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18279699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0.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10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10.1 防护距离确定总体原则与评价标准体系构成10.1.1 防护距离确定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一项涉及 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工程建设 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环境卫生 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排放形式较为 分 散、排放高度较低低,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 即使排放量不大,在近距离 内也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局地污染,因此 无组织排放对源附近区域的环境影响往往比有组织排放点源更强。从环境空气质量的角度来说,防护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无组织 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 扩散稀释距离,使之到达居

2、住区最近边 界时,有害污染物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限 值,不 致于影响长期居住区人群的身体健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结果是否客观科学,取决于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强参 数的确定是否客观真实。综合前面论 述的无组织排放源强确定技术方法和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的原 则,对防护距离的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汇总如下。(1)杜绝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根本原则 在项目设计、建设及环境评价过程中,必须根据项目特点 和 GB16297 的规定,结合行业清洁生 产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设计规 范等,提出杜绝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措施,尽量通过集气系统 收 集、处理后改为有组织排放。即防护距离的

3、设置只是一种管理与 评价手段,加强无组织排放污染控 制措施、减少排放才是根本和最 终目标。(2)科学、客观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参数的原则无组织排放源强的确定要科学、客观,参数要收集全,不能随 意类比、计算。应详细列表、绘 图给出无组织排放各污染源调查资 料,主要包括占地面积、长度、宽度、排放高度、源距厂界距离、排 放量与排放浓度、在总平面图中的布局、与近距离敏感目标的精确距 离等。(3)无组织排放污染影响保守评价原则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卫生防护距离的“无组织源”,应当是 正常工况下包括了体源、线源、 低矮点源均简化为带有一定高度的 面源的所有无组织排放源。(4)必须落实可行解决方案的原则应根据大

4、气环境影响浓度预测结果、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行业卫 生防护距离确定结果,评价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在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 住的人 群。(5)计算确定、标准确定与文件规范规定区别执行的原则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是两个概念,前者属于环境保 护部门的环境管理规定并应按导则HJ2.2规定执行,后者属于卫生部 门的管理规定并应按国家颁布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 行。对已发布的环境防护距离规定的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如环发200882 号文中对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类项目明确规定“新改扩建 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m (该文件规定的环境防护距离,应

5、 自项目场界处开始计算,与卫生防护距离类似)”。对未发布环境防护距离规定的建设项目,应按照 HJ2.2 和环函 2009224 号“关于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确定防护距离标 准问题的复函”的要求执行:“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 规的 有关规定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防 护距离应综合考虑经济、 技术、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根据建设 项目排放污染物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气象等 条件,通 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二、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按照 有关法律法规和国 家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 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的环 境影

6、响评价导 则等环保标准。其他标准或规范性文件中依法提出的防护距离要求若 与上述环保标准 要求不一致,应从严掌握”。10.1.2 评价标准空间体系构成与防护距离对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与有组织排 放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主要 包括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从需 要进行影响评价的空间区域上来看,自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无 组织 污染源的产生排放、到厂界、厂界外的区域以及环境空气敏感区等的 评价区范围内,四部分区 域需要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分别执行的标准 主要是:(1) A 区域,即厂区内无组织排放源产生的区域,执行控制无 组织排放源强的标准。需要注意 的是,不同的标准规定的无组织排 放源

7、的A区域范围是不一样的。例如: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GB9078 )中规定:对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 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 放口处,并选最大浓度值;若工业 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 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值。炼焦炉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规定: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的 采样点位于焦炉炉顶煤塔侧第 1 至第 4 孔炭化室上升管旁。(2)B 区域,即建设项目厂址区域的各厂界,执行控制无组织 排放厂界浓度的标准。比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附录C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

8、10m范围内,但 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 侧。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标准规定的无组织排放的 B 区域范 围也是不一样的,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规 定:厂界外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监测在厂界外20m处(无明显厂界, 以车间外 20m 处)上风方与下 风方同时布点采样,将上风方的监测 数据作为参考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规定,厂界 的监测采样点,设置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 上。(3)C 区域, 即自建设项目厂界到评价范围边界之间的区域,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如 GB3095、 TJ36 等) 。若项目存

9、在 无组织排放污染源且必须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时, C 区域应指自项 目大气环 境防护区域(或卫生防护距离)的外边界,到评价范围边 界之间的区域。(4)D 区域,即大气环境防护区域,计算的各无组织源的大气 环境防护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 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应结合厂区平 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 气 环境防护区域。D区域是由于项目存在无组织排放污染源且必须设置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情况下, 从厂界到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边界 之间的区域。对大气环评来说,这一区域是自执行排放标准 到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过渡区域,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必须首先满足场 界排放标准,其次是在

10、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10.2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的技术方法10.2.1 卫生防护距离的相关规定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13201或GB/T3840,为一个标准两个标准号,下同)规定: “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带大气层时,其浓度如超 过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 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 应设置卫生防 护距离。 ”可见,卫生防护距离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 排放的有害气体(大 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 边界,到居住区满足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

11、所 需的最小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设置经常居住的房屋,并应绿化。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GB/T13201中 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简称“计算公式法”。二是根据各行业单独 制定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确定,简称“行业标准法”。10.2.2计算公式法及其技术要点10.2.2.1 GB/T13201中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GB/T13201中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LD-O式=:。为工业企业有害邑体无组织排按董可以这到的控制水平CkE/h) 7 Ch为标准浓度理值Cmg/m) ; L为二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3) : t为有言气体无组织排敢源所在生产单元的尊效 半径C

12、m),握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K2) 丁算,确定二业企业无组駅井敢源面积时, 只聯产生龛种大汽污染物的生产单元算作面源面积:不应轉整个厂区全部计入“兰无组织排放源为 大于一几互不椁连豹区域时,应作为几个面源分别处浬.乩乩G D为二生防护距坯计算系数:无 因次、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近五注平均风速及丁业企业犬气污染源构成类别確定.详见表表1”卫生厮护睦离曲潮计算系数工业企业所在阻 区近土年平均风速皿佔V生底护距医1“ mL10001000 2000工St證业大违污染源枸衣类IIIII!IIImA44007005304004703b04003a 0260400700304004703a 040035

13、0260803S0290802501.908019011020. 01cicei. Qi-70.0360. 0150. 036C21.851. 851. 791. 771. 791. 77120a 78Q. 840-. 780. 34Q 570. 76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 I 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 于标准规定的允许 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者。(2)11 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 于标准规定的允许 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 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 度指标是按急性

14、 反应指标确定者。(3)111 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且无组织排 放的有害物质的容 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由于影响卫生防护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无组织排放源,特征大气污 染物一般是无组织排放的排毒系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容许浓度之 比值)最大的污染物,当几种污染物的排毒系数相差不大时,应考虑高架源的排放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特征大气污染 物的构成种类。其中,急性反应指标,是指短时间内一次染毒(吸入、 口入、皮入),迅速引起机体某种有害反应的该有毒物质的最 小剂 量和浓度;易引起急性反应的有害物质包括有机溶剂、氯、二硫化碳、 硫化氢、光气、铅、汞、 毒鼠强等。慢

15、性反应指标,是指慢性染毒 (长期反复染毒),累积引起机体某种有害反应的该有毒 物质的最 小剂量和浓度;易引起慢性反应的有害物质有SO2、NO2、生产性粉 尘等。10.2.2.2 计算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技术要点(1)在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时应当注意的是:有行业标准的,必 须首先从严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将计算结果与之进行比较,若计 算结果小于行业标准,则执行行业标准;若计算结果大于行业标 准 的,必须进一步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措施、削减源强、实施相关 搬迁方案等,以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无行业标准的,通过计算,并 依项目周围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可达标及应该采取的环境保护治理措 施。 对扩建工程确定的基础上,

16、还应给出全厂的卫生防护距离。(2)卫生防护距离实际是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 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与居住 区边界之间的最小直线距离,而非 厂界至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呼吸带所涵盖区域范围,与生产单元到居住区之间区域范围应等 同,即在污染源所有影响区域 范围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 如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包括厂区内、厂界、厂界外,则需 设置 卫生防护距离。如在厂区内就满足GB3095及TJ36要求,可不必设 置卫生防护距离。(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十四条:“产生有毒有 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 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与生活 居民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

17、施。 ”(4)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 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级差 为200m。当计算的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距离大的一级。(5)计算风速必须按规定取近 5 年平均风速值。(6)卫生防护距离是环境保护中执行的标准控制措施之一,鉴 于 GB/T13201 中的卫生防护距离 估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最 好用模式计算轴线浓度校核,最终与厂界浓度达标分析结论、大 气 环境质量标准应保持一致,即浓度轴线分布规律在厂界、卫生防护距 离处应结论一致。若无组织 排放源的最大落地浓度已超过了厂界浓 度限值,则必须先削减源强,使其厂界浓度

18、首先达标,然后 再判断 是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再考虑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问题。(7)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在确定卫生防护距离 时,计算应按各种有害气体单独 作用的影响考虑,卫生防护距离最 终结果取其中最大者。但是,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 的 QC/Cm 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 生防护距离级别应提高一级。(8)为了控制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国家和地方都制订 了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定了某些 高架源的排放水平。另外通过企业 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设备完好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物的无 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应根据国内生产管理与污 染物控

19、制处于先进水平的 同类企业的现有水平及改进的可能性确 定。QC取同类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处于 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在正常运行时的无组织排放量。(9)在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时,首先要执行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任何一次浓度限值;其次是执行工 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规定的居住区一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该标准只规定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一般可取其日均浓 度限值的 3 倍,但对于致 癌物质、毒性可积累的物质,如苯、汞、 铅等,则直接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10)卫生防护距离确定后,应根据项目评价区地理位置图或厂 区平面布置图,画出以

20、卫生防 护距离为半径的圆圈线,并根据实际 情况判定是否可以达标,且作为以后规划及建设的科学依据, 卫生 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居住区、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11)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企业应在风洞模拟或现场扩散 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卫生防护距 离,并报主管部门,由建设主管部门 和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和环境主管部分确定。10.2.3 行业标准法及其技术要点10.2.3.1 行业标准法规定的主要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针对 GB/T13201 计算公式法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经常出现计算值 偏大的问题,基于1962年颁布的GBJ1-196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已废止,是沿用前苏联同类标准制定的)

21、、1979 年颁布的 修 订后的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从1980年起至2000年, 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 研究所负责拟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企业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根据现场调研、实测数据和流行病学 资料,先 后研究制定了 30 几个行业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涵盖了造 纸、水泥、炼油、炼铁、 焦化、氯碱、火葬、铅蓄电池等污染严重 的工业企业,其各自详细内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网站及卫 生 部 旧 网 站 中 的 “ 卫 生 标 准 ” 栏 目 中 调 阅(http:/61.49.18.91/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wsb/index

22、.htm )。表10-2简要列出了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主要内容,详细内容及技术规定见附录Ao表10-2客齐业的工业企业卫生酢护距藹标准Z企业董型t/厂近吕年平均风速3)4:磯螫盐这箋厂1000300600GB: 1654-392氮丁陳胶厂ZDOO16001200GE1LE65-391D003Q06D0GBllB56-fl94傲冶烁.厂番闭藪风炉型LOGO300600GE: 1ES7 -S95聚氯乙晞树指厂100 0C1000800600GB: 1658-391000012001000600G語罄氐世厂2,5160010008001.4水泥厂占产术泥600zOO400GBLS06S-

23、200050述加口300工歸化礦L600500400GBISO B3-2OOO飞抽苦厂700600500GBLSO 70-20001了熱誠厂生产规模t焜1000310CO500600LE望料厂生产规模(t/a?1000100GB1S0 72-200019年产石塁电极,t1000010COSOO600GB1S0 73-2000=10000BOO60050020内媚机厂4003(10200GB1S0 74-20003汽车制造厂600加口300GBLSO 7 3-200022石孫厂300200LOOGBL8d?S-2000注:卫生防护距离按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1023.2行业标准法确定卫生防

24、护距离的技术要点在执行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鉴于各行业标准制订时,所选择的无组织排放源的源强,是以最佳实 用技术原则为基础, 即是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工艺、 设备,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可能散逸出的无 组织排放量作为源强计算值。而对于 工艺、设备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的企业,其散逸无组织排放量 可能会较大,因 此不适宜直接执行行业标准,评价时也必须提出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设备技 术 水平、减少无组织排放措施、加强日常运行管理水平等要求。(2)确定执行行业卫生距离标准的同时,应与厂界浓度预测、环境空气敏 感区浓度预测、卫生 防护距离计算

25、等评价结果综合验证并保持一致性,避免出 现差异较大的情形,即项目的厂界浓度、 环境空气敏感区浓度必须首先达标。(3)注意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的确定,比如 GB18078-2000 规定的班屠宰 量(头),可参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中的规定,对不同 蓄禽种类的屠宰量规模换算成猪的屠宰量,换算比例为:30只蛋鸡换成 1 头猪, 60 只肉鸡折算成 1 头猪, 1 头奶牛折算成 10 头猪, 1 头牛折算成 5 头猪。(4)应采用近 5 年平均风速确定各行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注意行业标准一 般只适用于平原、微 丘地区,且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地处复 杂地形条件下的行业卫

26、生防护距离,应根 据大气环评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 门与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5)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一般只适用于标准实施后的新建项目。例 如 SH3093-1999 规 定:石油化工企业的新建工程和需扩大装置(设施)界区的 改扩建工程必须遵守本标准。对于在原装 置(设施)界区内改扩建工程和技术 改造工程,由于是原地改造,且改造后工艺、设备技术必须有所 提高,使无组 织排放源的源强减少,对居住区不会造成新的影响,因此一般不考虑修改已存在 的卫生防护距离。”另外对全封闭式污水处理场的卫生防护距离可减少 60%, 部分封闭式的可减少 30%。(6)考虑恶臭污染物

27、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影响,对有些项目必须设置最小 的卫生防护距离,尤其是石油化工项目或生产装置。例如:SH3093-1999规定: 未列出的装置(设施)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m,当小 于 150m 时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确定。(7)注意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电视塔电磁辐射的卫生防护距离, 与以大气污染影响为 判别依据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的不同。例如以噪声污 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83-2000) ,不适用于以气型污 染为主的化工、农药、橡胶、制药、造纸、金属冶炼、火电站、 采矿、玻璃、 石棉、水泥、耐火材料等工业企业。(8)需要注意有关地方

28、标准中卫生防护距离的执行,比如:吉林省地方标 准糠醛工业污染物控制要求(DB22/426-2005)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自本 标准实施之日起,新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至少为100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 内不应设置居住性建筑物,但宜绿化。(9)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GB18055 2000) 中规定的:养猪场(头) 50010000 为 200800m; 1000025000 头为 8001000m。环发200418 号 关于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严防高致病性 禽流感疫情扩散的紧急通知 中规定: “新建畜禽舍应在居民区下风向,并远离居民区至少 500m” 。另外,对项目选址或选线、危险化学品储存等

29、涉及到的建设项目与居住区等 敏感保护目标之间 的缓冲距离、卫生、环境、安全防护等最小距离有关规定, 必须同时执行(如行业准入条件规定的 最小距离等)。详细内容将在 10.4节进 行论述。10.2.3.3 行业标准法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仍执行的可行性分析虽然行业标准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但是行业标准法确定的卫生防护距 离,是基于考虑建 设项目的气态化学污染物、尘粒污染物、恶臭污染、物理因 素污染(噪声、微波电磁辐射)和环境 风险等有害因素的特点(发生、扩散、 稀释、衰减、降解特征),并进行现场实测与模式推算、环境 影响评价资料调 查、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国外卫生标准、模式验证等综合得出的,其科学

30、、 客 观与实际的合理性是任何纯粹的模式理论计算方法不可比的。其中,各行业 标准法工业企业卫生防 护距离计算模式的函数关系见表 10-3。表 10-3 各行业标准法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模式的函数关系育害因素奚别複式的函数关孫污染因素高斯连续点沥扩散稹 式只&2口臥玄兀兀严Sft. as. 阻、HClv HFPK茉系物、冬 环芳嵯、飘尘寻面渔荊撲式 =陀&畠厲工耳叭亿&0严尹护、心尘粒污染物类倾語烟云模弍TSF除軒维伏尘粘外白姻尘、生=性粉尘尺石口打二耳巧肩町69扈些恶具污染曄官誰泣验正昶注 _ j5(孟联功恶臭汽桂因宜 污臬古憑至搖旻点声三岸2-枫竝再,环芒腐芒0狂乐阿=)电gw衰i奁橈戒

31、2二烈耳,乂:丘竝也吓刀电番辐射环境凤险医辰类湮音刍査标二址左徨火求、挥炸童险 因炭注:恶臭污染物类,与一般气态污染物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确定原则与方法的 不同,恶臭排放源强是以单位时间排入大气的恶臭强度计,其排放浓度是将单 位体积清洁空气污染到嗅阈浓度的恶臭物质的量(OLF/m 3 )。采用恶臭物质的 感官鉴定正解概率方法确定恶臭强度(OLF)。根据国外研究和现场实测研究表 明,恶臭物质的扩散符合气态化学污染物扩散规律,近似于正态分布。因此, 固定高架源可采用高斯扩散模式确定空间任一点恶臭浓度,恶臭的无组织排放 可用等效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估算地面恶臭浓度。 环境风险因素类,制定风险因素所需卫生

32、防护距离标准(亦可称安全防护 距离标准)的原则是首先判断风险表征,根据风险来源出现的频率级别,确定 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并估算出稀少事件的风险度。根据事件回 顾性调 查确定模式和计算参数选择。例如煤制气厂贮罐爆燃威力估算通常选用霍普金森 标尺化定律,其中作为基准值的关键参数“压强”即由事件回顾性调查取得的 破环程度而确定。 上表引自,邵强、洪燕峰、窦燕生等“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 究一I .方法学”,卫生研究,第23卷第5期,1994年9月,P317。有关注释 内容引自,邵强、洪燕峰、窦燕生等“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一 II.研究结果及结论“,卫生研究,第23卷第6期,

33、1994年11月,P377380。另外,各行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一般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大气环 境防护距离只是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无法完全取代前者。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 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原国家及各 行业单独制定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仍可参照执行。一定条件下:在各行业标准法确定卫生防护距离中均明确规定,此法只适用 于“地处平原微丘 地区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 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应由建设单 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 治区的卫生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共同确定。”此外, 还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因

34、素的影响”,这也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大气环 境防护距离标准提供了参考。一定时期内:鉴于 SCREEN3 模型法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偏重于理论计 算,将来应参照行业标 准法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实践,在制定无组织排放源强 确定技术方法规范、建立相应数据库的基础 上,制定出科学的、系统的、可操 作性更强的各行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在此标准体系建立之 前,行业卫生 防护距离标准仍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参照执行。10.3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技术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对“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进行了规定。2008 年 9月4日国家环境部也在环发200882号“关 于

35、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正式提出了“环 境防护距离”的评价要求。例如:在“生物质发电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 的技术要点”“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中规定“6、环境防护距离:根 据 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 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 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 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新 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m。”在“二、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 化发电类项目”中规定“6、恶臭防护距离:按照其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 硫醇、臭气等)无

36、组织排放源强确定合理的防护距离。”在“三、垃圾填埋气发 电及沼气发电类项目”中规定“5、恶臭防护距离:按照其恶臭污染物(氨、硫 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 源强确定合理的防护距离。”可见,在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进行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 确定。而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计算公式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方法应同时作为参考依据,原国家及各行业单独制定 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仍需执行。10.3.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的规定主要为:(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 物对

37、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在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2)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 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 区域。(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结合厂区 平面布置图,确定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若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内存在长期居 住的人群,应给出相应的搬迁建议或优化调整项目布局的建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示意见图10-1。图中圆形区域的半 径R,即为计算的无组织源的

38、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图中阴影区域,即为建设项 目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图10-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示意图Sic-i大气环境防护距薑抑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示養图10.3.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及其技术要点10.3.2.1 SCREEN3 模式系统理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估算模式(SCREEN3)开发的计算模式, 此模式主要用于确定 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 是 基 于 ISC3 模 型 的 估 算 模 式 , 鉴 于 其 最 新 的 版 本AERSCREEN估算模式(基于AERMOD模型)美国环保局法规模式中心尚未 公布,目前的研究、计算和HJ2.2也

39、都以SCREEN3来进行和规定。对于面源, AERMOD 在 ISC3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实用的内容。面源形状的输入参数除正 方形和 矩形外,还可以输入圆形和多边形。多边形可允许多至接近于圆的 20个 边。圆形应输入圆心位置和半径。可见AERMOD模型中面源处理功能被增强, AERMOD模型中对于面源模式与ISC3模型是基本一致的。SCREEN3 采用了单源高斯烟羽扩散模式,适合模拟小尺度范围内流场一致 的气态污染物的传输 与扩散,可用于模拟点源、面源、线源、体源、逆温、海 岸线等的下风向轴线上的最大浓度。由于 默认选项为城市复杂地形、 所有气象 组合(人0。已尸各稳定度和风速自1.0m/s2

40、0.0m/s), SCREEN3模 式(或未来的AERSCREEN)估算的地面浓度大于等于采用ISC3模型(或未来 的AERMOD模式)用全部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计算的浓度,因此基于估算模式 开发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也是保守的。10.3.2.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技术要点(1)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前提首先,无组织排放源场界监控点处排放浓度必须达标;其次,无组织排放源 场界外存在小时(或 一次)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采用推荐模式(SCREEN3或AERSCREEN)计算各无组织源的环境空气质 量最远达标距离,计算出 的环境防护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

41、的控制距离, 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 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建设 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结合总平面布置和环境敏感区分布图,绘 制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范围图,如有多个无组织源应绘制各自的包罗线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时,不需要考虑原来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时所涉及的提 级、叠加周围点源 的综合影响,也不考虑污染物的毒性。(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参数确定1 ) 模 型 为 SCREEN3 模 型 ( VERSION DATED 96043 ) 或 未 来 的AERSCREEN,计算参数默认值采用了城市地面、测风高度10m、考虑所有 风向与所有气象组合的方式。2)计算点相对源基底高均为

42、0。计算点默认值为离源中心10m到5000m, 在100m内间隔采用10m, 100m以上采用50m,不需对模型最终的输出结果进 行提级或取整。如超标距离大于2000m,应先削减排放源强,再计算环境防护距 离。3)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各自的防护距离,并按计算 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4)对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或虽属不同生产单元但距 离近、范围小的无组 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5)如果有多个不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的无组织排放面源,应对每一个面源分 别计算各自的防护距 离,画出各自的控制区,这些控制区合并组成项目的防

43、护 控制区域。6)对于非矩形面源,要折算成面积相等、形状相近的矩形面源(但不应将 全部非矩形面源都折 算成正方形面源,除非形状上接近正方形),且要求面源 的长、短边长比值不能超过 10:1,超出这 个限制的宜分成多个面源。(4)计算环境防护距离时应采用的评价标准应遵循GB3095中的1小时浓度标准或TJ36中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 度标准的规定。 如无小时 标准执行日均标准。有厂界排放浓度标准的,大气环 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 GB16297、 GB14554 等规定的厂界浓度排放标准。 如预测结果在厂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必须要求 工程采取 可靠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以削减排

44、放源强。(5)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同时执行 现行国家标准中尚有效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首先应执行该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在环评 中应根据工程分析确定的无组织排放源参数计算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如环境防护距离大于行业卫生 防护距离,则必须采取措施削减源强, 这样还应该与厂界浓度预测结果和评价区域最大浓度预测结 果来相互比较,确 定合理客观的评价结论和保守预测结果。对于没有相关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应同时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 环境防护距离,防 护距离可分别评价。(6)新建工程、现有工程和全厂防护距离的共同确定 在具体环境影响评价时,既要注意新建项目的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也应注 意现有工

45、程防护距 离的确定,及全厂防护距离的确定,并应分别图示防护区域 范围。对建设项目建成后本身为环境空 气敏感保护目标的,如学校、医院、居 住区等,还应注意其周围项目的防护距离规定,比如某旧村 改造项目,其拟选 厂址毗邻两个养殖场,据调查养殖场均设置了 500m 的防护距离,则该旧村改造 项 目选址是不合理的。(7)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与估算模式和进一步预测模式浓度结果不 具有可比性 应当注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浓度计 算结果并不具有完全的一致性。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得到的污染物浓度预测结 果,是考虑了建设项目所有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 放源的共同浓度贡献,以及评 价区域实际

46、地形地貌、气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场界外的浓度预 测结果可 能超过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结果。对于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外出现预测浓 度超过环 境质量标准的情形,应采取有效的污染源控制与削减措施,确保环境 空气质量达标。而作为环境管 理规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仅是按无组织排放 源、设定默认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但大气环境防护 距离计算结果(默认选项城 市),与估算模式浓度计算结果(选项为城市时),在同一无组织排放参 数条 件下,应当是一致的。(8)不必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情形 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如果给定的计算点( 10m 和 50m 间距离散点) 都未超过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但最大落地浓度

47、点超标,则防护距离取超标点外 延的邻近计算点。对于计算结果为没有超 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的无组织排 放源,不必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9)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有敏感目标时的解决方案 当计算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有环境空气敏感保护目标时,可考虑 采取的措施包括:1)削减源强。必须采取更加严格可行和有效的无组织排放污 染控制措施,以削减排放源强;最终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 应采用削减后的源强。2)优化总平面布置。调整无组织排放源与敏感目标的相对位置,避免不利 影响。3)另选厂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另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无敏 感目标的厂址。4)落实敏感目标搬迁方案。

48、结合被影响敏感目标公众参与意见, 制定完善的搬迁方案(搬迁计划、搬迁去向、搬迁时限、资金保障等),确保 建设项目试运行前搬迁完毕。10.3.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对比10.3.3.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模型法和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两种方法 对比对于没有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项目,分别采用SCREEN3模型法计算大 气环境防护距离和计算公式法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对比结果详见表10-4。对于 有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项目,采用SCREEN3模型法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和行业标准法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对比结果详见表10-5。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分别给出了初始计算值(即最远超标点

49、离面源中心距 离)、最终执行评价值(即按规定级差取整后的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 离则直接给出取整结果。例如:表10-4中2某60万t/a纯碱工程的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计算值为1150m,卫生防护距离初始计算结果为 1471m但取整结果 为 1500m。表10-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模型法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法对比坝目辔称污染 園子标准值无组织排放直源计算结乐对比准工兰防护距漏强(ks/ti)或旨狐生宽计算艺式法乜生肪护距團SCFLEENB捏至送环丸Li 某 6 万 Bl电粥铝工程F0.02GB3095-19960L554124446X9425651-7001 8H/S. 1 塗Q

50、无筑某&Q万t/aNHj0L 2IJ36-7924. D240000SOOX4CO152471-1500iI 类1150元3-某:由库工桓非甲烷2,0藝考76. 92130000000X50010202-3004, lm/缶 III娄0无丄某JT丄工巻0. 2Z 3654027X20S545-600L 4x/s7 II 类4QQ元5-棊疔卑工理C&0-04IJ36-790- 6897300240 X 3014a 2-6002- 5ns 1 莢450.元茎境班壇埋ILSTJ36790.099575000500X1501130-200.2. Ws. II 类350元注:对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法,按

51、是否同时有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及排放量是 否大于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1/3考虑了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I类、II类、III 类。其具体类别规定见GB/T13201-91之7.4节。无组织排放源的源高,是指考虑了烟气 抬升的有效源高。由表 10-4可见:(1) 对于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法和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模型法,两者共同的难 点均是无组 织源强的确定是否科学、客观、准确。(2) 在差异方面,前者的计算输入参数要多当地近 5 年平均风速、工业企业大气污染 源构成类别等 2项,而不必输入无组织排放有效源高参数;而后者的计算输入参数则要特 别注意无组织排放 面源的长度、宽度、有效源

52、高等。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法中,无组织 排放等效半径是假设生产单 元占地为圆形面积计算的,而实际上大多数的工业无组织排放 面源为矩形甚至长条形,导致其计算结果并不合理。例如:表 10-4之 6某垃圾填埋工程面 源面积75000m 2 ,无组织排放圆形等效半径r =(75000/3.14159) 0.5 =154.5m,卫生防护距离 计算公式法得到的结果是130 m、取整数级后为200m;如按等面积正方形(边长273.9m)计算环境防护距离结果则为250m;但按面源实际 长500m、宽150m采用SCREEN3模型法计算的环境防护距离结果则为350m。这也从另一 方面可以看出SCREEN3模型法

53、计算环境防护距离要求明确面源的长度、宽度是符合实际 的,更加科学合理。由表 10-5可见:行业标准法中,当近5年平均风速小于 2.0m/s 时,卫生防护距离明显分类结果偏大。 而采用SCREEN3模型法计算的环境防护距离最大仅相当于近5年平均风速2.04.0m/s时 的卫生防护距离。说明行业标准法的结果还是偏保守的,SCREEN3模型法的结果是较为客 观科学的。石油2 丁矗呼卫半曲带呼离SH3t?931999 j污臬理烈折SCKeENj羯防护工厂类携聂分类(竝) 啓称当她近5年平均风遠固于掃准无组荃1挑挂面話4 0昨強的面誤 的源高 的油8(MJ汽拯 tt1200700H.S0.0 L0.02

54、TJ36790.50.71800036001035950S00化工30609006005003.0 前苏联 CH245-7190.0101005700含軒閃900900700甲醉0.303.0TJ3679122415000010100558000it合咸氮30700600500nh30.2TJ36793.621250-5 50注:因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中无组织排放面源仅有面积,无 长度、宽度数据,上表中在用SCREEN3模型法对比计算环境防护距离时,对无组织排放面 源按等面积的正方形或近圆形进行处理,虽不合理但与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时的等效半径圆形 有较好的可比性,且

55、源高是指考虑了烟气抬升的有效源高,仅为研究。鉴于行业标准法对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并不十分关注(但更关注工艺水平、污染控制 措施等),要想得到较为客观的无组织排放源强也有困难,我们特别对比典型企业无组织 排放量统计值,这些值是通过实地污染源调查、环评资料以及环境监测所得地面浓度反推 获得,详见 SH3093-1999。10.3.3.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的综合异同分析10.3.3.2.1确定方法可操作性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模型法计算简单易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法操作较复杂, 卫生防护距离行业标准法查表简单易操作。10.3.3.2.2计算判别依据(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

56、模型法1)无组织排放源强;2)无组织排放面源的长度、宽度和有效源高;3)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GB3095与TJ36小时、一次浓度值或日均浓度值);4) 计算结果取整规定,直接按模型计算结果确定,不再提级或取整。(2)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公式法1)无组织排放源强;2)无组织排放源的面积或等效半径;3)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GB3095与TJ36小时或一次浓度值);4)工程所在地近 5 年平均风速和大气污染源的构成类别(是否同时有排放相同污染物 的排气筒 及排放量是否大于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 1/3)共同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A、B、C、D);5)计算结果取整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

57、,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 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时,级差为200m)。(3)卫生防护距离行业标准法 1)工程的类别与规模;2)不同的装置、分类及污染因子; 3)工程所在地近 5 年平均风速; 4)工程所在地风 向频率及地形复杂程度。 10.3.3.2.3 局限性和不足(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SCREEN3 模型法(见 10.3.6 节) (2)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 式法1 )无组织排放源强较难确定,缺少客观科学的技术方法,不同的确定方法易造成同样 工程最终 的卫生防护距离差别较大;2)无组织排放等效半径是假设生产单元占地为圆形面积计算的,而实际上大多数的工 业

58、面源为 矩形甚至长条形,同时受当地不同风向风频的影响,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卫生 防护距离应该大于上风向卫生防护距离;3)不少污染因子因只有日均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而无小时或一次浓度限值,不易 操作;4)工程所在地近5年平均风速小于2.0m/s时,人为地造成计算结果偏大。如以此结 果为准, 则意味着企业周围动辄需搬迁大批居民,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新建项目的选址和 建设规模。(3)卫生防护距离行业标准法1)仅简单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 及当地近 5 年平均风速进行划分, 未考虑企业的清 洁生产水平, 造成不同污染治理水平的企业最终只执行单一的标准,结果难免有失偏颇;2)工程所在地近5年平均风速小于2

59、.0m/s时,人为地分类结果偏大;3)行业标准法中明确规定只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地 处复杂地 形条件下的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应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 省、市、自治区的卫生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共同确定。”此外, 还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因素的影响” ,这又给环评单位和环境主管部门的决策带来一 定的困难。10.3.3.2.4确定距离范围SCREEN3 模型法计算出的环境防护距离是指距离面源中心的最远距离,最终评价时还 要结合厂 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 护区域。采用计算 公式法或行业标

60、准法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是指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 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等)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由以上分析可见:大气环境防护距离SCREEN3模型法是基于先进理论与模型的科学计 算方法, 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综合对比来说,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法和行业标准法 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相对多一些。10.3.4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和估算模式对比分析(1) 案例一某年产 1万吨结晶海藻糖项目,有 2个排放微量烟尘的排气筒。污水处理场尽管采取了 对沼气 及恶臭气体进行收集燃烧发电设计,但经监测和类比确定其污染源参数如下:乡村平原地形,污水处理场长50m、宽50m,排放高度1.5m, H2S源强:0.04455kg/h; 厂界标准 0.06mg/m 3;环境质量标准 0.01mg/m 3。1)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250m。2) SCREEN3面源计算结果:选乡村,最大落地浓度0.07702mg/m 3(66m), Pmax=770.2%; D10%=4500m;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距离为830m;判定工作 等级为二级。选城市,最大落地浓度0.05797mg/m 3(30m), Pmax=579.7%; D10%=900m;环境质量达标距离为210m;判定工作等级为 二级。( 2)案例二某年产 4万吨二甲基乙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