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级经济师教材03.经济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493470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高级经济师教材03.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8高级经济师教材03.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8高级经济师教材03.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2018高级经济师教材03.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级经济师教材03.经济学(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2018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学经济学知识点讲解根据高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尽可能使知识点更全面;透彻讲解重点、难点知识点;知识点和例题、考题相结合。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发展过程(3个阶段)79年,叶剑英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81年,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成熟(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社会主义: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定性)表明了我国

2、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初级阶段: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进行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2)发展过程 (3个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补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制度化)(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2)1、资源配置(1)资源的含

3、义为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2)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多用性(3) 经济学的基本矛盾(单选或辨析)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 资源配置的含义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单选或辨析)(5)资源配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生产什么(w) 如何生产(h)为谁生产(w)(多选,混淆选项是生产多少)2009真题1、资源配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ACD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 计划经济市场配置 市场经济例

4、题1、市场经济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为( A )A、市场配置 B、计划配置 C、政府配置 D、领导配置3、计划经济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和各种资源都为国家所有或主要为国家所有,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由政府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4、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的含义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完善的市场体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规的市场主体;规的市场运行规则;(3)市场经济的特征(4方面 多选、简答)平等性:市场主体平等 竞争性:市场主体自由竞争法制性:市场主体要遵守市场法

5、规开放性:国、国际市场开放市场主体在开放、法制条件下平等竞争(4)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效率的原则调节社会收入例题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C )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B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的C价格机制来实现的D银行信贷来实现的例题(多选)2、我们应当这样认识市场经济( ADE )A、它是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B、它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C、它是以政府不干预经济为显著特点的D、它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E、市场主体自由平等竞争例题(多选)3、

6、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ABCD )A、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 B、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C、规的市场运行规则D、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E、强有力的政府领导(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简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既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 又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个性。(辨析)在所有制结构上, 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宏观调控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7、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例题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B )A、市场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计划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3个制度+2个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6个字)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多层次)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例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B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

8、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生产资料所有制指人们在生产资料归属、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归属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2)财产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项权能。所有制形式(3种)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私人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公有制:劳动者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国有经

9、济)和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形式。3、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1)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比如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股份制等企业中的国家和集体所有部分,属于公有经济;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控股部分属于公有经济。(多选或单选)例题1、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A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C. 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众股 D. 合伙企业(2)原因(回答论述题的要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实现

10、全体劳动者对全社会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经济会在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中相互融合。生产力、生产关系、多样化的好处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1)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选)例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B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5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11、形成; (生产关系层面)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有利于经营人才的成长。 (人民)(2)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金融政策支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1、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的关系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的最基础、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2、产权产权的含义及类型财产权法定主体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 (多选、辨析)根据产权归属主体可分为公共产权、国有产权和私人产权。 (多选、单选)例题1、如果将财产权界给定一个共同体,并且在共同体

12、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分享这些权利,那么这种产权就是( C )A、私人产权 B、国有产权 C、公共产权 D、乡镇产权产权的本质(单选)产权:法定主体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产权的本质:排他性,即指产权主体的对外排斥性。例题1、公司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是( )产权的特征(多选或单选)l 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l 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可通过契约转让产权) l 产权是多种权利的总和; l 产权的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是否集中于同一主体) l 产权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3、产权流动和产权交易产权流动:指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不

13、同主体间的转换,是一种权利的变更。产权交易:指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有偿转让。比如:承包、租赁、拍卖、托管、兼并、收购等4、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产权关系指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与法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产权制度含义: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容(多选):l 产权关系和规则安排 l 产权结构安排 l 产权保护制度 产权制度的功能:l 财产约束功能l 激励功能l 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l 稳定预期的功能l 规交易功能产权制度的主要类型:l 个人私有产权制度 l 法人产权制度l 合作制产权制度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

14、代企业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必须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的公司制改革。(二)公司制度1、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指国家特定法律和条件所规和约束企业外关系的行为准则。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2、企业制度的类型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形式分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3、现代企业制度(1)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股份为重

15、点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16字)产权清晰:产权制度清晰规定了产权关系和产权主体,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权责明确:明确规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根据市场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例题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B )A、合伙制 B、公司制 C、个人业主制 D、股份公司制2、以下哪一个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容( A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 D )为主要形式。4、现代企业制度中,最终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得以分离的是( C )A.委托代理制度 C.法人财产制度 5、现代企业制度的容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和

16、企业的组织制度。( )(三)公司治理结构1、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又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为规公司企业各权利主体(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依赖的组织制度安排,以解决公司企业法人财产委托-代理经营中的相关问题。股东大会2、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形式决策机构监 事 会董事会监督机构经理层执行机构执行部门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3、公司部治理结构的制衡关系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监事会间相互制衡关系。例题1、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A 股东会 B 董事会 C 监事

17、会 D 职代会2、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的是( B )A 股东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职代会3、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的是( B )A 股东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职代会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过程(2个环节)初次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等)分配,要素收入表现为:工资、利息、租金等,集中在微观领域。(提高效率但很难实现社会公平)再分配:对个人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再调节,以实现社会公平,集中在宏观领域。例题1、土地所有者凭借其产权获得的收入通常表现为( C )A工资 B利息 C租金 D特种津贴2、在社会主义

18、市场经济中,国家或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集中在( B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 C物质生产领域 D非物质生产领域3.个人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要进行再分配,其必要性在于( C )A初次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悬殊B国家要从中分配一部分作为公共国有资产C在微观分配领域,主要建立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基础上的分配方式,很难实现社会所追求的公平目标。D政府管理国家财政的必要手段之一4.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 ACD )A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分配制度B是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联系的一种分配制度C以承认生产要素的产权为前提D有利

19、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率E是实现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的重要机制和制度保证2. 个人收入的调节(1)调节主体国家或政府以及集体组织或社会团体。其中国家或政府是最重要的调节主体。(2)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如何调节)对个人收入的某种扣除(如:税收);(高收入)给予个人某种形式的收入(如:救济金) (低收入)简记为:扣除和给予(3)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个人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以某种形式捐赠或缴纳 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将其所得收入以某种形式分配给个人,形成个人福利性收入。(4)居民可支配收入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消费

20、和投资。例题1、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或再分配的最重要的主体是( A )A国家 B社会团体 C集体组织 D企业2、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是居民的( D )A总收入 B纯收入 C劳动收入 D可支配收入(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1. 收入分配方式(3)(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原因(多选或单选):总结为一句话: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物质条件: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直接原因:旧社会分工存在、劳动差别存在、劳动的谋生性质按劳分配的特点(辨析、单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围,而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围实现的,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21、企业而非国家。原因:在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按劳分配的情况下,劳动者个人收入的高低,就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劳动贡献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他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平等只能在一个公有制企业围实现。例题1、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C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劳动的谋生性质2、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B )A、经营股票收入 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 外商独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2)按生产要素分配根据资本、土地、劳动等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

22、度及其实现形式,决定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在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就包含着按要素分配的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单选)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清晰。主要收入形式(多选)资本利息和利润土地地租或租金劳动工资补充资料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特点 是市场经济的客

23、观要求;是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和途径;不可避免地导致收入不公平。例题1、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 ( C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 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例题(辨析)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 )申明观点: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但公有制中的分配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具体辨析(辨析思路:哪些是,哪些不是):公有制经济中工资、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联产计酬是按劳分配。但是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以及过去公有制经济中的平均分配

24、都不是按劳分配。例题(辨析)3、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 )申明观点:劳动收入不都是按劳分配收入。具体辨析(辨析思路:哪些是,哪些不是):劳动收入包括:公有经济中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中个体劳动所得、私营和外资企业中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中个体劳动所得、私营和外资企业中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例题4、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直接原因是( B )A、生产力水平 B、所有制结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经济结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例题5、同志指出,“要

25、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里的客观条件是指(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经济成分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A. B. C. D.(3)其它分配方式按个人资产进行分配、按需分配、福利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 。(4)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形式的多样性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劳动者和非劳动者收入来源和收入形式的多样性。在居民的收入中,既有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也有非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的直接劳动收入等,同时还有资本收入、福利收入等。是社会主义初

26、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前提是导致个人收入出现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效率和公平是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关系经济增长,公平关系社会稳定。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宏观层次是指资源配置的效率,微观层次是指经济活动的效率。公平:机会公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进而参与收入分配的机会是相同的;收入分配的规则公平:国家制定的各种收入分配法律法规或企业制定的分配制度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公平的;收入分配的结果是公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提供的劳动或生产要素相当的收入。2、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指标和方法经济学常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和

27、表示收入的相对平等或相对不平等程度。(1) 洛伦兹曲线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发明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洛伦兹曲线图人口累计收入累计002040608050100100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100收入累计80完全不平等完全平等60100LH40200人口累计(%)20408060l 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l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相反。l 两个极端: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完全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一般来说,一个国

28、家的收入分配介于两者之间。(2)基尼系数(单选、多选、材料)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收入累计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1008060L40A20BH0人口累计(%)40802010060100累计收入80L604020806040200100人口累计(%)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比较平等基本合理差距较大差距悬殊0.4是 “警戒线”例题1、下列关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论述,错误的是( C )A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B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C洛伦兹曲线越靠近对角线,说明基尼系数越大D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都是描述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29、2、在经济学中,洛伦兹曲线通常用坐标来表示,其所表明的是( B )A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之间的矛盾关系B收入分配相对不平等的程度C公平与效率的替换关系D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互补性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论述)效率和公平是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关系一国的经济增长,公平关系社会稳定。两者之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保证劳动者的公平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矛盾性:效率公平互为代价:讲效率,奖优罚劣,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影响公平;重公平,则要

30、求收入水平尽量没有差距,这又会影响效率的提高。(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原因:从国情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资本、土地、劳动等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意义: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容: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分配环节和不同的分配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在微观分配领域和初次分配中应更强调效率,在宏观领域和再分配过程中应更注重公平。贯彻执行的前提:必须提供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证。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

31、保障制度的容:l 社会保险制度 l 社会福利制度 l 社会救济制度 l 社会优抚制度 l 社会互助制度 l 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l 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l 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相结合;l 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基金的收缴运营相分离;l 城镇保障制度与农村保障制度相区别;l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理分担风险。例题(多选)1、关于效率和公平,说确的有( ABCD )A效率和公平不是截然对立的B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总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在微观领域更应强调效率D牺牲效率而追求社会公平易造成社会贫困E只有收入分配公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效率例题(辨析)2、效率和公平绝对对

32、立( )申明观点:效率和公平之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具体辨析(一致性和矛盾性):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矛盾性:效率公平互为代价。3、公平就是消灭差别( )申明观点:公平不是消灭差别具体辨析: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能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1. 总产出总产出通常用国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国生产总值(GDP):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例题1、总产出通常用( B )来衡量 A国民生产总值B

33、国生产总值C国货币流通量D国商品的货币表示量2. 总产出与就业GDP与就业(失业)的关系GDP和就业或者失业相关联。这种关联可用“奥肯定律”确切说明。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有关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定律。)具体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的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关系:反向;数量1:2 )根据奥肯定律,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GDP的变动或通过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奥肯定律、洛伦兹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比较奥肯定律: 关系:失业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反向:1:2)洛伦兹曲线: 反应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关系:人口累计%与收入累计%。 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与

34、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反向或交替)失业率A通胀率B2008辨析题1、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是收入分配的相对不平等程度。( )申明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不是收入分配的相对不平等程度。具体辨析(表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洛伦兹曲线用来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2、奥肯定律所表明的是( A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互补性或一致性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C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水平之间的互补性或一致性D稳定价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和冲突3、菲利普曲线表示的是( C )之间的关系。 A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 B充分就业与经

35、济规模 C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 D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含义产量的增加,产量的增加用增长率描述。(量)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是国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生产总值。(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不仅仅指国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经济增长),而且包含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的全面提升和进步。(质)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指标体系)GNP(GDP)体系优点:简单明了、通用性强。缺点:不全面 没有进入市场交换的

36、 无法或难以计算的 没有反应环境污染等付出的代价; 难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全貌经济发展的全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收入分配的改善与贫困人口的减少、就业水平的上升和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等。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生产情况 :人均GNP及其年均增长率、生产的年均增长率生产结构、制造业指标,如制造业的增加值及其分布,制造业的收入和产值、商业能源、消费和投资的年均增长率、需求结构。财政和货币账户:中央政府支出、中央政府的经常收入、货币和利率、年均通货膨胀率。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商品贸易的增长情况、进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等。外部融资:官方开发援助额、对外债务总额、政府和私人的外资流入等。人

37、力资源:人力资源的量和质的指标。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指标体系l 人均居住面积; l 人均报纸发行量;l 人均能源消费量;l 人均钢消费量; l 预期寿命; l 蛋白质消费量;l 小学入学率; l 高中入学率;l 职业学校入学率;l 农业中进行经济活动的人口百分比;l 公用事业中进行经济活动的人口百公比;l 进行经济活动中工薪收入者百分比;l GNP中制造业所占份额;l 男性农业劳动者的人均产量;l 15人均出口量; l 城市人口百分比。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

38、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的关系。(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辨析)l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l 增长是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发展是增长的结果;l 一般说,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例题1、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特征是( A )A、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以上三个都是例题(辨析)2、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的发展。( )申明观点:这种观点不正确具体辨析(结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一,经济增长是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其二,经济发展除了包含经

39、济增长的容之外,还包括而且包含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的全面提升和进步。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基本因素(4个)l 劳动投入数量;l 资本投入数量;l 劳动生产率;l 资本的效率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总需求: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净出口需求 政府支出或政府需求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总供给: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生产要素的效率。l 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的增长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最基本、最重要的源泉。l 工业化进程的初期,资本积累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l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影

40、响生产要素的效率)例题(多选)3、经济增长的源泉是( ABD )A、资本;B、劳动;C、竞争;D、技术进步;E、需求(1)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G(经济增长率) =s(储蓄率)/V(资本产出比率)假定,资本产出比率不变,这时,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就取决于储蓄率亦即资本积累率。资本投资也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例题1.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产出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A )A、5% B、80% C、20% D、15%G=s(储蓄率)/V(资本产出比率)2. 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达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出比率应

41、该是( B )A、4 B、2.5 C、6 D、5G=s(储蓄率)/V(资本产出比率)V =s(储蓄率)/ G(经济增长率)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指( C )AG=aL+K BG=L +K+A CG=SV DG=m(M+N)4.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强调( C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A技术进步 B人力资本 C资本积累 D管理效率(2)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 劳动增长率 资本的增长率技术进步率G(经济增长率)=L(劳动增长率) + K(资本增长率) + A(技术进步率)+ = 1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对总产出(GDP)所作贡献的比例,即贡献权数。估计

42、出、值,则A = G L - K。例题1.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模型更强调( A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A技术进步B人力资本C资本积累D管理效率2.如果某国在一定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3,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65和035,根据索洛模型,在7的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 C )A2.0 B2.3 C4.7 D1.0贡献:A = GLK A = 70.65*20.35*3 =4.65 3、经济增长方式的涵及类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涵: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的组合和配置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和

43、集约型经济增长两种类型。粗放型: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4、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初期: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完整的工业体系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换,从粗放型增长为主逐步转向集约型增长为主。5、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转换(1)为什么要转换?决定因素:经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如果继续选择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规模收益递减、产业竞争力下降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如何促进转换?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改善

44、管理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必须增加教育投入,为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调整投资方向,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继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制度创新条件。(3)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和容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例题1.一个国家应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或以何种增长方式为主,是由( A )决定的。 A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B社会的性质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D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2.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45、变,如何进行转变?答案要点:(1)为什么要转换?(已讲)(2)如何进行转变?(途径和容)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知识点可准备“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相关资料”。(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的含义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总体决策。经济发展的特征: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一般容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战略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1)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阶段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46、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技。(4)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简记为“双百”)(1)科学发展观的容坚持以人为本(本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基本容);坚持统筹兼顾 (根本要求);(2)以科学

47、发展观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采取重大战略措施,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建立经济结构的外向型战略调整和战略转移;积极应对已经出现和可能更严重的贸易抵制性反应;依靠科学技术突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能源瓶颈性约束,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知识点可准备“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相关资料”。(四) 经济波动1、经济周期含义周期: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和收缩。O时间IHG萧条F衰退E繁荣CD复苏低谷萧条B衰退顶峰A繁荣GNP潜在GNP2、经济周期的阶段O时间IHG萧条F衰退E繁荣CD

48、低谷萧条B衰退顶峰A繁荣GNP潜在GNP复苏复、繁荣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增长、产量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增多、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水平提高,可能伴随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衰退、萧条阶段相反。例题1、经济周期中的顶峰是( A )A、繁荣阶段过渡到衰退阶段的转折点B、繁荣阶段过渡到危机阶段的转折点C、危机阶段过渡到复阶段的转折点D、繁荣阶段过渡到危机阶段的转折点例题(多选)2、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BCE )A、生产增加 B、投资增加 C、价格水平上升 D、失业严重 E 、居民水平提高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长周期(长波循环/康德拉耶夫周

49、期):周期平均长度50-60年;中周期(大循环/朱格拉周期):周期平均长度8年左右;短周期(小循环基钦周期):平均长度3-5年。O时间IHG萧条F衰退E繁荣CD复苏低谷萧条B衰退顶峰A繁荣GNP潜在GNP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交互作用造成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1)乘数原理乘数:是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倍数。乘数效应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在联系,使最初增加的注入量对生产、消费、就业、收入等产生连锁的推动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相应地成倍增加。乘数效应图示连锁推动作用国民收入成倍增加20 投资、税收、政府购买支出等注入量 5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内在联系(2)加速原理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投资

50、成倍增加,而投资的成倍增加,反过来又会引起国民收入加速度地增加。(3)乘数-加速原理的容投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影响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通过加速原理来影响投资。正是这种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使经济中出现了周期性的波动。投资国民收入投资更大国民收入更大繁荣产量达一定水平后, 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 产量很难增加投资国民收入更大经济萧条萧条持续一定时间后,产量回升 投资 国民收入经济繁荣。投资、消费、政府购买、进出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例题1、下列关于经济波动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B )A. 财政政策不能成为熨平经济波动的工具;B. 在一定时期,经济波动是围绕着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而上下

51、波动的;C.乘数作用导致总产出的增加,加速作用导致总产出的减少,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D.如果政府不加以政策调控,经济波动将无限地扩与收缩。2、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C )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关系是( A )A.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C.乘数原理解释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加速原理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D.只有乘数作用时国民收入的变化比乘数、加速数作用相结合时的变动要更大一些关于“经济波动”知识点可准备“中国经济波动及相关对策的资料”。(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基本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目标: 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52、,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国债政府投资财政政策类型(功能):扩性财政政策:增加和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中性财政政策:保持中性(2)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2008真题中国人

53、民银行调整法定金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 A )A、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 B、调节额利息率 C、调节股市价格 D、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货币政策类型(功能):均衡性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给与需求量大体平衡。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抑制社会总需求。具体运用: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降低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当经济膨胀时,需要提高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松”与“紧”理解松:增加财政支出、减

54、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紧: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具体运用: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类型A “双松”搭配类型适用情况:当经济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严重通货紧缩时。政策结果: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通货膨胀风险。(度)B “双紧”搭配类型适用情况:当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策结果: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能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度

55、)C “松紧”搭配类型紧财+松货:在控制通货紧缩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松财+紧货: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例题1、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 AE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促进经济增长B稳定物价C控制通货膨胀D平衡国际收支E实现充分就业2、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 D )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

56、增加 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3、扩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B ) A缓和了经济萧条,减少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C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减少了政府债务 4、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采用的财政手段有( ABD )。A减少所得税 B增加政府支出 C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私人投资津贴E减少高收入者的赋税,增加低收入者的赋税关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知识点可准备“中国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政策或对策资料”。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市场机制的含义市场运行中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市场机制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