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毕业论文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951746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毕业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文摘要在现代家庭中,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我们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告之了我们家庭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发展。关键词 :家庭教育 幼儿性格 民主平等 学习型家庭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教育和培养 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发展。一、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培养的重要性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家

2、庭作为必须依附的单位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是一个一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社会的要求、意识、道德规范等都会通过家庭来对孩子施加教育和影响。1幼儿期是一个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逐步向独立自主过渡的阶段,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谈举止,性格行为及教育方式对孩子事事、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而家庭教育与幼儿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个时期正是幼儿性格迅速形成时期,家庭就成为孩子性格形成的基础,父母则是孩子人生的首任教师。(一)家庭教育影响性格的形成1.家庭环境(1)物质环境。家庭的物质条件为幼儿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幼儿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

3、时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2)家庭结构。根据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划分,我国的家庭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四种: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2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儿童的情绪、学习、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核心家庭幼儿性格较独立 。主干家庭成员较多,幼儿备受宠爱,易骄纵。联合家庭幼儿情绪很容易受影响。单亲家庭幼儿比较怯懦。(3)家庭氛围。家庭中不同的情绪气氛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的性格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幼儿在家里感到愉快、安全,就显得活乐情绪稳定有独立性、主动性等。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

4、和睦,幼儿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2.家长教育理念(1)教育背景。良好的教育背景能够表现出积极地一面,影响着家长的认知和评判。思维方式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些都是隐性的教育语言。(2)文化素养。这一点决定着思想的高度,能走到哪里就要看积累的素养。家长的文化素养是指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人类精神财富的多少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品。(3)职业特点。家长的职业会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幼儿积极的观察,会吸收到有效的社会信息,也是他们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3.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

5、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在民主权威型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往往性格开朗,意志坚强,积极向上,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在绝对权威型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娇惯溺爱型家庭氛围中,幼儿往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自傲或自卑,能力低下。在忽视冷漠型家庭中,孩子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二)性格决定命运1.优秀性格的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性格直接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艾森克以个体心理活动倾向性为依据,把人的性格分成不稳定内向型、不稳定外倾型、稳定内向型和稳定外倾型四种。3这四种性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

6、是看其发展方向。任何一种类型的性格如果发展到了极端,都会造成危险的心理状态。因此,优秀的性格特点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修正、克服自己的缺点。2.良好性格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性格与个人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它体现了人们对周围世界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并将这种态度表现在其行为举止之中。良好的性格能够使人更容易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因此,好性格无疑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三) 家庭教育与性格的关系1.家庭教育刻画性格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 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

7、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2.良好的性格延续家庭教育每个人都要长大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当一代一代人重新建立家庭时,良好的性格持续影响着每一代人。这样的社会才能和谐,达到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把正确的家庭教育延续下去。二、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存在的问题1.教育方法不当,有求必应,结果是适得其反。幼儿蛮横霸道,自私没有为他人的心。2.重视智力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拔苗助长。重知识培养,脱离生活实践,部分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导致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乃至道德水准都出现

8、了下降趋势。 3.包办代替,注重物质满足,忽视德育教育 。家长总认为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给最多的生活费就是爱,而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缺少情感交流,情商不高,总是在处理事情上没有方法。5.过分关注,限制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发展,包括自己选择的权利,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缺少主动性,无法成为主体掌握主导权。(二)成因分析1.部分家庭存在着教育过度化的倾向(1)过高期望。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过于理想。把自己的愿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理想的替身,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其参加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请家教、买

9、各种资料。认为与孩子学习无关的,则横加干涉。这种不面对现实的高期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会使孩子“望而生畏”,丧失上进的勇气。(2)过度保护。有的父母对孩子百般侍候。孩子的长祖辈也不甘落后,众星捧月,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4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多、过分的保护,在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难以适应社会。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成了长不大的孩子,单向的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都退化了。(3)拔苗助长。许多家长迷信所谓的“天才教育”、“早期教育”,不顾孩子的特点,进行成人化教育。医学研究表明,过早地给孩子的大脑加重负担会使大脑过分早熟,当孩子进入

10、青少年时期后,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和惰性,反而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2.部分家庭教育方式不佳,导致子女心理健康欠佳从目前家庭教育的发展状况看,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还停留在物质需求和身体一般状况这个层次,对孩子的精神、心理发展不太注意。对如何了解孩子,也存在主观、随意、缺乏沟通、专制、轻信等问题。这样一来孩子心理可能发生问题。(1)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并降低了孩子的责任感及抗挫折能力,结果是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与无能。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指点与帮助,时间长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11、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一旦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时,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学会读书和考试之外的许多重要的事情。由于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不和谐带来的心理困扰也就在所难免。(2)有的父母对孩子学习期望值过高,孩子经过努力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心理上蒙盖着一种失败者的压抑感、压力感、焦虑感、委屈感等不良心理,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3)有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出言不逊,经常打骂孩子,动辄训斥,这样一来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压抑、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3.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恶劣影

12、响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均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方面一些家庭由于夫妻关系紧张而误教。有些家长常常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攻击、谩骂、揭短,孩子心目中的偶像顷刻间被打得粉碎,久而久之,孩子也慢慢学会了用争吵、打骂等方式来解决与同学、伙伴间的矛盾冲突,继而形成随便侮辱人格、不尊重他人等恶劣品质;更有些家长因夫妻间关系紧张而一时又难于彻底解决时,就拿孩子当出气筒,或对子女态度冷漠,使子女感情上受到伤害,自尊心也受到挫折,以至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性格变得或自卑萎缩,或偏激易怒。4.家庭教育重视不足近年来,国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增强了,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

13、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树大自然直”。更有甚者,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放任自流。不少家庭认为,贤妻良母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所以家教的重任也就落在母亲身上。却不知,家庭教育必须是父母共同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调查显示,父亲的学历总体高于母亲的学历,他们在培养儿童兴趣、开发智力方面比母亲有优势,在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起着重要作用。而很多家庭却忽视了父亲在家教中的作用。有一些家长,或忙于工作和学习,或忙于赚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便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既辅导孩于学习,又负责照管孩子,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家庭教师。5.时间紧缺沟通交流少社

14、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以始料未及的速度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通过网络,孩子们可以迅速了解社会的各类信息,扩大了其知识面,他们开始对家长们老古董的思想不感兴趣,以致产生抵触情绪。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 6.隔代教育的弊端由于祖辈家长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或多或少有距离,所以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

15、有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祖辈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会影响孩子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对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满足。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不合心意就大哭大闹、发脾气,以达到满足自己非分要求的目的。这样没有理性地溺爱孩子,怎么能不养成孩子自私、任性、依赖的个性?二是祖辈的过分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不少祖辈习惯于包办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使得孩子的手脚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孩子的大脑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增加了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和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往往没有

16、信心去解决问题,反而产生了愤怒、不满的情绪。三是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他们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因此,隔代教育应尽可能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 7.成员观念不一致 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如爷爷奶奶与父母不同的教育观,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等等,都是教育的难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此使幼儿左右为难,见风使舵,也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失去归属感。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性格培养的策略(一)避免过度保护,合理满足要求。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多去尝试。从小树立“独立”的精神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使

17、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这与他们生活总是一帆风顺有关。所以,家长越保护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赖越无能,勤劳是幸福的种子,闲散是堕落的祸根,安逸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大敌人,是埋在孩子们心中最大隐患。一些要求要让孩子知道合理与否。所以,要让孩子在逆境中,在经历风雨后的人生显得更加灿烂。(二)家庭关系和谐父母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依靠,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家长对待自己父母、邻居、朋友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精神、家长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在做着孩子的榜样,而且家长的一言一行必然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和谐的关系给幼儿稳定的环境,促使其乐观积极

18、地生活。(三)教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引导幼儿了解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不断向上攀爬,将自己打造成解决问题的高手,成为成功路上的登山者;有的人害怕和退缩,成为成功路上的失败者;还有的人有些问题解决了,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最终成为成功路上的看客。5理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相信玻璃石解决不了问题,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四)男女有别关注角色定位父母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延伸着不同的反应,他们称呼小男孩“小老虎”或者“小牛犊”,表示乐见其勇武有力,称呼小女孩则是“小甜甜”、“小豆豆”,希望女儿可爱、讨人喜欢。从乳名、玩具、衣服到亲子游戏,人们从一开始就男女有别。也就是说,

19、性别差异并不仅仅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赋予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期待,男孩与女孩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地带着性别的标签按照其性别角色慢慢长大。(五)注重平等交流培养积极地心态从人格上与孩子真正平等-也就是放下家长的架子,平等对待孩子。这是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既不能无限提高孩子地位,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也不能在潜意识中拒绝接受与孩子的平等,放不下家长的架子。同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家长要真心和孩子交朋友,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交流时,和颜悦色、语气温和,这样才能被孩子所接受。其实,训导对孩子是不公

20、的。孩子需要适时指点,但并非只有居高临下的训导。这样才能保持积极地心态。(六)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表扬是鼓励幼儿进步的一种教育手段,用表扬来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他进步,孩子很乐意接受,效果很好,但一味地赞扬,甚至连孩子的缺点也赞赏,津津乐道,就会造成孩子自以为是,养成只能听赞扬话,不能听批评话的习惯,产生了盲目的“自我优越”的心理。这样一个从小听不得一句不中听的孩子,将如何面对未来并不平坦的人生道路。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于孩子的优点要大力肯定,给予赞扬鼓励,但对孩子的缺点也应不断指出,用下面的批评更有利于其改正错误,并经常有意识地受些“吃批评”的锻炼,让他分清是非,不滋生骄傲情绪,形成谦和的性

21、格特征。 (七)劳动教育、抗挫折教育和建立学习型家庭现在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只有一个孩子,不少家长对孩子家务甚至自己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不给孩子任何干活的机会,因而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其实,不是孩子不会干,而是家长们不肯放心让他们去干,让孩子参加劳动的意义远远大于劳动本身,通过劳动,可以磨炼意志、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独立性。让孩子参加劳动,应从小做起,比如自己拿玩具、穿脱衣服、洗手等,还可让孩子帮助家长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提高幼儿的劳动兴趣,鼓励幼儿坚持参与劳动,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挫折能力是指一个人对困难和挫折的抵御能力。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

22、得到一些磨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给他鼓励,激励孩子去克服,但不动手帮他解决。当孩子遇到困难产生畏惧心理时,父母该以乐观的情绪感染他,设法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让他逐渐学会乐观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并去“解决困难”。 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6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家庭教育M.阳出版社,2009.92.郭本禹.你教错了吗M.苏人民出版社,2003.73.山下俊郎.独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64.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苏教育出版社,1993.5 5.秦君.家庭教育中的幼儿行为习惯教育M. 科教出版社,2005.66.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民教育出版社,2003.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