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1288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教学中,我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图上模拟旅行练习检测等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围绕重点展开,难点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讲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读图启发式教学”法,以图为线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练习设计既考虑可操作性,又体现概括性,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南北方的地理

2、分界线;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图表和典型事例来探究分析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导入新课: 1视频展示和地方特色介绍 播放花开江南视频片段。(花开江南介绍:该影片取材于德清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由中央新

3、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德清县人民政府、湖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联合摄制。该影片在德清实景拍摄,以莫干山、下渚湖以及新市水乡的秀美风光为依托,展示了德清独特的人文和地理风貌,展现了新农村题材电影的江南风格。)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德清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接下来,就让同学们来夸一夸我们的家乡。(要求是一人说一句,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有表现的机会。) 生1:我们这里有低矮的丘陵,上面长着绿油油的茶叶和竹子,景色很美。 生2:我们这里有水稻,到了秋天,一片金黄色。生3:我们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生4:我们这里的房屋屋顶是人字型的,有利于

4、排水。生5:我们这里的米饭很香。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大家喜欢听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听一首老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听歌的时候,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边听边仔细看歌词! 师:歌曲曲名中的“俺”是哪里的方言?(山东)在歌词中找一找与我们这里不一样的地方?(梯田、麦浪) 【承转】:看来,我们这里和山东的自然景观存在着差异。那么,为什么会有差异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新课教学: 出示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图,提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什么?划分依据?我们的家乡和山东分别在哪个地理区域内? 一、学生自主

5、学习: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1出示自学提纲:(1)读图326,找出秦岭和淮河。(2)看一看,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3)说一说它们与黄河、长江的关系。(同桌交流)(4)找一找秦岭淮河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5)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还是以北:湖北河北江西山东浙江山西 2学生对照提纲读图看书自学,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对学困生和中等生加强引导,为后面点拨捕捉信息。  3出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秦岭淮河线示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教师作简单的点拨和总结,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如,秦岭淮河线不是将整个中国划分为南

6、方和北方两部分,而是大体上将中国的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 【承转】:了解了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之后,我们来了解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二、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南北方的差异 1教师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转化成表格 (1)将教材第62页的示意图转化为表格:南北差异之生活习惯比较表 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交通工具   (2)将教材第63、64页中的图3-28、29、30和第53页中的图3-16转化为表格:南北差异之气候比较表南北差

7、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气温  降水  气候类型   (3)将教材第64页中的文字内容转换为表格:南北差异之农业生产比较表 南北差异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主要农作物  农田类型  耕作制度   2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以上三张表格的内容。小组长负责调控,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合作成果:首先,各组选出一名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余同学可以补充;然后,教师点击鼠标,学生齐说,逐项显示表格内容。 【承转】为什么南北方同在中国

8、大地,却在生活、生产等方面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图上旅行,看同学们能否找到南北差异出现的原因。 三、学生地图上模拟旅行:分析出现南北差异的原因 1展示旅行路线:1月份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出发,经过北京、杭州,到达终点海口, 7月份再从北向南旅行,让学生通过欣赏各地风光迥异的图片,从感性上认识我国冬夏季的南北气温差异。 2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结合教材中的图3-28,分四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图中颜色和数值从南往北有什么变化规律,分析

9、并归纳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第二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在学生回答完后,课件展示“漠河最冷”、“海南最热”的字样。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第三步,让学生在“图3-28,我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找到0等温线,观察0等温线穿过的山脉、河流,让学生找出后用彩笔在图上画出,并在书上标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第四步,引导学生观察1月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大于0)月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

10、什么特点?(小于0)解释为什么南方水运发达,北方基本上没有水运?(北方河流冬季结冰)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结合教材中的图3-29,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A、找出我国7月份最冷和最热的区域,计算一下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 B、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 C、7月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三个问题后,教师多媒体展示:A.最热: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就是在此。原因是地处西北内陆,炎热干旱,加上地势低洼,盆地不易散

11、热。 最冷:青藏高原,原因是海拔高,气温降低。B.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C.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承转】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不仅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受降水的影响也很大。 (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结合教材中的图3-30,也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A、秦岭一淮河分界线比较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读图3-30,确定秦岭一淮河分界线比较接近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并分析东南沿海房屋屋顶坡度较大的原因。)

12、 C、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海陆位置、地形等得出结论: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影响的强弱。) 教师总结: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南北差异的形成,自然环境起巨大作用,其中气候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气候不同导致当地的热量、水分有差异,因而当地所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有所不同,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 结论:人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认识和适应自然环境,并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使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 四、课堂练习:检测教学效果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带与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地区与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地区与_地区的分界线。(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