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使用论证(精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467388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6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域使用论证(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海域使用论证(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海域使用论证(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海域使用论证(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域使用论证(精品)(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域使用论证大纲答案整理(一)一、 海籍调查规范1. 术语和定义(1) 掌握宗海、界址点和界址线的概念;3.2 宗海指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同类型用海单元。3.4 界址点指用于界定宗海及其内部单元范围和界线的拐点。3.5 界址线指由界址点连接而成的线。(2) 熟悉海籍、宗海内部单元的概念。3.1 海籍指记载各项目用海的位置、界址、权属、面积、类型、用途、用海方式、使用期限、海域等级、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等基本情况的簿册和图件。3.3 宗海内部单元指宗海内部按用海方式划分的海域。2. 总则(1) 掌握宗海界址界定的基本原则;5.1 宗海界址界定的基本原则5.1.1 尊重用海事实原则根据用海事实,针对

2、海域使用的排他性及安全用海需要,参照本规范所列宗海界址界定的一般流程和基本方法,界定宗海界址。5.1.2 用海范围适度原则宗海界址界定应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海域所有权,有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确保国家海域的合理利用,防止海域空间资源的浪费。5.1.3 节约岸线原则宗海界址界定应有利于岸线和近岸水域的节约利用。在界定宗海范围时应将实际无需占用的岸线和近岸水域排除在外。5.1.4 避免权属争议原则宗海界址界定应保障海域使用权人的正常生产活动,避免毗连宗海之间的相互穿插和干扰,避免将宗海范围界定至公共使用的海域内,避免海域使用权属争议。5.1.5 方便行政管理原则宗海界址界定应有利于海域使用行政管理

3、,在保证满足实际用海需要和无权属争议的前提下,对过于复杂和琐碎的界址线应进行适当的归整处理。(2) 掌握用海类型与用海方式的界定;5.2.2 用海类型与方式确定按照海域使用分类相关规定,确定宗海的海域使用一级和二级类型,判定宗海内部存在的用海方式。(3) 熟悉海籍调查的内容、海籍调查的单元;4.2 海籍调查的内容海籍调查的内容包括权属核查、宗海界址界定、海籍测量、面积量算,以及宗海图和海籍图绘制等。4.4 海籍调查的单元海籍调查的单元是宗海。同一权属项目用海中的填海造地用海应独立分宗。(4) 掌握宗海内部单元划分和宗海界址界定;5.2.3 宗海内部单元划分在宗海内部,按不同用海方式的用海范围划

4、分内部单元。用海方式相同但范围不相接的海域应划分为不同的内部单元。内部单元界线按照本规范5.3和5.4的要求界定。5.2.4 宗海平面界址界定综合宗海内部各单元所占的范围,以全部用海的最外围界线确定宗海的平面界址。5.2.5 宗海垂向范围界定遇特殊需要时,应根据项目用海占用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的实际情况,界定宗海的垂向使用范围。(5) 了解海籍调查的目的、海籍调查的成果。4.1 海籍调查的目的海籍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勘测工作获取并描述宗海的位置、界址、形状、权属、面积、用途和用海方式等有关信息。4.3 海籍调查的成果海籍调查的成果包括海籍测量数据、海籍调查报告(含宗海图)和海籍图。3. 宗

5、海界址界定(1) 掌握填海造地、非透水构筑物、透水构筑物用海范围界定方法;5.3.1 填海造地用海岸边以填海造地前的海岸线为界,水中以围堰、堤坝基床或回填物倾埋水下的外缘线为界。5.3.2 构筑物用海5.3.2.1 非透水构筑物用海岸边以海岸线为界,水中以非透水构筑物及其防护设施的水下外缘线为界。5.3.2.2 透水构筑物用海安全防护要求较低的透水构筑物用海以构筑物及其防护设施垂直投影的外缘线为界。其它透水构筑物用海在透水构筑物及其防护设施垂直投影的外缘线基础上,根据安全防护要求的程度,外扩不小于10m保护距离为界。(2) 掌握港池用海范围界定方法;b) 有防浪设施圈围的港池,外侧以围堰、堤坝

6、基床的外缘线及口门连线为界,内侧以海岸线及构筑物用海界线为界,参见附录C.6中的港池部分;开敞式码头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以码头前沿线起垂直向外不少于2倍设计船长且包含船舶回旋水域的范围为界(水域空间不足时视情况收缩),参见附录C.7C.20中的港池部分。(3) 掌握取、排水口用海范围界定方法;(5) 工业取排水口用海,岸边以海岸线为界,水中以取排水头部外缘线外扩80m的矩形范围为界,参见附录C.34、C.35。(4) 掌握海上石油平台用海范围界定方法;(3) 油气开采综合生产平台、井口平台用海,以平台外缘线向四周平行外扩50m距离为界,参见附录C.28。(5) 掌握海砂开采、航道、锚地

7、用海范围界定方法;(2) 海砂开采用海,以实际占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用海范围为界。实际用海的界定范围不得小于以矿产开采区域中心点为圆心,最大开采船只5倍长度为半径的圆。5.4.3.2 航道含灯塔、灯桩、立标和浮式航标灯等海上航行标志所使用的海域,按实际使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界定。5.4.3.3 锚地按实际使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界定。(6) 熟悉其他用海方式的用海范围界定方法;5.4 各类型宗海界址界定方法P4-12页(7) 掌握相邻开放式用海的分割原则;5.3.6.1 相邻开放式用海的分割当本宗海界定的开放式用海与相邻宗海的开放式用海范围相重叠时,对重叠部分的海域,应在双方协商基础上,依据间

8、距、用海面积等因素进行比例分割。(8) 掌握用海方式重叠范围的处理原则;5.3.6.3 用海方式重叠范围的处理当几种用海方式的用海范围发生重叠时,重叠部分应归入现行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较高的用海方式的用海范围。(9) 熟悉公共海域的退让处理原则;5.3.6.2 公共海域的退让处理当本宗海界定的开放式用海范围覆盖公用航道、锚地等公共使用的海域时,用海界线应收缩至公共使用的海域边界。(10) 了解权属核查的内容、方法。4. 宗海图的内容与要求(1) 掌握宗海图的组成、宗海位置图内容、宗海界址图内容;9.3.1 宗海图的组成宗海图包括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宗海位置图用于反映宗海的地理位置;宗海界址图

9、用于清晰反映宗海的形状及界址点分布。9.3.2 宗海位置图内容a) 地理底图,应反映毗邻陆域与海域要素(岸线、地名、等深线、明显标志物等)。选择地形图、海图等的栅格图像作为底图时,应对底图作适当的淡化处理。b) 本宗海范围或位置;以箭头指引,突出标示一个或一个以上界址点的坐标。c) 图名、坐标系、比例尺、投影与参数、绘制日期,测量单位(加盖测量资质单位印章),以及测量人、绘图人、审核人的签名等。d) 图廓及经纬度标记。9.3.3 宗海界址图内容a) 毗邻陆域与海域要素(海岸线、地名、明显标志物等),用海方案或已有用海设施、构筑物。b) 本宗海及各内部单元的图斑、界址线、界址点及其编号,界址点编

10、号以逆时针为序。c) 相邻宗海图斑、界址线、界址点及项目名称(含业主姓名或单位名称)。d) 图廓及经纬度标记。e) 界址点编号及坐标列表。界址点个数较多,列表空间不足时,可加附页列表填写剩余界址点编号及坐标,并加注承接说明,在附页上签署测量人、绘图人和审核人的姓名,注明测量单位(加盖测量资质单位印章)。f) 宗海内部单元、界址线与面积列表。宗海内部单元按具体用途填写,并与“宗海及内部单元记录表”中的内部单元名称一致。表格行数应根据宗海内部单元的实际个数确定。g) 图名、坐标系、比例尺、投影参数、指北针、绘制日期,测量单位(加盖测量资质单位印章),以及测量人、绘图人、审核人的签名。(2) 熟悉宗

11、海图的作用、宗海图工作底图基本要求;9.1 工作底图应选用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形图、海图作为绘制宗海图和海籍图的工作底图,也可用精度适当的遥感影像地图作为绘制海籍图的工作底图。9.2 宗海图的作用宗海图是海籍测量的最终成果之一,也是海域使用权证书和宗海档案的主要附图。宗海图精确记载宗海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及与相邻宗海关系,是申明海域使用权属的重要依据。(3) 了解宗海图的形式、绘制方法、比例尺; 9.5 宗海图形式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各自单独成图,一般采用A4幅面,宗海过大或过小时,可适当调整图幅。9.6 宗海图绘制方法以全部界址点的解析坐标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制图系统进行绘制。9.4 宗海

12、图比例尺宗海位置图的比例尺以能清晰反映宗海地理位置为宜。宗海界址图的比例尺可设定为15000或更大,以能清晰反映宗海的形状及界址点分布为宜。(4) 熟悉宗海图整饰样式;附图1 宗海位置图附图2 宗海界址图(5) 掌握宗海采用的坐标系,高程基准,坐标投影,测量精度(控制点精度、界址点精度);7.1.1 坐标系采用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7.1.2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7.1.3 地图投影一般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以宗海中心相近的0.5整数倍经线为中央经线。东西向跨度较大(经度差大于3)的海底管线等用海可采用墨卡托投影。7.3 测量精度7.3.1 控制点精度海籍测量平面控制点的定位

13、误差应不超过0.05m。7.3.2 界址点精度a) 位于人工海岸、构筑物及其它固定标志物上的宗海界址点或标志点,其测量精度应优于0.1m。b) 其它宗海界址点或标志点测量精度应满足HY 0702003中4.4的规定。(6) 熟悉界址测量方法、坐标投影转换;7.6.1 测量方法一般采用GPS定位法、解析交会法和极坐标定位法进行施测。根据实测数据,采用解析法解算出实测标志点或界址点的点位坐标。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界址点的宗海,或已有明确的界址点相对位置关系的宗海,可根据相关资料,如工程设计图、主管部门审批的范围等,推算获得界址点坐标。7.8.3 坐标投影转换根据面积计算、宗海图和海籍图绘制的相关要求,

14、对实测坐标进行投影转换。(7) 了解平面控制基础、控制点引测;(8) 掌握宗海面积计算单位及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面积计算单位为平方米,结果取整数。转换为公顷时,保留4位小数。(9) 掌握界址点编号、界址线顺序连线原则;7.9.1 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顺编。7.9.3 界址线将宗海及各内部单元的界址点,按逆时针方向进行顺序连线,形成闭合的界址线。界址线以“*-*-*-*”方式表示,“*”代表界址点编号,首尾界址点编号应相同。(10) 了解宗海面积计算的方法;8.3 面积计算的方法对于有n个界址点的宗海内部单元,根据界址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i,yi(i为界址点序号),用

15、坐标解析法,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计算面积S:(1) 或(2)(11) 了解海籍图、海籍调查表和海籍调查报告主要内容。119.8 海籍图主要内容a) 已明确的行政界线。b) 水深渲染、毗邻陆域要素(岸线、地名等)、明显标志物。c) 各宗海界址点及界址线、登记编号、项目名称。d) 海籍测量平面控制点。e) 比例尺及必要的图饰等。10.2 海籍调查报告的内容a) 项目简介。b) 测量单位简介及资质证明。c) 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型号及精度等。d) 坐标系、投影方式。e) 平面控制测量及精度。f) 面积计算方法与结果。g) 海籍调查表(含宗海位置图与界址图)。样式见附录A。二、 海

16、域使用分类1. 术语和定义(1) 掌握海域使用分类、用海方式的定义;2.2 海域使用分类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海域使用类型并界定其用海方式。2.3 用海方式指根据海域使用特征及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程度划分的海域使用方式。(2) 掌握填海造地、非透水构筑物用海、透水构筑物用海、围海、开放式用海的定义。2.5 填海造地指筑堤围割海域填成土地,并形成有效岸线的用海方式。2.6 非透水构筑物用海指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码头、突堤、引堤、防波堤、路基等构筑物的用海方式。2.7 透水构筑物用海指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码头、海面栈桥、高脚屋、人工鱼礁等构筑物的用海方式。2.8 围海指通过筑

17、堤或其它手段,以全部或部分闭合形式围割海域进行海洋开发活动的用海方式。2.9 开放式用海指不进行填海造地、围海或设置构筑物,直接利用海域进行开发活动的用海方式。2. 分类原则熟悉不同用海方式分类原则。3 分类原则3.1 依据海域用途以海域用途为主要分类依据,遵循对海域使用类型的一般认识,并与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及相关产业等的分类相协调。3.2 考虑海域使用分类管理需要体现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在海域使用审批、海域使用期限确定、海域使用金征缴和减免等方面对海域使用的分类管理要求,明确界定法律法规提及的海域使用类型和用海方式。3.3 区分用海方式区分海域使用的具体用海方式,反映用海活动特征及其对海域自

18、然属性的影响程度,体现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特点。3.4 保持项目用海完整性在海域使用类型划分上保持项目用海的完整性,反映其总体特征,方便海域使用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3. 分类体系掌握海域使用类型分类体系、用海方式体系。4.1 海域使用类型体系4.1.1 海域使用类型采用两级分类体系,共分为9个一级类和30个二级类。4.1.2 海域使用类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第一位数字表示一级类,第二位数字表示二级类。4.1.3 海域使用类型名称和编码见附录A。4.2 用海方式体系4.2.1 用海方式采用两级层次体系,共分为5种一级方式和20种二级方式。4.2.2 用海方式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第一位数字表示一级方式

19、,第二位数字表示二级方式。4.2.3 用海方式名称和编码见附录B。4. 海域使用类型与用海方式掌握不同海域使用类型与用海方式的确定原则。5 海域使用类型与用海方式5.1 渔业用海指为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开展海洋渔业生产所使用的海域。5.1.1 渔业基础设施用海指用于渔船停靠、进行装卸作业和避风,以及用以繁殖重要苗种的海域,包括渔业码头、引桥、堤坝、渔港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渔港航道、附属的仓储地、重要苗种繁殖场所及陆上海水养殖场延伸入海的取排水口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顺岸渔业码头、渔港仓储设施和重要苗种繁殖场所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20、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渔业码头、堤坝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渔业码头、引桥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d) 陆上海水养殖场延伸入海的取排水口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取、排水口。e) 有防浪设施圈围的渔港港池、开敞式渔业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f) 渔港航道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专用航道、锚地及其它开放式。5.1.2 围海养殖用海指筑堤围割海域进行封闭或半封闭式养殖生产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围海养殖。5.1.3 开放式养殖用海指无须筑堤围割海域,在开敞条件下进行养殖生产所

21、使用的海域,包括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及无人工设施的人工投苗或自然增殖生产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开放式养殖。5.1.4 人工鱼礁用海指通过构筑人工鱼礁进行增养殖生产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5.2 工业用海指开展工业生产所使用的海域。5.2.1 盐业用海指用于盐业生产的海域,包括盐田、盐田取排水口、蓄水池、盐业码头、引桥及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盐业码头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b)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盐业码头、引桥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c) 盐业生产用取排水口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

22、为取、排水口。d) 盐田、盐业生产用蓄水池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盐业。e) 盐业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5.2.2 固体矿产开采用海指开采海砂及其它固体矿产资源所使用的海域,包括海上以及通过陆地挖至海底进行固体矿产开采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海砂等矿产开采。5.2.3 油气开采用海指开采油气资源所使用的海域,包括石油平台、油气开采用栈桥、浮式储油装置、输油管道、油气开采用人工岛及其连陆或连岛道路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石油平台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含立管和系泊系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平台式油气开采。b) 油气开采用栈桥所使用的海域,用

23、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c) 输油管道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海底电缆管道。d) 油气开采用人工岛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人工岛式油气开采。e) 油气开采用人工岛的连陆或连岛道路(含涵洞式)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5.2.4 船舶工业用海指船舶(含渔船)制造、修理、拆解等所使用的海域,包括船厂的厂区、码头、引桥、平台、船坞、滑道、堤坝、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船坞、滑道等的前沿水域)及其它设施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船舶工业厂区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船厂码头、堤坝等所使用的海域

24、,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船厂码头、引桥、平台、船坞及滑道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d) 有防浪设施圈围的船厂港池、开敞式船厂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船坞、滑道等的前沿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5.2.5 电力工业用海指电力生产所使用的海域,包括电厂、核电站、风电场、潮汐及波浪发电站等的厂区、码头、引桥、平台、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堤坝、风机座墩和塔架、水下发电设施、取排水口、蓄水池、沉淀池及温排水区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电力工业厂区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采用非透水方

25、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电厂(站)专用码头、堤坝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电厂(站)专用码头、引桥、平台、风机座墩和塔架、水下发电设施及潜堤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d) 电厂(站)取排水口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取、排水口。e) 蓄水池、沉淀池、有防浪设施圈围的电厂(站)港池、开敞式电厂(站)专用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f) 温排水区用海,用海方式为专用航道、锚地及其它开放式。5.2.6 海水综合利用用海指开展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等所使用的海域。包括海水淡化厂、制碱厂及其它

26、海水综合利用工厂的厂区、取排水口、蓄水池及沉淀池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海水综合利用工业厂区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海水综合利用取排水口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取、排水口。c) 蓄水池、沉淀池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5.2.7 其它工业用海指上述工业用海以外的工业用海,包括水产品加工厂、化工厂、钢铁厂等的厂区、企业专用码头、引桥、平台、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堤坝、取排水口、蓄水池及沉淀池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上述工业厂区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

27、实或有效岸线的企业专用码头、堤坝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企业专用码头、引桥、平台及潜堤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d) 取排水口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取、排水口。e) 蓄水池、沉淀池、有防浪设施圈围的企业专用港池、开敞式企业专用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5.3 交通运输用海指为满足港口、航运、路桥等交通需要所使用的海域。5.3.1 港口用海指供船舶停靠、进行装卸作业、避风和调动等所使用的海域,包括港口码头(含开敞式的货运和客运码头)、引桥、平台、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堤坝及堆

28、场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堆场、顺岸码头、大型突堤码头及其它港口设施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码头、堤坝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码头、引桥、平台及潜堤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d) 有防浪设施圈围的港池、开敞式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5.3.2 航道用海指交通部门划定的供船只航行使用的海域(含灯桩、立标及浮式航标灯等海上航行标志所使用的海域),不包括渔港航道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专用航道、锚地及其它开放式。5.

29、3.3 锚地用海指船舶候潮、待泊、联检、避风及进行水上过驳作业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专用航道、锚地及其它开放式。5.3.4 路桥用海指连陆、连岛等路桥工程所使用的海域,包括跨海桥梁、跨海和顺岸道路等及其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不包括油气开采用连陆、连岛道路和栈桥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建设顺岸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跨海道路(含涵洞式)及其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跨海桥梁及其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5.4 旅游娱乐用海指开发利用滨海和海上

30、旅游资源,开展海上娱乐活动所使用的海域。5.4.1旅游基础设施用海指旅游区内为满足游人旅行、游览和开展娱乐活动需要而建设的配套工程设施所使用的海域,包括旅游码头、游艇码头、引桥、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堤坝、游乐设施、景观建筑、旅游平台、高脚屋、旅游用人工岛及宾馆饭店等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填成土地后用于旅游开发和建设宾馆、饭店等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b) 采用非透水方式构筑的不形成围填海事实或有效岸线的旅游码头、游艇码头、堤坝、游乐设施、景观建筑及旅游用人工岛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c) 采用透水方式构筑的旅游码头、游艇码头、引桥、游乐设施、

31、景观建筑、旅游平台、高脚屋、潜堤,以及游艇停泊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d) 有防浪设施圈围的旅游专用港池、开敞式旅游码头的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等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5.4.2 浴场用海指专供游人游泳、嬉水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浴场。5.4.3 游乐场用海指开展游艇、帆板、冲浪、潜水、水下观光及垂钓等海上娱乐活动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游乐场。5.5 海底工程用海指建设海底工程设施所使用的海域。5.5.1 电缆管道用海指埋(架)设海底通讯光(电)缆、电力电缆、深海排污管道、输水管道及输送其它物质的管状设施等所使用的海域,不包括油气开采输油管道所使用的海域。用

32、海方式为海底电缆管道。5.5.2 海底隧道用海指建设海底隧道及其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包括隧道主体及其海底附属设施,以及通风竖井等非透水设施所使用的海域。其中:a) 隧道主体及其海底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b) 通风竖井等非透水设施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5.5.3 海底场馆用海指建设海底水族馆、海底仓库及储罐等及其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5.6 排污倾倒用海指用来排放污水和倾倒废弃物的海域。5.6.1 污水达标排放用海指受纳指定达标污水的海域,用海方式为污水达标排放。5.6.2 倾倒区用海指倾倒区所占用的海域,用海方式

33、为倾倒。5.7 造地工程用海指为满足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置需要,通过筑堤围割海域并最终填成土地,形成有效岸线的海域。5.7.1 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指通过筑堤围割海域,填成土地后用于城镇(含工业园区)建设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5.7.2 农业填海造地用海指通过筑堤围割海域,填成土地后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农业填海造地。5.7.3 废弃物处置填海造地用海指通过筑堤围割海域,用于处置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物等废弃物,并最终形成土地的海域,用海方式为废弃物处置填海造地。5.8 特殊用海指用于科研教学、军事、自然保护区及海岸防护工程等用途的海域。5.8

34、.1 科研教学用海指专门用于科学研究、试验及教学活动的海域。用海方式参照5.15.7确定。5.8.2 军事用海指建设军事设施和开展军事活动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参照5.15.7确定。5.8.3 海洋保护区用海指各类涉海保护区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专用航道、锚地及其它开放式。5.8.4 海岸防护工程用海指为防范海浪、沿岸流的侵蚀及台风、气旋和寒潮大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建造海岸防护工程所使用的海域,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5.9 其它用海指上述用海类型以外的用海。用海方式参照5.15.7确定。四、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1. 适用范围熟悉海域使用论证的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使用论证的

35、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内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其它用海论证工作参照执行。2. 术语和定义掌握利益相关者的定义。3.7利益相关者受到项目用海影响而产生直接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3. 总则(1) 掌握论证原则和论证主要内容;4.1论证原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坚持集约节约用海,促进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坚持国家利益优先,维护国防安全和海洋权益。4.2论证内容海域使用论证内容主要包括:a

36、) 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b) 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c) 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d)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e) 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f) 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2) 了解论证成果;海域使用论证成果为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根据论证工作的要求不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分为报告书和报告表。报告书编制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报告表编制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3) 熟悉论证程序;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分为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分析论证和报告编制四个阶段。准备工作阶段:研究有关技术文件和项目基础资料,收集历史和现状资料,开展项目用海初步分析,确定论证等级、论证范围和论证内容,筛选、判定论证重点等,

37、制定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方案。实地调查阶段:根据项目用海申请,勘查现场,了解项目所在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海岸线位置和开发利用现状;走访相关部门和用海单位、个人,了解海域确权发证与实际使用情况。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情况,开展必要的现状调查。分析论证阶段:依据所获数据、资料,分析论证项目用海必要性、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海域开发利用协调情况、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项目用海合理性,提出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和论证结论。报告编制阶段:根据分析论证的内容和结论,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可适当简化论证程序。(4) 熟悉论证依据的主要内容;论证依据包括3方面内容:4.5.1法律法

38、规海域使用论证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齐全、有效,引用时应标明发文机关、文号、实施时间等内容。4.5.2标准和规范海域使用论证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应全面、有效,引用时应标明发布机关、标准号(文号)、实施时间等内容;采用国际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时,应明确所采用的标准名称、类别和标准值。4.5.3项目基础资料项目基础资料宜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和相关专题报告等,引用时应标明资料来源、完成时间等内容。(5) 掌握论证等级及判定依据;4.6论证等级海域使用论证等级按照项目的用海方式、规模和所在海域特征,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论证等级判定依据表1进行。当项目用海存在表1中未包含的用

39、海方式时,可根据用海特征、用海规模、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程度和用海风险等,按相近的用海方式界定论证等级。同一项目用海按不同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判定的等级不一致时,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论证等级。一级、二级论证应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三级论证应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根据项目用海情况和所在海域特征,必要时可对相关内容开展专题论证,形成专题报告。表1海域使用论证等级判据一级用海方式二级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填海造地用海冶金、石化、造纸、火电、核电等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和废弃物处置填海造地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其他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农业填海造地填海造地10公顷所有海域一填海造地(510)公

40、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填海造地5公顷所有海域二构筑物用海非透水构筑物用海构筑物总长度500 m;用海面积10 公顷所有海域一构筑物总长度(250500)m;用海面积(510) 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构筑物总长度250 m;用海面积5公顷所有海域二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用海跨海桥梁长度2000m所有海域一长度(8002000)m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长度800m所有海域二单跨跨海桥梁所有海域三明挖海底隧道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暗挖海底隧道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海底仓储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海底水族馆等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透水构筑物用海人工鱼礁类透水构筑物用海用海面积50 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50公顷所有海域二其

41、他透水构筑物用海构筑物总长度2000m;用海总面积30 公顷所有海域一构筑物总长度(4002000)m;用海总面积(103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构筑物总长度400 m;用海总面积10 公顷所有海域三围海用海港池用海用海面积100 公顷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100 公顷所有海域三蓄水用海用海面积100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2010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用海面积20 公顷所有海域三盐田用海用海面积100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2010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用海面积20 公顷所有海域三围海养殖用海用海面积100 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10100)公顷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10 公顷所有

42、海域三开放式用海开放式养殖用海用海面积700 公顷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700 公顷所有海域三浴场、游乐场用海用海面积30 公顷;占用岸线500 m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30 公顷;占用岸线500 m所有海域三航道长度10 km所有海域一长度10 km所有海域二锚地危险品锚地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其他锚地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三温排水等开放式用海核电、火电温排水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其他温排水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其他用海方式人工岛油气开采用海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平台式油气开采用海所有规模敏感海域一其它海域二海底电缆管道海底输水管道、无毒无害物质输送管道等长度20km敏感海域一其它海域二长度(320)km敏感海域二其他海

43、域三长度3 km所有海域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输送管道、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物质输送管道、海洋排污管道等。长度5 km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长度5 km所有海域二海底电(光)缆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三固体矿产开采用海所有规模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工业取、排水口用海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污水达标排放用海污废水排放量3万m3 / d所有海域一污废水排放量(13)万m3/ d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污废水排放量1万m3 / d所有海域三倾倒用海倾倒(工程)量500万m3所有海域一倾倒(工程)量(100500)万m3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倾倒(工程)量(50100)万m3敏感海域二其他海域三倾倒(工程)量50万m3所有海域三防护

44、林种植用海面积30 公顷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30公顷所有海域三注1:并行铺设的海底电缆、海底管道等的长度,按最长的管线长度计。注2:新增温排水和污水达标排放应考虑原排放规模。注3:敏感海域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等。(6) 掌握论证范围确定原则;4.7论证范围论证范围应依据项目用海情况、所在海域特征及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应覆盖项目用海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一般情况下,论证范围以项目用海外缘线为起点进行划定,一级论证向外扩展15 km,二级论证8 km;跨海桥梁、海底管道等线型工程项目用海的论证范围划定,一级论证每侧向外扩展5 km,二级论证3 km。论证范

45、围应以平面图方式标示,说明其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等内容。(7) 熟悉不同用海类型项目论证重点的确定。4.8论证重点论证重点依据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和用海规模,结合海域资源环境现状、利益相关者等确定,应关注以下方面:项目用海属大规模填海造地的,应将水动力和冲淤变化影响分析、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选址不具有唯一性的,应将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采用大面积开挖海床或水下爆破等施工方式的,应将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属油气开采、石化和其他危险品用海的,应将用海风险分析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属近岸海域海砂开采用海的,应将海岸侵蚀和地形

46、地貌影响分析列为论证重点。海域使用论证重点可参考附录D确定。4.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1) 了解资料收集主要内容;5.1资料内容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应充分收集和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现状、海域开发利用现状、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和资料。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项目用海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和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项目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海洋功能区划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地的省、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相关规划主要包括国家产业规划及政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项目所在海域的地形图、海图、遥

47、感影像数据、海岸线等。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应包括论证范围内的海域使用现状、权属状况等。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海岸线资源、海涂资源、海岛资源、港口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环境、生态现状主要包括海洋水文气象、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质量、海洋生态和海洋自然灾害等。(2) 掌握资料可靠性要求、资料时效性要求;5.2.1资料可靠性要求海洋环境、生态现状分析测试数据应由具有国家级、省级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资质的单位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料以所在地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统计和发布的数据资料为准;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应是现行有效的;海域开发利用现状资料应是经实地调访、勘查获取和核实的

48、。5.2.2资料时效性要求除长期历史统计数据外,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数值模拟计算所使用的海洋水文等实测资料应采用近5年的资料;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现状等应采用近3年的资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采用近2年的资料;遥感影像数据应采用近2年的资料。(3) 熟悉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5.3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内容应包括论证范围内的海岸线、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同时应开展现状海岸线、标志点等测量。重点调访海域开发利用主体的基本情况,开发利用活动的内容、规模、用海情况,以及与申请用海项目的位置关系;对于已确权的用海项目还应调查权属来源,权属内容(包括用海类型、方式、面积、期限等),界址坐标,宗海图等。

49、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编绘现状海岸线和开发利用现状等图件。现场测量和图件编绘等工作,应符合GB 12342,GB 12343,GB 17501,GB 18314,HY/T 123,HY/T 124等的要求。(4) 掌握海洋水文气象调查站位的布设要求、主要调查内容、调查时段;5.4.1海洋水文气象调查站位的布设应满足数值模拟的边界控制和验证的要求,一级论证一般不少于6个调查站位,二级论证一般不少于4个调查站位。调查内容一般包括:水温、盐度、潮流(流速、流向)、悬浮物等项目。根据当地的水文动力特征和海域环境特征,确定海域水文气象的调查时间。季节变化较大的海域应收集不同季节观测资料。用于数值模拟的边界控制

50、和验证的潮流观测一般选在大潮期进行。此外,还应收集波浪、潮位、气压、气温、降水、湿度、风速、风向、灾害性天气等的长期历史统计数据。调查方法按照GB/T 12763的要求执行。(5) 掌握海底地形地貌与冲淤调查断面的布设要求;5.4.2海底地形地貌与冲淤调查断面应参照论证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选择。一级论证一般不少于3条调查断面,二级论证一般不少于2条调查断面。调查内容一般包括所在海域的海洋地形地貌和冲淤特征等的现状,各要素的调查不少于一次。此外,还应收集反映冲淤演变特征的冲淤速率、地形地貌变化等数据资料。调查方法按照GB/T 12763的要求执行。(6) 掌握海水水质调查站位布设原则、数量要求、主

51、要调查内容、调查季节、频次;5.4.3海水水质调查站位应在论证范围内按照全面覆盖、重点代表的原则布设。一级论证水质调查站位一般不少于20个,二级论证水质调查站位一般不少于12个。当用海项目特殊,或者位于敏感海域,调查站位应适当增加。根据当地的水文动力特征和海域环境特征,确定水质环境现状的调查时间和频次。一级论证至少应取得春、秋两季的调查资料;二级论证至少应取得春季或秋季的调查资料。调查要素(因子)应按照GB/T 19485的要求选择,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可适当调整。调查方法按照GB 17378的要求执行。海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GB 3097。(7) 掌握海洋沉积物调查站位布设原则、数量要求、主要调

52、查内容;5.4.4海洋沉积物调查站位应在论证范围内按照全面覆盖、重点代表的原则布设。一级论证调查站位一般不少于10个,二级论证调查站位一般不少于6个。一、二级论证至少取得一次调查资料。调查要素(因子)应按照GB/T 19485的要求选择,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可适当调整。调查方法按照GB/T 12763、GB 17378的要求执行。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采用GB 18668。(8) 掌握海洋生物质量现场采样数量要求、主要调查内容、调查季节、频次;5.4.5海洋生物质量一级论证应在论证范围内现场采集至少3处有代表性的生物样品,二级论证应采集至少2处有代表性的生物样品。分析内容应包括生物体内的石油烃、重金

53、属含量等。调查时间宜与海洋生态调查时间同步。调查方法按照GB 17378和GB/T 12763中的要求执行。生物质量评价标准采用GB 18421和相关技术规范。(9) 掌握海洋生态调查站位布设原则、断面及站位数量要求、主要调查内容、调查季节、频次;5.4.6海洋生态调查站位应在论证范围内按照全面覆盖、重点代表的原则布设。一级论证调查站位一般不少于12个,二级论证调查站位一般不少于8个。项目用海涉及潮间带的,应开展潮间带生物调查,调查断面一级论证应不少于3条,二级论证应不少于2条。调查内容应包括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含鱼卵仔鱼)、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和游泳生物等的种类与数量。

54、一级论证应获取春、秋两季的调查资料,二级论证至少应取得春季或秋季的调查资料。有特殊物种及特殊要求时可适当调整调查频次和时间。此外,应尽量收集调查海域主要调查对象的历史资料。调查方法按照GB 17378和GB/T 12763的要求执行。(10) 了解海洋水文气象、海底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质量和海洋生态的调查、测试方法。5. 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1) 熟悉不同类型用海项目论证报告工程概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6.1.1项目建设内容说明用海项目的名称、性质、投资主体和地理位置(应附项目位置图);阐述用海项目的建设内容、规模、投资及分期建设内容、规模。当用海项目属于改建、扩建时,

55、应说明已建项目的建设规模、总体布置、用海规模、用海方式、海域权属状况等基本情况。(2) 熟悉不同类型用海项目论证报告用海平面布置、主要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图件要求;6.1.2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阐述项目用海平面布置情况,说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并附有水深信息的项目总体布置图。阐述主要涉海构筑物的典型结构型式、尺度等,并附典型剖面图。项目用海平面布置、典型剖面图、主要结构型式和尺度等应能满足项目用海分析论证和准确界定界址点的需要。(3) 熟悉不同用海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6.1.3项目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阐述各部分用海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土石方平衡、物料来源和施工计划进度表。项目用海

56、施工存在以下情形的,还应重点说明:基础开挖、疏浚、吹填等工程的施工工艺、工程量、施工机具和方法、溢流口位置等内容;施工围堰、栈桥等临时辅助设施的尺度、施工方案和施工结束后的处置方式等内容;水下炸礁的炸礁方式、炸礁范围、礁渣的处置量、处置方法及处置地点等内容;爆破挤淤和爆夯施工的范围、工程量,以及挤出淤泥的处置量、处置方法等内容。(4) 熟悉项目申请用海情况主要内容;6.2项目申请用海情况说明申请用海情况,包括用海方式、面积、坐标,附坐标图或宗海图。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分析项目用海需求,并确定申请用海的内容是否齐全。(5) 熟悉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述和用海必要性论述主要内容。6.3项目用海必要性6.3

57、.1项目建设必要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能的需求预测分析内容,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6.3.2项目用海必要性依据项目性质和项目总体布置,结合所在海域特征,论证项目使用海域的必要性。围填海项目应阐明围填海用海与当地土地资源的供需关系,结合用海项目所依托陆域的开发利用状况,分析项目实施围填海的理由和必要性。6. 海域概况简要分析(1) 熟悉自然环境概况主要分析内容;7.1自然环境概况简要说明项目所在海域的潮汐、波浪、潮流等水文动力状况,区域气候与气象状况,海域地形地貌与冲淤状况,活动断裂与地震、工程地质状况等概况。简要说明项目所在海域的台风、风暴潮、海冰等海洋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和统计数据

58、。简要说明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等现状,给出环境现状数据表、质量评价指数表和现状评价结果;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质量标准,环境现状评价应参照GB/T 19485。(2) 熟悉海洋生态概况主要分析内容;7.2海洋生态概况简要说明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生态现状,阐明重要的海洋生态系和特殊生境、需要特殊保护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生物、重要经济生物产卵场和重要海水增养殖区等的分布和特征。(3) 熟悉自然资源概况主要分析内容;7.3自然资源概况简要说明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自然资源概况,主要包括海岸线资源、岛礁资源、港口资源、渔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

59、(4) 了解社会经济概况主要分析内容;7.4.1社会经济概况简要说明项目用海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和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项目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等。(5) 掌握海域使用现状分析内容及要求;7.4.2海域使用现状阐明论证范围内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位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用海规模以及与申请用海项目的位置关系等;绘制清晰的海域使用现状图。改扩建项目应说明前期用海的实际开发利用情况。(6) 熟悉海域使用权属现状主要内容。7.4.3海域使用权属现状阐明与项目用海相邻的确权用海项目的权属来源、权属内容(包括用海类型、方式、面积、期限等)、界址坐标、宗海图等内容。7. 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1)

60、 熟悉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及要求;8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依据用海项目前期专题成果,简要分析项目用海的环境影响、生态影响、资源影响和用海风险。当用海项目属于改扩建时,应对已建项目用海的主要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当论证工作需要开展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用海风险的预测和分析时应符合GB/T 19485和HJ/T 169的要求。8.1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分析项目用海对水文动力环境、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的影响。水文动力环境应分析预测工程前后流场、潮位的特征与变化;对位于海湾的用海项目还应给出大、小潮的纳潮量及其变化、海湾水交换量等。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应分析预测工程前后地形地貌的形态变化(包括海岸、海涂、海床等地形地貌),近岸输沙特征和泥沙运移趋势,冲淤变化,极端水文和气象条件下的冲淤特征等。水质环境应分析预测污染物(含悬浮物)、温排水等扩散的各标准浓度值的最大外包络线、包络面积及其平面分布,污染物排海混合区的范围、最大面积及空间位置等。沉积物环境应分析预测各主要污染因子浓度增加的影响范围与程度;给出污染物长期连续排放对排污口、扩散区和周围海域沉积物质量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可引用项目相关专题的成果和评价结论。(2) 熟悉水动力、地形地貌与冲淤、水质环境影响分析主要预测方法;(3) 熟悉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内容及要求;8.2项目用海生态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