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红层泥岩路基施工工法

收藏

编号:2152909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82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6-02
20
积分
关 键 词:
施工管理 施工 管理 水泥 碎石 处治 泥岩 路基
资源描述:
目 录 1 前言1 2 工法特点2 3 适用范围3 4 工艺原理3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 6 材料与设备15 7 质量控制16 8 安全措施19 9 环保措施20 10 效益分析20 11 应用实例23 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红层泥岩路基施工工法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路基沉降病害逐步显现,路基沉降作为路基病害的主要部分,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对沉降过程进行预测将是防止路基沉降病害出现的关键环节.路基沉陷病害的出现、发育在影响道路通行安全的同时严重制约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路基、路面病害发展的导火索和突破口。甘肃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类型多,对公路工程危害严重。各地区灾害类型差异明显,陇东地区以滑坡为主,陇中、天水地区以滑坡和泥流为主,陇南地区以崩塌和滑坡为主,河西地区以崩塌为主,兰州地区以泥石流为主。新近系红层地区滑坡尤为突出,以静宁盆地、张家川盆地和临夏盆地为代表的黄土高原黄土梁峁区滑坡具有密度大、易滑动特点;以渭河流域(渭源盆地)和洮河流域(临洮盆地)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山地区滑坡具有形态多样、规模巨大的特征;以徽成盆地为代表的红层第三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区滑坡具有隐蔽性。研究红层泥岩地区路基沉降机理、观测不同路基维修加固方案在该地区的使用效果对我省公路、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联合相关科研单位,依托G6京藏高速公路兰海段维修工程,K1611+636-SK1625+000段于2001年开工建设,当时为解决土方的填筑材料,解决办法为路基边缘两侧填筑一米宽的黄土包边,里面填筑红色泥岩,其具有透水性差,遇水软化的特点,在积水和排水不畅的情况下,下伏层含水量偏大或饱和,呈现塑状,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是造成兰海高速公路沉陷的主要原因。因此分析红层泥岩的物理特性,红层泥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合室内试验分析水、温度及可溶盐对其工程特性的影响,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红层泥岩路基的沉降变形量,分析其变形规律和沉降机理,为红层泥岩路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利用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红层泥岩路基的最佳桩径和桩间距,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体进行验证.并就该技术进行总结,形成课题,该课题2017年11月荣获甘肃省第十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应用该项技术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可有效延长路基使用寿命,经总结提炼,形成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2。1非开挖 干拌水泥碎石桩(CGMT桩)是一项新的公路路基非开挖快速加固技术,在需要加固的路段,按照设计图纸的桩号,排距及桩距进行桩位测放后,采用钻孔机路面上按照设计桩径进行干钻成孔,再将一定数量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制的干拌水泥碎石填料分层回填入孔内,从而形成干拌水泥碎石桩,达到非开挖的目的。 2.2对交通干扰小 由于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属于常规设备、体积小、机动性强、施工工艺也简单易行,且施工时占用场地小、速度快、可以实现边通车,边施工,因此对道路的交通干扰小。 2。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干拌水泥碎石桩处理技术由于施工简便,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的换填处理方案所产生的废料较少,对环境的保护有较好的作用,符合现代交通绿色施工的主旨。 2.4加固效果好 干拌水泥碎石桩成孔后,在桩孔内分层投料,分层夯实及夯扩挤密,使桩体材料侧向挤压地基土,甚至挤入地基土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当加固深度范围内不同深度地层的软硬有变化时,可使同一根桩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桩径。由于该工法侧向冲击挤压力较大,可使土层中的软弱地段产生较大的水平向挤密,从而达到桩身在竖向上呈不等径串珠状,使得桩体和桩间土镶嵌挤密在一起,除更能充分发挥和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外,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强度。 一方面干拌水泥碎石桩由于在夯扩过程中使桩周土得到挤密和改善,提高了原路基土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桩长的发挥桩侧摩阻力桩身和桩周土在一定路基深度范围内形成复合地基,并可以全从而大大提高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2.5施工速度快 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工艺包括开孔、取土、回填、封口等几个工序,可采用同一台机器一次性完成,对病害点可进行同步处理。循环周期短,施工速度快。 3 适用范围 适应于出现路基沉降、混凝土侵蚀、路堑滑塌、路基翻浆冒泥等严重病害的红层泥岩地区的公路路基维修加固施工. 4 工艺原理 干拌水泥碎石桩(CGMT桩)技术是在碎石桩、CFG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公路路基非开挖快速加固技术。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路基路面整体结构,在需要加固的路段,按照施工段落,排距及桩距进行桩位测放后,采用钻孔机在路面上按照计算桩径进行干钻成孔,再将一定数量按照试验获得的配合比拌制的干拌水泥碎石填料分层回填入孔内,而后用重锤将回填料进行夯扩使之致密,依此类推直至距原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底部,原路面顶采用20cm沥青混凝土AC—20封闭孔口。与原路基土相比,承载力显著提高,使土的结构强度得以恢复和提高,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观测结果 现场数据采集方案 试验数据采集 旋挖机就位 施工放样 现场复核 桩位测放 路面结构层开孔 长螺旋钻孔、成孔 成孔检测 回填料拌和 原材料检测 配合比设计 干拌料夯填 沉降观测 桩头修补 质量检测 图5。1 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操作要点 5。2。1施工放样及钻孔布点 (1)现场复核:施工前应对施工设计进行现场复核,包括病害的位置、尺寸、工程量。根据病害分布情况及路基变形严重程度,处理范围纵向宜向两端延伸5-10m,横向按整车道宽度处理。 (2)桩位测放:在需要加固的路段,严格按照设计的桩号、排距及桩距进行桩位测放,钻孔间距按设计长度的等边三角形布置,钻孔直径采用40CM,成桩直径55CM,钻孔间间距按中心距1。5m等边三角形布设,在路面上用红油漆标注钻孔位置,并在长度方向按排数进行编号,按编号对成桩进行测量桩长等数据,可以做到不混淆,不漏桩,一目了然的效果.根据设计图纸的桩号,要根据现场实际沉陷位置进行调查,与实际桩号不符时可予以调整,尤其在桥涵两侧,施工段落确定一定要谨慎,防止钻孔离桥涵墙身太近,在夯锤击打作业时,对墙身施加外力引起横向位移,损坏桥涵的结构。 图5。2。1.1桩位测放 图5.2.1.2桩位布点 5.2。2旋挖机就位 钻机就位在确定所要打的桩位准确后移动钻机就位,调整钻机,使钻头与桩位中心对齐. 图5.2.2.1旋挖机就位 5.2。3路面结构层开孔 在原路面顶面开始钻孔,旋挖钻机钻孔孔径按照设计孔径确定,开孔深度按照施工路段的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 图5。2。3.1 开孔 图5。2。3.1 间隔错位开孔 5.2。4长螺旋钻孔及成孔 (1)成孔孔径及深度确定:成孔根据钻孔设备确定钻孔孔径,成孔深度不小于设计桩长,桩端深入原地面以下深度H需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桩长扣除路面结构层和路床厚度.钻孔作业分旋挖钻开孔、螺旋钻机钻孔,旋挖钻开孔即挖除路面结构层坚硬部分,接着由螺旋钻机钻孔成孔;旋挖钻开孔钻头直径为55㎝,穿透路面结构层一般为70-90厘米之间,螺旋钻机就位后,要考虑工序和半成品保护,一般采用到倒退法施工,钻机就位后进行钻孔,做好原始记录,由于进度较快,随时检查钻杆垂直度和孔位偏差,对出渣土质跟踪检查,与设计地质资料对比,无差异钻至设计深度,若有变化随时通知相关人员至现场商量对策,并在钻孔原始记录中详细记录, (2)成孔垂直度应控制在1。5%以内,桩端深度一般不小于原地面以下6m,进入中风化泥岩不小于2m。 图5。2。4.1 长螺旋钻孔 5.2。4.2 螺旋钻机钻出的红层泥岩 5。2.5成孔检测 成孔质量检测的项目,检测方法及允许偏差见表5.2.5。1: 成孔质量检测表表5。2。5。1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允许误差 桩孔平面位置 用钢尺量 中心偏差不小于桩距设计的5% 桩孔直径 用钢尺量 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 桩孔垂直度 用经纬仪测桩管 5% 桩孔深度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钻深 成孔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 备注:成孔完成经自检合格后,盖好孔口,以免雨水流入或渣土掉入。 图5。2。6。1 成孔检测 图5。2.6.2 成孔防护 5.2。6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检测:按相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检测,确保进场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合成级配选择: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合成级配范围参考表5.2。6.1的规定.建议合成级配宜选用级配范围的中值。 CGMT用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密级配)表5。2。6.1 筛孔尺(mm) 通过下列方孔筛的质量百分数(%) 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级配范围 100 85-100 60—85 35—58 25—38 15—28 0—5 0-5 5。2.7回填材料拌和 (1)拌合机标定:正式开工前应对拌和设备进行调试和标定,确定生产参数。 (2)拌和:混合料采用不小于小时产量300吨的稳定土拌和站进行生产。拌缸长度不小于3m;进料斗应不少于4个,其中2个料斗内底端应配有小螺旋布料器,料斗间加设高度不小于1m 的隔板以防窜料;配置不少于1个容量80t水泥罐,罐仓内应配有防水泥起拱停流的装置;料斗、罐仓应装配称量精度达到±0.5%的电子动态计量器。拌和实际产量应不超过额定产量的50%,拌和设备应配有电子称重计量拌和操作系统, 能实时监测各个料仓(罐仓)的计量和生产量。 图5。2。7.1 稳定土拌合站 图5。2。7.2 计量拌和操作系统 5.2。8干拌料夯填 (1) 干拌料回填:拌和到现场的回填料应随拌随用,应在2h内用于回填,否则应废弃。桩身夯填前,先打夯底10遍,然后用特制高250cm,直径为钻孔直径的量具量料(或者按照级配计算所得的回填料数量)进行回填。 (2) 夯击:根据设计取得的单体夯击能,夯击次数不少于设计的夯击次数以上致其密实,依此类推直至距原路面结构层厚度的顶部。一般夯击采用3000kg重锤击实,锤距为5m,每虚填25cm击实7次,桩体压实系数≮97%,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0。93。夯距的测量:为了更直观的确定锤击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的5m以上,在回填夯击施工时在提锤的钢丝绳上绑缚了或者涂抹了一根红色标记,用于测量夯距. 以前后两次沉降量不超过5mm为最佳夯击次数。 图5。2。8.1 回填夯击落锤(5米标记线) 图5。2。8。2回填夯击提升(5米标记线) 5.2。9 桩头修补 (1)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完毕后,由于干拌水泥碎石桩桩体间水泥要与桩间土体水进行水凝性固结而形成强度,需要一定时间的桩体成型期,通车前,为防止水泥结块在行车的碾压下破碎,车轮挤压碎石颗粒飞溅对行车造成伤害,利用人工将桩顶的干拌水泥料挖除,深度为25㎝,路面结构层部分含水量较小,可采用人工补水加速桩体成型,待水泥凝结后,回填材料采用AC—20沥青混凝土,用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平整,待摊铺沥青温度小于50℃时开放交通. (2)桩头修补时顶面宜高于路面3-5mm。 图5.2.9。1 桩头修补 5。2.10质量检测 CGMT 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2.10。1的规定. CGMT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质量检验标准表5。2.10.1 项目 单位 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外观 -- 封孔均匀,无松动 全检 目测 弯沉 mm 满足设计要求 每处/20m FWD 5。2.11沉降观测 鉴于红层泥岩路基沉陷维修处治的复杂性,重点就红层泥岩的路基沉降机理、干拌水泥碎石桩对路基沉陷病害的处治方案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干拌水泥碎石桩在红层泥岩路基中的沉陷处治效果进行跟踪观测,代表路段观测方案如下. (1)现场数据采集方案 现场数据采集及试验方案包括现场湿度传感器、单点沉降计及数据采集方案。安装单点沉降计10个、湿度传感器16个,数据采集系统1套。以2016年京藏高速兰海段养护维修工程XK1615+898-XK1615+988段进行布设为例。 图5.2.11.1 传感器测试 图5。2.11。2 传感器布设 图5.2.11。3 单点沉降计试验方案 图5。2.11。4 湿度传感器试验方案 图5.2。11。5 传感器布设平面图 (2)试验数据采集 通过汇集整理安装后各个传感器在不同时间段内收集的数据信息: 日期3。24—4.25沉降观测结果表5。2。11.1 传感器 对应监测时间的沉降量(mm) 3-24 3-26 3—28 3—30 4-1 4—5 4—6 4-11 4—13 4—15 4-17 4-19 4—21 4-23 4-25 1# 0 0 0。3 0.7 0.9 1.3 1。4 1。4 1.4 1.5 1。8 2 2.2 2。3 2。7 2# 0 0.3 0.6 1。1 1.2 1。6 1。7 1。8 1.7 1.8 2 2。2 2。4 2。5 2。8 3# 0 0。5 0.6 1。3 1。5 1。9 2.1 2。3 2。2 2.3 2。6 2.8 3 3 3。3 4# 0 0 0.3 0.9 2。1 2。2 2.3 2.2 2。2 2。3 2.4 2.5 2.6 2.6 2.8 6# 0 0 0.5 1。5 1。5 1。8 2。1 2 2 2。1 2。4 2.7 2.8 2.9 3.4 7# 0 0 0。4 1。1 1。4 1。9 2。2 2.1 2.1 2。3 2.6 2.9 3 3 3。6 8# 0 0。1 0。2 0。5 0.7 0。9 1 1 0。9 1 1。1 1.2 1.3 1。4 1。5 9# 0 1.1 1.8 2。1 2。3 2。7 2.9 3 2。9 3 3。3 3.5 3.7 3.8 4。1 10# 0 2 2.8 3.3 3。5 3。9 4.1 4。1 4。1 4.2 4。4 4.5 4。6 4。6 4.9 图5。2.11。6 日期3.24-4。25各传感器监测结果折线图 日期5.3-5。29沉降观测结果表5.2。11.2 传感器 对应监测时间的沉降量(mm) 5-03 5-08 5-15 5—22 5—29 1# 3。8 3。7 4。4 5.4 5。9 2# 3。9 3。7 4。5 5.3 5。8 3# 4.3 4.3 5。0 6.0 6.6 4# 2。2 2。3 2。7 3。2 3。6 6# 4。7 4。5 5.3 6。5 7.0 7# 5。6 5.3 6。0 7。0 7.5 8# 2.1 2.1 2.5 3.1 3.5 9# 5。2 5.3 6.1 7。1 7。7 10# 5。4 5。4 6.0 7。2 7.6 图5.2.11.7 日期5。3—5.29各传感器监测结果折线图 (3)沉降观测结果 ①监测路段内共设置9个单点沉降计用以观测工程施工后的路基竖向变形状况;监测路段位于K1615+898-K1616+988段,传感器沿路线走向和垂直路线两个方向布设,布设长度为90m; ②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可以看出施工后6—7天内所有监测点均出现1-3mm的集中沉降,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趋于稳定; ③通车近70天,干拌碎石桩施工路段出现5。3-10。1mm不等的沉降量; ④沉降值最大的7#点的最大沉降为10。1mm;沉降值最小的8#点即为紧急停车带,最大沉降量为5。3mm; ⑤道路纵向方向共6个监测点,通车近90天的沉降平均值为9.1mm;横向4个监测点,平均值为7。45mm。 6 材料与设备 6。1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表 表6.1。1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规格 用途 1 普通硅酸盐水泥 32。5 拌和回填混合料 2 粗、细集料 拌和回填混合料 6。2机具设备 所需机具设备见表6.2。1。 机具设备表 表6。2。1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用途 1 旋挖钻机 4 路面开坑 2 长螺旋钻机 8 钻孔成孔 3 打夯机 6 成孔夯填 4 稳定土拌和站 1 回填料拌和 5 自卸车 10 混合料运输 6 双钢轮压路机 1 桩头修补初压 7 胶轮压路机 1 桩头修补复压 8 水车 4 养生用水 9 装载机 4 现场清理废旧料 10 排污泵、清水泵 4 排水 11 起重机 3 安装钻机附件 7 质量控制 7。1 执行的质量标准与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7.2 质量控制措施 7.2。1原材料 (1)水泥质量技术要求见表7.2。1。1。 水泥技术指标要求 表7。2。1。1 检测项目 标准值 细度 ≤10% 凝结时间 初凝<180 终凝360-600min 胶砂强度 抗折强度 3d ≥2.5 28d ≥5。5 抗压强度 3d ≥10 28d ≥32.5 (2) 粗集料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1.2、7.2。1。3的要求. 粗集料技术要求 表7.2.1。2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压碎值 % ≤30 T 0316 洛杉矶磨耗 % ≤35 T 0317 表观相对密度 - ≥2。45 T 0304 吸水率 % ≤3.0 T 0304 针片状含量(混合料) % ≤20 T 0312 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 % ≤1。0 T 0310 软石含量 % ≤5 T 0320 坚固性 % ≤12 T 0314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规定执行. 粗集料规格 表7。2。1。3 规格名称 公称粒径/mm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数(%)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6 S8 10-25 100 90—100 50—65 30—45 15-30 0-10 S9 10-20 100 90-100 55—70 25-40 0-15 S10 10-15 100 90—100 0-15 S12 5—10 100 90—100 0—15 S14 3—5 100 90-100 0-15 (4)细集料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1。4、7。2。1。5的要求。 细集料技术要求 表7.2.1。4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 ≥2.45 T 0328 坚固性(>0。3mm部分) % ≤12 T 0340 含泥量 % ≤5 T 0333 砂当量 % ≥60 T 0334 亚甲蓝值 g/kg ≤2.5 T 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 T 0345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规定执行。 细集料规格 表7.2.1。5 规格名称 公称粒径/mm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数(%)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6 0-3 100 80-100 50—80 0-5 0—5 0-5 0—5 S15 0-5 100 80—90 55-65 0—5 0-5 0—5 0—5 0—5 7.2。2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 CGMT 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过程中应按批检测水泥、石料、砂材料的质量,水泥、石料、砂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和频率应符合下表7.2.2.1中的规定. (2)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检测的内容、频率、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7.2.2.2中的规定. 原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7。2。2.1 原材料 检测项目 检查频率 要求值 水泥 凝结时间(终凝) 每批料1次或更换生产厂家时 满足关于材料的技术规定要求 抗压强度(28d) 氧化镁 三氧化硫 剂量 随时 石料 级配 随时 含泥量 每批料1次或更换生产厂家时 针片状含量 压碎值 含水量 坚固性 施工中质量检查标准及允许偏差 表7.2.2.2 项次 项目 单位 允许偏差 检测频率 1 桩距 mm ±15 抽查20% 2 桩长 mm 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20% 3 桩径 mm 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20% 8 安全措施 8.1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8。2 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等,确保作业标准化、规范化。 8.3每个施工段落都设有专职交通指挥员,身着浅绿色反光背心,并配备对讲机,安全指挥袖标、哨子、指挥旗,专门对该现场的人员机械进行指挥和提醒,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 8.4设备的安装与拆卸要有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高空坠落,设备机具伤害事故。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良好,设备安装检查完毕后,方可作业,并配备消防设备. 8。5 对刚完成的钻孔桩在清理废土时,为防止钻出的土掉入孔内,用带有横向支担φ37cm的PVC管插入土堆孔内,进行遮挡,然后用人工清理废土,用装载机装到自卸汽车上,同时对已清理完废土的成孔桩周围用小扫帚清扫干净,为防止人员失足掉入孔口,引起伤害,在未回填时制作出80cm*80cm的高密板进行覆盖,要求所有机械车辆过往时要注意成孔落土,即可解决现场安全隐患和废渣落孔的现象。 8.6防火、防爆、防洪、防风、防沙尘暴、防雷电等设施与措施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8。7 交通运输车辆严格按照规定线路行走,在临时便道,材料上下路口和每一施工段设置明显标志和专人值班。未完成施工段落夜间在迎车辆行驶方向设置频闪警示灯。 8。8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布设作业区和设立安全标志标牌. 9 环保措施 9。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交通运输部和甘肃省对公路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9.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降低由于施工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污染.禁止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和排放有毒气体;主要运料便道采取洒水防尘,车辆交叉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车辆运料时必须加盖蓬布,不得将材料散落在公路上;散装水泥装卸时尽量避开大风天气。 9.3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一律在固定点存放.禁止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入非施工区,以减少对当地生态的破坏.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运料车辆采取覆盖措施确保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9.4设置足够数量的施工垃圾回收装置,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 9。5要求车辆卸料时速度一定要缓慢,并及时清理回填剩余的混合料和废土,对污染的路面及时用封闭式清扫车配合水车进行清洗,做到“勤打扫、勤洒水、常保持”的施工常态化,避免施工引起扬尘. 10 效益分析 10.1经济效益 该技术成本费用与传统路基换填施工技术相比,主要节省了以下费用: (1) 材料费:水泥费用、拌和及养生用水费用; (2) 人工费; (3) 机械费: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机械使用费. 以2016甘肃省人、材机价格为参数,以沉陷路基长度100m,填高7m的段落为例计算本工法与传统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方案一:干拌水泥碎石桩处理 在选定的施工对象下需要桩处理503根,平均桩长7m,合计长3521m,其产生的相关费用如下表: 干拌水泥碎石桩费用明细表(元)表10.1.1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 其它工程费 间接费 税金 合计 干拌碎石桩 m 3521 100943 128072 151160 45448 50503 52374 528500 碎石φ40cm 10m 352.1 100678 119739 150147 44731 50160 51200 516655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拌合 1000m3 0.012 20 8333 728 633 246 1096 11056 人工摊铺 1000m3 0.012 245 / 110 60 93 56 564 混合料运输 1000m3 0.012 / / 175 24 4 22 225 从上表可以看出,干拌水泥碎石桩的合计费用为52。85万元。 方案二:换填处理 在选定的施工对象下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为5m,下部3m为砂砾土处理,上部2m为天然砂砾处理,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为: 换填处理费用明细表(元)表10。1。2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 其它工程费 间接费 税金 合计 换填 m3 7550 8309 768874 52866 52766 35300 100993 1019108 2。0m3挖掘机挖桩土方 1000m3 7。550 1833 13294 2422 1298 2073 20920 15t内自卸车运土1km 1000m3 7。550 30120 4117 685 3841 38763 软基砂砾垫层 1000m3 2.750 2359 342557 2675 20283 14595 42072 424541 软基砂砾垫层 1000m3 4.800 4117 426317 4668 25656 18674 52738 532170 6000L洒水车洒水1km 1000m3 0。240 2109 288 48 269 2714 从上表可以看出,换填处理的合计费用为101。91万元.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每100m路基处理路段干拌水泥碎石桩的合计费用为52.85万元,换填处理的合计费用为101.91万元。每100m处理路段节约资金49。06万元,节约成本达48.1%。 由于干拌水泥碎石桩具有非开挖、对交通干扰小、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加之良好的经济性。兰州公路管理局在2016年将干拌水泥碎石桩技术应用到京藏高速兰海段的路基处理中,共通过干拌碎石桩处理路基1720m(单幅),节约了大量的养护维修资金,自2016年干拌水泥碎石桩技术初步应用到路基沉陷处治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兰州公路管理局先后在G30连霍高速古永段、G6京藏高速兰海段(一期)、G6京藏高速兰海段(二期)等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得到了初步推广和应用,总应用里程合计达4。2公里,共节约资金2060万。 10。2社会效益 由于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属于常规设备、体积小、机动性强、施工工艺也简单易行,且施工时占用场地小、速度快、可以实现边通车,边施工,因此对道路的交通干扰小. 干拌水泥碎石桩处理技术由于施工简便,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的换填处理方案所产生的废料较少,对环境的保护有较好的作用,符合现代交通绿色施工的主旨。 11 应用实例 11.1高速公路路面技术改造工程合同段 11.1。1工程地点 甘肃省 11。1.2工程概况 该合同段路线全长19.172km.主要工程量有干拌水泥碎石桩141118m,厚25mm超薄磨耗层(Novachip)461853.05㎡,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461853。05㎡,厚110mm沥青稳定碎石(ATB-25)30318。2㎡,厚150mm沥青稳定碎石(ATB-25)24874。6㎡,厚90mm沥青稳定碎石(ATB—25)20855㎡,改性AC—20C沥青混凝土路面70587.6㎡. 11。1.3开竣工日期:2016年4月15日开工,2016年8月30日完工 11.1。4 工程造价:12000万元 11.2 G6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G2合同段 11.1.1工程地点 甘肃省 11。1。2工程概况 该合同段路线单幅长26.464km。主要工程量有干拌水泥碎石桩177457m,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3700㎡,4cm厚高性能改性沥青混凝土Sup-13上面层125980m2,5cm厚高性能改性沥青混凝土Sup—13上面层24145m2,6cm厂拌热再生AC—20中面层125980m2,热熔橡胶沥青碎石封层13608。8m2。 11.1。3开竣工日期:2016年8月15日开工,2017年6月31日完工 11.1。4 工程造价:7130万元 11.3 连霍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Y合同段 11.2.1工程地点 甘肃省 11。2.2工程概况 该合同段路线全长64。569km。主要工程量有干拌水泥碎石桩15059m,高压旋喷桩3822m,路面铣刨73878。3m2,11cm厚改性沥青碎石 ATB-25下面层55260.8m2,5cm厚高性能改性沥青混凝土Sup—13上面层70632m2,热熔橡胶沥青碎石封层52220m2。 11。2。3开竣工日期:2017年5月5日开工,2017年10月4日完工 11。2。4 工程造价:1900万元 11.4应用效果 采用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红层泥岩路基施工工法,提高了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减少了红层泥岩对路基的破坏作用,延缓了路基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显著提高了公路路基和路面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材料用量,节省了养护维修资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施工管理】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红层泥岩路基施工工法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52909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