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光 的 传 播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999925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 1 课:光 的 传 播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第 1 课:光 的 传 播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 1 课:光 的 传 播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资源描述:

《第 1 课:光 的 传 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1 课:光 的 传 播(9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1 课:光 的 传 播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 (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具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电灯(或其他光源),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蜡烛,火柴,半透明的白纸,胶水。挂图或投影片光源、从密林缝隙透过的光。 2 、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差不多、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剪刀,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谈

2、话: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光你们有什么问题? 2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光的知识:什么物体能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习新课 l 、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 1 )谈话:说一说,哪些物体能发光? ( 2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源。 ( 3 )讲解: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有的是燃烧发光,例如蜡烛、松明 (点燃后用于照明的松枝)、火柴、煤等;有的是靠电能发光,例如手电筒、各种各样的电灯;有的是靠生物体内部变化发光,如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有的是靠天体内部变化发光,例如太阳光,星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4 )讨论: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2 、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

3、( 1 )讲述: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周围传播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光传播的方向。 ( 2 )谈话: 从门窗或密林缝隙中透过来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学生发言后再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 3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 (通过讨论,得出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假设。) ( 4 )实验: 讲述:为了证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材料是这盏开着的电灯和一根细而直的塑料管。 讨论:如果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这根直管能看见电灯光吗?如果将直管弄弯,还能看见电灯光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4、 ( 5 )讨论:以上现象证明什么? ( 6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讨论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可以补充:光源发出的光,可以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 7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 、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 1 )讲述: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各组都带来些纸盒,选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盒;在大盒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去掉小盒的底,在底口粘一张半透明纸;然后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以上方法需边讲解边演示) ( 2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 3 )讲述:下面,我们就用制作的这个器材实验。将蜡烛点燃,立在桌上;将盒子扎有小孔的那面对着蜡烛。推

5、一推或拉一拉大纸盒,看到什么现象? ( 4 )学生分组实验。 ( 5 )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蜡烛火焰的像)在什么地方?(白纸做的屏幕上)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 ( 6 )讨论: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蜡烛的像为什么是倒的?这与什么有关系? ( 7 )教师小结:合用纸盒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的时候,蜡烛光就会小孔射入盒内,照在纸屏上。 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画图说明),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出现与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 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如果在纸盒后面粘的

6、不是纸屏,而是照相的底片,在底片上就会出现物体的倒像。最早的照相机就是应用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 巩固应用 l 、讲述: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什么是光源和光的传播方向。 2 、提问: ( 1 )什么是光源?举例说明。 ( 2 )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 讨论: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有没有关系?假如光是可以转弯的,还会有影子吗? 布置作业:用小孔成像盒给室外的景色“照相”,观察像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彩色? 第 2 课:光的反射和折射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不同颜色物体反光不同的实验和光的折射实验)和演绎惟理能力 (根据光反射的一

7、般规律,解释一些光反射现象)。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白色纸屏,红、黄、蓝、绿、黑、白色的纸,玻璃杯(周围贴一半自一半黑的纸,在涂黑部分竖着开一条直缝),电筒,烧杯,水。 2 、挂图或投影片:光的反射、折射 3 、学生准备铅笔。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一年级曾经研究过镜子,镜子有什么作用?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 ( 1 )谈话:还有哪些物体能像镜子一样反光? ( 2 )实验:试一试,各种学习用品,哪个能像镜子一样反光? ( 3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的反射。 ( 4 )讲述: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

8、象叫做光的反射。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情况不同。像镜子这样表面非常平的物体,能把照射的光集中反射到一个方向,因此看起来表面是亮晃晃的。表面不平的物体也能反光,但反射光是分散的,向着各个方向,看起来表面不是亮晃晃的。 不同物体的反光还有其他的不同。 2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不同 ( 1 )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是否相同。方法是:将白色的纸屏立在向阳的桌上,分别用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电光纸对着阳光,使光反射到纸屏上。观察它们反射的光有什么不同? ( 2 )学生分组实验。 ( 3 )汇报实验结果。 ( 4 )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 5 )教师小结:通过以

9、上研究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红颜色的物体反射红光,绿颜色的物体反射绿光 ( 6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 、指导学生认识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 1 )讲述:我们再来研究白色的物体和黑色的物体反光有什么不同。方法是:把书打开,立在桌上,使有字的书页背光。试一试,能否借助白纸反射的光把书照亮?再换用黑纸做实验,能不能把书照亮? ( 2 )学生分组实验。 ( 3 )汇报实验结果。 ( 4 )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 5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 6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 7 )提

10、问: 为什么教室的墙壁多粉刷成白色? 有的卧室墙壁粉刷成淡蓝色,你们知道这有什么作用吗?(墙壁会反射淡蓝色的光,使卧室内光线柔和) 4 、指导学生认识光的折射 ( 1 )谈话:谁注意过放在水中的铅笔或筷子是什么样的? ( 2 )观察:将铅笔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看到什么现象? ( 3 )讨论:这是怎么回事?对此你有什么问题? ( 4 )讲述:为了弄清这个间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方法是: 每个组都有一个杯子,在杯子外壁贴着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的纸,在纸的黑色部分有一条竖着的窄缝。让电筒光通过纸缝斜着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照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这个地方作个记号。 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在杯内倒入水,观

11、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 5 )分组实验。 ( 6 )汇报实验结果。 ( 7 )讨论:电筒光还是朝原来的万向射入,倒入水后,光却没照在对面杯壁原来的位置上,而是向旁边移动了,这说明什么?(光入水后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 ( 8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的折射。 ( 9 )讲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当光从空气进入水后(杯壁较薄,可以忽略),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所以杯中加水后,光照在对面杯壁的位置就移动了。 光从空气进入水后,传播的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从水进入空气,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或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同样会发生折射。 ( 10 )讨论:现在,谁能解释一下水中

12、的铅笔为什么会发生弯折现象? ( 11 )讲解:水中铅笔弯折的原因。 巩固应用: l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提问: ( 1 )什么叫光的反射?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反射? ( 2 )什么物体能反光?如果说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光,对不对? ( 3 )有三块表面光滑的木板,分别为白色、蓝色、黑色,在阳光下,它们的反光会有什么不同? ( 4 )什么叫光的折射?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折射? 布置作业 用手电筒、小镜子做光的反射实验。研究:当镜面的角度不变时,反射光的方同与照射光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第 3 课:平 面 镜 二、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平面镜

13、能成像,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动手能力 (初步学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3 、通过制作简易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l 、分组观察材料 2 、分组制作材料中的图放大、复印 3 、挂图或投影片 4 、学生准备:平面镜、 简易潜望镜制叶块平面镜、胶水、潜望镜及其原土硬纸板、剪子、图纸(将课本硬纸板示意图。小刀。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l 、提问: ( 1 )什么叫光的反射? ( 2 )什么叫光的折射? ( 3 )为什么在漆黑的夜里镜子不是亮的?镜子还有什么作用?(在镜子里能看到物体的像。) 2 、谈

14、话:关于镜子,你有什么问题? l 3 、讲述: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镜子及镜子里的像。 学习新课 l 、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 讲述:我们平常使用的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 2 )板书课题。 2 、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 1 )讨论:为什么在平面镜里会看到物体的像? ( 2 )讲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照射到镜面,镜面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里,人便看到在镜子里有物体的像。 ( 3 )讨论:在漆黑的夜里照镜子,能看到镜子里有像吗?怎样才能看到?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 、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 )讲述: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把各种物体放在平面

15、镜前,观察这些物体的像有什么相同点? ( 2 )学生分组观察。 ( 3 )汇报观察结果。 ( 4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 5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4 、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的用途 ( 1 )谈话:平面镜用途很广,说一说它有什么用途? (注意学生的发言,有的学生说的可能不是平面镜,例如汽车的反光镜虽然也能成像,但它属于凸面镜。) ( 2 )出示潜望镜图。 ( 3 )谈话: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潜望镜有什么用? 为什么利用潜望镜可以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 4 )讲解:在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 45 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

16、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5 、指导学生制作简易潜望镜 ( 1 )谈话:你们想自己制作一架简易潜望镜吗? ( 2 )讲解制作的步骤: 把潜望镜的图纸贴在硬纸板上,沿图纸周围的轮廓线剪下。 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下面的 瞭 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沿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胶水,粘牢。 插入平面镜。 通过观察,检验效果。 ( 3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 4 )汇报制作结果。 ( 5 )教师评价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表现。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面镜成像的原

17、理、特点及用途。 2 、提问: ( 1 )平面镜成像是什么原理? ( 2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 3 )潜望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3 、实验:试一试,怎样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布置作业 1 、把自制的潜望镜放在窗台上,人蹲在窗台下,观察窗外的景物。 2 、观察还有哪些物体能像平面镜一样映出物体的像?它们与平面镜有什么共同点? 第 4 课:凸 透 镜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和制

18、作能力 (制作土照相机) 3 、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凸透镜及支架、纸屏、蜡烛及烛台、胶带、火柴等。 2 、挂图或投影片凸透镜的应用(重点是照相机和幻灯机) 3 、学生准备:纸盒、剪刀。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 1 )放大镜由哪儿部分构成? ( 2 )放大镜除了有放大作用,还有什么作用?(聚光作用,即将平行光会聚一点。) ( 3 )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 ( 1 )讲述:像放大镜的镜片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 ( 2

19、)板书课题:凸透镜。 2 、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 1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和聚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凸透镜,右手拿看凸透镜的柄,左手拿一张白纸,使凸透镜一面朝向窗外的风景,另一面朝向白纸;左有移动凸透镜,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你发现有什么现象。 ( 2 )学生分组实验。 ( 3 )汇报实验结果: 在纸上看到了什么?(窗外物体的像) 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彩色的,比实际的物体小) ( 4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 5 )教师小结:实验说明,通过凸透镜可以在纸屏上得到物体的像。凸透镜的这种作用简称

20、为“成像作用”。 ( 6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 、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 )讲述:下面,我们要用蜡烛、凸透镜、纸屏做个实验。试一试,怎样在纸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 2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 3 )汇报实验结果: 蜡烛、凸透镜、纸屏怎样排列,才能在纸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蜡烛的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与蜡烛相比,是大还是小呢?(希望实验结果有比蜡烛大的像,也有比蜡烛小的像。) ( 4 )讲述: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但有大小不同。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是大像,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是小像?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研究。 ( 5 )学

21、生分组实验。 ( 6 )汇报实验结果。(先让学生汇报,然后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发现条理化,并板书下来。) ( 7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凸透镜成像大小是有规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 8 )指导学生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4 、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 1 )谈话:凸透镜除用作放大镜外,还有什么用途?哪些器材上安有凸透镜?它们有什么作用? ( 2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照相机的构造示意图。 ( 3 )讨论: 照相机的哪个部分装有凸透镜?它有什么作用? 照相时,哪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哪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蜡

22、烛? 在底片上形成的像应该是什么样的?(倒立的。在照相机取景器中看到的是正立的像,这是经过平面镜的再次反射形成的。) 照相时,怎样使物体或人的像大一些?为什么? ( 4 )讨论:放映幻灯时,怎样安装幻灯片,放映出的图像才是正的?为什么?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凸透镜的作用及用途。 2 、提问: ( 1 )凸透镜有几种作用? ( 2 )凸透镜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 3 )老花镜片是凸透镜,应用的是凸透镜的哪个作用? ( 4 )放电影时,要使屏幕上的图像再大一些,应该怎么办? 布置作业 制作一个土照相机,做照相游戏。(制作方法参考课文内容。) 第 5 课:眼睛的科学 目的要求

23、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眼睛怎样看见各种物体,近视的原因,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做“眼球成像”及“近视眼病理”的模拟实验。) 3 、向学生进行关于眼的卫生保健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才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 蜡烛及烛台、凸透镜 2 块,凸度大小不同,及支架、纸屏、火柴。 2 、挂图或投影片 眼球的构造、视觉成因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提问: ( 1 )凸透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 2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2 、谈话: ( 1 )凸透镜成像的作用,不仅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还与我们的眼睛有密切的

24、关系。你猜有什么关系? ( 2 )关于眼睛你有什么问题? 3 、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眼睛的科学(板书课题),重点是眼睛怎样看到各种物体。 学习新课 l 、指导学生认识眼睛怎样看见各种物体 ( 1 )认识眼球的构造 谈话:要知道眼睛怎样看到各种物体,首先要了解眼睛的构造。你认为眼睛由哪几部分构成了它们各有什么用?其中哪部分最重要? 讲解:眼睛外部是眼硷(眼皮),眼险边长有睫毛,眼硷内是眼球。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是眼球,眼脸、睫毛都是保护眼球的。下面我们重点观察眼球的构造。(出示眼球构造图。) 观察:眼球是什么形状的?从图上看,眼球由哪些部分构成了晶状体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讲解: 眼球是球

25、形的。眼球的外部是眼球壁,眼球壁有好儿层,内层是视网膜。视网膜由很多感光细胞组成,像照相底片一样,既能感知光的强弱,又能感知光的色彩。视网膜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眼球的前部有一个小孔,叫瞳孔,外界的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球。 观察:两个同学相互观察对方眼睛的瞳孔。 讲解:瞳孔后面是晶状体,晶状体是透明的,外形很像凸透镜,通过肌肉与眼球壁相连。 讨论: 外界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通过晶状体后会怎样?(成像)成像在什么地方?(视网膜)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眼睛的构造像什么?(照相机)哪个部分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哪个部分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眼睛很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外界物

26、体能在眼球内形成像。人有了这架 照相机 ,才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 ( 2 )认识视觉与光的关系 讲述:眼睛所以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系。 讨论: 在漆黑的屋子里,你能看见周围的物体吗?怎样才能看见?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学生不能很好解释,可以进一步启发:在没有光的条件下凸透镜能成像吗?眼球内能成像吗?) 由此可以知道,眼睛所以能看见各种物体,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眼睛才能看见各种物体。 ( 3 )综合视觉形成的原因 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眼睛所以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是什么原因? 讲述: 眼睛所以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一是在

27、眼球内有能成像的构造,二是必须有光。(出示视觉成因示意图。)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球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2 、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的原因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 1 )讲述:健康的眼睛才能看清周围的物体。如果眼睛受了伤或有了病,特别是晶状体、视网膜、视砷经有了病,人就看不清、甚至完全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例如少年儿童的多发病 近视,就是由于晶状体有了病。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 ( 2 )实验: 讲述:每个组都有大小相同、凸度

28、不同的两块凸透镜,先用凸度较大的透镜实验。让蜡烛通过这块凸透镜,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学生分组实验。 讨论:在这个实验中,哪儿个部分相当于眼睛?它们分别相当于眼睛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相当于眼睛看的物体? 讲述:使物体离 眼晴 远一些 (将蜡烛向外移),观察 视网膜 上的像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像变得模糊) 讲述:换用凸度较小的透镜,观察 视网膜 上的像怎样?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像又变得清晰) ( 3 )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在以上模拟实验中,凸透镜表示什么?透镜凸度的变化表示什么?(晶状体凸度的变化) 由此可以惟想,人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有什么变化?

29、(或问:由此可以推想,为什么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 4 )讲解: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睫状肌)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第 6 课:彩 虹 的 秘 密 目的要求 l 、通过认识彩虹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根据色散实验推想彩虹的成因,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喷雾器等。 2 、挂图或投影片:彩虹、七色光名称图。 学生准备:厚纸板、白纸、细线、针、颜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30、 1 、谈话: ( 1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彩虹。 ( 2 )这是什么?(彩虹)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 3 )彩虹多在什么时候发生? ( 4 )关于彩虹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 1 )讲述:为了弄清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三棱形的透镜,叫做三棱镜。拿起三棱镜,让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看到什么现象? ( 2 )学生分组实验。 ( 3 )汇报实验结果: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叭在白墙或屋顶上照出不同颜色的光。有的学生可能说出现了彩虹。) 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

31、?它们像什么? 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 4 )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种色光的名称。 ( 5 )学生指图复述七种色光名称。 ( 6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 7 )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通过三棱镜后能使七种色光散开成一条彩带。 ( 8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2 、指导学生认识彩虹的形成 ( 1 )讲述:也许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空中没有三棱镜,阳光怎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到院子里,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32、 ( 2 )学生分组实验。(在院子里、向阳处进行) ( 3 )汇报实验结果: 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有彩虹) 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 4 )讨论: 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 6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 7 )学生复述彩虹的成因。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彩虹的成因。 2 、提问: ( 1 )太阳光是一种单色的光吗?它由哪几种色光构成了 ( 2 )使

33、用什么仪器能使太阳光分散成七色光? ( 3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 4 )在瀑布前面(课文第 22 页彩图)和喷水池上面常看到彩虹。这里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 5 )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布置作业 1 、制作:照课文第 22 页的插图,在圆形白纸板上涂色,制成七色板。(也可以先在白纸上涂色,再贴在厚纸板上,剪成圆形。)在纸板中间扎 2 个孔,穿线,打结。 2 、实验:手握双线两端,先使纸板旋砖,然后向两旁拉押,使七色板快速旋转。观察有什么现象? 3 、想一想,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第 7 课:矿 产(一)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

34、生知道能源矿产的种类,认识几种金属矿产,了解它们的用途。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某些矿石的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 1 、岩石及矿物标本花岗岩、无烟煤、烟煤、石油、赤铁矿、黄铜矿,以及当地常见的金属矿物标本。 2 、挂图或投影片: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 如果有标本,此图不必准备)、煤和石油的用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 ( 出示花岗岩。 ) 提问 : ( 1 )这是什么岩石? ( 2 )花岗岩有什么特征 ? 它是由几种矿物构成的 ? 2 、讲解 : 矿物的种类很多,做铅笔心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制炸药用的硫磺都是矿物。矿物大多埋藏在地下,也有的露在地表。通常人们把聚集在一起

35、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 ( 板书课题 ) 这节课的目的是学习一些关于矿产的知识。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 ( 1 )能源矿产的种类和性质 讲解 : 矿产的种类很多,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矿产,需要将矿产进行分类。矿产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按形态 ( 固体、液体、气体 ) 分类,可以按颜色特征分类,也可以按用途分类。在自然课里,我们根据矿产的用途,给大家介绍两类矿产。 谈话 : 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你们知道有哪些矿产吗? 讲解 : 煤、石油、天然气都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取暖、做饭、发电等,人们把这类矿产叫做燃料矿产或能源矿产。(板书:能源矿产) 讲述:下

36、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无烟煤、烟煤和石油, 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讲解:无烟煤是深黑色的,表面光泽强。很硬,燃烧时无烟,火力很强,多为家用。 烟煤是漆黑色的,表面光泽较弱,比无烟煤软,燃烧时有黄烟,火力也很强,多用作取暖、锅炉、发电、蒸汽机车的燃料。 石油是深褐色或青褐色(根据标本实际颜色描述)的油状液体,有明显的特有的气味,遇火能猛烈燃烧。 天然气是蕴藏在地下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遇火能猛烈燃烧。有的家庭用的管道燃气就是天然气。 ( 2 )能源矿产的用途 谈话:煤、石油、天然气不仅是燃料,还有多种用途。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用途吗?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煤和石油的用途。 观

37、察:煤有什么用途?石油有什么用途? 讲解: 把煤提炼后,可以得到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煤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能猛烈燃烧。用煤气做燃料,温度高,火力猛,污染少。目前,家庭和工厂用的管道燃气有的就是煤气。煤气还是多种化工原料,用它来合成橡胶、化肥等工业品。 煤焦油是一种黑褐色的很臭的油,但用途很多,可以用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杀虫剂、糖精、染料、药品、炸药等多种工业品。 焦炭是灰黑色的、有小孔的固体,与煤相比杂质少,具冶炼钢铁不可缺少的燃料。 由于煤有这么多的用途,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石油一般不直接用作燃料,首先要送到炼油厂去提炼。经过提炼,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凡士林、沥青

38、等多种产品。 石油气加压后可以成为液化石油气,装在金属罐内,作为家庭和工厂用的燃料。石油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它来合成塑料、化肥、人造纤维等多种工业品。 汽油、煤油、柴油是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飞机、轮船、坦克的燃料。 由于石油有这么多用途,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 讨论: 你以前知道煤、石油有这么多用途吗? 当你知道了它们有这么多用途时,有什么想法? 2 ,指导学生认识金属矿产 ( 1 )讲解: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例如从铁矿石里能提炼出铁,从铜矿石里能提炼出铜,从钨矿石里能提炼出钨人们把这类矿产叫做金属矿产。 ( 2 )讲述: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金属矿石,观察它们在颜色、光泽、硬度、结

39、构等方面有什么特征? ( 3 )学生观察。 ( 4 )汇报观察结果。 ( 5 )讲解: (根据教学实际观察的对象讲解,以下内容是举例,说明如何讲。) 铁矿石有多种,我们观察的是赤铁矿石。赤铁矿石是赤红色,表面光泽较暗;多呈块状,表面有鱼子状或豆状颗粒;比较硬,用小刀一般刻不动。 铜矿石也有多种,我们观察的是黄铜矿石。黄铜矿石是暗黄色的,表面有深色斑点,有金属光泽;多呈块状;不太硬,用小刀能刻动。 ( 6 )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金属矿产? 咱们这个地方有什么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 7 )讲解:金属矿产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提炼金属。将金属矿石放进高温炉中冶炼,除去杂质,就可以得到金属

40、。金属是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材料。 巩固应用 l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矿产的知识。 2 、提问: ( 1 )你认识了哪儿类矿产? ( 2 )什么叫能源矿产?常见的能源矿产是什么? ( 3 )什么叫金属矿产?举例说明。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煤、石油的形成、开采的书籍。 第 8 课:矿 产(二)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矿产的形成及开采方法。 2 、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煤化石及有关资料,推想煤的形成过程。 3 、通过讲述我国芋富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矿产的悠久历史、建国后矿业的发展、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贡献,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解矿产的用途 (第 7

41、 课)和矿产不能再生,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资源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l 、标本:煤层中的植物化石。 2 、挂图或投影片:煤的形成、煤矿的露天开采、煤的地下开采、石油开采(井架、海上平台等)、古代炼油、古代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煮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提问: (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类矿产? ( 2 )什么是能源矿产?什么是金属矿产? ( 3 )矿产大多分布在什么地方? 2 、谈话:关于矿产,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3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矿产的形成和开采。 学习新课 l 、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形成 ( 1 )了解矿产的一般成因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矿产大多分布在地下,各种

42、矿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有的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例如铁矿、铜矿等;有的是在岩石风化、沉积等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例如煤、石油等。 ( 2 )了解煤的形成 讲述:下面,我们重点认识煤是怎样形成的。据观察,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大多夹在砂岩、页岩等岩层中;煤层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 (出示标本或挂图:煤层中的植物化石。) 观察:这是什么化石? 讨论: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煤可能是由什么变成的? (出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 这是一幅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参考这幅图,推想煤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煤是古代的植物变成的。二三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

43、,并被沉积的泥砂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砂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就变成了煤。覆盖在植物上面的泥砂则变成了砂岩和页岩。 煤层大多埋在很深的地下;但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地层有升有降,使得有些煤层埋得较浅,甚至暴露在地表。 学生复述煤的形成过程。 2 、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开采 ( 1 )露天开采 讲解:矿产开采有不同的方法,埋藏得比较浅的,可以露天开采。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露天铁矿。 讲解:这是露天铁矿开采的情景。首先用掘土机挖开覆盖在矿层表面的土石,然后用钻在矿层上盯眼,装炸药,靠炸药的爆炸力把矿层炸开,成为一块块的矿石,便装车运往冶炼厂了

44、。 ( 2 )地下开采 讲解:埋藏得比较深的矿产,需要开凿矿井,在地下开采。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煤的地下开采。 讲解:这是在地下开采煤的情景。首先在地面开凿一口竖直的或斜的矿井,直至煤层,有的矿井深几十米,有的矿井深达几百米;在井口的井架上安装能提升重物的卷扬机,卷扬机下面连着像电梯一样的”罐笼”。人乘罐笼下到井底,开凿通向周围煤层的”巷道”,在巷道地面铺设铁轨,直到煤层;用爆破的方法或用来煤机将煤开采下来,用车将煤运到井口下,再利用罐笼提升到地面。 现代采煤也有利用水力的方法。用高压水枪把煤层破碎成煤块,然后用高压水泵把煤、水一同抽到地面,再设法把煤、水分离。 ( 3 )钻井开采 讲解:石油、

45、天然气虽然也埋在地下,却是另外一种开采方法。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石油的开采。 讲解:在经勘探确认有石油的地方,首先用钻机向地下打井,直到油层;然后在井中安上管子,依靠地下的巨大压力使石油十天然气喷出地面。如果地下压力不够,就用机器把石油抽上来。采上来的石油可以装油罐车运走,也可以通过地下管道运送到炼油厂。天然气则大多通过管道运送到工厂或居民住户。 3 、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 ( 1 )讲述: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世界上已知的一百多种矿产在我国都己找到,其中钨、锡、铁、铜、锰、煤、石油等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 2 )谈话:联系你们在社会课学习的知识,说说我国什么地方有大的钨矿、锡矿、铜矿、铁矿和石油矿

46、。 4 、了解我国的矿业历史和发展 ( 1 )讲解:我国开采、利用矿产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干多年前,就知道利用煤作燃料冶炼铜铁。 ( 2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古代炼铁。(或看课本中插图) ( 3 )讲解:我国还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两干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凿井取天然气作燃料煮盐。 ( 4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古代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煮盐。 ( 5 )讲解:木世纪 50 年代以后,我国在勘探、开采、利用矿产方面发展迅速,特别是石油方面。我国以前一直是个缺少石油的国家,石油产品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指导下,相

47、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便我国由一个缺少石油的国家变成了能出口石油的国家。 5 、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资源的教育 ( 1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矿产用途很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2 )讲解: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决不能乱采乱用。为此,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矿产资源保护法,对破坏矿产资源者要绳之以法。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矿产的形成和开采方面的知识。 2 、提问: ( 1 )矿产的开采有几种方法? ( 2 )为什么说矿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 布置作业 搜集当地的矿产,制作一个

48、矿产标木盒。 * 第 9 课:动 物 的 进 化 目的要求 l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条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古生物的外形特征)、想像力(根据古生物化石图想像古生物的形象)郴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对动物进化历程的分析。综合出一些基本的进化规律)。 3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自然界中的生物从古至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 古代海洋动物、甲胄鱼、总鳍鱼类、坚头类、蜥蜴、各种恐龙、始祖鸟、鸭嘴兽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 1 )什么是化石? ( 2 )化石有什么作用?(根据化石可以知道什么) 2 、讲述:人们通

49、过对各个年代地层中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古代的许多动物和现代动物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 1 )讲述: 六亿年前在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海洋,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动物,只在海洋里有一些低等的动物。(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古代海洋动物)图中是大约六亿年前的海洋动物。 观察:你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讲解: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都比较简单,大多有坚硬的外壳。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三叶虫 (在 地层一课曾看过三叶虫的化石),此外还有古杯海绵 ( 2 )五亿年前 讲述:到了大约五亿年前,地球上仍然到处是海洋,

50、由低等的海洋生物演变出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甲胄鱼。 观察: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样子像什么?(鱼)它与现代的鱼有什么不同? 讲解:五亿年前,海洋里出现了最早的鱼类,叫做甲胄鱼。甲胄鱼外形与现代鱼相似,有头、躯干、尾;它与现代鱼明显不同是头部和躯干部包着硬的骨板,像古代战士的盔甲一样,所以称作甲胄鱼。甲胄鱼是鱼的祖先,早已绝灭。 ( 3 )三亿年前 讲述:到了三亿年前,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动,许多地方的海水逐渐退去,形成沼泽。在干旱季节,沼泽地区水很少,甚至干涸,水中的鱼无法生存。此时,有些特殊的鱼类开始爬上陆地生活。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总鳍鱼。 观察:总鳍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讲解

51、: 总鳍鱼外形仍是鱼形,但胸鳍和腹鳍宽大有力,依靠这两对鳍可以支持身体在地上缓缓移动。总鳍鱼是从鱼类发展到两栖类的中间类型的动物。 后来又演变出一种适于陆上生括的动物:坚头类。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坚头类。 观察: 坚头类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坚头类哪些地方像鱼,哪些地方不像鱼? 讲解:坚头类是古老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还有些像鱼,有似鱼的尾鳍,体表有鳞片;与鱼的不同是没有偶鳍,而有四肢,这是两栖动物的特征。 ( 4 )二亿年前 讲述:到了二亿年前,地球上陆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很多地方变得干燥。这时,从古老的两栖动物中产生了一种更能适应陆地和干燥环境的动物:蜥蜴。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蜥蜴。 观察:蜥蜴

52、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讲解:蜥蜴是从两栖动物发展到爬行动物的过渡性的动物。 ( 5 )一亿多年前 讲述:到了一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地形气候稳定,植物繁茂。此时,爬行动物发展很快,其中的一支恐龙成为当时地球上称霸的动物。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恐龙。 观察:图中有几种恐龙?它们的外形各有什么特征? 讲解:恐龙的种类很多。有的身体比较小,有的身体很高大(体长达二三十米,体重达四五十吨);有的是食草性的,有的是凶猛的食肉性的。我国很多地方都发现有恐龙的化石。 ( 6 )七干万年前 讲述:七千万年前,地壳剧烈变动,气候变冷,植物大量死亡,动物的食物减少。体形巨大、食量也大的恐龙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绝灭,有些爬

53、行动物逐渐演变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鸟类。最早的鸟类叫始祖鸟。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始祖鸟。 观察: 始祖鸟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它的哪些地方像现代的鸟?哪些地方像爬行动物? 讲解: 始祖鸟是鸟的祖先。它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像翼,足有四趾,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这些特征像现代的鸟。它口中有牙,前肢有爪,这些特征仍像爬行动物。因此,始祖鸟是从爬行动物到鸟的中间类型的动物。 在这个时期,还有些爬行动物演变成了哺乳动物,其中鸭嘴兽就是个证据。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鸭嘴兽。 观察:鸭嘴兽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讲解:鸭嘴兽是现存而又古老的哺乳动物。它的嘴扁平,像 鸭子,所以叫鸭嘴兽。鸭嘴兽体表长毛,用乳汁哺育后代,这些

54、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它不是胎生,而是卵生,这是爬行动物的特征。由此可以证明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演变而来的。 地球上有了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之后,又经过了几千万年的发展变化,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种类繁多的动物。 2 、指导学生分忻综合动物进化的情况 ( 1 )讨论: 现在的动物是地球上原来就有的吗? 在动物的历史上,先有什么动物,后有什么动物?把各类动物的名称,按照发展顺序填在课文第 33 页的表格中。 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动物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例如在身体构造、生存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促进动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 )讲解: 自然界的动物不是

55、本来就有的,而是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不断发展变化来的。动物的这种发展变化叫做进化。(板书课题) 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化出适应各种环境的动物。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进化的知识。 2 、提问: ( 1 )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是本来就有的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 2 )说一说 ”动物进化”的含义。 ( 3 )现在的动物将来还会变化吗?还会出现新的动物吗?为什么? ( 4 )地球上的各种植物是本来就有的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想的?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生物进化的书籍。 第 10 课:动

56、物 的 驯 化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畜家禽的。 2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野生动物与驯化后的家畜、家禽有什么不同)和推理能力 (从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野马、原鸡、野鸭的驯化过程)。 3 、通过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禽家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动物界是变化的,人不仅能利用自然还能改造自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野猪的驯化、野马的驯化、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人工饲养鹿。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l 、提问: ( 1 )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进化的结果) ( 2 )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变化) 2 、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

57、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哪些动物? 3 、讲解: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 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在自然界里找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 ; 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 家畜、家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l 、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

58、家畜 ( 1 )讲述: 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出示家猪图)。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 (出示野猪图)。 ( 2 )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 3 )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 ( 4 )讲述: 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起初,由于盯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后来,随着打猎工具的进步,有了长矛、弓箭等武器,捉到的野猪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就把活着的小野猪养在用木头或石块围成的圈里 (出示原始人饲养野猪图),供给它们食物,让它们继续活着,留作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另外,还可以让它们长大后繁殖小野猪,不必再冒着危险到森林里去捕捉。就这样,野猪被人们一代代地饲养起来。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野猪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