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20440574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一、写作目的毕业论文是髙等学校学生在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 能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 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二、选题要求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 应脱离专业范围,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流通理 论、管理学等诸方面;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2、论文选题要难易、大小适中,以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完成为宜。3、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

2、,在所学专业范围内确定论文选题,在 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初步选题后撰写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存 档。什么是好的选题?思考以下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什么是好选题:该问题可获有效解决吗?相关的文献资料丰富吗?该问题重要吗?其中涉与重要原理吗?该问题是新问题吗?该研究可行吗? 你熟悉该领域吗?基础如何?研究工具可靠吗?时间够吗?研究对象能配合吗?困难能克服吗?4、好的选题是基本标准(1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 一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可以从它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考虑。(2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选题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有事实依据或以科学原理为依据。(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要具体

3、化,界限清楚,避免选 择大而全的、宏观性的研究问题。(4问题要具有独创性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 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本身 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批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 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5问题要有可行性 客观条件包括与客体相关的资料、设备、时间 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方面的条件,以与科学上的可能性,主观 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权衡自己的条件 寻找结合点;研究时机也很重要,什么时候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要看有关 理论、研究工具与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三、撰写要求1、开题报告(1500 字

4、以上 要上交)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 点与拟突破的难点等,目前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是基本内容大同小异。(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有的开题报告中要求阐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研究的内容与可行性分析:(3)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措施(重点、难点以与创新点):(4)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成本分析法、行动研究、实验研 究法、特尔斐法等)(5)论文的进度安排:(6)论文的写作提纲:(7)参考文献:一、范例:选题的依据与意义:(一)选题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的积极推进,农民劳动力外出务 工现象越来越频繁。十六大报告明

5、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 代化的必然趋势。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十分严峻的就 业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到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从根本上说,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村 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对落实以 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村劳动 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农村人口 压力的需要;是

6、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迫切需要。因 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选题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很多学者都是从微观角度通过对劳动力转移 主体的个体分析,研究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例如:唐纳德博格的推拉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 假说;也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流动动因的。如: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的二元经

7、济结构 理论。但是人口流动的动因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等宏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对转 型期中国的农村人口流动的动因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因素两个角度展开详细的分析,力图对人口流动 动因理论从宏观层面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于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比较偏好于对整体经济和流 入地经济的研究,他们大多注重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重心主要是放在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相关经济效应分析,为农 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村人口基数较大,目前XX省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作为这样一个典

8、型的农村人 口输出大省,研究XX省的农村人口流动与其对流出地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中发现劳动力转移 的基本规律、主要的制约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流出地发展的经济效应,对于指导XX省农村劳 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其它区域提供经验借鉴。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一)国外对农村劳动力为出打工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R 卢卡斯(,1985)认为,有价值的人口流动理论或经济发展理论应当与城市化的渐进特征 相一致。由于每一个人都会选择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向城市迁徙,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城 市成为越来越好目的地的事情注定会发生”。刘易斯(1989

9、)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持续,通过两种在时空上 并存的形式而最终实现的。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即社会劳动力从传统的自给性 农业部门流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部门;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因为传统的、自给 性的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先进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在城市。因此,农村部门的剩余劳 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过程,从地域上讲,也就是农村劳动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托达罗(1991)在修正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了新的解释, 其理论被称为托达罗模型。他认为,刘易斯的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依据的,在这些国家,工 业化与城

10、市化是同一过程。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恰恰在城市失业己经出现的条件下发生农村向 城市移民的持久倾向。对此,托达罗的解释是,尽管城市中失业现象已十分严重,但是农村劳动力 还是可以作出是否向城市流动的合理决策。托达罗模型不仅修正了刘易斯模型只侧重于农村劳动力 流入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分析,指出城乡人口的盲目流动会加重城市己有的失业现象,而 且还提出诸如缩小城乡差别,重视农村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经济动机,缓解 城市就业压力等一系列政策主张。格罗姆(G.Glomm 1992)认为,人口流动在解释人均收入增长 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

11、在其造成的区域经 济差异方面,这也是国外的经济学者们比较热衷研究的话题之一。(1965)利用了24 个国家的数据 对地区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人口流动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一种是认为人口流动会减小区域经济差异o Barro (1995)对跨国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人 口流动虽在跨国层面并不对经济增长产生收敛性的结果,但对美国18001990年间的州际数据研 究后发现,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绝对收敛的特征。Razin(1996)认为在存在知识外溢的条件 下,人口流动能够使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得到缓解。另一种结论认为人口流动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扩 大。Maurseth (2001

12、)扩充了 Williamson的结论,也认为人口流动是产生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之一。Puga (1999)也基本上是认同第二种观点,他曾用垄断竞争模型和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研 究了人口在自由流动和完全不能流动两种情况下,贸易成本的变化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他认为, 人口在不能流动的情况下,贸易成本降到最低时,生产会趋于平衡分布,进而减少地区经济差异。(二)国内对农村劳动力为出打工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周君玉(1994)认为产业部门之间的人口流动规模随各产业部门投资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由于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各产业部门投资规模差异,从而造成部门间劳动力的流动,导致传统产业(农 业)

13、部门劳动力人口向建筑业部门流动。高迎斌(2000)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 配置。不仅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也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将直接缓解农业人口与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吕雁玲(2002)认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能给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进入农业领域空间,从 而提高农业生产率、转换农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陈华(2002)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 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者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发生变化, 为人口的本质城市化创造条件。俞宪忠(2005)认为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在社会

14、制度安 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 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收益领域流动,而且比较收益 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与人口分布走向均衡化的趋势,社 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叶香丽(2007)进一步研究得出,人口流动加快了流入地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 加速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而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关系的学说中,一方面促进农 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智力回流”带来的机会、技术更有利于搞活农村非农经济,缩小城 乡差距。以上国内外研究表

15、明,虽然西方国家人口流动以向城市转移为主,仍然从以上经典理论和国内 研究回顾可知,他们在强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不仅认识到这种转移对农村发展的贡献,也大 都认识到并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发展的支持。国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 经济发展主要在积极的方面进行研究,对负面影响涉与较少。三、本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通过对XX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分析与其对XX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来具体的展开。总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对XX省的人口现状和生产要素的有限性来展开对XX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概述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

16、工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研究寻找理论依据。他 们在强调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不仅认识到外出务工对对农村发展的贡献,也大都认识到并 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城市发展的支持。国内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村经 济发展主要在积极的方面进行研究,对负面影响涉与较少。第三部分XX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状与XX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后,XX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阶段性的波动,此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 通过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变化分析,找出XX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特征,为下一步研究农村 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分析当前XX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间接

17、引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对XX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为下文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经 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的分析做下了铺垫。第四部分影响 XX 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分析主要针对影响 XX 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具体展开分析,提出其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 方面是积极因素,二是消极因素,论文从十一个方面对这两方面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各类 影响因素的分析,影响XX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依次为社会观念的因素、政策变化的因素、 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的不断加强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管理服务的因素、科学文化素质的因素、组 织服务机制的因素、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的因素、二元经济结构的因素、收入的因素、设施

18、的因素。 因此,为了推进XX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进程,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程度,对制 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第六部分促进XX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有效政策建议在结合以上的研究后,探求两者有机结合与协调运行的有效对策,分为两个层面,即微观管理 措施和宏观管理措施。第七部分结论综合分析阐述主要观点,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四、本课题研究方案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一) 文献研究法 阅读大量与本文命题相关的文献,了解和掌握近十年国内外关于本命题

19、的研究成果的不足,为 本文提供理论基础。(二) 辩证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辩证分析,探求其两者的相互关系。(三)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于国外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 训,以更合理地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四)综合研究法 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观点鲜明,论证的逻辑性 严密,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与工作进度:研究目标:在 XX 农村,随着近来来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农民外出务工现象愈演 愈烈。本文旨在通过对XX农村农民外出务工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深化对当前XX农村经 济状况

20、与影响因素的认识,并探讨促进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有效渠道。主要特色: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中国转型期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流出地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建立一个适应中国转型期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流出地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发展经济学的 人口流动理论已经建立起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型,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幅员辽 阔、区域差异较大的国家而言,农村人口在区域间流动并对相关区域的作用机制与其效果不能简单 地应用经典理论来解释。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流入地的影响研究较为充分, 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对于流出地的研究尚未系统和完善,本文针对这一主

21、题提出了农 民外出务工与流出地经济发展的理论,即有限理性和经济势差在农民外出务工中共同起作用,而农 民外出务工反过来又促进流动人口的理性提升和区域间经济势差的缩小,从而实现促进流出地经济 发展的结果。这一过程包括两种效应:一是体制改革形成农民外出务工促进流出地经济发展的条件 因素,不论是农民外出务工的有限理性和区域经济势差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效应,还是农民外出务工 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效应都依赖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进程;二是农民外出务工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 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导致流出地收入、消费、就业、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资 源配置均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重要性和

22、作用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文基于XX省的实证研究结论也证实了上述理论。2针对XX省农民外出务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次课题设计了详细而科学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有:农民外出务工地的禀赋条件、体制改革 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外出务工的动因、流向、规模、性质、农民外出务工与地方农业生产结 构、农民外出务工与农民增收、农民外出务工与土地流转、农民外出务工与人力资本形成以与农民 外出务工背景下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诸方面,力图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外部约束条件、内部流动 动力、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等进行刻画。从而第一次系统地对 XX 省农民外出务工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工作进

23、度:20XX12月15日-20XX01月10日,开题和构思论文写作大纲。20XX01月11日-20XX01月31日,完成论文编写的前期工作。20XX02月01日-20XX0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20XX03月16 日-20XX04月15日,撰写、提交、修改论文二稿。20XX04月16 日-20XX05月15日,撰写、提交、修改论文三稿。20XX05月16 日-20XX06月10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六、参考文献:1威廉阿瑟刘易斯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M.:经济学院,1989.2 WP 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译本M.中国经济,1991.3 邵明伟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24、J经济师,2006(5):14-16.4 刘继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变动 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10):18-21.5 林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J决策咨询通讯,2008(3):23-26.6 罗怀良,许可等川中丘陵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XX农业科 学,2008(16):30-33.7 王传军,高启达浅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 息,2008(14):31-35.8 肖丽容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一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J.长江 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

25、007(1):21-23.9 杨国强,冉江舟试论劳动力转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05(4):24-26.10 周君玉.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J.经济学家,1994(3):22-30.11 高迎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可持续发展J.XX农垦经济,2000(6):26-29.12 吕雁玲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20-25.13 陈华新世纪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J.兰州学刊,2001:17-22.14 俞宪忠人口流动规律与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5(1):117-121.15 叶香丽.中国农村人口向城

26、市流动的原因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农民工和农村大学 生视角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4):75-80.16 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中国农业,2005(1):164-200.2、写作提纲写作提纲需指导教师修改、审议,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正式撰写论文3、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与文学 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4、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允许多人合 作,更不允许相互抄袭、剽窃。如有抄袭,一经发现按作弊处理。学生在 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 文。5、毕业

27、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格式规范。6、毕业论文内容主要包括: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字 数要求不应少于6000字,一般不超过10000 字。7、论文实行三稿定稿制,每一稿均要上交原件,指导教师要妥善保存, 指导工作结束后上交教学科。8、毕业论文应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 A4 纸进行文字打印与装 订。9、毕业论文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四、成绩评定 由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从学术性、独创性、逻辑性、规范性四个方面进 行考察,并给出初评成绩。初评成绩按百分制。五、打印要求:毕业论文须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A4纸制作成电 子文稿,“目录”

28、用小四号宋体;“内容摘要”、“关键词”、“参 考文献”用五号楷体;“主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副标题”用小四 号仿宋体;“文中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文中二级标题”用五 号黑体;“正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16 磅,段前 0.3行。页边距: 上 2.8 厘米,下、左、右 2.5 厘米。六、装订:装订顺序:定稿论文应按摘要和关键字f目录f正文f参考文献”依 次顺序进行装订。七、学生上交论文时间: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学生应与时与指导教师联系 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论文上交包括开题报告、正稿3份。电子文档一份。八、答辩 全体学生必须准时到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无答辩成绩者,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合格。附:

29、1论文参考选题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1)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2)企业团队管理;(3)企业家与职业经理 人问题研究;(4)项目管理;(5)企业联盟问题研究。3、消费者行为研究4、现代商务谈判5、激励理论的研究6、领导理论的研究7、组织发展与变革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9、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10、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11、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12、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13、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14、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15、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16、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17、论企业战略联盟18、人力资源资本化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19、西部大开发

30、问题的探讨20、企业的跨文化管理21、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24、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25、企业成长研究26、知识管理研究27、组织结构与形态演变研究28、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29、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30、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32、风险资本与髙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3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34、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35、资本经营方式研究36、企业并购研究37、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38、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39、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40、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41、先进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42、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31、研究43、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44、企业并购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45、论管理创新46、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47、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48、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49、企业的经营与发展50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51、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52、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与其预防52、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53、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54、中国跨国公司的创建与发展55、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56、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57、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58、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59、品牌策略探讨60、广告创意策略探讨61、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

32、策划方案62、关于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63、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64、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65、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66、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67、WTO框架下的服务营销68、关于服务营销文化 69、公关与品牌形象的塑造70、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与对策 71、多元化战略问题研究72、市场营销问题研究 73、企业营销策划74、品牌战略研究 75、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研究76、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赢得市场竞争优势77、定价策略与技巧 78、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和利用联盟企业技术创新 与能力,增加联盟企业

33、整体竞争能力,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战略联盟 技术创新过程协同和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两个环节看,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为 技术创新过程协同提供基础与背景支持,并贯穿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 而技术创新过程协同促进技术创新行为协同的改进与发展,并为其提供技 术、结构、流程上的支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关键词::战略联盟 技术创新 协同机制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系统 ,凭借联盟成员企业间与其与外界环 境间相互协调作用构成一定有组织的整体 ,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的重要手段,其中机制是系统演化的内部动力。战略联盟协同机制即联盟企 业由于合作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竞争优势以与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34、所形成的联盟系统内在特定的规律性机制。实践证明,具有相似技术资源的 联盟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表明一个战略联盟技 术创新的成功与否不仅因其拥有丰富的内部共有技术创新资源 ,还在于联 盟是否拥有完善的配置和运用创新资源的技术创新协同机制。迄今为止,已有学者对如何通过战略联盟获取竞争优势展开研究,本文 从系统自组织角度,以竞争优势获取作为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方向,对战略联 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 ,试图进一步发展战略联盟的研究思 路。一、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运行模式的建立(一)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内涵界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指技术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技

35、术创新 活动与其所处的联盟系统中多种要素相互作用 ,产生技术创新驱动力诸要 素以与这些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所形成互动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推动联盟 系统知识与人力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联盟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开发新 产品并取得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实现联盟系统技术创新目标。战 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包括对技术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并行处理 ;技术创 新主体如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等 创新单元间的协同;以与技术创新各要素如知识、各种技能之间的协同。结合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内涵 ,这里在总结经济单位技术创 新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将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划分为两个环节,即

36、战略联 盟技术创新过程协同和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二)技术创新过程协同与行为协同互动模式 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过程由一系列环节所构成,主要包括联盟形成过程、 创新设想的形成过程,研究与开发过程、技术创新组织实施过程(包括设计 试制、中间试验、生产准备、批量试生产、市场开拓、产品与工艺改进(二 次开发、大规模生产等)、创新检验与推广过程。实现联盟技术创新过程协 同需要重塑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以与创新资源创造性集成。由于联盟主体间 的创新协同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行为协同 ,所以联盟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主 要体现为以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特点的联盟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 ,外在表现 为联盟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技术与管理协同创

37、新、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 这三种协同关系源于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单纯依靠其 自身不能完成技术创新任务。同许多对微观行为主体技术创新研究一样 , 战略联盟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管理和市场等要素的支持与作用。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为技术创新过程协同提供基础与背景支持, 并贯穿于联盟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而联盟技术创新过程协同促进技术创 新行为协同的改进与发展,并为其提供技术、结构、流程上的支持。二者互 相影响,相互融合,其互动模式如图 1 所示。(三)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运行模式基于以上分析,构建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运行模式,如图 2 所 示。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构

38、建首先应体现联盟技术创新的战略需 求与价值创造的支配动力 ,其次应体现技术创新协同是在各要素的相互协 同作用下通过技术过程协同与技术创新行为协同的融合作用来实现的。此外,当联盟技术创新合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合作者就要从合作创新效 率等方面对合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评价。根据总结与评价结果,合作关系或 者可以形成系统创新有序结构;或者因为不能达标而使创新终结;或者在双 方同意下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分析创新合作关系是否可以随着联盟发展战 略的转变而进行相应调整。这类调整包括重新界定合作创新的任务,调整合 作预期和组织成规,由此进入新一轮合作,使联盟系统整体得以升华。二、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过程协同根据最优化原

39、理,自然界(或社会)和各种物质系统由于其内部根据和 条件的相互作用,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得该系统的某个方面最大限度地 (或最少限度地)接近或适合某种一定的客观标准最优。最优的内容与形式 包括:系统结构形态最优、运动过程最优、性质最优与功能最优。战略联盟 技术创新作为子系统,战略联盟作为更大的复杂系统,则更需根据顾客需求 和市场竞争新趋势优化联盟结构与技术创新过程。而在这一系统演化过程 中,好的流程对联盟的技术创新有效运作与竞争优势创造是尤为必要的。为 此构建了面向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过程的电子化流程协同模式(如图 3 所示), 即联盟系统以电子商务为应用平台,全面集成联盟创新链的物流、信息流和 资

40、金流,在整合各成员企业流程的基础上实现流程协同,充分发挥联盟所特 有的优势。这里,“整合”强调各子系统(或要素间)的一致性和一体化,而 “协同”则在此基础上强调通过各要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个体所不能的 整体效果或协同效应。整合是实现协同的基础和前提,是协同过程中的一个 在战略联盟电子化流程协同模式下,由于电子商务以 Internet 为运行平台, 互联网真正使联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技术创新协同成为可能。联盟企 业通过对全球市场信息的反馈,与时掌握联盟伙伴与竞争对手的动态,并相 应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做出调整,真正实现由客户来拉动产品、技术的创新, 创造客户价值最大化。三、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行为协同

41、(一)战略联盟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创新是指引入创新的生产经营函数或 将各种要素进行新的组合的行为,是一种效益更高、交易费用更低的制度对 另一种效益较低、交易费用较高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从企业层面来看,根据 国家统计局 20XX 一项统计显示,国有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平均仅为三资企业 的 50%左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度创新的滞后如产权关系不明晰、激励机 制不到位等。对战略联盟而言,技术创新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联盟技术创 新涉与到不同联盟主体间的协调过程 ,这一过程必须依赖相应的机制与管 理方法,这就要求联盟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 ,不断完善联盟的制度体系, 以保证其沿着正确

42、的轨迹发展。在战略联盟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联盟制度创新应为联盟技 术创新提供持续的制度化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程度,抑 制联盟成员对技术创新成果的“搭便车”行为,并通过提供决策机制、激励 机制、约束机制与运行机制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化、集成化、持续化。而 联盟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机会条件、专有性条件、技术累积知识性条件和知 识基础为联盟制度创新提供能力支持和基础支撑。(二)战略联盟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 改革和改造,创建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战略联

43、盟中的管理创新通过 对联盟管理的组成要素,包括方式、思想和方法等在市场经济与环境下重新 组合,对技术创新产生重大影响。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联盟技术 创新为联盟管理创新创造外部环境和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联盟管理创新 是技术创新的前提与保证,它贯穿于联盟技术创新的选题、立项、过程、评 估、推广等全过程。联盟管理创新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财、物、信息等通 过合理的协调、流动达到优化配置。因此,只有联盟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 演进实现了协同式的跨越,才能更好保证实现系统目标。战略联盟技术与管 理协同创新的具体运行模式可随机而动 ,例如可建立基于联盟管理体系整 体创新的协同

44、创新机制,这种联盟整体层次的管理创新具有战略转移的深 刻内涵。因此,对联盟技术创新而言,这类管理创新实际上是重建了技术创 新的运行机制,也可建立基于联盟管理体系即时创新的协同创新机制。联盟 管理体系即时创新是为适应具体技术创新项目的需要而进行的即时性创新, 这种管理创新对联盟来说虽然只具有局部意义 ,但它却是联盟具体技术创 新项目成败的关键。(三)战略联盟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联盟在动荡的环境中要解决竞争和发展 ,就必须同时对市场和技术做 出反应,这就要求联盟技术创新价值链中市场环节与技术创新环节的互动, 并从机制上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协同进展。在联盟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 过程中,联盟技术创新应通过

45、重大创新引领市场并开发新的市场,从而实现 最本质的市场创新;而市场创新则保证联盟技术创新的商业化实现,不仅为 联盟技术能力发展提供现金流支持,更为技术创新指明发展的方向。战略联 盟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可以遵循如下原则进行:1.信息对称原则。市场与研发信息的真实、完整、沟通与对称是技术 与市场协同创新的基础。对于股权式战略联盟,市场部门与研发部门要同时 搜集市场与技术信息,并进行交换沟通。对于非股权式战略联盟,联盟各方 可考虑成立信息中心,专门用于搜集产品发展与市场需求信息,为联盟各方 提供服务。 相互渗透原则。联盟中无论是非股权联盟还是股权式联盟,在 技术研发的初级阶段中,市场销售环节的人员就应

46、介入,这有利于产品或技 术的改进,有助于降低研发后续阶段的试错成本。技术研发人员也应参与到 市场部门的培训课中并参与实践调研,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四、结束语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控制和利用联盟企业技术 创新资源与能力,增加联盟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联盟 企业之间在价值创造上具有关联或某种依存关系为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提供 前提条件,而在整合基础上的协同为联盟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提供保证。这 里在阐述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过程协同和行为协同内涵与关系的基础上, 构建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运行模式 ,从技术创新过程电子化流程协 同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协同进行论述,从联盟技术

47、与管理、制度和市场协同 创新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协同进行论述 ,希望能对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 同机制的研究能为完善战略联盟发展体系拓展思路 ,为企业战略联盟演化 发展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刘益,李垣,杜旖丁基于资源风险的战略联盟结构模式选择J. 管理科学学报,2003(4):34-42.刘子新,陈菲琼企业战略联盟的共生模式浅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7):58.王晓键,郭跃华社会网络视角下战略联盟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进 步与对策,2005(10):8-11.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与建构 J .研究与发展管 理,2000(5):13-16.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机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5):780-785.郑刚,梁欣如.全面协同:创新致胜之道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全面协 同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8):268-271.许庆瑞,谢章澍,杨志蓉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动态分析J.科 研管理,2006(4):116-120.孙强,杨义梅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效应研究J.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2006(3):82-84.重要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