时,实际测量总会有误差,所绘的a-F曲线总不会精确地过原点。于是我们就盼望无限制地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学生在力求完美地过原点而又无法做到的情况下,难免想到一两个坏主意。如果我们认识到,任何测量的精度都是有限的,当我们提高测量精度后,对于是否过原点这个问题又有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心里就会比较坦然。当然,这样做有两个前提,一是实验的确是认真做的,另一个是,我们对科学理论的产生方式有正确的认识。从实验结果到科学理论的诞生,中间不是单纯的逻辑关系和简单的归纳关系。如果我们做了很多次实验,每次都几乎过了原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没有任何误差的情况下,a-F曲线将是一条

44、准确地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简明而美好的结论呢?这里就涉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过去的课程忙于为学生填充知识、训练技能,顾不上琢磨怎样让学生去发现、去欣赏、去热爱。后者却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和具有创造性的人所必须具有的品质。(5)思考与讨论:用于引出问题或创设讨论情景,要求学生参与讨论,力求畅所欲言、当堂理解,其设立的目的是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例如第15页“思考与讨论”的目的只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就听到老师所讲的“矢量相加法则”,也许他也能掌握这个知识,但他少了一次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努力,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提高,发现问题并力求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就

45、没有增强。所以,不重视“思考与讨论”就难以充分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6)科学漫步、科学足迹:强调技术发展,反映最新实验与技术进步,可以由学生自己阅读。与过去的“阅读材料”不同点之一是,其后往往附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此有兴趣,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写出一篇科技报告放到墙报上或在班会上做个科技报告,都是很有意义的。这样的活动不必要求所有学生都做,但在一学期中,每个学生都应参加一两个。例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附有提问:这个定位器处于哪个城市的哪个部位,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类问题不必作为针对所有学生的强制

46、性要求。本书“做一做”和“说一说”两个栏目都是扩展性学习内容,前者偏重于动手操作,后者偏重于思考。这些内容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学,类似于过去的“打星号”内容。但是,过去的“打星号”内容多是知识性的扩展,而“做一做”和“说一说”更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或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7)STS:该栏目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STS的意义在于揭示生活、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而非单纯的科学知识在技术上的应用。STS栏目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学中只要学生参与就可以了,不要企图得出什么结论性的意见。(8)说一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9)教材练习设计:大

47、致有以下几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练习。开放性练习,例如第13页第3题。合理估算的练习,例如第44页第4、5题。跨学科知识练习,例如第57页第3题。反映时代气息的练习,例如第44页第3题。实际应用的练习,例如第97页第3题。从整体上看,高中物理习题的难度不宜太低,但难度的取向与过去有所不同,怎样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表示它从而解决它,这是本书所做的努力之一。(10)课题研究:建议每个学生在每册教材的学习中都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本书的后面以桥梁的研究为例做了介绍。课题研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某个问题,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还可以自学某项与物理相关的理论

48、知识。课题研究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好方式,书中的课题只是一个建议,师生可以另外选择其他课题用来研究。(11)课外读物:本书后面附有课外读物的书目,学生可以自己找来阅读。它只是个建议,也可以阅读其他容易找到的图书。目前各种教辅图书比较多,有些写得比较好,读后可以加深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建议学生多读那些能够开扩眼界的读物,这从所列图书的内容简介就可以看出来。这些专栏中,有一些是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有些对建立基本概念很有好处,有一些体现了科学的方法,很多“做一做”栏目对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培养很有好处,也有一些介绍了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极好的教学资料,可以作为课堂

49、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其教学价值。而对一些与学生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距较远的内容,课上一时也搞不太清楚,则在课后鼓励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2、解决好新教材物理必修一的部分断点。新教材在一些章节的连续性上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宜增加: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第三章“相互作用”宜增加:受力分析。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宜增加:竖直上抛运动与竖直下抛运动。3、科学方法的教育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才能形成迁移能力。科学方法的教育不能离开具体的内容,离开了内容谈方法,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东西。科学方法的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在陌生的情景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并自

50、觉运用。科学方法的迁移需要学生积累感性认识,不断反复,才能完成。 经历某个情景、感觉到矛盾存在、借助自己和他人的努力、解决了矛盾、形成了初步感性认识,再次经历某个新的情景、感觉到类似矛盾存在、回忆经验、解决了矛盾、又一次的积累了感性认识,然后还要经过多次的类似经历、强化感性认识,才能完成对一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抽象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在新的情景中,通过一次次成功的迁移,理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强化。这就是实践论与矛盾论的观点。对科学方法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极限的思想,教材提供的内容有: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匀变速位移的求解等等,教师要抓住一次一次的机会,每一次都不急于求成,让同学

51、能感觉到矛盾存在。教师要通过类比的方法,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不断反复,不断进行总结、抽象概括,最终形成类似情景下的自觉迁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注重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本书不论是落体规律的探究还是斜面实验的探究,都贯穿了“观察猜想数学推演一实验验证一修正、外推”的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4、注重科学探究,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标准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列入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之中,它标志着探究不仅是物理学习的一种方法,同时还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它标志着将学习重心从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

52、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关注社会现象,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结合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它们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课程标准对每一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要求在探究过程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明确他们所承担的任务,鼓励学生发现问

53、题、提出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要让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同时,科学探究又是一种集体性的协作活动,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学生个人来进行,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应通过小组活动,甚至全班性的活动来进行。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表现出对不同观点的尊重。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要求按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在实际进行探究活动时,不一定要按照这七个要素的排列顺序进行,可以交叉进行,也可以将后面的要素提到前面进行,教师应根据探究的要求灵活掌握。(2)探究活动的组织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

54、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开始接触高中物理时,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探究活动,探究的环节可以是其中的某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环节随着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再逐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3)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探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等多种学科,教师应鼓励和提倡学生应用他们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猜想和假设、分析和论证、讨论和交流。(4)进行科学探究要注意:科学探究不能搞形式主义。科学探究的“要素”不等于“环节”不追求探究的“完整性”。科学探究不是新八股。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做实验。克服

55、高中物理探究的幼儿化倾向。总之,要通过科学探究实现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的发展,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把握五个基本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的过程,是探究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统一创造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设计应把握好以下五个基本原则:1、把握以发展为主旨的原则。课程标准提倡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特别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是促进

56、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教学中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发展。主动参与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谐互动是主要的行为模式,合作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真切体验是学习成功的标志。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所以教学过程应以课程模块的认识目标为主线,逐步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不同的选择方案中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使他们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使集体教学、小组交流、个别辅导相互结合,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主动发展。因此在

57、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智能目标的作用,教师要以智能目标为核心,把学生的主动发展放在教学的优先位置上。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其中情感目标的和谐渗透对认知、智能目标的达成起着催化作用,教师要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从而使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其智能与情感和谐提高。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和成功的愿望,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门不仅具备学好知识的智慧,而且潜存着很强的人格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2、把

58、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把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加工是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替代的,完全取决于学习者本身。因此,教学并不是把所教的内容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而是必须经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应该明确,学生经历某一过程(如探究、观察、调查、阅读等),这本身就是学习目标之一,学生按要求经历了这一过程,就完成了这个目标,有时并不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结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结论会因使用频率的减少而逐渐淡忘,但他们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却会在新学习过程中

59、得到加强和深化,成为他们学习素质的组成部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发展学生某种能力,就必须经历相关的过程。例如,只有在物理实验中独立地收集了实验数据,才能体会实验数据是在预定的时间通过观察预定目标而得到的;只有去图书馆查阅了资料,才能真正掌握从图书索引、章节目录中找到所需信息的方法;只有上因特网,才可能学会怎样从因特网中检索需要的信息;只有进行了社会调查,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怎样的形式进行调查、应该怎样记录调查的信息。也就是说,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事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发生与能力培养相关的行为,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

60、的。在高中物理课中,应该强调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这类陈述性知识相比,方法和思路常常称之为程序性知识,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水平,取决于能否将它自觉地迁移到新的情景。由于它比陈述性知识的迁移具有更大的跨度,因此很难用讲述的方法达到掌握的目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思路的建立,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3、把握以突破物理概念的理解为前提的原则。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

61、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有力工具。所以,如何突破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抽象而建立的,教学设计时必须通过感知活动、观察与思考、经验事实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研究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认识加工,思维整理,从而突破对物理概念的理解。(1)设计感知活动,为概念的形成提供认识基础。概念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物理问题勤观察,勤记录,勤比较,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具备的感性知识,努力实现“隐概念、前概念、初概念”的转化。通过大量的现象和事例,调

62、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对感知事物或现象经思维加工,剔除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以形成概念。(2)落实观察与思考,为概念形成提供科学依据。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提供科学的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观察与思考,它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是概念形成的有力依据。因此,教师要根据概念形成的需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揭示隐含的不易察觉的规律,从而形成稳固的概念。(3)开展讨论与交流,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物理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物理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对象,即其适用条件和范围。4、把握以揭示规律为重点的原则。物理规律是自然界中物理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发展和变化趋势的反映。同物理概念相比,物理规律是人们对物理客体的高层次认识的产物,是理性认识阶段的产物。从物理学的自身结构来说,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构成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单元;从掌握物理知识、发展物理思维、培养分析能力来说,使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抓好运用“实验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