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1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606499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形势与政策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世界能源形势看我国能源发展摘要: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 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 进展尚需时日。天然气的发展前景看好,将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地区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是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海外能源产 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虽然中国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步伐。 关键词:能源消费增长 天然气 能源安全 体制改革 可再生能源一 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供需矛盾恶化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呈现了自1973 年以来最大的增长量,几乎各种能源 的增长都超出过去 10年平均增长率的1倍以上。20

2、09年,全球一次能源量下降 了 1.4%,而 2010 年实现了 5.6%的增长,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120.02 亿吨油当 量。OECD国家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而非OECD国家一次能源消费不断上升, 占到全球总量的 53.6%。其中,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 11.2%,占全球总量 的比例已提高到 20.3%,比 200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一。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曾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增长。近 20年来, 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 田中,墨西哥的凯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 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

3、田还保持高产。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 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 尽管 2008 年经济危机爆发使得石油需求自 1983 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 2010 年,石油需求量又转降为上。近些年,随着石油已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非洲成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地, 西方公司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控制了非洲石油。事实上,无论是非洲的传统产油 国,还是新兴产油国,其实有资源都牢牢掌握在西方石油公司中。由于对石化能 源供应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发展可再生能源呼声渐高。但 可再生能源较为依赖政府支持和补贴,在市场机制面前,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的 困难

4、和问题。二 天然气发展前景看好石油价格上涨为相对廉价的天然气发展带来了机遇。天然气的成本效益不但 优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也优于煤和核能。从环保的角度看,排放较少, 也更为清洁。近年来,非传统天然气开发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有望实质性的提 高世界天然气产量。与石油不同的是,非传统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其中。 致密气广泛分布在中、澳、南非、东欧和南美等地。澳大利亚作为最大的液化天 然气出口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出口液化非常规天然气的国家。各方对天然气的 发展前景颇为看好,甚至有预测认为,天然气未来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 三 中国的能源形势及挑战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 2035 年,中国能

5、源消费总量将比第二大能源消费 国美国高出 70%,即使届时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依然不足美国的一半。中国的能 源依赖度也在不断的增加。10年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64.5%国际能源 署预测的形势更为严峻,认为中国的进口依存度或将升至 80%。中国石油进口高 度依赖中地区。2010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原油占全国进口总量的 56.7%。 因此,相关地区动荡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同时,由地区局势引发的 油价高涨将是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中国是核能发展大国,截至目前,国内正在运营的核电站 6 座,在建核电站 12 座,另有25 座核电站在筹建。福岛核

6、电站事故发生后,中国加强了核电站建 设的安全评估工作和核安全监控,为快速发展的核电产业设置了一道“安全阀”。 政府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核电发展预期已被低调。2011年,中国核电发电装机容量仅突破1000 万千 瓦,政策调整后,很难实现 2010 年设定的目标。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比例 也将下调,目前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 1.12%,尽管长期来看仍会增长, 但不会超过 3%。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应坚持依靠国内保障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有潜力的 能源产业项目;加快能源储备建设,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继续实施“走出去” 政策,推动能源领域轨迹

7、合作的发展。四 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现今国内大部分企业仍大量消耗资源维持经济低效益增长,不能优化资源配 置,不能落实节能优先。而政企不分导致部门分割和条块摩擦,能源管理机构变 动频繁、能源决策失误。还有能源生产、分配和使用脱节,消费结构不合理;资 源物价和能源价格扭曲,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能源定价、财会制度、能源 统计等与国际通行准则不符,影响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种种恶瘤,决定了节能 仅仅是能源短缺时的缓解和弥补手段,而非长效机制。能源部门滞后经济和体制 改革的进程,已成为发展的阻力。尤其在中国电力改革中,电网投资不足,电价 偏高,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力等问题不断。中国天然气工业监管缺位,输网中断

8、的 风险高。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已是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急需建立应对措施和 预警机制。早在 2003 年底,中国能源战略和改革国际研讨会就已就应否建立一个能源 部进行讨论。众专家均指出中国应成立能源部,包括两个架构,分别制订政策和 监管行业。今年5 月末,国家能源小组终于宣布成立。这显示了我国能源问题的 复杂性和迫切性。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重型化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且石 油外交的重要性在升级,能源行业迫切需要科学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煤炭和电 力体制改革却陷入僵局,价格管制和投融资体制还带有较强的计划色彩,需要由 发改委统一协调。我国的能源战略必须在转型和发展这两个目标下展开。因此, 推进市

9、场化的改革和以科学为依据的统一规划是两个不可偏废的任务。五 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能源供应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要建立预警机制和有效的应 对措施,保障经济和民生的能源需要。能源发展长期根本的出路在于技术的创新 和发展。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 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车轮。从战略上来说, 世界最终将转入可再生能源的永续利用。所以各国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当 作 21 世纪能源发展的基本选择。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基于以下需要:一是 可持续发展;二是调整能源结构;三是保护环境;四是开发西部;五是解决农

10、村 用能及边远地区用电和生态建设;六是提高能源供应安全;七是开辟新的经济增 长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可归纳为:与传统能源的成本相竞争、经济激励政策、 强制市场政策、采用新技术。而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可归纳为:政府支持、 法律保证、引入竞争、依靠科技。政府的支持包括实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强制市场政策和经济激励政策; 法律保证其中一个例子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电力公司供应或购买再生电力,这 样,就无须沿袭过去的程序而直接跨越到创立市场的阶段;引入竞争才能降低成 本,进一步扩大市场,最终实现商业化;而最终,依靠科技进步是可再生能源的 发展的根本。政府要做到加强立法,批准和颁布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进法

11、;强化政策体系的 建设与创新;采用适当的经济激励政策;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以及可再生能 源发电装备制造实现本地化,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发展。总体来说,政府应大力改造和更新技术和设备,高效利用能源,突出国内技 术研发重点,协调国际合作。而能源部门的改革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和监 管机制,优化配置资源,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这样才能做好 国家能源战略,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六 结语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岌 岌可危,大量燃煤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因此应减少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 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问题

12、的逐步加剧,使我国能 源消费结构必须向降低一次性能源比重的方向发展,而我国资源储量的特点决定 了在较长时间内煤炭仍为主要能源消费品,因此要加快推广先进清洁发展技术,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煤炭产业附加值和使用效率,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加强新能源的研发应用,提高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费比重。我国石油储量少, 对进口石油依存度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 步与自主创新。积极推进太阳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究开发,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学期论文论文题目:从世界能源形势看我国能源发展院系:班级: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学 号:11310574147姓 名:授课教师:李鼻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