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技术要点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6637929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推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推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推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技术要点(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任务与程序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二、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工作的具体程序为:城市用水量预测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城市给水水源规划城市给水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分区给水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规划。 1城市用水量预

2、测 首先进行城市用水现状与水资源研究,结合城市发展总目标,研究确定城市用水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总目标和城市规模,进行城市近远期规划用水量预测。 2,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 在城市水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用水量预测、区域结水系统与水资源调配规划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 3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在进行城市现状水源与给水网络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区域给水系统与水资源调配规划,以及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进行城市取水工程、自来水厂等设施的布局,确定其数量、规模、技术标准,制定城市水资源保护措施。4城市给水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 在研究城市现状给水网络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3、、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进行城市结水网络和泵站、高位水池、水塔、调节水池等输配设施规划与布局;并及时反馈城市规划部门,落实各种设施用地布局。城市给水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将作为各分区给水管网规划的依据。 5分区给水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进行此项工作首先根据分区规划布局、供水标准,估算分区用水量。然后,根据分区用水量分布状况、城市给水网络与杨配设施规划,进行分区内的给水管网、输配设施规划与布局;并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落实输配设施用地布局。分区给水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以此作为分区的各详细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规划的依据。 6详细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规划本阶段工作也应允根据详细规划布局、供水标准,计算详细规划范围内的

4、用水量。然后根据用户用水量分布状况,布置该范围内的给水管网,确定管径和敷设方式等。若详细规划范围为独立地区,供水自成体系者,则该阶段还应包括自备水源工程设施规划。 二、用水量预测一、城市用水量预测的方法1、 城市用水分类:通常在进行用水量预测时,根据用水目的不同,以及用水对象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不同要求,将城市用水分为四类: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2、 城市用水量标准:(一)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居民生活用水一般包括居民的饮用、烹任、洗刷、沐浴、冲洗厕所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标准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城市性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水设施条件、水资源量、居住习惯等都有较大关系。单位通常按

5、L/人日计;(二)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 公共建筑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集体宿舍、浴室、商业、学校、办公等用水;(三)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确定,可采用单位产品用水量、单位设备日用水量、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建筑面积工业用水量作为工业用水标推;(四)市政用水量标准 用于街道保洁、绿化浇水和汽车冲洗等市政用水,由路面种类、绿化面积、气候和土壤条件、汽车类型、路面卫生情况等确定;(五)消防用水量标准 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量确定。其用水量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建筑物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体积、风向频率和强度有关;(六)未预见用水

6、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l386)规定,城镇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可用水量的15%一25%计算。3、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相互校核。(1)人均综合指标法 人均综合指标是指城市每日的总供水量除以用水人口所得到的人均用水量。确定了用水量指标后,再根据规划确定的人口数,就可以计算出用水量总量,见式: Q=Nqk 式中:Q城市用水量;N一规划期未人口数;q规划期限内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标准;k规划期用水普及率;(2)单位用地指标法 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用地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3)年递增率率法;城市用水量预测应注意的问题:(一) 注意预测

7、方法的选用;(二)充分分析判别过去的资料数据;(三)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四)应注意人口的增长流动;(五)应掌握城市用水的变化趋势;(六)应注意城市自备水源的水量。4、 用水量变化:(1) 日变化系数 Kd=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 Kd通常为1.11.5。规划时,可参考如下值:特大城市,1112;大城市,1.151.3;中小城市1.12一1.5。气温较高的城市可选用上限值。时变化系数 Kh=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日平均时用水量 Kh通常为1.33.0。 三、城市给水水源规划一、城市水源选择的原则与思路:1、原则(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2)水源具有

8、较好的水质;(3)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协调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关系;(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取水、净水、输配水)的安全和经济来考虑;(5)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如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人防、卫生、施工等方面条件;(6)水源选择应考虑防护和管理的要求,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7)保证安全供水。2、思路(1)加强区域范围内的供水研究,考虑给水与排水的统一性;(2)重视对水资源的可靠性进行详细勘察和综合评价;(3)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制约作用;(4)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必须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5)应考

9、虑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6)认真分析城市缺水原因,考虑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通过自身解决缺水问题;(7)城市水源规划应有长远考虑。二、城市水源保护:1、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 (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口、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2)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站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3)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

10、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水时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4)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蓄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2、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1)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进行确定,其防护措施与地面水的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2

11、)在单井或井群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毒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铅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如取水层在水井影响半径内不露出地面或取水层与地面水没有互相补充关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较小的防护范围;(3)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4)分散式给水水源的卫生防地带,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参照地面水(1)和(2)的规定,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四、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1)统一

12、给水系统;(2)分质给水系统;(3)分区给水系统;(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5)区域性给水系统。二、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原则(1)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地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等来确定布置形式、取水构筑物、水厂和管线的位置;(2)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比较方案,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考虑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3)在保证水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水质较好,距离较近,取水条件较好的水源。当地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应考虑远距离调水或分质供水,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4)水厂位置应接近用水区,以便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净水工艺力求简

13、单有效,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便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5)输配水系统因造价较大,应在满足供水要求的前提下技术,减少金属管道和高压材料的使用;(6)充分考虑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可能性,努力发展清洁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减小污染,减少费用;(7)给水系统扩建时,应充分发挥现有给水系统的潜力,改造设备,改进净水工艺,调整管网,加强管理,以便尽可能提高现有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三、取水工程设施规划: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1)取水点要求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应设于补给条件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的地段;(2)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力求降低取、输水电耗和取水井及输水管的造价;

14、(3)取水点有良好的水文、工程地质、卫生防护条件,以使于开发、施工和管理;(4)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向;(5)尽可能靠近主要的用水地区。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1)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镇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2)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3)尽可能减少泥砂、漂浮物、冰凌、冰絮、水草、支流和咸潮的影响;(4)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5)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6)应考虑天然障碍物和桥梁、码头、丁坝、拦河坝等人工

15、障碍物对河流条件引起变化的影响;(7)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8)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四、给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周围应具有较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方便;(4)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厂址选址要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6)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

16、 五、城市给水管网布置 一、输水管线布置的原则:(1)根据城市总体现划,结合当地地形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输水管位置;(2)定线时力求缩短线路长度,尽量沿现有或规划道路定线,少占农田,减少拆迁,减少与河流、铁路、公路、山岳的交叉,便于施工和维护;(3)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努力避开滑坡、坍方、岩层、沼泽、侵蚀性土壤和洪水泛滥区,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4)规划时考虑近远期的结合和分期实施的要求。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树状网和环状网。(1)树状网以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径随所供给用户的减少而逐渐变小。树状网构造简单、长度短、节省管材和投资;但供水的安全

17、可靠差,并且在树状网末端,因用水量小,管中水流缓慢,甚至停留,致使水质容易变坏,而出现浑浊水和红水的可能;(2)给水管线纵横相互接连,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环状网中,任一管道都可由其余管道供水,从而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环状网能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并大大减轻水锤造成的影响。但环状网由于增加了管线的总长度,使投资增加。环状网用在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地区。三、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规划布局布置管网,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需有充分发展的余地;(2)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供水的流向取决于量大用户或水塔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即管网中干管输水到它们的距离要求最近;(

18、3)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布置成环状;(4)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5)管线应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6)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7)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和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严禁和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直接接通;(8)为保证消火栓处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应将消火栓与干管相连接,消火栓的布置首先应考虑仓库、学校、公共建筑等集中用水的用户。四、城市给水管网敷设:(1)水管管顶以上的覆土深度,在不冰冻地区由外部荷载、水管强度、土壤地基、与其它管线交叉等情况决定,金属管道一般不小于0.7

19、m,非金属管道不小于1.01.2m;(2)冰冻地区,管道除了以上考虑外,还要考虑土壤冰冻深度。缺乏资料时,管底在冰冻线以下的深度如下:管径d300600mm时为075d,d600mm时,为0.5d;(3)在土壤耐压力较高和地下水位较低处,水管可直接埋在管沟中未扰动的天然地基上。在岩基上,应铺设砂垫层。对淤泥和其它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地基,必须进行基础处理;(4)城镇给水管道与建筑物、铁路和其它管道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确定;(5)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与污

20、水管相平行时,间距取1.5m;(6)给水管线穿越铁路和公路时,一般均在路基下垂直方向穿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架空穿越;(7)管线穿越河川山谷时,可利用现有桥梁架设水管,或敷设倒虹管,或建造水管桥,应由河道特性、通航情况、河岸地质地形条件、过河管材料和直径、施工条件选用。倒虹管顶在河床下的深度,一般不小于0.5m,但在航道范围内不应小于1m。第二部分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排水工程规划的任务与程序一、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防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

21、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污水管网;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工作的主体程序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城市污水量预测确定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目标。后部分有污水处理与雨水排放两条主体程序。 (1)污水处理的主体程序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城市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区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污水管网规划。 (2)雨水排放的主体程序为:城市雨水排放设施规划城市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区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雨水管网规划。 二、排水量预测一、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 城市污水量包括城市生活污水量和部分工业废水量,与城市性

22、质、发展规模、经济生活水平、规划年限等有关。生活污水量的大小直接取决于生活用水量。通常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70一90。 污水量与用水量密切相关,通常根据用水量乘以污水排除率即可得污水量。根据规划所预测的用水量,通常可选用城市污水排除率、城市生活污水排除率和城市工业废水排除率来计算城市污水量。另外应当注意,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适当考虑地下水的渗入量。二、变化系数 在进行污水系统的工程设计时,常用到变化系数的概念,从而考虑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的设计规模和管径。 一日之中,白天和夜晚的污水量不一样;各小时的污水量也有很大变化;即使在一小时内污水量也是变化的。但是,在城市污水管道规划设计中,通

23、常都假定在1小时内污水流量是均匀的。 污水量的变化情况常用变化系数表示。变化系数有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和总变化西数:二、 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一、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分类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类。1、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管渠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个排水口,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直接就近徘入水体。这种排水系统对水体污染严重,但管渠造价低,又不进行水厂,所以投资省。这种体制在城市建设早期多使用,不少老城区都采用这种方式。因其

24、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目前一般不宜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早期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溢流井,并没污水厂。晴天和初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当雨量增加,混合污水的流星超过裁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将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并温出直接排入水体。这种排水系统比直排式有了较大改进。但在雨天,仍有部分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体污染较严重。为了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污水厂晴、雨天水量变化较大引起的管理问题,可在溢流井后设贮水库,待雨停之后,把积蔷的混合污水送行水厂进行处理,但投资很大。截流式合流制多用于老城改建。2、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

25、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完全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和利用;后者汇集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较洁净),就近排入水体。该体制卫生条件较好,但仍有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其投资较大。新建的城市和重要工矿企业,一般应采用该形式。工厂的排水系统,一股采用完全分流制,甚至要清浊分流,分质分流。有时,需几种系统来分别排除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完整的雨水管渠排水系统。污水经由污水管道系统流至污水厂,经过处理利用后,排入水体;雨水通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沟或小河

26、,然后进人较大的水体。该种体制投资省,主要用于有合适的地形,有比较健全的明渠水系的地方,以便顺利排泄雨水。对于新建城市或发展中地区,为了节省投资,常先采用明渠排雨水,待有条件后,再改建雨水暗管系统,变成完全分流制系统。对于地势平坦,多雨易造成积水地区,不宜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城市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处理厂位置、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和污染情况及污水处四利用的方式、城市水源规划、大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等来确定。下面是几种以地形为主要因素的布置形式。 正交式布置 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员短距离与水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初置,称正

27、交式。其干管长度短、口径小,污水排出迅速,造价经济。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水体污染严重。这种方式在现代城市中仅用于排除雨水 截流式布置 对正交式布置,在河岸再敷设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这种布置称为截流式。这种方式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也适用于区域排水系统,区域总干管截流各城镇的污水送至城市污水厂进行处理。对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排入水体,易造成水体污染。 平行式布置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或跌水井过多,可使干

28、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倾斜角敷设,称为平行式布置。 分区式布置 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流至污水处理厂时,可采用分区布置形式,分别在高、低区敷设独立的管道系统。高区污水以重力流直接流人污水厂,低区污水利用水泵抽送至高区干管或污水厂。这种方式只能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地区,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若将高区污水排至低区,然后再用水泵一起抽送至污水厂则是不经济的。 分散式布置 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常采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各排水流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这种布置具有干管长度短、口径

29、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优点,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将增多。在地形平坦的大城市,采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可能是比较有利的。 环绕式布置 由十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以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也较小型厂经济等原因,故不希望建造数量多规模小的污水厂,而倾向于建造规模大的污水厂,所以由分散式发展成环绕式。即在四周布置总干管,将于管的污水截流送往污水厂。 区域性布置形式 把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为区域布置形式。这种方式使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化大型化,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节省投资,运行稳定,占地少,是水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但也有管理复杂,工程效益慢等缺点。

30、比较适用于城镇密集区及区域水污染控制的地区,并应与区域规划相协调 三、排水管网布置一、污水管网布置形式污水管道平面布置,一般按先确定主干管、再定干管、最后定支管的顺序进行。在总体规划中,只决定污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与平面位置。在详细规划中,还要决定污水文管的走向及位置。 污水干管的布置形式 按干管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分为平行式和正交式两种。平行式布置是污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而主干管则与等高线基本垂直,适应于城市地形坡度很大时,可以减少管道的埋深,避免设置过多的跃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正交式布置是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由于主干管管

31、径大,保持自净流速所需坡度小,其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是合理的 污水支管的布置形式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建筑特征和用户接管的方便。一般有三种形式: 低边式:将污水文管布置在街坊地形较低一边,其管线较短,适于街坊狭长或地形倾斜时。 围坊式:将污水文管布置在街坊四周,适于街坊地势平坦且面积较大时 穿坊式:污水文管穿过街坊,而街坊四周不设污水管,其管线较短,工程造价低,适于街坊内部建筑规划已确定或街坊内部管道自成体系时。二、污水管网布置原则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理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上的污水自流排出;地形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污水主干管的定向与数目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与数目;污水管道

32、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管道定线尽量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管线布置应简捷顺直,不要绕弯,注意节约大管道的长度;管线布置考虑城市的远、近期规划及分期建设的安排,与规划年限相一致。三、污水管道的敷设: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在管线综合时,应首先考虑污水管道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由于污水管道渗漏的污水会对其他管线产生影响,所以应考虑管道损坏时,不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或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要求见管线综合部分;管道的埋设深度指管底内壁到地面的距离,通常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砂、石灰

33、岩地层中,不越过5m;管道的覆土厚度是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通常最大覆土厚度不宜大于6m;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理想覆土厚度为1一2m;在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起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在规划设计时,尽量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控制点管道的埋深。四、城市雨水管网布置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要求使雨水能顺畅及时地从城镇和厂区内排出去。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结合城市竖向规划。雨水管渠采用明渠或暗管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雨水出口的设置。雨水出口的布置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布置形式。当出口的水体离流域很近,水体的水位变化不

34、大,洪水位低于流域地面标高,出水口的建筑费用不大时,采用分散出口,以便雨水就近排放,使管线较短,减小管径。反之,则可采用集中出口。调苦水体的布置。充分利用地形,选择适当的河湖水面和洼地作为调蓄池,以调节洪峰、降低沟道设计流量,减少泵站的设置数量。必要时,可以开挖一些池塘、人工河,以达到储存径流,就近排放的目的。雨水口的布置。雨水口的布置应使雨水不致没过路口而影响交通,因此一般在街道交叉路口的汇水点、低洼处应设置雨水口,不宜没在对行人不便的地方。街道两旁雨水口的。 城市中靠近山筋建设的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规划地区周围或超过规划区设置排洪沟,以拦截从分水岭以内排泄

35、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水体,保证避免洪水的损害。 第三部分 城市电力工程系统规划一、 电力工程规划的任务与程序一、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进行城市电源规划;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科学布局变电所(站)等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制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二、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城市供电负荷预测确定城市供电系统规划目标城市供电电源规划城市供电网络与变电设施规划分区供电、高压配电网络与变电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选配电线路与变配电设施规划 二、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一、城市用电分类城

36、市用电负荷按城市全社会用电分类,可分为8类:(1)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用电;(2)工业用电;(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用电;(4)建筑业用电;(5)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用电;(6)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金融业用电;(7)城乡居民生话用电;(8)其它事业用电。或分为以下4类:(1)第一产业用电;(2)第二产业用电;(3)第三产业用电;(4)城乡居民生话用电。二、城市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负荷预测方法种类: (1)负荷预测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从用电量预测入手,然后由用电量转化为市内各分区的负荷预测;另一种方法是从计算市内各分区现有的负荷密度人手,进行预测。两种方法可以互相校核。 (2)电量

37、预测方法 通常采用的电量预测方法有:产量单耗法;产值单耗法,用电水乎法;按部门分项分析更加法;大用户调查法年平均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建模法;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电力弹性系数法;国际比较法等 三- 城市供电电源规划一、火电厂选址要点(1)电厂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使热负荷和电负荷的距离经济合理,以便缩短热管道的距离。正常输送蒸汽的距离为0.51.5km,一般不超过3.54.0km。输送水距离一般为45km,特殊情况可到1012km。(2)燃煤电厂的燃料消耗量很大,中型电厂的年耗煤量有的在50万吨以上,大型电厂每天约耗煤在万吨以上,因此,厂址应尽可能接近燃料产地,靠近煤源,以便减少燃料运输费

38、,减少国家铁路运输负招。同时,由于减少电厂贮煤量,相应地也减少了厂区用地面积,在劣质煤源丰富的矿区建立坑口电站是最经济的,它可以减少铁路运输(用皮带直接运煤),进而降低造价,节约用地。 (3)电厂铁路专用线选线要尽量减少对国家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接轨方向最好是重车方向为顺向,以减少机车摘钩作业,并应避免切割国家正线。专用线设计应尽量减少厂内股道,缩短线路长度,简化厂内作业系统。(4)电厂生产用水量大,包括汽轮机凝汽用水发电机和油的冷却用水,除灰用水等。大型电厂首先应考虑靠近水源,直流供水。但是,在取水高度超过20m时,采用直流供水是不经济的。(5)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贮灰场,贮灰场的容量要能容

39、纳电厂10年的贮灰量。分期建设的灰场的容量一般要能容纳3年的出灰量。厂址选择时,同时要考虑灰渣综合利用场地。在计算灰场能容纳的灰渣量时,灰渣容量一般采用1tm2,1km“堆高1m时,可贮灰渣100万t。(6)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高压线路下不能有任何建筑物。(7)电厂运行中有飞灰,燃油电厂排出含硫酸气,厂址选择时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二、水电厂选址要点(1)水电厂一般选择在便于拦河筑坝的河流狭窄处,或水库水流下游处。(2)建厂地段须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高,非地质断裂带。(3)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三、变电所(站)选址要点 (1)变电所(站)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

40、。 (2)便于各级电压线路的引入和引出,架空线走廊与所(站)址同时决定。 (3)变电所(站)建设地点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较高,地质构造稳定。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等。避开有岩石和易发生该石的场所,如所址选在有矿藏的地区,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4)所址地势高而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以免洪水淹没或涝渍影响,山区变电所的防洪设施应满足泄洪要求。110一500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百年一调的高水位之上宜在50年一遇的高水位处。 (5)交通运输方便,适当考虑职工生括上的方便。(6)所址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则应采取肪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侧。(7)具有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

41、8)不占或少占农田。 (9)应考虑对邻近设施的影响,尤其注意对广播、电视、公用通讯设施的电磁干扰。三、 城市供电网络规划 一、城市电力网络等级 (1)电压等级对城网的标称电压,应符合国家电压标准。城市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380V220V等八类。通常城市一次送电电压为500kV、330kV、220kV,二次送电电压为1IokV、66kV、35kV,高压配电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现有非标准电压,应限制发展,合理利用,根据设备使用寿命与发展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改造。 (2)各地城网电压等级及最高一级电压

42、的选择应根据现有供电情况及远景发展慎重确定。城网应尽量简化变压层次,一般不宜超过四个变压层次。老城市在简化变压层次时可以分区进行。(3)一个地区同一级电压电网的相位和相序应相同。二、城市送电网规划(一)一次送电网(1)一次送电网是系统电力网的组成部分,又是城网的电源,应有充足的吞吐容量。城网电源点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一般设在市区边缘。在大城网或特大城网中,如符合以下条件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高压深入供电方式:1)地区负荷密集、容量很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2)变电所结线比较简单,占地面积较小;3)进出线路可用电缆或多回并架的杆塔;4)通信干扰及环境保护符合要求。 高压深入市区变电所的一次电压

43、,一般采用220kv或ll okv10kV。(2)一次送电网网架的结构方式府根据系统电力网的要求和电源点的分布情况确定,一般宜采用环式(单环、双环或联络线等)。(二)二次送电网(1)二次送电网应能接受电源点的全部容量,并能满足供应二次变电所的全部负荷。当市区负荷密度不t9f增长时,新建变电所数量可以缩小面积,降低线损。但须增加变电投资,如扩建现有变电所容量,将增加配电网的投资。(2)规划中确定的二次送电网结构,应与当地城建部门共同协商,布置新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和进出线路走廊,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相应的位置,以保证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3)现有城网当供电容量严重不足或者旧设备极需全面进行改造时

44、,可采取电网升压措施。电网升压改造是扩大供电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应结合远景规划,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研究现有城网供电设施,全部进行升压改造的技术经济合理性;2)制订升压改造中应有的有关技术标准,升压后应保证电网的供电可靠性;3)在升压过渡期间,应有妥善可靠的技术组织措施。三、城市配电网规划(1)高压配电网架应与二次送电网密切配合,可以互遗容量。配电网架的规划设计与二次送电网相似,但应有更大的适应性。高压配电网架宜按远期规划一次建成,一般应在二十年内保持不变。当负荷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插入新的变电所,使网架结构基本不变。高压配电网中每一主干线路和配电变压器,都应有比较明显的供电范围,不宜

45、交错重更。(2)高压配电网架的结线方式,可采用放射式。大城网和特大城网或环式,必要时可增设开闭所。低压配电网一般采用放射式,负荷密集地区及电细线路宜采用环式,有条件时可采用格网式。(3)配电网应不断加强网络结构,尽量提高供电可靠性,以适应扩大用户连续用电的需要,逐步减少重要用户建设双电源和专线供电线路。必须由双电源供电的用户,进线开关之间应有可靠的连锁装置。(4)城市公路灯照明线路是配电网的一个组成,配电网规划中应包括路灯照明的改进和发展部分。四、城市变配电设施规划1、城市变电所市区变电所的设计应尽量节约用地面积,采用占地较少的户外型或半户外型布置。市中心区的变电所应考虑采用占空间较小的全户内

46、型,并考虑与其他建筑物混合建设;必要时也可考虑建设地下变电所。为简化城网结构,变电所高压侧应尽量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酌结构,如线跳变压器组或桥结线。 在一个城网中,同一级电压的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超过三种;在同一变电所中,同一级电压的主变压器宜采用相同规格。主变压器各级电压绕组的接线组别必须保证与电网相位一致。2、配电所市区配电所及开闭所应配合城市改造和新区规划同时建设,作为市政建设的配套工程。市区配电所一般为户内型,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630kvA,一般为两台,进线两回。315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变压器台,户外安装。在主要街道,路问绿地及建筑物有条件时,可采用电缆进出线的格式配

47、电所。四、城市电力线路规划一、高压电力线路规划 确定高压线路走向,必须从整体出发,综台安排,既要节省线路投资,保陈居民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又要和城市规划布局协调,与其他建设不发生冲突和干扰。一般采用的高压线路规划原则有: (1)线路的长度短捷,减少线路电荷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2)保证线路与居民、建筑物、各种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留出合理的高压走廊地带。尤其接近电台、飞机场的线路,更应严格按照规定,以免发生通讯干扰、飞机撞线等事故。 (3)高压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并考虑到城市的远景发展,避免线路占用工业备用地或居住备用地。 (4)高压线路穿

48、过城市时,须考虑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尤其是对通讯线路的干扰,并应尽量减少与河流、铁路、公路以及其他管线工程的交叉。 (5)高压线路必须经过有建筑物的地区时,应尽可能选择不拆迁或少拆迁房屋的路线并尽量少拆迁建筑质量较好的房屋,减少拆迁费用。 (6)高压线路应尽量避免在有高大乔木成群的树林地带通过,保证线路安全,减少砍伐树木,保护绿化植被和生态环境。 (7)高压走廊不应设在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或地质构造不稳定(活动断层、滑坡等)的地方。在河边敷设线路时,应考虑河水冲刷的影响。 (8)高压线路尽量远离空气污浊的地方,以免影响线路的绝线,发生短路事故,避免接近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区。 (9)尽量

49、减少高压线路转弯次数,适合线路的经济档距(即电杆之间的距离),使线路比较经济。二、城市送配电线路敷设(一)送电线路敷设 市区架空送电线路可采用双回线或与高压配电线同杆架设。35kv线路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杆,66kv、110kv线路可采用钢管型杆塔或窄基铁塔以减少走廊占地面积。 市区架空诺电线路杆塔应适当增加高度,缩小档距,以提高导线对地距离。杆塔结构的造型、色调应尽量与环境协调配台。 对路边植树的街道,杆塔设计应与园林部门协商,提高导线对地高度与修剪树枝协调考虑,保证导线与树木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城网的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除按电气、机械条件校核外,一个城网应力求统一,每个电压等级可选用两种规

50、格,一般情况下主干线可参考表326选择。通过市区的架空线路所用的各项安全系数应根据现场条件适当提高,导线一般在5以上,悬式绝缘于、瓷横担、金具、杆塔及其基础的安全系数一般可比通常设计所用安全系数大0.51.0。绝缘子的单位泄漏距离一般按污秽区考虑。市区架空线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采用同强度的轻型器材、防污绝缘于、瓷横担、合成绝缘子以及铝合金导线等。(二)配电线路敷设 市区高、低压配电线路应同杆架设,并尽可能做到是同一电源。 同一地区的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相位排列应统一规定。 市区中、低压配电线路主干线的导线截面不宜超过两种,一般可参考327选择: 市区架空中、低压配电线路可逐步选用容量大、体

51、积小的新设备,如往上产气负荷开关、住上真空开关、柱上SF6开关、柱上重合闸断路器及各种新型熔断器等。大型建筑物和繁华街道两侧的接户线,可采用沿建筑物在次要道路的外墙安装架空电缆及特制的分接头盒分户接人。(三)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与档距1.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一般采用35km,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可适当延长;在高差或挡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和重冰区、应适当缩小。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宣大于2km。2线路档距 架空电力线路的档距应根据当地地形、风力和运行经验来确定。一般110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的平均档距在300m左右,在城区内档距为2003

52、00m。35kv架空电力线路平均档距在200m左右,在城区内档距为100200m。310kv架空电力线路在郊区的档距为50100m,在城区内档距4050m。3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郊区的档距为4060m,在城区内档距4050m。 高压接户线(110kv)的档距不宜大于40m;档距超过40m时设计。低压接户线(1kv以下)的档距不宜大于25m;档距超过25m接户杆的档距不应超过40m。(四)电力电缆线路敷设1.电力电缆适用状况(1)市区送电线路和高压配电线路有下列情况的地段可采用电缆线路; 1)架空线路走廊在技术上难以解决时; 2)狭窄街道、繁华市区高层建筑地区及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时; 3)重点

53、风景旅游地区的某些地段; 4)对架空线严重腐蚀的特殊地段。(2)低压配电线路有下列情况的地段可采用电缆线路; 1)负荷密度较高的市中心区; 2)建筑面积较大的新建居民楼群、高层住宅区; 3)不宜通过架空线的主要街道或重要地区; 4)其他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电细线路比较合适时。 对不适于低压架空线路通过,而地下障碍较多,人地又很困难的地段,可采用具有防辐射性能的架空塑料绝缘电缆。2电缆敷设方式 市区电细线路路径应与城市其他地下管线统一安排。通道的宽度、深度应考虑远期发展的要求。路径选择应考虑安全、可行、维护便利及节省投资等条件。沿街道的电缆道人孔及通风口等的设置应与环境相协调。 电缆敷设方式应根

54、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康确定,可按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敷设方式:(1) 直埋敷设适用于市区人行道、公园绿地及公共建筑问的边缘地带,是员简便的敷设方式,应优先采用。(2) 沟槽敷设适用于电线较多,不能直接埋人地下且无机动负载的通道,如人行道、变(3) 电所内、工厂企业厂区内以及河边等处所。3)排管敷设适用于不能直接埋入地下且有机动负载的通道,如市区道路及穿越小型建筑等。(4)隧道敷设适用于变电所出线喘及重要市区街道电缆条效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线平行的地段。隧道应在变电所选址及建设时统一考虑,并争取与市内其它公用事业部门共同建设使用。(5)架空及桥梁构架安装,尽量利用已建的架空线杆

55、塔、桥梁结构制的结构体等架设电缆。(6)水下敷设安装方式须根据具体工程特殊设计。三、城市电力线路安全保护(一)电力电细线路安全保护地下电缆安全保护区为电缆线路两侧各0.75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城。海底电缆保护区一般为线路两例各2浬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若在港区内,则为线路两侧各100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江河电缆保护区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50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二)架空电力线缆安全保护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电力导线边线向外例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也称之为电力线走廊。高压线路部分通常称为高压走廊。

56、由于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因建筑物土地使用价值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要求,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分为一般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两种保护区,并有线路对不同地表物的净空距离等安全保护要求。 第四部分 城市电信工程系统规划 一、电信工程规划的任务与程序 一、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预测通信需求;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二、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 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工作的主体程序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至确定城市通信系统

57、规划目标,后阶段又分成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三部分主体程序。 (1)前阶段主体程序为:城市邮政、电信需求量预测确定城市通信系统规划目标。 (2)后阶段邮政系统规划工作程序为:城市邮政设施规划分区邮政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邮政设施规划。 电信系统规划工作程序为:城市电信设施与网络规划分区电信设施与线路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电信设施与线路规划。 广播电视系统规划工作程序为:城市广播、电视台站与线路规划分区广播、电视线路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广播电视线路规划。 1、城市邮政系统规划工程程序 (1)城市邮政设施规划:在城市现状邮政设施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通信系统规划目标和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进行城市邮政设施规

58、划。确定城市邮政局所、邮政通信枢纽等邮政设施布局后,及时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落实这些设施的用地布局。 (2)分区邮政设施规划:先根据分区规划布局、城市邮政服务标准,估算分区邮政需求量。由此,再根据城市邮政设施规划和分区规划布局进行分区邮政没施规划。初步确定邮政局所等设施布局后,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落实这些设施的用地布局。 (3)详细规划范围内邮政设施规划:先根据详细规划布局、邮政服务标准,计算该范围的邮政需求量。然后,依据分区邮政设施规划,布置详细规划范围内邮政设施。初步确定邮政设施布置后,及时与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共同落实这些设施的具体布置。2、城市电信系统规划工作程序 (1)城市电信设施与网络

59、规划:在城市现状电信设施与网络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通信系统规划目标、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进行城市电信设施与电信网络规划。确定各类电话局等设施布局后,及时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落实这些设施的用地布局,并适当调整城市规划布局。 (2)分区电信设施与线路规划:先根据分区规划布局,城市电信服务标准,估算分区电信需求量。然后,根据城市电信设施与网络规划和分区规划布局,进行分区电信设施与线路规划。确定电话局所等设施后,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落实这些设施的用地布局。 (3)详细规划范围内电信设施与线路规划:根据详细规划布局、电信服务标准,计算该范围的电信需求量。再根据分区电信线路规划、详细规划布局,布置该范围内

60、的电信设施与线路,并反馈于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共同确定电信设施布置。3、城市广播、电视系统规划工作程序 (1)城市广播、电视台站与线路规划:根据城市通信系统规划目标、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广播电视通信特性,进行城市广播、电视台站规划和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线路规划。无线电广播、电视台站的电讯信号、城市空间景观等因素与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关系尤为密切。初步确定广播、电视台站布局后,及时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确定广播、电视台站的布局和具体位置。若需要,则将调整城市规划布局。 (2)分区广播、电视线路规划:根据分区规划布局和分区范围内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的需求量,进行有线广播、电视线路的规划。 (3)详细规划范围内广播电视线路规划:根据详细规划布局和该范围有线广播、电视的需求,进行有线广播、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