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02289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97.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一、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规划主要内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强化枢纽和运输通道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构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统筹规划建设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三环八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铁路网,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珠三角所有地级以上市,与周边地区紧密衔接的铁路运输网络。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城区、沿海重要港口、机场、铁路枢纽等重要

2、节点基本上能在 30 分钟内上高速公路。提升拓展港口功能,合理配置珠江口港口资源,完善沿海主要港口集疏运系统,促进珠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科学确定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与功能定位,完善民航机场、铁路客运站集疏运系统。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及城市内交通线路间的衔接,提升枢纽功能。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建设综合客运体系、一体化货运体系和运输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推进年票互通互认,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二)规划解读。1.主要亮点、突破点。(1)更加注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以往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相比,规

3、划更加强调对交通枢纽的规划,通过增强主要港口、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运营能力和集疏运能力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以综合交通枢纽为节点,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来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和货物“无缝衔接”的目标。规划要求各市要按规划为交通枢纽和通道建设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并加强控制。(2)更加注重运输服务一体化。规划将运输服务一体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重点规划。规划提出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减少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加大现有政府还贷公路项目的债务重组和政府还贷力度,撤销区域内普通公路收费站,并于2012 年实现区域年票互认。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使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相融合

4、。对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实行全网统一建设、经营和管理;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安排公共汽车线路,提高轨道交通车站至周边地区的可达性;积极推进城市间公交互通互连,推进珠江三角洲各市公交 IC 卡并网,力争 2012 年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3)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规划和以往规划相比,在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上明显加强,提出要按照“先行先试”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研究相关政策,加大改革力度,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一体化实施效果。体制上,规划提出稳步推进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交通管理资源,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上,注重建立协调机制,比如规划衔接机制,各市编制的城镇、交通、

5、环保等规划,在报请省主管部门审批之前需与相邻市衔接,未与相邻城市进行衔接的跨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再如,规划明确要进一步完善粤港澳跨界交通基础设施协作机制,完善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五大机场联席会议机制,并在省实施纲要领导小组框架下,设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实施规划专责工作组,推进规划实施。(4)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相较于以往规划,规划更加注重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规划,阐述更加具体。提出广泛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立交通一体化公用信息平台,筹划省级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等。2.实施主要难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规划提出了 2012 年、2020 年规划目标,其中交通方面提

6、出到 2012 年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连通区域所有地级以上市的城际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铁路网络架构,高速公路覆盖全区所有县(市),一体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总体来看,规划实施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需要各方通力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实施工作。3.对企业、百姓实惠。(1)经济融合,企业发展机会增加,发展空间拓展。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进一步融合,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凸显,企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增加。(2)运输效率提高,企业成本降低。交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3)出行范围拓展,出行更加方便。随着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完善,高速铁路、

7、高速公路的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零距离换乘”的逐步实现,老百姓出行范围将进一步拓展,节省出行时间,出行将更便捷、安全、环保。二、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规划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内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推进油、气、电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能源保障体系。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珠三角地区电网输、变、配、用电侧智能化水平,构建具备良好适应性、自愈性、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体化智能电网。综合考虑资源供应、系统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域内电源布局

8、,积极推进电源结构向合理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技术现代化等方向优化调整。结合大型炼化项目和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珠三角成品油管网和加油站布局,逐步建成覆盖全省的一体化成品油管网和油品储备体系,增强成品油供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多渠道拓展天然气资源,加快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全省一张网”建设,逐步形成多气源供应的珠三角天然气主干管道内外环网,并延伸至粤东、西、北地区。由省能源主管部门统筹规划珠三角地区的电源、电网、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进能源管理一体化。(二)规划解读。1.主要亮点、突破点。(1)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目标。打造一体化智能电网,提高电网承接各类

9、电源接入的适应性。合理布局能源项目,积极推进电源结构向合理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技术现代化等方向优化调整。完善一体化油品管网,建设通达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的成品油输送网络。多渠道拓展天然气资源,加快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全省一张网”建设,实现珠三角天然气管道内外环联网。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实现珠三角油、电、气等能源价格同网同价。(2)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主要措施。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内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推进油、气、电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建设大型核电及装备基地,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和产业园区建设。完善珠三角骨干电网内外环网,增加区外电力送入通道和跨市电网联络通道,建设若干以智能化电

10、网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先进示范区。统筹区域电力平衡,合理布局骨干支撑电源,发展热电冷联供和清洁煤发电,研究提出区内天然气调峰机组建设方案。多渠道开拓天然气资源,加快建设连接覆盖珠三角所有地市的珠三角天然气主干管道内外环网。推动能源管理一体化,能源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区域内总体平衡,统一区内能源资源调配,推进由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统一承接天然气资源并向各地市燃气管网和大用户供气。(3)加强粤港澳能源基础设施合作,保障港澳地区能源供应。推进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广深支干线和深圳液化天然气调峰站建设,并新建输气管道向香港供应天然气,增强香港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加快供港澳天然气管道与省天然气主干管网联网。加强粤

11、港澳电力联网研究,制定粤港、粤澳电网联络规划。改造粤港现有联络电网输配电设施,提高可靠供电能力。增加向香港供应核电等清洁电力,支持香港逐步淘汰燃煤火电机组。新建粤澳输电通道,扩大输电规模,增加天然气发电等清洁电力供应澳门。2.实施主要难点。(1)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大。珠三角是全省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地区,电力消费量约占全省 80,天然气消费量基本集中在该区域,由于一次能源匮乏,绝大部分能源需从区外调入,能源供应压力大;部分布局的电源项目受珠三角环保排放容量限制推进较慢,进一步加大该区域电力供应压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珠三角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需在继续增加区外能源调入的同时,在能源消费中心加快建设一

12、批骨干支撑电源、调峰电源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能源工程。(2)一体化能源输送网络建设协调难度大。油气管网和电网建设距离长,珠三角土地资源紧张,可供选址的能源输送走廊有限,且很多都需跨地市建设,造成油气管网和电网建设经常面临规划选址困难,征地拆迁影响工程建设工期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单位与珠三角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3)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珠三角能源项目的环保排放容量仍按照地市分配,未实现区域或行业内统筹协调,影响该区域能源项目建设;能源价格定价权多在国家,仍需进一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五、推进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规划主要内容。以保障供水安全为出发点

13、,优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加快推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一体化,推进区域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建设绿色环保、人水和谐的珠三角。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合理配置西江、北江、东江水资源,确立珠三角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总体格局;合理调整和整合现有供水格局,形成区域江库联通、相互补给、灵活调度的多层次供水网络;推进供水管网一体化建设。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推进珠三角河网整治一体化,科学规划主要供排水布局。建立珠三角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建

14、设完善的珠三角水利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珠江河口良性发展。(二)规划解读。1.主要亮点、突破点。(1)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东西北三江水资源,确立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总体格局;推进三角洲水源和管网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城市内部及城市间供水管网的互连互备,提高整个珠三角地区供水应急保障能力。(2)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保。推进珠江三角洲河网整治一体化,建设互通可控、良性发展的三角洲河网水系;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的独特性,按照供排分流原则,科学合理规划珠江三角洲主要供排水通道;加大节水治污一体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珠江三角洲。(3)推进水资源调度

15、管理一体化,实现资源共管。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基础设施,逐步形成珠三角共同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管理机制,实现珠三角水资源统一调度配置、水量水质一体化监控、水文测报自动化和决策管理一体化,促进实现水资源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共管。(4)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建设人水和谐社会。统筹珠三角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推进中小河流、内河涌及内涝整治,协调水利与城建的治涝标准及治涝规模,全面解决城乡内涝问题;建成一体化的防灾减灾非工程体系,不断提高珠江三角洲水利防灾减灾综合能力。(5)推进粤港澳水资源领域合作,保障港澳供水安全。积极推动东江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配置西江水资

16、源,加强供港澳的原水保障与水资源保护,着力解决枯水期珠江咸潮上溯引起的供水安全问题,共同做好珠江口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2.实施主要难点。(1)供水保障能力不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达,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且呈较快的增长趋势,而当地水资源相对紧缺,主要依赖过境水,供水形势比较严峻。此外,由于目前三角洲部分城市的供水水源相对比较分散,城乡供水没有统一,部分水厂规模小,暂未形成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供水联网体系,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较低。(2)水资源保护压力较大。近年来三角洲河口地区枯水期咸水线呈逐渐上移的趋势,下游取水口受咸潮影响的时间也明显增加,危及到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的饮用水安全。珠江

17、三角洲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污染源众多,再加上三角洲河网纵横交错,水流运动复杂,部分取、排水口设置不合理,造成水污染严重及供排水混杂,区域内水质性缺水的范围和程度存在进一步加剧和扩大的趋势。(3)体制机制待完善。珠江三角洲用水方式普遍粗放,节水目标不够明确,工作重点不突出,市场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节水政策和措施还不到位,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另外,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多以地市为单元,市与市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及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市内部涉水部门行政分割、城乡分割、多“龙”治水的格局没有改变,也影响和

18、制约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管理。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规划主要内容。按照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惠及全民的原则,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开放融合的信息网络体系和“随时随地随需”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构建“数字珠三角”。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珠三角各类信息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顺应国家促进“三网融合”的政策方针,将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国“三网融合”和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示范区,率先实现“三网融合”。根据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构建系统布局

19、、层次分明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二)规划解读。1.珠三角地区如何率先实现“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包括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物理融合,也包括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还涉及到相关制度、运作机制、规范和标准的调整和改革。近年来,我省在推进“三网融合”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试点工作经验,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为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奠定了一定基础。规划提出,珠三角地区要根据国家促进“三网融合”的政策方针和工作部署,统一相关规范和标准,积极推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高速互联以及业务应用的融合,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内容来推进这项工作:一是以我

20、省一直推进的“数字家庭”为切入点,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三网融合的商用试点,探索融合模式,将珠三角打造成为全国“三网融合”和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示范区,率先实现“三网融合”。二是促进技术发展,向下一代网络演进,形成三网融合的基础。积极开展信息网络新技术和“三网融合”业务的试点及推广,引导有资质的企业开展 IPv6(互联网协议第 6 版本)、软交换、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智能传感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三是通过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业务开发和创新来带动信息网络接入和终端等物理融合。关注和研究客户需求,驱动和促进“三网”新业务的开发和创新,逐步推动多业务接入终端和家庭网关,打造“数字家庭”。选择

21、有条件的地区,开放接入网络建设管理,率先在珠三角数字家庭试点地区的接入网建设上实施“三网融合”。四是通过构建开放式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三网融合机制建立。不仅要组织“三网”内容提供商和服务运营商等加入数字家庭产业联盟,通过构建开放式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三网”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网络、公共网关和家庭内部网络等方面开展合作。还要不断推动基于新技术的信息网络和“三网融合”的试验、试商用和商用平台的建设,促进三网融合机制的建立。2.珠三角地区如何推进信息网络规划建设一体化。规划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珠三角区域内信息网络规划建设一体化:一是加强珠三角各类信息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编制区域及各地信息基础设

22、施专项规划并加强相互衔接。二是推进珠三角各城市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和城市网络的光纤覆盖。同时大力推进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江口东西岸各地区信息中心为汇聚节点的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式建设。三是在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中统筹考虑与通信线路管线建设。实施广东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同时积极探索频率共享模式,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展开频率共享试点。四是加快 TD-SCDMA等 3G 网络建设,以 3G 技术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探索运营模式,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覆盖珠三角、以深圳为中心连接粤港澳的无线宽带群,提供中、高速无线数据业务,构建便

23、捷高效的无线宽带信息网络。五是加大珠三角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力度,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3.珠三角地区如何推进区域内通信资费一体化。为逐步实现区域内信息服务资费一体化,降低通信资费,给区域内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规划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2010 年底前,调整区域内各市移动电话价格差异较大的预付费资费套餐;第二步,2012 年 1 月前,取消广佛之间的移动电话长途和漫游资费,将各经济圈内的固定电话通话费调整为区间通话费水平,争取实现广佛、珠中江和深莞惠通信资费一体化;第三步:2015 年 1 月前,完全取消珠三角地区之间的移动电话长途和漫游资费,将固定电话长

24、途通话费调整为区间通话费水平,实现珠三角通信资费一体化。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推进“三网融合”的价格配套政策,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五、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合作本着互补互惠的原则,加强与港澳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接,加速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实现三地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便捷流动,推进三地更紧密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推进交通领域合作,完善粤港澳跨界交通基础设施协作机制,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形成无缝衔接、换乘便利的陆路交通网;推动跨境交通“一卡通”;进一步推进民用机场与港口合作。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加强粤港、粤澳之间电网、天然气管网连接,为港澳提

25、供优质、清洁能源,增强港澳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强化水资源领域合作,加强供港澳的原水保障与水资源保护。深化信息领域合作,推进我省特别是珠三角与港澳在信息服务领域的更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三地在信息基础网络层面的对接。一、实施规划的蓝图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珠三角现代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构建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到 2012 年,区域基础设施协调机制初步完善,实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开放高效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连通区内所有地级以上市的城际轨道交通和快速

26、干线铁路网络架构,高速公路网覆盖区域内所有县(市),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系统趋于完善。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减少,管理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形成稳定安全的一体化能源供应体系。完善区域内骨干支撑电源总体布局,建成珠三角内外环电网和区域内部输配网络,主要城市初步形成智能化电网;基本建成连接多气源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和贯穿东西两翼、珠三角的成品油输送管道;区域内油、气、电基本实现同类型同网同价。初步建立协商联动的一体化水资源保护开发格局。基本实现珠三角地级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初步建立各市之间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协商机制和节约保护联动机制。供水保证率大中

27、城市达 95%以上,一般城镇达 90%以上,主要用水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防洪(潮)、排涝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建成人水和谐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实现集约共享的一体化信息化格局。基本建立能够支撑“三网融合”和互动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成无线宽带城市群,努力成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化水平初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区域内整体互联网普及率、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分别达 90%、60%以上。到 2020 年,珠三角基础设施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一体化管理体制更为健全,全面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形成网络完善、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三角紧密相连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善,各种运输方式紧

28、密衔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备,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方式全面建立,交通运输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构建稳定、清洁、经济、安全的区域能源供应体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统一管理体系。区域内外多种类型电源合理优化配置,覆盖珠三角、通达粤东西北的智能化电网、成品油输送网络和天然气输送利用网络趋于完善,实现油、气、电同类型同网同价。建立统筹、高效、安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片区为基础,实现整个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一体化。供水保证率大中城市达 97%以上,一般城镇达 95%以上,主要用水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防洪(潮)、排涝

29、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建成人水和谐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区域内信息化整体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珠三角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先进地区,信息基础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全面融合,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为广大群众提供真正“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化生活。二、规划的主要亮点与突破点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点,也是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本条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的要求,从区域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清除阻碍珠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的体制障碍,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依托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突破行政界限,统筹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

30、源,省市联手加快推进珠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和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并加强与港澳地区、粤东西北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其他区域的衔接,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大空间发挥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方面。珠三角九市建成城际轨道交通,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枢纽,覆盖区内主要城镇,与城市轨道交通“零距离换乘”的“三环八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优化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的衔接,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城区、沿海重要港口、机场、铁路枢纽等重要节点基本上

31、能在 30 分钟内上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铁路网,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珠三角所有地级以上市,与周边地区紧密衔接的铁路运输网络。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及城市内交通线路间的衔接,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及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零距离换乘”。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进一步撤并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推进年票互通互认,全面撤销政府还贷普通公路收费站;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实现珠三角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并逐步拓展到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方面。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和运营管理,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体化智能电网。统筹规划区

32、域内电源布局,积极推进电源结构向合理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技术现代化等方向优化调整。完善珠三角成品油管网和加油站布局,逐步建成覆盖全省的一体化成品油管网和油品储备体系多渠道拓展天然气资源。多渠道拓展天然气资源,加快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全省一张网”建设。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实现油、气、电同类型同网同价。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方面。合理配置西江、北江、东江水资源,确立珠三角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总体格局。合理调整和整合现有供水格局,形成区域江库联通、相互补给、灵活调度的多层次供水网络,推进供水管网一体化建设。按照供排分流原则,对珠三角供排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道实现供排水的协调统一、互通可控,避免不同城

33、市取水、排污相互交叉混合。推进城乡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遵循“流域一张网”原则,适时建立条块结合的水价管理体制,推进区域供水同网同价。建设完善的珠三角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方面。统筹规划建设信息网络,推进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和城市网络的光纤覆盖。统一相关规范和标准,打造全国“三网融合”和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示范区,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覆盖珠三角、以深圳为中心连接粤港澳的无线宽带城市群,构建“数字珠三角”。通过构建珠三角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综合性信息共享基础平台和企业信用网,以及率先发展“物联网”,推进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信息网络融合和信

34、息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服务资费改革,实现珠三角通信资费一体化。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合作。本着互补互惠的原则,加强与港澳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接,加速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实现三地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便捷流动,推进三地更紧密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推进交通领域合作,完善粤港澳跨界交通基础设施协作机制,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形成无缝衔接、换乘便利的陆路交通网;推动交通、物流供应等跨境“一卡通”;进一步推进民用机场与港口合作。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加强粤港、粤澳之间电网、天然气管网连接,为港澳提供优质、清洁能源,增强港澳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强化水资源领域合作,加强供港

35、澳的原水保障与水资源保护。深化信息领域合作,推进我省特别是珠三角与港澳在信息服务领域的更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三地在信息基础网络层面的对接。推进珠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保障措施。加强规划统筹协调,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综合性和协调性,加强有关规划间的衔接。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主动参与或组织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标准相衔接,加快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智能化管理,推进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各类基础设施管理和营运效率,增强各类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支持能力。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有利于一体化进程的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价格机制等

36、方面改革,重点推进能源、水资源和信息服务的价格改革。完善协调机制,设立实施规划专责工作组,组织指导、推进本规划的实施工作,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三、规划实施的难点由于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及营运常常涉及多级政府、多个行政区和多种投资主体,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尚在建立过程当中,有关政策还需细化,在项目规划、选址、建设进度、管理机制、技术标准等方面时有分歧,再加上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带来的征地拆迁难等,导致对区域性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性管理和有效协调难度加大,需要建立强有力地协调机制推进规划实施。四、投资的主要用途及珠三角企业和百姓将从规划实施中得到的实惠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

37、工程项目是规划实施的支撑和载体,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四类重大工程共 150 个项目,总投资 19767 亿元,其中,2009-2012 年计划投资 9387 亿元。交通方面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航道、机场和综合枢纽等工程,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 80 项,总投资约 12191 亿元,其中,2009-2012 年投资 6365 亿元。能源方面包括电源工程、电网工程和油气工程三类,共有项目 23 项,总投资 5554 亿元,其中,2009-2012 年计划投资 1917 亿元。水资源方面包括水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一体化工程、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工程、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工程和水利防灾减灾一

38、体化工程,涉及 8 个重大项目、总投资 768 亿元,不完全统计,2009-2012 年计划投资 294 亿元。信息化方面,包括通信网络、物流公共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共享、数字家庭等四类工程,共39 个项目,总投资 1253 亿元,其中,2009-2012 年计划投资 812 亿元。规划实施后,将极大地提高珠三角生产、生活便捷程度,企业和百姓将享受到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及服务。推进交通一体化,统筹规划建设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构建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及城市内交通线路间的衔接,实现“零距离换乘”,推进年票互通互认,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将,将明显降低珠三角物流成本,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极大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出行效率。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内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能源保障体系,将明显提高珠三角的能源保障能力,并兼顾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城乡。优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加快推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一体化,推进区域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将有利于保障供水安全,解决枯水期珠江咸潮上溯引起的供水安全问题,提高珠三角地区的供水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绿色环保、人水和谐的珠三角。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信息基础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全面融合,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为广大群众提供真正“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化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