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农网十二五发展纲要

上传人:hh****0 文档编号:20168557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家电网农网十二五发展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家电网农网十二五发展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家电网农网十二五发展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国家电网农网十二五发展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电网农网十二五发展纲要(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电力装备公司:为深化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推动科技进步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农网智能化建设,促进农网与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公司组织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网省公司依据纲要编制本单位“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规划,于2011年6月30日前上报农电工作部。请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电力装备公司参考纲要开展技术和装备的国 家 电 网 公 司 文 件国家电网农2011580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

2、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纲要的通知附件:国家电网公司 “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纲要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主题词:能源 农网 科技 发展 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2011年4月28日印发前 言为深化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推动科技进步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依靠科技手段加快推动农网智能化建设,促进农网与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组织编制了本纲要。纲要编制工作启动后,公司在系统内 27 个网省电力公司组织了农网科技进步状况调研,全面了解农网科技进步状况、技术需求等,依据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纲要、深化“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探讨

3、报告、农网智能化建设探讨报告及调研结果,编制了纲要初稿。公司总部、科研单位和基层生产单位的专家对纲要进行了多次探讨和评审,形成本纲要。纲要仔细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农网发展形势及技术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农网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围绕农网优化规划、农网装备、自动化及通信、信息化、生产运行管理、营销服务与智能用电、农村新能源接入及微电网技术等7个专业,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农网科技工作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制定了保障措施,指导推动公司“十二五”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第一章 “十一五”农网科技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公司主动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4、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努力提升农网自主创新实力,推广应用农网科技创新成果,扎实推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县城电网改造、中西部农网完善及“户户通电”工程供应了坚毅技术支撑,显著提升了公司农网供电实力和农电管理水平,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节 科技支撑农网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公司农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网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农村电网结构、装备科技含量、运行自动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加,有效改善了农网供电牢靠性和供电质量。2010年末,公司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477%,平均供电牢靠率

5、(RS1)达到99.636%,综合线损率6.53%。一、农网网架结构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探讨取得重要突破,建立了以优化供电模式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电网建设模式体系,有力指导和规范了农网建设;通过推广应用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农网综合评价技术等农网优化规划技术,改善了农村电网的电源布局及网架结构,提高了农网的供电实力。农网 110kV 及以下变电站双电源供电比率达到70.46%,较“十五”期末提高了 23.26 个百分点;县城 10kV 线路实现环网供电的比率达到 47.90%,较“十五”期末提高了 18.67个百分点。二、农网装备科技含量显著提升紧凑型模块化变电站/开闭所、无油化开关、GIS

6、 组合电器、电压无功限制设备等广泛应用,110kV及以下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比率达到84.09%,较“十五”期末提高了24.09个百分点;110kV及以下变电站断路器无油化率达到 95.10%,较“十五”期末提高了36.30个百分点;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电压无功自动限制的比率达到 43.33%,配电变压器实现自动无功补偿的比率达到16.55%;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S11及以上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得到推广应用。三、自动化与通信水平稳步提高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县调自动化系统达到好用化要求的比率达到 82.19%, 110kV 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班比率达

7、到 56.16%。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县城、工业园区等牢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区域推广应用,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监控、用电信息采集等技术已在肯定范围内试点建设,提升了农网平安运行和优质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电力载波、无线公网(GSM、GPRS、CDMA)、无线专网等通信为辅的农电通信网络,光纤通信覆盖全部变电站和供电所的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69.37%。四、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依据SG186工程总体部署, 2007年启动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开发建设,构建支持纵向贯穿、横向集成的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已完成部署 26 个网省公司本部到公司总部的农电系统应用以及山东、宁夏、河南和甘肃4省129个

8、县供电企业应用,建成了运行畅通、高效、规范、好用的信息传递通道,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办公自动化、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系统广泛应用,提升了县供电企业生产、营销、物资、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业务的信息化与规范化水平。95598客户服务系统应用覆盖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 91.96%,实现银电联网的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51.90%。其次节“四新”技术广泛应用在农网装备方面,推广应用氧化锌避雷器、线路过电压爱护器、穿刺式防弧金具、线路复合绝缘子、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架空导线绝缘护套等设备,有效提高了农网供电平安牢靠性;推广应用变电站和线路智能巡检、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与在线监测、10

9、kV 带电作业、电力设施防盗报警等技术,有力提升了农网装备平安运行水平。在综合节能技术方面,推广应用 S11 及以上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动态无功补偿、全网无功优化、线损分析与管理、电能质量监控、谐波检测与治理等技术,实现了农网综合节能降损,提高了农网供电质量。在营销服务方面,主动应用预付费电能表、自助缴费终端、移动收费终端等技术,实现多种缴费方式,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第三节 科技进步专项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一、农网智能化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围绕公司坚毅智能电网建设目标,开展农网智能化建设专题探讨,并提出了“建设以坚毅为基础、智能为特征的新型农网”的建设目标。依托公司坚毅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

10、优化”和“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应用探讨”,开展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农网的影响、农网配电自动化、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农网用电信息采集、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等关键技术探讨,制定了农网智能化技术标准及规范,建设了8省8县示范工程,为农网智能化技术探讨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二、有力推动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及科技进步先进县建设选择代表东、中、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特点的13个县供电企业,依靠科技手段开展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提高县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并形成建议推广项目70项;2009年组织开展农网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创建,制定了管理方法和评价标准,命名11个 “科技进步先进县

11、供电企业”,在公司系统树立了一批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典型,为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三、主动开展农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工作2009年,发布110kV 及以下县级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技术规范和典型应用模式,提出适用于高、中、低压配电网和低压用户端的无功优化补偿模式,并组织开展29个县供电企业全网无功优化补偿试点建设工作,增加了县级配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控实力,有效提升了农网经济运行水平和电压质量。四、农村“低电压”治理试点工作进展顺当2010年,为更好地服务“家电下乡”和新农村建设,启动了农村“低电压”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17项“低电压”综合治理管理与技术典型措施,建设了4省5县试点

12、工程,并总结试点建设阅历,提出14种“低电压”综合治理典型方法,为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供应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第四节 农网科技进步体系逐步健全一、农网科研实力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农网科技投入累计达到78.14亿元,担当科技项目共计269项,获得专利180项(独创专利2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4项,出版专著18部,获得科技成果嘉奖211项,其中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探讨及综合示范工程建设” 获得2009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农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探讨开发及试点应用”获得2010年度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二、科技进步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已形成以公司农电工作部为

13、主导,以中国电科院和国网电科院为技术支撑,网省公司示范应用、高校主动参加的产学研用常态科研工作体系,并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中发挥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探讨、农电队伍素养提升工程等,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强业务实力和良好合作精神的专业技术队伍。三、农网技术支撑体系日趋完善2008年发布了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提出了42项适用于农网发展的重点应用技术,收录了69项优秀好用“四新”成果,形成符合农网建设需求的技术支撑体系,明确了农网科技进步建设方向,推动优秀成果在公司系统的共享应用,有效指导公司系统农网科技进步建设。四、农网标准化体系逐步规范依据公司“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农网技术标准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在农网

14、建设中主动推广应用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和典型供电模式,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新型农网评价标准、新农村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和小城镇典型供电模式等广泛应用。“十一五”期间制修订农电行业标准17项、企业标准12项。截至2010年底,公司系统依据“典型设计”建成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24891座、线路46.01万公里,10千伏线路262.39万公里,低压线路497.16万公里,配电台区440.28万个。其次章 “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形势与技术需求第一节 发展形势一、深化开展新农村建设须要先进农网科技成果作支撑随着国家深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更。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5、,农村原有分散生产生活的格局发生变更,家用电器全面进入农村,农村用电量快速增加,对农村供电实力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需统筹城乡电网发展,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加快农网建设,打造坚毅牢靠的新农网。二、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农网科技进步供应了新机遇2010年初,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排通过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平安牢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从经济好用性、安装便利敏捷性、环境适应性、运行牢靠性等方面对农网发展支撑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农网新技术的探讨与应用供应了广袤前景。三、公司坚毅智能电网建设及“三集五大”体系对农网发展提出了新课

16、题公司建设坚毅智能电网要求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农村电网同样须要与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开展符合农网特点的智能配、用电环节探讨与建设,探讨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农网、用电互动化等技术。因此,加快推动农网智能化建设是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的必定要求。同时,随着公司全面实施“三集五大”,农网发展及农电管理须要顺应形势,找出薄弱环节,以科技手段支撑管理方式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不断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其次节 技术需求一、农网规模不断增长要求提高优化规划水平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且不平衡、东西部差异较大、部分地区乡镇城市化进展快速,用电需求和农网规模快速增长,优化资源配置问题

17、突出,须要充分考虑农网的技术经济性,深化探讨农网优化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系统、规范先进的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依靠科技手段优化配置农网建设资源,解决“卡颈项”、“过负荷”、“低电压”等问题,提高农网供电实力,降低农网损耗,提升农网灾难应对实力。二、农网装备的科技含量须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农网建设资金不足,早期装备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运行牢靠性较差等问题,影响了供电牢靠性、电能质量、节能水同等方面性能的提升,与供电需求不适应,与农网智能化要求差距明显。为了支撑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及智能化建设,迫切须要探讨经济好用、结构紧凑、节能环保、适应实力强、满意智能化要求的农网装备。三、

18、智能电网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农网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农网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适合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统一规范的自动化系统典型建设模式,亟待研发具有满意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智能化要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及终端设备;须要深化探讨具有经济好用、传输距离远和抗干扰实力强等特点,适用于测量点多、范围分散场合的通信技术,为农网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供应技术支撑。四、环境爱护要求深化探讨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国家要求扎实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爱护,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实力,加大环境爱护力度,全面增加可持续发展实力。公司主动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探讨各种可再

19、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及并网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降损技术。五、亟待突破分布式电源多点分散接入农网的支撑技术随着国家清洁能源的跨越式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农网已成为现实须要。分布式电源具有分散性、波动性、季节性、反调峰性、远离负荷中心、间歇式供电等特点,将对农网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技术挑战,须要尽快攻克含分布式电源的农网优化规划、平安运行、限制与爱护方式等技术难题,以适应我国能源结构转变的新形势,有力提升农网接纳新能源的实力。六、客户多样化需求须要供应友好互动的用电服务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推动、新能源的分散接入,以及家用电器的多样化和智能化、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家将出台更敏捷

20、、更市场化的分时电价政策,用户希望了解更多的电力供应和市场信息。同样电网企业须要驾驭各类负荷变更趋势和用电营销信息,便于实现电网科学调度。这些必定要求电网具备较强的双向互动、相互协调的实力,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供受电计量装置的功能多样性、信息化水平和平安监控水平提出新的要求。第三章 “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及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落实“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技术需求和公司建设坚毅智能电网目标,依据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瞄准制约农网建设与发展的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农网规划、建设、运维及管理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突破农网智能化

21、关键技术,逐步提高农网科技含量,有效提升农网的供电实力和供电质量,为建设平安牢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供应坚毅的技术支撑,服务公司与电网两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助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二、基本原则1坚持推广应用与研发创新并举。从农网建设与改造需求动身,大力推广应用农网先进适用技术,主动开展研发与技术改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2坚持平安性、先进性。亲密结合电网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农网的平安牢靠性要求,主动应用符合国家能源、环保政策和电网技术发展方向的先进技术,体现“先进、牢靠、合理、节能”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注意实效。围绕当地电网发呈现状及需求,把科技进步工作和

22、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结合起来,坚持采纳符合农网特点的新技术,防止盲目投资和过度超前建设。三、发展目标立足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总体需求,围绕农网优化规划、农网装备、自动化及通信、信息化、生产运行管理、营销服务和智能用电、新能源接入及微电网技术等 7 个专业,推广应用 60 项农网适用技术,攻克 22 项关键技术,建设农网智能化和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等试点工程,推动农网科技水平全面提升,显著改善农网各项指标,详细如表3-1。表3-1 “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目标序号指 标“十二五”期末1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8.45%2农网供电牢靠率99.73%3农网综合线损率6.2%4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

23、电比率80%5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好用化率100%6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比率80%7县城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比率40%8110kV及以下智能变电站比率10%9变电站自动化数据远方传输主通道采纳光纤通信方式的比率90%10智能配电台区比率60%11具备通信功能的配电台区比率65%1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电力客户的比率40%第四章 “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重点任务第一节 农网优化规划一、发展目标依据公司“大规划”、“大建设”体系要求,深化农网优化规划技术探讨及应用,优化电源布局和网络结构,推动农网建设的规范化。“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以 110 (66)kV 和 35kV 电压等级为

24、骨干网架,10 kV、0.4 kV以下网络协调发展的农村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比率达到 80%,至少有两路 110kV 及以上电源线路供电的县域电网比率达到98%,县城10kV线路实现环网供电的比率达到80%。二、重点工作1加强农网优化规划和标准化设计。推广农网深度规划技术、农村电网综合评价及规划软件,提高农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化农网电压等级,促进农网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依据公司统一部署,在农网建设改造中大力推广应用输变电及配电工程典型设计;提倡农网差异化设计思想,对供电牢靠性要求高的农村重点供电区域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农网抵挡重大自然灾难的实力。2推广应用新农

25、村典型供电模式。采纳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加强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指导;针对目前小城镇发展速度快,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供电需求差异较大的实际状况,推广应用小城镇典型供电模式,规范小城镇电网建设;建设典型供电模式技术支持平台,建立贯穿典型供电模式生成及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概预算等工程建设环节的一体化应用系统,加强工程建设过程管控。3合理采纳单相配电方式。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负荷特点和技术经济性,在用户呈分散或者团簇式分布、地形狭窄或狭长区域、纯单相负荷的农村居住区,合理应用单相配电方式,发挥单相配电方式在降低线损、节约投资、改善供电质量等方面的优势。4攻克35kV配电化关键技术。为适应

26、西部偏远地区办电须要,探讨35kV配电化典型建设模式,提出35kV线路轻型化设计、经济型小型化智能化35kV配电化变电站、35/0.4kV直配等设计方案,研发关键设备,建设试点工程,为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难题供应新的技术手段。其次节 农网装备技术一、发展目标主动推广应用牢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智能化、少维护的农网变配电装备,提升农网装备的科技含量,夯实农网科技进步基础,支撑农网智能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10kV及以下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比率达到 90%;110kV 及以下变电站断路器无油化率达到97%。二、重点工作1. 推广应用紧凑型变电设备。推广应用紧凑型箱式变电站、户外高压组合电器等结构紧凑

27、、牢靠性高的电力设备,减小变电站占地面积,缩短变电站建设工期,削减设备维护工作量;广泛推广应用有载调压主变、无油化开关。2. 推广应用高牢靠中低压电力设备。坚持“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原则,推广应用10kV环网柜、10kV永磁操动机构智能开关、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线路复合绝缘子、新型熔断器等先进牢靠技术产品,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3. 广泛推广应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结合各地负荷特性,推广应用S11及以上型号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在平均负载率较低的区域,推广应用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降低农村配电网综合线损。4. 研制农网智能化配电装备。在不断提高断路器操作稳定性的基础上,研制经济好用的智能选相

28、限制断路器;探讨农网配电设备状态测量传感及自诊断技术,研制低功耗、高牢靠智能配电终端;探讨经济好用的智能快速故障检测装置。第三节 农网自动化及通信技术一、发展目标依据公司坚毅智能电网建设要求,推广应用调度自动化、智能化变电站等技术,结合农网智能化建设须要,构建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完善农网配电自动化、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建设模式。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好用化率达到100%,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比率达到80%,县城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比率40%,110kV及以下智能变电站比率达到10%,智能配电台区比率达到60%,县供电企业建设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的比率达到20%,变电站自动化

29、数据远方传输主通道采纳光纤通信方式的比率达到90%,具备通信功能的配电台区比率达到65%。二、重点工作1推广应用农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依据电网发展规模及特点,采纳不同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强化平安操作、设备和现场监测等功能,实现平安生产的可控、能控及在控;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遥视系统等,有效解决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测问题,促进变电站无人值班。2深化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探讨与应用。主动应用 110kV 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采纳先进、牢靠、环保的智能设备,体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特征,实现自动信息采

30、集、测量、限制、爱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及电网实时自动限制、智能调整、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组织探讨符合农网特点的 35kV 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提出集成化程度高、经济牢靠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方案,建设试点并推广应用。3推广应用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在管理基础好、各方面条件较成熟的县供电企业,推广应用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推广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建设,将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台区监控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实时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数据集中处理,实现监控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4完善配电自动化及智能配电台区建设模式。依据农网详细特点,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因

31、地制宜地制定性能稳定、维护简便、功能好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负荷特点,推广应用配调一体化模式、主站型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独立模式、无主站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故障指示器模式,提高配电网的平安经济运行水平;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负荷特点,推广应用标准型、简洁型和扩展型等三类智能配电台区典型建设模式,规范智能配电台区建设。5构建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变电站、供电所、主干线路敷设专用光纤通道,建设宽带光通信骨干网络;在经济发达地区,通信接入层网可采纳EPON通信技术等,在农村偏远地区,分支线路及末端可采纳电力载波、无线公网、无线专网(3G专网、WSN)等通信方式;不断探究适合农村电

32、网点多面广特点的经济好用型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偏远地区的通信问题。6探讨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探讨遵循IEC61968/61970/61850标准、支持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接入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现农网运行优化、风险预防、电网事故应对及平安爱护等自愈限制功能,提高农网运行的稳定性、牢靠性和经济性。第四节 农电信息化技术一、发展目标依据公司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要求,加强农网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农电管理与公司管理接轨。二、重点工作1深化农电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依据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农电综合管理系统应用的好用化进程,建设总部与网省之间的信息化通

33、道,促进同业对标、事故障碍、农电年报等信息化业务的应用;推广应用SG-ERP信息平台,实现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的集约化管理;探讨农电综合信息化管理业务的过程限制和监管技术。2推广应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信息化技术。促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县供电企业深化应用,形成具有农电管理特色的、适应不同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好用的、稳定的业务支持系统;推广应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费计算、业扩报装、电能计量、营销稽查、用电检查等各类营销业务的一体化管理。3深化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推广应用基于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将固定资产价值信息、设备实物信息等与地理信息相结合,实现固定资产与电力设备

34、的联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第五节 生产运行管理技术一、发展目标依据“大运行”、“大检修”发展要求,优化生产运行管理模式,提高农网电能质量及防灾抗灾实力。具备10kV带电作业实力的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10%,开展状态检修的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20%;应用全网无功优化技术的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40%。二、重点工作1推广应用10kV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技术。仔细落实公司深化配电管理的工作部署,推广适合农电特点的10kV带电作业技术,加强带电作业技术装备配置及实训,拓展带电作业项目;逐步开展农网状态检修试点,推广状态检修技术,加强装备配置,提升检修水平。2推广应用110kV及以下无功优化补偿模式。针对不同

35、负荷特点,推广应用农网110kV及以下无功优化补偿模式及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技术。推广应用全网动态无功优化及管理系统,实现110kV/35kV/10kV等各电压等级无功投切和电压调整的自动化、智能化;推广应用变电站和中低压线路无功补偿模式;推广应用电压无功自动补偿、MCR型动态无功补偿、低压动态广义无功补偿等技术,提高农网电压质量,降低综合线损率。3推广应用农网平安生产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遥控平安约束、配电线路故障检测、智能型漏电爱护等技术,提高农网故障处理实力及平安运行水平。4探讨并推广“低电压”综合治理好用化技术。探讨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方案,深化“低电压”治理管理与技术

36、措施理论探讨,突破电压质量远程监测与分析、柔性配电等关键技术,建设试点工程,制订配套标准,为全面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供应有效的技术手段。5探讨农网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建立灾难风险数据库,探讨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灾难分析评估及供电复原技术,实现防灾实力评估、灾难灾情监测与预警、灾难危害范围预料、灾情统计估算、灾后快速应急复原供电最佳路径分析和优化组织调度等功能,增加农网灾前预防、灾中应对及灾后复原供电实力。第六节 营销服务与智能用电技术一、发展目标依据“大营销”体系建设要求,拓展面对智能化、互动化的服务实力,科学配置计量、收费和服务资源,建立便利、快捷、平安的营销管理渠道和用电服务体系。主动开

37、展智能用电小区(社区)建设,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的县供电企业比率达到10%,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电力客户的比率达到40%。二、重点工作1推广应用农网智能用电技术。结合农网智能化建设目标,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技术,满意分布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状况,采纳相复合导线和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推动电力光纤到户建设。2推广应用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广应用具备与银行、农村信用社、邮电、电信等联网后的电费代收及网上业扩报装等功能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供应敏捷多样的缴费渠道。3探讨农网用电互动化关键技术。探讨农网高级量测、农网智能用电双

38、向互动模式及支撑技术,探讨农网需求响应及能效评估分析方法,研发双向互动营销技术支持平台,促进农网营销管理向互动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4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及智能用电小区(社区)。在县城和农村地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示范工程并推广应用;建设县城、小城镇、农村地区等三类智能用电小区(社区)试点,实现用电设备监控与能效管理、缴费(预付费)、智能家电限制、水/电/气三表抄收、互联网服务等功能。第七节 农村新能源接入及微电网技术一、发展目标借鉴坚毅智能电网探讨成果,攻克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接入农网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加强运行管理标准规范探讨,支撑农网智能化建设。二、重点工作1探讨农村新能源接入农网的理

39、论及规划技术。探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在农村应用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探讨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接入对农网的影响,驾驭分布式供电系统/微电网与农网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模式;探讨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农村电网规划技术,适应农网智能化的发展需求。2攻克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接入农网的运行限制关键技术。探讨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农网运行限制技术及相关分析软件,实现监测、限制、仿真分析、运行优化、风险预防、电网事故应对及平安爱护等功能。3探讨农村微电网规划、运行爱护和管理技术。探讨适用于农网的微电网限制爱护及接入技术、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MEM)、分布式电源与农网的互

40、动反馈调整技术。4建立农村新能源供电标准体系。探讨农村新能源供电运行规程及管理规范,规范分布式供电系统并网申请、检测、审批等管理流程,规范配套工程建设、在线(定期)监测管理模式等。第五章 保障措施一、加大农网科技投入力度为更好完成农网改造升级任务,应多渠道争取政策支持,有效发挥电网企业的投资作用,加大农网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科技投入运营效率和效益,促进农网科技工作多出重大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网科技投入机制。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结合“三集五大”工作要求,深化落实国网公司组织研发、网省公司组织推广、市县公司实际应用的三级科技工作运作机制,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构建机构合理、分

41、工明确、重点突出、运作协调的科技创新和组织保障体系。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常态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发挥直属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和网省电科院在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三、开展科技专项工作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农网科技专项工作,依据公司“试点充分、技术成熟、设备研制取得突破、技术标准相对完备”的推广建设要求,仔细筹划和落实农网智能化推广建设工程和新增试点工程。接着开展“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建设活动,推动农电系统深化实施科技兴电战略、不断提升农网科技水平、支撑农网智能化建设。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措施,开展农村“低电压”

42、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保证农村客户正常用电,更好地服务“家电下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完善农网标准体系深化“三通一标”工作,统一农网建设标准,结合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特点,实施差异化原则,统一制定农网建设导则,重点开展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化变电站、智能配电台区、智能配用电设备、农网智能化运行和管理等农网智能化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安排的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所需技术标准和生产运行急需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五、加强农网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技术沟通与合作平台,提高科技人员的合作意识,联合开展重大课题攻关,拓宽科技人员的学问面,促进农电企业开展技术和管理的阅历沟通,努力实现学问与

43、信息共享,推动农电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开展农网专项技术培训活动,优化农网专业技术人员的学问结构,培育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促进农电企业实现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附表:“十二五”农网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及探讨技术列表一、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序号技术类型技术名称1输变电及配电工程典型设计2农网优化规划技术3农网电压等级优化技术4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5小城镇典型供电模式6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技术支持平台7单相配电方式8农网综合评价软件9优化规划技术农村电网规划软件10110kV及以下有载调压主变11110(66)kV及35kV 无油化开关12紧凑型组合式箱式变电站13户外高压组合电器14GIS 组合电器

44、1510kV 环网柜1610kV 永磁操动机构智能开关17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18S11及以上型号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19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20线路复合绝缘子21农网装备技术新型熔断器22县级调度自动化23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自动化24110kV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25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26智能配电台区建设模式27自动化技术 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28光纤通信技术29EPON 通信技术30ADSL 通信技术31电力载波通信技术32无线公网通信技术33通信技术无线专网通信技术34农电综合管理系统35SG-ERP 信息化平台36生产管理信息系统37营销信息管理系统38信息化技术 基于地理信息系

45、统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3910kV 带电作业40农网状态检修技术41全网无功优化补偿系统42110kV及以下农网无功补偿模式43电压无功自动补偿技术44MCR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45低压动态广义无功补偿技术46电压质量远程监测与分析技术47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协助系统4810kV 接地故障检测技术4910kV辐射型架空线路故障诊断及运行监控系统50生产运行管理技术 智能型漏电爱护器51电压质量远程监测与分析系统52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防灾减灾技术53电力营销信息管理技术54智能电能表55用电信息采集系统56电子商务应用系统57营销服务与智能用电技术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二、重点探讨技

46、术序号技术类型技术名称58农网优化规划 35kV配电化典型建设模式及关键技术5910kV 智能选相限制断路器6010kV 固体绝缘开关61配电设备状态测量传感及自诊断技术62智能配电终端63农网装备技术快速故障检测装置64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65自动化技术 35kV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66信息化技术 农电综合信息化业务的监管和分析技术67基于GIS的灾难分析评估及供电复原技术68生产运行管理技术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方案及配套关键技术69农网高级量测技术70农网智能用电双向互动模式及支撑技术71农网需求响应及能效评估分析方法72农网双向互动营销技术支持平台73电动汽车充电站(桩)74营销服务与智能用电技术智能小区(社区)建设模式75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农村电网规划技术76农村新能源接入及微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模式及接入关键技术77农村微电网规划、限制爱护技术78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79农村新能源供电运行规程及管理规范- 2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