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2852541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论文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 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学者们公认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运动,但论者认为这一结论只适宜进行总体评价,而从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即戊戌新政来看,以上结论很难成立。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是经济

2、变革,而不是政治变革。本文试图就这一特征的根据及原因作一论述。一、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中心内容的根据戊戌新政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发“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光绪在经济、文教、政治、军事等方面颁发了许多谕旨,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心内容是经济变革,而不是政治变革,根据如下:1经济方面有许多具有近代化性质的深刻变革。在戊戌新政期间,光绪颁发的谕旨共有280余件,其中经济、文教方面的多达150余件,而政治、军事方面的仅100件多一些。经济、文教方面的新举措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深刻性上远远超过政治、军事方面。经济变革有许多都属于制度层面,具有

3、近代化的性质。比如,鼓励和保护商民发展工商业即是经济近代化的一个表现,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6月12日,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20页)。后光绪又下旨:“著各直省将军督抚,严饬各该地方官,务须体察商情,尽心保护”(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8页)。再如,奖励发明创造也是经济近代化的一个表现,是对传统的视工艺为“奇技淫巧”观念的有力冲击。7月5日,光绪下旨:“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

4、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其如何详定章程之处,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即行妥议具奏”(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1页)。总理衙门很快拟订出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并于7月13日正式颁布。这是清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发展工商业的法规,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法制化进程。除此之外,还有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全国邮政局等措施,它们都不是封建经济内的枝节变动,而是对原有制度的一种深刻变革,使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2.政治方面没有多少深刻变革。开国会、立宪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征,也是维新派的核心主张和基本目标。但进入戊戌年后,康有为再也不提开国会、立宪法之事,而改成开

5、制度局 。他在上清帝第六书中提出:“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199页),制度局下设法律局、农商局、工务局等十二分局。康有为所提开制度局同开国会是大不相同的,国会是民选产生,对皇帝有约束之权;而制度局是由皇帝选拔确定,对皇帝没有约束之权。变法开始后,他又多次提出开制度局的主张,并且代他人拟折奏请开议政处和懋勤殿等。但直到戊戌新政结束之时,别说国会,就连制度局这样的机构也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在戊戌新政中,光绪共颁发政治方面的谕旨80多件,其中只有极少数措施具有近代化性质,如准许百姓向皇帝上书言事,允许创立报馆、学会等。但绝大多

6、数仍然属于封建制度框架内的变动,而不具备近代化性质,比如,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等。由此可见,戊戌新政在政治方面的变革步子较小,在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中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二、经济变革成为戊戌新政中心内容的原因从维新派的基本主张来说,戊戌新政理所当然应以政治变革为中心,但实际上经济变革成了其中心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主要原因如下:1.政治变革遇到巨大阻力。政治变革相对于经济变革来说,更深地触及到人们的权力和地位,因而遭到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康有为说:“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旧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

7、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207页)。康有为为了能使变法展开,不得不改变策略,在戊戌年收起了开国会、立宪法的主张。变法期间他一再劝告光绪不要轻举妄动,说:“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与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按语戊戌进呈原本),“开议院,万不可行”(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8页)。康有为在巨大的阻力面前,改为开制度局。但同样遭到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朝论哗然,谓此局一开,百官皆坐废矣”(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一册第363页),他们对康有为群起而攻之。6月19日,光绪下旨让总理衙门对制度

8、局一事速议复奏,但总理衙门大臣奕劻在慈禧的支持下,直到7月2日才上复光绪,强调有内阁和军机处,“不必另开制度局”(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7页)。后光绪再次降旨命军机大臣会同总理衙门大臣:“切实筹议具奏,毋得空言搪塞”(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8页),这些守旧大臣们在光绪的严厉训斥下,不得不呈上了一份敷衍皇上的复奏。在复奏中将康有为所请改为“选翰詹科道十二人,轮日召见,备顾问,于是制度局一条了矣”(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3页154页)。由于守旧势力的百般阻挠,开制度局化为泡影。后来,康有为又提出开懋勤殿(乾清宫西侧的一座宫殿)的主

9、张,虽然得到光绪的肯定,但遭到慈禧的极力反对。当光绪向慈禧请示时,慈禧开始时,“不答,神色异常”(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一册第342页),继之大发脾气,怒言道:“老妇无死所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一册第377页)。由于慈禧的强烈反对,开懋勤殿也没有实现。由此可见,变法期间政治变革没能深入进行,没有成为中心内容,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变革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阻力。2经济变革为多方力量所接受。甲午战后,清政府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国库空虚,财政拮据,清政府急需进行经济变革,以振兴工商业。慈禧虽然极力反对政治变革,但她并不反对在经济方面进行变法。戊戌新政之所以能够开始,并且一直

10、到8月初比较平稳地进行,是因为这期间的变法主要集中在经济、文教领域,是慈禧可以容忍和接受的。洋务派在甲午战后也主张改变经济政策,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向清政府提出9条建议,奏请“于各省设商务局,令就各项商务悉举董事,随时会议,专取便商利民之举”;“于各省设工政局”,努力讲求工政(张文襄公全集第37卷第32页)。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定了一份“时务”方案,提出“仿照西洋新法,整顿中国旧法”(刘坤一遗集第二册第890页)。变法期间,刘坤一、张之洞被奏准“试办商务局事宜,先就沿海沿江如上海、汉口一带,查明各该省所出物产,设厂兴工,使制造精良如何设立商学、商报、商会各端,切实讲求,务使利源日辟”(中国史学会中国近

11、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43-44页)。由此可见,洋务派对于戊戌新政中经济方面变革措施大多是赞同的,起码多数措施不反对。此外,顽固派对于经济方面的变革,相对于政治方面的变革抵触也要小得多。显然,经济变革阻力较小,相对容易推进。3.维新派对经济变革非常重视。虽然维新派最看重政治变革,但对经济变革也是非常重视的。康有为写的“公车上书”总共有五万多字,其中两万多字都是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戊戌新政期间,康有为又上了大量经济方面的奏折,比如请励工艺奖创新折、条陈商务折、请开农学堂地质局折、请废漕运改以漕款筑铁路折、奏请裁撤厘金片等,提出了很多变革措施,大多被光绪采纳实行。比如在康有为上了请励工艺奖创

12、新折后,上谕恭跋中记载道:“康有为既请开穷理制器之风,皇上深知民智之当开,立即施行”(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1页)。光绪随后下旨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拟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可以说,维新派对经济变革的重视,也是经济变革成为戊戌新政中心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维新派所致力的政治方面的变革,在戊戌新政中基本没有得到实现,而在经济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变革措施,毫无疑问,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

13、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

14、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15、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