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32565894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姓名:谭智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指导教师:李国安20070401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谭智勇 指导教师李国安副教授摘要创新型国家,是指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基本战略,以科技创新能力构成其竞争优势的国 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 举措;是顺应国际潮流,应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建设刨新型国家既 面l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探索

2、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基本途径。为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文章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概述。主要阐述创新型国家的内涵、特征 及其与之相关性很强的自主创新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当前我们建设创新型国 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阐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有的基础以及现实困难。三是,当前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对策思考主要阐述以人为本和遵循规律二大原则,并从科研投 入,人才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制保障、创新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对策和途径。文章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概括在对策思考中着 重阐述创新

3、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主体、关键等问题,力图弄明白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最 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需要把握的是什么?这也是本文新意之所在。文章采用正文一附录的形式,把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作为正文的补充,这在结构形式上是一种变化。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加之掌握的实用数据不多,因而在写作过程中,文献资料考察相对 较多,联系实际问题相对较少。使得本文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还不够强。如何更好地结合并指 导实际问题,这是今后学习和研究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 对策西南大学硕七学仲论文AbstractThe 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

4、resfor Building Our Innovational NationMaster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ntemationalCommunism Movement:Tan Zhi-yong Tutor:Associate professor Li Guo-allAbstractThe innovational nation refers to taking the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by the basicdevelopment strategy,constituting its competitive advant

5、ages by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al nation,is a significant strategicaction on comprehensive realiz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foundation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new ball game;and it is also the inevitably choice to accommodating the international tidal

6、 current,encountering the national and the economic securityAt present,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al nation,we not only face th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he challengesWe should hold the opportunities,encounter the challenges,strive to find the essential way which suits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

7、on constmetion innovational nationTo struggle diligently to building our country theinnovational nation by 2020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Firstly,outline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al nationMainly elaboration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hich strong

8、ly relevant to innovational nation as well as theirrelationsSecondly,at present,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must face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al nationMainly elaborated the foundation we already have as well as the reality difficultiesThirdly,the essential countermeasures on constructing

9、Our innovational nationIn this part,the author mainly focus on humanist and in deference to the two big principles Meanwhile the author elaborating the essential way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the innovational nationwhich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II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Abstractpers

10、onnel training,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system safeguard,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SO on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n building 0111 innovational country which carries on theoretically combing with the summaryIn the COuntermeasures,the author emphafical

11、ly elaborated the foundation,main body and key on building OUIinnovational countryTrying hard to clear out the major problems or to say somewhat we should grasp mostlyTt is also the fresh idea ofthe articleThe form of the article is the main textappendix,took the world main innovation nationalconstr

12、uction Success experience as the supplement ofthe main text,which is one kind of change in the style ofthe article structuralBecause of limited knowledge level,and also lack ofgrasping plenty ofpractical data,in the writing process,the authour uses many literature material inspection and the actual

13、problem relative few,thus the feasibility and pointed also insufficientHow to unifies and instructs the actual problem well is the problem I should pay attention innext study and researchKey Words:innovational nati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111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 基垦建遮剑堑型国塞亘监鲍扭煎盐战逸盘筮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14、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力口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露甥勃 签字日期:才够7年垆月粥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15、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谭豫勃 签字日期:一年胗月材日 学位论文作者掣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邮编: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关于创新型国家及自主创新内涵的研究关于创新型国家的界定,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通过相关的创新投入和 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都将那些科技创新作为发 展的基本战略,以科技创新能力构成其竞争优势的国家定义为创新型国家。大多 数的正式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和理论文章,如李正风,张文霞的略论建设 创新型国家、盛垒等

16、的国外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等 都采用此观点。也有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来分析创新型国家的,如贾根良等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从定量角度对创新投入、科技贡献率、 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定性角度,主要强调“科技创新为发 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制度和组织的创新把国民经济推向从事高技术经济活动的国 家”。这些研究和阐述,对于我们研究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关于自主创新内涵的界定,学术界的研究比较丰富。前几年研究自主创新的 内涵,大多从技术角度或者企业角度入手,如万君康的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的关联与差异认为是指“通过本国自身的学习与R&D活动,探索技术

17、前沿,突 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张景安 的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认为“自主创新是技 术创新的高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现在人们逐渐 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如宋河发等的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 度研究认为“自主创新是是创新主体创造性活动而获得的主导性新产权,并获 得主要收益”。也有从自主创新的主体、如何自主、自主程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自 主创新(张于掂,张义梁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 我们深入认识创新型国家与自主创新提供了借鉴意义。2关于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已有基础和现

18、实困难的研究关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有利条件,研究资料相对不多。一般从新 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说明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必 要的基础。比如新华网的多项指标:我国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和能力,李 元元的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及启示,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指标从人才、投入、 科研体系等方面说明“我国创新能力指数已接近2 0(超过2 5即被认为是创新 型国家)”。这些论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关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困难和挑战,研究资料就要丰富得多。综合文献 资料,我们认为,这些文献大体从科研投入、科研实力(李正风,张文霞的略 论建设创新

19、型国家、刘振江的破解自主创新难题之策)、拔尖人才、关键技术 (杜辉,王海胜的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重大成果、专利发明、企业 自主创新力、科技体制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李元元的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 及启示)等方面指出了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3关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基本思路的研究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思路和策略,研究资料较多。分析众多的文献资料, 我们发现;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联系密切,研究者几乎都 强调了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在提到我国建 设创新型国家时,大多都强调要加大科研的投入,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方针,要注

20、重体制性保障和创新环境的构建。如盛垒的国外创新型国家的主 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江海燕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颜 晓峰的试论国家创新能力等。第三,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一定的共识,如建 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关注的重点很多。但是究竟什么最重要,或 者说哪几项最重要,相关论述还较少,这是本文写作中一个力求突破的地方。2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l章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概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刖吾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

21、共同选择。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抓 住了机遇,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发展, 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但是,对外经济依存度过高, 关键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经济发展主要靠投入拉动、资源能源问题日益 突出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已经开始制约发展的健康和持续。面 对发展的危机,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通过三个途径来解决:一是将传统高能耗制 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二是通过军事殖民和经济殖民从落后国家掠夺资源;三是 通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创造高附加值产业。对当前世界背景和我国具体国情 而言,发达国家的前两条路我们不能走,剩下路径只有一条依靠

22、科技进步和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 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 战略举措。这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 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 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

23、大复兴。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第1章刨新型国家的理论概述第1章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概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创新型国家呢?11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11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特征创新型国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基本战略,以科技 创新能力构成其竞争优势的国家。其具体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在发展动力上,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来推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比传统的以从事生产链最低端工作为主 的国家要高得多。主要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竞争优势,以此来发展自己的综

24、合竞争力。因此,在科研、教育、人才培养上有更大的投入。其二,在发展资源选择和对外依赖程度上,创新型国家与资源消耗型国家不 同。资源消耗型的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外资依赖型 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凭借自己廉价的土地 和劳动力,以及广大的人口构成的消费市场,通过招商引资金,搞所谓的“三来 一补”来发展经济。创新型国家主要依靠知识和技术来增加国民财富,对外技术 的依存度均在3096以下。其三,在战略设计和发展的特色上,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 不断实现、不断向目标逼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都开始重视科技进步, 创新型国家的标准也会越

25、来越高。一些国家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而一些创新 型国家也可能由于科技发展竞争力的下降达不到创新型国家的标准,退出创新型 国家的行列。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之路不是简单的模仿。中国建立的创新型国家必 然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而不是盲目的模仿和照搬他国模式。尽管目 前已经有一些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但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不同,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模式,以及创新型国家建立后的未来发展模式上也是完全不同 的,因为各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发展的基础是不同的,面对的国家环 境和国际地位也不同。因此模式可以借鉴但绝不可以照搬。从定量角度看,创新型国家大体具有这些基本特征: 其一,科技创新成为

26、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05以上。在国际技术贸易收支方面,高收入国家获4西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第l章创新犁国家的理论概述得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 其二,创新资金投入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目前的创新型国家,研究与发展(RD)资金投入占GDP总值的比重都在2以上。以2002年为例,日本和美国的R&D投入分别占其GDP的335和279,瑞典和芬兰也都超过了3。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在全球R&D投入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86。其三,具有很强的自我创新能力。目前的创新型国家,对引进技术的依存度均在30以下,创新能力指数超过2 5。其四,专

27、利数量大、质量高。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数(美国、欧洲和日 本授权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数量的绝大多数。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拥有的 发明专利总数占全世界的99,而仅占全球15人口的富国却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 的技术创新成果,科学成果在世界级科技出版物中占的比例高达87左右。112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刨 新是企业家将新发明引入生产体系,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以获得 潜在的超额利润为目的。事实上,熊彼特并没有对创新进行深入剖析,熊彼特的 创新概念包括各种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创新活动,有技术创新、市场创新, 也有管理和组织创

28、新,这些活动多数与技术有关,有的与技术无关。熊彼特去世 后,其主要追随者从不同角度将创新理论扩展为西方经济学的两个独立分支,一 是技术创新学派,二是组织创新学派;同时,他的创新概念也在不断地被推广和 引申。在当代中国,人们往往从广义地使用创新这一概念,即创新是指人的创造 性劳动及其价值的实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并没有区分某种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还是接受他人的创 新,不论谁创新,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就会增长。而我们用技术创新理论指导中 国的经济发展时,我们更关心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或者说从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 的中国角度,关注如何才能拥有我们自己的创新,而不是总是使用别

29、人意义上的 创新。因此,自主创新的概念就自然被提了出来,自主创新更强调的是创新的完 成者和创新成果拥有者的指向性。所谓自主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是 指创新主体独立自主产生创新想法、或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通过再创造、再开 发,并最终拥有自主产权的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Mathcn DThe Smart Organization:Creating Value Thtou曲s眦egic RDfMlthe United states of Amcric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1 o中国离”刨新型

30、国家”有多远?21世纪经济报道砌2006-0208。熊彼特约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65西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第1章创新犁国家的理论概述新。其内涵和特征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主创新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从创新成果的拥有性质上看,自主创新是创新者自己占有这些创新成果,而且这些成果往往体现在专利、商标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上。也就是说自 主创新者享有这个成果的知识产权。这是自主创新最核心的特性。产权是一个严 格的法律学概念,所谓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指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 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总和,产权是所有者对财产的四个权利的排它性独占权。 拥有某项创

31、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主体,就像拥有房子一样,拥有了这样一个财产, 只有他自己(即所谓的排他性)有这个权利来处置这个财产,不论从中获得多大的 收益,或遭遇到多大的损失都要由他自己承担。也正是由于知识产权可能要比 房地产有更大的增值性,才有那么多人争着获得这种产权、争着去交易这种产权。 目前自主知识产权又扩展到技术标准上,出现了所谓“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 化标准许可化”的创新模式。现代的成功企业是一批能够创造和制订标准, 让别人去追随、去遵循的世界级领先企业,是能成熟地对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 权战略进行商业化运作的行家。目前流行这样的说法: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 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

32、标准,就反映出拥有自主标准是自主 创新的重要内容。o第二,自主创新是可获超额利润,同时又具有高风险性的创新 从创新成果的收益上看,或从创新目的看,自主创新往往可以获得比其他跟进者更大的利润。正是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才会使投资者敢于投入,创新者敢于尝 试。以专利为例,自主创新者拥有了某项技术的专利后,在专利保护期内,它可 以独家享有这个技术,因此可以将这个新产品定出很高的价格,以获得高额利润。 同时可以以某种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把这种技术专利的使用权加以转让,可以采 取独占许证、排它许可证的形式转让给一家买主,也可以以普通许可证的方式转 让给多家买主。在高技术领域这种特征就更加明显。一些领域高技术的利

33、润比 传统产业高3050。有人统计,微软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为445,英特 尔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为438。第三,自主创新是具有连续性、系列性和扩张性的创新 从创新成果产生的相关性上看,由于自主创新或者原始刨新都集中于开发能力比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研究开发力量雄厚、资金雄厚、技术储备雄厚。为了 长期独霸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市场调研、开发战略等项目管理经验。正是 由于开发战略的指导,自主创新的连续性、系列化就表现得极为突出。这正是人。张平,马晓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456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第l章创新璋!国家的理论概述才、技术基础、创新成果和创新文化继承及一脉相传

34、的结果。 第四,自主创新是以自己为主而有独创性的创新 从创新活动的执行者角度看,自主创新强调创新主体以自己为主,从创新思想产生到研究和开发,主要靠自己。当然不排斥合作和部分借鉴他人的技术,但 必须保证由此创造的知识产权是属于自己的,可制约别人而不是受制于人。按照 我国推动自主创新活动的规划,自主创新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原始创新、集成创 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后两者都是在合作和借鉴他人技术基础上的再创造, 以获得优于原有技术的新技术。113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的关系建立创新型国家与自主创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两者互为手段,互为目 的、互为保障和前提。一方面,自主创新需要有国家创新体系的保障,比

35、如要有有利于创新的政策 法律、文化环境、科研教育基础、中介组织等等。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决定了自 主创新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型国家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自主创新又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促进剂。半个多世纪以来,世 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出现 了资源消耗型的国家、外资依赖型国家、自主创新型国家、廉价劳动力取胜的制 造业型国家等许多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国家的发展战略转变,是以具体经济增 长方式的确立和战略能力的提高为前提的,没有自主创新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提 高,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也必然是一句空话,因此自主创新又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 最基本前提条件

36、。1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121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增长目标的内在要求。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要求,意味着从改革开放直到2020年,我国必须保持连续40年7096以上的经济 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我国科技 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仍保持日前39096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 的目标,就要求投资率达到52o的超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投资率可7西南大学硕+学位论文 第l章创新犁国家的理论概述以保持近

37、年40o左右的高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达到600,即在目前 水平上提高200,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 经济增长目标。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我国人口众多,须要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庞 大劳动力的就业、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社会老龄化、公共卫生与健康等一系列重 大问题。其次,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可 开采量占世界平均值的110,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值的13,人均耕地资源占 世界平均值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世界平均值的58o。再则,生态环境脆弱, 面临着日益严峻和

38、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0i l3的大中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低于3级;酸雨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0O;全国7 大江河水系409的断面完全丧失水环境功能;近岸海域超四类海水水质占265。那么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时,所有的资源和能源将面临着严重短缺,甚至 威胁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科学技术 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可以开拓出新的生产力,开发出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实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这对于缓解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扩大生存空间和提高生存 质量,建设资源节约

39、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存尤为重要。所有这些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国经验 表明,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这些瓶颈约束 的根本途径。12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国际潮流,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在新的世纪,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保 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的世界潮流。在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许多新的问题。实践表明,在 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 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

40、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权。 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 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问传统的竞争优势已被自主创新优势所取代。要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4年综述【EBOLhtip:llwwwmcstdorgcnFCKedimruserimagesweb_tjfxb-20051101104517hun2005一11-018西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第1章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概述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41、的优越性,必须强化自主 创新意识,以自主创新为主题来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 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 并掌握核心技术,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然而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许多 领域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 发展的瓶颈。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 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汽车制造领域,2004年我国 汽车总产量为507万辆,在各项技术中90是“舶来品”,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技术仅占10:在医药研发领域,97的化学药品为仿制药

42、,医疗器械设备大 量依赖进口;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 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长期占据着。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凭着一纸技术合同,就拿走了我们的大部分利 润。我国出口DVD每台的价格是32美元,其中13美元是加工成本,18美元是支 付给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外企业,真正获得的利润是每台I美元。这样一种表面繁 荣而实际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在我国并不是少数。工人们说:“人家动脑我卖力, 人家赚钱咱出汗”,“不自主创新,就会被别人卡住脖子;不自主创新,科教兴国 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可见在经济发展或者是在招商引资中,我们如果不去关心是 否得到

43、了核心技术,是否在合作过程中培育了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发展思路, 到头来还是受制于人,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而实践又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 不来的,自主创新虽然最初成本较高,但却避免了引进技术时要支付的高昂代价, 避免了投产后需将绝大部分利润让给对方。从长远看,我们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我们只有通过提高研发投人和自主创新,走创新型 国家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掌握自身的发展命运。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改革开放近30年来, 我国虽然创造了经济持续保 持在9以上增长速度的奇迹,但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国

44、外技术和生产要素驱 动。随着经济转型期到来,这种增长方式愈来愈显示出自主创新不足的弱势。这 在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广东发展到今天,据2005年统计, 国 内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大关,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多;财政总收入4432亿 元,占全国l7,应该说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但一些深层次矛 盾和问题凸显。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已不复存在, 多年 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广9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2章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l临的机遇和挑战东的产业结构已得到很大调整,高新产业产值占全国第一位,但大部分产业处

45、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控制在国外企业手里,利润空间小。实 践证明,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整个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从满足于技术引进的短平 快、拼资源、拼劳力和资本依赖的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创新驱动型 发展模式转变。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丧失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切实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已 经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 势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努

46、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是一 个民族在生成、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民族生存哲学,是一个民族得以 存在和延续的灵魂,亦称民族意识。当今世界,无论任何国家,都注重培养和提 倡本国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 对自己的民族、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对国货的 热爱,这一点从韩国人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对国货的执著可谓“狭隘”,韩国 民众包括那些有能力消费进口车的富裕而有影响力的民众,都执著于国货。韩

47、国 人也正因为这种“狭隘”,其自主创新之路才走得那样坚定。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 族的凝聚能力,这种民众对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积累了强大的推动力。反过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国家 的巨大发展进步,又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第2章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当前世界背景和中国国情下,我们究竟有什么机遇和基 础?我们又有什么现实困难和不利条件呢?这是需要我们首先回答的问题。2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和基础通常把那种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和科学实践中能够有所观察、有所创造的有 利的偶然机会或意外现象称为机遇。机遇是时间或空

48、间上的关键点,抓住了这样 的“点”,就能够加速事物的发展,没有抓住,就会原地踏步或者落后。机遇至少 有二方面的内涵:一是关键的时机;二是有抓住这个时机的能力。因为有机遇没 能力,机遇也就很难成为机遇,而有能力没机遇至少还能够生存,只要能够稍微 委屈一下自己。也就是说,有能力就能够遇到并且把握的机遇更多。10两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第2章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犁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11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第一,从国际环境看,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的世界潮流。2l世 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 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

49、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 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己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为了在竞争中赢得 主动,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 促进社会进步的共同选择和追求目标。美国政府把保持美国在科学知识最前沿领 先地位作为国家战略目标;英国政府提出必须确保科学基础的优异和强大,并把 创新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快经济增长的核心;日本政府相继提出了“科技创新 立国”和“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韩国政府提出必须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 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为国家发展探索新的道路。第二,从国内环境看,我国

50、正处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 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2006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大 会的召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未来大科学技术发展 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当前和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都 处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过去那种粗 放型的增长模式,改变靠增加投资、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需要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来。21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有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经

51、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已经为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目前我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有172类产品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05年我国GDP约合225万亿美元,在世界GDP 总量44万亿美元中占5,居世界第四位。从发展潜力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 个有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国之一,并已呈现出创新型国 家

52、发展初期的规律性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丰富的智力资源是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 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目前己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2章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犁国家面l临的机遇和挑战总数达105力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已实现跨越 式发展,还将不断培养出新的科技创新人才。并且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和重视教育的民族传统,更 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为我国未来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第二,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

53、学研相结 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正在不断推进,相当一部分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已形成研 究与开发投入和承担创新风险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环境逐步改善。企业的发展规 模和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成功企业, 像华为、奇瑞、海信、中兴、赛百诺等,他们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坚持在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打造自主品 牌,跻身世界,占领市场。第三,全社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家、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所 需要的资金基础日益雄厚。2000年我国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

54、首次达到GDP的1,其后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并且企业投入大幅度上升,达到R&D投入总额的60以上。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后,其科技投入 将会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期,即进入科技起飞阶段。2 0 0 4年达到1 8 4 3亿 元,2005年已超过2300亿元,占当年GDP的13,居世界较前列,而且这种增 长势头还会保持下去。第四,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大 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在一些重要领域,如生物、纳米、航天等,我国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 行列。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虽然2005

55、年我国人均G D P刚刚突破1700美元, 但科技创新的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 D P五六千美元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 创新能力指数已接近2 0(超过2 5即被认为是创新型国家),居发展中国家前 列。第五,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 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 来,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并拥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三大战略日益深入人心。充分认识和利用以上 综合优势,将大大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鼓舞我们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多项指标:我国具备建设创新砸国家基础和能力 EB

56、OLnewsxinhuanetcomst2006-0110content_4032968htm,2006-011012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2章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犁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看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 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 距。2006年1月8日,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 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对“新华视点”记者谈到,当前我们建设创新型 国家至少面临九大挑战o。挑战一:15目标迄今未实现,科技投入难以大幅增长。我国历史上科技

57、投入占G D P的比重最高是1 9 6 0年的23 2,以后逐年下降,到l 99 8年为06 9,2 O 0 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 0 0 4年为12 3,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 挑战二: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不少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 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 资产投资4 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 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 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会 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挑战三:自主产品“叫好不叫座”,政策很难营造一片天空。“国外的再贵也 要用,国产的再好也不用”,许多

58、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步履艰难。自主产 品缺乏政策环境支持,成为阻碍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大问题。挑战四: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承担创新重任。虽然我国人才总体规 模已近6千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 科学家更是风毛麟角。在1 5 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 5 6 6个主要 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 6,其中在一级科学 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1。挑战五: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创新指标难以成为科研指挥棒。长期以来, 许多单位以论文数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花 大量时间

59、跑课题、要经费、写总结。论文质量却无法让人乐观:1 9 9 3年至20 0 3年,世界各学科领域按照作者统计的s c 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被引用次数,前2 0名没有中国学者,前l 0 0名仅有2人。 挑战六:浮躁之风挥之不去,创新文化难觅一方净土。目前,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较为严重,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官本位”等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科研成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传统教育体制和方。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EBOLhtlp:newsxinhuan“compolitics2006-0I08content_4024845hun,2006-01-0813两南大学硕十学

60、位论文 第2章当前我国建设创新犁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法也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挑战七: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不易成为创新主体。国内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 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2 0 0 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 经费支出3 9 7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6 1亿元,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 平。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挑战八:资源分散重复、忽视绩效,创新精神很难觅得培育空间。目前,我 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然存在着薄弱和分散等突出问题,

61、成为科技、经济发展中 的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 5,而发达国家则 达到1 7 0到2 0 0。挑战九: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瓶颈,关键技术不能提供支撑。资源环境瓶颈需 要科技攻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科技的贡献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 一系列战略需求,科技能否提供坚实支撑?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应怎样有所为有 所不为?新的“两弹一星”离我们有多远?上面这些挑战,归结起来,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技投入不足,拔尖人才比较匮乏,重大创新成果甚少。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例1995-2000年在O6一1之间,2003年达到1。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123和13,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仍有差距,更是远低 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2965的水平。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其制造业经 济总量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O3。我国4000多家重点企业中, 技术开发费占销售输入的比例在1以下的占75,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是5一10。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 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投入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 重只有O71。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 国际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