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849407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临床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临床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临床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心理学(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心理学(研究生选修)第一讲 心理应激的理论Psychological Stress主要内容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应激的中介机制心理应激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心理应激的概念观点一: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观点二: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一般适应综合征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一般适应综合征的分期警戒期(动员期)阻抗期(抵抗期)衰竭期观点三: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应激的交互作用模式个体察知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均衡时所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 概念的含义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的或不

2、适应的 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 、心理、行为的; 应激过程受个体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激概念的理解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自变量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因变量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插入变量应激的心理模式病原机体疾病压力承受力心身反应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结果二、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生活事件-应激源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生活事件分类躯体性应激源生物性应激源按事件属性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心理社会因素不同年代死亡谱(美国)186619

3、161974腹泻性疾病心脏病心脏病腹泻(5 岁内)肺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肺结核脑血管病肺结核肾病事故肺炎暴力流感、肺炎事故杀人自杀肿瘤婴儿疾病猩红热腹泻(5 岁内) 糖尿病心脏病肺外结核动脉硬化症气管炎白喉喉炎肝硬化伤寒气管炎气管炎哮喘我国前 10 位死因与主要因素的比例死因 %生活方式生物环境保健服务心脏病 26.6845.7029.0019.156.15脑血管病 22.1743.2636.6015.095.05恶性肿瘤 18.7443.6445.926.653.78意外死亡 8.5618.342.3467.3411.98呼吸系统 5.3641.0927.7618.2012.95消化系统 5.

4、3125.9527.6219.0027.42传染病 4.9816.416.7018.7458.16泌尿系统 1.6413.7443.1323.9619.17神经精神 1.122.5335.8643.9417.68内分泌病 0.7014.8158.5220.006.67平均34.7331.4820.0410.80按事件影响 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 按主客观性 客观事件-主观事件 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霍姆斯和雷赫(HolmesRahe)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 LCU)社会再

5、适应评定量表事件LCU配偶死亡100离婚73退休45迁居20微小违规11应激的情绪反应焦虑 预期将要发生危险和不良后果时的心境恐惧 面对伤害和威胁时的激情状态愤怒 有目的的动机行为受阻时的激情状态抑郁 伴随丧失感的悲哀、孤独心境 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 ( escape and avoidance) 退化与依赖 ( regression and dependence) 敌对与攻击 ( hostility and attack)无助与自怜 ( helplessness and self-pity)行为反应与情绪反应的关系逃避与回避焦虑退化与依赖恐惧敌对与攻击愤怒无助与自怜抑郁失误增加,判断力下

6、降 难以注意细小事物 不能集中注意工作和学习 饮酒量增加或药物成瘾 旷工、迟到、经常生病 兴趣减退应激反应的行为指征 工作能力下降 健忘,思维突然停顿 白日梦或“走神” 创造性缺乏 吸烟量急增 缺乏生气 容易发生事故应激反应的躯体指征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脉搏、呼吸加快手心出汗手足发冷萎靡不振紧张性头痛胃痛低热食欲下降尿频休息欠佳难入睡或易醒应激反应的情绪特征急躁不安紧张感激惹恐惧和焦虑倾诉哭泣抑郁敌意和冲动自残或毁物怨天尤人内疚和自责无价值感多疑三、应激的中介机制1、应激的生理中介机制应激刺激(感觉通路)中枢神经(加工整合)下丘脑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活动免疫系统I大脑前额区-认知脑大脑边缘系统-

7、情绪脑-心理活动心理一神经中介机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激活网状结构警觉性敏感性骨骼肌系统-躯体张力中枢神经兴奋性交感神经- -内脏生理副交感神经内脏生理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激活(CRH)(ACTH)(皮质激素)心理神经免疫机制神经-免疫系统短暂而不太强烈-不影响或略增强中等程度增强强烈显著抑制细胞免疫长期较强烈损害下丘脑,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巨噬细胞活力下降等,免疫功能抑制。2、应激的心理中介机制认知评价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情绪产生的原因环境-诱导-诱因-外在因素生理-始动-前提-内在因素认知-折射-中

8、介-决定因素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环境变化议知评彳一心身反应1I生理基础应激过程环境变化认知评价 心身反应应激源 中介机制 应激反应内部资源应对、心理防御、个性等)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四、心理应激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探1、为心理病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框架思路:健康状况与心理应激多因素的作用过程有关不良生活方式与心理应激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现代化带来的激烈竞争提高了心理应激水平 身体不适和精神痛苦的根源是心理应激反应 2、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心理干预的策略:控制或回避应激源;改变认知评价;提供或寻求社会支持;应对指导;松弛训练或药物阻断等。影响认知评价的中间变量 需求认知评价能力临床心理学(研究生选修

9、)第二讲 应对方式的研究Coping styles主要内容应对方式的概念应对方式的种类 应对影响健康的途径应对指导 应对方式与心理防御机制 应激的应对方法一、应对方式的概念应对方式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方式的理解一: 个体减轻或消除应激状态及伴随的情绪痛苦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1、素质性观点又称素质性应对,源于自我精神分析模式(Freud)。该观点认为,自我过程 属于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心理防御(歪曲现实)和情绪调节(减轻紧张)。 防御机制的评估可通过精神分析、访谈、心理测验获得。2、情境性观点又称情境性应对,源于应激

10、认知评价模式(Lazarus)。该观点认为,应对是 特殊应激情境的一种反应,随个人和环境的需要与个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应对 方式的评估可采用调查冲突情境中个体思维和行动方式获得。3、综合性观点 素质性观点强调个人通常偏好的应对方式,以此改变应激性情境对个体的影 响;情境性观点强调个体如何应对特殊环境中的应激事件,反映了个体处于应激时的应对努 力状况;综合性观点强调两种观点的共同点,认为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变化的应激因素相互作 用中所作出的应对努力。应对方式的理解二 应对是一种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努力,用以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 或用最小的痛苦来耐受应激带来的效应。1、人们并

11、不总是使用最健康的应对策略;如否认、歪曲、多食、酗酒、敌对、暴力2、人们并不都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用策略就是应对策略;3、应对策略并非要完全消除应激源,也可能用于预防其发生或仅仅是减弱应激源;4、应对策略是用于减少情感上或躯体上的痛苦,而且任何时候处理应激源都要付出一定的 代价。二、应对方式的种类指向性 问题关注应对情绪关注应对健康影响 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努力方式 认知性应对行为性应对综合分类基本类型亚型(询问方式)认知探索型 逻辑分析型(考虑过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吗) 择优型(遇到相同问题,怎样比别人过的好)行为探索型 寻求支持型(与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吗) 采取行动型(制定了计划并执行了吗)认知

12、回避型 忘记事件型(试图忘掉整个事件吗) 转换目标型(想过另设目标吗)行为回避型 寻求新欢型(参加过其他新的活动吗) 情绪释放型(试过喊叫直到筋疲力尽吗)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 备选答案从“肯定是”到“肯定不是”采用5 级记分。1、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2、陷入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不能摆脱3、当作事情根本未发生过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6、不愉快的是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7、将情绪压在心底不表现出来8、与类似的人比较,觉得算不了什么9、将消极因素化作积极因素10、遇烦恼很想哭一场11、旁人很容易使你

13、重新高兴起来12、与人冲突后长期不理对方13、对重大困难举棋不定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16、长时间回忆不愉快的事17、遇难题责怪自己无能18、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19、遇苦恼喜欢一人独处20、以幽默方式化解尴尬局面积极应对 1、3、5、8、 9、11、14、15、18、20 的评分累加,常模为30.22+8.72; 消极应对 2、4、6、7、10、12、13、16、17、19 的评分累加,常模为23.58+8.41.三、应对影响健康的途径通过影响个体所体验的应激反应频率、强度及特征的作用; 通过习得与应对方式有关的生理功能;如血压升高可伴随压力感受器的兴奋而

14、产生镇静作 用,故通过长跑带来的升压反应可以短期降低焦虑情绪。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通过吸烟、酗酒应对应激,从而引发或加重疾病。四、应对指导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消除应激源的影响; 进行“再评价”应对,改变认知评价; 采取“求助”的方式应对,寻求社会支持; 采用“转移”的方式应对,分散注意力; 采用“松弛”的方式应对,降低紧张度。五、应对方式与心理防御机制1、区别基础不同 意识性潜意识作用不同 缓解应激减轻焦虑范围不同 影响全过程影响心理过程2、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个体不自觉地用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解释和处理主客观间的冲突,以减轻焦虑,保持情绪活 动平衡和稳定的心理机制。3、分类 精神病性(婴幼儿)

15、否认、曲解、外射等 不成熟型(幼儿)退行、幻想、内射等 神经症性(少儿)合理化、反向、转移、隔离等 成熟型(成人)幽默、升华、压抑等六、应激的应对方法1、一般应对方法常规运动锻炼 通过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张力和姿势,减轻紧张 饮食和营养 补充因能量代谢加快造成的消耗,增强抗应激能力 休息 安排足够的休息睡眠,以消除疲劳、放松紧张时间管理技术 建立符合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任务表,从容应对生活心理和社会支持 清醒认识处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2、危机干预方法 保持和危机者密切接触 及时给予危机者心理支持 调动可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 帮助危机者认识所发生的事件 帮助危机者建立积极应对策略 鼓励危机者在现实

16、中解决问题3、精神药物治疗临床心理学(研究生选修)第三讲 心身疾病的认识Psychosomatic Diseases主要内容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发病机制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 体功能性障碍。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心理因素 生物因素心理疾患 生理疾病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心身反应心理社会因素作用期间,生理功能性改变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作用过后,生理功能性改变 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过后,生理器质性改变身心反应 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 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 躯体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同

17、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二、发病机制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学习理论综合的心理疾病发病机制1、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理论意识-与语言有关的,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心理活动;前意识-目前未被注意到,但通过集中注意或提醒能被带入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动机激发作用-唯乐原则 自我-关系调节作用-现实原则 超我-行为监督作用-至善原则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理论 口腔期(出生1岁)肛门期(1岁-2岁)性蕾期(3岁-5岁)潜伏期(6岁-12岁)两性期发病机制心理冲突多出现于童年时代,常常被潜抑到潜意识之中,

18、在个体成长的生活过程中,受到许 多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刺激,这些冲突会重新出现。如果这些复现的心理冲突找不到恰当 的途径疏泄,就会由过度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Alexander认为:特定的未解决的潜意识的冲突与一些躯体疾病有因果联系,被压抑的情绪 和心理冲突可伴随某些躯体疾病。人想消除矛盾情绪和避开危险时,不是通过意识行为,而 是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如哮喘就是解决这种矛盾情绪或逃避困难的表现。另有学者认为:情绪冲突与器官功能之间没有任何特定联系,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 发生的各种心身疾病如消化性溃疡,主要的冲突是婴儿期照顾和注意的需求受到阻抑或不得 满足;而在交感神经亢进基

19、础上所发生的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等主要的冲突是被压抑的攻击 性冲动。2、心理生理学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激活网状结构警觉性敏感性骨骼肌系统-躯体张力中枢神经兴奋性 交感神经- -内脏生理副交感神经内脏生理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激活(CRH)(ACTH)(皮质激素)心理神经免疫机制神经-免疫系统短暂而不太强烈-不影响或略增强中等程度增强强烈显著抑制细胞免疫长期较强烈损害下丘脑,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巨噬细胞活力下降等,免疫功能抑制。3、学习理论行为的含义狭义的行为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广义的行为 包括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和心理活动。行

20、为治疗的原理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异常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再学习可以矫正不良行为。经典条件反射(Pavlov)食物( UCS) 唾液分泌( UCR)食物( UCS)铃声(CS)-唾液分泌(强化)铃声(CS)唾液分泌(CR)发病机制许多疾病的症状和不良行为实际上是通过不良学习固定下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由于内外环境 适应不良而造成的错误的习得行为。4、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 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 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 心身疾病发生综合的发病机制模式应激刺激(感觉通路)中枢神经(加工整合)下丘脑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活动免疫系统I大脑前额区-认知脑大

21、脑边缘系统-情绪脑-心理活动临床心理学(研究生选修)第四讲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主要内容A 型行为与冠心病心身疾病的特征心理治疗的原理 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一、A型行为与冠心病A型行为的核心成分时间紧迫感 过分的竞争性和敌意AIAI情绪反应易恼火( aggravation)易激动(i rritation)易发怒( anger)易急噪( impatience)二、心身疾病的特征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 多数与某种特殊性格类型相联系; 不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 同一患者可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常有相同和类似的家族史;疾病经常有缓解和复发倾向。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22、1、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通过“梦境的分析”或“自由联想”挖掘潜抑的心理冲突并加以疏泄,起到缓解症状、治疗疾 病的目的。精神分析疗法的内容自由联想-通过不加意识评价的联想将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挖掘出来抗拒-涉及心理冲突时的联想困难移情-怨恨或爱怜情感通过转移抒发释梦-挖掘梦境潜意识的含义解释-对潜意识的含义解释和引导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STPP)有限时间疗法传统精神分析疗法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强调心性发展中的冲突、强调自由联想与梦的分析、 强调治疗是心理重建工程,疗程长,流失率高。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的特点明确具体治疗目标;双方采取主动态度;治疗时间明确有限;主要用于抑郁治疗。例: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R

23、osen)进行 18 周 19 次治疗 指导患者注意引发过量进食的事件和情绪; 帮助来访者观察并认可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向来访者提供暴食潜在危害的信息。2、行为治疗的原理 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异常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再学习可以矫正不良行为。行为治疗的分类经典条件反射应答式行为治疗操作条件反射操作式行为治疗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式行为治疗3、行为分析ABC坚持对行为和目标的详细说明是行为治疗的重要特征。对有关行为进行详细检查的方式称为 行为分析ABC。A 何时出现症状和行为类型;B 有何诱因和可能的促发因素;C 会出现何种后果及可能的强化因素。认知治疗

24、的特点 不同于行为治疗-重视认知方式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 不同于精神分析-重视目前患者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 是沟通分析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桥梁,使两大对峙流派走向整合。精神分析关注情绪 行为治疗关注行为 认知治疗关注思维 认知治疗的理论假设 不良认知或认知歪曲是导致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原因。常见形式:任意的推断(证据不充分时草率作出结论) 选择性概括(根据个别细节对事件作出结论) 过度引申(以某事件为基础作出普遍性结论) 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全或无”的思维(全对或全错的绝对化思维)认知情感发生框图原发性假设(如果我很完美,不可能发生不幸) 继发

25、性假设(我不完美)(我完美生活不公) 自动性想法(因为我-)(因为社会或他人-)II情感沮丧、抑郁愤怒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识别自动性想法(介于外部事件与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个体可能并未意识到的想法) 识别认知错误( 5种认知歪曲)真实性检验(检验并诘难错误信念) 去注意(改变自认为自己是别人关注的中心的意识) 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自我检测焦虑水平并增强抵抗焦虑的信心)合理情绪疗法(RET)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A 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B 信念( belief)C 后果( consequence)D 诘难( dispute)E 效应(

26、 effect)四、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的目标 帮助冠心病患者调节情绪; 帮助患者理解诊断和治疗过程;强调适当调节生活方式的意义。干预研究 饮食控制改善血脂水平、体重、高血压 所有女性的27%、5574 岁女性的 50%A 型行为对核心特征的认知、行为、生理、环境的调节 预防冠心病反复发作(RCPP)干预4。5年 接受心理治疗者心肌梗塞发生率下降44% 美国陆战医院的研究(USAWC)干预9月A型行为干预措施(MTAIP)比较认知行为法、有氧运动、举重 1323%行为反应性降低在基线以下,但均未见生理反应性改变。 临床研究常见问题(Pricel988)采用短期干预达到改变A型行

27、为的目的; 采用减轻应激的策略(放松、运动)代替靶成分干预;无A型行为的科学检测和监测作为评价依据; 研究中缺乏随访远期疗效的资料。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 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 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治疗的性质 自主性-实质上的帮助过程 学习性-形式上的特殊交往 实效性-目的上的实际效果问题的针对性手段的综合性 方法的灵活性 亲友的回避性心理治疗的原则 关系的和谐性 治疗的计划

28、性 严格的保密性 立场的中立性 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理论 意识-与语言有关的,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心理活动;前意识-目前未被注意到,但通过集中注意或提醒能被带入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动机激发作用-唯乐原则 自我-关系调节作用-现实原则 超我-行为监督作用-至善原则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理论 口腔期(出生1岁) 肛门期(1岁-2岁) 性蕾期(3岁-5岁) 潜伏期(6岁-12岁)两性期精神分析理论-病理理论 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可造成焦虑状态,为缓解焦虑,个体会采取一系列自我防御机制,其中 潜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

29、各种心理冲突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 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 通过“梦境的分析”或“自由联想”挖掘潜抑的心理冲突并加以疏泄,起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精神分析疗法的内容自由联想-通过不加意识评价的联想将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挖掘出来抗拒-涉及心理冲突时的联想困难移情-怨恨或爱怜情感通过转移抒发发泄-挖掘梦境潜意识的含义解释-对潜意识的含义解释和引导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STPP)有限时间疗法传统精神分析疗法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强调心性发展中的冲突、强调自由联想与梦的分析、 强调治疗是心理重建工程,疗程长,流失率高。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的特点明确具体

30、治疗目标; 双方采取主动态度;治疗时间明确有限;主要用于抑郁治疗。例: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Rosen)进行 18 周 19 次治疗 指导患者注意引发过量进食的事件和情绪; 帮助来访者观察并认可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向来访者提供暴食潜在危害的信息。行为的含义狭义的行为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广义的行为 包括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和心理活动。行为治疗的原理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异常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再学习可以矫正不良行为。经典条件反射(Pavlov)食物( UCS)唾液分泌( UCR)食物( UCS)铃声( CS) 唾液分泌(强化)铃声( CS)唾液分泌( CR)经典条件反射的特

31、点强化-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结合,使某种行为反应形成和稳定的过程; 消退-取消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结合,消除已形成行为反应的过程; 泛化-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引起相同条件反射的现象;辨别-使相近环境刺激与条件刺激区分开,不再引起相同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操作条件反射(Skinner)动作1压杠杆(R食物奖励(S)饥饿动作2乱窜(R1)动作3乱咬(R2)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内脏操作条件反射(Miller)有关刺激( S)心率下降(R)奖励(S)心率上升(R1)嘶叫( R2)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示范作用(榜样模仿论) 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

32、地位高的易被模仿; 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易被模仿; 受奖励的行为易被模仿。行为治疗的分类经典条件反射应答式行为治疗操作条件反射操作式行为治疗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式行为治疗行为分析ABC 坚持对行为和目标的详细说明是行为治疗的重要特征。对有关行为进行详细检查的方式称为行为分析ABC。A 何时出现症状和行为类型;B 有何诱因和可能的促发因素;C 会出现何种后果及可能的强化因素。认知治疗的特点不同于行为治疗-重视认知方式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 不同于精神分析-重视目前患者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 是沟通分析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桥梁,使两大对峙流派走向

33、整合。精神分析关注情绪行为治疗关注行为认知治疗关注思维认知治疗的理论假设不良认知或认知歪曲是导致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原因。常见形式 任意的推断(证据不充分时草率作出结论) 选择性概括(根据个别细节对事件作出结论) 过度引申(以某事件为基础作出普遍性结论) 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全或无”的思维(全对或全错的绝对化思维)认知 情感发生框图原发性假设(如果我很完美,不可能发生不幸) 继发性假设(我不完美)(我完美生活不公) 自动性想法(因为我-)(因为社会或他人-)II情感沮丧、抑郁愤怒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识别自动性想法(介于外部事件与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个体可能并未意识到的想法) 识别认知错误( 5种认知歪曲)真实性检验(检验并诘难错误信念) 去注意(改变自认为自己是别人关注的中心的意识)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自我检测焦虑水平并增强抵抗焦虑的信心) 合理情绪疗法(RET)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 A 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B 信念( belief)C 后果( consequence)D 诘难( dispute)E 效应( effec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