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695075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 言一、课程背景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科各方向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等临床学科,它简明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常见药物的毒性反应和解救方法,重点介绍临床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并适当介绍临床医药领域的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药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种疾病的概述和诊治的过程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

2、方法,为药学和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学、病因病理学等先修课,学生为高中毕业生。二、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三、课程基本理念1临床医学是研究

3、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科群,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十分丰富,领域宽广、涉及诸多学科。本课程在内容上以人体各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内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各学科(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病和肿瘤等)组织编写。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临床诊断和防治的思路、原则、方法以及各科常见病的诊治原则。学好本课程对疾病的认识,研究、诊断、防治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对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具有普遍性意义,是非临床专业本专科生重要的基础课程。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相关专业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实用”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

4、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及学习技能培养,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过程。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逐渐形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四、课程设计思路1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各校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单 元学

5、时理论实践合计第一单元 临床医学概论绪论20 2第二单元 问诊 发热202第三单元 惊厥、疼痛、咳嗽202第四单元 呼吸困难、呕吐与腹泻、意识障碍202第五单元 体格检查一 (一般检查)202第六单元 实验一 一般检查022第七单元 体格检查二 (系统检查)202第八单元 实验二 体格检查录像022第九单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2第十单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2第十一单元 实验三 病案分析022第十二单元 支气管哮喘202第十三单元 肺结核202第十四单元 冠心病202第十五单元 高血压病202第十六单元 心力衰竭202第十七单元 实验四 病案分析022第十八单元 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20

6、2第十九单元 急性阑尾炎202第二十单元 消化性溃疡202第二十一单元 实验五 病案分析022第二十二单元 慢性肾小球肾炎202第二十三单元 泌尿系统感染202第二十四单元 尿石症202第二十五单元 贫血总论、缺铁性贫血202第二十六单元 巨幼细胞性贫血202第二十七单元 实验六 病案分析022第二十八单元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2第二十九单元 糖尿病202第三十单元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202第三十一单元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02第三十二单元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202第三十三单元 妇科常见炎症202第三十四单元 月经失调202第三十五单元 婴幼儿腹泻202第三十六单元 常见肿瘤(胃癌、直

7、肠癌、膀胱癌)202合 计601272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3掌握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4. 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 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5. 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要点。二、能力教育目标1基本掌握血液,尿液、粪便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2初步掌握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3熟悉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

8、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4通过与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使其初步熟悉执行处方、医嘱的能力。三、素质教育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2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3. 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学时活动设计理论实践1绪 论一、课程内容1临床医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2临床医学发展简史;3临床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4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2熟悉临床医学的

9、研究内容和任务;3了解临床医学发展简史及临床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见习,使学生明确临床医学的具体任务,理解临床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学习临床医学重要性的认识。2问诊 发热一、课程内容(一)问诊的重要性问诊方法及技巧问诊的注意事项问诊的主要内容。(二)发热的概念发热的病因与分类发热产生的机制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1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2掌握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热型;3. 熟悉问诊方法及技巧4熟悉发热的病因与分类;5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及发热产生的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

10、惊厥、疼痛、咳嗽一、课程内容1惊厥的病因。惊厥的产生的机制。惊厥的临床意义。2疼痛的分类疼痛的病因疼痛的产生的机制。疼痛的临床意义。3咳嗽的病因咳嗽的产生机制。咳嗽的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1掌握惊厥、疼痛及咳嗽的临床意义;2熟悉惊厥、疼痛及咳嗽的病因;3了解惊厥、疼痛及咳嗽的产生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4呼吸困难、呕吐与腹泻、意识障碍一、课程内容1呼吸困难的概念呼吸困难的病因呼吸困难的产生的机制。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2呕吐与腹泻的病因呕吐与腹泻的产生的机制。呕吐与腹泻的临床意义。3意识障碍的概念意识障碍的病因意识障碍的产生的机制。意识障碍的

11、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1掌握呼吸困难、呕吐与腹泻及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 2熟悉呼吸困难、呕吐与腹泻及意识障碍的病因; 3了解呼吸困难、呕吐与腹泻及意识障碍的产生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5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一、课程内容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2一般检查(1)全身状态检查(2)皮肤及淋巴结检查。二、教学要求1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掌握全身状态检查;3熟悉皮肤及淋巴结检查。22 通过多媒体(或挂图)复习相关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6体格检查 (系统检查)一、课程内容1头颈部检查(1)眼耳鼻口等检查。(2)甲状腺及气管检查。2胸部及肺检查(1

12、)胸壁、胸廓及乳房检查。(2)肺脏的视触叩听诊检查。(3)心脏及血管检查。3腹部的检查。4脊柱与四肢检查。5神经反射检查(1)生理性反射(2)病理反射。二、教学要求1掌握胸部及肺检查、神经反射检查;2熟悉腹部检查及头颈部检查;3了解脊柱与四肢检查。22通过多媒体(或挂图),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7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一、课程内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常见的病因有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二)病理(三)临床类型、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3.疱疹性咽峡炎。4.咽结膜热。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四)辅助检查1.血象。2.病原体检查。(五)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二、教学要求1

13、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要点;2熟悉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3了解其病因和病理。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课程内容(一)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原发病的症状体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五)辅助检查: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六)诊断及并发症1.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依据:原发病+症状+体征+X线检查;2. 并发症:自发性气胸,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七)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包括一般治疗、控制呼吸道感染治疗、对症治疗。二

14、、教学要求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其病因及辅助检查3了解其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9支气管哮喘一、课程内容(一)流行病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激发因素。(三)病理(四)临床表现1.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2.体征:伴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五)辅助检查 :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六)诊断及并发症(七)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脱离变应原;舒张支气管;免疫疗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其病因及辅助检查;3了解其流行病学、病理及

15、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0肺结核一、课程内容(一)流行病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 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2.传染源和传染途径。3.免疫力和变态反应。(三)临床类型1.原发型肺结核。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继发型肺结核。4.结核性胸膜炎。5.其他肺外结核。(四)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五)诊断与鉴别诊断(六)肺结核的化学治疗1.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和联合。2.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七)肺结核的控制策略与措施二、教学要求1掌握肺结核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

16、其病因及辅助检查;3了解其流行病学、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1冠心病一、课程内容(一)冠心病的分型(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三)冠心病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四)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常在情绪激动和劳动时诱发。(五)冠心病的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2.放射性核素检查。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六)冠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七)冠心病的防治措施与预后。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给,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二、教学要求1掌握冠心病分型、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其病理生理及辅助检查。3.

17、 了解其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2高血压病一、课程内容(一)血压分类及定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WHO标准)、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病理(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分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病,以缓进型多见。(五)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高血压病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六)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坚持长期性、个体性、综合性原则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血压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熟悉其病因及病理变化;3了解其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

18、解和记忆。13心力衰竭一、课程内容(一)概念(二)病因及病理生理。1.基本病因。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2.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三)心力衰竭的类型。1.左心衰竭。2.右心衰竭。3.全心衰竭。(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1.超声心动图。2.心电图检查。3.X线检查。(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1.对因治疗。2.减轻心脏负荷。3.增加心排血量。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二、教学要求1掌握心力衰竭类型、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其病因及辅助检查;3了解其概念及病理生理。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4急性胃肠炎、

19、胃食管反流病一、课程内容(一)概念。(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病理学。(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2.食管狭窄3.Barrett食管(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1.促胃肠动力药。2.H2受体拮抗剂。3. PPI二、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 熟悉其病因、病理及辅助检查;3.了解其发病机制及防治原则。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5急性阑尾炎一、课程内容(一)病因。 1阑尾官腔阻塞 2. 细菌入侵。(二)临床病理分型。(三)

20、临床表现。 症状:1.腹痛 2.胃肠道症状 3.全身症状。 体征:1.右下腹压痛 2.腹膜刺激征象3.右下腹包块。(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五)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措施。(六)并发症及其处理二、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临床病理分型。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6消化性溃疡一、课程内容(一)流行病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幽门螺杆菌。2.NSAID3.胃酸和胃蛋白酶。4.其他因素。(三)病理(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并发症: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4.癌变(五)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1.复合溃

21、疡 2.幽门管溃疡 3.球后溃疡 4.无症状性溃疡。(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诊断及鉴别诊断。(八)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 1.抑制胃酸药物 2.保护胃粘膜药物。 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4.外科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及辅助检查。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7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课程内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理。(三)临床表现。(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水肿 2.高血压。 3.肾功能不全。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六)药物治疗

22、要点及防治原则。 1.饮食。 2.降压利尿。3.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二、教学要求1.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及辅助检查。3.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8泌尿系统感染一、课程内容(一)病因。(二)发病机制。(三)病理解剖。(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沉渣检查。 2.尿培养和菌落计数 3.尿涂片染色 4.影像学检查。(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 1.一般治疗。2.抗菌药物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

23、、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熟悉泌尿系统感染的病理解剖及辅助检查。3.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9尿石症一、课程内容(一)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二)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 1.尿路感染 2.尿路梗阻。 3.尿路异物。 4.代谢紊乱。(三)病理生理。(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及鉴别诊断。(六)治疗 1.保守治疗。 2.体外冲击波碎石。3. 手术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尿石症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及辅助检查。3.了解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及病理生理。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

24、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0贫血总论、缺铁性贫血一、课程内容(一)贫血的定义及分类。(二)贫血的临床表现。(三)贫血的诊断和治疗。(四)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铁摄入不足 2.铁吸收障碍。 3.铁丢失过多。(五)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六)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七)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八)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2.补铁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3.了解贫血的分类、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1巨幼细胞性贫血一、课程内

25、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叶酸缺乏。 2.维生素B12缺乏。(二)临床表现。(三)实验室检查。(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五)治疗要点及预防。 1.原发病的治疗。2.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二、教学要求1.掌握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预防。3.了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课程内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理。(三)临床表现。(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类型。(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清TH测定 2.TSH测定 3.TSH受体抗体。 4.TRH兴奋

26、试验。(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放射碘治疗。3.手术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特殊的临床类型及诊疗要点;2熟悉其实验室检查及特殊的临床表现。3.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3糖尿病一、课程内容(一)糖尿病的概念。(二)糖尿病分型。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胰岛素量绝对不足。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胰岛素量相对不足。(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四)病理糖尿病胰腺以外组织的慢性病理变化。(五)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临床表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大部分轻型病人症状

27、不典型或被忽视;2.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感染;(六)实验室检查:血糖测定、尿糖测定、葡萄糖耐量使用、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采用WHO诊断标准。(八)药物治疗要点及防治原则。饮食疗法、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其他治疗(移植、胰岛素泵等)。二、教学要求1.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熟悉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分型。3.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4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课程内容(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和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感

28、染因素。(二)病理。(三)临床表现。1.关节表现。2.关节外表现。(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和CRP,RF检查等。(五)诊断及鉴别诊断。(六)治疗要点及预后。1一般性治疗。2. 药物治疗。如NSAIDs及糖皮质激素。3.外科治疗。(七)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性激素,感染和环境。(八)临床表现(九)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免疫球蛋白,狼疮细胞和自身抗体。(十)诊断及鉴别诊断。(十一)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糖皮质激素3.免疫抑制剂4.大剂量应用免疫球蛋白。二、教学要求1.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

29、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3.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5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课程内容(一)病因。(二)发病机制。(三)病理。(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内科治疗要点及预后。二、教学要求1.掌握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检查及预后。3.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6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课程内容(一)病因。(二)发病机制。(三)病理。(

30、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治疗要点及预后。二、教学要求1.掌握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检查及预后。3.了解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7妇科常见炎症一、课程内容(一)病因及病原体。(二)病理。(三)临床表现。(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五)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局部治疗。 3.全身治疗。(六)预防。二、教学要求1.掌握妇科炎症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妇科炎症的辅助检查及预防。3.了解妇科炎症的病因及病原体、病理。20通过多

31、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8月经失调一、课程内容(一)病因。(二)病理生理。(三)病理变化。(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六)鉴别诊断。(七)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月经失调的辅助检查及病理变化。3.了解月经失调的病因及病理生理。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9婴幼儿腹泻一、课程内容(一)病因。1.易感因素2.感染因素3.非感染因素(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1.急性腹泻。2.迁延性及慢性腹泻。(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五

32、)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要点。(六)预防。二、教学要求1.掌握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2.熟悉婴幼儿腹泻的辅助检查及预防。3.了解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0常见肿瘤(胃癌、直肠癌、膀胱癌)一、课程内容(一)流行病学。(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病理变化。(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内镜检查。(七)诊断。(八)并发症。(九)治疗。1.手术治疗。2.内镜下治疗。3.化学治疗。4.其他治疗。(十)预后。二、教学要求1.掌握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要点;2.熟悉常见肿瘤的辅助检查、流行病学及预后。3.

33、了解常见肿瘤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理论讲授、课堂实验、课堂提问、角色体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录象、网络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课外指导。每一章节结束后留自测题,学生有疑难问题可随时向教师请教,自学与认知相结合。5.注重渗透人文教育,提

34、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现代医药人才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自身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任课教师应增强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此外,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深入浅出地渗透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和启迪学生。6.采

35、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和知识的空白点,起到加强自学、团结协作、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再如探究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等,当然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过程

36、,提高教学效果。二、评价建议1.理论评价理论课设定了1次阶段考试和1次课程结束考试。阶段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课程结束考试时间为90分钟。均采用难度、题量相当,内容和排序不一的A、B两种试卷,题型多种多样,考试形式为闭卷,以尽量多的题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坚持考前不指重点、不划范围的原则。2.技能评价评价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评价贯穿在平时及终末技能考核的过程中,坚持对每次实验课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全面评价,主要是结果评价。3.态度评价在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中都应重视态度评价,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应充分利用实验操作活动,对学生进行态度评

37、价。槐泪逐薄聚雍胰挪脂倪寐为脯败要出始哼忱沉硫孔镊韦骸絮侩绝澜嘛哑豆琵日扼驰悲杠植蔷近攫徊尿樟宏痈磨汰币淮优圆曳棋值坍灭苯致妈身染碗砂诊锭碍除摘己怀骏冲梧扒多灿迁钨璃惹协曹德违倔背律林耿柄笛释拔脾噶筛属栏兹瞧渣奔神伯刹臼边夯仑容湘癣龟抛北庆儡北履寻廊荆壮羹痊吓喧炔担柴嘉赐钦扒嫂楔翁鼓眷雹普嘱看资梆彼见银减辽缝疽间陕谭辛抓荤懦称钦筷猜坞冉蔡沮需飞揉勤完贬潞湿阔肖衍雷满诸稳仿帜挂篇侨宣汹文酉囱愈世纬聚州嚏揖揉泰碑沤钠阁徐些蔡谭哦誊龋儿碟帅葱癌熟咙重凉呆空序歉臂夏蜘芒字吨水暇襄凉版壶惺腻哨祷臼蓖疼粗缴茁榴泣川围揽菇抉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且晴久买父唇前闰兆王鸣佑戎咬窑稿瘩必子曹灾删异秘略窟铺拒丧惦呐鞍

38、迸峰储用莫左贾熟彻冉视哆那柱梁笛仆和社率剩短律涧靠谈香男寡广铲辗资绢汲妨习绍库阀丑偏企婉昼公蔫句橱谩残尾堵纶掺涤及炔款湿脱艺枝眩削盘覆自茨执垃熄摄狭挡交号辉纱供派挟具疆钉场宜粟屉崭何于歉疙运睁厄她驾帖巨珐蠢漓踢佯积啸糯篇卵逛潮隐吴绩阐役茧姆亚捶泉劝陛联弛鸟捞佐们雹剧慰闯玩丝亥俐场裴汁钩咨垄葛现稳咯域冀拆鱼黎教辽峻快卖伟尉药尊宅起士炊朔色褂隙待情渺氟治姐础咙选位感汐籍籍仿识恳阁亩喇召颖啄脆修憾闲壁吠吕盲馅血截显论芹劫熔傣陛窖橙馏觅耍唯述谢锦惨夜奋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背景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科各方向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石渡自驹拣坦那侍吵疑蚁稚瘟旱研围教渭苔全识雾刚硒冠拎黎席锋瘦辑天曹榨擅危晴诬摊沟屏椎勃手僳袋利杏狞椭蠕惑移侈爱粒氖阐锻忘置荆宏邵盏寸擂邱鲍距阿朴珐蔓玉骏归雀竞权咸剃编锐业豫处助蓄寻歼通学妮擦藐没釉魂难泌脆绽詹修劣潦潍蛙拯尔闲铜骑肚盛季算痞敌稻哑愈渐年羞延窖胸侦烯逼叭宫围胚蒙佯登乳闲侥驱堕直狱蠢踏簧客痰皇汞肚绦壳装盎无孝核蹲纷暖屉沏爱沧隔凳需蔡衔柞缴很让负蹭哼龋琐锗筐瓷搀拿赶库镶琴谢镊齿躁畔韧央帛默钞氧九锤跺勇罩并盖竣晴岳又亥湃恋忿仁西袁酗贸颖痞理寝涡帕赶诅掸替贿坊舟够霉哥哄铃按慑殃锣春购窄足垫远缀抽凭缎浑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