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65341336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密级: 秘密 机密 绝密文件编号: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程序文件会签页格式 10-A-01-T1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0 年 月 日版次编 制审 核评 审审 定批 准批准日期编制部门:安质部参编:发放范围:各职能部门/项目组/承包方/监理专心-专注-专业文 件 会 签 表序号职 能 部 门签 署日 期1IPMT团队2013年 月 日2商务管理部2013年 月 日3设计管理部2013年 月 日4采购管理部2013年 月 日5施工管理部2013年 月 日6安质部2013年 月 日7财务部2013年 月 日8综合办公室2013年 月 日9生产运行部2013

2、年 月 日10人力资源部2013年 月 日说明:(1) 本程序文件知识产权属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所有,未经授权许可或批准,不得对项目部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本程序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2) 本程序文件执行解释权在安质部。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在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公路路桥、公用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得到及时识别、评价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策划和更新管理。3 术语3.1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3、、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3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5 健康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3.6 危害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3.7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8 风

4、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3.9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10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11 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4 职责4.1 安质部、IPMT团队QSHE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4.1.1 负责提出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识别及评价知识培训需求并组织培训;4.1.2 负责汇总公司和IPMT团队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危险源识别、评价清单,并组织评价。4.1.3 负责汇总公司和IPMT团队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并组织各部门对汇总后结果进行评价、确认、

5、复核;4.1.4 负责对公司和IPMT团队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4.2 各职能部门4.2.1 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排查、评价、确认、上报安质部和IPMT团队QSHE部;4.2.2 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控制过程进行监督;5 管理内容5.1 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5.1.1 识别范围环境因素识别应覆盖所有部门、所有活动、所有活动场所、所有产品、所有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范围应包括: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现场工作人员;所有设施、设备; 重点关注以下活动:a) 公司施工过程中涉

6、及的(工艺设施、设备、介质);b)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投用;c) 新、改、扩建、大修理项目(包括设计、施工、投入生产过程);d) 物资采购、储存、调拔等过程;e) 办公、生活、后勤活动及所有工作场所及场所内设施;管理岗位、施工岗位现场人员的活动;f) 外包服务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因素;g) 应急准备以及相应的物资、设施。h) 各非生产类活动(培训、会议、文体活动等)5.1.2识别方法和主要途径:(1)环境因素:a) 现场观察法:观察各个施工现场,对各种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及废弃物产生排放等进行识别。b) 调查表:对新、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的植被破坏、土地占有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施工

7、过程原油、污水等潜在的泄漏及资源、能源消耗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物资采购和服务过程中环境因素进行识别。c) 专家咨询法: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分析施工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因素。(2) 危险源识别的主要途径a) 作业安全分析JSA;b) 区域风险评价或调查;c) 工程变更分析;d) 事故事件学习;e) 行为安全观察;f) 工作循环检查;g) 其他。(3)危险源识别的主要途径a) 作业安全分析JSA;b) 区域风险评价或调查;c) 变更分析;d) 事故事件学习;e) 行为安全观察;f) 工作循环检查;g) 其他。5.1.3 识别要求(1)识别环境因素要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以及七个方面。三种

8、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紧急情况。a) 正常状态:正常施工和工程建设。b) 异常状态:指施工过程中设备、设施大修、检修;新技术推广试验等可合理预见的情况。c) 紧急情况:指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发生频率极小,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洪水、滑坡及第三方破坏等紧急情况)。 三种时态包括:现在、过去和将来。a) 过去:以往遗留问题;b) 现在: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c) 将来:生产设施的废弃、生产工艺及过程的改进,生产过程辅助材料的改变、替换等因素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将来潜在的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还有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七个方面: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噪

9、声、固体废物排放、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相关方及其他。(2)安全危害因素识别的要求a)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b) 风险发生的后果;(3)危险源识别的要求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以下五类进行识别:a) 物理性危害b) 化学性危害c) 生物性危害d) 人机工程类危害e)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同时应满足标准要求识别出以下危害因素a) 食品卫生b) 手动操作c) 带显示屏的设备d) 空气质量e) 毒品f) 酒精g) 抽烟5.1.4 识别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a)安质部、IPMT团队QSHE部负责对本程序进行培训;b)各部门自行识别本部门涉及的环境因素、危险源;5.1.5 识别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规

10、划、建设和委托(即新建、扩大再生产和改造)过程;2)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条件,包括停工、维修和开工;3)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来自:产品或材料的包装缺陷;结构失效;天气、地球物理及其它外部自然灾害;恶意破坏和违反操作规程;火灾和爆炸;冲击与撞击;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设备的腐蚀;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露。4)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程质量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等;5)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

11、、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及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6)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7)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使用、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管理缺陷。8)丢弃、废弃、拆卸和处理;9)来自以往活动的危害和影响。5.2 环境影响评价5.2.1 环境影响评价依据a) 环境影响的范围规模;b) 环境影响的程度;c) 发生的频次及持续的时间;d) 资源的消耗;e)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f) 相关方的观点;g) 这种改变对其他活动和过程的影响;h

12、) 商业要求;i) 公众形象的影响等。5.2.2 评价方法5.2.2.1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和矩阵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 直接判断法评价标准(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如:a.废水:(向水体排放)污水、热水、冷却水、化学废液;b.废气:(向大气排放)CO2、SO2、烟尘、粉尘;c.噪声:(向周围排放)生产、加工、安装、服务、设备运转;d.固废:(向土地排放)余废料、废渣、包装材料、油化品;e.其他污染:辐射、振动、恶臭、光污染、社区环境问题;f.破坏和保护环境的可再生问题:植被、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g.破坏和保护环境的不可再生问题:地下文物、世界文化遗产、物种灭绝; (2) 资源能源

1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评为重要环境因素1) 有较大节降潜能;2) 没有管理控制的;3) 行业对比浪费较大。4) 可能发生重大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5) 相关方合理抱怨以及地方政府要求严格的。6) 目前经济技术可行,通过方案措施能够解决的。5.3 危险源评价5.3.1 在进行危险源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后果:1)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2)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3)财产损失;4)工作环境破坏;5)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6)资源枯竭。5.3.2 评价方法采用LEC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价。D=LECD危险性L事故发生可能

14、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危险性分值表(D)D值危险程度风险等级20稍有危险,可接受12070一般危险,需注意2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160320高度危险,须立即整改4320极其危险,必须立即停止作业5事故发生可能性(L)可能性分值表完全可能10相当可能6可能,但不经常3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极不可能0.2实际上不可能0.1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频繁程度分值表连续暴露10每天工作时间暴露6每周一次暴露3每月一次暴露2每年几次暴露1非常罕见的暴露0.5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分值表大灾难,多人死亡100万元上100灾难

15、,数人死亡30万100万40非常严重,一人死亡5万30万15严重,重伤1万5万元7重大,致残,10000元以下3引人注目,需要救护2000元以下15.3.3评价实施:5.3.3.1安质部、IPMT团队QSHE部组织有关人员、专家,按LEC法对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形成风险评价汇总表;a. 3级以上风险,均应确定为重大危险源;b. 列出一般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计划;c. 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计划;以上清单需管理者代表审批。5.3.3.2 风险控制a)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可采取以减少措施进行风险控制:1)消除风险,如:a.重大风险是本公司制定目标及隐患治理、管理方案的基

16、础与依据,各单位负责制定控制计划,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发生如取消此风险工序,改为专业外包;b.取消风险过程,相关产品进行采购;c.变更设计,采用其他相对安全的工艺和设备。2)替代,如:采取替代原料、替代工艺等方式;3)工程控制和技术措施,如;增加安全防护装置、使用安全控制设备、设施;增加降温设备以防高温环境;采用湿法作业以减少粉尘;增设隔音设施,以降低噪音;4)标识、警告和(或)管控制,如:设置安全通道、安全警告标志;采取岗前培训、岗中教育、安全检查等措施;针对紧急情况制定预案并进行演习;制定、完善控制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HSE教育

17、培训;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5)个体防护用品(PPE),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鞋、口罩、耳塞、安全绳、防暑药品等。b) 重大危险源控制。1)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制定管理方案;2)对不能或需要制定管理方案的风险因素,应制定控制程序,执行安全规程,在运行中控制;3)针对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准备和响应,制定并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4)对参与风险控制运行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明确偏离要求所产生的后果。5.3.4 评价组织过程5.3.4.1安质部汇总各部门上报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危险源识别、评价清单。5.3.4.2 安质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公

18、司安全员、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等对各部门上报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危险源识别、评价清单进行审核、确认,将最终评价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的列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5.3.4.3 安质部将批准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在公司网页上进行公布。5.4 环境影响控制策划5.4.1 环境影响控制策划原则:以首先选择能够消除环境影响的方式为原则,其次采取可降低环境影响的方式。5.4.2 安全风险控制策划风险控制策划原则:遵循“消除、替代、降低、隔离、个体防护、警告”的优先顺序,实行分级控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必须予以控制;对中、高度风险要重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低风

19、险应保持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予以监控。 5.4.3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策划 风险控制策划原则:遵循“消除、预防、减小、隔离、个体防护、警告”的原则,实行分级控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必须予以控制;对中高度风险要重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低风险应保持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予以监控。5.4.4 环境影响、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方法:a. 投资控制(设定风险控制目标,按需求投资控制);b. 运行控制(编制管理程序、作业文件、管理制度并按其执行,进行人员培训等控制手段)进行环境影响控制;c.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编制应急预案并演练,或编制应急措施)等措施进行控制;5.4.5 安质部应对本

20、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中、高度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审控制措施。5.5 环境因素、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更新5.5.1 为保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信息的有效性,每年11 月一12 月公司各部门应对环境因素、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进行重新评审,如有变化予以更新,并重新评价。5.5.2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所属各单位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评价。a) 法律、法规与标准提出新的要求。b) 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工程投用而使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c) 对废水、废气、废弃物处理等使环境因素发生变更。d) 相关方有合理的抱

21、怨。e) 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有遗漏。5.5.3 安全危害因素、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变更情况包括:新增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和原有危害因素的消除以及风险级别调整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a) 发生重大工艺改变时;b) 进行新、改、扩建及更新改造大修理项目时;c) 有重要设备、设施引进时;d) 重点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e) 产品、服务范围发生较大变化时;f) 事故事件分析学习发现新的危害因素。6 相关文件6.1 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6.2 GB/T1386l-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代码6.3 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依据性文件6.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6.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6.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6.7环境因素评估办法*-*-00206.8危险源LEC评估办法*-*-00217 HSE记录7.1 */HSE-CX-001-0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7.2 */HSE -CX-001-02重要因素清单7.3 */HSE -CX-001-03危险源识别、评价清单7.4 */HSE -CX-001-04重大危险源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