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建筑分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7908901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5.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白马寺建筑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白马寺建筑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白马寺建筑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白马寺建筑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马寺建筑分析(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一.中国佛教的起源与发展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各国都有着广泛的信众,特别是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宗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 -5 世纪的印度,是由印度人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即释迦摩尼。佛教主张无常和缘起思想,赞成众生平等思想,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八正道贺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 6 7 年)正式传来中国,当时中国的国都是洛阳,所以佛教便在洛阳首先传播。到了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外建造了一座僧院,为了纪念那匹将经书驮来的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东汉时期,绝大多数佛经译在洛阳,白马寺是最重要的译经道场。

2、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我国,如安息的安世高、安玄,月氏的支娄加,此外当时在洛阳传经的还有天竺的竺大力、安息的安玄、康居的康孟祥、康巨,以及受教于安世高而和安玄合作译经的汉人严佛调等十多人。至东汉末年,共译出佛经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 至北魏,洛阳佛寺已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光是我国北方地区,就有佛寺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万人。当时佛教主要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行善积福、慈悲不杀等教义,优婆塞有五戒(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沙门有二百五十戒。“佛家以酒肉为上戒”,“沙门剃头发,披赤布”,“见人无跪起之礼,威仪无盘旋之容”。“汉世沙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这便是我们世俗中认为和

3、尚不能娶妻的缘由了。通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中国佛教与佛教建筑的发展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佛教兴盛,可以带动佛教建筑的大量兴建,而众多的佛教建筑的存在,也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 白马寺的创建在印度,佛教早期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略称“僧伽”。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僧伽,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僧伽,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

4、佛塔和僧侣居住处。这两种形式的建筑,不但建筑单体的风格不同,周边环境与空间的组织也不相同,传入中国后,这两种形式逐渐发展为中国佛教建筑中的寺院和石窟,两种形式都发展出了璀璨的文化。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 6 8 年)中国创建了白马寺,白马寺采用了“精舍式”的形式,是我国的第一座“精舍式”建筑。同时期,在白马寺东南方向不远处,还建造了一座佛塔。这座塔结构严谨,造型别致,古朴秀丽,是中国最早的古塔,与第一古刹白马寺遥遥相望。它们并称为全国佛教史、建筑史上的两颗明珠。 在我国,佛教传来之前,寺并不像后来指的是宗教建筑。在秦代,寺代表官舍。到了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凡朝廷所在,皆谓之寺”。汉

5、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署,就合称为“九寺”。九寺中的“鸿胪寺”,就是接待印度高僧的地方,类似于现代的国宾馆。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兴建了第一座佛教5建筑白马寺,中国人从此开始将这种建筑称为“寺”。通过这样的叫法,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说明“寺”这种新型建筑的形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的,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白马寺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形式,这些殿堂建筑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其二,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任何的建筑都是有比较严格的等级之分的,而把朝廷高级官府的称呼用来命名佛教建筑,说明“寺”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是很高的。比如白马寺中的许多建筑用料、施工工艺、装饰手法上

6、都是用的较高等级的处理手法。由此可以看出,白马寺在创建之初,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建造者是希望它能够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起到带动地区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后来的发展也说明它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一. 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形制的发展自从白马寺创建以来,随着佛教逐渐与中国文化结合,佛教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形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从一开始的带有印度色彩的形式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中国传统韵味的形式。佛教建筑的中国化演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佛教建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同中国的本地文化逐渐融合,吸收了中国本地文化的特点,如含蓄、内敛、素朴等传统哲学思想和统治阶级的封建等级思想都对它产生了很

7、大影响;另一方面,佛教内部各种宗派之间的联系、影响、斗争也影响着佛教建筑的演变。白马寺对于中国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同大多数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佛教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形制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贯穿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的。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时期的建筑并不是无规律的随意发展的,而是紧紧跟随着当时社会的的政治、经济发展变迁的。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不断变化发展,白马寺的建筑与环境的形制也相应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后的建筑风格和环境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一开始的具有较多印度佛教建筑的特征

8、而变得越来越有 中国传统建筑自己的特色了。经过研究分析,可以把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形制的演变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白马寺体现出印度的“精舍式”形式开始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逐渐开始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属于“萌芽期”。白马寺初建时,建有一座木塔,寺的环境空间布局是以塔为主体、塔居寺中心,说明此时受印度本源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大。当时中国的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有了重大的发展,最重要的进步有三点,一是中国古建筑主要的构件形式梁柱式和穿斗式已经形成。这两种结构形式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之前不曾有过的大跨度的使用空间,从此中国的古建筑就可以做出更加美观宏大的造型和空

9、间了,便于营造恢宏的气势;二是斗拱已经开始使用,用来做为出檐或平座的支撑,只是使用范围较少;三是高层木结构建筑开始大量出现,比如白马寺的木塔。这些工艺上的进步,为白马寺在今后建造出大型殿堂式建筑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2 . 第二阶段是从隋唐到金时期,这是封建时期的中国最昌盛的时期,也是我国古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这期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佛教建筑开始更深入的融合,两者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属于“发展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内局势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这些有利条件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在大量建筑营造的实践中,此时的建筑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比如隋唐开始出现一些体量高大的楼阁类木构架建筑。到了宋辽金时期,对

10、建筑平面柱网结构的布置,比隋唐时有所发展。建筑木构件的开间更大,即构成每间的柱子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可以使建筑的内部空间更宽大。同时,各开间的面宽比例也有所变化。各个开间不再是平均分布,一般是中央开间最大,两侧开间依次减小,使建筑的开间主次分明,提高了建筑的艺术美感,所以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准开间模式。受到这种发展潮流的影响,这时期的白马寺,不论是建筑单体形制还是外部环境空间形制都发生了比较重大的改变。 在单体建筑形制上,白马寺的主体建筑演变为中国文化特点鲜明的楼阁式建筑。它的形体结构比较复杂,楼体的下面有木构平座,平座建于台基之上,因此平座铺于地栿,而平座上檐的支撑

11、是朵朵堆叠的木质斗拱。斗拱的形态清晰,体量巨大,体现了这段时期斗拱的最大特色。平座的上面围绕着一圈重台的勾栏,重台勾栏本就形象优美,加上突出的平座就更显奇特不凡。从建筑功能上来说,突出的平坐具有十分独特的地方。因为有时候它的内部会相应的增加一个空间层,这个空间层被称为“暗层”。这样的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味道,这种空间处理形式是中国所特有的,在许多的楼阁类建筑中很常见,比如武汉的黄鹤楼,也采用了这种“暗层”的手法。建筑外围的环境空间形式也发生了两个重大改变。一个改变是它的空间布局发展为以楼阁为中心、以庭院为单元的组群形式。另一个重要改变就是殿在前,塔在后,突出佛殿成为建筑的主体,这与印度以塔为主

12、体的佛寺,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更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了。因为众所周之,中国的古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院落式布局,这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几乎所有的中国古建筑都采用的这种空间布局形式,所以这一改变说明中国的佛教建筑已经越来越本土化,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及哲学理念了。 3 .第三时期是从元到明清时期,这时期中国的传统建筑型制已经模式化,佛教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形制也趋向定型,属于“成熟期”。元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的末期,我国的传统建筑发展至此,已经十分成熟。同时由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产生了许多限制与规范建筑的条例,一方面使建筑的建造规范化,加快了建造速度,提高了施工工艺,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建造者本身的

13、创新精神。这一时期在建筑的柱网布局上更加进步,呈现多样性,特别的是有些建筑采用了减柱或移柱的做法,独具特色。这样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来安排柱子的布置,营造出了灵活多变的内部空间。例如,在一座五开间的殿堂中同时使用减柱和移柱法,可将殿内变为三大开敞空间,形成“明五暗三”形式,营造了宽阔的大空间。这种柱网布置手法对后来重建的白马寺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从元代开始,斗拱的功能性开始退化,到清时期彻底演变为一种装饰构件,不再具有任何的功能作用了。在这种背景下,佛教建筑的发展趋于舒缓平稳,处于一种稳步前进的状态。而此时白马寺的建筑与环境形制大体上已经确定,在明嘉三十四年(公元 1 5 5 5 年)由东厂太监

14、黄锦主持整修了白马寺,当时确立的形式基本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就是今天白马寺的基本格局。经过这次重建,白马寺演变为以佛殿为主体的多重庭院式布局,即唐宋以来极为盛行的“伽蓝七堂”制度。其特点是严格按中轴线布置建筑,至此,白马寺已经彻底演变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了。 在这种严格的建筑设计制约下,白马寺仍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比如清凉台。清凉台是白马寺与其它“伽蓝七堂”形制下建造的佛寺的最大的不同,所有佛寺中,只有白马寺有清凉台。根据史料推断,白马寺在隋唐时的楼阁式建筑被毁掉后,由于阁基是石制的,所以保存下来,后来在这个基座上建造了高台,就是今1 0天的“清凉台”。如今,清凉台已经成为白马寺建筑群的有机组成

15、部分,是它的特色之一。现在的白马寺总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为两座长方形院落,分别是白马寺院和齐云塔院。主要建筑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和齐云塔院的齐云塔。殿宇居中,两边有门头堂、云水堂、祖堂、客堂、禅堂和清凉台上的腾兰殿及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二.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建造工艺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往往是形式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是辨证的关系,即建筑形式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的建筑形式的革新,不论古今,皆是如此。随着佛教建筑的广泛兴建,也带动了建筑建造工艺的发展。白马寺建于洛阳,所以白马寺的发

16、展与洛阳地区的建造工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历史上洛阳曾是多个朝代的国都,因此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长期处于技术发展的中心区域,为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建造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今天保存下来的白马寺,主要是明朝时修建的,所以我们今天能够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的工艺技术,多是代表了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工艺水平。这个时期的建筑工艺,发展进入成熟,所以我们见不到太多革新性的发展,更多的是将前人的技艺发展的更加娴熟与精巧。 1 . 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材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古时候长期的使用这种建筑材料,造成木材匮乏,到明清时期,大木料原料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

17、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时的建造者们发展出了了拼合构件技术。拼合构件主要包括拼合梁、包镶梁、斗接柱、包镶柱、斗接包镶柱等。白马寺中比较粗大的木料,便采用了这些方式。拼合梁是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木梁拼合成一根大梁。一般来说,两木相拼则两木大小相同,多木相拼则以居中者为主而两侧使用稍小木料。不论是几根木料拼合,都是用明暗榫卯连接,铁箍加固。包镶梁是用数块小料包住一根较大木料而成的大梁。接缝处同样要用榫卯联系或是同时于外面用铁箍加固 包镶柱与包梁梁的做法相似,也是用数块小木料包住一块大木料。白马寺内的包镶柱断面大多是圆形。斗接柱是用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木料上下连接成一根柱子,接头处用暗榫。如果需要的柱子

18、过于高大,可以结合包镶和斗接两种方法制作,即先用两根或多根木料斗接做成心柱,然后于心柱外再包镶木料,一般来说,这里的包镶木料也需要斗接,这样制作出来的柱子就是斗接包镶柱。白马寺中的这些拼合、斗接、包镶等梁柱构件,得益于洛阳地区的制作技术的发展进步,工匠们对榫卯、钉、箍等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处理,以便使其能坚固、稳定。因此,这事木结构制作技术的一大进步,这是由明清时期建筑的需要而定,也是明清木结构建筑的一大特色。 2 .砖结构技术的发展白马寺的建筑较多的使用了砖墙,不但整个寺院外围用砖墙围护,在寺内建筑的某些部位也都用到了砖墙。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白马寺的大部分建筑内部要存放佛像,为了保护这

19、些佛像,所以在部分开间用了砖墙,保护佛像免受风雨侵蚀;二是因为明清时期是砖技术普遍应用的时期,使得砖结构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即使这些砖墙并不起承重作用,也具有保护建筑的木结构免遭火灾等作用。洛阳是一个砖结构技术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掌握了制陶技术,随后烧制了砖瓦。西周洛邑的王城宫室已大量使用陶瓦。汉唐宫室建筑开始大量使用砖砌体。明代是砖使用的高潮,这时的制砖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建筑上也开始大量地使用砖材料,同时又因石灰灰浆的普遍使用,使砖结构的构筑技术和砌筑跨度都有更大的提高。洛阳、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嵩县等县城城墙已用砖包(外包或双面包);衙署、官邸、佛寺、道观建筑大都为实

20、砖墙,富裕人家民居砖墙也普遍使用;砖墙种类有实砖墙、包砖墙、包框墙和封火墙等。 砖材料用于墙体砌筑,不论墙体是作为承重结构,还是仅仅作为木构架外面的围护结构,墙体的稳定性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砖墙的功能性得以实际发挥的最重要因素。在当时,砖墙的稳定性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砖本身型制的规范化。比如砖发展到明清时期,砖墙的厚度与收分都比以前略有减少。在以木结构为主的白马寺中,大部分的砖墙只是起到一个围护和分隔内外的作用,这些建筑中的砖墙,不再需要通过砌厚墙体和采取收分方法来达到稳定目的,因为建筑主要依靠木构架受力承重,同时通过砖墙与木结构的连接、相通,就能轻易地稳定墙身。二是砌筑

21、方法的发展与演进。常见的手法主要有平砖丁砌错缝式,平砖顺砌错缝式、空斗式,侧砖顺砌错缝式和平砖顺砌与侧砖顶砌上下层组合式。三是粘合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比如洛阳地区砖砌体的胶结材料是石灰膏,重要建筑为石灰加糯米粉。这些因素发展到明清时期,由于建筑的规范化,均发展成熟,有了稳定性的保证,砖砌结构的优势得以发挥,所以这也是砖开始较多的使用于白马寺的建筑与环境建造中的原因。 3 . 石结构技术的发展石材也是一种坚固耐久的材料,但是加工起来耗时耗力,并且石材自重较大,因此始终难以大规模使用,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使用就是石砌基座了。 洛阳石材用于建筑,最早见于考古发掘的偃师西毫商城宫殿不规则形柱础和

22、该城石槽排水沟。后由木结构建筑中的石构件发展到石结构建筑,如石窟、石桥、石塔、石经幢、石牌坊、石室、石亭以及建筑装饰艺术的石栏杆、石辟邪、石华表、石狮、石台阶、石抱鼓和墓区的石像生、石祥兽、石桌、石凳等。洛阳古代的石结构体系,早在汉代就有板式、梁式和拱券三种。作为建筑体系,洛阳的石结构建筑主要有石窟工程,石桥工程,石塔工程和木结构体系中的石构件。白马寺内的主要石构件为几座大殿的石基座。因为这几座建筑都是采用的木构架,为了解决地面的潮湿问题,就在建筑的下方砌筑一层台基,以便建筑能够更为稳固长久。这些台基都是石制成或是使用石包外层,因为石材料的抗压、耐水性、耐腐蚀性等都比较强,所以用石台基是最佳选

23、择。同时从建筑形象上来看,石基座的运用,也使这些殿堂更为突出,等级进一步提高 这几座大殿的台基属于普通的台基,外形简单,就是一个相对方正的台子,装饰几乎没有。不过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简单的石基座,应该有的构件也是一个都不能少的。这些石构件主要有:土衬石、角柱石、陡板石、阶条石、分心石、槛垫石、柱顶石等。同时,还有上下台基的石踏跺,踏跺的石构件又包括有:踏跺石、如意石、砚窝石、象眼石、垂带石等石材作为基座,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它的稳固性,所以对安装工艺的要求比较高,中国古代的建造者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两个办法,分别是利用榫卯和灰浆等粘结材料,这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使其更加稳固。此外,由于

24、白马寺建筑的高等级,所以其建筑的石活加工比较细致,石材或石件本身的加工也很细致。但是,相对于木材料来说,石材料较为坚硬,加工难度较大,所以只要不是特别需要,都不用刻意做精。比如,用在相对隐蔽之处的石件,或是石件的不露明部分等,不妨碍安装的都相对的做粗,节省劳力、加快施工速度。 4 . 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白马寺作为佛教建筑,在建筑装饰上一方面具有佛教建筑的许多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特色。白马寺中的装饰多为彩画、各种雕刻等,由于白马寺于洛阳建造,也必然吸收了一些这种地域性的装饰文化。白马寺中各个大殿的彩绘,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彩绘艺术的特点和工艺水平。这些彩绘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级

25、性,因为在当时,色彩是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的,这种等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色彩上,比如说明亮、华丽、耀眼的纯色就比较高贵;二是在图案的具体使用上,如贴金的多少、色彩的多少等;三是在能否使用彩画上,也就是说,一般等级的建筑是不能用彩画作为装饰的,只有较高等级的建筑才能使用。 清代彩画按等级分,主要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的等级最高,在故宫的第一大殿太和殿的梁、枋上绘制的就是和玺彩画。白马寺中大多使用的是旋子彩画,它是清代较有代表性的彩画类别之一,它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在整体的构图上,分为箍头、藻头、枋心三大块。它的藻头部分绘制的是一种旋子图案。旋子图案实际上

26、是一种以圆形切线为基本线条所组成的有规则的几何图案,其外形是旋涡状的“花瓣”,中心为“花心”,也称“旋眼”,所以旋子图案乍一看起来就像是一朵花,非常漂亮,但又自有一种简洁之意。旋子彩画本身也有明显的等级之分,主要是根据用金量的多少和花色的繁简程度区分 一. 白马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白马寺自古以来就位于洛阳市内。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原城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陇海和焦枝铁路的交汇点。城市北靠邙山,南临洛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白马寺坐落于洛阳市城东十二公里处。基地北依邙山,南临 3 1 0 国道,在国道往南不远处是陇海铁路,再往南即是洛 水,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周围林木茂盛,风景优美。 白马寺的基地

27、位置,站在古代风水学的角度来讲,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地势平坦稍有坡度,寺院轴线坐北朝南,属于极佳的风水宝地。其实按照现在的建筑理论来说,这样的选址也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比如说,坐北朝南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采光和充分的日照时间;背山面水的优势在于使房屋的正面,也就是南面可以充分接受夏日的南风,通风条件优良,而背后的高山又阻挡了冬季的北方寒流,可以说是冬暖夏凉;地势平坦稍有坡度使得建筑与环境里的自然排水顺畅,水可以直接排入南面的水中,保持了建筑周围环境小气候的生态调节。因此从今天的建筑学角度看,白马寺的选址是非常合理的,是建筑与环境成功结合的成果。 在建筑上,白马寺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虽然在布局上采

28、用均衡、对称形式,但建筑群并不是因此就没有主次、高低之别,而是主次分明、主体突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是寺里最为主要的三座殿堂,地位最高。建筑本身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强调他们在整个建筑组群中的主体地位。首先三大殿居于中轴线上,而且占据了中轴线上的三分之二的长度;其次,三大殿建筑本身的体量非常宏伟,整个白马寺建筑没有超过他们的,三者下面的台基高一米左右,并且由南至北逐步升高,极为规范,宏伟肃穆;再者,三大殿所在空间,疏朗开阔,更显出三大殿雄伟肃穆的特点。在环境上,也起到了辅助和强化主题的作用。白马寺内的植物,多为一些古柏苍松,并在局部设置有一些古代碑刻,它们极好的渲染了白马寺肃穆、庄重的气氛。植物

29、的配置分布是为了营造宗教气氛,而且做到了疏密结合。比如在天王殿前的庭院中没有布置植物,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环境空间。在后面的几重庭院则布置了高大的植物,这些植物排列整齐,间距统一,强化了寺内的秩序感和节奏感。高大的枝叶即遮挡了夏日的阳光,调节了寺内的小气候,使寺内凉爽清幽,并且使建筑仿佛隐藏于树林之中,更增添一份灵气。 二.白马寺的建筑白马寺是外国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下的产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式样,丰富着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与大多数佛教筑相同,白马寺建筑也是遵照了“伽蓝七殿”的规则。“七殿”包括: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除了这种殿堂配置与伽蓝布局,

30、在建筑设计中,还汇集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等艺术的大成。无论是建筑的设计或是图案纹样的采用,处处都在传达佛陀的教法,与象征吉祥如意无尽的祝福,不仅蕴含了无限的先人智慧,也充满了圣哲教化的契机。白马寺内的殿堂,虽然遵照了严格的规范形制,但是并没有刻板单一,每座建筑的体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高大宏伟,庄严肃穆;接引殿小巧玲珑,清秀活泼;毗卢阁高高在上,隐藏于清凉台院内,悠然自得。在形体上,中轴线上的主殿多为方形,长宽比不大,形式方正,一方面突出了中央轴线,另一方面显得庄重。中轴线两旁的配殿,均为长条形,形体狭长,开间多而进深少,而且外面都设有廊道,显得轻盈通透,与主

31、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两者各自 的特点。 在建筑的立面处理上,有镂空的木格扇门,有密实的砖墙,也有悠长的廊道,有外挑的屋檐,也有屋檐下的层层斗拱,做到有虚有实,轮廓丰富,既庄严稳重,又层次分明。在高度上,虽然建筑大多为单层,但是有高有低,有立于台基之上有坐落高台之上,屋顶有单檐有重檐,即使同为单檐,也分单檐歇山、单檐悬山等等,变化丰富,气势磅礴。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屋顶,微翘的翼角,渲染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无尽美感。整个白马寺的大小殿堂共有二十余座,其中主殿五座,为寺之中心,这几座建筑按照南北的中轴线依次排列,每座建筑都各有特色,但又整体统一。是白马寺中最精彩之处。 1 .山门

32、山门是白马寺的主入口,位于中轴线的最南端。由两匹白马和一座牌坊形大门组成了白马寺的正立面。自明代以来,这个形象从未改变,也成为了白马寺的标志。 山门建于明代,整体为牌坊式建筑。歇山顶,上覆以灰色筒瓦,下以青砖券砌三座门洞,砖面饰有红色保护漆。从色彩上讲,红砖与青瓦的组合对比强烈,特征突出,带有浓厚的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风格。山门上有三个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 3 .0 8 米,宽 2 .3 5 米,深 3 .6 0 米。两侧门洞对称,各高 2 .5 5 米,宽 1 .8 0 米,深 2 .0 1 米。形成一大二小式局,主次分明。中三座门洞的券形均为半圆券,造型优美,比例协调。三门洞各有一朱漆大门

33、,门扇均为实榻门。这种门是传统建板门装修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做法,它的门扇全部是用较厚的实心木板拼装而成,所以它的门心板与大边一样厚,因此整个门板显得非常坚固、厚实。板门除了背面用穿带外,正面还用门钉,这几扇门板都有五路门钉,说明门背后有五根穿带。门钉外还有钉帽,钉帽不单单把穿带和门心板连接起来的功能构件,同时也是一种装饰构件,并且也分等级高低,由于白马寺属于高级别的建筑,所以它的门钉是铜钉鎏金,与红漆大门相配,即是朱门金钉。山门的三个门洞除了功能作用,还具有象征意义。在佛教中,三个门洞象征着“三解脱门”,是禅定的一种,佛教称之为涅槃之门。包括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意思分别为观人法空;观诸法无相,

34、本无差别;观生死可 厌,不可愿求。它代表了寺院与世俗想隔绝的界限,这样的说法,是希望人们在穿过山门时能够忘记尘世的杂念,专心于佛学,具有强烈的宗教教化作用 2 . 天王殿白马寺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大殿,便是天王殿,以殿内供奉有四大天王像而得名。天王殿与后面的大佛殿为同一批修建,因此两殿在许多地方都极为相似。 天王殿面阔七间,长 1 7 .8 4 米,进深四间,宽 1 1 .6 8 米,建于长 2 6 米,宽 1 4 .5 0米,高 0 .9 0 米的石砌直壁式台基上。其中南面的明间为格扇门,次间、稍间为砖墙围护,虚少实多。山墙皆为砖墙围护。北面则明间、次间为格扇门,稍间为砖墙,虚多实少。建筑的整体

35、里面形象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变化丰富,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妙。天王殿、大佛殿均为单檐歇山顶,顶上由灰色筒瓦覆盖,采用仰合瓦方式铺设。(如图 4 .5)。顶上山面空透,有博风板和悬鱼,内部有透空山花,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把山面处理成了两个层次,博风板和悬鱼在外面,里面的透空山花隐于其内,加上丰富的装饰雕刻,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因此该殿的屋顶从侧面看,层次丰富,装饰华贵。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屋顶的正脊是重点处理部位,因为正脊是建筑的最高点,具有重要的功能、象征的双重意义。天王殿的正脊雕有花、祥云与龙的图案。这些图案采用石雕中的透雕技术雕刻,透雕立体感强,使得图案形象威严生动。正脊中央饰

36、有一个圆形佛光,为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正脊两边写有吉祥如意的字,前为“风调雨顺”,后为“国泰民安”。安装在正脊的两端山面有鸱吻,鸱吻的高度为檐柱的 11 0,其造型为龙头鱼尾,张口吞脊,尾巴上翘。鸱尾的鱼形尾部向上翘卷,是代表佛教海中神物摩伽罗演变而来,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天王殿的柱网布置与大多数佛寺柱网布置相仿,也就是接近于“身内金箱斗底槽”的做法。“金箱斗底槽”是我国古代建筑柱网布置形式之一,这种柱网形式相对复杂,它是在一圈柱子内又有一圈或多圈柱子,相当于一个“回”字形。从天王殿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结构可以看出,内槽柱形成一组完整的矩形柱列,柱上端用枋连接,外槽柱包围在其外部,也形成一个

37、柱列,在柱端用枋连接。两组矩形的柱列之间,相对的柱端用明乳栿连接,柱角上用角乳栿连接。就形成了一个内外两圈柱列及其间联系构件所组的空间结构体。在上面安置了建筑的上层结构 3 . 大佛殿大佛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二座主要建筑,以殿内供奉主尊为大佛(释迦牟尼)而得名。大佛殿是寺院的主要殿堂,凡重大佛事活动,均在此举行。大佛殿在许多地方与天王殿相同,屋顶为单檐歇山顶,东西面阔五间,长 1 9 .6 0米,南北进深四间,宽 1 3 .2 5 米,建于长 2 2 .6 0 米,宽 1 6 .3 0 米,高 0 .8 6 米的石砌直壁式台基之上。在立面的虚实处理上,大佛殿与天王殿不同。大佛殿的南立面上,明间、次

38、间为格扇门,稍间为砖墙,上开圆窗山墙为砖墙;北立面的明间为格扇门,次间、稍间为砖墙。这种处理手法,与天王殿相比,做到了统一种有变化。 在正脊的处理上,与天王殿一致。正脊中央亦如天王殿殿顶形式,莲瓣之上饰有圆形佛光,并有“佛光普照”等四字吉语阳刻砖文,脊上饰龙形、莲花浮雕,正脊两段鸱吻,刻画细腻,装饰繁缛。从整体风格上来讲,这两个殿的檐角起翘很高,稍间有圆洞窗,这些手法均属南方建筑风格,这与建筑整体的北方建筑风格并不协调,可是说是白马寺十分遗憾的缺陷。大佛殿的斗拱部分,补间铺作每间二朵,为双下昂六铺作计心造。 大佛殿的格扇门,在图案与天王殿有所有不同。格扇门最上面的绦环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有菱形图

39、案,中央绦环板上雕有如意图案,最下面的绦环板则雕的花草图案,上下三个绦环板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大佛殿两侧各有一拱券门和月亮门,其整体形态都会很柔美圆润,线条流畅,带给人无限美感。如本门一样在券口部位砌出券、伏的形式,看起来更为优美,更有变化,形象更为分明。这里的门洞属于两券两伏。门洞内是大佛殿与左右配殿之间的通路。位于大佛殿东侧厢房为“斋堂”,即僧人就餐之处;西侧厢房为“禅堂”,即僧人坐禅、休息之处。该殿为五开间硬山顶式建筑,南北长 1 7 .2 5 米,东西宽 5 .4 0 米。屋顶均为板瓦,采用仰瓦铺砌。建筑坐落于石砌台基上,其上用数根檐柱承枋,外面设廊道,门、窗与墙退至金柱,明间为六扇格扇

40、门,次间为六扇直棂窗,稍间为支摘窗。 4 . 大雄殿大雄殿处于建筑群的中心,为这座寺庙的主体建筑,它坐落于中轴线的中段偏后,为最重要的位置上,并且也是整个寺内造型艺术最精、装饰最优美的大殿,以供奉主尊为大雄(对释迦牟尼之尊称)而得名。 大雄殿初建于元代,明清时重修。该殿面宽五间,长 1 9 .9 5 米,进深四间,2 6宽 1 1 .5 5 米。建于长 2 2 .7 米,宽 1 4 .2 米,高 0 .9 8 米砖石包砌直壁式台基上。为了突出它的主体地位,该殿殿前建有六边形月台,东西长 1 6 .2 5 米,南北最宽处为 6 .6 4 米。在平面上,六边形的月台与四方形的建筑比例协调,关系分明

41、。(如图 4 .1 0)该殿的南立面上,明间、次间为格扇门,稍间为砖墙;山墙面为砖墙;北面明间为格扇门,次间、稍间为砖墙。整体虚实对比强烈。在结构方面,大雄殿的斗拱部分,为五铺作双下昂造,昂咀琴面稍厚,面微翘,栌斗用假昂伸出,以代替华拱。上昂为真昂,前面挑令拱,后面挑起梁,成为支撑梁架的主要构件。柱头上的普柏枋宽于额,断面成丁字形,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北方斗拱的处理手法。 5 . 接引殿接引殿位于大雄殿后,在中轴线上位置靠后,与清凉台连接。接引殿的屋顶为硬山式,面阔三间,长 9 .2 7 米,进深两间,宽 7 .4 7 米。建于一双层砖石包砌直壁式台基上。下层台基长 1 4 米,宽 1 0 .3

42、 5 米,高 0 .6 4 米。上层台基长 1 1 .4 0 米,宽 8 .4 2 米,高 0 .4 8 米。由于接引殿的北面与清凉台结合一体,所以整个建筑的立面上,只有南立面的明间是虚面的格扇门,其余皆为实面的砖墙。 接引殿的柱网比较普通,但是在后排的柱子是与后面的清凉台衔接在一起的,所以平面上看起来,后半部是齐平的。(如图 4 .1 4)接引殿的殿顶正脊中央为双龙首形基座,上置狮子驮宝瓶。斗拱为单下昂单抄五铺作,昂头呈龙形。殿内佛坛上供三尊立像,故此殿也称“立佛殿”。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东、西两侧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接引殿最大的特别之处,是它的后墙紧贴清凉台的南侧台基。这是因为清凉

43、台是从古代遗址保存下来的,而作为其后重建的接引殿,如何与清凉台保持一种协调的建筑关系,是最大的难题。最终,通过这种处理,不但重塑了接引殿,还把清凉台衬托得更加高爽清凉,宁静雄伟,这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处理了两个建筑的关系。 6 . 清凉台在白马寺中轴线的最后,是一座高台,名曰“清凉台”,为白马寺最独特之处。清凉台与毗卢阁一起,构成了台上殿堂的格局,彷佛空中殿堂。清凉台高 6 米,长 4 2 .8 0 米,宽 3 2 .4 0 米,采用了砖石混合结构砌筑而成。 正中主体建筑毗卢阁,为明代重修。面宽五间,长约 1 7 米,进深四间,宽约1 1 米,建于高 0 .7 5 米的石砌直壁式台基上。这座大殿主要是作为收藏经书的书库,比如第一部经书四十二章经等。它的屋顶为重檐歇山顶。这是寺内为数不多的重檐屋顶。 7 . 齐云塔齐云塔位于齐云塔院,在院内正中,有一圆形广场,广场四周种植茂密林木,广场正中耸立着齐云塔。齐云塔的形体为为四方形密檐式,共十三层,总高 2 5 .0 7 米,为白马寺内最、高的建筑。塔的整体共分三个部分,即塔刹、塔身和塔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