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441620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生物氧化一、生物能学的几种概念(一)化学反映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化学反映中的自由能自由能:在一种体系中,可以用来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称自由能,用符号G表达。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化学反映,其产生有用功的能力可以用反映前后自由能的变化来衡量。自由能的变化:G = G 产物 G反映物 = H _TS 代表体系的自由能变化,H代表体系的焓变化,代表体系的绝对温度,S代表体系的熵变化。焓与熵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焓代表体系的内能与压力P乘以体积V之和: = U + PV,H = dU + PdV+ VdP 熵代表体系中能量的分散限度,也就是体系的无序限度:S = Q/T ,S = S体系S环

2、境 ,只有S0,过程才干自发进行。2.是判断一种过程能否自发进行的根据,反映能自发进行,能做有用功。G0,反映不能自发进行,必须供应能量。G=0,反映处在平衡状态。一种放热反映(或吸热反映)的总热量的变化(),不能作为此反映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只有自由能的变化才是唯一精确的指标。G仅是反映能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有的反映还需催化剂才干进行,催化剂(酶)只能催化自由能变化为负值的反映,如果一种反映的自由能变化为正值,酶也无能为力。当为正值时,反映体系为吸能反映,此时只有与放能反映相偶联,反映才干进行。.原则自由能变化及其与化学反映平衡常数的关系AbB C+dD原则自由内能变化:在规定的原则条件下的

3、自由能变化,用G表达。原则条件:,参与反映的物质的浓度都是moL(气体则是1大气压)。若同步定义pH .0,则原则自由能变化用G表达。G=-GTn KK是化学反映的平衡常数,因此,G/ 也是一种常数。常用物质的原则生成自由能G已经列在多种化学手册中,可以根据G-T lnK的公式求出平衡常数。 o/ 和G事实上是两个不同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值。(1)G o 是原则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既反映物A、B、C、D的起始浓度都为1molL,温度为25,H7.0时的。每一种化学反映均有其特定的原则自由能变化(既Go /),是一种固定值,G是任意给定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它是反映物A、B、C、D的起始浓度、温度、

4、pH的状态函数,在一种自发进行的化学反映中,自由能总是在减少,G总是负值,随着反映向平衡点的趋近,G的绝对值逐渐缩小,直到为。(2)从G = -RlnK/,可以求出K/及 o/,根据 o 、G与K/可以判断任何条件下反映进行的方向及限度。(二)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在偶联的几种化学反映中,自由能的总变化等于每一步反映自由能变化的总和。因此,一种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映,可与其他反映偶联,驱动整个反映进行。此类反映在生物体内是很普遍的。二、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00卡/mol及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每摩尔磷酸基能释放000cl以上能量的磷酸化合物。(一)高能化合物的类

5、型1.磷氧键型。()酰基磷酸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磷酸,乙酰磷酸,氨甲酰磷酸,酰基腺苷酸,氨酰腺苷酸。(2)焦磷酸化合物。无机焦磷酸,TP,AP。(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氮磷键型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3硫酯键型3-磷酸腺苷-磷酰硫酸,酰基辅酶A。4.甲硫键型-腺苷甲硫氨酸。(二)TP的特殊的作用1是细胞内产能反映和需能反映的化学偶联剂.在磷酸基转移中的作用。如已糖激酶:GlcATPG-6-+。甘油激酶:甘油AP3一磷酸甘油+ADP。(三)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的储能作用 磷酸肌酸是易兴奋组织(如肌肉、脑、神经)唯一的能起临时储能作用的物质。磷酸精氨酸是无脊椎动物肌肉中的储能物质

6、。三、生物氧化、氧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H2并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称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需氧细胞呼吸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又称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其特点是反映条件温和,多步反映,逐渐放能。生物氧化在活细胞中进行,pH中性,反映条件温和,一系列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氧化过程,逐渐氧化,逐渐释放能量,转化成TP。真核细胞,生物氧化多在线粒体内进行,在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细胞中,生物氧化在细胞膜上进行。生物氧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多糖,脂,蛋白质等分解为构造单位单糖、甘油与脂肪酸、氨基酸,该阶段几乎不释

7、放化学能。第二阶段:构造单位经糖酵解、脂肪酸氧化、氨基酸氧化等各自的降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乙酰A等少数几种共同的中间代谢物物,这些共同的中间代谢物在不同种类物质的代谢间起着枢纽作用。该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丙酮酸、乙酰C等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H2O。释放大量的能量。在第二、第三阶段中,氧化脱下的电子(H)通过一种氧化的电子传递过程(氧化电子传递链)最后传给O2,并生成ATP,以这种方式生成AT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它是一种很重要的将生物氧化和能量生成相偶连的机制。生物氧化的终产物是CO2和H,2的形成是通过三羧酸循环过程,H2O则是在电子传递过程的最后阶段生成。(二)氧化电子

8、传递过程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还原型辅酶(NADH和FAD2),通过电子传递途径,使其重新氧化,此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原型辅酶中的氢以负质子(H )形式脱下,其电子经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电子传递链)转移,最后转移到分子氧上,质子和离子型氧结合生成H。.氧化电子传递链由NAD到O2的氧化电子传递链重要涉及FM、辅酶Q(oQ)、细胞色素b、c1、c、a,a3及某些铁硫蛋白。氧化电子传递链位于原核生物的质膜上,真核生物中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电子载体的原则势能G o 是逐渐下降的,电子沿着电势升高的方向流动。其中有三个部位的势能落差G较大,足以形成ATP(D磷酸化需要的自由能=.3

9、Kal/ml.)。这三个部位正好是氧化磷酸化部位。细胞内供能物质的彻底氧化产物是CO2、2O其中C2重要是在三羟酸循环中产生,水是在电子传递过程的最后阶段产生。2.电子传递链的酶和电子载体呼吸链中的电子载体都是和蛋白质结合存在(涉及NAD+、FMN、铁硫中心、细胞色素)。这些蛋白质大都是水不溶性的,嵌在线粒体的内膜上。(1)ND+和NDP+脱氢酶分别与ND+或ND+结合,催化底物脱氢,此类酶称为与NAD(P)有关的脱氢酶,多数脱氢酶以NA为辅酶,少数以NP为辅酶(如-6-脱氢酶)少数酶能以NAD+或NADP两种辅酶(G脱氢酶)。(2)NADH脱氢酶以及其他黄素蛋白酶类ADH脱氢酶含FM辅基,铁

10、-硫中心。铁硫中心铁的价态变化(Fe3+Fe2+)可以将电子从FN辅基上转移到呼吸链下一成员辅酶Q上。具有核黄素辅基的酶还涉及琥珀酸脱氢酶、脂酰CA脱氢酶等。()辅酶Q(泛醌)电子传递链上唯一的非蛋白质成分。辅酶Q在线粒体中有两种存在形式:膜结合型、游离型。辅酶不仅可以接受FMN上的氢(NADH脱氢酶),还可以接受线粒体ADH2上的氢(如琥珀酸脱氢酶、脂酰Co脱氢酶以及其他黄素酶类)。(4)细胞色素类细胞色素类是含铁的电子传递体,铁原子处在卟啉的构造中心,构成血红素。细胞色素类是呼吸链中将电子从辅酶传递到O的专一酶类。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至少具有种不同的细胞色素:、c、c1、.a、a,细胞色素b

11、有两种存在形式:562、b566,细胞色素c是唯一可溶性的细胞色素,同源性很强,可作为生物系统发生关系的一种指标。细胞色素、3是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又称细胞色素氧化酶,将电子从细胞色素传到分子O2 。3.电子传递克制剂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的电子传递,重要有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等,可阻断电子由DH向CoQ传递。抗霉素A,克制电子从细胞色素向细胞色素c1传递。氰化物、硫化氢、叠氮化物、C等,阻断电子从细胞色素3 向O2传递。(三)氧化磷酸化作用1.几种概念氧化磷酸化作用:电子沿着氧化电子传递链传递的过程中所随着的将DP磷酸化为ATP的作用,或者说是ATP的生成与氧化电子传递链相偶联的磷酸化作

12、用。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是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种代谢中间物(如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联的作用。糖酵解中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丙酮酸。P/比: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至氧所产生的ATP的分子数。AHATP,ADH2AP呼吸控制:AD作为核心物质,对氧化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称为呼吸控制。解偶联剂(24硝基苯酚):电子传递过程和AP形成过程相分离,电子传递仍可进行,但不能形成AT。氧化磷酸化克制剂:克制O2的运用和A的形成。.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随着着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发生的AT的合成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并合成P的重要方式。英国生物化学家Pter Mitchell于91年提出的有关解释呼吸链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作用偶联机制的一种假说。其基本观点是:电子经呼吸链传递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内侧泵到内膜的外侧,在膜两侧形成电化学梯度而积蓄能量,当质子顺此梯度经ATP合成酶通道回流时,1催化ADP与P结合,形成AT。ADHH生物氧化时的磷氧比值为2.5,AH2的磷氧比值为1.。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制,已有十分收入纳入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