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552794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JL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儿科重症医学(PICU)在诸多领域继续深化发展,多个指南共识颁布使 儿科常见危重症的诊治不断规范,新的诊疗技术不断得到普及应用。本文就 国内外PICU领域的重要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综述和总结。行性感冒儿童不仅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的 高危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在流感季节因患流感住院的几率是2岁以上年龄 组的12倍。基于20172018年冬春季节我国流感的严重流行趋势,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强调 5岁以下儿童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2岁以下是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早 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

2、关键,发病后48 h内给药效果最佳。 2018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发布的季节性流感的诊断、治疗、预防与暴发 处理指南也有类似推荐。流感并发症包括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 征和脓毒性休克等。肺炎最为常见,包括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 菌性肺炎以及混合性肺炎,在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 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较多见;儿童混合感染相对较感多,故强调应进行 病原学监测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仍 是儿童流感的主要死亡原因;中国香港曾报道因流感病毒感染死于ARDS或 诊断ARDS的患者其鼻咽部病毒清除转阴延迟,促炎细胞因子和

3、趋化因子水 平较高,发生病毒血症可能性较高,故此类患儿抗病毒治疗时间可能需要适 当延长。随着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国内儿科的推广应用,流感引发的重症肺 炎患儿的病死率有望降低。但同时流感相关性脑病应引起重视,与2011版 比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在并发症和危重病例中 增加了急性坏死性脑病。需特别强调,流感相关性脑病在儿童的发生率高于 成人,日本国家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显示,流感相关性脑病/脑 炎74%发生在18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7岁,甲型与乙型流感均可引 发,从诊断流感相关性脑病到死亡的时间仅为1天。流感相关性脑病目前缺 乏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大剂量激素

4、、丙球冲击治疗是否有效缺 乏循证依据,也有小样本使用血浆置换、低温疗法等报道。营养支持治疗儿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冶理的营养供给不仅是一种支持手段,也 是影响疾病进程和预后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继2017年美国危重症协会和 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协会共同发布了新版危重患儿营养支持治疗实施和 评价指南之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 儿科学组和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制定了危重症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 指南(2018,中国),并于2018年分别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1期 和World Pedeatric Jounal第7期发表。中国和美国指南在选题上有很大 的相似性,在部分意见的推荐

5、上也有一致性,如两指南均适用于28 d至 18岁住PICU的危重症患儿;推荐间接测热法(IC)是测定静息能量消耗的金标准,有条件时应首选IC法确定危重患儿每日能量需求;均认为肠内营养 能量和蛋白的供给对降低PICU患儿病死率至关重要,入住PICU 一周内通过 肠道供给2/3的目标能量及10 d内提供60%的目标蛋白质,可显著降 低60 d病死率,建议蛋白1.5 g/( kgd )作为最低摄入参考值,但两指南均 不能提供蛋白摄入量的上限参考;强调肠内营养依然是危重患儿的首选;不 推荐在入院的24 h内即开始肠夕卜营养。不同之处是中国指南推荐以体重/身 高z值和体重指数z值(BMIz值)作为评估营

6、养状况的指标,但没有强调和 推荐动态评估的具体间隔时间。美国指南除强调上述指标外,建议PICU患 者在入院48 h内进行详细的营养评估,并建议住院期间至少每周评估1次患 儿营养状况,对36个月以下儿童建议测量头围;并认为采用上述指标判定 PICU住院患儿早期的营养异常比营养风险筛查更可行。同时,中国指南更突 出地关注了营养风险筛查、能量摄入是否充分、危重症儿童病程急性期目标 能量预估值、间断喂养和持续喂养的差异。中国和美国指南都表现了对现有 证据的水平和局限的无奈,美国指南着重表现了对指南问题未来研究的展 望。脓毒性休克2017年,美国危重症协会(ACCM )发布了2014版ACCM儿童和新

7、生儿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支持临床实用参数,该指南最初发表于2002 年,2007年曾进行修订,本次修订重点是对2007版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评 估,并根据最新文献证据进行修订,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专门针对儿童和新生 儿脓毒性休克诊断和治疗的指南。新指南最重要的更新是:如何在医疗机构 整体水平上实现家长、社区、院前急救体系、医院急诊科和ICU之间的高效 协调,更强调医疗管理层面的监管。为此,新版指南提出,每个医疗机构应 制定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四个诊治集束,即:识别集束、复苏集束、稳定集束 和实施集束,并提供了集束化诊疗的参考流程,供各医疗机构专家委员会审 核并推荐实施。新版指南还对涉及儿童和新生儿休克的

8、血管通路建立、镇静 镇痛及气管插管、液体复苏时液体的选择和速度、液体复苏的监测、不同血 流动力学情况下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血糖控制、甲状腺素 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新生儿期的特殊情况如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的 治疗、难治性休克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提供了推荐意见。药代/药效学研究与合理用药目前重症感染患儿中面临耐药菌感染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超级细菌”横 行的严峻形势,与成人相比儿科可选择抗感染药物更少,因此合理应用抗生 素,利用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原则优化重症感染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措施提高疗 效是PICU医师亟需关注的问题。多项研究表明:危重症患者的病理生理状 态会影响药代动力学(PK)

9、,部分药物按照说明书中的推荐剂量给药常无法 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更强调监测 药物浓度,适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传统的PK研究需在短时 间内多次采血,导致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危重患者中实施困难。群体药代动 力学(PPK)是在PK基础上提出的基于模型和仿真研究药物与机体作用的 全新方法,它将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 P D)模型与统计学模型相 结合,研究确定剂量方案下药物在特定群体中的PK/PD特征以及变异性大 小,定量的研究特定群体中药物浓度/效应的影响因素。PPK模型可以利用患 者的大量稀疏、常规监测的血药浓度数据,计算PPK的参数值,用于制订

10、 或调整给药方案,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同时解决了频繁取血等给PK研究 带来的困难;PPK/PD将用药和患者因素与药物疗效联系起来,更加直接地 考察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应用PPK/ PD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 物的研究较多,是未来提高儿科现有抗感染药物疗效的有应用前景方法之一。抗感染药物与儿童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之间的关系也已有关注。 如应用万古霉素与儿童发生AKI相关,若同时给予其他肾毒性药物,这一风 险可能会增加。近期多篇研究报道,在儿童群体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 合万古霉素治疗者,AKI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阡内酰胺类药物联合万古霉素治 疗者。因此,在进行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

11、时,儿科医师、药师必须认识到 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增加AKI的风险,古攵应严格评估是否需 要使用这两种药物联合,如果必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受损的早期症状;一 旦获得微生物培养结果,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脑功能监测脑损伤患者在PICU患儿中占相当比例,床旁脑功能监护技术如脑电、经 颅多普勒超声、颅内压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日趋普及,脑氧饱和度监测已经 在部分医院开展或即将开展。不同脑功能监护技术的应用和完善提高了儿童 精准脑保护治疗及预后判断水平。但我国区域辽阔,各地PICU发展尚不均 衡,脑功能监护技术的普及以及合理指导临床治疗不仅需要设备的完善,多 技能PICU医师的培养和多学科合作也是重要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