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诗宋词PPT课件

收藏

编号:21379610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9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5-27
10
积分
关 键 词:
最新 唐诗宋词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唐诗宋词一、绪论1、唐诗发展概述:、唐诗发展概述:唐诗分期以唐诗分期以“四分法四分法”影响最大,即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影响最大,即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的诗坛呈现出不同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的诗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的特点。1)初唐)初唐:又可细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又可细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A、前期:宫体诗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前期:宫体诗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上官体”。B、中期:出现、中期:出现“四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反对们不仅在理论上反对“上官体上官体”,提倡具有,提倡具有“骨气骨气”的刚健之诗,的刚健之诗,而且在创作上始见壮大之势。使诗歌创作而且在创作上始见壮大之势。使诗歌创作“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走向江山与塞漠。由台阁走向江山与塞漠。”C、后期:先是陈子昂在理论上提倡、后期:先是陈子昂在理论上提倡“兴寄兴寄”与与“风骨风骨”(修竹(修竹篇序),在创作上也将昂扬壮大的情思与优美的声律词采相篇序),在创作上也将昂扬壮大的情思与优美的声律词采相结合。结合。38首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一扫宫体余风。首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一扫宫体余风。一、绪论现出不同的特征。柳宗元过于执着,对那场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现出不同的特征。柳宗元过于执着,对那场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最后抑郁而终,使其诗文创作充满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最后抑郁而终,使其诗文创作充满压抑与苦闷,染上一层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而刘禹锡则乐观、压抑与苦闷,染上一层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而刘禹锡则乐观、坚毅,能直面苦难,超越苦难。因此,其诗充满蓬勃向上的生坚毅,能直面苦难,超越苦难。因此,其诗充满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尤其是其咏史怀古诗,那种对历史和人生深刻思索,命活力。尤其是其咏史怀古诗,那种对历史和人生深刻思索,睿智而又隽永。此外,其诗受民歌影响,以竹枝词吟咏风睿智而又隽永。此外,其诗受民歌影响,以竹枝词吟咏风俗,获得巨大的成功。俗,获得巨大的成功。4)晚唐:)晚唐:王唐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使诗风再次转变。当时的士人王唐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使诗风再次转变。当时的士人无论对王朝还是对自身的前途都不抱太大的希望,这种抑郁悲无论对王朝还是对自身的前途都不抱太大的希望,这种抑郁悲凉的情怀很早就在咏史诗中体现出来。凉的情怀很早就在咏史诗中体现出来。A、咏史诗:以杜牧、李商隐为代表,他们都以诗人的慧心和、咏史诗:以杜牧、李商隐为代表,他们都以诗人的慧心和敏锐,从一点生发,逼出无情的历史逻辑。李诗往往把历史教敏锐,从一点生发,逼出无情的历史逻辑。李诗往往把历史教训凝结在一个细节、一副图景之中;而杜诗则以政治家、军事训凝结在一个细节、一副图景之中;而杜诗则以政治家、军事家的眼光,直接站出来进行议论褒贬。家的眼光,直接站出来进行议论褒贬。一、绪论B、爱情诗: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由于在功业仕途上缺、爱情诗: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由于在功业仕途上缺少出路,礼教又比较松弛,晚唐士人便转向从男女性爱方面寻少出路,礼教又比较松弛,晚唐士人便转向从男女性爱方面寻求心灵的慰藉。求心灵的慰藉。温诗习惯用艳丽细腻的笔调描写女子的容颜和情态,语言温诗习惯用艳丽细腻的笔调描写女子的容颜和情态,语言华丽,色彩秾艳,给人以感官与印象刺激。李无题诗以爱情体华丽,色彩秾艳,给人以感官与印象刺激。李无题诗以爱情体验为中心,通过典故的大量运用和意象的独特组合,抒发自己验为中心,通过典故的大量运用和意象的独特组合,抒发自己惆怅、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思,惆怅、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思,形成了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诗的旨意具有多义性。形成了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诗的旨意具有多义性。C、苦吟诗人:以贾岛、姚合为代表。、苦吟诗人:以贾岛、姚合为代表。D、隐逸诗人: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隐逸诗人: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E、关注现实诗人:聂夷中、杜荀鹤等。、关注现实诗人:聂夷中、杜荀鹤等。一、绪论2、唐宋词发展概述:、唐宋词发展概述:1)唐代)唐代:A、敦煌曲子词:初期的民间创作的产物。、敦煌曲子词:初期的民间创作的产物。B、现存最早文人词,是被视为李白的两首词作菩萨蛮与、现存最早文人词,是被视为李白的两首词作菩萨蛮与忆秦娥,被后人称为忆秦娥,被后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百代词曲之祖”。C、中唐,文人创作词渐成风气。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中唐,文人创作词渐成风气。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都留下词作,其中,白居易、刘禹锡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都留下词作,其中,白居易、刘禹锡所作的忆江南,脍炙人口。此时的词体制短小,多为令词。所作的忆江南,脍炙人口。此时的词体制短小,多为令词。D、晚唐五代,词的创作已成熟。尤其是西蜀与南唐二地,出、晚唐五代,词的创作已成熟。尤其是西蜀与南唐二地,出现花间词人与南唐词人。现花间词人与南唐词人。温庭筠被称作温庭筠被称作“花间鼻祖花间鼻祖”,是词史上第一位以词著称的大,是词史上第一位以词著称的大词人。花间派名源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就总体风格词人。花间派名源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就总体风格言,其创作以歌咏男欢女爱、离别相思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言,其创作以歌咏男欢女爱、离别相思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特征。阁、闺房帐帏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特征。一、绪论 南唐词人以南唐词人以“二主一相二主一相”为代表,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为代表,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宰相冯延巳。其中,后主李煜的成就最大,由于经历人世沧桑,宰相冯延巳。其中,后主李煜的成就最大,由于经历人世沧桑,其词作充满亡国之痛与人世之悲,情真而不事雕饰。其词作充满亡国之痛与人世之悲,情真而不事雕饰。2)宋代)宋代:A、北宋:可分四个阶段、北宋:可分四个阶段a、宋初以令词为主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在体制与、宋初以令词为主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在体制与题材方面,与花间词相近,词风清丽闲雅。题材方面,与花间词相近,词风清丽闲雅。b、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在体制与题材上都有突破与创新,、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在体制与题材上都有突破与创新,创作大量长调慢词,描写都市风光,抒发自己羁旅情怀,风格创作大量长调慢词,描写都市风光,抒发自己羁旅情怀,风格上雅俗并陈。上雅俗并陈。c、以苏轼为代表的时期: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作出卓越、以苏轼为代表的时期: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作出卓越贡献,以诗为词,开创豪放词派。贡献,以诗为词,开创豪放词派。d、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时期:周精通音律,善于创调,能自度、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时期:周精通音律,善于创调,能自度曲,是婉约词集大成者,也是连接两宋词坛的重要纽带。曲,是婉约词集大成者,也是连接两宋词坛的重要纽带。一、绪论B、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由于经历家国不幸,李清照词作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由于经历家国不幸,李清照词作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抒发青春蓬勃的少女和少妇情怀,词风清新婉丽,笔触细前期抒发青春蓬勃的少女和少妇情怀,词风清新婉丽,笔触细腻缠绵;后期以国破家亡的大悲剧为背景,抒发时代的不幸与腻缠绵;后期以国破家亡的大悲剧为背景,抒发时代的不幸与个人的不幸,风格沉郁凝重、慷慨悲凉。个人的不幸,风格沉郁凝重、慷慨悲凉。C、南宋:、南宋:靖康之变,中原沉沦,对当时文人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靖康之变,中原沉沦,对当时文人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爱国主题成为南宋词作的主旋律。其中,辛弃疾最为著因此,爱国主题成为南宋词作的主旋律。其中,辛弃疾最为著名。名。辛弃疾既是一个文人词客,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抗敌辛弃疾既是一个文人词客,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抗敌英雄,身为英雄,身为“归正人归正人”,本欲南归后尽展其雄才武略,收复中原,本欲南归后尽展其雄才武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可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他不但壮志难酬,而且统一祖国,可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他不但壮志难酬,而且还遭受歧视,迁徙不定。所以,其词作中多表现苦闷忧患与对还遭受歧视,迁徙不定。所以,其词作中多表现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展示自我英雄形象。雄豪激烈的情怀,雄奇社会的理性批判,展示自我英雄形象。雄豪激烈的情怀,雄奇一、绪论飞动的意象,雄伟壮阔的境界,雄健刚劲的语言,构成其独特飞动的意象,雄伟壮阔的境界,雄健刚劲的语言,构成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以文为词以文为词”进一步解放了词体,扩大进一步解放了词体,扩大了词的思想容量和题材领域,使其词达到了词的思想容量和题材领域,使其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语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不可用”的艺术境界。的艺术境界。由于辛弃疾的影响,在其周围聚集一批爱国词人,后人称由于辛弃疾的影响,在其周围聚集一批爱国词人,后人称之为之为“辛派词人辛派词人”,主要作家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主要作家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激情满怀,充满爱国赤诚。他们激情满怀,充满爱国赤诚。除辛弃疾及辛派词人外,南宋词坛上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除辛弃疾及辛派词人外,南宋词坛上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讲究格律音韵词人,以及史达祖、张炎、吴文英等人在词作中讲究格律音韵词人,以及史达祖、张炎、吴文英等人在词作中以咏物词来寄托亡国之痛。以咏物词来寄托亡国之痛。3、诗词文体特征比较:、诗词文体特征比较:1)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看)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看: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诗乐一体;屈骚开始,将配乐而歌的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诗乐一体;屈骚开始,将配乐而歌的诗演变为纯语言艺术的诗演变为纯语言艺术的“徒歌徒歌”,汉乐府是配乐歌唱的,建安时,汉乐府是配乐歌唱的,建安时一、绪论代诗的文学性要高于其音乐性,南朝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脱代诗的文学性要高于其音乐性,南朝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脱离音乐后的纯语言的诗发展到日臻完美的阶段。离音乐后的纯语言的诗发展到日臻完美的阶段。词是在音乐的土壤里萌芽和诞生的,是一种音乐文学,也词是在音乐的土壤里萌芽和诞生的,是一种音乐文学,也就是说,音乐性是词体最基本的特征。但词的合乐与诗的合乐就是说,音乐性是词体最基本的特征。但词的合乐与诗的合乐是有区别的,其区别有二:是有区别的,其区别有二:A、所配的音乐体系不同:就诗而言,先秦时的音乐一般为雅、所配的音乐体系不同:就诗而言,先秦时的音乐一般为雅乐,汉魏六朝时乐府诗所配的主要是清乐;而与词相配的是燕乐,汉魏六朝时乐府诗所配的主要是清乐;而与词相配的是燕乐,是一种融合域外音乐的新兴音乐。乐,是一种融合域外音乐的新兴音乐。B、配乐的方式不同:诗主要是、配乐的方式不同:诗主要是“以乐就诗以乐就诗”,先有诗,然后给,先有诗,然后给诗配乐;而词是诗配乐;而词是“以诗就乐以诗就乐”,依声填词,言合于声。,依声填词,言合于声。2)从诗词外部的形式上看:)从诗词外部的形式上看:A、词的句式长短不齐、词的句式长短不齐B、词的句法灵活多样、词的句法灵活多样C、词的押韵上的多种因变、词的押韵上的多种因变 一、绪论D、词的对仗多样、词的对仗多样E、词的体式繁复、词的体式繁复3)从诗词的题材上看:)从诗词的题材上看:一般而言,诗所抒发的属于大情,有关国家、民族及政治一般而言,诗所抒发的属于大情,有关国家、民族及政治等重大题材;而词所抒发的主要是小情,特别是有关男女之情。等重大题材;而词所抒发的主要是小情,特别是有关男女之情。(见(见P28-30)4)从诗词的风格上看:)从诗词的风格上看:诗庄词媚(见诗庄词媚(见P31)5)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追求色彩鲜美(见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追求色彩鲜美(见P34)。)。第四节(略)第四节(略)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1、唐以前山水田园诗:、唐以前山水田园诗:1)山水诗:)山水诗:A、自然山水作为诗歌中的背景描写、自然山水作为诗歌中的背景描写 a、诗经中有一些关于山水的描写,但其中的山水并不、诗经中有一些关于山水的描写,但其中的山水并不是作为专门的描写对象,一般缺乏整体性,只限于山水景物的是作为专门的描写对象,一般缺乏整体性,只限于山水景物的个别形象,而且多是作为比兴用的,处于陪衬地位,在写法上个别形象,而且多是作为比兴用的,处于陪衬地位,在写法上比较单纯、简略。比较单纯、简略。b、楚辞开始借登山临水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但其描写、楚辞开始借登山临水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但其描写目的,不是表现山水景物本身的美,也不是有意刻画登山临水目的,不是表现山水景物本身的美,也不是有意刻画登山临水之乐趣,而是藉此抒发作者的某些情感。(之乐趣,而是藉此抒发作者的某些情感。(P51)B、山水诗的产生和山水诗流派的初步形成:、山水诗的产生和山水诗流派的初步形成:a、曹操步出夏门行、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被视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观沧海被视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山水诗。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 b、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 由于刘宋开始对世家大族政治特权的收敛,谢灵运仕途失意,由于刘宋开始对世家大族政治特权的收敛,谢灵运仕途失意,转而寄情山水。其山水诗表现出转而寄情山水。其山水诗表现出“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追新”的特点,即写景细致生动,语言精工华丽,清新自然。如的特点,即写景细致生动,语言精工华丽,清新自然。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等。与谢同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过一些山水诗,风格幽深,与谢同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过一些山水诗,风格幽深,代表作如登庐山。代表作如登庐山。c、南齐诗人谢朓:、南齐诗人谢朓:谢朓是山水诗发展过程中又一位重要作家,与谢灵运并称谢朓是山水诗发展过程中又一位重要作家,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大小谢”,他在继承大谢刻意描摩的基础上,开始在写景中注入,他在继承大谢刻意描摩的基础上,开始在写景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将写景与抒情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晚登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将写景与抒情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游东田等。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游东田等。总之,唐前山水诗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总之,唐前山水诗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2)田园诗:)田园诗:A、最早写到田园生活的诗歌是传说中唐尧时期的民歌击、最早写到田园生活的诗歌是传说中唐尧时期的民歌击壤歌(见壤歌(见P56)。)。B、诗经中也有一些关于田园生活的描写,如王风、诗经中也有一些关于田园生活的描写,如王风君君子于役、小雅子于役、小雅大田、豳风大田、豳风七月等,开始对田园生七月等,开始对田园生活稍加具体的描绘。活稍加具体的描绘。C、田园诗的巅峰:陶渊明、田园诗的巅峰: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之交的时陶渊明生活在晋宋之交的时代,由于时局动荡及性本爱丘山,在经历几次仕隐后,终于辞代,由于时局动荡及性本爱丘山,在经历几次仕隐后,终于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其田园诗不仅描写田园风光,也写出自己去官职,归隐田园。其田园诗不仅描写田园风光,也写出自己脱离官场、田居生活的各种感受;在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其脱离官场、田居生活的各种感受;在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其最大特点是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常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最大特点是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常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将自己在田园手法,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恬淡心境真率地抒写出来。苏轼曾评曰生活中的恬淡心境真率地抒写出来。苏轼曾评曰“质而实绮,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而实腴”。此后,鲜有出其右者。此后,鲜有出其右者。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2、唐代山水诗简论:、唐代山水诗简论:1)初唐山水诗:)初唐山水诗: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基本上承袭南朝山水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基本上承袭南朝山水诗描摹细致的特点,情景交融还没有成为主体的写作特色;二诗描摹细致的特点,情景交融还没有成为主体的写作特色;二是篇中写山水的名句多,而全篇写山水而且写得很好的少;三是篇中写山水的名句多,而全篇写山水而且写得很好的少;三是写山水的诗歌局势尚未开张,气势阔大的作品少见。是写山水的诗歌局势尚未开张,气势阔大的作品少见。A、李世民望终南山,隐有帝望雄霸之气。、李世民望终南山,隐有帝望雄霸之气。B、马周凌朝浮江旅思,体物甚微,亦见羁旅愁怀。、马周凌朝浮江旅思,体物甚微,亦见羁旅愁怀。C、杜审言经行岚州,灵巧清新。、杜审言经行岚州,灵巧清新。D、宋之问灵隐寺,有壮大、精工名句。、宋之问灵隐寺,有壮大、精工名句。E、陈子昂度荆门望楚,平淡简远。、陈子昂度荆门望楚,平淡简远。F、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阔大的气势中蕴涵用世之心。、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阔大的气势中蕴涵用世之心。2)盛唐山水诗:)盛唐山水诗:山水诗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风格上山水诗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风格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二是雄,李白为代表。可分为两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二是雄,李白为代表。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 A、张九龄,是唐代诗坛上最早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张九龄,是唐代诗坛上最早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入庐山仰望瀑布水表现庐山瀑布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入庐山仰望瀑布水表现庐山瀑布的气势。张诗在初盛唐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清澹之风对的气势。张诗在初盛唐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清澹之风对后来的王孟产生一定影响。后来的王孟产生一定影响。B、孟浩然的山水诗以、孟浩然的山水诗以“清淡清淡”为主要特征,多以山水表现其为主要特征,多以山水表现其悠闲、清旷、淡泊的心境。从万山潭作、秋登万山寄张悠闲、清旷、淡泊的心境。从万山潭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宿建德江等诗作中,可见一斑。临洞庭干谒诗五、宿建德江等诗作中,可见一斑。临洞庭干谒诗 C、王维将古代山水诗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谢、王维将古代山水诗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谢灵运精雕细刻、追求灵运精雕细刻、追求“形似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神似”,即追,即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一种醇雅的意趣,追求在山水诗中蕴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一种醇雅的意趣,追求在山水诗中蕴涵着佛理禅趣,追求诗情画意。如终南山山居秋暝及涵着佛理禅趣,追求诗情画意。如终南山山居秋暝及辋川集诸篇。辋川集诸篇。D D、李白的山水,总是气势雄伟、神奇秀丽,以奔放的激情、李白的山水,总是气势雄伟、神奇秀丽,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描写那些高大壮美流动的山水景观,和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描写那些高大壮美流动的山水景观,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给人阳刚之美的享受。如蜀道难、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给人阳刚之美的享受。如蜀道难、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等。、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等。E、杜甫的一些山水诗颇有李白诗的特点,雄大之势。如、杜甫的一些山水诗颇有李白诗的特点,雄大之势。如登岳阳楼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尤其是早期所作的,尤其是早期所作的望岳,写景中亦见诗人的豪迈气概。望岳,写景中亦见诗人的豪迈气概。3)中晚唐山水诗:)中晚唐山水诗:在盛唐的基础上有新变、有拓展,中唐由在盛唐的基础上有新变、有拓展,中唐由风骨雄浑转向清雅闲淡,骨力渐减;到晚唐则景象更不用说衰,风骨雄浑转向清雅闲淡,骨力渐减;到晚唐则景象更不用说衰,情调落寞。情调落寞。A、大历诗人韦应物、刘长卿,前者有滁州西涧,写宁、大历诗人韦应物、刘长卿,前者有滁州西涧,写宁静野逸之趣,表现出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后者有逢雪宿芙静野逸之趣,表现出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后者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写景衰飒,情思暗黯淡。蓉山主人等,写景衰飒,情思暗黯淡。B、中唐韩愈、孟郊、白居易、许浑等都写有山水诗,风格、中唐韩愈、孟郊、白居易、许浑等都写有山水诗,风格大体相近,均无盛唐那种宏伟的画面和激扬的气势。大体相近,均无盛唐那种宏伟的画面和激扬的气势。C C、中唐、中唐山水诗成就比较突出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经山水诗成就比较突出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经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历相近,但由于个性之别,其山水诗在风格与情趣上都不同:历相近,但由于个性之别,其山水诗在风格与情趣上都不同:柳宗元柳宗元遭贬后,心情愤郁,欲借山水来发泄、消解。如江雪遭贬后,心情愤郁,欲借山水来发泄、消解。如江雪渔翁。而渔翁。而刘禹锡刘禹锡性格豪放旷达、乐观开朗,所以他的山性格豪放旷达、乐观开朗,所以他的山水诗风格明朗、雄放,如望洞庭意境空明,色彩明丽;水诗风格明朗、雄放,如望洞庭意境空明,色彩明丽;浪淘沙(八月涛声)、九华山歌表现的是山水雄壮之浪淘沙(八月涛声)、九华山歌表现的是山水雄壮之美。美。D、晚唐山水诗人有杜牧、李商隐、司空图、韦庄等,由于国、晚唐山水诗人有杜牧、李商隐、司空图、韦庄等,由于国势衰微,危机四伏,诗坛所呈现的也是一片衰飒气象。杜牧势衰微,危机四伏,诗坛所呈现的也是一片衰飒气象。杜牧江南春绝句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景色黯,景色黯然;山行然;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红于二月花”亦隐感伤情绪。李商隐亦隐感伤情绪。李商隐“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司空图,司空图“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总是其中皆有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总是其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恨,更堪微雨半遮山”以及韦庄以及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等,情调低徊,弥等,情调低徊,弥漫着衰世余韵遗响。漫着衰世余韵遗响。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3、唐代田园诗撷英:、唐代田园诗撷英:1)王绩的田园诗:)王绩的田园诗:王绩堪称唐代第一位田园诗人。晚年弃官还乡,隐居东皋,王绩堪称唐代第一位田园诗人。晚年弃官还乡,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他的田园诗不仅描写优美田园风景,也表现田园自号东皋子。他的田园诗不仅描写优美田园风景,也表现田园生活的惬意。如食后望野,写得朴素自然。生活的惬意。如食后望野,写得朴素自然。2)王孟的田园诗:)王孟的田园诗:孟浩然的田园诗受陶渊明的影响。其诗有对田园风光和田孟浩然的田园诗受陶渊明的影响。其诗有对田园风光和田居生活的描绘,有对田家生活的关切,风格淡雅。如过故人居生活的描绘,有对田家生活的关切,风格淡雅。如过故人庄,庄,“语淡而味终不薄语淡而味终不薄”。王维的田园诗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王维的田园诗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如渭川田家和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如渭川田家和新晴野望二首。新晴野望二首。此外,储光羲作有田家杂兴等,杜甫也写过江村此外,储光羲作有田家杂兴等,杜甫也写过江村客至寒食曹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田园诗作。客至寒食曹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田园诗作。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3)中晚唐田园诗:)中晚唐田园诗:此时田园诗有所变化,最突出的就是诗中此时田园诗有所变化,最突出的就是诗中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和美,失去了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和美,失去了田园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田园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转向对乡中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转向对乡中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A、元结贫妇词农臣怨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元结贫妇词农臣怨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B、顾况的上古囝、顾况的上古囝 C、戴叔伦女耕田行、戴叔伦女耕田行D、韦应物观田家、韦应物观田家 E、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观刈麦F、张籍野老歌、张籍野老歌 G、王建田家行、王建田家行 晚唐民生凋弊,田园荒芜,因此,田园诗对社会现实的抨晚唐民生凋弊,田园荒芜,因此,田园诗对社会现实的抨击格外直露、格外强烈。如聂夷中咏田家,陆龟蒙新沙击格外直露、格外强烈。如聂夷中咏田家,陆龟蒙新沙,杜荀鹤山中寡妇,皮日休橡媪叹等。,杜荀鹤山中寡妇,皮日休橡媪叹等。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4、宋代山水田园词举要:、宋代山水田园词举要:1)山水词:)山水词:A、柳永望海潮,描写杭州都市风光。、柳永望海潮,描写杭州都市风光。B、欧阳修采桑子十首,是以联章体的形式,从不同侧面,、欧阳修采桑子十首,是以联章体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再现颍州西湖美景,并融情入景。前有一序西湖念语,叙再现颍州西湖美景,并融情入景。前有一序西湖念语,叙述此组词作写作之缘。述此组词作写作之缘。C、张孝祥念奴娇、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写月夜泛舟洞庭湖,于空阔的过洞庭,写月夜泛舟洞庭湖,于空阔的意境中,可见词人洒落的胸襟和轩昂的气概,通篇景中见情,意境中,可见词人洒落的胸襟和轩昂的气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此外,张元干、辛弃疾、汪莘等也写有山水词作。笔势雄奇。此外,张元干、辛弃疾、汪莘等也写有山水词作。(见(见P98-99)2)田园词:)田园词:A、苏轼的田园词浣溪沙五首,为千年词史开拓了一个描、苏轼的田园词浣溪沙五首,为千年词史开拓了一个描写田园生活的新天地。写田园生活的新天地。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B、中兴四大诗人中的杨万里、范成大在田园诗的创作方面成、中兴四大诗人中的杨万里、范成大在田园诗的创作方面成就比较突出,尤其是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将田园风光的就比较突出,尤其是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将田园风光的描写与农民生活的艰苦结合在一起,独具特色。描写与农民生活的艰苦结合在一起,独具特色。在田园词方面,辛弃疾颇有佳作。如鹧鸪天在田园词方面,辛弃疾颇有佳作。如鹧鸪天代人赋、代人赋、清平乐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清平乐村居、西江月村居、西江月夜夜行黄沙道中等。与苏词相比,辛词描写的内容更为广泛、丰行黄沙道中等。与苏词相比,辛词描写的内容更为广泛、丰富,生活的场景也更为多姿、多样,意境也更为蕴藉、空灵。富,生活的场景也更为多姿、多样,意境也更为蕴藉、空灵。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1、重视友道的优良传统:、重视友道的优良传统: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送别诗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送别诗词大量产生的基础。诗经词大量产生的基础。诗经小雅小雅伐木以比兴手法表现渴望伐木以比兴手法表现渴望交友的愿望,首唱友谊之声。交友的愿望,首唱友谊之声。2 2、唐前送别诗歌简述:、唐前送别诗歌简述:A A、诗经中已有了送别内容的作品。如大雅、诗经中已有了送别内容的作品。如大雅烝民的末烝民的末章写吉甫作歌送别友人仲山甫,送者盼归,行者永怀,表达了章写吉甫作歌送别友人仲山甫,送者盼归,行者永怀,表达了朋友间的留恋与祝愿。秦风朋友间的留恋与祝愿。秦风渭阳表达的是甥舅间的亲情。渭阳表达的是甥舅间的亲情。B B、汉代有伪托李陵送别苏武的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汉代有伪托李陵送别苏武的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文文多悽怆,怨者之流多悽怆,怨者之流”(钟嵘诗品),被钟列为上品。(钟嵘诗品),被钟列为上品。C C、魏晋南北朝的送别诗明显增多。曹植赠白马王彪、王粲、魏晋南北朝的送别诗明显增多。曹植赠白马王彪、王粲赠蔡自笃诗、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油作诗等作品是赠蔡自笃诗、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油作诗等作品是其中佳作。南北朝时,此类诗题开始标明其中佳作。南北朝时,此类诗题开始标明“饯饯”或或“送送”“”“别别”字样。字样。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如刘宋时刘骏幸中兴堂饯江夏王诗、南齐王融饯谢文学如刘宋时刘骏幸中兴堂饯江夏王诗、南齐王融饯谢文学离夜诗、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阴铿江津送刘光禄离夜诗、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虞羲送友人上湘诗等。此时送别诗写得比较突出不及、虞羲送友人上湘诗等。此时送别诗写得比较突出的是谢朓和范云,谢有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园诗、的是谢朓和范云,谢有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园诗、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范有别诗、送沈记室夜别诗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范有别诗、送沈记室夜别诗等。等。3、唐人送别诗赏析:、唐人送别诗赏析: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凄之态,乐观进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凄之态,乐观进取。B、王维送沈子归江东、送元二使安西,前诗将相思、王维送沈子归江东、送元二使安西,前诗将相思之情寄寓在无边的春色之中;后诗借劝酒的方式言情。之情寄寓在无边的春色之中;后诗借劝酒的方式言情。C、高适别董大,后两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高适别董大,后两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显示了友谊的深厚和胸襟的旷达。化消极为进取,显示了友谊的深厚和胸襟的旷达。D、王昌龄送魏二、送柴侍御、芙蓉楼送辛渐三、王昌龄送魏二、送柴侍御、芙蓉楼送辛渐三诗同写送别,又各具特色。诗同写送别,又各具特色。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E、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汪伦、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F、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是边塞题材的送别诗,充满瑰丽神奇的风光和英雄西征等,是边塞题材的送别诗,充满瑰丽神奇的风光和英雄豪迈的气概,在唐代送别诗中独具风采。豪迈的气概,在唐代送别诗中独具风采。G、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一反缠绵忧伤的情调,鼓励对方、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一反缠绵忧伤的情调,鼓励对方从军报国,洋溢着豪情壮志。从军报国,洋溢着豪情壮志。H、李颀送陈章甫,着重刻画对方的形象,生动传神,别、李颀送陈章甫,着重刻画对方的形象,生动传神,别具特色。具特色。4、宋人送别词举要:、宋人送别词举要:1)以抒情为主的送别词:)以抒情为主的送别词:A、林逋长相思,结句、林逋长相思,结句“江边潮已平江边潮已平”,意味深长。,意味深长。B、晏殊踏莎行,写别时情景与别后寻思。、晏殊踏莎行,写别时情景与别后寻思。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C、王观卜算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比喻不落俗套。送鲍浩然之浙东,比喻不落俗套。D、苏轼南乡子、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送述古,“秋雨晴时泪不晴秋雨晴时泪不晴”一语尤见真情。一语尤见真情。临江仙临江仙送钱穆父,先写久别重逢的喜悦,然后写月夜饯别,送钱穆父,先写久别重逢的喜悦,然后写月夜饯别,并以并以“我亦是行人我亦是行人”,安慰对方。,安慰对方。E、陈与义虞美人、陈与义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由留恋难舍到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由留恋难舍到离恨满船。离恨满船。F、宋词中多写男女离别,情意缠绵。如柳永雨霖铃、欧阳、宋词中多写男女离别,情意缠绵。如柳永雨霖铃、欧阳修踏莎行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梅残”、以及周紫芝踏莎行、以及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情似游丝”等。等。2)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A、张元干贺新郎、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梦绕神州路”,将,将送别与时政联系起来,表达忠愤悲慨送别与时政联系起来,表达忠愤悲慨B、陈亮水调歌头、陈亮水调歌头送张德茂大卿使虏送张德茂大卿使虏“不见南师久不见南师久”,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C、辛弃疾亦作有花木兰慢、辛弃疾亦作有花木兰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贺新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贺新郎郎别茂嘉十二弟等词作。别茂嘉十二弟等词作。5、送别诗歌中常见意象分析:、送别诗歌中常见意象分析:1)长亭与南浦)长亭与南浦 长亭、南浦意象的运用与我国古代南北地理气候、交通工长亭、南浦意象的运用与我国古代南北地理气候、交通工具等因素之间紧密联系。具等因素之间紧密联系。一般地说,北方多高原山脉,气候干燥,交通以车马为主。一般地说,北方多高原山脉,气候干燥,交通以车马为主。在车马所行的古道边,早在秦汉时就已设置亭台,供行旅休息在车马所行的古道边,早在秦汉时就已设置亭台,供行旅休息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长亭,五里置短亭,所以古代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长亭,五里置短亭,所以古代送别诗歌中经常出现送别诗歌中经常出现“长亭长亭”、“短亭短亭”的意象。的意象。而南方雨水多,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交通多用舟船,所而南方雨水多,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交通多用舟船,所以南方送别诗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要少一以南方送别诗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要少一些,而些,而“浦浦”或或“南浦南浦”等意象却是常见。譬如楚辞。等意象却是常见。譬如楚辞。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九歌九歌河伯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最早见此意象。,最早见此意象。后来,江淹别赋中写道后来,江淹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伤如之何”之句,将离愁别绪与之句,将离愁别绪与“南浦南浦”联系起来,从此以后,联系起来,从此以后,“南浦南浦”便经常见于送别诗中,成为一个蕴涵离别愁绪的特定意象。便经常见于送别诗中,成为一个蕴涵离别愁绪的特定意象。有时也写作有时也写作“别浦别浦”,或与,或与“北梁北梁”对举,均写离别。甚至后来,对举,均写离别。甚至后来,成为曲调词牌名,其内容也多写离别。成为曲调词牌名,其内容也多写离别。2)杨柳)杨柳 作为诗中的意象,作为诗中的意象,“杨柳杨柳”最早见于诗经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雅采微。此采微。此诗写战后幸存的征人,归途中抚今追昔的感慨。后来,汉乐府诗写战后幸存的征人,归途中抚今追昔的感慨。后来,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晋太康末有折杨柳歌,多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晋太康末有折杨柳歌,多讲战争劳苦,当与采微影响相关。讲战争劳苦,当与采微影响相关。南朝与唐人在写折杨柳时,仍多抒发伤春惜别之情,南朝与唐人在写折杨柳时,仍多抒发伤春惜别之情,且与怀念征人联系在一起。如王之涣凉州词且与怀念征人联系在一起。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友情送别诗词论析 此外。此外。“柳柳”与与“留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寄寓了殷勤挽谐音相近,折柳送别寄寓了殷勤挽留的意愿。隋代无名氏的送别留的意愿。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至唐代,折至唐代,折柳送客之风盛行。因此,送别诗词中柳送客之风盛行。因此,送别诗词中“杨柳杨柳”意象逐渐增多。意象逐渐增多。3 3)美酒:)美酒:美酒与文人很早以来就联系在一起。友人分离,常以酒饯美酒与文人很早以来就联系在一起。友人分离,常以酒饯别,所以,酒也是送别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别,所以,酒也是送别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四、咏史怀古诗词论析1、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和历史源流:、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和历史源流:1)咏史怀古诗的含义:)咏史怀古诗的含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翻而发之作。是登临旧地有翻而发之作。2)咏史怀古诗的源流:)咏史怀古诗的源流: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诗骚中已见一些关于咏史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诗骚中已见一些关于咏史怀古的内容,但与真正的咏史怀古诗还有差别。怀古的内容,但与真正的咏史怀古诗还有差别。A、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此诗写的是汉文帝时期缇萦舍身救父的故事,意义上的咏史诗。此诗写的是汉文帝时期缇萦舍身救父的故事,在写法上,在写法上,“隐括本传,不加藻饰隐括本传,不加藻饰”,以叙述本事为主,末二句,以叙述本事为主,末二句是作者的议论,整首诗写得是作者的议论,整首诗写得“质木无文质木无文”。四、咏史怀古诗词论析B、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诗”与与“史史”的结合,使得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体格一新。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体格一新。2、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1)初唐咏史怀古诗:)初唐咏史怀古诗: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的成分较少。的成分较少。此外,借史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是初唐咏史诗的一此外,借史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是初唐咏史诗的一大主题。最具代表的是陈子昂蓟丘览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大主题。最具代表的是陈子昂蓟丘览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台歌。和登幽州台歌。2)盛唐咏史怀古诗:)盛唐咏史怀古诗: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热望,表现他们积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热望,表现他们积极进去的热切心态。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古极进去的热切心态。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古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此类。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此类。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四、咏史怀古诗词论析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如蜀相八阵图等。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如蜀相八阵图等。3)中唐咏史怀古诗:)中唐咏史怀古诗:中唐是咏史怀古诗的繁荣期,不但出现大量作家作品,而中唐是咏史怀古诗的繁荣期,不但出现大量作家作品,而且总体水平较高。此时的诗歌多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且总体水平较高。此时的诗歌多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贬时弊,寄托怀抱。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贬时弊,寄托怀抱。刘禹锡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乌衣巷金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乌衣巷金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都堪称传世名作。4)晚唐咏史怀古诗:)晚唐咏史怀古诗:晚唐咏史怀古诗尤为发达,由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末世的晚唐咏史怀古诗尤为发达,由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末世的逐渐到来,追忆与感伤成为此时咏史怀古诗的主要内容。逐渐到来,追忆与感伤成为此时咏史怀古诗的主要内容。李商隐与杜牧是晚唐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李诗主要有李商隐与杜牧是晚唐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李诗主要有咏史楚吟过楚宫吴宫汉宫隋宫马咏史楚吟过楚宫吴宫汉宫隋宫马嵬等;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题乌江亭题木兰嵬等;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题乌江亭题木兰庙赤壁等是此时名作。庙赤壁等是此时名作。四、咏史怀古诗词论析3、宋代咏史怀古词论析:、宋代咏史怀古词论析:咏史怀古也是宋词中的重要内容。王安石桂枝香(登咏史怀古也是宋词中的重要内容。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感慨于六朝兴衰,并转入对现实的忧虑。苏轼念奴临送目)感慨于六朝兴衰,并转入对现实的忧虑。苏轼念奴娇娇赤壁怀古借咏怀周瑜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贺铸将赤壁怀古借咏怀周瑜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贺铸将近酒(城下路)讽刺名利之徒,寓托胸臆。周邦彦西河近酒(城下路)讽刺名利之徒,寓托胸臆。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蕴涵着浓郁的历史沧桑感,在写作上善于化用前人金陵怀古蕴涵着浓郁的历史沧桑感,在写作上善于化用前人诗句。诗句。南宋咏史怀古词多借古说今,抒发北伐抗金的志向,风格南宋咏史怀古词多借古说今,抒发北伐抗金的志向,风格慷慨悲壮。如辛弃疾南乡子慷慨悲壮。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桥等词作将咏过南剑双溪桥等词作将咏史与抒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刘过的六州歌头(镇长淮)史与抒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刘过的六州歌头(镇长淮)以扬州的兴衰痛陈金兵的罪行与南宋统治者偏安思想。以扬州的兴衰痛陈金兵的罪行与南宋统治者偏安思想。4、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1)“诗诗”与与“史史”的结合:文学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咏史”与与“言志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的强烈关注;3)“古古”与与“今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五、咏物诗词论析1、咏物诗的概念及其特点:、咏物诗的概念及其特点:咏物诗主要指那些以客观的咏物诗主要指那些以客观的“物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其特点是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其特点是“不粘不脱不粘不脱”,也就是要做到既,也就是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仅仅停留于描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仅仅停留于描摹物态,或脱离所咏之物而空发议论,都不是优秀的咏物诗。摹物态,或脱离所咏之物而空发议论,都不是优秀的咏物诗。2、唐前咏物诗简述:、唐前咏物诗简述:1)最早的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最早的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不仅描写橘的外在形态,不仅描写橘的外在形态,也歌颂橘树内在的精神品质。也歌颂橘树内在的精神品质。2)建安时期,)建安时期,以咏物寄托情志的特征已经形成。曹植的野以咏物寄托情志的特征已经形成。曹植的野田黄雀行,通过对黄雀的描写,表达自己身处压抑环境中的田黄雀行,通过对黄雀的描写,表达自己身处压抑环境中的内心感受。刘桢赠从弟三首,分咏萍藻、松柏、凤凰的美内心感受。刘桢赠从弟三首,分咏萍藻、松柏、凤凰的美好品性勉励从弟,尤其是第二首写松柏持节操之坚。好品性勉励从弟,尤其是第二首写松柏持节操之坚。3)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咏物诗创作进入比较自觉的时代。但借物言咏物诗创作进入比较自觉的时代。但借物言志的作品减少,偏重于描写技巧,表现出唯美倾向和游戏性。志的作品减少,偏重于描写技巧,表现出唯美倾向和游戏性。五、咏物诗词论析3、唐人咏物诗论析:、唐人咏物诗论析:唐代创作咏物诗数量最多的是白居易和李商隐,而成就最唐代创作咏物诗数量最多的是白居易和李商隐,而成就最高的当推杜甫。大致而言,唐代咏物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的当推杜甫。大致而言,唐代咏物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描绘生动,新颖传神。如杜甫初月、钱珝未展芭蕉如杜甫初月、钱珝未展芭蕉2)不求形似,遗貌取神。)不求形似,遗貌取神。如杜甫房兵曹胡马、陆龟蒙白如杜甫房兵曹胡马、陆龟蒙白莲。莲。3)以物拟人,移情于物。)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如李商隐流莺、白居易栽松如李商隐流莺、白居易栽松 4)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黄巢菊花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黄巢菊花。5)咏物寓理,物理浑然。)咏物寓理,物理浑然。如杜荀鹤小松、罗隐蜂如杜荀鹤小松、罗隐蜂4、宋人咏物词概述:、宋人咏物词概述:1)苏轼)苏轼咏物词大多直抒胸臆,自然明白;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多咏物词大多直抒胸臆,自然明白;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突破传统感物言志的套路,更多的主观投入。样化的特点,它突破传统感物言志的套路,更多的主观投入。五、咏物诗词论析譬如水龙吟譬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品将摹写杨花之态与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品将摹写杨花之态与曲尽思妇之情巧妙地交融在一起,体物细致,又笔致空灵,章曲尽思妇之情巧妙地交融在一起,体物细致,又笔致空灵,章法简明,情深而辞意明了,是不可多得的咏物佳作。法简明,情深而辞意明了,是不可多得的咏物佳作。2)周邦彦)周邦彦的咏物词由苏轼的直抒胸臆转向安排巧思,其情感的咏物词由苏轼的直抒胸臆转向安排巧思,其情感的表达隐微曲折、缠绵往复。如代表作六丑的表达隐微曲折、缠绵往复。如代表作六丑蔷薇谢后作,蔷薇谢后作,从惜花落之无归到感叹自己身世之落寞,从怅春归之无迹到感从惜花落之无归到感叹自己身世之落寞,从怅春归之无迹到感慨自己老大无成。缠绵沉郁,幻化无端,章法回环曲折。而慨自己老大无成。缠绵沉郁,幻化无端,章法回环曲折。而兰陵王兰陵王柳一词则是借咏柳抒发离别之情,柳在词作中起柳一词则是借咏柳抒发离别之情,柳在词作中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写得比较特别。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写得比较特别。3)姜夔)姜夔的咏物词托物言志,用典融化不涩,词气清畅。如的咏物词托物言志,用典融化不涩,词气清畅。如暗香疏影二词,前篇感身世飘零之苦,后篇写亡国之暗香疏影二词,前篇感身世飘零之苦,后篇写亡国之痛,尤其是后篇,共用五个典故,多层面地表现梅花淡雅风情痛,尤其是后篇,共用五个典故,多层面地表现梅花淡雅风情和高洁气质,其中又寄寓了作者的家国之叹。和高洁气质,其中又寄寓了作者的家国之叹。4)南宋末年)南宋末年的咏物词中物的分量越来越重,全篇的内容都集的咏物词中物的分量越来越重,全篇的内容都集 五、咏物诗词论析中于对物的赋写;词人托物寄兴,在咏物中寄托自己的情志;中于对物的赋写;词人托物寄兴,在咏物中寄托自己的情志;在结构上,安排严密,又多善于浑化典故。如王沂孙的代表作在结构上,安排严密,又多善于浑化典故。如王沂孙的代表作齐天乐齐天乐蝉,表现亡国之民无可奈何之境和吞吐难言之苦,蝉,表现亡国之民无可奈何之境和吞吐难言之苦,词作既有苏轼词中的清气流转,又有周邦彦词的安排巧思,还词作既有苏轼词中的清气流转,又有周邦彦词的安排巧思,还兼有姜夔词的化典活用,堪称咏物词传统中集大成者。兼有姜夔词的化典活用,堪称咏物词传统中集大成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唐诗宋词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37961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